调研报告:关于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与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研报告:关于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与思考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我市已连续六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并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全省唯一的“全国文明城市”。可以说综合实力的明显增强,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市距离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近了。但是,就在城乡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市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态同其它一些地方一样也较明显,各种社会矛盾和纠纷不断凸显,在少许领域不时还会呈现出复杂化、尖锐化的特征。尤其是公共法律服务产品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凸显。法律作为治国之本,在我市小康社会建设中,如何真正发挥其作用,如何正确认识构建法律服务体系的背景、性质、实质,如何成功完成我市城乡一体化法律服务体系的构建,立足我市公共法律服务现状和小康社会建设的实际,在我市小康社会建设中,正确化解社会矛盾,彰显社会公平正义,合理分配社会资源,公平维护个案利益,就成了构建我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近年来的工作,我认为要想更好地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服务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构建覆盖城乡的“四大法律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覆盖城乡的便民法律服务体系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是指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导向,以维护公共利益和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的法律问题为主旨,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由政府主导,在各级司法行政部门的组织下,整合律师、公证、法律援助等各种法律服务资源和社会力量,主要以政府购买方式,为政府、群众提供优质、
高效、便利的法律服务的公共体系。我市现有律师事务所7家,律师48人;公证机构2家,公证员9人;辖区内共有乡镇司法所18家,基层法律服务工作人员21人,法律援助机构3家,法律援助律师3人。公共法律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在司法行政机关的具体体现,其主体主要包括政府部门、法律服务机构以及其他具有公益法律服务能力的组织及个人。要引导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以双联法律服务直通车活动为契机,在基层农村增设机构,建立工作站、联络点等方式,健全和完善便民服务机制,推动法律服务资源下沉,将城区的优质法律服务覆盖到城乡,延伸到基层农村,解决农村群众寻求法律服务难的问题。在现有的法律服务网络的基础上,推进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建设。以贯彻落实省司法厅进一步加强律师队伍职业道德建设意见为主线,从教育、管理、监督、奖惩等方面完善律师职业道德建设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全面加强律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把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法治作为律师从业的基本要求,增强广大律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做好双联法律服务直通车工作。通过双联法律服务直通车为基层群众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不断满足基层群众的法律需求。围绕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服务,将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作为活动最主要的目标任务,重点为最弱势、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同时要强化对基层政府落实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执法行为的监督,确保法律得到正确实施。要不断扩大活动范围,抓好制度建设、领导带头和宣传引导,细化工作措施,做到任务到村、责任到人、整体推进。充分发挥律师协会的职能作用,认真实施律师“12345”工作规划,扩大社会律师规模,积极发展公职律师、公司律师队伍,构建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律师队伍。其次要建立健全“一小时法律服务圈”,对内加快法律服务援助站点建设,对外积极探索建立外出务工人员专项工作站。进一步畅通人民群众的诉求渠道,切实
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建设市、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整合局机关、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司法鉴定机构、律师事务所、人民调解委员会、法律服务志愿者等各方力量,设置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律师服务、公证服务、司法鉴定服务、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服务窗口,统一服务标识,公示服务内容及业务流程,明确接待和受理来访群众的法律服务事项。同时抓好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队伍建设,落实律师蹲点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参与信访接待长效机制,畅通法律服务绿色通道。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一站式、集约化、高效率的公共法律服务。整合“12348”法律咨询专线,将其建设成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专线”,及时接受群众法律咨询,疏导群众情绪,指导群众依法解决利益诉求,受理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建议和投诉。以司法行政网为中枢,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电子网络平台,为人民群众提供及时便利的网上法律服务。加强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点(窗口)建设。依托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点(窗口),定期组织法律服务工作者上门值班,为基层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制宣传、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公共法律服务。
二是建立覆盖城乡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
探索新形式下律师参与信访工作机制,以市信访法律事务中心为依托,推进县、区律师参与信访机制建设。今年以来,通过律师全方位参与信访解决了一些多年未能解决的涉法涉诉信访问题,诉访不分、依靠行政手段推动问题解决的局面基本得到扭转,越来越多的信访群众开始选择司法渠道反映和解决问题,群众信“访”更信“法”。通过建立律师参与信访制度,市司法局为信访群众提供了一个第三方交流平台。律师的中立身份,往往容易得到群众的信任,同时律师参与信访,也传递出政府依法行政的信号,提高问题处理的公信力与合法性。由于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