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概论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笔记(DOC)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笔记(DOC)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笔记第一章跨文化交际一、什么是跨文化交际——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跨文化交际之所以在今天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主要原因是由于交通工具的进步与通讯手段的发展,使得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人能够频繁地接触和交往。
L.S.Harms 认为,在世界范围内的交际经历了五个阶段:语言的产生;文字的使用;印刷技术的发明;近百年交通工具的进步和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跨文化交际。
近二十年来的交际是以跨文化为特征的。
二、第二章跨文化交际学跨文化交际学在美国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与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关系密切)1.首先在美国兴起。
美国有来自各个国家的移民,有各自的文化系统和风俗习惯,逐渐在美国社会形成了多元文化的格局;美国与各国交往频繁。
2.Edwar Hall 《无声的语言》跨文化交际学的个人或以上的信息传受过程。
如交谈,书信,小组讨论,大会演讲等。
组织传播(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在学校,公司,工厂,机关,军队,党派,群众团体等内部的传播,不都是自上而下的,可具有不同模式,纵式或横式,要注意因文化差异造成的传播不通的局面。
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职业化的传播机构利用机械化,电子化的技术手段向不特定的多数人传送信息的行为或过程,如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因特网信息等。
第四章语言交际一、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同时有受到文化的巨大影响。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人类文化才得以产生和传承。
不存在没有语言的文化,也不存在没有文化的语言。
广义的文化包括语言,同时文化又无时无刻不在影响语言,使语言为了适应文化发展变化的需要而变得更加精确和缜密。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
E.g.①亲属称谓是语言反映文化的一个突出例证。
汉族不仅注重长幼顺序,而且对于是父系、母系或婚系亦十分重视。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__胡文仲版
第一部分绪论: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学第一章跨文化交际一、什么是跨文化交际——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跨文化交际之所以在今天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主要原因是由于交通工具的进步与通讯手段的发展,使得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人能够频繁地接触和交往。
L.S.Harms 认为,在世界范围内的交际经历了五个阶段:语言的产生;文字的使用;印刷技术的发明;近百年交通工具的进步和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跨文化交际。
近二十年来的交际是以跨文化为特征的。
二、对跨文化交际的不同理解:有的人认为每个人在文化上都是独特的,所以任何两个人之间的交际都是跨文化交际。
有的人认为,不同国籍人们之间的文化差异与不同职业的人们之间的文化差异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只是程度上的差异。
有的人认为,跨文化交际研究应该把重点放在亚文化系统的语篇系统方面。
有的人认为,作大范围的国与国之间的对比对于改进跨文化交际益处不大,应该把眼光放在更具体的文化差异上。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范围应该也包括地区、职业、年龄、性别等方面的文化差异的探讨。
文化通常不是指个人的行为,而是指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作者认为作跨国、跨种族、跨民族研究不仅应该是跨文化交际研究包括的内容,而且应该是放在首位的。
至于地区、阶级、阶层、职业、性别、年龄等不同层次的差异也应该给予关注。
至于个人之间的差异的研究只是在我们把他们当做群体的代表时才有意义。
在研究一个国家的文化特点时,我们的眼光首先应集中在它的主流文化主流文化上,其次才注意它的亚文化和地区文化的特点。
主流文化-主流文化-亚文化-地区文化-小群体文化(不同年龄、职业、性别群体的文化)三、第二章跨文化交际学跨文化交际学在美国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与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关系密切)1.首先在美国兴起。
美国有来自各个国家的移民,有各自的文化系统和风俗习惯,逐渐在美国社会形成了多元文化的格局;美国与各国交往频繁。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笔记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笔记----f334b180-7164-11ec-82d6-7cb59b590d7d第一章跨文化交际一、什么是跨文化交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的过程。
今天,跨文化交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主要原因是由于交通的进步和交际手段的发展,来自不同国家、种族和民族的人们可以频繁地接触和交流。
l、哈姆斯认为,世界上的交流经历了五个阶段:语言的浮现;用词;印刷技术的发明;近百年来交通工具的进步和通讯工具的快速发展;跨文化交流。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交流的特点是跨文化交流。
二、第二章跨文化交际学1.首先,它在美国兴起。
美国有来自各国的移民,有自己的文化体系和习俗,并逐渐形成为了美国社会的多元文化格局;美国与其他国家交往频繁。
2.edwarhall 《无声的语言》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之作。
认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使用时间、空间表达意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对时间、空间、交际的关系作了深入探讨)3.1970 年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
今年,国际传播学会承认跨文化传播是传播的核心一个分支,成立了跨文化交际学分会。
1972 年,第一届跨文化交际学国际会议,日本东京。
一、沟通与沟通三、传播的种类沟通可以分为人际沟通和非人际沟通;人际交往可以分为社会交往和非社会交往。
非社交沟通指的是内向沟通 (自我沟通) 。
社会传播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第四章语言交际一、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同时有受到文化的巨大影响。
)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人类文化才得以产生和传承。
不存在没有语言的文化,也不存在没有文化的语言。
广义的文化包括语言,同时文化又无时无刻不在影响语言,使语言为了适应文化发展变化的需要而变得更加精确和缜密。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
e.g.①亲属称谓是语言反映文化的一个突出例证。
汉族不仅注重长幼顺序,而且对于是父系、母系或者婚系亦十分重视。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汇总
一、跨文化交际概论1.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一个层面指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另一个层面指同一个国家或民族中, 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地域的人们之间的交际.2.跨文化交际的特点是什么跨文化交际主要指人与人、面对面的交际;跨文化交际中涉及很多差异性;跨文化交际容易引起冲突;跨文化交际的误解和冲突大多属于“善意的冲突〞;跨文化交际常常引起情绪上的强烈反响;跨文化交际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收获.3.国际汉语教师为什么要学习跨文化交际学国际汉语教师学习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表达在: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建立敏锐的跨文化意识;提升文化适应能力;建立开放、宽容、尊重的文化态度;提升在不同文化环境中进行汉语教学的水平;掌握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水平的方法和策略.4.跨文化交际主要学习内容有哪些文化与交际;价值观与文化模式;语言交际; 非语言交际;文化身份&认同;文化适应;跨文化交际的心理因素;不同领域的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水平;跨文化交际练习.二、交际与文化1.什么是文化关于文化的定义,学界至今未有统一的定论.而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学习者,我们最关心的并不是哪位学者提出的文化定义最全面、最精确,而是哪个文化定义与跨文化交际最相关,最能表达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教材推荐跨文化交际学者Brislin(2000)的文化定义:文化是大多数说同一种语言和住在一起的人们所分享的价值和观念,这些价值和观念是世代相传的而且为人们提供对日常行为的指导.2.什么是文化要素文化要素包罗万象.其中与跨文化交际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历史、宗教、社会组织、语言.理解这些文化要素,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影响和作用.3.G. Hofstede与G.J.Hofstede(2004) 提出的文化要素包括几个层次包括象征符号、英雄人物、礼仪、价值观4个层次.4.在跨文化交际领域,常用的文化分类方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有两种文化分类的方法在跨文化交际领域最为常用.一种是客观文化与主观文化.另二种是主导文化与亚文化.5.文化有什么特点呢〔1〕文化是后天习得的.〔2〕文化是共享的,并世代相传.〔3〕大局部文化是无意识的.〔4〕文化是象征的.〔5〕文化是动态的.6.什么是交际与文化的定义相似,关于交际的定义也非常丰富和复杂.教材仅推荐与跨文化交际语用领域相关的定义.即Gudykunst& Kim〔2003〕提出的关于交际的定义:交际是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但是这种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并非单纯的传递和接受过程,而是包含着意义的协商和共建.7.交际的要素是什么交际是互相交往的过程,交际的全部过程包含以下要素:传送者、信息、编码、解码、媒介、反响、噪音.8.交际有什么特点〔1〕交际是象征的〔2〕交际是动态的过程〔3〕交际涉及意义的协商和共建〔4〕交际发生在意识的各个层面.〔5〕交际是特定语境中发生的.9.文化对交际有什么影响文化从两个层面影响交际:一是从文化标准的层面,二是从个人层面.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感知.首先, 文化影响人们对外部刺激的选择.其次,文化影响人们对外部刺激的分类.第三,文化影响人们对外部刺激的意义联想.最后,文化影响人们对外部刺激的解释.文化的特征值是它为行为提供指南.文化影响人们的饮食行为.文化还影响人们的衣着打扮.文化影响居住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出行方式.文化也影响了人与人交往的方式.1.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不是实际的行为, 而是关于行为的规那么;价值观是一套关于什么是真善美的标准系统;这些规那么和标准是用来判断和指导人们的行为的;价值观不是个人的爱好或倾向,而是一种集体的文化意识.2.价值观如何分类一类是终极性价值观, 它是关于生命、生存等终极目标的价值观,另一类是工具性价值观,它是关于道德和水平的价值观.3.价值观有什么特点〔1〕价值观属于深层文化.〔2〕价值观是人们的行为指南. 〔3〕价值观既是稳定的,也是变化的.〔4〕不同文化的价值观既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成分.〔5〕价值观被违背时会引起情感上的强烈反响.4.关于价值观模式的研究具有影响力的理论是哪些1.价值取向理论〔由kluckhohn与Strodtbeck提出〕2.文化尺度〔由Hofstede提出〕3.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由Hall提出〕.5.中国文化模式有什么特点〔 1〕集体主义〔2〕以家庭为中央〔3〕尊重传统〔4〕等级观念〔5〕面子观念〔6〕重视人情6.美国文化模式有什么特点〔 1〕个体主义〔2〕平等观念〔3〕强调变化和进步〔4〕物质享受〔5〕科学与技术〔6〕工作与娱乐〔7〕竞争意识四、跨文化的语言交际1概念提要:1.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含义萨丕尔-沃尔有三层含义.〔1〕不同的语言以不同的方式感知和划分世界.〔2〕一个人所使用的语言结构影响他感知和理解世界的方式.〔3〕讲不同语言的人感知世界是不同的.2.语言与价值观之间是什么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最直接的表达是语言表达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态度和价值取向.每种语言都拥有丰富的格言、警句和俗语.这些句子往往就是价值观的表达.3.词义与文化是什么关系在语言的各要素中,词汇与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也最为突出.语言的含义不具有普遍性,它受到文化和语境的制约.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人们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可能会由于对词语含义的误解而产生交流的障碍.4.什么叫委婉语学习它有什么意义禁忌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 人们对诸如生老病死、隐私等许多方面多有避讳,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委婉语. 了解不同文化中的禁忌和相应的委婉语不仅可以深入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取向,也可以防止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不必要的误会.四、跨文化的语言交际2概念提要:1.礼貌原那么包括哪些准那么〔1〕得体准那么〔2〕慷慨准那么〔3〕赞扬准那么〔4〕谦虚准那么〔5〕一致准那么〔6〕同情准那么.2.中国人的礼貌特征包括哪些〔1〕贬己尊人〔2〕称呼准那么〔3〕文雅准那么〔4〕求同准那么〔5〕德、言、行准那么.3.礼貌策略的使用受到什么因素的制约〔1〕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权力距离〔2〕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社会距离〔3〕言语行为的强加程度4.什么是交际风格交际风格是指说话的特点.5.在跨文化交际领域中,常见的交际风格包括哪些〔1〕直接与间接的交际风格〔2〕谦虚与自信的交际风格〔3〕归纳与演绎的交际风格五、跨文化的非语言交际概念提要:1.什么是非言语交际非言语交际不包括语言,而是包括了各种非语言的交际行为;非语言交际具有互动性,涉及信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的编码和解码过程;非言语交际是在特定情境中产生的,与语境有密切关系;非语言交际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2.非语言交际的功能有哪些〔 1〕传达真实的内在感情〔2〕营造交际印象〔3〕进行会话治理3.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是什么关系非语言交际对语言信息起着重复、补充、代替、标准和否认等作用.4.体态语包括哪些人们的外貌服饰、面部表情、眼神交流、手势、姿势以及身体接触都是体态语,都参与了交际,是非语言交际的一局部.5.时间观念与文化之间有什么联系时间观念是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维度, 也是价值观的表达.6.什么是单时制文化其特点是什么单时制文化中的时间是线性的,可以向前延伸到未来,向后延伸到过去.单时制文化的人们通过方案和预约来限制时间,在一段时间内只做一件事,强调准时、预约和最后期限.7.什么是多时制文化其特点是什么多时制文化并不把时间看做是线性的.多时制文化中的人认为时间围绕着生活,在同一时间内可以做多件事情.工作常常被打断,方案也常改变.身处多时制文化中的人,维系人际关系和谐远比遵守时间重要.8.人们对于空间的利用与文化之间有什么联系空间利用也是非语言交际的重要内容.空间利用方式表达了特定文化中人际关系的特点.六、文化适应概念提要:1.文化适应策略有哪些同化、别离、融合以及边缘化.2.文化适应是一个复杂、动态的开展过程.短期旅居者的跨文化适应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蜜月期、挫折期、恢复期和适应期.3.焦虑处理理论认为什么因素影响跨文化适应个体性格因素、社会支持、性别、民族、处理文化适问题的策略等.4.什么是文化休克文化休克是一种因失去了熟悉的社会交往符号而产生的心理焦虑.5.应对文化休克可采取什么策略应对呢广交朋友,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学习目的国的语言;了解目的文化的知识;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参加社会文化活动;改变自己的思维.6.什么是文化适应假说第二语言教学领域的学者很早注意到了文化适应与第二语言学习的关系.Schuman(1986跟出了文化适应假说〞.他认为, 学习者只有适应了第二文化以后才能习得第二语言,文化适应的程度决定第二语言学习的程度.7.Schuman(198觎出的社会距离的概念是什么社会距离指的是学习者的原有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程度.七、跨文化的人际交往概念提要:1.人际关系与文化的联系表达在哪几方面不同文化间的朋友关系、人情关系、工作关系、与陌生人之间的关系都受到文化的影响.2.交往习俗与文化之间有什么联系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需要遵循社交礼仪和规那么,而这些规那么会因文化而异.一种文化中得体、礼貌的规那么到了另一种文化中可能是不得体的,甚至还造成了冒犯.了解不同文化的社交习俗和礼仪,对提升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和得体性是非常有必要的.3.公共礼仪与文化之间有什么联系遵守公共秩序和礼仪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表达. 在跨文化交往中,了解和遵守不同文化的公共礼仪非常重要.不遵守公共礼仪会给人留下负面的印象,甚至引起跨文化交往中的冲突.八、跨文化人际交际的心理与态度概念提要:1.什么是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又作成见〞与谊型观念〞,是指一个群体成员特征的概括性看法.2.刻板印象有什么特点〔1〕刻板印象是人们正常思维的一局部.〔2〕刻板印象是文化的一局部.〔3〕刻板印象的最大局限是以偏概全,无视个体差异.3.如何克服刻板印象〔1〕意识到刻板印象的存在.〔2〕改变懒惰和简化的思维习惯.〔3〕扩大与不同文化的人的接触范围.〔4〕试图寻找充分的证据和例外的情况.〔5〕对于来自其他文化的个人的行为的描述,应采用表达性语言,而不是对这一文化群体进行评价和简单概括.4.什么是偏见偏见是对一个群体的成员建立在错误而僵化的概括根底上的负面感情5.如何克服偏见〔1〕坦诚面对自己的偏见.〔2〕扩大与不同文化的人的接触范围.〔3〕参加课程学习和培训.〔4〕在交际中防止使用带有偏见或歧视色彩的表达方式,特别是对弱势群体要注意使用委婉而礼貌的称呼.6.什么是种族中央种族中央指的是在思考和评价别的文化时,把自己的文化放在一切事物的中央位置,并且以自己文化的框架作为衡量的标准.7.什么是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相对主义是与种族中央主义相对的概念.它最早由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弗朗兹博厄斯所倡导.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 每种文化都有自己长期形成的独特历史, 其形态并无上下之分;第二,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社会思想、世界观和道德观,人们不应该用自己的一套标准来衡量其它民族的文化.。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重点知识点)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第一章:两个重要概念:文化(culture),交际(communicate):1.不同的文化定义(涉及内容十分广泛,不同研究者有不同定义)广义文化: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文化: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式。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1871年在《原始文化》中提到的定义影响很大。
综上:是人类社会创造的财富,包括食物、器具,也包括信念、价值观、习俗、知识。
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
特性:人类独有;来自后天习得;大部分存在于人的潜意识;是行动的指南;动态,与一定历史时期相联系。
2.交际与传播交际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往来交际活动。
交际就是传播,主要指人际间进行的直接或间接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和沟通活动3.传播与跨文化交际传播:普通的存在的现象;动态行为;信息的流动过程。
含义:人们应用符号并借助媒介交流信息的行为与过程;人与人之间直接交往活动;通过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活动。
人类传播的发展:信息符号传播:有限的声音、体语符号、其它符号、实物口语传播:口语产生后进行的传播活动;新闻、历史、文学、传说、神话等混在一起文学传播:象形文字【古埃及纸草文字、古印度印章文字、苏美尔人楔形文字、中国甲骨文】媒介传播:印刷媒介【报纸、杂志、书籍】,电子媒介【广播、电视】,网络媒介【网络、数字化】传播类型:非人类传播与人类传播【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传播模式:是对客观事物的内外部机制的直观而简洁的描述。
理论的简化形式,可以向人们提供客观事物的整体信息传播中的障碍:主要来自社会系统,即不同文化传统和背景导致的传播沟通障碍。
有语言障碍、非语言障碍、心理障碍、理念障碍跨文化交际伴随人类产生发生出现;不同民族相互接触与融洽的结果;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促进跨文化交际的发展含义: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际往来或信息传播与沟通活动范围:除国别文化研究外,还应对地区、阶层、职业、年龄、性别等方面的文化差异进行研究和探讨研究层面:不同民族、国家主流文化间的跨文化交际;亚文化间的跨文化交际;地区文化间的跨文化交际;小群体文化的跨文化交际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文化的复杂性影响跨文化研究;文化涵盖历史与现实、实物与制度及观念、稳定性与能动性、群体特点与地区及个体差异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民族的历史与传统、宗教思想、价值观念、社会组织形式、风俗习惯、政治制度、社会发展阶段第二章:文化感知与价值观一、文化感知感知1、感觉:感官对刺激对象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最简单的心理过程2、知觉:根据感觉所获信息作出的心理反应。
跨文化交际概论
跨文化交际概论如今,人类的信息交流已经超越国界、文化和语言的限制,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沟通手段。
什么是跨文化交际?它是一种不同文化、不同语言背景下进行信息交流的技术,它结合了文化研究学、跨文化心理学、语言学和文字学等多个学科,旨在改善人类在国际交流过程中的问题,从而推动大众理解、尊重和互动。
跨文化交际包括实践性的跨文化交际技能和理论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它以跨文化交流的实践为基础,通过相互尊重、沟通协调和文化理解,实现跨文化交流的双赢。
跨文化交际的实践,往往受到了文化的影响,包括社会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等方面。
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特定的行为习惯,理解这些习惯对于推动跨文化交流至关重要,熟悉不同文化,对置身其中的文化环境有所准备,是进行跨文化交流的基础。
此外,跨文化交流当中还有许多跨文化沟通技巧,包括视角转换、概念理解、行为差异调整等,跨文化交际者需要通过了解、倾听、表达和请求,摆脱自我的观念,以合理的方式沟通,让伙伴也能理解,实现多边交流的双赢。
同时,语言能力对于跨文化交际也至关重要。
语言不仅仅代表一种文化,它还包含语法规则、修辞特点和承载文化特点等,跨文化交际者要具备流利的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熟练掌握多种语言,才能更好的潜移默化中塑造对方的认知。
此外,跨文化交际也对组织架构有很大的影响,多元文化的组织中应该建立一种“多边”的管理体系,注重文化的多样性,给予多样的文化表达方式,在多元文化的组织管理当中,跨文化交际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交流方式。
最后,跨文化交际也可以用在商业场景中,通过跨文化交流,商家在跨境贸易时可以了解不同文化的贸易习惯,并了解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不同文化群体的市场需求,这样可以更好利用自己的优势,改善业务模式,促进企业的发展。
跨文化交际把不同文化群体的优势有机地融合,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友好交流,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要更好的实现跨文化交流,我们必须在文化意识和技能方面不断努力,改善我们对跨文化的认识,探索更好的交流方式,加深跨文化交际的理解,推动全球文化的发展。
跨文化交际概论 ppt课件
ppt课件
3
第一章 跨文化交际概述
第一节 文化、交际和语言
在文化学或文化人类学中,“文化”一词通常指 人类社会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全部活动方式以及活动的 产品。就这一概念的核心内涵而言,它的意义是明确 的。然而专家们给“文化”所下的定义可以说各有千 秋。在众多的关于文化的定义中,文化人类学家泰勒 (Tylor)和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的定义比较 受人推崇。前者着眼于文化的整合性和精神性,后者 着眼于文化的功能性和制度性。
ppt课件
9
第一章 跨文化交际概述
第一节 文化、交际和语言
在文化学研究领域,通常把文化分为主流文化和亚文化。 也就是说,文化的概念具有层次性,一种整体文化中往往包含 了各种不同的次范畴“变体”,形成某种文化圈内的亚文化圈。
亚文化产生于亚群体,亚群体是某个民族内部的群体分化, 他们在亚群体中享有共同的信仰、价值观、行为准则、交往规 范以及认知模式。不同亚群体之间在所觉、所思、所言、所为 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既 有“大同”的一面,也有“小异”的一面。
广义:指人类在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 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在通常情况下,提到“文化”人们首先想到的 是它的狭义方面,即文化的精神形态方面。
ppt课件
8
第一章 跨文化交际概述
第一节 文化、交际和语言
2 .文化定势
世界上大多数社会中都可能存在着若干群体或社团,这 些群体或社团对地域、历史、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共 享,使其成员形成、发展并强化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及与之相适 应的交际文化。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学者们往往倾向于把某 一文化群体的每一个成员都视为该文化定势的代表或整体文化 形象。这种整体式的文化取向通常被称为文化定势。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版
第一部分绪论: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学第一章跨文化交际二、对跨文化交际的不同理解:有的人认为每个人在文化上都是独特的,所以任何两个人之间的交际都是跨文化交际。
有的人认为,不同国籍人们之间的文化差异与不同职业的人们之间的文化差异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只是程度上的差异。
有的人认为,跨文化交际研究应该把重点放在亚文化系统的语篇系统方面。
有的人认为,作大范围的国与国之间的对比对于改进跨文化交际益处不大,应该把眼光放在更具体的文化差异上。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范围应该也包括地区、职业、年龄、性别等方面的文化差异的探讨。
文化通常不是指个人的行为,而是指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作者认为作跨国、跨种族、跨民族研究不仅应该是跨文化交际研究包括的内容,而且应该是放在首位的。
至于地区、阶级、阶层、职业、性别、年龄等不同层次的差异也应该给予关注。
至于个人之间的差异的研究只是在我们把他们当做群体的代表时才有意义。
在研究一个国家的文化特点时,我们的眼光首先应集中在它的主流文化主流文化上,其次才注意它的亚文化和地区文化的特点。
主流文化-主流文化-亚文化-地区文化-小群体文化(不同年龄、职业、性别群体的文化)三、第二章跨文化交际学跨文化交际学在美国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与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关系密切)1.首先在美国兴起。
美国有来自各个国家的移民,有各自的文化系统和风俗习惯,逐渐在美国社会形成了多元文化的格局;美国与各国交往频繁。
Hall 《无声的语言》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之作。
认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使用时间、空间表达意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对时间、空间、交际的关系作了深入探讨)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国际传播学会承认跨文化交际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成立了跨文化交际学分会。
1972 年,第一届跨文化交际学国际会议,日本东京。
年代,影响最大的书籍Samovar&Richard《跨文化交际学选读》John Condon&Fathi Yousef 《跨文化交际学入门》5.跨文化交际学内容:Richard Porter 8态度、社会组织、思维模式、角色规定、语言、空间的组织与利用、时间观念、非语言表达Porter&Samovar 3观点(价值观、世界观、社会组织)、语言过程(语言、思维模式)、非语言过程(非语言行为、时间观念、对于空间的使用)Michael Argyle 心理学家6 语言、非语言交际、社会行为准则、家庭和同事的关系、做事的动力和动机、思想观念。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第一部分绪论: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交际学第一章跨文化交际一、什么是跨文化交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如直接和外国人接触,阅读外国小说,看外国电影等。
跨文化交际是自古以来就有的现象,如我国汉朝的丝绸之路、佛教的传入、郑和下西洋。
L.S.Harms认为:世界范围内的交际经历了五个阶段:①语言的产生②文字的使用③印刷术的发明④近百年交通工具的进步和通讯手段的发展⑤跨文化交际。
二、对跨文化交际的不同理解Marshall Singer认为:①每个人隶属于若干群体,没有两个人隶属的群体是完全相同的;②即使在同一群体,每个人的态度、价值、信念也会完全不同;因此,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从严格意义上讲,任何人与人之间的交际都应该被视为跨文化交际。
这种观点提醒我们应该避免空泛的比较,但是,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应该首先把眼光集中于国别研究,集中于一个国家中的主流文化的研究。
第二章跨文化交际学跨文化交际的英文: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学首先在美国兴起。
许多学者把Eward Hall在1959年出版的《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看作是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之作。
1970年国际传播学会成人跨文化交际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在学会下面成立了跨文化交际学分会。
1972年,第一届跨文化交际学国际会议在日本东京举行。
1974年,跨文化教育训练与研究学会(SIETAR)在美国成立,后改名为国际跨文化教育训练与研究学会。
跨文化交际学在我国大致是从80年代初期开始的。
跨文化交际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它的多学科性质,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
人类学家的跨文化交际学著作:A.L.Kroeber和Clyde Kluckhohn合著的《文化概念与定义评述》是论述文化定义的经典之作。
Ruth Benedict的《菊与剑》对日本文化的模式做了深入的分析;许烺光的《美国人与中国人——通向分歧之路》对于中美文化的差异做了十分全面而透辟的分析。
跨文化交际 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跨文化交际概论1跨文化交际汉语国际教育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
新世纪如此广泛而深入的跨文化交际主要是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2.经济的全球化3.人口的流动4.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既是一种人类的社会活动,也是指一门研究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学科。
根据几个定义归纳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特点:1.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2.跨文化交际是通过象征符号来实现的;3.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动态的过程4.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双向的互动;5.跨文化交际的目标是创建共享的意义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这里的跨文化交际实际上包含着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指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例如中国人与美国人等另一个层面是指同一个国家或民族中,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地域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例如男性和女性之间的交往就可以被看做是一种跨文化的交往跨文化交际的特点1.跨文化交际主要指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面对面的交流既包括了语言交际也包括了非语言交际,而且是一种双向交流和互动的过程2.跨文化交际中涉及很多差异性(陈国明)差异可以是文化传统、价值观、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也涉及行为方式和习俗方面,如手势、衣着、语言使用的差异,同时也涉及个人文化身份和社会角色方面的差异。
这些存在差异的因素相互作用,影响了跨文化交流的过程和结果3.跨文化交际容易引起冲突由于语言、交际风格、非语言行为、思维模式、社会准则、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跨文化交际很容易产生误解和冲突4.跨文化交际的误解和冲突大多属于“善意的冲突”许多冲突往往不是出于人们恶意的动机,而是来源于人们良好的愿望。
在自己文化中得体而礼貌的行为到了另一种文化中却成了无礼的举动,善良的意图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误解和不愉快5.跨文化交际常常引起情感上的强烈反应很容易造成心理紧张,人们经常提到的“文化休克”就是形容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心理反应。
跨文化交际概论各章节内容要点
跨文化交际概论各章节内容要点第一章跨文化语言交际概述第一节文化、语言和交际一、关于文化的概念(一)文化的内涵和特性1、关于文化的内涵概括地讲,文化即是人们所思、所言(言语和非言语)、所为、所觉的总和。
在不同的生态或自然环境下,不同的民族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
交际即文化,文化即交际,如果没有交际,文化是难以形成的。
科学的提法是:“文化是冻结了的人际交流,而交际是流动着的文化。
”2、关于文化的特性(1)文化由人们的内稳和外显的行为组成。
(2)文化是通过符号被人们习得和传授的知识。
(3)文化是群体行为规则的集合。
(4)文化与社会是潜在现实中两种类型或两个层面上的概念。
(5)文化是历史所衍生及选择的传统观念。
(6)文化和交际具有同一性。
(7)文化是动态多变的。
(8)文化具有选择性。
(9)文化是群体或民族中心主义的意识产物。
(10)文化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二)文化定势、群体文化、亚文化1、文化定势和群体文化世界上大多数社会中都可能存在着若干群体或社团,这些群体或社团对地域、历史、生活方式、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共享,使其成员形成并发展和强化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与其相关的交际文化。
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范畴:一是全民族的文化,即整体的文化形象,二是具体的个性文化,即是按个人的社会情况或个人所属文化群体为基础的文化,有的学者把这种文化称之为群体文化或副文化。
2、亚文化与亚群体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对文化分类的一种较为传统的做法是把文化分成主流文化和亚文化。
亚文化是指存在于某一主流文化之中的一种非主流文化,某一少数群体的文化,这一文化中的行为模式区别于主流文化的行为模式。
二、关于语言的概念(一)语言是交际工具1、交际媒介言语交际是人类社会中必需的另一种交换活动,交换的是信息、思想、情感。
语言就是一个符号系统,一个人脑子里贮存了符号和符号的组合规则,他就可以和别人交际,传情达意,沟通信息。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令狐采学胡文仲第一部分绪论: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交际学第一章跨文化交际一、什么是跨文化交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如直接和外国人接触,阅读外国小说,看外国电影等。
●跨文化交际是自古以来就有的现象,如我国汉朝的丝绸之路、佛教的传入、郑和下西洋。
●L.S.Harms认为:世界范围内的交际经历了五个阶段:①语言的产生②文字的使用③印刷术的发明④近百年交通工具的进步和通讯手段的发展⑤跨文化交际。
二、对跨文化交际的不同理解●Marshall Singer认为:①每个人隶属于若干群体,没有两个人隶属的群体是完全相同的;②即使在同一群体,每个人的态度、价值、信念也会完全不同;因此,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从严格意义上讲,任何人与人之间的交际都应该被视为跨文化交际。
●这种观点提醒我们应该避免空泛的比较,但是,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应该首先把眼光集中于国别研究,集中于一个国家中的主流文化的研究。
第二章跨文化交际学●跨文化交际的英文: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学首先在美国兴起。
●许多学者把Eward Hall在1959年出版的《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看作是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之作。
●1970年国际传播学会成人跨文化交际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在学会下面成立了跨文化交际学分会。
●1972年,第一届跨文化交际学国际会议在日本东京举行。
●1974年,跨文化教育训练与研究学会(SIETAR)在美国成立,后改名为国际跨文化教育训练与研究学会。
●跨文化交际学在我国大致是从80年代初期开始的。
●跨文化交际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它的多学科性质,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
人类学家的跨文化交际学著作:● A.L.Kroeber和Clyde Kluckhohn合著的《文化概念与定义评述》是论述文化定义的经典之作。
●Ruth Benedict的《菊与剑》对日本文化的模式做了深入的分析;许烺光的《美国人与中国人——通向分歧之路》对于中美文化的差异做了十分全面而透辟的分析。
跨文化交际概论第一章
目的
学习跨文化交际理论和知识的目的在于培 养跨文化交际者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共生的时 代背景下的跨文化正确意识和国际视野,培养和 接受人类文化多样性的意识,树立民族、种族和 文化平等的观念,克服刻板印象、文化偏见、文 化中心主义的消极影响,形成对文化差异的敏感、 开放、宽容、尊重的心态,掌握处理文化差异和 文化冲突的正确方法。
跨文化交际
Wenky
目录
1 什么是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的性质合作用
3 群己关系
我是谁 我和我们 自己人和别人
5 人与时空的关系
2 文化和多元文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海纳百川
4 平等与性别
你知道我是谁吗 “他”和“她”
交际与文化
06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的性质合作用
文化碰撞
08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人同此心,情同此理
Wenky
跨文化交 际的作用
加速国家、民间政治、经济、文化、科 技等方面的交流,避免交往间的摩擦。保证 跨文化交际的双方不会受到伤害。
敞开胸怀、拉近不同文化者之间的时空 距离,展示自己并了解对方的文化特点、价 值现。思维方式,交际礼仪、社会规范、语 用规则,减少跨文就是对自身文化 的理解、认识、梳理,以 及在了解他国文化,熟悉国 际规则和文化规范的基础 上,构建中国国家形象,讲 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的 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Wenky
文化自信
10
目录
07
09
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 不言而喻 说不出的文化
文化适应
人在他乡 入乡随俗
01 什么是跨文化交际
Wenky
什么是跨文化交际: ▪ “跨文化交际”,也叫“跨文化交流"“跨文化传播”,
跨文化交际概论(夏晓娟)
二、文化差异与交际失误
1.
词语意义的文化差异与交际失
误
“文化词汇”
例如:“痛打落水狗”/
“Love me, love my dog.”
“white elephant”/ “白象牌”电池
“dragon”/ “龙”
下面是一篇某学校领导在外籍教师欢迎 会上做的英文致辞,请找出用词不准的 地方: ‚Ladies and gentlemen, I’m delighted to introduce to you a very pretty girl, Miss Brown. She is a very good teacher from the U.S.A……”
6)物质满足的需要
2. 知 识
(1)如何收集信息的知识
① ② ③ ④
观察法(被动) 调研法(主动) 问答法(互动) 自我暴露法(互动) 互惠策略
(2)群体差异的知识
交际的不同群体的差异往往来源于各自的民族中心 主义、偏见、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和刻板印象等。 为了了解这些差异,不仅需要学习,比较简单易行 的方法就是参照别人提供的文化变易尺度来看。 如 Gudykunst (1994) 就提供了一个帮助美国人更
外表形态:如 衣着打扮,体形肤色,周围环境,
气味等
非言语交际的功能
重复
替代 补充 调节 强调 否定
“你的眼睛背叛了你”
掩饰心情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概 念
1.定义
在一个具体的交际语境中,交际者 双方认知彼此的多种文化身份、有效地协 商文化含义并得体地施展有效的交际行为 的能力。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__胡文仲版
第一部分绪论: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学第一章跨文化交际一、什么就是跨文化交际——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跨文化交际之所以在今天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 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交通工具的进步与通讯手段的发展,使得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人能够频繁地接触与交往。
L、S、Harms 认为,在世界范围内的交际经历了五个阶段:语言的产生;文字的使用;印刷技术的发明;近百年交通工具的进步与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跨文化交际。
近二十年来的交际就是以跨文化为特征的。
二、对跨文化交际的不同理解:有的人认为每个人在文化上都就是独特的,所以任何两个人之间的交际都就是跨文化交际。
有的人认为, 不同国籍人们之间的文化差异与不同职业的人们之间的文化差异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只就是程度上的差异。
有的人认为,跨文化交际研究应该把重点放在亚文化系统的语篇系统方面。
有的人认为,作大范围的国与国之间的对比对于改进跨文化交际益处不大,应该把眼光放在更具体的文化差异上。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范围应该也包括地区、职业、年龄、性别等方面的文化差异的探讨。
文化通常不就是指个人的行为, 而就是指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与习惯。
作者认为作跨国、跨种族、跨民族研究不仅应该就是跨文化交际研究包括的内容,而且应该就是放在首位的。
至于地区、阶级、阶层、职业、性别、年龄等不同层次的差异也应该给予关注。
至于个人之间的差异的研究只就是在我们把她们当做群体的代表时才有意义。
在研究一个国家的文化特点时, 我们的眼光首先应集中在它的主流文化主流文化上,其次才注意它的亚文化与地区文化的特点。
主流文化-主流文化-亚文化-地区文化-小群体文化(不同年龄、职业、性别群体的文化)三、第二章跨文化交际学跨文化交际学在美国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与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关系密切)1、首先在美国兴起。
美国有来自各个国家的移民,有各自的文化系统与风俗习惯,逐渐在美国社会形成了多元文化的格局;美国与各国交往频繁。
《吴为善跨文化交际概论》课程各章节内容要点
《吴为善跨文化交际概论》课程各章节内容要点第一章跨文化语言交际概述第一节文化、语言和交际一、关于文化的概念(一)文化的内涵和特性1、关于文化的内涵概括地讲,文化即是人们所思、所言(言语和非言语)、所为、所觉的总和。
在不同的生态或自然环境下,不同的民族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
交际即文化,文化即交际,如果没有交际,文化是难以形成的。
科学的提法是:“文化是冻结了的人际交流,而交际是流动着的文化。
"2、关于文化的特性(1)文化由人们的内稳和外显的行为组成。
(2)文化是通过符号被人们习得和传授的知识。
(3)文化是群体行为规则的集合。
(4)文化与社会是潜在现实中两种类型或两个层面上的概念。
(5)文化是历史所衍生及选择的传统观念。
(6)文化和交际具有同一性。
(7)文化是动态多变的。
(8)文化具有选择性。
(9)文化是群体或民族中心主义的意识产物.(10)文化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二)文化定势、群体文化、亚文化1、文化定势和群体文化世界上大多数社会中都可能存在着若干群体或社团,这些群体或社团对地域、历史、生活方式、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共享,使其成员形成并发展和强化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与其相关的交际文化。
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范畴:一是全民族的文化,即整体的文化形象,二是具体的个性文化,即是按个人的社会情况或个人所属文化群体为基础的文化,有的学者把这种文化称之为群体文化或副文化。
2、亚文化与亚群体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对文化分类的一种较为传统的做法是把文化分成主流文化和亚文化。
亚文化是指存在于某一主流文化之中的一种非主流文化,某一少数群体的文化,这一文化中的行为模式区别于主流文化的行为模式。
二、关于语言的概念(一)语言是交际工具1、交际媒介言语交际是人类社会中必需的另一种交换活动,交换的是信息、思想、情感。
语言就是一个符号系统,一个人脑子里贮存了符号和符号的组合规则,他就可以和别人交际,传情达意,沟通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文化交际概论第一章跨文化交际概述第一节文化、交际和语言(一)文化的定义1.文化“文化”这个词古已有之,但它的含义与现代的理解不一样,指与“武力”相对的文德教化。
如汉代刘向《说苑指武》中说:“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夫下愚不移,纯德之所不能化,而后武力加焉。
”又如晋代束广微《补亡诗由仪》:“文化内辑,武功外悠。
”《文选》李善注:“言以文化辑和于内,用武德加以外远也。
”后来“文化”一词被日语借入,到近代又被日语用来作为英语culture的对译词。
再后来“文化“作为日语借词又被现代汉语吸收,于是“文化”就同英语的culture有了直接的词源关系,并衍生出“文明”、“教育”等含义。
文化属于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人性具有的共性就使得人们能共享这些财富。
然而正如孔子所说的“性相近,习相远”,人性固然相通,但“习相远”导致了文化的差异。
因此,克服文化差异所产生的障碍就显得很重要,这意味着在达到有效交际之前,我们必须了解别人的文化。
在文化学或文化人类学中,“文化”一词通常指人类社会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全部活动方式以及活动的产品。
就这一概念的核心内涵而言,它的意义是明确的,然而在实际研究中,专家们给的定义却五花八门。
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曾搜罗并列举了西方近现代160多位学者对“文化”所下的不同定义,并从下定义的方法角度进行了分类和研究。
在众多的关于文化的定义中,文化人类学家泰勒和马林索夫斯基两人的定义比较受人推崇。
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符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马林诺夫斯基把文化看作一种具有满足人类某种生存需要的功能的“社会制度”,是“一群利用物质工具而固定生活于某一环境中的人们所推行的一套有组织的风俗与活动的体系。
”前者着眼于文化的整合性和精神性,后者着眼于文化的功能性和制度性。
着眼于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另外两位学者关于文化的定义或许更准确,更直接。
社会语言学家戈德朗夫指出,文化是“由人们为了使自己的活动方式被社会的其他成员所接受,所必须知晓和相信的一切组成。
作为人们不得不学习的一种有别于生物遗传的东西,文化必须由学习的终端产品“知识”组成。
本尼迪克特认为,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一种使这个民族不同于其他任何民族的方式”。
这两个定义都强调了文化的民族性,前者突出了民族内部的规范,后者突出了民族之间的差异。
概括地将,文化就是人们所觉、所思、所言、所为的总和,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不同的民族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
一般认为,“文化”作为一个专门概念,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
狭义的理解着眼于精神方面,指社会的意识形态,风俗习惯,语用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
但是,精神或意识并不可能脱离人类物质生产的社会实践凭空产生或独立存在,而是在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出来的。
在这一社会实践中,人类既创造了物质财富,改善了自身赖以生存的客观物质条件,也创造了精神财富,形成了人类独有的意识形态,思维能力和生活方式,使自身摆脱了“自然人”状态并获得了不断进步。
在使人类生活超脱动物性并区别于动物生存的一切因素中,精神方面和物质方面始终纠结为一体,互为因果,密不可分。
因此,从广义方面理解,“文化”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即指人类在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不过在通常情况下,提到“文化”,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它的狭义方面,即文化的精神形态方面。
2.文化定势:世界上大多数社会中都可能存在着若干群体或社团,这些群体或社团对地域、历史、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共享,使其成员形成、发展并强化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及与之相适应的交际文化。
当然,形成自己的文化,任何一个群体必须首先界定自己群体的边界。
根据很多学者的观点,群体概念的形成可能以民族、种族、地域、职业、性别、政治、社团、世代、组织乃至具体的社会活动或生活形态的共享为基础。
一旦一个群体形成了,相应的文化也就应运而生。
诸如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强环境文化和弱环境文化、群体主义取向和个人主义取向等,都属于以国家、民族或更大范围的地域为边界所定义的文化。
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学者们往往倾向于把某一文化群体的每一个成员都当做该文化定势的代表,或当做整体文化形象。
这种整体式的文化取向,通常被叫做文化定势。
当然,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文化会因具体情景,场合不同而表现出种种差异。
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由于环境、情景等时空的不断变化,人们通过交际确认、建立、维持和强化各种文化身份,习得了不同的交际文化。
当他们长大成人时,他们掌握了成套的在各种不同社会情景中与人交往的规则,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情景,与不同的群体的交往中,习得了不同的交际规范。
也就是说,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人们习得了各种不同的群体文化,信仰文化、地域文化,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社会关系和角色关系。
在文化学研究领域,通常把文化分为主流文化和亚文化。
也就是说,文化的概念具有层次性,一种整体文化中往往包含了各种不同的次范畴“变体”,形成某种文化圈内的亚文化圈。
亚文化产生于亚群体,亚群体是某个民族内部的群体分化,他们在亚群体中享有共同的信仰、价值观、行为准则、交往规范以及认知模式。
不同亚群体之间在所觉、所思、所言、所为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既有“大同”的一面,也有“小异”的一面。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加之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亚文化现象非常明显,长江以北地区属于传统的中原文化,东南沿海地区表现为典型的海派文化,西南地区则呈现出多元的民族文化特色。
这些差异常常会导致一种文化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的交际出现失误、冲突。
(二)文化的特征1.交际的符号性文化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符号被人们习得和传授的知识。
任何文化都表现为一种象征符号的系统,也表现为人在创造和使用这些符号过程中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人是一种“符号的动物”,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代表性的特征,人类创造文化的过程,就是不断发明和运用符号的过程。
人类创造了文化世界,其实质是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符号的宇宙”。
在文化创造中,人类不断把对世界的认识,对事物和现象的意义及价值的理解转化为一定的具体可感的形式或行为方式,从而使这些特定的形式或行为方式产生一定的象征意义,构成文化符号,成为人们生活中必须遵循的习俗或法则。
于是人们就生活在这些习俗或法则的规范之中,生活在自己创造的充满文化符号的世界之中,一方面承受着文化的制约,另一方面又通过对文化制约的承受而表现其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比如,在古代中国封建等级制度的规范中,服装的颜色是有等级规定的:帝王服饰为明黄色,高级官员和贵族服饰为朱红或紫色,中下层官员服饰为青绿色,衙门差役服饰为黑色,囚犯服饰为赭色。
于是服装颜色就成了特定身份的象征符号。
在等级观念淡薄的今天,服装颜色的等级象征意义固然已不复存在,但在力求服饰的色彩或款式与年龄、性别、身份、行业、环境、习俗协调一致的追求中,人们又给色彩和款式赋予了丰富的审美意义;而在某些必须标明的社会角色(如军警、执法人员等)身上,服装颜色和款式仍具有身份象征的符号作用。
再比如,我们在宴请、婚礼、葬礼以及各种庆典中司空见惯的一切,包括环境、服饰、道具、程序等,也无不具有符号性。
以婚礼为例:西方国家在教堂举行婚礼,牧师主婚,新婚夫妇宣誓,交换戒指,亲朋好友陪伴,显得朴素、庄严、和谐;中国传统婚礼则程序繁琐、道具繁杂、禁忌繁多、大宴宾客,大闹洞房,感觉铺张、热闹、喜庆。
文化的符号性导致文化和交际具有同一性。
交际是文化的编码、解码过程,语言是编码,解码的工具,也是它的传承和存储系统。
我们可以把文化概括为“符号和意义的模式系统。
”模式指文化的规则性和稳定性;符号指代表现实的语言,非语言或其他什么东西;而意义则指人们赖以生存的文化是一个意义系统,是人们对所处社会的文化取向、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等方面的诠释。
只有当交际双方对同一符号的解释完全一致时,或者在很大程度上相近时,交际才有可能有效进行。
否则误解、冲突就在所难免。
这意味着,在交际过程中差异是潜在的危险。
文化是符号和意义的模式系统也意味着交际行为的解释活动或译码活动是由文化的特定规则或规范所制约的,也就是说,只有在双方共享一套社会期望、社会规范或行为准则时,交际才能得以有效进行。
2.民族的选择性文化不可能凭空产生和存在,它植根于人类社会,而人类社会总是以相对集中聚居并有共同生活历史的民族为区分单位的,因此一定的文化总是在一定的民族的机体上生长起来的。
民族群体是民族文化的土壤和载体,文化的疆界通常总是和民族的疆界相一致,民族的特征除了体貌特征之外就是文化的特征,所谓民族性主要也是指文化上的特性。
比如同为上古文明,古希腊,古印度,古埃及和古代中国的文化各有独特性;同为当代发达国家,日本和美国,欧洲各国之间在文化上也存在着差异。
而当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分布在广大的地域上时,保持文化在各个层次的细节上完全一致势必不可能,于是民族文化在地域性渐变的基础上往往形成一些互有差异的亚文化,形成大传统下各具特色的小传统。
小传统具有区域性,是大传统的组成部分,同时又受大传统腭支配和统摄。
于是在民族文化的大范围内常有多种区域性文化同时并存。
比如同为中国上古文化,就有中原文化、齐鲁文化、楚文化和吴越文化的区别,并且这种区别至今仍有一定程度的保留。
因此文化具有选择性。
人类可供选择的行为规则是无限的,然而每一特定文化所选择的规则是有限的。
每个文化只选择对自己文化有意义的规则。
因此每一文化成员的行为所遵循的规则是有限的。
可以说文化的功能在于界定不同的群体。
文化的这一特点,对跨文化交际来说十分重要。
文化的这种集体无意识的不可避免的产物是群体或民族中心主义,从群体或民族中心主义的概念本身,我们可以看出它与交际的关系。
群体或民族中心主义是人类在交际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人们会无意识地以自己的文化作为解释和评价别人行为的标准,习惯把自己的文化当做观察别人行为的窗口,其结果是自己的行为会被无意识地认为是正确的,或是有道理的。
显然,群体或民族中心主义会导致交际失误,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带来文化冲突。
3.观念的整合性文化是群体行为规则的集合,可以被理想化地推定可能出现在某一社会或群体的所有成员的行为之中。
这样,我们就有了诸如中国文化、美国文化或东方文化、西方文化等整齐划一的提法,而某一主流文化中又存在诸如亚文化或群体文化、地域文化、职业文化、性别文化等。
这意味着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地位等都属于文化范畴。
历史所衍生及选择的传统观念,尤其是世界观、价值观念等都属于文化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