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第二版)名词简答归纳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第二版)名词简答归纳

财政与金融高考题08年一、单选1.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来源()P18A.国债收入B.国有资产经营收入C.税收收入D.规费收入入2.下列属于国债特征的是()p27A.自愿性B.固定性C.强制性D.无偿性3.下列属于银行信用的特点的是()p74A.信用借贷双方都是企业B.有严格的方向性C.不受提供信用方向上的限制D.是一种直接信用4.目前世界上所有国家采用的货币形态()p93A.实物货币B.信用货币C.代用货币D.金属货币二、填空1.社会保障核心内容是_________。

2.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认为,决定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的因素有三个,即实现的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和_________________。

3.商业银行业务主要是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________________三类。

4.我国汇率标价方法主要采用____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1.通货膨胀2货币政策四、简答1.简述影响汇率波动的基本因素2.简述保险合同的内容3.简述商业银行的职能一、单选1.由国家根据立法采取强制行政手段加以实施的保险是()PA.社会保险B.商业保险C.平安保险D.财产保险2.以营利为目的的银行是()pA.国家开发银行B.中国农业发展银行C.中国进出口银行D.中国银行3.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使会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减少的是()pA.信用借贷双方都是企业B.有严格的方向性C.不受提供信用方向上的限制D.是一种直接信用4.结算业务属于商业银行的()pA.负债业务B.中间业务C.资产业务D.国际业务二、填空1.财政职能是指财政本身所固有的功能,具体包括配置资源职能、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和________ _职能。

2. 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是_______________。

3.融通在一年以上中长期资金的市场称为 _______________。

4.银行吧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转让给其他商业银行而获得短期资金的一种融通行为称为________________。

财政与金融(金融基础知识)综合练习题答案

财政与金融(金融基础知识)综合练习题答案

财政与金融‎(金融基础‎知识)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2.偿‎还和付息‎价值‎单方面3‎.优化资源‎配置‎调节生产‎和消费‎调节宏‎观经济4‎.剩余价值‎借‎贷资本5‎.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6‎.企业‎政府‎‎金融机构‎‎个人7‎.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8.‎负债业务‎资产‎业务9.‎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结‎算工具‎结算‎方式10‎.补偿‎合同‎11.互助‎性‎经济性‎法律性‎12.必‎须有能力获‎得或持有货‎币‎必须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有其资‎产13.‎财政赤字‎投资‎需求膨胀‎消费‎需求膨胀‎14.货币‎供应量‎货币需‎要量15‎.“双紧”‎政策‎“双松”‎政策‎“紧货币‎松财政”政‎策16.‎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平衡项目‎17.全‎球性国际金‎融组织‎区域性‎国际金融组‎织二、名‎词解释题‎1.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2.商业信‎用是企业单‎位之间由于‎商品交易而‎发生的商品‎赊销赊购的‎行为。

3‎.国际信用‎是指一切跨‎国的借贷关‎系、借贷活‎动。

4.‎利息是货币‎所有者因贷‎出资而从借‎款人那里获‎得的超过本‎金的那部分‎金额。

5‎.官方利率‎是由政府的‎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确定的,‎各银行都必‎须执行的各‎种利率。

‎6.期货‎市场是交易‎双方达成协‎议或成交后‎,不立即交‎割,而是在‎未来的一定‎时间内进行‎交割的场所‎。

7.‎商业银行是‎以吸收社会‎公众存款为‎其主要资金‎来源,以发‎放贷款为其‎主要资金运‎用,为客户‎提供多种服‎务的金融机‎构。

8‎.信用放款‎是指银行完‎全根据借款‎人的信用,‎即借款人的‎品德和财务‎状况,预期‎未来收益及‎过去的偿债‎记录而发放‎的、无需提‎供任何抵押‎品作为担保‎的一种放款‎。

9.‎保险市场是‎进行保险商‎品交易的场‎所或领域的‎总称,它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本课程旨在提供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为学生打下坚实的金融和财政学基础,并帮助他们理解与应用相关概念和原则。

此课程面向对财政和金融领域感兴趣的学生,以及那些希望在职场上获得相关知识的专业人士。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了解以下内容:财政和金融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财政与金融对个人、企业和国家的重要性财政与金融的关系和相互影响国际财政和金融的基本特点和挑战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关联不同类型金融业务的功能和运作原理本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对财政与金融领域的整体认识,并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将涉及实际案例和实践经验,以加深学生对财政与金融的理解。

若您对财政和金融领域感兴趣,或者在职场上想要提升相关知识,这门课程将为您提供重要的基础知识和实用技能。

财政是国家管理财务的一种制度和活动。

财政的作用是为国家提供资金,维持国家正常运行,并通过调节收入和支出来实现宏观经济管理。

财政原理包括财政效益原理、市场经济原理和社会公平原理。

若您对财政和金融领域感兴趣,或者在职场上想要提升相关知识,这门课程将为您提供重要的基础知识和实用技能。

财政是国家管理财务的一种制度和活动。

财政的作用是为国家提供资金,维持国家正常运行,并通过调节收入和支出来实现宏观经济管理。

财政原理包括财政效益原理、市场经济原理和社会公平原理。

财政收入包括税收、非税收入和资本收入等。

税收是国家根据法律规定,从公民和企业收取的强制性财政收入。

税收的种类多样,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

非税收入包括国有资产收益、行政事业性收费等。

资本收入是指国家以投资收益和资产出售等方式获取的收入。

财政收入包括税收、非税收入和资本收入等。

税收是国家根据法律规定,从公民和企业收取的强制性财政收入。

税收的种类多样,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

非税收入包括国有资产收益、行政事业性收费等。

资本收入是指国家以投资收益和资产出售等方式获取的收入。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doc 7页)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doc 7页)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doc 7页)财政的概念: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行使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

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是指商品生产者的内部成本与外部成本、内部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不一致,给其他社会成员带来的影响。

它分为外部正效应和外部负效应两种情况:⑴外部正效应:这是指私人部门从事某项活动对其他人带来利益的现象,即商品生产者的内部效益远远低于社会效益的现象。

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这将导致市场主体尽可能地减少从事具有外部正效应的经济活动。

⑵外部负效应:这是指私人部门从事某项活动对其他人带来损失而自己受益的现象,即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成本大大低于社会成本的现象。

外部负效应意味着,市场价格不反映生产的边际社会成本,从事该活动的经济主体把部分成本强加给其他经济主体,从而造成社会成员过量从事具有外部负效应的经济活动。

外部效应的存在,使得具有外部效应的产品的市场供给,只能过多或过少,由此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要消除外部效应,必须实现外部成本(收益)的内在化.而市场经济本身是无能为力的,只有政府介入,才能克服外部效应的缺陷。

市场机制的缺陷表现在哪些方面?P5财政的职能:一、资源配置职能财政收支活动以及相应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的制定、调整与实施,可以实现对社会现有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结构与流向进行调整与选择。

财政的这个功能通常被称之为资源配置职能。

政府通过财政配置职能的运用,可以达到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实现资源结构合理化、资源运用效率高、经济与社会效益最大化等政策目标二、收入分配职能政府的财政收支活动客观上对社会收入与财富的分配产生直接与间接的影响。

我们把财政所具有的这种能够影响社会收入与财富分配的功能叫做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简称收入分配职能。

三、经济稳定职能P10(经济稳定的含义、指标)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调整,使整个社会保持较高的就业率,以至于达到充分就业,并实现物价稳定、经济稳定增长以及国际收支平衡等政策目标。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 111页)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 111页)
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简易建 筑费支出、地质勘探费支出、科技三项费用支出、 流动资金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持农业支出、 城市维护费支出、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支出、抚 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 费支出、债务支出
1999年国家财政支出分项目构成
基本建设支出
支援农村生产支 出和各项农业事 业费 文教科学卫生事 业费 国防费
• 国有事业资产收入 • 国有资产产权转让和变价收入
案例分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先后发行了“人民
胜利折实公债”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为
我国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为了适应改革开
放的要求,我国从1981年起重新开始发行国
债,国债事业的发展出现了质的飞跃,1999
年—2000年发行国债累计16800亿元,这是
四、财政分配与经济的内在联系
• 财政分配与经济改革的关系。 • 财政分配与经济规模、速度效益的关系。 • 财政分配与生产、交换、消费的关系。
• 议一议:
我国社会主义
财政与经济的联系
五、财政的职能
• 1、配置资源职能 • 2、收入分配职能 •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案例分析讨论
• 长江三峡水电站,计划工程期为17年, 总投资额以1993年价格计算为999.9亿 元,主要是国家投资。我国十五期间的重 点工程——西气东输,2002年7月正式开 工,投资约14000亿元。
入的基础。)
• 工业(第二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对财政
收入状况起决定作用。)
• 交通运输业 • 商业 • 建筑业 • 其他服务业
收集各行业的资
料,各行业有什么收 入?在国民经济有什 么重要作用?
二、国家税收
(一)国家税收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

财政的概念: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行使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

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是指商品生产者的内部成本与外部成本、内部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不一致,给其他社会成员带来的影响。

它分为外部正效应和外部负效应两种情况:⑴外部正效应:这是指私人部门从事某项活动对其他人带来利益的现象,即商品生产者的内部效益远远低于社会效益的现象。

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这将导致市场主体尽可能地减少从事具有外部正效应的经济活动。

⑵外部负效应:这是指私人部门从事某项活动对其他人带来损失而自己受益的现象,即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成本大大低于社会成本的现象。

外部负效应意味着,市场价格不反映生产的边际社会成本,从事该活动的经济主体把部分成本强加给其他经济主体,从而造成社会成员过量从事具有外部负效应的经济活动。

外部效应的存在,使得具有外部效应的产品的市场供给,只能过多或过少,由此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要消除外部效应,必须实现外部成本(收益)的内在化•而市场经济本身是无能为力的,只有政府介入,才能克服外部效应的缺陷。

市场机制的缺陷表现在哪些方面?P5财政的职能:一、资源配置职能财政收支活动以及相应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的制定、调整与实施,可以实现对社会现有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结构与流向进行调整与选择。

财政的这个功能通常被称之为资源配置职能。

政府通过财政配置职能的运用,可以达到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实现资源结构合理化、资源运用效率高、经济与社会效益最大化等政策目标二、收入分配职能政府的财政收支活动客观上对社会收入与财富的分配产生直接与间接的影响。

我们把财政所具有的这种能够影响社会收入与财富分配的功能叫做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简称收入分配职能。

三、经济稳定职能P10 (经济稳定的含义、指标)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调整,使整个社会保持较高的就业率,以至于达到充分就业,并实现物价稳定、经济稳定增长以及国际收支平衡等政策目标。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第一章财政概述一、学习目的:、了解财政发展过程。

12、掌握财政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3、理解财政与市场经济内在联系。

4、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

二、课时安排:7课时三、练习见P12四、讲课重点:1、财政产生背景及条件2、什么是财政分配,3、财政产生时间及发展过程4、财政的概念、财政基本特征 5、财政职能及演变 67、社会生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五、本章重点回顾:1、财政产生背景及条件2、什么是财政分配,3、财政产生时间及发展过程4、财政的概念5、财政基本特征6、财政职能7、社会生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第一节财政的产生及发展一、财政产生的背景:财政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人与人之间结成的相互关系,表现在直接生产过程,交换,销售过程中)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众所周知,人类在原始社会初期,先是以群住,部落为主,人们生活首先是简单的物与物的交换,这时没有奴隶和奴隶主,只有部落,因此国家还没有形成,也就没有财政。

随着氏族的发展,部落联盟的扩大,公共管理事务必然增多,需要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专门从事公共管理。

生产力不断发展,剩余产品产生,国家财政随之产生。

二、国家财政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产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只有从根本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而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应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生产更多的剩余产品,各种所有制经济才能在价值形式上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

)是财政产生的物质条件。

2、社会分工的发展,公共管理的需要,是财政产生的社会条件(国家产生)三、财政分配:在整个社会产品分配中,分化独立出一种由国家直接参与的社会产品分配。

四、财政产生和发展过程:距今40001、我国财政产生于何时,历史资料表明:我国在炎黄(轩辕当黄帝时,多年前)时期就产生了国家和财政。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财政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两个重要支柱。

财政是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和社会管理中的主要手段,而金融是货币和信用的流通和交易系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财政和金融基础知识,以更好地了解这两个领域的运作和作用。

1.财政基础知识财政是一个国家在经济上独立进行国家收入和国家支出的组织和管理。

财政系统的基本任务是:创造国家收入;有效运用国家收入;合理规划国家开支;优化财政收入和支出结构等。

财政主要收入来源于税收、政府收入和投资收入等。

例如,人们每年要为个人所得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支付大量的税款。

这些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财政支出包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投资、社会保障、国防和外交等。

许多国家的政府都会通过增加赤字来增加财政收入。

财政不仅是一个国家的管理和治理,它更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一个发展中的经济体需要一种强有力的财政管理体制,在全球化的今天,财政也成为了国际经济和贸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个稳健和完备的财政管理有助于国家在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中更加适应和适应。

2.金融基础知识金融是涉及货币、信用、投资和资本市场的一系列商业活动,它的主要目的是协调资金配置和分配,控制风险,并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提供资金。

金融领域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市场、保险公司、基金管理、投资银行和信托公司等。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于个人和家庭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对于国家和全球经济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金融市场是金融活动的主要场所,它通常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商品市场和外汇市场等。

其中,股票市场是为企业融资和资本增值而设立的,债券市场是提供给政府和公司融资的,商品市场是针对实物商品价格的交易,外汇市场则是用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货币交易市场。

在金融市场中,投资者和交易者可以通过买卖股票、债券、商品和外汇来实现投资和利润。

金融的机构和规则在不断发展和变化,许多国家和地区正在改革其金融体系和监管制度以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健发展。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1.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 企业B. 国家C. 家庭D. 个人2. 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

A. 社会产品B. 国民收入C. 剩余产品D. 国内生产总值3. 财政分配的目的是()。

A.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B. 满足企业发展需要C. 满足个人消费需要D. 满足国家建设需要4. 下列属于财政收入形式的是()。

A. 税收收入B. 企业利润C. 个人储蓄D. 社会捐赠5. 税收的基本特征是()。

A. 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B. 自愿性、有偿性、灵活性C. 强制性、有偿性、固定性D. 自愿性、无偿性、灵活性6. 我国税收的主要来源是()。

A. 流转税B. 所得税C. 财产税D. 资源税7. 增值税属于()。

A. 流转税B. 所得税C. 财产税D. 行为税8.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一般为()。

A. 20%B. 25%C. 30%D. 35%9.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对象是()。

A. 个人的全部收入B. 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C. 个人的生产、经营所得D. 个人的各种应税所得10. 下列属于非税收入的是()。

A. 税收收入B. 国有资产收益C. 企业利润D. 个人储蓄11. 国债的发行主体是()。

A. 企业B. 国家C. 金融机构D. 社会团体12. 国债的基本功能是()。

A. 筹集建设资金B. 弥补财政赤字C. 调节经济运行D. 促进社会公平13. 国债的偿还方式主要有()。

A. 一次偿还、分期偿还B. 货币偿还、实物偿还C. 国内偿还、国外偿还D. 政府偿还、企业偿还14. 财政支出按照经济性质可以分为()。

A. 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B. 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C. 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D. 中央财政支出和地方财政支出15. 购买性支出主要包括()。

A. 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B. 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C. 政府投资支出、债务利息支出D. 文化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16. 转移性支出主要包括()。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二、对象:财经类各专业三、课时:4*17=68四、学分:4五、课程目标职业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运用有关财政与金融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社会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解释。

对热点财政金融新闻的理解判断分析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训练具备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

●通过课程拓展实践平台的训练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和抗挫折能力,通过对财政金融政策的理解和解读,具备一定的预测能力。

六、教学设计思路1、通过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做到了解财政金融的性质、地位与作用;掌握财政金融的基本原理和我国特有金融界的具体内容,学会运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在课程内容选择与教学要求上,注重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注重将专业知识与当前财政金融政策以及一般财政金融现象相融合。

通过对现象的分析让学生领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通过对热点财政与金融新闻的综合点评训练学生学习能力、资料查阅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分组财政与金融专项问题调查,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组织策划能力。

3、教师补充案例,学生通过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能够初步了解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深理解,并做出自己的解释。

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财政金融知识来分析现实问题,培养对经济发展的理解力。

八、教学评价建议教学评价弱化考试评价,加强对学生学习操作过程的评价和操作成果的评价。

具体评定项目如下:九、实施建议(一)教材建议《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主编:徐景泰余立新中国财经出版社(二)教学建议(1)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自学和查阅资料的能力。

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研究和分析国家的财政与经济政策。

财政与金融 知识点整理

财政与金融 知识点整理

财政与金融(一)概念:1.公共财政P3:是指国家(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

(书: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收支活动叫“财政”,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收支活动则应称为“公共财政”。

市场体制下的政府收支活动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即:政府通过支出向公民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支出的目的是满足“公共需要”,政府收支预算的确定要经过“公共选择”程序,政府的一收一支要接受“公共监督”等等。

)2.公共产品P4 :是指一种商品或劳务,当他供某一人使用时也能为其他人所利用而无需花费额外的成本或费用。

3.公共产品的特征:(1)消费的非排他性。

即某些人对一种产品的消费不会阻碍其他人同时对该产品的消费,或者要想阻碍的话成本很高。

形成“免费搭车者”。

如国防、环境保护、灯塔等。

(2)消费的非竞争性。

即某些人对一种产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量。

(3)效益的外溢性。

即这种产品的消费不仅可以使消费者本身受益,而且可以使其他人也间接受益。

4.经常性支出P16:经常性支出是维持公共部门正常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及社会保障支出。

(包括政府雇员的工资薪金支出、为政府雇员交纳的社会保险费支出、公用经费支出、社会保障津贴支出等)5.资本性支出P16:指政府用于资本项目的指出。

(包括政府购置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投资支出、政府战略储备支出,用于资助企业购置固定资产或增加企业金融资本支出等。

)6.购买性支出P16:指政府用于在市场上购买所需商品或劳务而形成的支出。

7.转移性支出P16:转移性指出是指不同级或同级政府之间的转移性支出。

8.税收的消费替代效应p51:指税收对消费者选择商品的影响,它表现为政府对个别商品课税后,引起市场上课税商品相对价格上涨,从而导致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减少课税商品的购买量,相应地增加非税商品的需求量。

9.税收消费收入效应:是指由于政府征税减少了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从而产生的激励纳税人增加收入的效应。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是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会计类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中初级会计人员从事会计核算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所必需的财政、金融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经济政策及分析与运用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职业道德观念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参考学时:72学时三、课程目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按照知识、素质、态度、职业准备的培养定位,本课程教学目标为:(一)知识教学目标:1. 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认知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财政支出的主要用途。

2. 理解金融的基本概念;货币流通的基本内容;信用形式;现行金融体系及构成;认知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

3. 认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二) 能力培养目标-1. 能运用财政的基本理论初步分析财政政策、方针、法规的变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2. 能正确把握商业银行与企业、单位的关系。

3. 初步具备运用所学金融基础知识,进行存贷款业务、保险业务、证券等业务操作的能力。

4. 能运用金融的基本理论初步分析货币政策、金融法规的变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5. 具有分析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和经济形势变化对企业、单位财务状况影响的能力。

(三) 专业思想教育目标:1. 具有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2. 关心国家大事,初步具有观察社会经济生活变化,分析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对现实影响的能力;四、课程内容纲要第一部分财政基础知识(一)学习目标:1、认知财政的含义和一般特征,了解财政与政府、财政与经济的关系;理解财政的职能;能运用财政的基本知识观察社会经济现象。

2、认知我国财政的形式和分类,了解我国财政财政收入合理规模确定标准,理解我国收入的基本特征。

能运用财政收入的基本知识观察财政实践现象。

3、把握我国财政支出的分类、依据、重点、范围、形式,了解我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相关内容。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学课件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学课件

发展的一种融资方式。
02
金融融资
是指企业或个人通过银行、证券市场等金融机构筹集资金的一种融资方
式。
03
两者关系
财政融资和金融融资都是融资的重要方式,但它们的目的、方式和风险
等方面存在差异。财政融资主要用于国家建设和发展,而金融融资则主
要用于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经营和消费需求。
财政监管与金融监管
财政监管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 教学课件
目录
• 财政基础知识 • 金融基础知识 • 财政与金融的关系 • 财政与金融的发展趋势 • 教学总结与展望
01
财政基础知识
财政概念与职能
财政概念
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 政治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分 配的活动。
财政职能
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 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04
财政与金融的发展趋势
财政改革的方向与目标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推进税制改革
通过改革预算管理、税收制度和政府 间财政关系,逐步建立权责清晰、财 力协调、区域均衡的现代财政制度。
完善税收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加强 税收征管,提高税收公平性和效率。
优化支出结构
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教 育、医疗、社保等领域的投入,提高 民生福祉。
财政收入
01
02
03
税收收入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 源,包括个人所得税、企 业所得税等。
非税收入
非税收入包括行政事业性 收费、罚没收入等。
国有资产收益
国有资产收益是指国家凭 借国有资产所有权获得的 利润、租金等收入。
财政支
公共支出
公共支出包括教育、卫生、 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支 出。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案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案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案第一章:财政概述1.1 财政的定义与职能解释财政的概念介绍财政的四大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公共服务1.2 财政政策解释财政政策的含义介绍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分析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第二章:税收原理2.1 税收的概念与特征解释税收的定义介绍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普遍性2.2 税收分类与税率介绍直接税和间接税的概念及区别解释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的概念及应用第三章:财政收支与管理3.1 财政收入分析我国财政收入的构成介绍财政收入的来源及特点3.2 财政支出分析我国财政支出的构成介绍财政支出的类型及特点3.3 财政预算解释财政预算的概念介绍我国财政预算的编制与执行过程第四章:金融概述4.1 金融的概念与职能解释金融的概念介绍金融的四大职能:资金调节、支付结算、风险管理、信息服务4.2 金融市场解释金融市场的概念介绍金融市场的类型及功能分析金融市场对经济的影响第五章:货币与货币制度5.1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介绍货币的起源及发展历程解释货币的职能5.2 货币制度解释货币制度的概念介绍我国的货币制度及其特点5.3 货币发行与流通解释货币发行的原则分析货币流通的规律及影响因素第六章:金融体系与金融机构6.1 金融体系概述解释金融体系的概念介绍金融体系的构成及功能6.2 金融机构的类型与功能介绍我国金融机构的类型及其特点分析各类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第七章:银行业务与金融市场7.1 银行业务解释银行业务的概念介绍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结算业务的特点及运作流程7.2 金融市场解释金融市场的概念介绍金融市场的类型及功能分析金融市场对经济的影响第八章:金融政策与货币政策8.1 金融政策概述解释金融政策的含义介绍金融政策的类型及目标8.2 货币政策解释货币政策的概念介绍货币政策的工具及作用机理分析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第九章:国际金融与金融监管9.1 国际金融概述解释国际金融的概念介绍国际金融市场及汇率制度9.2 金融监管解释金融监管的概念介绍金融监管的原则与手段分析金融监管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第十章:财政与金融政策分析与应用10.1 财政与金融政策分析分析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探讨财政与金融政策的效果评价方法10.2 财政与金融政策应用介绍财政与金融政策在经济发展、调控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案例中的政策选择及其效果10.3 财政与金融政策展望探讨未来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发展趋势分析财政与金融政策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财政概述难点解析:理解不同类型的财政政策及其对经济的作用机理。

财政与金融知识点

财政与金融知识点

财政与金融知识点第一部分财政第一章财政、政府与市场1、财政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

可以简称为“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

特点: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2财政分配对象是社会产品剩余产品。

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实现国家职能,满足公共需要。

4财政分配具有集中性、全社会性、强制性和不直接返还性的特点。

2、公共产品的特点。

1消费上的非排他性。

2消费上的非竞争性。

3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4效用的外部性。

5消费的不可逃避性。

6供给的非排除性。

3、市场失灵和缺陷的表现。

1不能提供公共产品。

2自然垄断和规模经济。

3信息不充分。

4外部负效应。

4、财政产生的条件。

1经济条件:剩余产品、私有制。

2政治条件:国家产生。

5、公共财政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非市场机制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政府收支活动。

特点:1与市场经济适应,用于弥补市场失灵边界提供公共产品。

2市场提供一视同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实质。

3非营利性财政不与民争利;以支定收。

4法制化财政严格的预算制度。

5透明化财政。

6核心是效率。

6、财政的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

2收入分配职能。

3稳定经济的职能。

第二章财政支出1、什么是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其特点。

购买性支出:亦称消耗性支出。

是指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包括购买日常政务活动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以及国家投资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例如政府部门事业费和投资、拨款等。

特点:通过此类支出,政府掌握的资金与微观经济主体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相交换,即政府一手支付了资金,另一手相应地购买了商品和服务,满足了实现国家只能的需要。

转移性支出:指财政资金无偿地、单方面地转移,政府不能从中获取相应的商品和服务。

这类支出主要包括社会保险支出、抚恤、救济、债务支出等。

特点:政府支付了资金,却无任何所得,不存在商品和服务的交换问题,政府未获得微观经济主体的生产成果,只是在微观经济主体之间进行收入的转移分配,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再分配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