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池遗址公园共30页文档

合集下载

曲江遗址公园

曲江遗址公园

城市公共环境设计——曲江池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与曲江池遗址公园东西相连,位于曲江新区东南部,是集历史文化保护,生态园林,山水景观,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开放是城市文化公园。

由中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张锦秋院士担纲规划设计,公园因循山水格局,规划建设历史之园,文化之园,生态之园,艺术之园,以秦,汉,隋,唐曲江池遗址为基础,恢复曲江池历史水系,建设现代人文景观。

琼楼玉宇,桥廊轩榭,凡三十六处,如璀璨群星辉映曲江,整个公园以曲江池水面为中心,分为八大景区。

唐城墙遗址公园西区平面图该景区的设计是在完全遵循历史文化的前提下进行挖掘和设计,和大雁塔广场,大唐芙蓉园毗邻,构成一个全新的曲江。

公共艺术的设计要关注历史,走进当代。

一个城市的公共艺术反映时代精神和文化思潮,要尊重和吸取自身历史与文化经验和情感的基础上,立足现代,以开放的视野和姿态广泛接触当代艺术思潮和人文观念,保持与时俱进的清醒头脑,有选择的创造性的将之融入公共艺术的创作和作品中来,也就是做要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统一。

曲江池遗址公园景观示意图一个成功的艺术品必须要具有一定的艺术美感,能够触动观赏者的心灵,同样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也是一样。

现今的公共艺术与艺术观念紧密联系,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同样公共艺术也具有很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如:建筑,环境雕塑,壁画,景观小品,公共设施和艺术装置等。

这是一个浮雕,猛的看上去像是道出来的,因为它雕刻的精细程度让每一个观赏者都驻足。

细小的颗粒或许就是注成这一艺术品雕刻成功的原因吧。

采用中国传统纹样对城墙墙面进行修饰,像是一个一个的门丁镶嵌其中。

这就是不仅具有艺术观赏效果的艺术品,也是一个与空间环境紧密联系的公共造型雕塑。

红色的“城墙”,不仅代表了文化,也同样起到了划分空间的作用。

前面是白色的酒壶和两个酒杯,材质是铁,外面涂了一层类似于陶瓷的油漆,两个造型艺术如果分开单独放置的话,功能性和艺术性不言而喻,酒瓶的出现是因为历史上有很多雅士都嗜酒,在这个公园里亦有很多雕塑反映这一现象,诗词歌赋也是掩映其中。

曲江池概述

曲江池概述
编辑本段历史
曲江是中国唐代著名的风景区,在唐长安城东南隅,因水流曲折得名。这里在秦代称洲 曲江池遗址公园
,秦始皇在此修建离宫“宜春院”。汉武帝时把曲江列入皇家苑圃,并修建有离宫称“宜春苑”,汉代在这里开渠,修“宜春后苑”和“乐游苑”。隋营京城(大兴城)时,凿其地为池。隋文帝称池为“芙蓉池”,称苑为“芙蓉园”。唐玄宗时恢复“曲江池”的名称,而苑仍名“芙蓉园”。据记载,唐玄宗时引水,经黄渠自城外南来注入曲江,且为芙蓉园增建楼阁。芙蓉园占据城东南角一坊的地段,并突出城外,周围有围墙,园内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 曲江池,兴于秦汉,盛于隋唐,历时千年,是中国古代风景园林之经典。秦代曲江,一片天然池沼,称为隑洲,建有著名离宫--宜春宫。汉武帝时因其水波浩渺,池岸曲折,“形似广陵之江”,取名“曲江”。隋代修建大兴城,曲江被纳入城廓之中,改称芙蓉池。唐代大规模营建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凿黄渠,辟御苑,筑夹城,建大雁塔,修新开门,曲江池成为水域千亩、名冠京华的游赏胜地。“曲江流饮”、“雁塔题名”、“杏园关宴”、“寒窑故事”等典故传说,更使曲江池声名远播,文脉流长。唐末,曲江池因战乱宫殿废圮,池水逐渐干涸,后被垦为田圃,园林盛景几无所存。公元2007年7月,西安市决定,由曲江新区投巨资,依照曲江池历史水系和文物勘探成果,规划建设占地1500亩,集历史文化、文物保护、城市游憩为一体的大型开放式园林生态工程--曲江池遗址公园。作为西安市重点建设项目,历时一年,于2008年7月1日建成开放。曲江池遗址公园彰显秦汉雄风,传承隋唐源脉,跨原带隰(xi),湖泊连延,是历史盛景的完美再现,也是西安“皇城复兴计划”的扛鼎之作,被誉为人文西安、古今融合、人与自然和谐的建设典范。
阅江楼
阅江楼是曲江池边最大最高的建筑,总共有地上4层,地下一层,高近28米。外观仿古的建筑风格使之看似建筑在一层夯土台基上,实际上它的内部结构设计精致,总面积接近1000平方米。“细草岸西东,酒旗摇水风。楼台在烟梢,鸥鹭下沙中。”在阅江楼可凭眺曲江池之景,凭吊大唐昔日的繁华盛世;也可赞叹与民同乐的山水楼台,并挑战诗仙鲸吞千钟玉山将倾的豪放。阅江楼把观景楼和酒楼的功能合而为一,使在这里能够体验到大唐名士登楼饮酒做赋的情趣。在楼上回首向南看,出了南门就是秦时的御花园宜春园遗址;远眺曲江池北岸是唐城墙遗址。一时间秦时名园唐时关,如诗如梦如画。每当夜色降临,金黄色灯光勾线的阅江人家更加迷人。背衬着黑夜里模糊的山色草木,亮起的阅江人家倒映在池水中,展现出朦胧一线的波光,好像金子撒进了池水,游人如痴如醉如梦回大唐曲江。

曲江池遗址公园

曲江池遗址公园
现曲江地区 “青林重复,绿
水弥漫”的山水人文格局,集历史文化保护、生态园林、山水景观、 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开放式文化公园。曲江池遗址公园的建设无疑将
进一步完善西安市公共文化设施体系,提升西安的城市品味,彰显
古都西安的人文魅力,实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现代化的和谐 共生。构建集生态环境重建、观光休闲娱乐、现代商务会展等功能
畅观茶院
在茶院里可以一览江面的秀丽景色,临江远眺,鸥鹭翔集,如临仙境。远 山近水,一览无余。在清闲幽静的时候,泡上几杯香茗,坐在古色古香的 茶院里,细细品味茶的清香与水的清新,把繁重的世事暂且搁置起来,给 自己一个悠闲自在的空间„„
荷廊:
曲江池遗址公园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市的发展都是利弊并存的,遗址公园在给城市带来有利影响的同时, 也存在很多问题。文化遗址公园只是针对文化遗迹的修复与保留,不可 能恢复原貌。修建后的曲江池也与往日大相径庭,某种程度上会有“造 假”的成分,这种“造假”是不利于文化遗址的因素之一,在文化产业 为主的城市,这也是极大的弊端。 这就要求应把握好恢复与重建工作的尺度,怎样使文化遗址能够在创新 的基础上得以生存,是需要思考的问题。要坚决抵制那些根本不存在的, 徒有虚名的遗址。对于存在的遗址也应在深思熟虑之后,加以概括和创 新,使其能够很好地运用于当代社会。再次,文化遗址公园势必会带来 经济效益,周边的环境应该以文化遗址公园为根本,适应其要求并合理 地与之呼应,不应借机发挥。破坏整个区域的文化氛围,更不可为达到 经济利益而利用文化来炒作。
建筑背景:
• • 北接大唐芙蓉园,南至秦二世陵遗址,占地面积1500亩。 曲江池遗址公园由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院士担纲总规划设计, 依托周边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恢复再造曲江南湖、曲江流饮、汉武泉、 黄渠桥等历史文化景观,再现曲江池地区在历史上“青林重复,绿水弥 漫”的山水人文格局。

曲江池遗址公园PPT文档共30页

曲江池遗址公园PPT文档共30页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曲江池遗址公园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

曲江池遗址公园调研报告PPT课件

曲江池遗址公园调研报告PPT课件
在水边,人们总喜欢在这里留念拍照,特别是在有着 巨石的地方,大片的水,似乎本身就在传递一种自然 之美,而坐在石头上,享受这一段时光,倒也是挺快 乐的。为此,人们总喜欢行走在这些靠近湖泊,自然 树林的小路走,不管这条路究竟是难走还是好走,而 同样的,总喜欢在这驻留,摄影留念,而导致道路拥 挤,并伴随着欢声笑语,而产生一定的噪音。
2019/11/8
优质
10
曲江亭平面尺寸
曲江亭
2019/11/8
优质
11
建筑相关的一些周边尺寸
2019/11/8
优质
12
建筑相关的一些周边尺寸
2019/11/8
优质
13
建筑相关的一些周边尺寸
2019/11/8
优质
14
视线分析
在南半湖,视线更加开阔,不同高低错落,平静的水面,曲折的廊道,使人能够从各个方向来观看这美丽的景色,达到视觉通达的效果。
2019/11/8
曲江池遗址公园调研报告
徐大伟
曲江池遗址公园区域分析:
曲江池遗址公园位于西安南郊曲江风景带,与 周边的曲江寒窑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等, 形成1500亩的城市生态景观带,共同构成人文 西安的新标志,成为西安实现城市现代化和历 史文化遗产保护和谐共生的成功典范,为西安 市民提供一个人文、自然、休闲、和谐的城市 活动区。
优质
5
道路分析
区位十足的碎石 板路,带着游客 游览别具一格的 风景,这些本土 材料,既美观实 用,又符合陕西 民情,在幽静的 林子里的小路, 充满了韵律美。
2019/11/8
优质
6
道路分析
江滩跌水,这是这东西贯通的三 道跌水把整个曲江池分隔成上池 和下池,而其中的巨石路却是让 人们喜欢行走的一条迷人的路, 或许人们总有着探险的精神,喜 欢在这种与众不同的路上行走, 既害怕自己会掉下去,又乐在其 中,特别享受这种身处自然景物 中,仿佛因为这些石头没有那么 规整,反而给人一种原生态的感 觉,而且人们生来就喜欢水,特 别喜欢在水边玩耍,嬉戏,如沙 滩,即使不能够在水边玩耍,那 也更加的希望能够在水边,浏览 这水景。

曲江池遗址公园

曲江池遗址公园

创新发展:曲 江池遗址公园 积极探索文化 产业创新发展
模式
02
• 如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等 进行宣传推广 • 提高曲江池遗址公园的文化 产业竞争力
05
曲江池遗址公园的实践经验与未来展望
曲江池遗址公园的保护与开发实践经验
保护与开发:曲江池遗址公园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
• 适度开发旅游资源 • 实现遗址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曲江池遗址公园的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文化体验:曲江池遗址公园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
• 让游客深入了解曲江池的历史文化 • 增强游客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旅游设施:曲江池遗址公园完善旅游设施
• 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 • 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旅游产品:曲江池遗址公园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
• 如文创产品、特色餐饮等 • 增加游客的购买意愿和满意度
曲江池遗址公园对类似遗址公园的启示与借鉴
启示:曲江池 遗址公园的保 护与开发实践 为其他遗址公 园提供了启示
01
• 要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 的原则 • 实现遗址保护与经济发展的 良性循环
借鉴:曲江池 遗址公园的成 功经验值得其 他遗址公园借

02
• 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 • 适度开发旅游资源,实现可 持续发展
• 文创产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性 • 受到游客的喜爱和追捧
文创产品:曲江池遗址公园开发具有特色的文创产品
• 如纪念品、艺术品等 • 传播曲江池的历史文化
曲江池遗址公园的文化产业合作与创新发展
文化产业合作: 曲江池遗址公 园与文化产业
企业合作
01
• 共同开发文创产品、举办文 化活动等 • 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开放
曲江池遗址的文化价值及其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曲江池遗址公园

曲江池遗址公园

整个公园景点是围绕一个大的水体布局的,各个景区有一条主要的游览路线连接在一起。景区 的布置主要体现工业的遗址性,所以每个区域的布局都以文化区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合理的将中国 深厚的文化和景观融合在一起,营造一个舒适和谐的园林景观环境。
微观尺度
阅江楼是曲江池边最大最高的建筑,总 共有地上4层,地下一层,高近28米。外观仿古的建 筑风格使之看似建筑在一层夯土台基上,实际上它的内部结构设计精致,总面积接近1000平方米。 在阅江楼可凭眺曲江池之景,凭吊大唐昔日的繁华盛世;也可赞叹与民同乐的山水楼台,并挑战 诗仙鲸吞千钟玉山将倾的豪放。阅江楼把观景楼和酒楼的功能合而为一,使在这里能够体验到大 唐名士登楼饮酒做赋的情趣。
整体规划
曲江池遗址公园,北接大唐芙蓉园,南至秦二世陵遗址,由著名建筑大师张锦秋担纲总设 计。占地471亩,在原曲江池基础上2008年7月1日建成,曲江池水面仅南北纵长就达1088米, 东西宽窄不等,最宽处达552米,分上池和下池两部分。
节点布局

曲江池遗址公园以曲江池水面为中心,曲江流饮的出口为边界,划分的八大景区,可以 看做是曲江遗址公园内的重要节点,每一个景点都起着承上启下的功能,在一条游览路线中, 用有意思的景观点作为重要节点,从而将整个公园串联起来
功能分区
曲江池在形态上分为上池下池,在功能上分为北段,中段,以及南段,其中大的功能分 区分为北段的生态观赏区,中段的综合休闲康体区,南段的多元空间休闲区。按景区划分 功能则如右图所示分为汉武泉景区,艺术人家景区,曲江亭景区,明皇栈桥景区,阅江楼 景区,云韶居景区,烟波岛景区,以及畅观楼景区。
流线组织

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调研报告

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调研报告

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调研报告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调研报告小组成员:张资涵(201341020125)阿依古丽?麦麦提(201341020130)指导教师:刘启波日期: 2015年12月11日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调研报告摘要:本次城市开放空间调研所选对象为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分析西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及曲江新区分区规划(曲江文化风景区)等上位规划后得知,曲江池遗址公园规划思想为从唐曲江池遗址、秦二世皇帝墓等文物古迹的保护性开发、城市功能配套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角度出发,依托周边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和人文传统来建设,体现了其所处区位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因而本文通过对其景观环境构造、唐文化展示手段、经济社会效益及其使用人群的舒适度的调研分析,对其进行整体性评价,找出建设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曲江池遗址公园景观环境文化展示经济社会效益评价一(调研对象概况:曲江池遗址公园位于西安市曲江新区东南部,北接大唐芙蓉园,南至秦二世陵遗址,总占地面积1500亩,其中曲江池水域面积约500亩,水面南北纵长1088米,东西宽窄不等,最宽处达552米,分上池和下池两部分。

是集生态环境重建、观光休闲娱乐、现代商务会展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生态和娱乐休闲区。

在原旧址地理位置,依据现状之地势与历史资料集唐诗所描述的自然地形、水态,对于历史变迁所造成的简陋地貌适当予以加工,以写意的手法再现了曲江池的自然风光,恢复性再造了曲江南湖、曲江流饮、汉武泉、黄渠桥、凤凰池等历史文化景观,再现了曲江地区“青林重复,绿水弥漫”的山水人文格局,成曲江池遗址公园景观示意图为西安实现城市现代化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谐共生的成功典范,为西安市民提供一个人文、自然、休闲、和谐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

二(调研时间:2015年11月27日三(调研方法:实地踏勘、非结构式访谈、问卷调查及查阅相关文献四(调研目的:运用已学到的设计方法知识对曲江池遗址公园进行调研,分析其时代性、民族性、地方性的文化属性、类型化的特征,从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着重分析其文化特征与环境质量,并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提出相应的建议。

曲江池遗址公园

曲江池遗址公园

曲江,兴起秦汉,盛于隋唐,历时千年,是中国园林经典、古今游赏胜地,文苑韵事、流觞遗风,不可胜数。

公元2008年建成开放的曲江池、唐城墙、唐大慈恩寺三大遗址公园,正是山水长安的历史延续,是继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之后,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曲江新区呈献给西安市民的又一“旋风式”重大文化旅游项目,是集历史文化、文物保护、城市游憩为一体的大型开放式生态园林工程。

曲江池等三大遗址公园,总占地2500亩,城市公共园林近30万平方米,形成了古代文明与现代风采交相辉映、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和谐共生的古都城市意象,彰显着西安人文之都的无穷魅力,三大开放式遗址公园作为西安公共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西安市民提供了走进历史、感受人文、体验生活的绝佳场所。

西安作为有着3100多年建城史和1100多年建都史的城市,印记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

青史无字,文明有形。

曲江新区作为西安承载盛世文明的典藏之地和体验历史文化的首善之地,一方面以极具特色的资源优势和文化产业体系而成为西安在城市运营和旅游项目开发中的旗手;另一方面也因其留存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址而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传承地之一。

现在以大雁塔为中心的唐历史文化区,成为弘扬城市文化、恢复城市记忆的一个广阔平台。

一些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得到生动的展示、保存,曲江也由此成为西安最具增值发展空间的区域。

走进历史,感受盛唐。

让我们走进曲江三大遗址公园,走进那曲水萦绕、青林重复的人间仙境,感受人文、活力、和谐西安的盛世画卷。

曲江池遗址公园历史人文景观典范之作再现唐诗山水园林新意境曲江池是中国历史上久负盛名的古典园林,在全唐诗收录的500多位著名诗人中,有一半曾在曲江留下足迹。

曲江池遗址公园因循山水格局,规划建设历史之园、文化之园、生态之园、艺术之园。

公园以秦、汉、隋、唐曲江池遗址为基础,恢复曲江池历史水系,建设现代人文景观。

整个公园以曲江池水面为中心,分为八大景区,由中国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院士担纲规划设计,工程总投资近20亿元,总占地面积1500亩,水域面积近700亩。

美丽的西安曲江遗址公园1

美丽的西安曲江遗址公园1

美丽的西安曲江遗址公园
五环小学
四(5)班李一璞
一天,爸爸带我去曲江遗址公园玩。

跨进大门,只见一排排柳树笔直地站在那。

在微风的吹动下,柳枝在空中翩翩起舞,好像姑娘用优美的舞蹈欢迎我们似的。

顺着湖边的小路往前走,风景优美的曲江遗址公园眏入我的眼帘。

碧绿的湖水,微风吹来,湖面泛起了鱼鳞似的波纹,小船随波荡漾。

水里倒影着小花、小草、柳树------真像一幅美丽的画面。

游船慢慢地在湖面慢慢地划过去,倒影被切开,然后又合上真像一幅会活动的画。

我来到湖边的一个亭子里,看见许多人拿着鱼食喂鱼。

我也买了一袋鱼食围了上去。

只见鱼儿们成群结队地游着,还有的鱼跃出水面好像在炫耀自己的本领;还有好几只鱼争先恐后地向前游着,好像比赛一样。

我扔了一点鱼食,它们就你挣我抢,真有意思!不一会儿就把我的鱼食吃完了------。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把曲江遗址公园游完了。

啊!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的景色真美,我喜欢它的美景。

指导老师:侯晓莉。

曲江池遗址公园品评

曲江池遗址公园品评

为 主要参 考 系 , 不 可 能 满 足人 们 的期 待 , 有 则 既
负 于历 史 , 又有负 于现实 。
体构思 ,先 定大 局 ” “ 定 宾 主之位 ” 先作 通 盘 “ ,先 , 考虑 。若大局 未定 , 宾 未分 , 体 风格 未 明 , 主 整 就
匆忙从 事 , 小 范 围 内费尽 心 机 , 必 然 陷 于 杂 在 则 乱无 章 , 敲碎 打 , 零 不伦 不 类 , 即使 局 部景 观有 许 多亮 点 , 也不 过是散 金碎 玉 , 成不 了大气候 。 园林 艺 术 是 一 种 时 空 综 合 艺 术 。 园林 是 可
林又是 将 自然 美 与 艺术 美 融 为 一 体 的艺 术 。 其
举 扩建 上林苑 , 向西扩 充 百余 里 , 抵近 周 至 、 户县 境界 。东 部 的苑 中之苑 宜 春苑 也 得到 增 修 , 主要 是 疏浚 皑州 水源 , 出汉 武泉 , 曲岸扩 大水 面 , 掘 依 并 以其 曲 折 浩 瀚取 名 “ 曲江 ” 。时 人 司 马相 如 随 汉 武帝游 幸上林 苑 , 宜春 宫 , 过 观秦 二 世 陵墓 , 作 《 哀二 世赋》 赋 日 : 临 曲 江之 皑州 兮 , 南 山之 , “ 望
20 0 9年 第 1 2期 ( 第5 总 1期 )
民办教 育研 究
P iae Ed c to s ac rv t u ain Re e r h
No.2, 0 1 2 09
S ra eilNo.2 5

文 学 艺术 研 究 ・
曲江 池 遗 址 公 园 品 评
乔 治
根据 史 书 记 载 , 曲江 池 辟 为 园林 始 于秦 朝 。 秦 都咸 阳 时 , 上 林 苑 , 皇 三 十 五 年 ( 元 前 置 始 公

曲江遗址公园

曲江遗址公园

水体分析
公园里的水有动有静,有韵律感和节奏,如同凝 固的乐章一般,曲江池有众多的水湾和半岛,通过和 谐统一的规划,构成了整个园林的主题,
曲江池遗址公园首先复兴了古长安 引水入城的优良建造传统。众所周知, 唐代“八水绕长安”,这些水主要分布 在长安城东部和西部。在曲江池中,地 形为南高北低,高差5米之多,为把 “一碗水端平”,在南北相连处设置了 江滩跌水,水一道道漫溢过去,游人跨 河而过时极富野趣性。 在曲江池遗址公园的设计中,吸取真山 真水的精华来美化自己,因此对水特别 爱惜。一是采取有效措施不让周围有任 何城市污水流入;二是采用先进技术, 做了水工膜,排水沟和混凝土等,以保 证水量。池水每隔十几天会自行循环一 次。“可以说,在当前中国大都市市区, 建成这么大的自然风式园林还极为罕 见。”
出 水 口
北边水位低
入 水 口 南边水位高
在调研过程中可以看出,在建筑设计中,张锦秋丝毫未用斗拱等宫 廷建筑法式,她引入大量科技和盛唐文化标识,比如原色的木结构体系, 以雕塑、碑刻、石材等造景艺术小品,呈现出浓郁的传统园林风味。
园 中 建 筑
绿化分析
整个景区的绿化采用传 统的配置手法为主,设计 上根据实际情况以总体特 色树种成片成林为主,部 分小范围采用自然质朴的 散式自由配置,结合景石 的点缀,让整体植物景观 处处体现传统文化的和谐 之美。 主要以乡土树种为基本 种植基调,如:柳树、栾 树、国槐、银杏、柿树、 榆树、红叶李等。利用不 同的植物色相、季相、高 低、疏密等变化各异的组 团,个组团之间不仅有一 定的统一元素,同时有形 成一定的规模和气势,突 出传统文化的地方特色。
长廊入口宽: 1.8m
该入口 较窄,长廊 一分钟内来 往游客约有 20人左右, 而一个一米 八的出入口 一次最多3 人通过,游 人多时,造 成了游人在 长廊行动缓 慢,发生拥 挤。

曲江池遗址公园.doc

曲江池遗址公园.doc

曲江池遗址公园历史演变西安曲江池在西安南约五公里的低洼地带,是古都长安最著名的风景区。

遗址位于西安东南郊曲江池村,距城区约5公里。

是我国汉唐时期一处极为富丽优美的园林。

曲江池两岸楼台起伏、宫殿林立、绿树环绕、水色明媚,因水流曲折得名。

唐时达到极盛期,唐明皇每年两次在此宴会群臣,那些进士考试及第后,成群结伙到曲江大摆宴席,饮酒作乐,此即“曲江流饮”,为长安八景之一。

这里在秦代称恺洲,秦始皇在此修建有离宫称“宜春苑”。

汉武帝时把曲江列入皇家苑圃,在这里开渠,修“宜春后苑”和“乐游苑”。

隋营京城(大兴城)时,宇文恺凿其地为池。

隋文帝称池为“芙蓉池”,称苑为“芙蓉园”。

唐玄宗时恢复“曲江池”的名称,而苑仍名“芙蓉园”。

据记载,唐玄宗开元年间又对曲江大加兴修。

从终南山义谷口的黄渠引河水入池,使它变成了一个南北长、东西短、弯曲有致、水波荡漾的大湖池,并恢复曲江池的原名,且为芙蓉园增建楼阁。

可惜经安史之乱和唐末战乱后,曲江池畔的宫殿楼阁皆被毁坏,流水断绝,渠道干涸,曲江池便衰败下来。

芙蓉园占据城东南角一坊的地段,并突出城外,周围有围墙,园内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

曲江池位于园的西部,水面约0.7平方公里。

全园以水景为主体,一片自然风光,岸线曲折,可以荡舟。

池中种植荷花、菖蒲等水生植物。

亭楼殿阁隐现于花木之间。

唐代曲江池作为长安名胜,定期开放,都人均可游玩,以中和(农历二月初一)、上巳(三月初三)最盛;中元(七月十五日)、重阳(九月九日)和每月晦日(月末一天)也很热闹。

唐时的曲江池面积非常大,覆盖了现在的大唐芙蓉园以及现在的曲江池遗址。

唐时的曲江池分为两大部分,南湖和北湖。

南湖是皇家园林,也称芙蓉苑,皇家专用,北湖则对外开放。

2005年重新建设并开放的大唐芙蓉园,位于北湖的位置,模仿的确是唐时皇家园林芙蓉苑。

2008年7月1日免费开放的曲江池遗址公园,位于南湖位置,也就是唐时的皇家园林芙蓉苑的所在地。

曲江池是古长安的风水池,见证了秦汉唐的盛世,可惜唐末曲江池突然干枯,曲江池便衰败下来, 唐末以后的曲江池逐渐变成一片平凹的农田,直到2008年才又焕发了生机。

环境公共艺术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调研ppt

环境公共艺术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调研ppt

须是烟波岛上人。
云 韶 居 景 区
云韶居因水势而建,也坐落在湖的东岸,地势高。站在云韶居顶端的广场上登高 遥望,湖景美色尽收眼底。通过图片可以看出,云韶居距离公园主入口较远,游人如 从主入口走到云韶居大约40分钟,会有些疲惫,云韶居如今功能是商业,为游客提供 餐饮等功能补给
畅 观 楼 景 区
位于曲江池东岸半岛南部,是公园的重要标志性建筑,南临池水,面积近4000平 方米。亭台水榭、秀竹芳林次第入景,畅观十里,故谓之“畅观楼”。 游客在畅观茶院 在东岸半岛上,楼、殿、亭、榭,均面水而设,是供市民大众品 茗、棋弈、自娱自乐的最佳场所。人工筑起的岗埠成为建筑的依托,增加山林气氛。

曲江遗址公园是西安著名的历史遗迹。唐开元年间,玄宗李隆基重新疏竣开渠,引大峪水入
黄渠而注于池中,因地形曲折,江水漫流,故名曲江。

这里在秦代称洲 秦始皇在此修建离宫“宜春院”。汉武帝时把曲江列入皇家苑圃,并修建有
离宫称“宜春苑”,汉代在这里开渠,修“宜春后苑”和“乐游苑”。大兴城时,凿其地为池。 隋文帝称池为“芙蓉池”,称苑为“芙蓉园”。唐玄宗时恢复“曲江池”的名称,而苑仍名“芙 蓉园”。曲江池,兴于秦汉,盛于隋唐,历时千年,是中国古代风景园林之经典。
家级文化产业
示范区内的曲 江文化风景区
历史背景
老 大 徒 伤 末 拂 衣 。
吏 情 更 觉 沧 洲 远 ,
懒 朝 真 与 世 相 违 。
纵 饮 久 判 人 共 弃 ,
黄 鸟 时 兼 白 鸟 飞 。
桃 花 细 逐 杨 花 落 ,
永 精 春 殿 转 霏 微 。
苑 外 江 头 坐 不 归 ,
杜 甫 《 曲 江 对 酒 》
位置分析
定位概况交通环境

【VIP专享】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调研报告

【VIP专享】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调研报告

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调研报告张语桐 09建筑学1101曲江池遗址公园,北接大唐芙蓉园,南至秦二世陵遗址,占地面积1500亩。

从唐曲江池遗址、秦二世皇帝墓等文物古迹的保护性开发、城市功能配套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角度出发,依托周边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和人文传统,恢复性再造曲江南湖、曲江流饮、汉武泉、宜春苑、凤凰池等历史文化景观,再现曲江地区“青林重复,绿水弥漫”的山水人文格局,构建集生态环境重建、观光休闲娱乐、现代商务会展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生态和娱乐休闲区。

曲江池遗址公园由著名建筑大师张锦秋担纲总设计。

占地471亩,在原曲江池基础上2008年7月1日建成,曲江池水面仅南北纵长就达1088米,东西宽窄不等,最宽处达552米,分上池和下池两部分。

现对游人免费开放。

曲江池遗址公园是集历史文化保护、生态园林、山水景观、休闲旅游、民俗传承、艺术展示为一体的开放式城市生态文化公园。

曲江池遗址公园有很多表现唐代社会生活的雕塑,布置在全园各处,或草坪,或广场,或山坡,或水滨,甚至在水中。

使曲江池遗址公园笼罩在一片浓郁的大唐文化氛围中。

雕塑材质大多为青铜或石质。

以写实艺术手法为主,使人感同身受。

摘要2007年7月份,西安市政府决定重现曲江胜景,耗资数亿元人民币,历时1年,让一千多年前的历史胜景又重现人间。

池边和池水里,散乱有一些大大小小的石头,白色的石头映衬在碧绿的池水里,就如一群白色的羊群散落在草地上一样,又像一群白鹅在水中游弋;再看那一片片碧绿的芦苇丛,不时有蜻蜓或者蝴蝶从里面飞出来,掠过水面,消失在前方。

关键词曲江池唐朝节点构筑物景观认知景观调查空间组织景观要素目录1.背景及基地范围研究1.1基地基本功能分区1.2基地基本功能分区1.3路径1.4节点1.5标志性构筑物2.基本景观空间组成2.1站点2.2观景点2.3游憩路径2.4视线分析3.基地诊断1.基地及基地范围研究1.1基地边界曲江池遗址公园位于西安南郊曲江风景带,与周边的曲江寒窑遗址公园、秦二世陵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等,形成1500亩的城市生态景观带,共同构成人文西安的新标志,成为西安实现城市现代化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谐共生的成功典范,为西安市民提供一个人文、自然、休闲、和谐的城市活动区。

曲江池公园有哪些休闲娱乐

曲江池公园有哪些休闲娱乐

曲江池公园有哪些休闲娱乐曲江池遗址公园,位于西安南郊曲江风景带,是一座集历史文化、山水景观、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城市公园。

这里不仅拥有迷人的自然风光,还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休闲娱乐项目,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与欢乐的天地。

走进曲江池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波光粼粼的湖水。

湖水清澈见底,微风拂过,泛起层层涟漪。

沿着湖畔漫步,你会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惬意的氛围。

而这里的休闲娱乐项目,更是为这份宁静增添了不少欢乐和活力。

对于喜欢运动的朋友们来说,曲江池公园无疑是一个绝佳的去处。

公园内设有专门的健身步道,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都能看到跑步爱好者们的身影。

他们或独自一人,或三五成群,在清新的空气中挥洒着汗水,享受着运动带来的快乐。

除了跑步,还有许多人选择在这里骑行。

公园的道路平坦宽敞,非常适合骑行。

一边欣赏着美丽的风景,一边感受着微风的吹拂,让人心情愉悦。

此外,公园里还有宽敞的草坪和广场,是放风筝的好地方。

在晴朗的日子里,五颜六色的风筝在空中飞舞,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如果您喜欢水上活动,曲江池公园也能满足您的需求。

这里提供了划船项目,您可以租一艘小船,在湖中悠然自得地飘荡。

划船的过程中,您可以近距离欣赏湖边的美景,感受湖水的宁静与温柔。

或者选择乘坐观光游船,沿着固定的路线游览整个曲江池,听导游讲解这里的历史和文化,让您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增长知识。

对于亲子家庭来说,曲江池公园也是一个充满欢乐的地方。

公园里有专门的儿童游乐区,配备了各种各样的游乐设施,如滑梯、秋千、跷跷板等。

孩子们在这里尽情玩耍,笑声回荡在整个公园。

家长们则可以在一旁陪伴,享受着温馨的亲子时光。

此外,公园还经常举办亲子活动,如亲子绘画比赛、亲子运动会等,让家长和孩子们在互动中增进感情。

喜欢文化艺术的游客,在曲江池公园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公园内有多处文化展示区域,展示了曲江地区的历史文化和传统艺术。

您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精美的雕塑、壁画,了解到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

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的前世今生?

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的前世今生?

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的前世今生?在大唐芙蓉园的旁边,有另一座唐代著名的风景园林,它就是曲江池。

虽然属皇家园林,却人人皆可来此游玩。

曲江池有两千多年历史。

在秦朝的时候,秦始皇在这里修建了著名的离宫—宜春宫,那时候的曲江还只是一片池沼,叫作隑洲。

汉代的时候,在这里开了渠,汉武帝因其水波浩渺,池岸曲折,'形似广陵之江',取名'曲江'。

并在这里修建了'宜春后苑'和'乐游苑'。

隋代时候修建了大兴城,也就是后来的长安城,曲江被纳入了城廓之中,隋文帝把这池叫芙蓉池,苑叫作芙蓉苑。

唐代时候,曲江被大规模的修建,开凿了黄渠,引水进入曲江池,开辟了御苑,曲江池一时间成为水域千亩、名冠京华的游赏胜地。

后来,唐玄宗恢复了'曲江池'的名称,而苑仍叫'芙蓉园',并且为芙蓉苑新修了一些楼阁。

这里在唐代是长安城内百姓的春季踏青游览胜地。

“寻春与送春,多绕曲江滨”。

特别是每年农历二月二和寒食节、清明节三天,当时的长安百姓都会来到曲江池赏花踏青,中午就在曲江池边野餐。

那时的妇女一般都呆在家里,不与外人相见。

但每年的这两个时候,长安的丽人们都被允许在曲江池边聚会,让平时见不到女性的男性大饱眼福。

所以当时一些年过20还没结婚的大龄男女都把这里当做相亲的圣地。

当时的男女婚姻虽然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然而唐朝法律准许年过25岁的女性和年过30的男性自由婚配,所以曲江池也成就过无数对有情人。

很多唐朝大诗人都游历曲江池,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作。

在唐诗中有一类“曲江诗”,在唐代文人眼里,曲江具有独特的文化意蕴,无论得意还是失意,都会流连于此,一池曲水,亭台楼阁,竟成了唐代读书人的精神家园。

这里还曾是大唐芙蓉园的一角,每年到曲江池来踏青的也包括皇帝本人,曲江池的北岸建有行宫。

有时皇帝会登上宫内的高台看百姓游乐,甚至还会让侍从对宫门外叩拜的人群撒下铜钱,作为对百姓的赏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