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吸附式制冷技术解析
《吸收式制冷》课件

案例分析
案例一 案例二 案例三
某酒店使用吸收式制冷设备取代传统压缩式制冷设 备,降低了能源消耗,并提高了宾客满意度。
一家工厂利用吸收式制冷系统回收余热,提供冷却 和供暖服务,实现了能源的综合利用。
某太空探索任务中,吸收式制冷系统为宇航员提供 了长期有效的食品储存和低温环境。
发展趋势
1
技术创新
吸收式制冷技术不断创新,改进制冷效率
应用领域
家庭冰箱
吸收式制冷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冰箱,提供高效 率的制冷效果。
太空探索
吸收式制冷被用于航天器和国际空间站等太空探索 任务中,为宇航员提供冷藏和冷冻食物。
商用制冷
由于吸收式制冷技术的环保和能效优势,它也广泛 应用于商用制冷领域,如超市冷库和冷链物流。
能源系统
吸收式制冷技术也可以与能源系统结合,实现余热 回收和低温热能利用。
《吸收式制冷》PPT课件
本课件将全面介绍吸收式制冷技术,包括背景介绍、工作原理、应用领域、 优势与不足、案例分析、发展趋势以及总结和展望。
背景介绍
吸收式制冷是一种高效且环保的制冷技术,使用吸收剂和工质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制冷效果。它广泛应用于家用和商 用制冷设备。
工作原理
• 通过吸收剂和工质的吸收和释放过程,将热能转化为制冷效果。 • 吸收剂与工质的循环往复使制冷系统持续运行。 • 工质在吸收过程中吸收热能,然后通过释放过程将热能移出制冷系统。
应用拓展
2
Hale Waihona Puke 和环保性能。吸收式制冷被应用于更多领域,如农业、
冷链物流以及新能源系统。
3
国际合作
各国之间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吸收式制冷 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总结和展望
吸收式制冷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它将在环 保和能源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吸附式制冷循环工作原理

吸附式制冷循环工作原理哎呀,写这个题目,我得先好好想想,吸附式制冷循环,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但其实原理挺简单的,就像我们平时用吸尘器吸尘一样,只不过它吸的是热量。
想象一下,夏天的午后,太阳晒得人直冒汗,你打开冰箱,拿出一瓶冰镇可乐,那感觉,简直了!吸附式制冷循环,其实就像冰箱的工作原理,只不过它用的是吸附剂,比如硅胶或者活性炭,来吸收热量。
首先,我们得有个吸附剂,这玩意儿就像个超级海绵,能吸很多热量。
然后,我们把吸附剂放在一个容器里,这个容器就是制冷机的心脏。
当容器加热时,吸附剂就开始吸收周围的热空气,就像海绵吸水一样,把热量吸进去。
这时候,容器里的温度就会下降,这就是制冷的第一步。
接下来,我们得让吸附剂把吸进去的热量吐出来。
这就需要一个冷却过程。
我们把容器放到一个低温环境中,比如冬天的室外,或者用冷水冷却。
这时候,吸附剂就会把之前吸进去的热量释放出来,就像海绵挤水一样,热量就被释放到外面去了。
然后,我们再把容器放回原来的环境,吸附剂又开始吸热,这样循环往复,制冷机就能不断地吸收热量,让周围的环境变凉快。
这整个过程,就像是我们用吸尘器吸尘,然后倒掉灰尘,再吸,再倒,循环往复。
只不过,吸附式制冷循环吸的是热量,倒的是热量。
说到这个,我突然想起小时候,夏天家里没空调,就靠着一台老式的电风扇。
那时候,电风扇吹出来的风都是热的,感觉跟没吹一样。
后来,家里装了空调,那感觉,简直了!就像从沙漠里走进了绿洲,瞬间清凉。
吸附式制冷循环,虽然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就跟我们生活中的小事情一样,简单又实用。
就像我们用吸尘器吸尘,用电风扇吹风,都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环境更舒适。
虽然现在我们有了更先进的制冷技术,但这种吸附式制冷循环的原理,依然是那么朴实无华,就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简单却充满智慧。
第五节-吸附式制冷

制冷循环的种类
吸附式制冷
• 1、吸附制冷定义:
某些固体物质在一定的温度及压力下,
能吸附某种气体或水蒸汽,在另一温度及
压力下,又能将它释放出来。这种吸附与
解吸的过程引起的压力变化,相当于制冷
压缩机的作用。固体吸附制冷就是根据这
一原理来实现的。
吸附式制冷
➢ 吸附:物质内部的分子和周围分子有互
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值得开发。
(2)吸附式制冷可采用余热驱动,不仅对电力的紧张供应
可起到减缓作用,而且能有效利用大量低品位热能,如
太阳能,清洁没有污染。
(3)太阳能吸附式制冷具有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噪声
低,寿命长等特点。
吸附式制冷
3、吸附式制冷的缺点
(1)固体吸附剂为多微孔介质,比表面积大,导热性能很低
吸附式制冷
,因而吸附/解吸时间长。(可以开发新型吸附剂,从吸收
式制冷系统采用液体工质中是否可以有所启发?)
(2)单位质量吸附剂的制冷功率较小,使得制冷机尺寸较
大,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功率远不如吸收式制冷系统,原因何
在?(强化传热,提高附剂的传热性能和单位吸附剂的制
冷功率,减小制冷机的尺寸 )
吸附式制冷
吸附制冷技术的应用
吸收热量达到一定的温度或温度范围来
克服作用力。
吸附式制冷
吸附式制冷
太阳能吸附制冷原理图
一个基本的吸附式制冷系统由吸附床
(集热器) 、冷凝器、蒸发器和阀门等构成。
工作过程由热解吸和冷却吸附组成。
基本循环过程是利用太阳能或者其他热源,
使吸附剂和吸附质形成的混合物(或络合物)
在吸附器中发生解吸, 放出高温高压的制冷
剂气体进入冷凝器,冷凝出来的制冷剂液体
空调吸附式制冷技术分析及应用

空调吸附式制冷技术分析及应用我国目前很重视分体式空调的制冷技术,在很多高等院校都设有专业。
而吸附制冷系统采用非氟氯烃类物质作为制冷剂,具有节能、环保、结构简单、无噪音、运行稳定可靠等突出优点,因此受到了国内外制冷界人士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就吸附制冷的工作原理及吸附制冷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述。
标签:吸附制冷;空调应用吸附制冷的基本原理是:多孔固体吸附剂对某种制冷剂气体具有吸附作用,吸附能力随吸附剂温度的不同而不同。
周期性的冷却和加热吸附剂,使之交替吸附和解吸。
解吸时,释放出制冷剂气体,并在冷凝器内凝为液体;吸附时,蒸发器中的制冷剂液体蒸发,产生冷量。
1.空调吸附制冷技术概述吸附制冷吸附研究主要包括工质对性能、吸附床的传热传质性能和系统循环与结构等几个方面的工作,无论哪一个方面的研究都是以化工和热工理论为基础的,例如传热机理、传质机理等等,限于篇幅,本文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概括吸附制冷的研究进展。
1.1吸附工质对性能研究吸附制冷技术能否得到工业应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选用的工质对,工质对的热力性质对系统性能系数、初投资等影响很大,要根据实际热源的温度选择合适的工质对。
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研究人员为吸附工质对的筛选做了大量的工作,逐渐优化出了几大体系的工质对。
按吸附剂分类的吸附工质对可分为:硅胶体系、沸石分子筛体系、活性炭体系(物理吸附)和金属氯化物体系(化学体系)。
由于化学吸附在经过多次循环后吸附剂会发生变性,因而对几种物理吸附类吸附体系的研究较多。
近几年来,研究人员在吸附工质对方面的研究始终没有停止,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对各种工质对的工作特性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综合考虑强化吸附剂的传热传质性能,开发出较为理想的、环保型吸附工质对,从根本上改变吸附制冷工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困难,是推动固体吸附式制冷工业技术早日工业化的关键。
1.2系统循环与结构的研究从工作原理来看,吸附制冷循环可分为间歇型和连续型,间歇型表示制冷是间歇进行的,往往采用一台吸附器;连续型则采用二台或二台以上的吸附器交替运行,可保障连续吸附制冷。
吸附式制冷的工作原理

吸附式制冷的工作原理一、引言吸附式制冷是一种新型的制冷技术,它具有无霜结、无噪音、无振动等优点,因此在空调、冰箱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吸附式制冷的工作原理。
二、吸附式制冷的基本原理1. 吸附剂的选择吸附式制冷系统中,吸附剂是起关键作用的物质。
一般来说,吸附剂应该具有以下特点:高吸收能力、低解吸能力、化学稳定性好等。
常见的吸附剂有硅胶、分子筛等。
2. 吸附与解吸过程在吸附式制冷系统中,通过控制压力和温度来实现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和解吸过程。
当压力升高时,气体会被固体表面上的孔隙所吸收;当压力下降时,气体会从固体表面上脱离出来,这个过程叫做解吸。
3. 热量传递在制冷过程中,热量需要被传递到外部环境中去。
吸附式制冷系统中,热量传递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吸附剂和气体之间的热传导;二是通过吸附剂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热传导。
三、吸附式制冷的工作流程1. 吸附过程在吸附过程中,吸附剂会从低压区域向高压区域移动,同时吸收气体。
当气体被完全吸收后,压力达到最高点。
2. 膨胀过程在膨胀过程中,气体会从高压区域向低压区域移动,同时释放出来。
这个过程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
3. 冷却过程在冷却过程中,气体会被冷却到低温状态。
此时,气体的温度会比外界环境低很多。
4. 解吸过程在解吸过程中,低温下的气体会被重新释放出来,并且被带回到高压区域。
这个过程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
四、总结综上所述,吸附式制冷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制冷技术,在空调、冰箱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吸附式制冷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压力和温度来实现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和解吸过程,同时通过热量传递实现制冷效果。
了解吸附式制冷的工作原理,对于我们更好地使用这种新型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太阳能吸附制冷》课件

尽管太阳能吸附制冷技术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限制。例如,该技术的制 冷量较小,难以满足大规模制冷需求;同时,该技术的运行效率受到天气、地理 位置等因素的影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02
太阳能吸附制冷系统的组成
集热器部分
01
02
03
集热器类型
平板集热器、真空管集热 器、聚焦型集热器等。
制冷效应的产生与控制
制冷效应的产生
在解吸过程中,气体分子带走热量,使吸附剂温度降低。通 过适当的热能传递和控制,可以降低冷凝器的温度,从而实 现制冷效应。
制冷效应的控制
为了实现高效的制冷效果,需要控制解吸过程的温度和压力 ,以及冷凝器的温度和压力。同时,还需要考虑系统的能量 平衡和效率,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
吸附剂与制冷剂部分
吸附剂种类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甲醇、硅胶-水等。
制冷剂类型
常用的制冷剂包括氨、水、丙烷等。
吸附剂与制冷剂的选择原则
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吸附剂和制冷剂,需考虑其性能、安全性 等因素。
03
太阳能吸附制冷系统的运行过 程
吸附与解吸过程
吸附过程
在太阳能吸附制冷系统中,吸附剂通过吸收太阳辐射能升温,并与被吸附的气 体分子进行热交换,使气体分子被吸附在吸附剂表面,从而将太阳能转化为热 能。
《太阳能吸附制冷》PPT课件
目 录
• 太阳能吸附制冷技术简介 • 太阳能吸附制冷系统的组成 • 太阳能吸附制冷系统的运行过程 • 太阳能吸附制冷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 太阳能吸附制冷系统的应用与实例 • 太阳能吸附制冷技术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太阳能吸附制冷技术简介
技术背景与历史
太阳能利用的历史
吸附式制冷的工作原理

吸附式制冷的工作原理引言随着人们对环保和节能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制冷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吸附式制冷作为一种新兴的制冷技术,因其高效节能和环保的特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详细介绍吸附式制冷的工作原理。
概述吸附式制冷是利用吸附剂的吸附和脱附作用实现制冷的一种技术。
与传统的蒸发制冷相比,吸附式制冷具有更高的能效和更低的环境污染。
工作原理吸附式制冷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吸附过程、解吸过程和再生过程三个阶段。
吸附过程1.蒸发器:在吸附剂中加热制冷剂,使其转化为气态。
2.吸附器:制冷剂被吸附在吸附剂表面,释放出热量,从而冷却吸附器。
3.冷凝器:通过外部冷却介质使制冷剂重新凝结成液态。
解吸过程1.加热器:吸附剂在加热作用下释放出吸附的制冷剂。
2.蒸发器:制冷剂重新蒸发成气态。
再生过程1.再生器:通过加热过程将吸附剂中的吸附剂脱附,使吸附剂恢复到初始状态。
优点和应用优点1.高效节能:吸附式制冷利用吸附剂的吸附和脱附过程实现制冷,不需要额外的能量供应,大大节约了能源消耗。
2.环保:吸附剂一般选用天然气或环保材料,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稳定性好:吸附剂的选择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选择合适的吸附剂,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应用1.家用制冷:吸附式制冷可以应用在家用制冷领域,如冰箱、空调等,实现高效节能的制冷效果。
2.工业制冷:吸附式制冷可以应用在工业制冷领域,如化工、食品等,满足不同行业的制冷需求。
3.新能源利用:吸附式制冷可以结合太阳能等新能源利用,实现绿色制冷。
前景展望吸附式制冷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制冷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环保的追求,吸附式制冷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结论吸附式制冷是一种利用吸附剂的吸附和脱附过程实现制冷的技术。
其工作原理包括吸附过程、解吸过程和再生过程三个阶段。
吸附式制冷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和稳定性好的优点,在家用制冷、工业制冷和新能源利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吸附式制冷原理

B
Qg c Qc
d
Ta1
Tg2
-1/T
图2-155
连续回热循环系统图
冷 却 水
P T
节流阀 冷凝器 贮液器 风机盘管
T T
P
T
蒸发器
水泵
W
T T T T T T T p T T T
加热器
p T T T T T T T T T T
吸附器 A 泵
冷却水 冷却器 Cooler
吸附器 B
泵 至冷却塔
图2-156
应用系统
吸 附 式 制 冷 的 应 用
1978年,美国沸石动力公司建成第一台以沸石-水 为工质对的间歇式太阳能吸附制冷冰箱。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技术
吸 附 式 制 冷 的 应 用
可以利用低品位热源驱动,通过工质对的吸附和解析过程来达到制冷效果 应用:吸附式制冷冰箱、冷藏柜、汽车空调,渔船制冰机
吸 附 式 制 冷 的 工 作 原 理
T T
Ta1
Ta1
解方程
Q1 (T ) Q2 (T )
便可得理想回热情况下的回热温度Treg。而理想 回热量
Qreg Q1 (Treg ) Q2 (Treg )
若定义回热率为回热量与加热过程所需热量 的比值,则连续回热循环的回热率A和制冷系数 COP分别为
A
Qreg Qhg
COP
x
Pe
Pc
xconc xdil
Ta
Tg
T, oC
图2-137: 吸附与解吸状态在吸附等压线上的表示 吸附状态:吸附温度Ta、蒸发压力Pe; 解吸状态:解吸温度Tg、冷凝压力Pc
§4.2 吸附制冷循环
(1)基本型吸附式制冷循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吸温度仅为70~80℃,因而它在太阳能吸附
式空调中具有潜在的价值
21:48
18
BACK
2、吸附床的强化传热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吸附床的传热效率和传质特性直接影响制
冷系统对热源的利用→吸附/解吸速率↑
缩短循环周期
吸附介质改善 吸附床结构改进
21:48
11
BACK
常用的吸附工质对
物理吸附工质对:
活性炭-甲醇/氨 沸石-水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硅胶-水
化学吸附工质对:
氯化钙-氨
氯化锶-氨
氯化钙-甲醇
21:48
12
BACK
常用的吸附工质对
活性炭-甲醇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1990s:保护环境与CFCs替代为吸附式制冷
21:48
6
BACK
三、吸附式制冷原理及循环过程
基本的固体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吸附式制冷 系统:
吸附床(发
生器)
冷凝器
蒸发器 演示
21:48 7
BACK
基本吸附式制冷循环P-T图
1-2 等容脱附-吸附床
而形成离子键、共价键等化学键
吸附作用强,吸附量大 吸附有选择性 吸附、解吸速度慢
一般在室温下,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同时存在
21:48 4
BACK
二、固体吸附式制冷的发展历程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1920s:硅胶-SO2火车货物冷藏系统,-
12℃。无法与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竞争
两床基本循环连续制冷系统
基本系统
间歇制冷
两床系统
连续制冷
吸附床温度波
动过大
解吸周期<<吸
附周期
21:48
9
BACK
四、固体吸附式制冷系统的研究
吸附剂-制冷剂工质对的性能
系统内的传热、传质 各种循环的热力性质 三个方面的研究有机地结合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21:48
10
BACK
1、吸附工质对
对吸附剂的要求
吸附量大 吸附容量对温度变化敏感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吸附剂与吸附质相容
对吸附质(制冷剂)的要求
单位体积蒸发潜热大
合适的冰点
适当的饱和蒸汽压 无毒、不可燃、无腐蚀性;良好的热稳定性
固体-吸附剂
气体-吸附质
21:48 2
BACK
一、吸附现象
程中吸收热量(脱附热)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吸附过程中放出热量(吸附热),脱附过
p ↑ 、T ↓ ,→吸附量↑, →通过降低压力
或提高温度达到脱附目的
吸附剂对不同的气体有不同的吸附作用,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吸附床、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的匹配
21:48
31
BACK
2、余热吸附式制冷
余热
工业废热 尾气余热: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尾气带走的热量占燃烧总热量的25%~45%(柴油
机)或30%~40%(汽油机)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利用两个工作在不同温度范围内的循环来提高吸附热的利
水的冷凝热和部分吸附热被用作活性炭的解吸
水的冷凝热用于活性炭的解吸
21:48
27
BACK
双效复叠式循环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21:48
28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甲醇为真空系统,因此系统的密封要求高 甲醇有毒
21:48
16
BACK
常用的吸附工质对
维(ACF)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王如竹等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吸附剂-活性炭纤
制冷量可达活性炭的2~3倍,吸附解吸时间缩短为活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吸收热量 Qh
2-3 等压脱附(冷凝)
-吸附床吸收热量 Qg
3-4 等容吸附-制冷剂
放出热量 Qce
4-1 等压吸附(蒸发)
-制冷剂吸收热量 Qref
COP
21:48
Qref Qce Qh Qg
8
BACK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冷凝温度升高对制冷量和系统的影响不大,使系统对
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分子筛的吸附量对温度变化不是很敏感,需要较高的
脱附温度
系统蒸发温度大于0℃,不能用于制冰
采用真空系统,对真空密封性要求很高 蒸发压力低也使得吸附过程较慢
21:48
14
BACK
常用的吸附工质对
氯化钙/氯化锶-氨工质对
调系统
21:48 33
BACK
吸附量大、对温度变化敏感、汽化潜热大、解
吸温度不高(100℃左右)、吸附热较低
太阳能吸附制冷中应用最广的工质对 65℃ < 解吸温度 < 150℃
甲醇有毒,不利于广泛应用
21:48
13
BACK
常用的吸附工质对
沸石-水工质对
解吸温度范围较宽(70~250℃)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21:48
29
BACK
1、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
系统组成
太阳能集热器/吸附器
平板集热器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管状吸附器
热管吸附器 抛物聚焦吸附器
冷凝器 蒸发器
21:48
30
BACK
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关键问题
吸附床传热传质计算 变工况性能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性 工质对
氨系统为正压力系统
轻微泄漏不会导致系统失灵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压力系统有助于传热传质,可以有效缩短周期
氨的蒸发潜热大,蒸发制冷量很大 氨可以适应较高的热源温度
21:48
15
BACK
常用的吸附工质对
氯化钙-甲醇工质对
冰点较低,蒸发潜热较大 吸附量相对较小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第 4 章、固体吸附/吸收式 制冷技术研究进展
§4-1 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
§4-2 吸收式制冷技术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4-1 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研究进展 一、吸附现象
当气体与固体接触时,
在固体表面或内部发 生容纳气体的现象- 吸附,气体从固体表 面或内部脱离的过程 -脱附
性炭系统的1/10
Vasiliev:活性炭纤维-氨/氯化钙-氨复合吸附
工质对
单位质量吸附剂对氨的吸附率达到0.85,从而使系统能
量密度提高
21:48
17
BACK
常用的吸附工质对
Aristov:硅胶-氯化钙复合吸附剂
对水的吸附率可高达0.5~0.7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热
21:48
BACK
(2)、回质制冷循环
冷床温度↑,→加热
Tianjin Universi却量↓
工质循环量↑ 制冷量↑,COP↑
回质+回热
演示
冷
21:48 26
热
BACK
(3)、双效复叠式循环
用率
高温循环:沸石分子筛-水 低温循环:活性炭-甲醇 级间回热 分子筛的部分吸附热被用于活性炭的解吸
满足热导率要求时保持较高的传质率
21:48 20
BACK
采用块状活性炭为吸附剂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21:48
21
BACK
吸附床结构改进
吸附床中插入金属肋片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减少吸附床厚度,增大和外界的换热面
1970s:全球性能源危机,进入了一个新的
发展阶段(可用低品质热源驱动),COP 可达0.43,采用两床循环回收吸热COP可达 1.2
21:48
5
BACK
二、固体吸附式制冷的发展历程
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
废热热泵、太阳能冰箱、太阳能空调 船舶制冷、汽车空调、宇航低温制冷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21:48
24
BACK
(1)、连续回热式制冷循环
吸附时显热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和吸附热→ 解吸的吸附 床
→加热器热
冷
加热 解吸
量↓, COP ↑30% (0.4~0.5)
回热循环
冷却 吸附
25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