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考点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高中生物考点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考点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巧学助记巧记常见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1)常见原核生物的“一、二、三”:一藻(蓝藻);二菌(细菌、放线菌);三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2)易与原核生物混淆的真核生物:一(衣藻)团(藻)酵母(菌)发霉(菌)了。

2.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1)细胞的多样性①表现:细胞的形态、大小、种类等各不相同。

②直接原因:构成细胞的蛋白质分子不同。

③根本原因:DNA的多样性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统一性的表现①成分: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基本相同。

②结构: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

③遗传: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④能量:一般都以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

⑤增殖方式:都以细胞分裂的方式增殖。

3.细胞学说(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连线)答案:①—b—Ⅱ②—c—Ⅰ③—a—Ⅲ(2)基本内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意义: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易错提醒(1)“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而不是“一切生物”,即不包括病毒和大部分原核生物;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而不是“完全独立”的单位;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但没有明确是通过分裂方式产生。

(2)细胞学说的意义揭示了统一性而非多样性。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一定都是原核细胞。

(×)2.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通过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

(×)3.发菜、颤藻和绿藻的变异来源都只有基因突变。

(×)4.细胞学说从一个方面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5.链球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

(×)6.光合作用的场所都是叶绿体。

如何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如何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如何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多样性细胞的多样性体现在细胞的种类、形状以及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来理解。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可以把生物界的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从总体上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差异极大。

主要体现在前者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它只有一个环状的DNA分子,位于无明显边界的区域,这个区域叫做拟核。

另外,真核细胞中有丰富的细胞器,包括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而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二者的区别从总体上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

2.原核细胞的多样性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包括衣原体、支原体、细菌、放线菌、蓝藻等,它们的细胞形态、运动方式、细胞结构、遗传变异都不尽相同。

以蓝藻和细菌为例。

蓝藻细胞内有蓝藻素和叶绿素,是能光合作用的异养生物;细菌大多数是营寄生或腐生的异养生物,还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光能自养菌,也有像硝化细菌这样能够通过氧化无机化合物获取能量的化能自养菌。

蓝藻的直径约为10微米,有的甚至可以达到79微米;而细菌要小一些,直径约为0.5-5微米。

所以说,原核细胞的多样性能够体现细胞的多样性。

3.真核细胞的多样性真核细胞也有丰富的多样性。

在形态上,真核细胞有圆形、椭圆形、方形、多角形、扁形、纺锤形、星形。

从结构来说,以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为例:动物细胞通常有中心体、没有细胞壁、没有液泡、没有叶绿体;植物细胞通常没有中心体、有细胞壁、有液泡、有叶绿体。

在生长发育、遗传等方面,不同的真核细胞更是千差万别,各具特点。

所以说,真核细胞的多样性能够体现细胞的多样性。

4.个体中细胞多样性构成一个多细胞生物个体的细胞也存在多样性。

以人为例,人皮肤上的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角质化特征,起到保护的作用。

人的成熟红细胞呈双面凹陷的圆饼状,细胞内无细胞核,有大量血红蛋白,能够运输氧气到全身各处。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讲义)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讲义)

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点1:高倍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点①显微镜的结构图★☆☆知识点②显微镜的使用★☆☆【微点拨】显微镜使用的4个易错点1.必须先用低倍物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再换用高倍物镜观察。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从侧面看着物镜。

3.换用高倍物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

4.换用高倍物镜后,若视野太暗,应先调节遮光器(换大光圈)或反光镜(用凹面镜)使视野明亮,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知识点③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微点拨】知识点④高倍镜、低倍镜的区别★☆☆知识点⑤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中细胞数目的计算★★★1.显微镜放大倍数问题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

2.显微镜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知识点⑥判断污物的位置★☆☆①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物镜、目镜或玻片①判断方法(排除法)知识点⑦显微镜成像规律★★☆①显微镜成的像时上下、左右颠倒的放大的虚像。

即把“物”翻转180°后就是“像”。

如玻片上有“上”字,则视野中看到的是;玻片上有“P”字母,则视野中看到的是 d 。

①视野中观察对象在视野外侧,要将它移到视野中央,遵循“哪偏哪移”原则。

如观察对象在视野的左下方,要将它移到视野中央,玻片应向左下方移动。

①视野中胞质环流的方向与实际方向是一致的。

若视野中胞质环流方向是顺时针的,则实际胞质环流方向也是顺时针的。

(2021秋•鼓楼区校级期中)用一般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细胞与组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cm,若改用4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在1.5cm左右B.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下呈现p字母C.观察向日葵叶片的保卫细胞时,若将玻片标本向右方移动,则视野下保卫细胞向左方移动D.视野下观察到眼虫游向右上方,则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以便追踪【分析】显微镜的呈像原理和基本操作:(1)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物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若在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则实际上细胞质就是顺时针流动。

生物必修1(推荐)细胞多样性和统一性

生物必修1(推荐)细胞多样性和统一性

9.细菌、真菌、植物都有细胞壁,但 成分不同: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是纤维素和果胶,可用纤维素酶和 果胶酶去除。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 分是肽聚糖,可被溶菌酶分解。真
菌细胞壁多糖主要有几丁质 ( 甲壳 质 ) 、纤维素、葡聚糖、甘露聚糖等。
10.细菌的代谢类型
异养需氧型:枯草杆菌、醋酸杆菌等 异养厌氧型:乳酸菌、破伤风杆菌等 自养需氧型:硝化细菌、硫细菌等 自养厌氧型:绿硫细菌、紫硫细菌等
体细胞无线粒体,只进行无氧呼吸,原 料是葡萄糖,产物是乳酸。
5.原核生物的蓝藻没有叶绿体但有光 合色素,可进行光合作用;无线粒 体,但可进行有氧呼吸。
6.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无细胞核和细胞器 ①红细胞不能合成蛋白质、不分裂,寿命短。 红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只能利用葡萄 糖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②应用:由于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器和细胞 核,其细胞内的膜结构只有细胞膜。可用 于制备纯净的细胞膜。 ③功能: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有运输氧 气的功能。血红蛋白含有Fe2+。
4
2008年重庆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酵母菌有核膜,而固氮菌没有 B.酵母菌有细胞膜,而固氮菌没有 C.黑藻细胞有线粒体,而蓝藻细胞没有 D.黑藻细胞有内质网,而蓝藻细胞没有
污物位置的快速确认方法?
目镜
动:在装片上 移动装片 转动目镜 不动: 动: 目镜上 不动: 在物镜上
物镜 装片
知识点一:细胞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理解
知识点二: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知识点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知识点四:细胞学说
细胞分化 1:细胞的多样性是_________的结果。 2:细胞的统一性
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或拟核); 化学组成元素基本相同; 遗传物质DNA,遗传密码通用,都具有ATP 。

高中必修一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点汇总

高中必修一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点汇总

高中必修一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点汇总
1、概念:
细胞的统一性:细胞基本相似结构,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DNA、核糖体。

细胞的多样性: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有差异。

2、细胞多样性的体现
(1)真、原核生物细胞的区别:真核生物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原核生物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不同原核生物的形态、结构存在差异:如支原体无细胞壁、无拟核,DNA散布于细胞中;蓝细菌的细胞质含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
(3)不同真核生物细胞的形态、结构存在差异:如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大液泡、,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
3、细胞统一性的体现
(1)结构:都有细胞膜、细胞质、DNA;
(2)组成: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基本相同;
(3)能量:一般都以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
(4)增殖:都以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5)遗传: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知识点总结第六章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细胞的多样性。

1. 细胞的形态多样性。

细胞的形态多样性是指细胞在形态上的差异,包括细胞的大小、形状、结构等。

比如,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形态上有很大的差异,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

2. 细胞的功能多样性。

细胞的功能多样性是指细胞在功能上的差异,不同类型的细胞具有不同的功能。

比如,神经细胞具有传递神经信号的功能,而肌肉细胞则具有收缩运动的功能。

3. 细胞的生物学多样性。

细胞的生物学多样性是指细胞在生物学特性上的差异。

比如,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细胞核的结构上有所不同,真核细胞有真核膜,而原核细胞没有。

二、细胞的统一性。

1. 细胞的化学成分统一性。

细胞的化学成分统一性是指细胞的化学成分在不同类型的细胞中基本相同,都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如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等。

2. 细胞的生理活动统一性。

细胞的生理活动统一性是指细胞进行的基本生理活动是相同的,如新陈代谢、分裂、增殖、分化等。

3. 细胞的遗传物质统一性。

细胞的遗传物质统一性是指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都遵循遗传规律。

4. 细胞的代谢活动统一性。

细胞的代谢活动统一性是指细胞进行的代谢活动都是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生物化学反应。

三、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关系。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相辅相成,多样性是在统一性基础上的,统一性又体现在多样性中。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总结,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为进一步学习细胞的生物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本章的学习,对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有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中,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 细胞的多样性:生物体的细胞具有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形态多样性:细胞形态的多样性,例如: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形态上有很大的差异;
- 结构多样性:细胞结构的多样性,包括细胞的器官组织以及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差异;
- 功能多样性:细胞功能的多样性,例如:肌肉细胞负责收缩,神经细胞负责传递信息,脂肪细胞负责储存能量等;
- 分工协作:细胞通过分工协作完成不同的生理功能,例如:心脏细胞和肌肉细胞协同工作完成心脏收缩。

2. 细胞的统一性:生物体的细胞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和功能,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 细胞膜:细胞都有细胞膜,包裹和保护细胞内部的物质,控制物质的进出;
- 细胞质:细胞内部类似于胶状的物质,包含有细胞器和细胞内溶质;
- 遗传物质:细胞都含有遗传物质,对细胞的生长和发育、细胞功能的表达起重要作用;DNA是细胞的主要遗传物质;
- 能量转化:细胞通过代谢反应将外部的能量和物质转化为细胞内部所需要的能量和物质;
- 细胞分裂:细胞通过分裂繁殖,保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 调节机能:细胞通过调节机能来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是生命现象的基础,对于理解生物学的许多其他知识和现象具
有重要意义。

高一生物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点总结与训练

高一生物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点总结与训练

:核糖体)、核酸(遗传物质:DNA)等。

2.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原核细胞真核细胞本质区别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大小较小较大细胞壁主要成分为肽聚糖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真菌的主要是几丁质。

细胞器只含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含有多种细胞器细胞核拟核细胞核遗传物质DNA DNADNA存在形式拟核:大型环状DNA细胞质:质粒(小型环状DNA)参考:都有哪些DNA是环状的?细胞核:染色质(染色体)形式细胞质:环状DNA,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是否遵循遗传规律不遵循核基因可能遵循(遵循、可能遵循),质基因不遵循变异类型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分裂方式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基因结构编码区是连续的编码区是不连续的,能编码蛋白质的外显子被不编码的内含子隔开基因表达边转录边翻译转录和翻译被核膜从时间和空间上隔开3.真核生物有哪些☞原生生物①原生动物(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眼虫、疟原虫等。

②藻类(单细胞或多细胞):单细胞或多细胞,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输导组织。

衣藻(单细胞,杯形叶绿体)、水绵(多细胞,带状叶绿体)、海带(褐藻)、紫菜(红藻)等。

☞动物①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特有的攻击与防御的利器);有口无肛门。

如海葵、水母、海蜇、珊瑚虫等。

②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如涡虫、血吸虫、华枝睾吸虫、绦虫等。

③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如蛔虫等。

④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如蚯蚓、沙蚕、蛭等。

⑤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如河蚌、扇贝、文蛤、蜗牛、乌贼等。

⑥节肢动物:体表有坚忍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如昆虫、蝎、蜈蚣等。

⑦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如四大家鱼、鲨鱼等。

耿直-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要点总结)

耿直-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要点总结)

第一章走进细胞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用显微镜观察细胞1、光学显微镜基本结构:目镜和物镜(反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调节焦距)、遮光器和反光镜(调节光线强弱)2、高倍镜观察主要步骤: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

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问题一:低倍镜与高倍镜有何不同?问题二: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再换高倍镜观察?由于高倍镜的视野小,往往由于观察的对象不在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

问题三:转换成高倍镜后,再调节粗准焦螺旋行吗?绝对不行。

用高倍镜观察,只需微调即可。

转动粗准焦螺旋,容易压碎玻片,损毁物镜镜头。

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主要分类依据:是否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真正的细胞核(包括核膜、核仁、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只有拟核(裸露的环状DNA分子)。

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是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真菌。

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是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三、细胞学说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罗伯特虎克第一个观察并命名细胞、列文虎克第一个看到活细胞、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魏尔肖对细胞学说作出重要补充(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2、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细胞学说的意义: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同时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

补充知识: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目镜放大倍数乘以物镜放大倍数,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而非面积的放大倍数。

如:目镜为10X,物镜为40X,则长度和宽度均放大了400X,面积将放大160000X。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

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1.为什么说支原体可能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存在形式?1)支原体能在培养基上生长2)具有典型的细胞膜3)一个环状双螺旋DNA是遗传信息量的载体4)mRNA与核糖体结合为多聚核糖体,指导合成蛋白质5)以一分为二的方式分裂繁殖6)体积仅有细菌的十分之一,能寄生在细胞内繁殖2.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又是最简单的生命体,请论证一下它与细胞不可分割的关系。

细胞虽然是地球上主要的生命形式,但并非是唯一的生命形式。

病毒是比细胞更小的生命体,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体外独立生活,它们必须在细胞内才能繁殖与遗传。

从其生活史可知它与细胞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

病毒的生活史可分为5个过程:①吸附②侵入③复制④装配⑤释放。

3.真核细胞代表:单细胞生物、原生生物原核细胞代表:细菌、蓝藻第三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1.分辨率光源透镜真空成像原理裸眼:0.2mm光镜:0.2μm 可见光玻璃透镜否利用样本对光的吸收形成明暗反差和颜色变化电镜:0.2nm 电子束电磁透镜是利用样品对电子的散射形和透射成明暗反差2. 荧光镜:光源是高压汞灯冷冻蚀刻技术:用于观察核孔复合体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用于观察细胞膜结构第四章细胞质膜1.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什么?这些特征与它的生理功能有什么联系?1、膜的流动性,包括膜脂的流动性和膜蛋白的流动性。

膜的流动性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是生长细胞完成多种生理功能所必须的;2、膜的不对称性,包括膜脂的不对称性和膜蛋白的不对称性。

膜蛋白的不对称性是生物膜完成复杂的在时间和空间上有序的各种生理功能的保证.2.何谓内在膜蛋白?以什么方式与膜脂相结合?答:内在膜蛋白多数为跨膜蛋白,也有些插入脂双层中,它与膜结合的主要方式有:1、膜蛋白的跨膜结构域与脂双层分子的疏水核心的相互作用;2、跨膜结构域两端携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与磷脂分子带负电的极性头形成离子键,或通过钙离子、镁离子等阳离子与其相互作用;3、某些膜蛋白通过自身在细胞质基质一侧的半胱氨酸残基上共价结合的脂肪酸分子,插入到膜双层之间,有少数与糖脂共价结合。

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
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发现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B.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指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多样性。
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第一次使用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 第二次使用的
目镜为5×,物镜为10×。第二次在视野中看到的物象与第一次看到的物象相比 ( A )
A. 大小是原来的1/2倍,细胞数增多 B. 大小是原来的2倍,细胞数增多
C. 大小是原来的1/2倍,细胞数减少 D. 大小是原来的2倍,细胞数减少
纤维素 和果胶
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 较
细胞大小 本质区别
细胞质 生物类群
相同点
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
较大
较小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 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核(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 有核膜、核仁、染色体 拟核。
没有核膜、核仁、染色体
有线粒体、核糖体,植 物细胞还有叶绿体、液 泡等复杂的细胞器。
⑴大肠杆菌 ⑵乳酸菌 ⑶酵母菌 ⑷发菜
⑸放线菌
⑹青霉菌 ⑺蘑菇
⑻HIV
⑼乙肝病毒 ⑽衣藻
四、细胞学说的建立
阅读P10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 ﮕ‬细胞学说的建立者? ‫ ﮕ‬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 ﮕ‬细胞学说的意义
1.细胞学说的发现过程
从人体的解剖和 观察入手 1543年,比利时的维萨 里发表的《人体构造》
4、举例说明造成细胞不同形态结构的原因?

第一章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一章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一章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上节回顾】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实例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课前预习学案一、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结合知识链接完成)1、认识显微镜的构造:请指出左图中1—9分别对应的结构名称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2、显微镜的使用:首先,在 倍镜下观察清楚并找到 ,把要放大的 移到视野中央。

其次: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观察,并轻轻转动 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若视野较暗,可调节和 。

3、特别提醒:⑴必须先用_ __倍镜观察后,再转动转换器换成____倍镜观察。

⑵低倍镜观察时,粗、细准焦螺旋都可调节,高倍镜观察时,只能调节_____________。

⑶由低倍镜换高倍镜,视野变____,视野内细胞数目变_____,每个细胞的体积变_____。

⑷目镜的长度与其放大倍数呈____比;物镜的长度与其放大倍数呈 __比。

⑸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宽度或长度的放大倍数。

⑹物象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由于显微镜下成像是倒立的像,若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像偏右上方,实际在装片中细胞的位置则偏 。

所以,物象移动的方向与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的。

⑺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①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成反比的规律计算;②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通过显微镜观察了解细胞的 ,同时也看到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 、 和 ,这反映了细胞的 。

2、根据细胞内有无以 为界限的 ,把细胞分为 和 。

3、原核生物中除了分布广泛的各种 外,还有 (也称 )。

常见的蓝藻有 、、、。

蓝藻细胞内含有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

当、会长出讨厌的水华,影响水质和水生动物的生活。

细菌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

4、原核细胞具有与相似的和,没有由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但有一个环状的,位于无明显边界的区域,这个区域叫做。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细胞的多样性
1.细胞多样性的体现及原因 (1)体现:细胞的形状、大小、结构、功能等方面 的差异,如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动物细胞和植 物细胞,同一个体不同类型的细胞。
(2)直接原因:构成细胞的蛋白质分子不同。
(3)根本原因:DNA的多样性(不同生物间)及基因 的选择性表达(同种生物不同细胞间)。
通过对食物链逐级富集过程的研究,就可认识污 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其危害程度。如果人类有意识 地设法切断食物链的某一环节,就可以使高位营养级 的生物类群和人类免受危害。
历年真题
1.[(2013·全国卷,3)有关如图所示四种不同生物的叙述, 正确的是( )
C
A.甲、乙两种细胞的细胞壁都可用纤维素酶完全分解 B.乙为低等植物细胞,细胞的核糖体和叶绿体均含RNA C.丙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其突变率远高于DNA病 毒 D.丁细胞的有氧呼吸被抑制会影响细胞对脂溶性小分 子物质的吸收
前期 形成纺锤体
成纺锤体(高等植物)
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 末期 内凹陷,缢缩断裂形
成两个子细胞
在赤道板的位置形成细胞 板,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 成细胞壁从而分裂成两个 子细胞
二、细胞的统一性
(1)化学组成:组成细胞的元素种类基本一致, 化合物种类也非常相似(水、无机盐、氨基酸、核 苷酸等)。
(2)结构: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 (3)遗传物质: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且遗传 密码通用。 (4)能源物质:都以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 (5)增殖方式:主要以细胞分裂的方式增殖。
5.判断关于细胞学说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细胞学说认为细胞一定都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B.细胞学说不涉及原核细胞、真菌和病毒,仅涉及到动、 植物细胞 C.细胞学说的创立完全是由施莱登和施旺完成的 D.胞涉学说揭示了生物或细胞间的“差异性”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的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
1. 细胞多样性:指不同生物体内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多样性。

包括原核细胞(如
细菌)和真核细胞(包括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以及不同细胞类型的特点和
功能等。

2. 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溶酶体等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3. 细胞分裂:细胞增殖的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

有丝分裂是指细
胞的染色体在分裂过程中经过有丝分裂纺锤丝的引导,完成染色体的复制和分离。


丝分裂是指细胞的核分裂过程中没有明显的纺锤丝参与。

4. 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和细胞质分裂的过程。

细胞生长受到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的调控。

5. 细胞的跨膜运输:指物质跨越细胞膜进入或离开细胞的过程,包括主动转运和被动
扩散两种方式。

6. 细胞的功能:不同细胞具有不同的功能,例如神经细胞传递神经信号,红血细胞运
输氧气,白血细胞参与免疫反应等。

7. 细胞的特异性:同一种生物体内的不同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这种细胞的特
异性使得不同的细胞能够协同工作,完成生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

这些知识点是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和理解这
些知识,可以加深对细胞这个基本生物学概念的理解,为后续的生物学学习打下基础。

高一生物必修一 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高一生物必修一 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年代 1543 科学家 维萨里(比) 比夏(法) 1665 17世纪 17世纪 18世纪 虎克(英) 列文虎克(荷) 马尔比基(意) 德国一自然 哲学家 施莱登、施旺 用显微镜 观察细菌、红细胞、精子 广泛观察动植物微细结构 复杂有机体都是一种球状 小泡的聚合体 受前人启发,研究植物动 物生长发育 在前人的基础上
科学发现离不开技术支持→
依据 尸体解剖
发现 器官水平结构 组织水平结构 细胞水平结构
分析
开拓
观察与实证
聚合体的假说 动植物的结构和一 致性的显微研究 所有的细胞都来源 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理论思维 继承、开拓 修正、发展
1858
魏尔肖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科学家 维萨里、比夏 虎克 列文虎克 马尔比基 施莱登、施旺 耐格里 魏尔肖 贡献
小结:
1.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3.细胞学说的内容
细胞学说: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 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自己的 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 起作用。 错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魏尔肖)
从器官、组织水平研究 生命 用显微镜发现并命名了 细胞 用显微镜观察了活细胞 用显微镜观察了动植物 的微细结构 提出了细胞学说 发现新细胞的产生是细 胞分裂的结果
不足
为深入到细胞水平 观察的是死细胞 未上升到理论水平 未用细胞来描述 为搞清楚细胞来源的过 程 未上升到理论
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 未考虑非细胞结构生命 产生新细胞” 的繁殖
•但当它们死亡时释放出的藻蓝素有剧毒,严 重影响水质和水生生物,甚至人类的生活.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总结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总结

A.无核糖体的生物是⑥⑧
B.具核膜的生物只有③④⑤
C.①⑦⑨有核糖体但无染色体
D.①④⑤是自养型生物
[思路点拨]
[精讲精析]

选项
分析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有核糖体,病毒无核糖体, A项正确
⑥、⑧为病毒
B项错误 真核生物有核膜,②、③、④、⑤都是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有核糖体,但无染色体,①、⑦、⑨为原 C项正确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1.从人体解剖和观察入手
2.显微镜的重大发现 3.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 4.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
1.通过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可以领悟到科学觉 察具有以下特点。
〔1〕科学觉察是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 结果。
〔2〕科学觉察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3〕科学觉察需要理性思维和试验的结合。 〔4〕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 正和进展的过程。
3.目镜与物镜的构造及其长短与放大倍数 之间的关系
(1)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装片距
离越近,如H1;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小,距装 片距离越远,如H2。
(2)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之则 放大倍数越大。
4.视野中细胞的数目与亮度的比较
物像 看到细 视野 物镜与载玻
大小 胞数目 亮度 片的距离
高倍镜 大 少 暗
(绝大多数)
〔1〕你认为原核细胞的构造简洁,还是 真核细胞的构造简洁?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有哪些区分 ?
类别
细胞 大小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较小
较大
〔一般为1~10 μm〕 〔一般为20~30 μm〕
细胞核
无真正的细胞核, (无核膜、无核仁) , 有拟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1、基本结构
镜头目镜——长,放大倍数小
物镜——长,放大倍数大
光学结构反光镜平面——调暗视野
凹面——调亮视野
遮光器——有大小光圈,调节亮度
镜座、镜筒、镜臂、镜柱
机械结构载物台——上有通光孔、压片夹
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有粗、细之分)
转换器——更换物镜
2、显微镜的成像
成像原理:映入眼球内的是
倒立、放大的虚像。

3、使用方法:
步骤: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调焦→低倍镜观察
高倍镜的用法:(找)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
(移)在低倍镜下移动装片,将需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换)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
(调)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反光镜,使视野清晰明亮
(观察)观察视野中的物像
4、显微镜放大倍数:
(1)放大倍数是指物像的大小对物体大小的比例。

(2)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这里的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或宽度(两点之间的距离),而不是面积和体积。

5、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
(1)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即:数量=原数目/放大倍数
(2)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即:数量=原数目/(放大倍数)2
6、注意事项:
1)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侧面观察物镜与装片的距离;
2)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放大观察的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粗准焦螺旋不动,然后换上高倍物镜;
3)换上高倍物镜后,“不准动粗”。

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

4)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装片移动的方向相反。

(上→下,左→右)
5)高倍镜与低倍镜观察情况比较
6)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细胞透明看不清,需要调暗视野,缩小光圈、使用平面镜。

7)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
1、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病毒的差异性
2、原
核生
物巧
计:
“蓝细线立刻织衣”
“蓝(蓝藻:蓝球藻、颤藻、念珠藻——含叶绿素、藻蓝素,属于自养生物)细(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弧菌)线(放线菌)立刻(立克次氏体)织(支原体)衣(衣原体)”
3、真核、原核细胞的共性: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四、细胞学说
1、创立者:施莱登,施旺
2、细胞的发现者及命名者: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
3、内容要点:
1)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4、揭示问题: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但没有揭示差异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