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流动人口家庭医生签约亟待加强保护

合集下载

关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建议为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推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功能,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新形势下更好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途径。

如何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上下联动,建立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诊模式,是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关键所在,是目前深化医改的重点和难点。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有效途径,几年来在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来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在推进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障碍和局限性。

一、我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现状:近年来,赫山财政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用四力扎实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不断在责任上着力,在管理上用力,在宣传上聚力,在监督上重力,不断提升人民服务获得感、幸福感,当好人民健康的守门员。

截至20__年年底,我区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达55.95%,重点人群签约率86.4%,脱贫人口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应其签尽签率100%。

1、在责任上着力,落实政府投入责任。

加强预算管理,将项目资金纳入年度预算,足额落实到位,确保家庭医生基础性签约服务费用标准为45元/人:签约服务费用按比例分担,其中基本公共卫生补助经费支付20元,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12元(由各地医保经办机构核定后支付),个人支付8元,根据相关政策区财政适当配套5元/人,达省、市规定标准。

例如:20__年度,家庭医生基础性签约服务费财政应承担1923840元,另根据省卫计、财政、人社、发改四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收付费工作的指导意见》(湘卫基层发〔20__〕4号)精神,对全区48904名贫困人口和计划生育特扶人员个人自付费用予以减免,共减免244520元,两项资金合计2168360元,我区财政预算已足额到位。

2、在管理上用力,突出资金使用绩效。

赫山财政在积极落实资金保障的基础上,聚力加强资金使用管理。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解析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解析

2016年11月第23卷第21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解析程东英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以全科医生为核心、全科服务团队为依托,以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全面健康管理为目标,在自由选择基础上,家庭医生与居民家庭签订协议,通过契约服务的形式为重点人群提供连续、安全、有效且适宜的综合医疗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1]。

姜山镇已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介绍如下:1 推进措施1.1 建造全新家庭医生健康管理中心,积极深化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专职配备了两名优秀社区医生全天候诊,专门接待签约患者,为其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

1.2 组成社区团队以社区团队队长为核心,根据区域划分专门组建了22个签约团队,启动契约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目前共有1657人完成签约,5887人次享受了免挂号费优惠。

这一举措,尤其对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来说,既方便,又节省了挂号费。

1.3 签约服务对象不断扩大从原来的只限城镇居民医保逐步推广到辖区内持有农保卡的居民也可签约,重点向慢性病患者、60岁以上老年人、0~6岁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推广签约。

居民可凭有效证件,自主选择1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可以是医院家庭医生健康管理中心,也可以是辖区内3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合同一年一签,期满后可重新选择团队续签。

1.4 制作精美挂历免费发放挂历上图文并茂的宣传签约居民可以享受免挂号费、优先上级医院转诊、定期健康评估、定期健康讲座、中医体质辨识、健康宣教等优惠政策,还可以享受家庭医生一对一的专项服务。

2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2.1 签约费用问题目前契约式家庭医生服务按签约年度付费,服务费由医保基金、签约居民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三部分组成,共计150元,其中签约居民需要自付50元,部分老年农保居民生活困难,50元的签约费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希望能协调解决这部分困难居民的实际问题,不能因为费用问题把他们拒之门外。

作者单位:315191 宁波市鄞州区第三医院社区科通信作者:程东英,Email:843909602@ 2.2 家庭医生队伍基础薄弱,全科医生总量不足按照《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要求,每万名常住人口配备2~3名全科医师、1名公共卫生医师,全科医师与护士比例按1∶1.5配备。

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

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

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功能,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新形势下更好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在基层开展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工作,采取多种形式推进签约服务,取得了积极进展,积累了实践经验。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要求,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总体思路。

根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围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以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为中心,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和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不断完善签约服务内涵,突出中西医结合,增强群众主动签约的意愿;建立健全签约服务的内在激励与外部支撑机制,调动家庭医生开展签约服务的积极性;鼓励引导二级以上医院和非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参与,提高签约服务水平和覆盖面,促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为群众提供综合、连续、协同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二)主要目标。

2016年,在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鼓励其他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开展试点。

重点在签约服务的方式、内容、收付费、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实现突破,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人群,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

到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

到2020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形成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

二、明确签约服务主体(三)明确家庭医生为签约服务第一责任人。

2024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范文

2024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范文

2024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范文____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一、背景____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取得长足发展,成为我国基层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成功实现了家庭医生全覆盖的目标,为广大居民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本次总结旨在总结过去一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工作经验,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二、工作概况____年,我市共有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000名家庭医生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

通过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指导和支持,我们建立了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确保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在服务对象方面,我们坚持以居民为中心,做到真正的全覆盖。

全市居民中,签约率达到了90%以上,覆盖了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

通过签约服务,我们有效解决了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高了基层医疗服务的水平和满意度。

三、工作成果____年,我们取得了一系列的工作成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了基层医疗服务质量。

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和需求,及时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

与此同时,我们还开展了多项健康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了居民的健康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

2.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

通过签约服务,我们能够更好地调动社区医疗资源,做到精准匹配、科学配置。

我们制定了家庭医生和社区医疗机构的合作机制,加强了两者间的沟通和协作,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流动性。

3.改善了服务体验和满意度。

2014年,我们推行了“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让居民可以通过手机APP随时随地预约家庭医生服务,方便快捷。

我们还加强了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注重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意见,及时改进服务,提高了居民的满意度。

四、存在的问题尽管我们在____年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名度不高。

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大,许多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识仍然不够深入。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存在的问题包括:
1. 配额不足:由于签约服务所需的医生数量有限,导致很多家庭无法找到合适的医生签约。

2. 资源不均衡:签约服务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家庭医生资源匮乏。

3. 服务不稳定:由于签约医生数量有限,一些家庭医生负担过重,可能无法提供稳定的服务。

4.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由于签约医生的水平和负责程度不一,服务质量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对于存在的问题,可以提出以下建议:
1. 增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配额,确保更多的家庭能够享受到签约医生的服务。

2. 加强农村地区的家庭医生资源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签约服务的覆盖率。

3. 完善签约医生的待遇和保障机制,鼓励更多医生参与签约服务,提升服务的稳定性。

4. 加强签约医生的培训和监管,提高服务质量的一致性和可信
度。

5. 加强家庭医生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协作,使签约服务与其他医疗服务相互补充,提供更全面的医疗保健。

家庭医生签约存在的问题

家庭医生签约存在的问题

家庭医生签约存在的问题
2、居民对家庭医生的医疗水平存在怀疑,认为其医疗水平不如综
合性医院的医生,并且,签约了没有享受到实质性的优惠,条条框框
限制颇多,对居民自身没有什么好处。

3、签约费用略高,用医社保缴纳扣款90元/年,居民平日小病就
近小诊所看诊取药,大病检查前往大的综合性医院,因此,对社区医
院的就诊率不高。

4、签约服务质量不高,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向居民提供的签约
服务针对性不强,以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签约服务不足,居
民获得感不强。

建议:家庭签约服务工作是2016年5月启动的,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工作开展难度大,协会小组长积极
性不高,建议上级拨经费适当补贴给协会小组长,做到提质增效,逐
步提高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感受度和满意度。

第二农场卫计办2018年3月8日。

家庭医师式服务签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家庭医师式服务签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家庭医师式服务签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概述家庭医师式服务作为医改的重要内容,已经在许多地方推广开展。

在签约过程中,既有优点,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本文将从服务对象、签约行为、管理等方面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服务对象问题难以覆盖全部人群按照国家政策,家庭医生服务面向全体城镇居民,但实际中在很多地方只针对特定人群。

例如,一些城市只面向老年人、残疾人及孕产妇等特殊人群。

这种局限性导致大量人群无法得到相应的服务。

服务需求差异大不同人群对家庭医生的服务需求存在很大差异,如老年人多数需求的是长期护理、疾病预防和控制,孕产妇则需要专业的孕产妇保健服务等。

如何对服务需求差异大的服务对象进行分类管理,值得深入研究。

医生素质参差不齐目前在家庭医疗签约中,医生的素质和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医生存在医德、医风等问题。

这不仅影响了服务效果,也会对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的推广和落实带来不利的因素。

签约行为问题宣传不到位家庭医生服务在宣传上存在一定问题。

如宣传内容的简单化、信息的匮乏和不对口,不能引起居民的高度重视,个别人甚至会误解和抵触这种签约制度。

签约方式繁琐家庭医生签约需要居民们多层次的同意和参与。

从上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等环节都需要居民的认可和授权。

这种手续繁琐,导致一些有需要的居民因此而放弃。

签约纠纷缺乏实际应对方案家庭医生签约过程中可能出现种种问题,如医生服务不到位、医疗纠纷等。

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很多居民还是存在不少疑惑和不安。

管理问题监管机制不完善家庭医疗签约服务需要各级管理部门的配合监管,但目前在监管机制方面,各级部门之间的协调还有较大的困难。

这可能导致一些问题进一步扩大或滋生。

违约成本不足家庭医生签约目前存在的一个突出矛盾是医生与居民之间的矛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有的违约成本不足。

如果医生对签约协议中的服务承诺随意变更,或者服务不到位,往往无法承担太大的责任或处罚。

解决对策规范化管理家庭医生签约应该建立规范化的服务管理机制。

基层反映:关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层反映:关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基层反映:关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今天,好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关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重点人群的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健康管理等提供了一体化服务,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但在基层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一是基础条件较落后。

家庭医生队伍基础薄弱,全科医生总量不足,农村地大面广,很难面面俱到;部分村落交通不便,老百姓认为签约只是形式,目前村卫生室医疗水平滞后,只能解决“小问题”。

二是配套政策不完善。

宣传氛围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强,引导群众合理就医的政策缺乏,大多数签约群众表现出不理解、不信任、不接受;部分享受过签约政策的人,觉得转诊期间手续仍繁琐。

三是基层政府与卫生部门有待强化配合。

家庭签约服务,履约服务才是重点。

目前此项工作由政府倡导主推,服务方面仍需卫生部门来配合承担,两边协作支持力度不强。

特别是基层卫生室工作人员人数不够,在履约和业务之间瞻前顾后。

四是流入流出人口较多履约不便。

就以往的履约情况来看,外出务工的群众很难享受到每年的体检服务;而在重点节假日期间,亲友间相互走动,义诊服务活动很难让其参与其中。

基层建议:一是建立统筹协调机制。

整合行政资源,建立健全部门协作机制,明确部门相应职责,完善各医疗机构间、医疗机构与基层卫计办间的信息共享。

加大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力度,提高对家庭医生的依从性。

二是完善保障服务机制。

出台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倾斜政策,吸引临退休医生加入全科医生团队,充实家庭医生力量,缓解全科医生人才的供需矛盾。

提供适宜、可及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如预约门诊、快捷转院,提高群众对家庭医生服务的认可度。

三是合理区分签约人群。

加大对流动人口的签约及履约的管理,依据管理平台,健全省内外互通履约服务机制,提高流动人口对家庭医生签约的认知可靠性。

家庭医生签约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家庭医生签约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关于“家庭医生签约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的报告自国家推行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来,如何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上下联动”,建立“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诊模式,是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关键所在,是目前深化医改的重点和难点。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有效途径,几年来在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来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在推进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障碍和局限性,现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调查发现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总结如下。

一、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基层医疗机构基础条件落后1、家庭医生队伍基础薄弱,全科医生总量不足。

根据《山东省乡镇卫生院建设与管理标准》(2018年)的要求,辖区内每万服务人口注册全科医师数≥2人,从事全科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20%(C标准),家庭医生人员少,缺口大是目前推行“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模式”的首要瓶颈。

家庭医生业务能力需要持续提高,但因临床医师人员少,到上级进修学习机会和时间有限,现有医生大多以临床诊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主,健康管理、营养咨询、心理服务等相关知识、技能欠缺,距离全科医生“具有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系统的医学全科知识,为服务对象实行全面、连续、及时且个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2、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实,医疗信息资源共享难以实现。

辖区基层医疗机构与市、区二、三级医院之间尚未建立有效信息共享,转诊渠道衔接不畅,对于需要转诊的患者家庭医生无法为患者提供有效服务,导致患者对家庭医生信任度降低,难以实现真正的“双向转诊、分级诊疗”。

公卫系统与医疗信息系统无法完全实现互联互通,大大增加了家庭医生团队的工作量,且人工录入出错几率较高,效率慢等问题。

(二)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家庭医生待遇较低。

基层医疗机构绩效工资实行总额控制,超高部份的分配政策未出台,未建立动态增长机制。

人均收入总额进行了封顶,收入差距缩小,管理者利用绩效导向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的空间很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机制还不够完善,家庭医生团队人员一人身兼多职,无有效的激励政策,工作积极性无法很好地调动。

流动人口医疗保障措施

流动人口医疗保障措施

流动人口医疗保障措施流动人口是指在城市寻找工作、经商或因其他原因暂住的人口,他们常常面临着诸多困难,其中之一就是医疗保障问题。

针对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和实施。

首先,建立流动人口自己的医疗保险制度。

目前市区医疗保险一般只适用于本地户籍居民,对于流动人口来说,参保门槛较高,很难获得医疗保障。

因此,可以建立专门面向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险制度,降低参保门槛,并且根据流动人口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保险费用和报销比例,以确保流动人口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

其次,加强流动人口的健康管理和教育。

可以建立流动人口的健康档案,并定期组织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患病人员。

此外,还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流动人口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再次,完善流动人口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流动人口大多没有固定的家庭医生,就诊时容易遇到不熟悉的医生,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和就诊效果的不佳。

因此,可以推行流动人口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鼓励流动人口选择一位负责的家庭医生进行长期跟踪管理,并享受相关医疗保健服务。

此外,建立医疗援助制度,为无法支付高额医疗费用的流动人口提供帮助。

根据流动人口的收入和就诊需求,制定相应的救助标准和救助方式,确保底线救助和特殊救助覆盖到位。

同时,完善医疗救助的申请和审批程序,简化手续,提高救助的及时性和便利性。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措施外,还可以加强流动人口的医疗服务能力和建设医疗机构。

通过增加医疗机构的数量和床位数,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

同时,加强对流动人口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确保流动人口能够获得良好的医疗服务。

总之,针对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需要多方面的措施综合施策。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自查报告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自查报告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自查报告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我国于2016年开始推行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这一服务模式通过签约的方式将医生与患者进行长期稳定的关系,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

然而,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行自查,探究其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首先,我们来看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目前的发展状况。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范围内有超过70%的居民签约了家庭医生,其中约70%的签约居民表示满意度较高。

可以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经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提供了更加个性化和专业化的医疗服务。

然而,仍有一些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了解不够,或信任度不够,导致签约率仍有提升的空间。

其次,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首先,要加强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宣传和介绍。

可以通过制作宣传片、开展宣讲会等多种形式,向群众介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好处和流程,使更多的人了解并愿意参与。

其次,要提高家庭医生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通过举办培训班、定期考核等方式,提高家庭医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他们能够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同时,要加大对家庭医生的政策支持和激励力度,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最后,要加强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监管和评估。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签约服务过程和效果的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签约服务的顺利进行。

在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其他的挑战。

首先,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要面对更多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因此,在签约服务的过程中,要加强对老年人的关注和照顾,提高他们的服务满意度。

其次,由于家庭医生的服务对象主要为固定区域内的人群,对于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也是一个难题。

这就需要加强与其他地区医疗机构的合作和信息共享,建立起健康档案互通的机制,对流动人口进行有效管理。

基层反映:关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层反映:关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层反映:关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我国近年来推行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旨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为广大居民提供更便捷、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及时加以解决和改进。

首先,关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覆盖范围存在问题。

目前,国家对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开展主要将重点放在城市社区以及乡村地区,而城市中的一些居民社区和乡村地区依然存在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

这导致一部分人仍然无法享受到签约服务的便利,限制了签约服务的普及程度。

在未来的改革中,应该进一步扩大签约服务的覆盖范围,将其拓展到更多的地区和人群,并重点关注医疗资源短缺的地区,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

其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服务内容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虽然签约服务目前涵盖了基本医疗保健、健康咨询和疾病管理等方面,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签约服务的内容还不够丰富和多样化。

例如,一些老年人、孕妇和儿童等特殊人群需要更多的关怀和专业的医疗服务,而这些服务在目前的签约服务中还不够完善。

因此,我们建议在签约服务中增加一些特殊群体的专项服务,提供更全面、贴心的医疗保健服务,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的另一个问题是家庭医生队伍建设不足。

我们注意到,一些地区的家庭医生队伍缺乏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医生,导致签约服务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大对基层医生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同时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设施建设和医疗设备更新,以提升服务质量。

此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的费用问题也值得关注。

签约服务带来了更为便捷的医疗保健,但一些居民可能会为签约服务的费用感到担忧。

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在推行签约服务时,要加大对居民的宣传力度,让居民更清楚地了解签约服务的价值和意义,以减轻居民的费用负担。

同时,也应该建立合理的收费标准,避免因高昂的费用而导致部分居民的医疗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最后,还有必要加强签约服务的管理和监管。

试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试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医苑纵横试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周吉林邢台地区南和县三思乡卫生院 河北省南和县 054400【摘 要】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发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我国目前就诊格局的转变有重要意义。

本文立足于我国目前医药卫生改革背景,先分析了目前家庭医生的发展情况,然后阐述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常见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对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事业的持续发展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深度融合;服务效果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中明确支出,为解决目前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需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步伐,并发挥家庭医生的作用,逐步建立“小病到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就诊格局,从而确保我国广大居民的身心健康。

1 目前我国家庭医生发生情况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事业的起步比较晚,和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在模式先进性、制度规范性、体系完善性等方面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政府应当强制要求全科医生培训培养,加强全到关键作用。

比如,通过基因工程可以对胰岛素进行重组。

如今,通过生物工程对药物加以研发制造得到的药物主要包含乙肝疫苗、生长激素、胰岛素与尿激酶等。

同时,对药物进行制造期间,通过DNA 重组这项技术,还能为之后生产奠定基础。

在医学制药期间对生物技术加以运用,主要可以制造出以下几类药物,如蛋白质、酶以及激素类的药物,具体包含血清蛋白、胶原蛋白、溶菌酶、蛋白酶、生长激素以及胰岛素等,这给医学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4 治疗医学当中的应用在临床治疗期间,生物技术同样有着广泛应用,具体表现在通过基因、干细胞和纳米技术进行治疗。

临床医学方面,生物技术针对干细胞进行治疗,基本上是通过对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实现的,这样能够对遗传性的血液病与白血病进行有效治疗。

通过去除人体内的已经病变的细胞,把健康干细胞移植到病人体内,以此来修复病变细胞,促使细胞工程得以恢复。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对我市家庭医生服务签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如签约团队人员配备不足、上下转诊机制缺位和家庭医生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如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分级诊疗工作机制和健全家庭医生激励机制等。

【关键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编制人员不足;有效转诊;激励机制;政策支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建设性举措,也是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方向,目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推行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在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建设、筹资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探索和进步,但就目前实施的状况,仍有定位模糊、资源稀缺、功能相对单薄等问题。

“签而不约”现象严重,已成为现阶段要攻克的问题。

1.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1签约团队人员配备不足。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人口数量迅猛激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编制人员严重不足[1]。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不断拓展以及评价指标任务的不断增长,再加上当前疫情防控任重繁重,目前的人员配置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现阶段的健康服务需求。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生加入家庭医生团队多为“挂名”,在实际工作中的参与度不高。

乡医队伍年龄老化,难以承担起家庭医生的角色。

人员数量的不足还导致签约服务质量不高,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向居民提供的签约服务针对性不强,以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签约服务不足,部分机构在推进签约服务过程中重数量而不重质量,“被签约”、“签而不约”现象时有发生,居民获得感不强。

1.2上下转诊机制缺位。

虽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有助于分级诊疗体系的建立,但是在大框架下,分级诊疗制度的不完善、不畅通也影响着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选择[2]。

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孤军奋战难以成事,双向转诊中,患者“上转容易、下转难”,且转诊绿色通道尚未完善,很难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中的优先转诊服务。

经调查,我市已有多家县级综合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合构建医联体,旨在利用综合医院的资源对基层全科医生进行培训的同时促进两层级医院之间双向转诊制度的畅通。

基层反映:关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层反映:关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层反映:关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今天,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关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供各人在撰写下层反应、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重点人群的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健康管理等提供了一体化办事,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但在基层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题目应引起器重。

一是底子条件较落伍。

家庭医生步队基础薄弱,全科大夫总量不敷,农村地大面广,很难面面俱到;部门乡村交通不便,老黎民以为签约只是情势,目前村卫生室医疗程度滞后,只能解决“小问题”。

二是配套政策不美满。

宣传氛围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强,引导群众公道就医的政策缺乏,大多数签约群众体现出不明白、不信任、不接受;部分享受过签约政策的人,觉得转诊时期手续仍繁琐。

三是基层政府与卫生部门有待强化共同。

家庭签约服务,如约办事才是重点。

目前此项工作由当局提倡主推,服务方面仍需卫生部门来共同负担,双方协作支持力度不强。

特别是基层卫生室工作人员人数不敷,在履约和业务之间瞻前顾后。

四是流入流出生齿较多如约未便。

就以往的如约环境来看,外出务工的群众很难享受到每年的体检办事;而在重点节假日时期,亲友间相互走动,义诊服务运动很难让其到场此中。

基层建议:一是创建统筹和谐机制。

整合行政资源,建立健全部分协作机制,明白部分相应职责,美满各医疗机构间、医疗机构与基层卫计办间的信息共享。

加大对家庭大夫签约办事宣传力度,提高对家庭医生的依从性。

二是美满保障办事机制。

出台全科医生步队设置装备摆设的倾斜政策,吸引临退休大夫参加全科大夫团队,充分家庭医生气力,缓解全科大夫人才的供需矛盾。

提供适宜、可及的根本医疗卫生办事,如预约门诊、快捷转院,提高群众对家庭医生办事的认可度。

三是公道区分签约人群。

加大对流动人口的签约及如约的办理,依据管理平台,健全省表里互通如约办事机制,提高流动人口对家庭大夫签约的认知可靠性。

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工作的建议和意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基础性工程。

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于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构建多层次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健康需求、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全面深化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认为,要想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工作,需要有以下几点建议和意见。

需要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的建立与健全是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工作的前提。

要建立覆盖全国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体系,需要颁布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家庭医生签约的管理办法、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及服务标准等,为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需要加大宣传力度。

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要进行积极宣传,提高人们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识和了解。

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开展宣传工作,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向社会大众普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意义和好处,增强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的接受度和认可度。

要加大对家庭医生的培训力度。

家庭医生是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工作的中坚力量,其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直接关系到签约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可以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讲座等形式,提升家庭医生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技能,使其更好地适应签约服务的需要。

要加大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经费支持。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要投入一定的经费,保障家庭医生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应当统筹安排财政资金,加大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经费支持力度,确保签约服务的可持续性。

要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在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工作的过程中,要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和设备,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任务,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通过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对家庭医生的培训力度、加大经费支持和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等措施,将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工作进行到底,使更多的居民能够享受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便利和实惠。

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

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

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功能,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新形势下更好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在基层开展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工作,采取多种形式推进签约服务,取得了积极进展,积累了实践经验。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要求,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总体思路。

根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围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以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为中心,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和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不断完善签约服务内涵,突出中西医结合,增强群众主动签约的意愿;建立健全签约服务的内在激励与外部支撑机制,调动家庭医生开展签约服务的积极性;鼓励引导二级以上医院和非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参与,提高签约服务水平和覆盖面,促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为群众提供综合、连续、协同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二)主要目标。

2016年,在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鼓励其他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开展试点。

重点在签约服务的方式、内容、收付费、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实现突破,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人群,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

到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

到2020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形成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

二、明确签约服务主体(三)明确家庭医生为签约服务第一责任人。

家庭医生制服务签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家庭医生制服务签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家庭医生制服务签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家庭医生责任制是以契约式服务的形式为家庭及其每个成员提供连续、协调、可及性的综合医疗保健服务模式,倡导社区首诊,是改变医生坐诊模式、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的重要途径[1]。

2011年金山区朱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家庭医生制服务的试点单位,通过家庭医生与居民签约,已经建立起了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契约式服务新格局,为社区居民提供全天候的健康管理服务,但在实施家庭医生制服务的过程中,也碰到了许多困难和瓶颈,现将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如下。

1 存在的问题1.1 全科医生数量不足朱泾社区的家庭医生制服务是以全科医生为主体、全科团队为依托、以居(村)委会为范围、以签约家庭为单位、以健康管理为内容的新型服务模式。

实行家庭医生制服务后,对全科医生来说,工作量明显增加,投入的时间更多,凸显出社区全科医生数量的严重不足和人员缺乏。

以朱泾社区目前的人口情况,现有户籍人口10.7 万,按照1 名全科医生签约2 500 名服务对象的上限来计算,需要43 名全科医生,而现在朱泾社区注册的全科医生仅23 名。

没有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制服务也就难以推开。

1.2 与居民签约困难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改变了过去“坐堂门诊”的做法,主动服务、上门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方向。

但是“家庭医生制服务”这样一个新名词,新事物,广大社区居民目前还不能接受,他们还是停留在有病“看医生”的传统就医观念上。

所以当全科医生与他们签约时,表现出不理解、不信任、不接受的态度,轻则婉言谢绝,重则拒之门外。

另外家庭医生制服务又能给他们带来多少益处,享受到多少优惠和方便,在他们心中至今还是个问号,尤其是与城镇居民的签约工作,更加困难。

1.3 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2008 年朱泾社区成立了10 个全科团队,每个团队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生组成,按照居住区域划分责任片区的原则,对重点人群如80 岁以上老人、离休干部、慢性病患者、孕产妇、残疾人等进行随访,每周到村卫生室半天开展医疗咨询、健康教育等工作,属于个体对群体的服务。

家医签约整改报告

家医签约整改报告

家医签约整改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我单位进行了家医签约整改工作,旨在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和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一、整改背景和目标家医签约是一种以居民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通过签约医生和居民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建立起个体化的健康管理机制。

然而,在过去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签约率不高、签约服务项目不完善、签约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

因此,为了提升家医签约的质量和水平,我们制定了以下整改目标:1. 提高签约率:通过宣传推广、优化服务流程等措施,提高居民对家医签约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提高签约率。

2. 完善服务项目:根据居民的需求和医疗服务的实际情况,优化签约服务项目,确保服务内容更加全面和个性化。

3. 提升服务质量:加强签约医生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和居民满意度。

二、整改措施为了实现上述整改目标,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 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社区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向居民宣传家医签约的好处和意义,鼓励他们参与签约。

2. 优化服务流程:简化签约手续,提供线上签约渠道,方便居民进行签约操作。

3. 完善服务项目:根据居民的需求和医疗服务的实际情况,优化签约服务项目,增加健康咨询、健康评估、慢病管理等内容,满足居民的个性化需求。

4. 加强医生培训:组织家庭医生参加相关培训课程,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

5.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评估和随访,及时掌握居民的健康状况,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三、整改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改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 签约率提高:通过宣传推广和优化服务流程,签约率明显提高,居民参与意愿增强。

2. 服务项目完善:根据居民的需求和医疗服务的实际情况,我们增加了健康咨询、健康评估、慢病管理等服务项目,满足了居民的个性化需求。

医疗保障检查组入户检查发现家庭医生签约问题的整改报告

医疗保障检查组入户检查发现家庭医生签约问题的整改报告

任务名称:医疗保障检查组入户检查发现家庭医生签约问题的整改报告引言通过医疗保障检查组入户检查工作,我们发现了存在家庭医生签约问题的一些情况。

本报告旨在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这一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权益。

二级标题家庭医生签约问题的背景在国家加大医疗改革力度的背景下,家庭医生签约成为了重要的医疗保障政策。

然而,我们发现在一些地区的入户检查中存在以下问题:家庭医生签约问题的表现1.签约医生数量不足:部分地区家庭医生资源严重不足,导致签约医生数量不足,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2.签约医生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虽然有些地区签约医生数量充足,但服务质量却参差不齐,存在部分医生服务态度差、技术能力不足等问题。

3.责任落实不到位:一些地区在签约医生和居民之间,责任的明确和落实也存在问题,导致签约医生未能履行应尽的职责。

家庭医生签约问题的原因分析1.医疗资源不平衡:由于各地区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衡,导致一些地区家庭医生资源严重匮乏。

2.督导机制不完善:部分地方政府对家庭医生签约工作的督导机制不完善,导致一些家庭医生服务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监管。

3.体制创新不够:在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工作中,一些地区的体制创新不够,未能有效解决责任落实问题。

三级标题解决家庭医生资源不足的措施1.调整医疗资源布局:加大对医疗资源匮乏地区的支持力度,确保家庭医生资源的合理配置。

2.提高家庭医生的待遇和福利:加大对家庭医生的培训投入,提高其待遇和福利,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质量。

提高签约医生服务质量的措施1.加强对签约医生的培训:通过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签约医生的服务水平。

2.建立医生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医生考核评价体系,对签约医生的服务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以激励其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完善责任落实机制的措施1.明确家庭医生的责任和权益: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家庭医生的责任和权益,确保其能够履行应尽的职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形势下流动人口家庭医生签约亟待加强
2017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57亿人,占总人口的18%,相当于每六个人中有一个是流动人口。

未来一二十年,我国仍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进程,2020年我国仍有2亿以上的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的居留稳定性增强,调查显示,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的平均居住时间超过4年,有一半人在当地居住时间超过3年。

未来打算在现住地长期居住的比例超过半数。

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覆盖率比较低,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开展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以莆田市为例,全市参加调查的280名流动人口中,90%的流动人口没有建立、也没有听说过居民健康档案、家庭医生签约,社区问卷中流动人口的健康档案登记人数也只有流入人口总数的10%,接受家庭医生签约的只有5%。

流动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远远低于户籍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

实行流动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功能,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新形势下更好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途径,我们应充分认识流动人口健康权益的重要性,提高流动人口家庭签约医生的知晓率和普及率。

为此建议:
一、提高流动人口健康意识,普及流动人口健康知识。

政府卫计部门要开辟流动人口健康专职维权通道,深入学校、工厂等流动人口聚集的地方开展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家庭医生签约的宣讲,进一步提高流动人口健康意识,逐渐引导群众在观念上实现从被动治疗到防病为先转变。

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媒介尤其是微信,采取有奖问题、免费送流量、免费健康体检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家庭签约医生服务的政策
和内容,大力宣传流动人口家庭签约医生先进典型,增强职业荣誉感,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同时,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不定时的进行督导。

二、建立流动人口家庭医生签约专项经费制度。

调查结果显示,家庭的经济是影响流动人口签约的显著因素,因此,专项经费一方面可用于适当减免流动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
务费,对流动人口困难家庭实行免费家庭医生签约。

卫计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指导性文件,针对流动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进行调整,建立政府财政主导的补助资金,作为流动人口签约的专项经费。

另一方面用于鼓励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对流动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的补助性奖励。

使家庭医生通过提供优质签约服务合理提高收入水平,增强开展签约服务的积极性。

三、动态跟踪流动人口家庭签约情况,建立流动人口动态健康监测体系。

建立流动人口家庭签约医生公众微信号,流动
人口可根据自己生活地点的变化通过微信公众号重新选择所在地的家庭医生签约。

医生可根据流动人口电子病历迅速准确的判断病情,同时为签约慢性病患者和高危人群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实施分类管理,建立“绿色通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