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课程改革的价值超越_一种意义分析

合集下载

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其对当代课程改革的价值探寻

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其对当代课程改革的价值探寻
20 09年 1 月 1
湖北 第 - 范 学 院 学 报 -N
Ju o mN fHu e n v mi fE u ain o b iU ie t o d c t y o
NO , 0 V 2 O9 Vo _ 6 No 1 I2 .1
第2 6卷第 1 期பைடு நூலகம் 1
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其对当代课程改革的价值探寻
对 待人性 的看法 上 , 主要有 以 下主张 : 是认 为人 性 的显著特 点 一
是“ 持续 不 断 地 成 长 ” 人 本 主 义 心 理 学 认 为 , 人 的 一 生 中 , 。 在 行
为动机不断指导着人的 自我结 构趋 向完 善 , 以人是 一种 “ 所 正在
所、 睡眠 和氧气 , 以 , 指 出 : 如果所 有 的需 要都 没有 得到 满 所 他 “ 足, 并且机体因此而受生理需要的主 宰 , 么, 那 其他需 要可能 会全

层次需要 的满足 。在 他看来 , 自我 实现 即人 的本性 的实 现 , 是 也 人 的潜能 的实现 , 以 , 所 他指 出, 自我实现 实际上 是一种追求 的 目 标 , 希望 自己越来越成为所期望 的人物 , 即“ 完成 与 自己的能 力相 称 的一切事情 。 L 不仅如此 , ”3 马斯 洛还认 为 自我 实现 能够给人带
尊重的需要 和 自我实现 的需要 。在 马斯洛看来 , 人类是 由一系列 具有生命 意义 和满足 内在需要 所驱 动 的。这些 需要使 人处 于不
满 足 的状 态 : 种 需 要 获 得 满 足 之 后 , 一 种 需 要 就 接 着 要 求 被 一 另
是对人生 中最美好 的时刻 、 生活 中最幸 福 的时刻 、 自己处 于发 对
3o不仅如此马斯洛还认为自我实现能够给人带来高峰体验这种高峰体验是一种真善美高度统一时的体验是自我实现的人的重要特征是一种剧烈神秘来去不定的主观体验它伴随着身心的高度紧张或高度放松顿时感到的巨大的满足入迷惊愕等状态是一种良性的无法控制的感觉是对生命意义生存价值道德等强烈追求的结果它甚至就是生活的意义是对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刻生活中最幸福的时刻对自己处于发挥潜能的最佳状态的体验

课程改革:平衡与超越的和谐共生——基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思考

课程改革:平衡与超越的和谐共生——基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思考

与经 验 总结 中 , 实现课 程 改 革研 究 的 验 , 主要 以西欧 、 东亚、 北美三个文化 “ 地方分权” 的平衡与超越 , 调动了多
如果说这八次课程改革 中前七次都 成 为 了一个 基本 理念 , 占有非 常核 心 细调查 和深刻反思 以往课程 改革 的 是局限于教科书的改朝换代 的话 , 那 的位置 , 因为它构建 了一个国家的国 经验教训 , 并对 国外有代表性 的课程 么这一次则是从根本 的理念上有一 民教育和学校教育课程的基本架构 , 改革展开 比较研究 , 为基础教育新课 个质的飞跃 。 这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 同时 为 该 国 的课 程 开 发 提 供 了基 本 程改革 的实施制订 出科学切合实 际
国由“ 口大 国” 型为 “ 人 转 人力 资 源强 利 、 想象创作的权利 、 分享学 习 自由 课 程 改 革 打 破 了 以往 经 验 型 课 程 改 国” 以及 “ 面复兴 伟 大 的 民族文 化 ” 的权 利 、 展个 人及 其力 量 的 权利 等 革的传统 , 全 发 把科学严格的实施步骤与
的发展。 可见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 学习的主 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 最 已成为当前新课程改革 的指路航标。 权者” 。基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 后 , 实验研究 的开展大大地加强 了本 综 观我 国几十年来教育 的发展 革理念 的透视 , 总体上看 , 从 此次课 次课 程改 革 的科 学性 。 大规 模试 点 实
谏 改日 焦 课
课程 改革 : 平衡与超越的和谐共生
— —
基于 我国基础教 育新课 程 改革理念 的思考
张剑锋
( 重庆 市 西南 大 学教 育学 院 4 0 1 ) 07 5

超越课程本身的一次课程改革

超越课程本身的一次课程改革
三、 以超越的眼光看待这次课程改革
我们之 所 以强 调 以超 越 的眼光看 待此 次课程 改
革, 原因有 三个方 面——
第一 , 新课程蕴 涵着教 育观念 的全面更新 。以学 生发 展为本 , 学生全 面发展 、 让 全体发 展 、 主动发 展 、 终身发展 、 发展 , 个性 是本 次新课 程的基本 出发点 。 让 学生 全面发展 , 就是把 学生德 、 、 、 等方面 的发 智 体 美 展通盘加 以考 虑 , 反映在课程上就是 注重 知识和技能 的同时 , 养学生 的能力 , 注学 生情感 、 培 关 态度 、 价值 观 的提升 ; 学生全 体发展 , 让 就是 把全体 学生都 纳入 到教 师关注的视野范 围内 , 使学 生获得不同程度 的提
■ 教 ■ 博 客 ・i ub e j oy ok a
超越课程 本 身的 一次 课程 革
安省霍邱县教育局教研室 张文新
笔者作为农村基层教研工作者 , 经常深入农村学校 搞课 改调研 , 不打招呼进入课堂听课 , 课后与科任老师 零距离交流研讨 , 认真{ 顷听学生对老师们课堂教学 的评 价。大量教学教研活动的参 与, 让我对新课程实验有 了 切身的体会和感受 , 也在不断分享新课程教学给我带来 的陕乐和幸福。 作为新课程实验 的同路人 , 自然而然产 就 生了对农村新课程实验的一些认识和想法。下面笔者从
高和发展 , 映在新课 程上就是满足不 同学生 的学 习 反 需求 ; 学生 主动发展 , 让 就是要 彻底转 变学生 被动接 受、 一味静 听的局面 , 把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 、 乐于 参与、 勤于 动手等放在 首位 , 映在 新课程 上就是 大 反 力倡导 自主学 习 、 合作 学习 、 探究学 习; 让学生终 身发 展, 就是要彻底 转变 只重知识 复制 , 只关 注将知识 技 能化 的局 面 , 映在新课程上就是培养学生搜集 和处 反 理信息 的能 力 、 获取新 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 问题 的 能力及 交流 与合作 的能力 ; 学生个 性发展 , 让 就是 要 彻底转变整齐划 一对待学生 ,把学生 当做一个统 一 、 完整 的整体来看 待的局面 , 要关注到学生存在 的不 同 差异 , 把差异 当做是一 种资源 , 映在新课 程上 就是 反 要尊重学生人格 , 关注个体差异。 第二 ,新课 程 的实施需 要教师 角色 的一 系列 转 变。 没有教 师的变化 , 没有课堂 的变化 , 也就没有新课 程理念 的落实 。新课 程改革不只是在课程结 构 、 课程 内容 、 课程评 价上 , 为重要 的是教 师 的角色要 进行 更 重新调整 ,以与新课 程相适应 的角色 出现在课 堂上 , 出现在与学生 的交往活动之 中。在新课程实施 中 , 教 师至少需要 实现 以下方面 的角 色转变 : 由实践 者变为 研究者 , 新课程 实施会使我们在教学工作 中面临许多 新情况 、 新矛盾 、 问题 , 新 这些矛盾和 问题许 多是没有 现成答 案 的 , 甚至缺 乏可借鉴 的经验 的 , 处理 好这 要 些矛盾 , 解决好 这些 问题 , 就需 要 以研究 者的姿 态去 探索 , 在研究 中解决 问题 , 解决 问题 中提 升 自己的 在 教育 教学水平 ; 由管理者转 变为引 导者 , 新课程 把教 学看成 是 师生积极互 动 , 同发展 , 共 并提倡 一 系列 新 的学 习方式 , 自主学 习 、 作学 习 、 如 合 探究学 习 , 要做 到这 一点 , 就需要建立 师生 对话 的民主关 系 , 实尊 切 重学生人格 ,走进学 生心理世界 ,引导学生 质疑 、 调 查、 探究 ; 由课程 实施者转变为课程 的开发者 , 在传统 课程体 系 中 , 教师仅 仅是课 程的忠 实执行 者 , 课程 对 没有 自己的发言权 , 新课程将 教材 看成是媒 介 , 是教 学 的工具 , 既是教师 的教材 , 是学 生的学材 , 又 是教 师 和学生解读 和加工的对象 , 这就 给教师 的课 程开发提 供 了巨大 的空间 , 更何况校本课程 又是 教师开发 的重 要职责 呢? 由独 自者转变为对话者 , 统的教学过程 传 是教 师唱独 角戏 , 我讲你 听 、 满堂灌 。按 照新课 程要 求, 教师不仅 承担 着传授知识 和技 能 的任 务 , 更为重 要 的是将 知识转化为与学 生进 行交往对话 的素材 , 转 化 为学 生的待探究 的问题 或问题情况 , 教学 的过程 是 师生共同分享 、 彼此对话 的过程。 第三 , 新课程 要改变 师生上 下之 分 、 师道 尊严 的 状 态 , 以新型 的师 生关 系统领课程与教学 。课 程的 应

新课改、新理念、新视角

新课改、新理念、新视角

新课改、新理念、新视角我国现阶段的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开创性事业,需要一流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在某种意义上是一场教育思想的革命。

新课程改革理念研究的凸现,既是对新课程改革实践理性的呼唤和回归,又是对新课程改革科学理性的反思、建构与价值整合。

今天就围绕“新课改基本理念”、“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和“如何做到新课改、新理念、新视角”这三方面和各位同仁进行共同学习。

一、新课改基本理念: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2、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要把学生看成有情感、有需要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要积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通过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潜质达到教育目标,要善于发展学生的优点并帮助其提高,不要唯成绩论、唯表现论,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3、课程结构:每门课程的内容如何兼顾知识、儿童和社会的需要与可能,涉及课程标准和教材(尤其是教科书)的编写。

4、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5、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6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它包括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也包括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如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三次理论论争述评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三次理论论争述评

第9期2019年9月现代教育科学ModernEducationScienceNo 9Step 2019[收稿日期]2019-06-03[作者简介]李苹(1994-),女,四川广安人,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三次理论论争述评李 苹(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637009) [摘 要]目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要有三次理论论争:第一次是新课程改革是否存在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第二次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第三次是新课程改革应该走向何方。

三次理论论争有其积极意义,也存在一些不足,但总体是推动教育改革与实践不断向前发展的。

因此,我们要把握课程改革的总体趋向、保持理性的改革态度、立足本国的教育实践、坚定改革的正确方向,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后续工作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理论论争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9)09-0148-04 [DOI]10 13980/j cnki xdjykx 2019 09 027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行了18年之久,其中关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矛盾日益凸显,争论经久不息。

同一时期不同争论者对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各抒己见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尤其是这三次具有代表性的论争观点将新课程改革推入新的实践高潮。

一、新课程改革的三次理论论争(一)第一次理论论争1.论争焦点:新课程改革是否存在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

2004年新课程改革之初,教育界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关于是否存在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之争。

这次争论首先由北京师范大学王策三教授发起。

王策三教授认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与课程改革中反对知识本位的说法反映了一股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1]。

他认为这种“转轨”未能把握个人发展的社会机制和认识机制,是对教育改革的错误解读。

当前课程改革中的简单性思维:反思与超越

当前课程改革中的简单性思维:反思与超越


o o 八


— —
正 如有 的改革 专家所承 认的 ,当前基 础教育课 程改 革
识和解决 当前改革面临的 困难 ,有着重要意义。
呈 现出 “ 乱象丛生 ” “ 步维艰 ” ( 、 举 - ]的局 面。一 方面 , 课 程改 革 自身 出现 了一 些始 料未及 的问题 ,如理论 基 础 、 价值 目标 、改革方式 和资金 、体 制 、城 乡差别等 问题 .使
特有 的理解方 式” ( , 这些原则不仅 是人们从事科学 研究
的基本 原则 ,也 是人们评论 实践活 动的原则 。用这种 思维 看待 课程 改革 .会导 致忽 视课 程改革 的多样性 、整体 性 、 动态性 与非线 性 。不仅 对课 程理论 建设 产生 了不 良影 响 ,
究 中的五 马分 尸 、混乱不堪 的状态 ,更 糟糕 的是带给 了课
无 止 ,一 定 程 度 上 混 淆 了 人 们 的 视 听 .动 摇 了 人 们 对 改 革

的信心 ,从而增加了改革 的难 度。 出现这种现象 的原 因可 能是多方 面 的 ,其 中很 重要 的

定存 在着普 遍适用 的基本规律 ,这规律是 恒在 的和普适
的。 因此 ,在 当前课程 改革 中 ,容易执 着 于 “ 此 即彼” 非 的思路 .如 :在改革 理念上 ,将 新 旧课 程与教学 范式 完全 对立起来 ,如 “ 三中心 ”与 “ 新 老 中心”用新 课程 及其

维普资讯
程实践领 域以 ‘ 灾难性 ’的后 果……如过分 强调 与夸大课 程的经验 、活动 、体 验取 向 ,否定或弱 化基础知 识与基 本 技能 的传 递与培养 ,从而造成 课程 资源 的泛化倾 向 ;过 分 强调与夸 大学生 的 自主学 习 、交往互 动 、对话协 商 、探 究 建构 .否定或 弱化课堂教学 的基本 功能与基本 秩序 ,从 而 造成课 堂边界模糊 化倾 向 :过分强调 与夸大 ‘ 以学生 为 中 心 ’理念 、学生 的主体地位 、教 师的参与者与促进者角 色 , 否定 或弱化教 师的管理者 、知识传授 者作用 与角色 ,从而 造成 师生角色错位倾 向” C 。 6 ]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小学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小学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小学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1、“科学”在我国现今的含义最早由“格物致知”来指称,指的是( )A 、能力B 、智慧C 、知识D 、实践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情境教学中,各种事件或问题是学生要完成的“真实性任务”,通过学生和教师对这些事件或问题的探究,建构出每一个主体对自己的意义。

这种教学被称为( )A 、随机访问教学B 、认知弹性教学C 、支架式教学D 、抛锚式教学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3、下列关于中国课程教材改革走向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我国正探索一种“均权制”的课程管理体制B 、我国确立了“一纲多本”的课程改革方略C 、课程改革就是改教材D 、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要逐步与国际接轨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4、课程研究的方法论的未来走势是( )A 、量的研究占主导B 、质的研究占主导C 、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整合D 、理论研究占主导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5、本质上受“解放理性”支配的课程评价取向是( )A、目标取向的评价B、过程取向的评价C、主体取向的评价D、行为取向的评价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6、以“判断”作为评价本质的是()A、第一代评价B、第二代评价C、第三代评价D、第四代评价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7、被称为“暗箱式评价”的是()A、效果评价B、内在评价C、内部人员评价D、外部人员评价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8、在课程创生取向的视野中,教学设计的主体是()A、专家B、教师C、学生D、教师和学生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9、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教养过程,而且还是一个教育过程。

此处的“教育”指的是()A、知识教育B、体育教育C、道德教育D、劳动教育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0、下列关于帕里斯的课程变革的情景模式的描述,正确的是()A、课程变革是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的组织程序B、教师的课程实践总是基于其对特殊情境的知觉而发生变化C、教学是对所有人都共同的静态的真理D、教师是课程知识的接受者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1、当教师按原先的计划来执行课程变革的时候,课程实施是成功的。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新世纪之初,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

这次改革,步伐之大,速度之快,难度之大,都是前七次改革所不可比拟的。

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成千上万的教育工作者正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改革潮流之中,相信它必将对我国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1.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是纯粹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人们对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作的主观反应。

因此,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不仅决定了一定社会中的教育是否要进行改革,而且也从根本上决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标乃至规模。

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充分地说明了上述论断。

整个教育发展史的事实表明,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都将引发学校教育的重大变革。

刚刚过去的20世纪之所以被人们称做教育改革的世纪,其原因也在于此。

20世纪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迅猛的一个世纪。

在社会发生如此急剧变革的时期,各国的教育必将随之而发生相应的改革,其中,涉及面甚广,可以被称做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浪潮的就有三次。

在这三次世界性的课程改革期间,为了使改革达到预期目的,各国在教育方面所作的其规模或大或小的调整、完善更是难以胜数。

20世纪中国的教育也始终处于不断变革的历史进程之中。

清朝末年学堂的兴办,癸卯学制的颁布,辛亥革命以及南京国民政府期间的教育改革姑且不论,仅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五十多年的时间而言,除了几次重大的学制调整之外,在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领域,至少进行了七次较大规模的改革。

新课改的历程和背后的意义

新课改的历程和背后的意义

新课改的历程和背后的意义一、背景介绍义务教育课程修订自2019年启动,历时3年,期间,成立了由两院院士、学科专家、学科教育专家、骨干教师、教育管理者等近300人组成的修订组,组织开展了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现状调查、课程内容结构化等相关基础研究和国际比较研究,同时,组织浙江、河南和甘肃等15个省近6万名学生进行了课程标准测试,并广泛征求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专家学者和一线校长、教师、教研员等各方意见建议,在不断修改完善后,教育部于2022年3月25日以通知形式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

2022年版的修订认真总结了自2001年以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成就和经验,深入分析课程实施中出现的突出问题。

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组认为, 20年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比如,语文素养整体发展不断得到凸显,三维目标的整体认识和实践探索不断得到深化,整本书阅读呈现出可喜的实践样态,学生学习的合作理念在实践中得到深化;与此同时,改革中也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比如,多教师依然习惯于碎片化的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囿于单篇课文逐段逐句分析讲解,从上而下的灌输现象还较为普遍,课程内容整合和问题探究设计意识淡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不深入不突出,考试内容和形式没有大的改变。

相比于其他课程,义务教育语文标准的修订,在内容构建上更加富有挑战性,确定语文课程内容的维度、要素以及呈现方式等都极其艰难并富有争议,素养型的语文学业质量标准的研制等更是具有开创性的工作。

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语文课程育人价值在新时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课程理念已发生根本变化,由此必然引起系列、整体的课程变革,新的课程目标、内容及考试评价必然也应进行相应的修订。

二、新课标下新的启示身为教师的我们在时代新要求下也需要有新的改变。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描绘了培育时代新人的蓝图。

理想的蓝图如何变为现实?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实施层级理论告诉我们,从理想的课程到学生体验到的课程,其中关键环节是教师理解的课程和课堂上实际操作的课程。

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价值走向和评价旨归

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价值走向和评价旨归

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价值走向和评价旨归发布时间:2021-06-03T07:31:21.565Z 来源:《教育考试与评价》2021年第3期作者:徐晓香张伟[导读] 结合《总体方案》精神指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进行优化改革势在必行。

临沂大学教育学院山东临沂 276002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为提高中小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围绕核心素养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非学科课程。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视域下,结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指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进行优化改革要在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前提下扭转不良教育评价的偏轨,应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殊性出发审视课程评价的特殊性,紧密对接国家层面的破“五唯”的理念,构建有别于学科课程的评价模式。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教育评价;课程评价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背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为提高中小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围绕核心素养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非学科课程。

2017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出明确要求,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操作、能落地。

2020年10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印发。

《总体方案》重要精神指示对教育评价提出新的要求,为后续教育评价发展指明新的方向。

过去教育评价紧跟教育事业发展步伐在迈向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功利化倾向和表面形式化现象,如何提高教育评价的有效性、科学性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研究者们致力于研究却鲜有突破。

《指导纲要》视域下,结合《总体方案》精神指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进行优化改革势在必行。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价值走向《总体方案》将推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完善德智体美劳教育评价列为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重点任务之一[1]。

中国名师的课程改革行动及意义

中国名师的课程改革行动及意义

1931年,钱穆被挖到燕京、北大任教, 但民国时期的苏州中学此后仍能以钱穆树 立的课程标准与本国文化精神著称于世。
彼时,“教育部”只设“会考”,没法统一 高考,各地中小学校办学十分自由。尤其那些试 图成为名校的中小学,大都从自己想重点发展哪 家著名学府的学术出发,安排课程与教学。 最厉害的校长也许是张伯苓,五四前后,他 看到北大、清华等对手经济学、数学等学科不行, 文科也没有戏剧,便创办南开大学,并在南开大 学和1904年就创办的南开中学重点发展数学、经 济学、戏剧等课程。
反对声一直不断。
1、批判教育理论家:以质量标准和绩效 考核为中心,背弃早期的进步主义教育传 统。许多学校通过作弊,追求考试达标。
Apple, Giroux, Mcralen等。
2、课程改革负责人Ravitch :醒悟与忏 悔,原本生机勃勃的美国公立学校陷入 “考试”泥潭,且无法自拔。 Diane Ravitch. The Death and Life of the Great American School System: How Testing and Choice Are Undermining Education. Basic Books. 2010.
2、做这些事的意义 古代名师们做这些事,是为了尽自己作 为读书人的本分,大的本分如努力分担些 国家兴亡责任,小的本分则是发展本国文 化,培养人才。
其他行业的人也有各自的本分,所谓 “士农工商”,各守本分。
但现在,教师的本分是什么,却有许多 要求与说法(灵魂工程师、专家型教师 等),教师因此十分辛苦、忙碌,甚至乱 了方寸。
九一八事变后,叶先生认为中国急需发 展航空研究,便在清华增设飞机制造专业, 钱学森便是1933年从交大录取的第一届3名 学生之一。

我国课程改革的目标

我国课程改革的目标

我国课程改革的目标
中国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改革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

2.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3. 推进教育公平:课程改革要关注教育公平,保障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4.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课程改革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5.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改革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总之,中国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推进教育公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文化认同:新课程改革的困境及超越

文化认同:新课程改革的困境及超越
化 认 同也 因文 化 的差异 而 不 同 , 文 化认 同也 因此 表 现为对 文化 的归 属 意 识 。 l 】 在全球化背景下 , 多 元 文 化 已经 成 为不 可 抗 拒 的历 史 潮 流 。在 多 元 文 化 的背景下 , 文化认 同 的 内涵 必 然会 随着 内外 因素 的
文化为 表 现 。传 统 文 化 是 人 类 文 明演 化 而 汇 集 成 的一种 民族特 质和 民族 风 貌 , 是 民族历 史 上 的各 种 思 想文化 、 观 念形 态 的总 体表 征 。 中国传 统 文化 是
所谓 建构性 认 同是 指在 动 态 的 、 开 放 的过 程 中
根 据 中国古 代 思想 家 和 文学 作 品所 提 炼 出 的理 论
收稿 日期 : 2 0 1 2一l 2—2 5
传 统文化 在 这 一 动态 的开 放 的过 程 中与 外 来 文 化 交锋 、 碰撞 直 至逐步 构建 , 形 成共 同体 。 中国传统 教 育 文 化 在 历 史 的进 程 中 也 表 现 出
作者 简介 : 潘朝阳, 南 京 师范大学 课程 与教学研 究所 博士研 究生 ; 李如密 , 南京 师范 大学 课程 与 教学 研究 所教 授 , 博 士 生导 师 ; 陈宗 国 , 南 京 市六合 区励志学 校副 校长 。
在多元 文化 的背 景下 , 全 球 化 的现 实需 要 有一 些 共 同遵 守 的文 化 秩 序 和 行 为 准则 。只 有 以包 容 的心态理解 多元 文化 , 才 有 可能 在 这个 多元 文 化 的
( 一) 事 实性认 同
所谓 事 实性 认 同是 指 对 既 有 的或 曾经 有 过 的
2 0 1 3年 4月 第1 4卷第 2期
天津师 范大学 学报 ( 基础 教育 版 ) J o u na r l o f T i a n j i n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E l e m e n t a r y E d u c a t i o n E d i t i o n )

人本主义视野下对我国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超越

人本主义视野下对我国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超越
[ 图 分 类 号 ]G6 2 3 [ 献 标 识 码 ]A [ 章 编 号 ] 10 - 5 4 ( 0 2 2 0 7 4 中 4 . 文 文 0 5 8 3 2 1 )0 —0 6 —0
[ 者 简 介 ] 杨 晰 , 兰 州 大 学教 育 学 院 ( 肃 兰 州 70 0 ) 作 甘 3 0 0
《 经 正 》 里 为 《 经 ・小 雅 ・巧 言 》 中 “ 奕 五 诗 奕
寝庙 ,君 子作 之 ” 一句 的注 疏 : “ 护课 程 ,必 君 维
子 监之 ,乃 依法 制 。 当代 世 界 绝 大 多 数高 等 教 育 ” 学府 实施 的都是 专 门教育 ,从 性 质上 来说 强调 的是 教 学 的专 业 性 ,即 根 据 学 术 门 类 、职 业 门 类 的划 分 ,将课 程 组合并 分 化 到不 同 的专 业 领域 。高 等教 育课 程是 按 照一定 的教育 目的所构 建 的各个 学 科和 各种 教育 以及 教学 活 动 的系统 。与基础 教育 课 程设 置 的不 同之处 在 于 ,高等 教育 课程 设置 是 为 了培养
高 教 研 究
现 代 教 育 科 学 M oDE RN DUCATI E oN CI S ENCE
21 0 2年 第 2期
人本主义视野下对我国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超越
杨 晰
[ 摘 要 ] 本 文 首 先 概 述 了人 本 主 义 的 基 本 思 想 , 而后 分 析 了人 本 主 义视 野 下 高 等 教 育 课 程 价 值 取 向
高级 人才 培养 的主要途 径 是教 学 。高等 教育 课
程 设 置受 到教 育 目的 的影 响 ,成 为 达成 教育 目的的 手 段 ,课 程设 置 的质量 和实 施 过程 的有 效性 直接 关

当前高职学院课程改革价值趋向探析

当前高职学院课程改革价值趋向探析

中国包头职大学报2009年第3期当前高职学院课程改革价值趋向探析湖南交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冯琳佩一、前言当前中国的离等职业教育就课程目标和功能而言经历了二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课程改革,在学习德国等先进国家的职业教育思想和课程开发方法的基础卜,高等职业教育今天正在努力形成具有中困特包的课群体系。

.各高职学院课程改革力l冬|通过切实、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在课程架构}t彰显“人”的意义、地位和价值,体现出浓郁的人件关怀。

这小仅足对以往历次课程改革的超越,同时更预示着我国肖前高职学院课程改革的价值趋向。

本文拟对我国新一轮高等职业教育i果程改革的价值趋向进行梳理和探讨。

二、研究背景当l i i『伞国高职学院开始了新轮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力求从根本J:解决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从职业分析人手没计课程、实施能力本位的课程方案。

在教冉部高教司第一个关于高职人才培养的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见教高【2000l2号文件)中关于制定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指出专啦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在2001年,当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黄克孝教授等提出了针对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多无整合课程模式(见教育邪高教司编《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200l一2002高职高专教育文件资料汇编》,岛教出版社,2{)02年9月)。

它以培养就职能力为导向,实施课程内容综合化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004年“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V O C SC U M2004) (见教育部高教r刁、全国高职高擘校长联席会银领工程系列从书《点击核心——商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高教出版社,2004年7月)”提倡以任务驱动和行动导向没汁课程,倡导能力本位理念。

德固布来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I T B)在所长Fel i x R aun er 教授的带领下提出了基于I:作过程的职业教育课稃理念和设计方法,称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整体化工作任务分析法(BA G)。

试析新课程改革的人文主义价值趋向

试析新课程改革的人文主义价值趋向



着 眼 于 培 养 学 生 的 主体 性 和创 造性 长 期 以来 ,我 国 中小 学课 程 目标 始终 指 向学 生 知识 与技 能 的获得 ,而 忽 视学 生 的情感 、态 度
生作 为 人 的创造 精 神 和 实践 能 力 ,体 现 出学 生 的
整 体 性 和个 人性 。
四 、 从 学 习 观上 来 看 。新 课 程 改 革
同 ,新 课 程改 革 提 出设置 交 叉课 程 、相关 课 程 、 融 合课 程 、广域 课 程 、核 心课 程 和经 验 课 程 ,在
自2 0世 纪 7 0年代 以来 ,伴 随 着 后现 代 主义 的诞 生 与发 展 ,人 本 主义 价 值取 向 日趋 明显 ,尤 其 是 建 设性 后 现 代 主 义 、后 结 构 主 义 、后 现 代女 权 主义 、生态 后 现 代 主 义和 整体 主义 的影 响 十分 巨 大 。他 们 高举 新 人 文 主义 的大 旗 ,坚决 反 对 现 代性 对 个性 的压 抑 和 束缚 :他 们 以 解构 法 和 语 言 游 戏说 反 对科 学 主义 , 以批 判 性 、否 定性 和 超 越 性 建设 人 文 主 义 ,又 以对话 模 式 和 叙事 方 式 解读
和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也是密不可分的 。
二 、从 结 构 观 上 来 看 。新 课 程 改 革
尊 重 了学 生 的 差 异 性 和 不 平衡 性
考 虑到 学 生 来 自不 同的 地 区 、家 庭 和学 校 , 个 性 千 差 万别 ,又 因学 生 个 体 处 于不 同的发 展 阶 段 所 造 成 的对 于 课 程 的理 解 、承 受 和整 合 能力 不
力 ,使 学 生学 会 学 习 、学 会 做 事 、学 会 生 存 、学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
后现代课程观是由美国教育家威廉·多尔提出的,他以“超越教育”的观点,提出了一种新的课程观。

他指出,学校的课程应
该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联系学习与实践的能力。

从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来看,我国课程改革应该重视学生的思想和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习与实践的联系,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实践、发现,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另外,我国课程改革还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的自主性和创新性。

总之,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为我国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注重学习与实践的联系,以及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为我国课程改革提供了很大的启示。

新课程改革的超越、困境与坚守

新课程改革的超越、困境与坚守

新课程改革的超越、困境与坚守
杨旻旻;连进军
【期刊名称】《当代教育科学》
【年(卷),期】2016(0)13
【摘要】新课程改革十五年历程中,从关注成绩到全面发展,从拘泥书本到放眼生活,从集中统一到多元差异,从强调权威到学会尊重,基础教育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在逐步变化和改进.但由于人性弱点的存在和社会条件不完善,新课程改革也必须面对不可逾越的障碍.对此,必须以理性的心态正视新课程改革的不可超越之处和我们应当坚守的教育信念.
【总页数】4页(P16-19)
【作者】杨旻旻;连进军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超越"的尝试与困境——读《"超越"的困境——"第三条道路"价值观述评》
2.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困境与超越——基于湖北省X市农村中学的调查研究
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幼儿园教学的困境及超越
4.文化认同:新课程改革的困境及超越
5.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幼儿园教学的困境及超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课程改革的价值超越———一种意义分析●王一军———————————————————王一军/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

对课程改革中的基本理论问题和实践中面临的诸多困惑展开理论研究,价值主要在于探讨课程改革的合理性、合法性与有效性,提升课程开发实践的理解力、执行力与创新力,为课程改革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明确的方向。

令人欣喜的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重要平台上,课程研究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一价值,它使中国的教育研究生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并在本土行动中使我国的课程研究走上了世界的舞台。

一、影响深远的课程专业化运动我国的课程研究发端于上世纪初,但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源于欧美的课程研究传统一度中断,长期处于有教育、教学而无课程的研究格局。

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钟启泉教授《现代课程论》与陈侠教授《课程论》的同时出版,标志着我国课程理论研究具有了自身的学科地位,但课程研究体系的初步建构当以施良方教授的1996出版的《课程理论》为代表。

不过,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之前,课程研究多表现为对国外课程理论的介绍,往往纠缠于什么是课程、课程研究什么、怎么进行课程研究和开发等一些基本的学术问题,并没有形成基于我国课程实践的话语体系。

也就说,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我国课程专业化运动推向高潮,并引导课程研究走向本土化建构的新阶段。

(一)国外当代课程理论的系统介绍与我国课程理论研究格局的形成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教育科学领域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换”:开始由探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身寻求情境化的教育意义。

这种“范式转换”在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有突出表现。

课程研究领域开始超越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具有理性主义性格的“课程开发范式”,走向“课程理解范式”,形成了五彩缤纷的课程话语体系。

以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钟启泉教授为代表的一批专家,选取20世纪7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后世界课程与教学理论名著进行翻译,由教育课程出版社推出了“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对我国课程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接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也都出版了多套介绍当代摘要:课程改革就其自身价值来说,是通过课程实践行为的改进以求更好地达成培养目标,不过,我国新世纪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远远超出了这一价值本身,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重要平台上,当代中国的教育研究和实践生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课程改革成为影响深远的课程专业化运动,在课程改革进程中正在实现全面的现代教育文化自觉,同时课程改革以开放的思路、广阔的国际视野以及课程话语的转变,实现与国际课程改革同步进行,进而由本土行动走向国际、地区对话平台。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专业化;现代教育文化自觉;本土行动;国际对话平台西方课程理论的丛书。

一批中青年学者在介绍国外课程理论的同时,并就课程类型的国际演进、课程开发国别研究、后现代课程研究流派等进行了深入的比较与探讨,使中国大陆课程研究有了较为开阔的国际视野。

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我国课程研究逐渐形成了自身格局,使课程研究走上了学科自主建构的新阶段。

关于课程范式,钟启泉教授认为《纲要》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范式的形成,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政策;二是体现综合化、选择性的课程结构、教学规范与评价制度;三是以多样化教材为代表的课程开发方式。

[1]关于课程观,郭元祥教授认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建构的课程观具体表现为:儿童是课程的主体,“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课程是儿童通过反思性、创造性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

[2]关于课程理论研究,黄甫全教授认为,应探讨课程现象较深层次的普遍规律,进入课程理论体系的应是比较公认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事实;[3]靳玉乐教授等认为,课程理论研究应以科学理论为方向,揭示课程现象的一般规律,形成以课程的基本理论、课程的基本原理、课程的应用理论构成的完整课程论学科体系。

[4]关于课程研究的学科群建设,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从具体课程类型和形态出发,许多学者基于自身的研究领域,出版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研究、语文学科课程研究、数学课程开发研究、综合课程研究等著作,形成了与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相一致的学科或综合课程研究群。

关于课程研究的方法,由课程改革初期的政策阐释开始走向后期专业研究自觉,以崔允漷教授等一批学者为代表,寻求一种基于实践的研究范式包括基于大学与中小学建立伙伴关系的研究思路,形成了中国本土化的课程研究特色。

(二)当代课程思想启蒙与教师课程专业意识觉醒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之前,“课程”问题基本上属于理论研究者的学术话题,而不是广大教师的实践话题,这是传统教育中教师作为课程执行者的定位决定的。

新课程的实施极大地唤醒了教师、校长及教育行政人员的课程意识,调动了他们的课程专业热情,从而使课程由理论话题成为实践话题。

由于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课程理论知识的缺失,在新课程实施中,关于课程的研究与大规模的教师培训,无疑是一次广泛的当代课程思想启蒙运动。

在这场课程思想的启蒙运动中,国外先进课程思想的大量涌入,对广大教师的课程实践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激发了他们实践创新的灵感。

同时,新课程改革将部分课程权力下放给教师,使他们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开始自主地进行课程实践研究和课堂教学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他们找回了自己的课程专业主体地位。

窦桂梅老师的自述也许道出了一批优秀教师的专业自觉意识:“如果抱守以往的经验或成绩,自己的专业就会停止成长。

因此,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师应该继往开来,让经验成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并站在‘课程’的高度,成为课程的建构者,践行者,创造者———既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更要改变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既要紧贴地面行走,又要怀抱问题意识,大胆尝试探索,拥有专业发展精神。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语文教学中,逐步尝试通过‘主题’教学,打破以往孤立割裂的学习范式,让语文教学紧紧地统一在主题创设的情境中,从整体上着重于人性的开发与启蒙,认识生命个体的尊严、价值与美好,建立人与世界和谐美好的联系,培育对生命的尊重、对审美的追求。

每一个‘主题’就是孩子精神成长的脚印,”[5]实际上,不仅是优秀教师,进入新课程的每一个教师都把课程改革作为专业发展的新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他们重新发现了教师的专业价值,重新发现了自身的生命意义,获得了一份专业的尊严和自信。

(三)课改进程中“百家争鸣”研究局面的形成与过去“自上而下”的课程改革方式不同,本次课程改革强调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

这种方式的变革极大激发了课程研究的热情,实现了课程思想的大解放,使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呈现多元的话语形式,形成了久违的“百家争鸣”局面。

这是我国课程研究走向专业成熟的重要标志。

成为课程改革重大理论事件的是所谓“王钟之争”。

王策三先生的《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6]一文,对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些理念提出质疑,认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流行,反映了一股“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干扰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坚决克服。

它有复杂的社会、思想根源和片面道理,要认真对待。

它未能全面把握个人发展的社会机制和认识机制,对教育改革误解。

必须坚决摒弃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

不如此,思想混乱就不会澄清和消除;素质教育的意义就会演变而走向反面;就不能为素质教育正名。

他批评新课程“不讲继承,与传统一刀两断;或者打倒,或者撇到一旁;重起炉灶,另来一套。

”钟启泉教授对此做出回应,针对此文的观点,他围绕“知识”、“学习”、“课堂文化”等概念辨析,借以澄清制约我国课程创新的若干模糊认识,认为我国课程创新本着“全球视野,本土行动”的准则,致力于一系列课程教学概念的重建,卓有成效地介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并从实践层面不断汲取鲜活的经验。

他在《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7]一文中引出三个结论:第一,我国基础教育的惟一出路就是实现从精英主义教育向大众主义教育的转型,或者说,从应试主义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

这个大方向,既是世界课程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也是我国本土教育改革实践经验的当然结论。

第二,我国的教育科学研究需要“破旧有之陋习,求知识于世界”,直面现实,与时俱进。

贴近学术前沿,与国际接轨;贴近改革前沿,与实践接轨。

这才是繁荣我国教育科学特别是课程教学理论的康庄大道。

第三,无论课程改革纲要还是纲要解读,都是围绕着新的时代所需要的新人的成长为主题展开的,这个主题自然离不开“提升知识”的话题。

我国的课程创新宣告了“凯洛夫教育学”时代的终结。

《全球教育展望》、《教育发展研究》等杂志专门开辟专栏,对王、钟的观点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二、课程文化再造中全面的现代教育文化自觉课程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课程的文化品质是课程改革水平的重要标志。

课程改革不是一个局部的实践,其理论视野和实践领域决定了其全局性和系统性。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课程文化再造与提升的过程实质上是在国际现代教育的背景上,对教育现代性的主动实践过程,是现代教育文化自觉的过程。

现代教育文化自觉的实质是建构人自身解放的教育价值和实践方式,教育作为人类自身生产的实践活动,其文化自觉绝不局限于关于教育价值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在人们自觉基础上的实践行为改进。

这种改进是以人的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为尺度,其目标是在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关照下通过教育实践实现群体发展的有效性和个体发展的适切性,我国课程改革以“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并形成新的课程体系,努力构建基于人自身解放的教育实践方式,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文化的精神,在课程改革的推进的过程中正在实现教育现代性的不断生成。

(一)课程改革加快教育转型与概念重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诞生的,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过程的产物,承担着深化落实素质教育的历史使命。

课程理念的明晰、课程功能的转变、课程改革目标的定位、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实施的变革,使素质教育从抽象的理论转向具体的教育行为,加深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理念的理解,并对素质教育有了全面的实践认识,从而加快了教育转型的步伐,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传统的教育概念有了新的理解,主动地开始了概念的重建,通过这些概念的重建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文化。

钟启泉教授对此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