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类学校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课程教学方法
中职金融基础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1)学生分6人一组
(2)教师预先布置任务
(3)学生提前预习
教 案
周 次
第2周
课 次
3-4
学时安排
2学时
本次课题
模块一:认识与管理货币
项目一:认识货币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应用当前使用的第五套人民币防伪要素,初步识别集中主要的外币现钞
能应用通货膨胀下的货币政策分析,能应用通货膨胀下如何进行金融理财
分组能力训练:正确认识货币的作用
教学方法
(1)设置与能力和素质要求紧密相关的课堂活动。课堂活动的形式有案例讨论,小组技能训练等,每一项活动既是任务,也是评价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提高的检测依据。
(2)通过任务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实施教学:每个工作任务按照“调查-计划-实训-评估”四步法来组织教学,在老师指导下了调查金融资讯、制定方案、实施方案、评估方案。
知识目标:
掌握第五套人民币的防伪要素,掌握货币各层次的划分,掌握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应用当前使用的第五套人民币防伪要素
难点:通货膨胀下的货币政策分析
训练项目
(任务)或案例
分组能力训练:认识我国大陆的法定货币,防伪标识
实训习题:认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纸币
分组能力训练:认识国外货币
案例分析:购买力的变化
(3)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适当讲解、引导、监督、评估。
(4)教师提前准备好各种学习资料,并结合合作的校外企业,掌握相关资讯。
2.分组能力训练:人民币汇率牌价
八、归纳总结2(时间:10分钟)
1.实训习题:当前世界货币有哪些,人民币是否属于世界货币
2.分组能力训练:人民币汇率牌价
财政与金融基础课程设计
财政与金融基础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财政与金融基础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政策,培养学生运用财政与金融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经济素养和理财意识。
1.掌握财政的基本概念、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政策等。
2.了解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机构的类型、金融工具等。
3.理解财政与金融政策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4.培养学生运用财政与金融知识分析经济现象和问题的能力。
5.训练学生运用财政与金融政策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财政与金融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经济素养。
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财政与金融基础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政策。
1.财政:财政的概念、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政策等。
2.金融: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机构的类型、金融工具等。
3.财政与金融政策:财政与金融政策的相互关系、政策工具及其运用、政策效果分析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1.讲授法:用于讲解财政与金融基本概念、原理和政策。
2.讨论法:学生就财政与金融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财政与金融政策案例,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等。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财政与金融基础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相关的财政与金融问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中职)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第一部分——财政篇教学教学课件高教版(共57张PPT)
第二节 财政收入规模
三、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1.经济技术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是决定财政收入规模的基础。
从推动经济想一发展的因素经看济,技改术革进以步来的我提高国起财着政关收键入的作规用模。 2.收入分配想政策和制度的因发素展。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3.其他因素。 (1)价格因素。 (2)特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环境因素。
第三节 财政收入原则
财政收入原则是指国家取得财政收入应遵循的基本方针和指导思 想,或称总政策。
1.发展经济、广开财源的原则。所谓“发展经济,广开财源”是 指政府筹集财政资金必须从发展经济的角度出发,扩大财政收入的来 源。
2.利益兼顾原则。所谓“利益兼顾”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 件下,国家在制定财政收入政策和组织财政收入的过程中,除了筹集财 政资金,同时还应当注意协调国家、单位和个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第一节 财政的概念
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品分配所形成的政府经济活动,并通过政 府经济活动使社会再生产过程相对均衡与协调,实现社会资 源优化配置、社会收入公平分配以及国民经济稳定与发展 的内在职能。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 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一部分国民收入。 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4.财政分配的手段是依据国家权力。
公共财政的理论基础是公共产品和市场失灵理论。
第二节 公共财政理论
一、公共产品
1.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2.消费的非排他性。 3.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 4.提供目的的非营利性。
二、市场失灵理论
1.不能提供公共产品,例如国防、基础性科研、基础教育、城市公共 设施、社会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等。
中职会计专业《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课程教学思考
中职会计专业《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课程教学思考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扩展学生更广阔的就业方向。
在中职会计专业中开设了《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课程。
笔者多年的教学中,从课程的开设意义、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教学方式的思考三方面出发撰写这篇文章。
关键字:课程意义问题教学方式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落实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行动计划》中提出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扩展学生更广阔的就业方向,我校在中职会计专业中开设了《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课程。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深入进行思考。
一、《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在中职会计专业中开设的意义1、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经济理论知识。
今年来,市场经济已经渗透全国各地,经济的发展不断地改变人们固有的理念。
同时,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经济知识的渴望程度越来越高。
在中职校园,这股氛围也在学生间弥漫着;学生渴望了解更多的经济知识,想知道各种经济想象的原因,这便让他们对经济知识充满浓厚的兴趣。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课程的开设,迎合了学生的需求,通过这门课程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经济知识和技能。
2、提高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
会计专业学生将来就业方向主要是企业,而企业是社会市场经济的主体,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掌握充分的经济知识。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掌握了财政的收支、政府的预算、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业务、金融市场等知识,这些知识从多面出发,让学生了解更多。
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知识储备增加许多,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为继续学习专业知识作铺垫。
在会计专业课程学习过程里,涉及到许多经济领域的概念、事项,如果学生不理解该项的含义、流程,那么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而不能融会贯通。
比如,在会计专业课程企业财务会计中涉及到金融资产这章节,大部分教材对股票、债券、基金等只作简短的介绍,甚至有些教材连概念都没有。
什么是股票,它是怎么产生的?分红的意义?什么是现金股利,股票股利等?学生不理解这些内容,那么对这么业务的账务处理只能依葫芦画瓢。
浅谈中职《财政与金融》课程教学方法
浅谈中职《财政与金融》课程教学方法作者:李萍芳来源:《新一代》2018年第15期摘要:《财政与金融》是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为提高学生对国家财政与金融政策的理解,同时训练其应用能力,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本门课程的四种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以及创新考核法。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知识教育,同时还时刻加强德育教育。
关键词:财政与金融;中职;教学方法在市场经济下,人人都处于金融环境中,因此熟悉财政金融知识.懂得财政金融活动规律,对于我们来说有重要意义。
《财政与金融》课程主要阐述财政政策、政府预算、金融业务、货币等内容,该课程的理论性较强,不易理解,传统的教学方式倾向于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基于该方面的考虑,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一、任务驱动教学法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在讲国家预算报告时,我让每位学生写出每月的生活费预算,从而引出国家预算报告的概念。
在讲解通货膨胀时,我提问学生小时候的一块钱可以买什么,现在的一块钱又可以买到什么东西,进而让学生总结出通货膨胀的概念。
在讲课过程中始终以良好的逻辑思维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总结出正确的答案,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案例教学法《财政与金融》课程本身理论性较强,若单一的介绍理论知识,很容易导致学生上课走神,失去学习兴趣,所以有必要在理论知识介绍的同时穿插各种案例,列举一些通俗易懂又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现象。
在讲财政赤字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记忆,我告诉学生会计上我们用红字表示负数,赤就是红,所以赤字就是负数,就是支大于收。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课程教案
02
金融科技的创新与应用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将 在金融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推动金融行业的创新发展。
03
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
环保、社会责任等因素将越来 越多地融入金融活动中,绿色 金融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 向。
04
风险防范与金融监管
随着金融市场的日益复杂化和 全球化,风险防范和金融监管 将面临更大的挑战,需要不断 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
介绍金融市场的类型、功能及金融机构的体 系与作用。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分析财政收入与支出的构成,阐述财政政策 的目标和手段。
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
探讨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及传导机制,分 析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手段。
学习成果评估
知识掌握程度
通过课堂互动、作业完成情况等评估学生对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 的掌握程度。
国际政策协调
在全球化背景下,财政政 策和货币政策还需要加强 国际协调,共同应对全球 性经济金融问题。
05
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
财政案例分析
财政收支案例分析
通过具体国家或地区的财政收支数据,分析其财政收入和 支出的结构、规模、增长趋势等,揭示财政运行的特点和 存在的问题。
财政政策案例分析
结合具体国家或地区的财政政策实践,分析其政策目标、 政策工具、实施效果等,评价财政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
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和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02
财政基础知识
财政概念与职能
财政概念
财政是指国家(或政府)为履行 其职能而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 入分配的活动。
财政职能
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 经济稳定和发展等职能。
财政收入与支
《财政与金融基础》课程标准
《财政与金融基础》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财政与金融基础》是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会计类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中初级会计人员从事会计核算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所必需的财政、金融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经济政策及分析与运用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职业道德观念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定位为:认知: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对财政与金融知识的认知问题,培育学生对学习财政与金融知识的兴趣,了解社会实践中的财政、金融现状和在专业工作、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表现。
基础:即本课程是会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是会计类岗位职业专业综合能力的养成课程。
基本:即本课程教学内容主体是财政与金融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能力。
目标:本课程应实现认知专业知识;夯实专业基础;履行岗位技能;具备观察、理解能力等四个教学目标。
(二)课程改革指向1.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本课程教学内容知识性、专业性太强,长期以来存在:(1)教学目标的单一性-----财政、金融、税收等知识的认知和把握。
缺乏能力的训练。
(2)教学内容的选择层次性弱------本科、大专、中专等不同层次的教育内容选择性不明显,无职业教育特色。
(3)学生学习难度太大,不易理解,学习无兴趣,被动学习的局面相当普遍。
(4)教学方法单一,创新性弱,考核评价方式不以创新。
2. 课程改革指向:(1)重点突出、降低起点、重构基础、反映前沿。
(2)教学目标定位: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按照知识、素质、态度、职业准备的培养定位,调整教学培养目标。
体现了认知和能力训练的教学要求。
(3)符合职业技能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明确知识教学体系和能力教学训练体系。
使教学内容具有可读性、趣味性、实践性。
尽量形成综合化或模块化教学内容结构,具有层次性。
(4)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便于增强学生自学的趣味。
(5)开发“以格式变化为切入点,以认知和能力训练为核心,构建知识体系和能力训练体系为主线,以体现时代性、立体性和动态性为要求、达到以学生为主体、有所创新、有所特色”的新教材。
中职财政与金融课程教案4认识金融与金融体系
A、子公司B、销售部门
C、集团公司D、母公司
2、信用
(1)信用的概念
权责发生制是指取得收取款项是权利或支付款项的义务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会计核算基础。
(2)信用的形式
收付实现制是指以现金的实际收付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会计核算基础。
在我国,企业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本p122-p124
一、了解同学们的课后复习情况,加深巩固同学们对知识点的印象及理解
二、通过提问思考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本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三、利用幻灯片放映练习题并引导学生做练习题,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讲解解题过程
5分钟
20分钟
15分钟
5分钟
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p122-p124
练习二:甲公司一月份从银行取得短期借款1000万元,年利率6%,3月底向银行支付利息15万元。
权责发生制:
收付实现制:
归纳小结
本模块小结
本模块主要对金融学最基本的问题——货币、信用和利率作出说明。完成本模块的
学习,应该理解和掌握以下内容。
(1)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币,并以现金和存款货币两种形式存在,现金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存款货币由银行
体系通过业务活动进入流通;黄金、外汇由中国人民银行集中掌握,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
金,统一调度;人民币是一种管理通货,实施严格的管理制度。
(5)信用是指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特殊价值运动形式。信用形
式是信用关系的具体表现,按照借贷主体的不同,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基本信用形式包括商
货币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中职财政与金融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中职财政与金融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武学涛(聊城高级财经职业学校,山东聊城252000)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概括和总结出来的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应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案例所提出的信息进行问题的分析,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这也是一种互动的教学模式。
一、在财政与金融学课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作用(一)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心理学实验证明,一般的人通过听觉仅能记住的知识还不到三分之一,通过视觉接收到的信息也不到四分之一,利用一些光和声的同步设备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记忆的知识更加全面。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也是顺应时代而产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视觉和听觉都带来一定的感受,使学生学习知识更加全面。
中职财政与金融课程中利用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案例,向学生讲授一些知识,教师通过分析典型的案例,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更多的是个体独立的学习,并不注重学生之间或者是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目前的教育模式与以往有着很大的不同,现代教学模式重视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与学生经常沟通,倾听学生的想法,教师走近学生的内心,知道学生的不足之处,在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中才能够促进学生的进步。
(二)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水平案例教学法的优点有很多,同时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不仅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更需要学科知识的创新能力,不仅需要了解国内的金融形势,更需要了解世界的金融形势。
教师还要对世界金融的政策和法规有一定的了解,还应该熟悉相应的国际经济,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在遇到问题时可以进行独立分析,自己对事物有一定的判断力。
由此看来,教师在授课时给学生讲解典型的案例,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为教师积累了经验。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是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会计类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中初级会计人员从事会计核算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所必需的财政、金融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经济政策及分析与运用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职业道德观念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二、参考学时:72学时三、课程目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按照知识、素质、态度、职业准备的培养定位,本课程教学目标为:(一)知识教学目标:1. 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认知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财政支出的主要用途.2. 理解金融的基本概念;货币流通的基本内容;信用形式;现行金融体系及构成;认知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3。
认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二) 能力培养目标—1。
能运用财政的基本理论初步分析财政政策、方针、法规的变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2。
能正确把握商业银行与企业、单位的关系。
3。
初步具备运用所学金融基础知识,进行存贷款业务、保险业务、证券等业务操作的能力。
4。
能运用金融的基本理论初步分析货币政策、金融法规的变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5。
具有分析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和经济形势变化对企业、单位财务状况影响的能力。
(三)专业思想教育目标:1。
具有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2。
关心国家大事,初步具有观察社会经济生活变化,分析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对现实影响的能力;四、课程内容纲要第一部分财政基础知识(一)学习目标:1、认知财政的含义和一般特征,了解财政与政府、财政与经济的关系;理解财政的职能;能运用财政的基本知识观察社会经济现象。
2、认知我国财政的形式和分类, 了解我国财政财政收入合理规模确定标准,理解我国收入的基本特征。
能运用财政收入的基本知识观察财政实践现象。
3、把握我国财政支出的分类、依据、重点、范围、形式,了解我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相关内容。
具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理解我国财政支出的现状和特征的能力。
财政及金融基础知识课程标准(第三版)
新疆供销学校《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课程标准中职财经专业适用制定单位:财管组执笔人:张怀珍审批单位:新疆供销学校制定时间:2014年11月25日编写说明《财政与金融基础》是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会计类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中初级会计人员从事会计核算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所必需的财政、金融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经济政策及分析与运用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职业道德观念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按照定位要求,采取单元模块模式组合教学内容体系,适应于不同职业教育层次学生,不同层次之间可在教学内容中适当调整。
本课程计划一个学期完成教学任务,共计64学时。
本课程教学评价采取模块评价、单元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知识考核和能力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和综合考核相结合,最后得出总成绩。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课程标准一、本课程定位可总结为:一个认知: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解决学生对财政与金融知识的认知问题,培育学生对学习财政与金融知识的兴趣,了解社会实践中的财政、金融现状和在专业工作、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表现。
两个基础:即本课程是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是会计类岗位职业专业综合能力的养成课程。
三个基本:即本课程教学内容主体是财政与金融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能力。
四个目标:本课程应实现认知专业知识;夯实专业基础;履行岗位技能;具备观察、理解能力等四个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按照知识、素质、态度、职业准备的培养定位,本课程教学目标为:(一)专业能力:1. 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认知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财政支出的主要用途。
2、认知税收的定义;税收基本特征;税收要素与分类;中国现行税制3. 理解金融的基本概念;货币流通的基本内容;信用形式;现行金融体系及构成;认知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
4. 认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二) 社会能力:1. 具有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第一章教案
国财政收入比重适度。
(2)解决“公平税负,合理负担”,加快税制建设,以及税收体制。
(3)合理安排名项财政支出比例
(4)在国债问题上政府应采取的措施。
师:财政有哪些内容
生:根据资料回答
通过PPT阅读资料,引发学生对财政这一内容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2.收入分配职能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师:对学生难理解的内容进行简单讲解。
生:认真听讲,争取理解记忆。
通过老师讲解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进行记忆。
师: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
生:学生回答,基本记住三个职能。
通过老师提问的形式,让学生抽签回答,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练习内容
一、填空题
A.保证国家政权的需要B.保证国家职能的需要
C.在型公共设施和基础产业D.半社会公共需要
3.财政的一般特征是指( )。
A.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B.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剩余产品
C.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D.财政体现着特定的分配关系
4.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是指( )。
A.须由政府集中组织安排的公共需要
教学题目
第一章财政概述
课时
2课时
教 学
班 级
课程名称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高教社)
一、教材内容分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是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高考必考课程。在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经常可以遇到一些财政现象和财政问题,从居民的衣食住行到国家的政治活动和经济建设,无不与财政存在密切联系。第一章《财政概述》以周围的财政现象引出财政的概念、一般特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
财政与金融(高职)教学教案x
财政与金融(高职)教学教案x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高职教材《财政与金融》的第五章,主要涉及金融市场的分类、功能及运作机制。
具体内容包括:金融市场的类型及其特点、金融市场的功能及其发挥作用的方式、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以及金融市场的参与者。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金融市场的分类及其特点,理解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和运作机制。
2. 培养学生分析金融市场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金融市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融市场观念,提高学生的金融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金融市场的分类、功能及运作机制。
难点: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及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金融市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金融市场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和运作方式。
2. 教材内容讲解:讲解金融市场的分类、功能及运作机制,引导学生理解金融市场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通过分析具体的金融市场案例,让学生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一个金融市场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金融市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就金融市场的功能及运作机制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金融市场的分类、功能及运作机制。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简要描述金融市场的分类及其特点。
2. 请阐述金融市场的功能及其发挥作用的方式。
3. 请分析一个金融市场的实际案例,说明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
答案:1. 金融市场的分类及其特点:按交易对象可分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等。
各类市场的特点包括:股票市场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债券市场风险相对较低,收益稳定;外汇市场波动性大,风险较高;黄金市场具有避险功能,风险相对较低。
2. 金融市场的功能及其发挥作用的方式:金融市场具有资金集聚、风险分散、价格发现、流动性提供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