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式制冷分析

合集下载

吸收式制冷机制冷量减少的原因分析与整改措施

吸收式制冷机制冷量减少的原因分析与整改措施
2 0 1 5年 6月
第3 3卷第 3期
低 温 与 特 气
L o w T e mp e r a t u r e a n d S p e c i a l t y Ga s e s
Vo 1 . 3 3, No . 3
J u n . , 2 01 5
吸 收 式 制 冷 机 制 冷 量减 少 的 原 因分 析 与整 改 措 施
粘度的作用下 凝 聚在一起 , 在 喷 淋 过 程 中 堵 塞 吸 收 器 和 蒸 发 器 的喷 淋 小 孔 , 使 溶 液 和 冷 剂 水 喷 淋
过程不均 匀 , 严 重 影 响 了 机 组 的 蒸 发 和 吸 收 。最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 7 8 4. 0 2 0 1 5 . 0 3 . 0 0 3
Ca u s e Ana l y s i s And Re c if t ic a io t n Me a s ur e s o f Th e Abs o r p io t n
出 口温度会随着 蒸发量 的减 少而升 高 。 2 . 2 机 组溶 液 杂质 多 机组经过 1 4 a的运 行 , 期 间 经历 了 多次 检 修 ,
中国石 油化 工股 份有 限公 司 洛 阳分 公 司冷 冻站 吸 收式溴 化锂 制 冷 机共 6台 , 其中S X Z 8 — 4 6 5 D M 型
Ch i l l e r s ’Co o l i n g Ca p a c i t y Re d u c t i o n
Z HAO S h o u y o n g . YU F e n l i n
( L u o y a n g B r a n c h ,C h i n a P e t r o l e u m &C h e m i c l a C o r p o r a t i o n , L u o y ng a 4 7 1 0 1 2 , C h i n a )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常见问题分析及处理措施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常见问题分析及处理措施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常见问题分析及处理措施1. 换热管泄漏1.1 换热管泄漏原因为提高传热效率,机组主要换热部件(如吸收器、蒸发器、冷凝器等)换热管多为铜管,而最为常见的问题是吸收器、冷凝器换热管泄漏,主要原因是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管壁磨损变薄,循环冷却水水质得不到有效控制,杂质和颗粒物较多,对换热管冲刷和腐蚀,造成铜管泄漏;机组内腔工作压力接近纯真空,循环冷却水压力为0.35 MPa,一旦有泄漏点,循环冷却水很快漏入腔内,污染溴化锂溶液,机组制冷直线衰减,若发现不及时会造成溶液报废,甚至机组报废;而蒸发器出现问题的原因多为运行过程操作不当,发生冷冻水因温度低结冰,导致铜管胀裂事故。

1.2 换热管出现泄漏时的现象泄漏初期漏量小,基本无明显变化,很难察觉,随着循环冷却水漏入量的增加,会出现如下几个现象。

(1)再生器温度持续下降,为保证正常的温度,需不断地加大蒸汽投入量,蒸汽手阀会逐渐开大。

(2)从蒸发器视镜观察,随着循环冷却水漏入量的增加,视镜内液位逐渐上涨,正常情况无液位或不超过视镜1/3液位。

(3)从前端吸收器视镜观察,液位也呈上涨趋势,最明显的变化是当循环冷却水漏入时,初期腔内透明洁净的溶液会产出絮状物,悬浮在溶液中,后期溶液变成乳白色,已无法从视镜观察内腔状况。

主要原因为循环冷却水中含有大量钙、镁、碳酸根等离子,且循环冷却水在运行过程中为保证水质会投入大量的防腐蚀剂、剥离剂、杀菌剂等,当冷却水漏入时与溴化锂溶液结合,生成了絮状的络合物或沉淀物,造成溶液变质。

如果是蒸发器换热管泄漏,则不会出现絮状物,原因是循环冷冻水系统一般使用的是去离子的脱盐水。

(4)吸收液温度下降,漏入量较小时,制冷效果下降不明显;漏入量较大时,随着溴化锂溶液浓度变稀,冷水温差逐渐变小。

(5)真空度下降较快,由于循环冷却水漏入,水中的某些组分可能与溶液发生反应,产生较多的不凝气体或内腔液体体积增加,造成真空度下降较快,需要频繁进行抽真空操作。

R134a-DMF吸收式制冷系统仿真分析

R134a-DMF吸收式制冷系统仿真分析

VVV=T+1W3+X=Y4
魏浩展等)&*%+$,-.吸收式制冷系统仿真分析
第 %* 卷!第 A 期
!"#
ABC ;D
!&#$% ('
2@%
(& )*+
/
*
(& >?% ,
!&#$%0123 G5&
$
(
;<:=;%
!"# !$%
) !"#$% &'
!"#
# !&#$%0123 ,
E5&
+& 5&678
!使用 )&*%+$,-.为工质对制冷剂 )&*%+ 与吸收剂 ,-.均为化工产品01234 5671软件数据
的选择前人做了大量研究 回晓洋&& 通过 01234 5671软件采用 589:$);< 5)Z0 5)$<- 这 * 种物性方法计算得到温度压力浓度数据并且与 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发现采用 589:$);<物性方 法计算得到 的 数 据 相 对 误 差 最 小 计 算 精 度 最 高 [3WGS7+等人&" 对 )&*%+$,-.二元溶液相平衡实 验数据进行了拟合拟合结果表明 589:$);<物 性方法与合适的混合规则及 9)BF模型联立时能 够更好地描述相平衡实验数据 陈鑫A 根据热力 学决策树选择了 * 种物性方法基于 01234 5671软 件的回归功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拟合将拟合数 据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得到平均相对误差结果表 明 589:$);< 物 性 方 法 相 对 误 差 最 小 适 用 于

吸收式冰箱与其它制冷形式冰箱的性能和技术比较--吸收式冰箱,酒店冰箱,客房冰箱,专业生产销

吸收式冰箱与其它制冷形式冰箱的性能和技术比较--吸收式冰箱,酒店冰箱,客房冰箱,专业生产销

吸收式冰箱与其它制冷形式冰箱的性能和技术比较--吸收式冰箱,酒店冰箱,客房冰箱,专业生产销...目前国内外市场供应的冰箱基本有三种:一是用压缩机氟立昂(现在大部分用氟立昂的替代品)制冷的冰箱(以下简称压缩机冰箱)。

二是用半导体制冷的冰箱(以下简称半导体冰箱)。

三是扩散一吸收式冰箱(以下简称吸收式冰箱)。

每种冰箱的制冷原理不同,使用工作介质也不同,因此决定了它们不仅制造技术及性能相差较大,而且各有其不同的使用领域和销售价格。

现对各种冰箱的性能及技术等作一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每一种产品技术水平,独特的性能,不可代替的使用领域及其产品的寿命周期和市场发展前(一)环保性能比较压缩机冰箱是用氟立昂及其系列替代品制冷的,由于国际环保组织决定在2005年后所有冰箱、冰箱不允许使用氟立昂,因此迫使各冰箱的生产厂家努力寻求一种能够代替氟立昂的良好替代品。

到目前替代品主要是HFC—134a,碳氢化合物R600a及其混合物,二元或三元混合物。

虽然氟立昂减少,但在使用及后期补充有诸多不便;半导体冰箱是用半导体制冷的无介质而言;而吸收式冰箱是用氨做工作介质并且机芯是一个全封闭的循环系统,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全是零排放,即使个别泄漏,氨水也不会造成污染,因此,吸收式冰箱的环保性能极好,因此,国际环保组织誉为&#8220;双绿色环保产品&#8221;。

(二)静音比较压缩机冰箱是通过压缩机的运动,使制冷剂循环工作而达到制冷目的的,应该承认由于工业制造技术的提高,压缩机冰箱在噪音方面比过去有较大的减少,这就是目前市场上这种产品被宣传为低噪音的原因,但必须承认,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压缩机随之不断磨损,使其空隙增大,且各部分磨损程度又不一,因此,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压缩机冰箱的噪音在逐渐增大,它根本无法保持噪音的相对固定值;半导体冰箱是采用风机散热的方式,其风机部分存在机械运行,因此也必须会产生一定的噪音;而吸收式冰箱是不用压缩机且无任何机械传动部分,机芯采用全封闭系统,利用热虹吸原理产生动力源,因此运行器件可以长期保持无噪音的工作状态,在工作状态下且在周围环境有交通噪音的情况下测定数值仅为32分贝,大大低于国家环保总局规定的我国一类住宅区45分贝的标准,这是其他产品永远做不到的。

制冷技术第四章 吸收式制冷循环

制冷技术第四章 吸收式制冷循环
1. 单效吸收式制冷系统示意图
10-5.swf
机组特征
制 冷 原 理 与 装 置


单效制冷机使用能源广泛, 可以采用各种工业余热, 废热,也可以采用地热、 太阳能等作为驱动热源, 在能源的综合利用和梯级 利用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 而且具有负荷及热源自动 跟踪功能,确保机组处于 最佳运行状态。 单效制冷机的驱动热源为 低品位热源,其COP在 0.65-0.7. 如果业主具备 高品位的热源,应选择远 大直燃机或蒸汽双效制冷 机,其COP在1.31以上。
2
MLiBr /MH O MLiBr 100%
2、溶液的摩尔分数
制 冷 原 理 与 装 置
溶液中某一组分的摩尔分数为
i Ni /N1 N2 Nn 100%
ni M i / M
双组分的吸收式制冷工质对是一种二元溶 液,其摩尔分数 是以溶液中溶质的摩尔百 分数表示的。 溴化锂溶液的摩尔分数为
a qmf (qmf qmd ) r a
令 qmf qmd qmf qmd ( qmf qmd 1) r
a,则
a
r a
r
循环倍率a: 表示发生器中每产生1kg水蒸气需要 的溴化锂稀溶液的循环量 放气范围: ξ r- ξ a
三、双级与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循环
制 冷 原 理 与 装 置
NLiBr /( NH O NLiBr ) 100%
2
3.
制 冷 原 理 与 装 置
溶液的相平衡
(1)气液相平衡
双组分的吸收式制冷工质对气液相平 衡状态方程式为
F p, T , 0
(2)溶液的p—t图
制 冷 原 理 与 装 置
溴化锂溶液的p—t图,图中标出等质量 分数线簇,左侧的 0 线代表水的特 性,并标出了水的饱和温度 t’。

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的热力学分析

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的热力学分析

吸收韦彬贵(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柳州545006)摘要:从热力学观点讨论了工作湿度对于制冷循环系统性能的影响。

分析了与循环时间有关的温度效率和熵产数。

对于一个相对较短的循环时间,吸收/解吸收热量转换器的温度效率在200秒后可以达到92%。

熵产数N,由在一个循环系统内在生成的不可逆性参数和热量转换器流体有效性参数之间的比率决定。

结果显示,在使用一个30℃冷源的情况下高级吸收式循环系统的熵产数N,在热水温度是45℃至55℃之间时是相对较小的,而对于传统循环,在使用相同冷源温度的情况下,热水温度在65℃到75℃之间时,N,是相对较小的。

关键词:热泵;吸收式;制冷循环;效率;熵产数The thermo dynamo ic analy sis of absorption ref igeration cycleWei Bingui(L iuzhou V 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L iuzhou 545006,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working temperature influence on refrigeration cycle system performance from thermody2namics. The temperature efficiency and the entropy generation related with cycle time were analyzed. Regarding relatively short cycle time, absorption / desorption end other mi c quantity switch ’s temperature efficiency could reach 92%N is defined by ratio between irreversibility in 200 seconds later. The entropy generationsparameter and thermal switch fluid valid parameter in a refrig2eration cycle system. The result showed that when a 30℃cold resource was used the entropy generation Ns of advanced absorp2tion refrigeration cycle system was relatively small when the hot water temperature wasN was relatively small 45℃to 55℃, but for traditional absorption refrigeration cycle system ,swhen the hot water temperature was 65℃to 75℃。

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的热力学分析

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的热力学分析
We i g i iB n u

( i huV ct nl n eh i l oee Luhu5 50 , hn ) Lu o oa oa adT cnc l g , izo 4 0 6 C i z i aC l a
Ab t a t hs p p rd s u s d t ewo kn mp rt r n u n e o erg r t n c ce s s m e fr n e f m h r o y sr c :T i a e ic s e r ig t h e e au e if e c n r f e ai y l y t p roma c r t e d ・ l i o e o m n mis h e tmp rt r f ce c n h n rp e ea in r lt d wi y l i e e a ay e .Re a d n e aiey s o t a c .T e ea u e ef in y a d t e e to y g n rt ea e t c c e t i o h me w r n l z d g r i g r lt l h r v c ce t ,a s r t n d s r t n e d t e mi u ni w t hs t mp r tr f ce c o l e c 2 y l me b op i / e op i n oh r c q a t y s i ' e e au e ef in y c u d r a h 9 % i o o t c i i 0 e o d ae . n 2 0 s c n s lt r
Ke wo d : a u ,A s r t n,Rer e ain c c e f c e c ,E to y g n rt n y r s He tp mp b op i o f g r t y l ,E i n y n p e e ai i o i r o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参数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参数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工作原理、特点及相关产品参数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工作原理、特点及相关产品参数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工作原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是以溴化锂溶液为吸收剂,以水为制冷剂,利用水在高真空下蒸发吸热达到制冷的目的。

为使制冷过程能连续不断地进行下去,蒸发后的冷剂水蒸气被溴化锂溶液所吸收,溶液变稀,这一过程是在吸收器中发生的,然后以热能为动力,将溶液加热使其水份分离出来,而溶液变浓,这一过程是在发生器中进行的。

发生器中得到的蒸汽在冷凝器中凝结成水,经节流后再送至蒸发器中蒸发。

如此循环达到连续制冷的目的。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特点一、优点(一)以热能为动力,电能耗用较少,且对热源要求不高。

能利用各种低势热能和废汽、废热,如高于20kPa(0.2kgf/cm2)表压饱和蒸汽、高干75℃的热水以及地热、太阳能等,有利于热源的综合利用。

具有很好的节电、节能效果,经济性好。

(二)整个机组除功率很小的屏蔽泵外,没有其他运动部件,振动小、噪声低、运行比较安静。

(三)以溴化锂溶液为工质,机器在真空状态下运转,无臭、无毒、无爆炸危险、安全可靠、无公害、有利于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四)冷量调节范围宽。

随着外界负荷变化,机组可在10%~100%的范围内进行冷量的无级调节。

即使低负荷运行,热效率几乎不下降,性能稳定,能很好适应负荷变化的要求。

(五)对外界条件变化的适应性强。

如标准外界条件为:蒸汽压力5.88 X 105Pa(6kgf/cm2)表压,冷却水进口温度32℃,冷媒水出口温度10℃的蒸汽双效机,实际运行表明,能在蒸汽压力(1.96~7.84)X 105Pa(2.0~8.0kgf/cm2)表压,冷却水进口温度25~40℃,冷媒水出口温度5~15C的宽阔范围内稳定运转。

(六)安装简便,对安装基础要求低。

机器运转时振动小,无需特殊基础,只考虑静负荷即可。

可安装在室内、室外、底层、楼层或屋顶。

安装时只需作一般校平,按要求连接汽、水、电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吸收式制冷吸收式制冷是液体气化制冷的另一种形式,它和蒸气压缩式制冷一样,是利用液态制冷剂在低温低压下气化以达到制冷目的的。

所不同的是:蒸气压缩式制冷是靠消耗机械功(或电能)使热量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转移,而吸收式制冷则依靠消耗热能来完成这种非自发过程。

第一节 吸收式制冷的基本原理一、基本原理对于吸收剂循环而言,可以将吸收器、发生器和溶液泵看作是一个“热力压缩机”,吸收器相当于压缩机的吸入侧,发生器相当于压缩机的压出侧。

吸收剂可视为将已产生制冷效应的制冷剂蒸气从循环的低压侧输送到高压侧的运载液体。

二、吸收式制冷机的热力系数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用制冷系数ε评价其经济性,由于吸收式制冷机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是热能,故常以“热力系数”作为其经济性评价指标。

热力系数ζ是吸收式制冷机所获得的制冷量0φ与消耗的热量g φ之比。

gφζφ=(7-1)图7-1 吸收式与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比较 (a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b )吸收式制冷循环 (b )(a )0g a k e P φφφφφ++=+=(7-2) 00g e S S S S ∆=∆+∆+∆≥(7-3)0gegeS T T T φφφ∆=--+≥(7-4)g e e ggT T T T P T T φφ--≥- (7-5))()(000T T T T T T e g e g g --≤=φφζ (7-6)最大热力系数ζmax 为c c 0max εηζ=--=T T T T T T e ge g(7-6a)热力系数ζ与最大热力系数ζmax 之比称为热力完善度ηa ,即maxa ζηζ=(7-7)第二节 二元溶液的特性一、二元溶液的基本特性B A v v V )1(1ξξ-+=(7-8)两种液体混合前的比焓k蒸发器冷媒环境发生器热媒图7-2 吸收式制冷系统与外界的能量交换图7-3 可逆吸收式制冷循环B A h h h )1(1ξξ-+=(7-9)混合后的比焓ξξξξq h h q h h B A ∆+-+=∆+=)1(12(7-10)溴化锂与水混合,以及水与氨混合时都会放热,即混合热为负值。

1δφ+=(7-11) 1333ξξδξφξ'''==+(7-12)3333ξξδξξ'-='''- 3333ξξφξξ''-='''- (7-13)3333ξξδφξξ'-=''- (7-14)(a ) (b ) 图7-4 两种液体混合容积和温度的变化 图7-5 封闭容器内二元溶液的定压气化(a ) (c ) t (℃)10 ξ ① ②t I (b ) t II图7-8 氨-水溶液的h -ξ图图7-6 二元溶液在不同压力下的 温度-浓度关系 t (℃)0 ξt (℃)10 ξ①②t I 1图7-7 封闭容器内二元气态溶液的定压冷凝t IIξl ( kg/kg)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T (℃)-500 50 100 150 200二、溴化锂水溶液的特性t At B '=+(7-15)图7-9 溴化锂水溶液的p -t 图溶液温度t (℃)饱和压力p (k P a )图7-10 溴化锂-水溶液的比焓-浓度图h ( k c a l /k g )ξ (kg/kg)167209 251 293 335 377 419 461 502 544 586 628670 712 2931 2973 3014 30563098 3140 3182 3224 3266 0.0 0.1 0.2 0.3 0.4 0.5 0.60.7 405060 70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160 170700710 720730 740 750760 770 780 h (k J /k g )第三节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一、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理论循环sF f D ξξ==∆ (7-16)s w ξξξ∆=-(7-17)Δξ——称为“放气范围”,表示浓溶液与稀溶液的浓度差。

)()(47349101h h h h f h h R -+--=ζ(7-18)二、热力计算图7-11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流程溶液热交换器图7-12 吸收式制冷循环h -ξ图h (k J /k g )ξ (%)ξw ξs发生器 冷凝器三、实际循环四、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典型结构与流程s 图7-13 h -ξ图上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实际循环s w w 图7-14 双筒型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结构简图 1-吸收器;2-稀溶液囊;3-发生器泵;4-溶液热交换器;5-发生器;6-浓溶液囊;7-挡液板;8-冷凝器;9-冷凝器水盘;10-U 型管;11-蒸发器;12-蒸发器水盘;13-蒸发器水囊;14-蒸发器泵;15-冷剂水喷淋系统;16-挡水板;17-吸收器泵;18-溶液喷淋系统;19-发生器浓溶液囊;20-电磁三通阀;21-浓溶液溢液管;22-抽气装置2图7-15抽气装置1-真空泵;2-阻油器;3-辅助吸收器;4-吸收器泵;5-调节阀1-溶液泵;2-引射器;3-抽气管;4-气液分离室;5-储气室;6-排气阀;7-排气瓶;8-回流阀;9-压力传感器第四节 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一、蒸汽双效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流程图7-18 并联流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原理图1-高压发生器;2-低压发生器;3-冷凝器;4-蒸发器;5-吸收器;6-高温热交换器;7-凝水回热器;8-低温热交换器;9-吸收器泵;10-发生器泵;11-蒸发器泵图7-17 串联流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原理图1-高压发生器;2-低压发生器;3-冷凝器;4-蒸发器;5-吸收器;6-高温热交换器;7-低温热交换器;8-吸收器泵;9-发生器泵;10-蒸发器泵;11-抽气装置;12-防晶管h 3c3a1a 3b 3 1w s s (b)(a)(b)h 3c 3a 1a 3b 3 1w rL rH (a)二、直燃双效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流程(一)将冷却水回路切换成热水回路的机型(二)设置与高压发生器相连的热水器的机型图7-19 直燃机1制热循环工作原理图1-高压发生器;2-低压发生器;3-冷凝器;4-蒸发器;5-吸收器;6-高温热交换器;7-低温热交换器;8-蒸发器泵;9-吸收器泵;10-发生器泵;11-防晶管67图7-20 直燃机2制热循环工作原理图1-高压发生器;2-低压发生器;3-冷凝器;4-蒸发器;5-吸收器;6-高温热交换器;7-低温热交换器;8-蒸发器泵;9-吸收器泵;10-发生器泵;11-防晶管;12-热水器67B(三)将蒸发器切换成冷凝器的机型三、双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图7-21 直燃机3制热循环工作原理图 1-高压发生器;2-低压发生器;3-冷凝器;4-蒸发器;5-吸收器;6-高温热交换器;7-低温热交换器;8-蒸发器泵;9-吸收器泵;10-发生器泵;11-防晶管67(a )(b )图7-22 双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原理图 (a )流程简图;(b )p -t 图上的循环G 1-高压发生器;A 1-高压吸收器;T 1-高压热交换器;C -冷凝器;G 2-低压发生器;A 2-低压吸收器;T 2-低压热交换器;E -蒸发器高压冷剂蒸气p kp p k p m p 04324第五节 吸收式热泵一、吸收式热泵的类型图7-23 吸收式热泵的能量、温度转换关系图7-24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工作原理 A -吸收器;C -冷凝器;E -蒸发器;G -发生器;P -溶液泵;T -热交换器图7-25 大温升吸收式热泵机组原理图图7-26 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工作原理A-吸收器;C-冷凝器;E-蒸发器;G-发生器;P-溶液泵;P΄-冷剂水泵;T-热交换器二、吸收式热泵在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中的应用图7-27 吸收式换热机组图7-28 基于吸收式换热技术的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示意图思考题1. 吸收式制冷机是如何完成制冷循环的?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中,制冷剂和吸收剂分别起哪些作用?从制冷剂、驱动能源、制冷方式、散热方式等各方面比较吸收式制冷~70℃~50℃~70℃~50℃与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异同点。

2. 试分析在吸收式制冷系统中为何双效系统比单效系统的热力系数高?3. 简述蒸汽型单效吸收式冷水机组有哪些主要换热部件?说明各个部件的作用与工作原理。

为什么说溶液热交换器是一个节能部件?4. 为什么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蒸发器不采用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中的满液式蒸发器结构?5. 试分析吸收式冷水机组与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组的冷却水温度是否越低越好?6. 吸收式制冷机中LiBr溶液的吸收、发生过程与溴化锂溶液除湿机组中的除湿、再生过程有何区别和联系。

7. 结合目前所学的知识,分析吸收式冷水机组和吸收式热泵的最佳应用场合。

练习题1. 利用溴化锂溶液的p-t图,说明A(温度t=90℃,压力p=8 kPa)状态的溶液等压加热到温度为95℃时溶液的变化过程,并求终了状态B溶液的质量浓度。

2. 利用溴化锂溶液的h-ξ图,计算溶液从状态a(ξa=62%,t a=50℃)变化到状态b (ξa=58%,t a=40℃)时所放出的热量。

3. 已知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的COP c=1.4,离心式冷水机组的COP c=6.0,当制冷量和冷却水温差均相同时,请问哪种冷水机组的冷却水量更大?一次能源利用效率更高?4. 现有一栋无空调内区建筑,其夏季总冷负荷为 1.93×105 kWh,冬季总热负荷为7.76×105 kWh,拟采用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作为全年空调系统的冷热源。

已知:电驱动水源热泵在制冷、制热季节的平均能效比分别为COP c=5.0、COP h=3.5,吸收式水源热泵的平均能效比分别为COP c=1.1、COP h=1.8;设两种热泵系统从地下取水的运行方案均采用定温差变水量方式,且取水温差t =5℃。

求:(1)两种热泵系统导致地下水的冷热不平衡率;(2)两种热泵系统所需的地下水使用量;(3)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分析采用哪种热泵系统更为合理。

【注:冷热不平衡率=(夏季向地下水投放的热量-冬季从地下水吸取的热量)/冬季从地下水吸取的热量】5. 将蒸气压缩式热泵与吸收式热泵有机结合的压缩-吸收式热泵系统可获得较大的热水温升,以三氟乙醇(TFE,C2H2F3OH)和四甘醇二甲醚(TEGDME,CH3(C2H4O)4CH3,又称E181)为工质对的压缩-吸收式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7-29所示,试分析其工作原理,并比较它与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区别与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