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自然循环原理及计算

合集下载

第九章 微生物生态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 微生物生态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微生物生态学习题一、名词解释1.硝化作用2.菌根3.活性污泥(activated sludge):4.反硝化作用5.硫化作用6.氨化作用7.共生8.微生物生态学9.根际微生物:10.根圈效应:11.根土比:12.氨化作用:13.微生态制剂(microecologics):14.正常菌群(normal microflora):15.条件致病菌(oppotunist pathogen):16.拮抗(antagonism):17.寄生(parasitism):18.富营养化9eutrophication):19.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20.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21.TOD:22.DO:23.产甲烷细菌(methanogens)二、填空题1、从,,,生境中可以分离到嗜热微生物;从,和生境中可分离到嗜盐微生物。

2、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包括3种基本过程:、、。

3、微生物种群相互作用的基本类型包括:,,,、、和。

4、嗜热细菌耐高温的使DNA体外扩增技术得到突破,为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基础。

5、嗜生物推动的氮循环实际上是氮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其循环过程包括,,和。

6、按耐热能力的不同,嗜热微生物可被分成5个不同类型:,,,和。

7、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中经历的主要反应包括,,和。

8、评价有机化合物生物降解性的基本试验方法是和。

9、污水处理按程度可分为,和。

10、汞的微生物转化主要包括3个方面,和。

三、选择题(4个答案选1)1、总大肠菌群中不包括()。

A、克雷伯氏菌B、肠杆菌C、埃希氏菌D、芽孢杆菌2、下列有机物中最难被微生物降解的是()。

A、纤维素B、木质素C、半纤维素D、淀粉3、同化硝酸盐还原的酶可被下列哪种化合物抑制?()A、氨B、氧C、N2D、N2O4、异化硝酸盐还原的酶可被下列哪种化合物抑制?()A、氨B、氧C、N2 C、N2O5、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过程最类似于下面哪种微生物培养方式?()A、恒浊连续培养B、恒化连续培养C、恒浊分批培养D、恒化分批培养6、和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的微生物是()。

自然循环原理及计算

自然循环原理及计算
Yxj=Yss
这就是水循环计算的压差法。
2020/5/22
6
三、运动压头
也即,
Pyd=Hρxjg-Hρhug,Pa
Pyd=△Pxj+△Pss+ △Pfl 有效压头: Pe=Pyd- (△Pss2+ △Pfl)
Pe= △Pxj 水循环计算的压头法。
四、影响循环推动力的因素
自然循环的实质是由重位压差造成的自然循环推动力 (即运动压头)克服了上升系统和下降系统的流动阻力, 推动工质在循环回路中流动。
2020/5/22
8
2020/5/22
9
泡状流
2020/5/22
10
弹状流
2020/5/22
11
环 状 流(柱状流)
2020/5/22
12
2020/5/22
13
二、蒸发管内汽水两相流的传热
1、蒸发管内的流型与传热的关系
在蒸发过程的各个阶段,蒸发管内的流型在不断变化。不 同的流型状态下,流体对管子壁面的热交换方式不同,冷却 能力也不同,即管内流体的放热系数在不断变化。放热系数 越大,管壁温度越接近工质温度。
2020/5/22
17
不同传热方式的传热系数
自然对流换热
空气 水
强制对流换热
气体 高压水蒸汽

相变换热
沸腾换热 凝结换热
2020/5/22
1~10 200~1000
20~100 500~3500 1000~15000
2500~35000 5000~25000
18
亚临界压力自然循环锅炉,其水冷壁内工质的实际含汽 率接近临界含汽率xc,所以可能发生第二类传热恶化。 第二类传热恶化发生热负荷较低,发生时热负荷比第一 类传热恶化时低得多。

废热锅炉与汽包之间锅炉给水自然循环的设计计算

废热锅炉与汽包之间锅炉给水自然循环的设计计算

Ab t a t Au h rh sa a y e h e i n c lu a in p i cp e f rp e s r r p o i u a o p b t e n w se h a ol ra d d u ; a sa ls e sr c : t o a n l z d t e d sg a c lto rn i l o r su e d o fcr l rlo e w e a t e tb i n r m h se tb ih d c e
t e ma h ma i d lo a u a ic l t n wh c a er a ie o e d wae f s e tb i r tk n h o ce e d sg ac lt n a l e a l h t e t mo e f t r lcr u a i ih c n b e z d f rfe t ro wa t h a o l ;a i gt e c n r t e in c l u ai sal x mp e, c n o l e e o
环倍率甚至高达 201, 0 ¨ 故其对应的循环水流量也 J
非 常大 。为保 证循 环倍 率 、 汽 品质 以及设 备 的长 蒸 周 期 运 转 , 制 循 环 泵 一般 需 从 国外 进 口 , 成 设 强 造 备 费用偏 高 , 经济 上较 不 合算 。当废 热 锅 炉 和汽 包 之 间 的锅炉水 采用 自然循 环 时 , 为保 证 自然循 环 的 顺 利实 现 , 汽包 的布置 高 度有 着 严 格 的要 求 。如 对 果 汽包 的布 置高 度计 算 得不 准 确 , 导致 生 产 过程 会 中经 常 出现循 环 倍 率 下 降 , 成 炉 管 损 坏 , 至 出 造 甚 现废 热锅炉 和汽 包停 止 运转 等 恶 劣现 象 , 生 产带 对 来 严 重 的安 全 隐患 。基 于此 , 者 拟针 对 如 何 合理 笔 地 设 计计算 汽包 的布置 高度进 行 探讨 。

第九章自然循环原理及计算

第九章自然循环原理及计算
3)特性参数:临界含汽率xc
2019年11月20日
二、蒸发管中汽水两相流的传热
3.自然循环锅炉传热恶化分析
1)第一类
• (1)发生条件:x较小或x<0(水欠热),q较高 • (2)特征:α2急剧降低,Δtz飞升很快 • (3)水循环正常可避免
2)第二类
• (1)发生条件:x较大,q不太高 • (2)特征:α2降低,Δtz飞升 • (3)超高压以下不易发生,亚临界压力易发生 • (4)注意事项:q不高时可发生;壁温周期性波动
2.上升管系统作用在联箱中心处的压力
p2 p0 ss gh pss
3.总压差
1)下降管系统总压差 p*xj p1 p0 xjgh pxj
2)上升管系统总压差 ps*s p2 p0 ss gh pss
4.水循环计算的压差法
pe pxj
四、影响循环推动力的因素
1.饱和水、汽密度差
锅炉压力↑→ ( ) ↓→ (xj ss ) ↓→pyd↓
2.上升管中含汽率
1)上升管受热↑→产汽量↑→
ss ↓→pyd↑
2)入口工质欠焓→多吸热沸腾→产汽量↓→pyd↓
3.循环回路高度
h↑→含汽段高度↑→pyd↑
2019年11月20日
4.均匀受热垂直上升蒸发管中 两相流流型及传热工况
区域 A
B
C
D
E
F
G
流型 单相水 壁面汽泡 汽泡状 弹状 环状 带液滴环状 雾状
传热 对流 过冷核态 饱和核态沸腾 强制水膜对流 沸腾
含水 不足
工质 低于饱 壁面水饱和 全部达到饱和温度 温度 和温度 温度,管中
心欠热
管壁 稍高于 高于饱和温度 温度 水温

锅炉原理 第9章 自然循环原理及计算

锅炉原理 第9章 自然循环原理及计算

自然循环的优点: 无需外部动力节能 环保运行稳定
自然循环的应用: 广泛用于火力发电 厂、供暖系统等领 域
自然循环计算
自然循环计算的目的
确定循环流量和循环水头
计算循环泵的扬程和功率
确定循环水的温度和压力
优化循环系统的运行效率
自然循环计算的基本公式
自然循环计算公式:Δt=Δt1+Δt2+Δt3 Δt1:加热段传热温差 Δt2:冷却段传热温差 Δt3:混合段传热温差
添加 标题
自然循环原理:介绍自然循环的基本原理和 循环动力。
添加 标题
自然循环在锅炉中的应用:说明自然循环在锅 炉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如提高传热效率、减少能 耗等。
添加 标题
自然循环计算:介绍自然循环的计算方法和计 算过程包括循环流量、循环压头等参数的计算。
添加 标题
自然循环的优缺点:分析自然循环在锅炉应用 中的优缺点如可靠性高、维护成本低等优点以 及循环效率相对较低等缺点。
节能环保:自然循环的循环动力来 源于自然力因此运行成本较低且不 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自然循环的缺点
需要较大的启 动功率
启动时需要外 力帮助
循环效率较低
容易受到腐蚀 和结垢的影响
自然循环在锅炉中的应 用
自然循环在锅炉中的重要性
提高锅炉运行效率:自然循环能够减少人工干预提高锅炉内热能的传递和利用效率从 而提高运行效率。
保证锅炉安全运行:自然循环能够保证锅炉内水流的均匀分布避免局部过热或水循环 受阻等问题从而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
降低人工成本:自然循环能够减少人工操作的环节和难度降低人工成本同时减少人为 因素对锅炉运行的影响。
提高锅炉容量:Βιβλιοθήκη 然循环能够适应大容量锅炉的需要提高锅炉的容量和效率满足工业 生产的需求。

第9章 发动机冷却系

第9章 发动机冷却系

2014年12月3日星期三
第2节 水冷系
水泵的工作过程
湖南工程学院— 汽车构造
2014年12月3日星期三
第2节 水冷系
3、风扇
功用: 风扇通常安排在散热器后面并与水泵同
轴。用来提高流经散热器的空气流速和风量,增强 散热器的散热能力,同时对发动机其他附件也有一 定的冷却作用。
特点:车用发动机的风扇轴流式和离心式。轴流
发动机热态正常时,两阀 门关闭,将冷却系与大气隔 开。因水蒸气的产生使冷却 系内的压力稍高于大气压力, 提高了冷却水的沸点,改善 了冷却效能。当散热器内部 压力达到126~137Kpa时,蒸 汽阀开启而使水蒸汽从通气 孔排出;当水温下降,冷却 系 内 部 的 真 空 度 低 于 10 ~ 20Kpa时,空气阀打开,空气 从通气孔进入冷却系,以防 散热器及芯管被大气压瘪。
湖南工程学院— 汽车构造
2014年12月3日星期三
第2节 水冷系
二、水冷系的主要部件
1、散热器
散热器又称为 上水箱 散热器盖 进水管 安装处
水箱,由上水室、散 热器芯和下水室等组 成。安装在发动机前 的车架横梁上。其作 用是将冷却水在水套 中所吸收的热量散发 至外界大气,使水温 下降。
下水箱
出水管口
风冷系
气缸盖和气缸壁的允许温度分别为 423~453K和433~473K.
湖南工程学院— 汽车构造
2014年12月3日星期三
第1节 冷却系的功用与分类 四、水冷系与风冷系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系 统 水冷系
优缺点比较 冷却强度大,易调 节,便于冬季启动 冷却效果差,噪音 大,功耗大
湖南工程学院— 汽车构造
风扇的驱动V带张紧装臵
湖南工程学院— 汽车构造

第9章电力变压器的运行

第9章电力变压器的运行
解 依等值发热得
K1
I 12 t1
I
2 2
t
2
I
2 n
t
n
t1 t2 tn
0.32 8 0.82 4 0.52 8 0.514
848
查图9-6a曲线得过负荷倍数得K2=1.33。
第四节 变压器的事故过负荷
系统发生局部故障或变电所的某台变压器故障被切除,使部分 不能切除的负荷转移到其它变压器上时,这些变压器的负荷会 超过正常过负荷值很多,称为事故过负荷或短期急救负载。
T e P(t 98)d t T e P(9898) T 0
2)平均相对老化率:变压器在一定的时间间隔T内实际所损失 的寿命与恒温98℃运行时的正常寿命损失T的比值。
T e P(t 98)d t
0
1
T e P(t 98)d t
T
T0
当λ>1 时,变压器的老化大于正常老化,预期寿命缩短;
第9章电力变压器的运行
2021年7月30日星期五
电力变压器是发电厂和变电所中重要的一次设备之一,随 着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升压和降压的层次 增多,系统中变压器的总容量已达发电机装机容量的7~10倍。 可见电力变压器的运行是电力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本章着 重介绍电力变压器运行中的基本理论。
三、等值空气温度 1. 平均温度δav不能表示变化的温度对绝缘老化的影响 变压器的绝缘老化速度与绕组温度呈指数函数非线性关系,在 高温时绝缘老化的加速远远大于低温时绝缘老化的延缓。
2. 等值空气温度
等值空气温度δeq :指某一空气温度,如果在一定时间间隔内 维持此温度和变压器所带负荷不变,变压器所遭受的绝缘老化 等于空气温度自然变化时的绝缘老化。

《供热工程》分章节习题集

《供热工程》分章节习题集

《供热工程》习题集第1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1.什么是采暖设计热负荷?工程计算中通常考虑哪些热量?2.什么是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 ? 分为哪两部分 ?3.匀质材料和非匀质材料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各怎样计算?4.什么是围护结构的最小热阻和经济热阻?怎样检验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和围护结构内表面是否会结露?5.冷风渗透耗热量与冷风侵入耗热量是一回事吗 ?6.写出房间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的计算公式。

说明各项的意义,在什么情况下对供暖室内外计算温差要进行修正 ? 如何确定温差修正系数 ?7.为什么要对基本耗热量进行修正,修正部分包括哪些内容,各自的意义如何。

8.高层建筑的热负荷计算有何特点 ? 说明高层建筑冷风渗透耗热量的计算方法与低层建筑的有什么不同?分别说明热压作用,风压作用及综合作用原理图。

9.什么是值班供暖温度 ?10.目前我国室外供暖计算温度确定的依据是什么 ?11.围护结构中空气间层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确定厚度。

12.地面及地下室的传热系数如何确定。

13.分户计量供暖系统供暖设计热负荷有何特点,如何计算14. 建筑物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应考虑哪些问题,为什么。

15.什么是建筑物的体形系数,如何考虑体形系数的取值。

16 .试计算某建筑物一个房间的热负荷,见图 3 。

已知条件:建筑物位于天津市区;室温要求维持 16o C ;建筑物构造:外墙为 370mm 砖墙(内抹灰 20mm );地面 - 水泥(不保温);外门、窗 - 单层玻璃,木制;屋顶 - 带有望板和油毡的瓦屋面,其天花板的构造如图 4 所示。

1- 防腐锯末,δ =0.18m λ = 0.11kcal/(m · h ·o C) ;2- 木龙骨 0.05 × 0.05m ,λ =0.15 kcal/(m · h · o C) ;3- 板条抹灰δ =0.02m λ = 0.45kcal/(m · h · o C)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粗糙度 碳钢和珠光体合金钢取0.06 mm, 奥氏体合金钢取0.008mm。
两种水循环计算方法:压差法
上升管的重位压降:


pzw= hi zs g= hi[i (1i )]g
i=1
i=1
φ:截面含汽率
两种水循环计算方法:压差法
上升管的流动阻力:
N
pmc= i
i1
Li d
w02
2
1+xi
5. 自然循环常见故障及提高安全性措施
循环流速的计算:以许多并联管的平均值为基础。 实际运行过程中,不同并联管之间的工作条件存在一 定差别,甚至较大差别。 可能破坏水循环的正常运行。
5. 自然循环常见故障
水循环故障:因为水循环不正常导致炉管损坏的现 象,主要包括:
循环停滞 循环倒流 出现自由水面 汽水分层
工质的压力越高,汽、水的密度差降低,工质循环 流动速度越低。
2. 汽水两相流的流型
泡状流 弹状流 环状流 雾状流
2. 汽水两相流的流型
泡状流:连续液相中,分散散存在着小汽泡。 弹状流:汽泡浓度增大,小汽泡聚合成大 汽泡,直径逐渐增大。汽泡直径接近于管 子内径时,形成弹状流。
2. 汽水两相流的流型
2. 汽水两相流传热恶化
沸腾传热恶化分为第一类沸腾传热恶化和第二类 沸腾传热恶化两类。
第一类沸腾传热恶化(发生在x较低处),也称 作脱核态沸腾 (Departure from nucleate boiling (DNB) )
因管壁形成汽膜导致的沸腾传热恶化称为第一类 传热恶化,或称膜态沸腾,它是由于热负荷太高造 成。此时,管壁温度迅速上升。多数情况下管壁过 热而烧坏。开始发生核态沸腾偏离时的热负荷称临 界热负荷。
3. 特性参数-定义自己学习
②两相流的密度—流量密度
3. 特性参数-定义自己学习
②两相流的密度—真实密度
3. 流动阻力计算
工质压降包括:重位、摩擦、加速压降
重位压降 摩擦压降 加速压降
3. 流动阻力
两相流体流动阻力= 液相水与管壁的摩擦阻力 + 汽相和液相之间的相对速度引起的摩擦阻力。
汽液两相流动的阻力>比单相水的流动阻力。 两相流体流动阻力计算:
=1
x(1 x)(1000 1)
1
w 1 x
x(1 x)(1000 1)
(3) w>1000kg/(m2·h) 1
w 1 (1 x)
3. 两相流体的重位压降
蒸发管中沿管子高度方向上,汽水混合 物的密度是不断变化的,两相流体的重 位压降的计算,应该根据密度的变化分 段计算或采用积分计算方法进行。 工程上常采用分段计算
运动压头S y d
下降管与上升管中工质柱重差,维持回路 自然循环的动力,用以克服下降管与上升 管中工质的流动阻力
H(xj i)g ps pxj Syd
1. 自然循环回路总压差
有效压头S y x 在数值上等于下降管的阻力
H(xj i)g ps pxj Syx
循环倍率K
循环回路中:水流量G与蒸汽量D之比,即 1kg水全部变成蒸汽需在回路中循环多少次
两种水循环计算方法:压差法、压头法
我国《电站锅炉水动力计算方法》 热水段:静压升高及省煤器出口水不饱和,不立刻沸腾,需 吸热达到饱和温度,上升管内单相水。 含汽段:含汽段是上升管的主要区段。管内汽水混合物密度 大小变化较大,应根据吸热强度或管子直径、管子倾斜度将含 汽段分成若干段分别计算。 热后段:不吸热,管内汽水混合物的密度不变。 动压段:上联箱到汽包水位,产生运动压头。 阻力损失段:汽包水位上的部分。
单相水的流动(A段):水 温↑,未至饱和温度,无蒸 汽。
过冷气泡状流动(B段): 紧贴管子内壁面的水温↑至 饱和并产生汽泡,管子中部 水仍欠热,平均水温tg逐渐 升高。
2. 汽水两相流
饱和汽泡状流动(C段)— —全部工质至饱和温度,汽 泡不再凝结,含汽量从x=0开 始逐渐增大。
弹状流动(D段)—— 随着 含汽量增大,汽泡聚合成弹 状,温度保持饱和温度。
采用单相流体流动阻力计算公式 带入均匀混合的汽水混合物的流速和密度 用修正系数考虑汽液相对速度和流型的影响。
3. 流动阻力
两相流动的摩擦阻力计算公式为
pmc=
L d
wh2u hu
2

——两相流体摩擦阻力修正系数 ,由试验确定, =f(w ,x , p)
国内采用的方法是:
(1) w=1000kg/(m2·h) (2) w <1000kg/(m2·h)
2. 汽水两相流
环状流动(E段)——含汽 量↑,汽弹连接成柱, 形成 环状流动。环状流动后期, 中部汽流增加,流速升高, 蒸汽开始携带水滴。
雾状流动(F段)——含汽 量很大,壁面水膜蒸干,成 为蒸汽带水滴雾状流动。温 度仍为饱和温度。
2. 汽水两相流
环单相汽流动(G段)—— 该段起始点水滴已全部蒸干, x=1,蒸汽进入过热状态, 温 度开始上升。
2. 汽水两相流传热恶化
第一类沸腾传热恶化(发生在x较低处),也称 作脱核态沸腾
2. 汽水两相流传热恶化
第二类沸腾传 热恶化(发生在x 较高处):因管 壁水膜被“蒸干” 导致的沸腾传热 恶化称为 第二 类沸腾传热恶化。
原因:汽 水混合物中含汽 率太高所致。
2. 传热恶化分析
类型 x 热负荷 锅炉类型 管壁温度 温度波动
两种水循环计算方法:压差法
水循环的求解:试算法和图解法。
图解法 给定三个不同的循环流速w01、w02、w03 分别计算三个对应的
下降管总压降:
P*xj1、
P* xj
2、
P* xj
3
上升管总压降:
P*ss1、
P* ss
2、
P* ss
3
两种水循环计算方法:压差法
上升管的总压降曲线与下降管的总压降曲线的交点就是循环回路的 循环流速w0。
界限含汽率
4. 水循环可靠性计算-循环倍率
循环倍率的推荐范围 保证锅炉具有自补偿性; 不出现传热恶化的最小循环倍率 推荐的循环倍率大于界限值,又不偏离太远 避免循环流速过低 不能足够冷却下部热负荷较大的区域
循环倍率
4. 循环倍率
机组容量/主汽压力
4. 水循环可靠性计算
水循环计算: 新设计锅炉、旧有锅炉结构发生大的改动。 校验循环系统是否安全可靠。
环状流:汽弹内压力增大,汽泡破裂,液相沿 管壁流动,形成一层液膜;汽相在管子中心流 动,夹带着小液滴。 雾状流:管子壁面上的水膜完全蒸干时,蒸干 点的质量含汽率x =0.8,即蒸汽中仍然夹带着 小液滴,形成雾状流。
自然循环锅炉的蒸发管中,因为限制x≤0.4 ,所以一般不会出现雾状流。
2. 汽水两相流的流型
KG1 Dx
影响自然循环的因素
自然循环的实质: 重位压差—循环推动力 克服上升系统和下降系统的流动阻力 推动工质在循环回路中流动
由于水冷壁管吸热 使水的密度ρxj改变成为汽水混合物的密度ρhu 并在高度为H的回路中形成了重位压差。
影响自然循环的因素
回路高度越高,形成的循环推动力越大。
水冷壁管吸热强度越大、密度差越大,形成的循环 推动力越大。在正常循环情况下,吸热越多,密度差 越大,工质循环流动速度越高
随着压力增加,汽弹状流动 逐渐消失,到10MPa以上,汽 弹状流动已不复存在。随着 工质含汽量增加,由汽泡状 流动直接转变为汽柱状流动。
自然循环锅炉正常工作时, 其质量含汽率小于2~20%,处 于汽泡状流动工况。
2. 汽水两相流传热-核态沸腾
水冷壁管受热时,在管子内壁面上开始蒸发,形 成许多小汽泡。蒸发管内小汽泡不断在管子内壁上 的汽化核心上产生和离开,锅水及时填补到汽泡脱 离的位置而冷却壁面。如果此时管外的热负荷不大, 小汽泡可以及时地被管子中心水流带走,并受到 “趋中效应”的作用力,向管子中心转移,而管中 心的水不断地向壁面补充。
(
-1)
ψ:摩擦阻力校正系数
两种水循环计算方法:压差法
上升管的分离器阻力:
两种水循环计算方法:压差法
上升管的加速压降:
P js (xc xr)(v" v')( )2
两种水循环计算方法:压差法
水循环的求解:试算法和图解法。 试算法:计算机的发展为试算法带来巨大方便 假定一个初始循环流速; 计算下降管的总压差; 计算上升管的总压差; 下降管总压差与上升管总压差对比,通过二者的差值修正初始循环 流速,重新计算,直到误差满足要求。
九.自然循环和强制循环锅炉
Natural circulation and Forced calculation boiler
1. 自然循环基本原理
定义:闭合的回路中,由 工质自身的密度差造成的 重位压差推动工质流动的 现象。 重位压差来源: 下降管不吸热,密度大 上升管吸热汽化成汽水混 合物,密度小
两种水循环计算方法:压差法
上升管和下降管的总压差:
P* xj
h
xj
g
P xj
P* ss
hi
i
g
Plz
P
js
P
fl
两种水循环计算方法:压差法
上升管总压差=下降管的总压差,即压差法的基本方程。
P*xj P*ss
两种水循环计算方法:压差法
下降管的阻力:
两种水循环计算方法:压差法
下降管的阻力:
(截面含汽率φ)


pzw= hi zs g= hi[i (1i )]g
i=1
i=1
3. 两相流体的加速压降
工质受热 引起 动量增加引起的 静压降 低
——加速压降。
4. 水循环可靠性计算-循环倍率
循环倍率:上升管循环水量与出口蒸汽量之比。 1kg水全部变成蒸汽在循环回路中循环的次数。 质量含汽率是出口蒸汽量与循环水量之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