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跨区作业之我见
浅谈开展农机跨区作业的几点成功经验与做法
浅谈开展农机跨区作业的几点成功经验与做法高青县地处鲁北平原,是一个仅有30万农业人口的农业小县,农民人均收入较低。
自1996年县农机局开始组织农机跨区作业以来,已走过15个年头,一路走来,经历了跨区作业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
联合收割机的数量上由1996年的6台,发展到目前的640台,翻了几十翻。
作业地点由最初的1个,扩展到现在的4-5个;作业范围由小麦,扩展到玉米、水稻的机收、机播、机耕、机耙等项目;作业时间由三夏,扩展到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作业战线不断拉长、作业范围不断扩大、作业项目逐步增加、作业效益逐年提高。
是农机跨区作业为农民找到了一条实实在在的致富路子,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全县农民每年仅跨区作业一项人均增收达到270多元,农民用机、购机积极性空前高涨,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机化事业的快速发展。
纵观十几年的跨区作业历程,其主要经验和做法是:领导重视,跨区作业行动早、准备充分,作业方案切实可行,作业路线选定合理,作业时间把握准确,管理措施严密完善,配套服务周密到位,机手效益逐年提高。
一是领导重视是成功组织跨区作业的关键。
农机跨区作业是一个多部门、多行业共同作战的“联合舰队”。
为此,需要多部门全方位的密切配合,协同作战。
为组织好农机跨区作业,县局领导高度重视,每年都把跨区作业作为一项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作列入重要位置,摆上议事日程,提前向县政府分管领导进行专题汇报,制定方案、研究措施,成立由分管县长任组长、农机、公安、交通、石油等部门参加的农机跨区作业领导小组,设立专门办公室,组织懂技术、会管理、责任心强的农机人员,组成专门的农机跨区作业服务队,具体负责跨区作业的组织宣传、机手培训、实地考察、合同签订、处理纠纷、后勤保障等服务工作,为跨区作业提供了组织保证,确保了农机跨区作业的顺利进行。
二是机手的效益是成功组织跨区作业的前提。
机手参加作业队与散机相比每年都要多收入1-2万元,机手参与积极性高,且外出时间短,少走冤枉路、安全有保障、遇事有人管,省心又赚钱。
农机跨区处理方案
农机跨区处理方案引言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口流失的加剧,农业生产面临诸多困难。
农机化作为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已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途径。
然而,农机跨区作业所产生的问题也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拟围绕农机跨区作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问题分析农机跨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遥远作业地点的不稳定性。
由于跨区作业导致机具不能保证充分利用,农机的使用效率和产出率都受到影响。
2.农机进入陌生领地的管理不便。
农村地区的行政管理较为分散,缺乏统一的规章制度。
农机进入陌生领地需要经过农户的许可,但这一程序难以保证全面开展,并且容易因权限不够而产生纷争。
3.农机作业面临的物流问题。
农机在跨区作业时,面临着物资调运不便、油料供应不足、维修等问题。
解决方案为解决农机跨区作业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 建立跨区农机作业服务平台设立跨区农机作业服务平台,平台可与农户、机手建立联系,指导并推动跨区农机的作业。
这样就可以让农机跨区作业时直接获得作业地内的农户许可,同时也能够享受农机服务公司提供的维修保养、配件及远程故障诊断等技术支持,有利于规范农机跨区作业的管理。
2. 建立农机作业联合体农机作业联合体的建立是解决农机跨区作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农村地区经济合作社、乡村企业、个体经营者等可以在平等、公正、自愿的基础上组成“农机作业联合体”,在机械设备的配备、购置、保养、安全操作等方面,共同开展农机跨区作业。
这样就能够充分利用农机作业资源,提升作业效率和产出率。
3. 建立农机物流体系针对农机跨区作业存在的物流问题,可以建立农机物流体系,利用现代物流手段实现农机的设备调派、维修、油料供应等工作。
由物流公司统一调配,采用GPS定位、云计算和移动信息平台等技术,为农机跨区作业提供全程服务,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和产出率。
结论综上所述,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农机化已经成为现代化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手段。
农机跨区作业思考及应解决的问题
农机跨区作业思考及应解决的问题农业机械进行跨区作业,加快了收种耕作的进度,增强了农业抗灾能力,确保了农业丰产丰收;提高了农机利用率,盘活了农机存量资产,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机增量资产的增加,有效拉动了内需,推动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快速提高,有力推动了我国农业机械的发展。
为农业快收抢种提供了宝贵的农时。
关键词:跨区作业;推动农业发展一、对农业机械跨区作业的思考1、农业机械跨区作业,促进了农业机械水平的提高借鉴小麦跨区机收的模式,农业农机管理部门组织了水稻、玉米联合收割跨区收获水稻、玉米,耕作机械及播种也加入这一行列,这是农业机械跨区作业的内涵的延伸。
我国机械化收获作业市场潜力大,农业管理部门要加以扶持、引导,促进水稻、玉米、耕作、播种等跨区机收的发展。
2、加强了农机新技术的推广根据农艺要求,对参加跨区作业的收割机械采取加装秸秆粉碎还田装置等措施,有力的促进了禁烧秸秆和秸秆综合利用的工作。
以农业机械跨区作业为载体,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有利于做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
为下一步做好精耕细作打下了基础。
3、依法加强了农机管理农业部颁布了《联合收割机及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和《农业机械号牌》等农业行业标准。
跨区作业期间,农业农机管理部门开展了一系列的安全生产大检查,确保参加跨区作业的农业机械及驾驶员的牌证齐全,符合有关农机安全的规定。
杜绝了无牌、无证的农业机械进人跨区作业市场。
4、加强了农机教育培训由于农业机械的保有量增长速度较快,一些新机手未经培训就上岗,技术不熟练,造成安全事故多、作业质量纠纷多、粮食损失多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跨区作业的顺利进行。
因此,在跨区作业前,农业农机管理部门依托农广校及农机培训机构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参加跨区作业的机手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生产教育。
为农业机械跨区作业提供了安全保障。
5、加强了农机维修质量监管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组建了“农机维修流动服务车”,开展巡回服务,送件、送修、送油到田间地头,重点是零件供应和维修服务,推行了承诺服务,为机手解决了后顾之忧。
农机跨区作业之我见
农机跨区作业之我见农机跨区作业之我见【摘要】农机跨区作业在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化作业水平、促进劳动力转移、增加机手收入、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推进农机服务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农机部门的管理力度不够、中介组织服务形式转变不够灵活、组织化程度不高、散机扰乱农机作业市场、“拦机、截机”现象时有发生、出现纠纷得不到公平解决等问题。
为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必须规范跨区作业,建议政府重视,搞好协调;发挥农机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拓宽中介组织的服务范围;搭建农机跨区作业信息平台;大力开展农机保险,解除机手后顾之忧,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机跨区作业始于1996年,到现在已十多年时间了。
它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夏到秋、由省内到省外、由试点到全面推广再到辉煌发展的过程,已成为深受农民和农机手欢迎的农机社会化、市场化服务模式,为农机社会化服务开辟了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途径,对抢收、抢种、保农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农机跨区作业的重要作用多年实践证明,利用农作物耕种收获的时间差、地域差,组织开展大范围跨行政区域的农机作业,对于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化水平、提高农民收入、减轻农民劳动强度、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
由于跨区作业的开展,提高了农业机械利用率,缩短了机具的投资回收期,实现了农机资源的流动和优化配置,减少了机具的重复购置,改变了以往家家户户买农机的局面,推动了农业机械向大型复式联合方向发展。
目前,我县小麦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达到900台,玉米联合收获机达到115台。
(二)提升了农机化作业水平。
农机跨区作业的开展,使我县的机械作业时间提高了2倍以上,麦收时间由96年前的20多天缩短到现在的5-7天,秋季作业也缩短了10天以上。
小麦生产已是全过程机械化,小麦联合收获率由96年的10%提高到现在的98%。
陵县农机跨区作业浅谈
陵县农机跨区作业浅谈陵县的跨区作业始于从1997年,当时参加作业的仅有3台收割机,所到地区也只是河北等周边地区,14年年来,该县跨区作业迅速发展,共组织3000多台次小麦联合收割机参加跨区作业,累计为农机手增收9200万元,作业地区由最初的河北一个省,扩大到今天的湖北、河南、安徽、天津等六个省市;作业种类也由单一的“三夏”跨区机收扩大到春耕及“三秋”跨区作业,多年来跨区作业的持续高速发展也为陵县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小麦联合收割机数量的快速增长及其他因素影响,跨区作业特别是夏季跨区作业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夏季跨区作业现状1、小麦主产区联合收割机数量的增多是跨区作业发生变化的根本因素。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补贴政策的带动,小麦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迅速增长,许多地方的小麦联合已基本满足本地需要。
鉴于此状况,许多机手不再强烈要求出去跨区,而是愿意留在当地收割,这样在当地可以多割2—3天。
跨区作业这个由中国农民创造的伟大创举,当其存在的主要因素——小麦收割机数量分布不均的问题逐渐解决的时候,跨区收益也开始降低,机手跨区作业的积极性同时发生了变化。
2、跨区作业车队“集团作战”渐已远去,小规模作业已成主流。
近年来,上百台甚至几百台小麦联合机集中在某地收割的现象已不多见,为保持灵活性,比较有经验的跨区组织者都将大的作业队分散成小分队,每个小分队20—30辆机车在同一大的作业地作业,但分赴不同地点,这样就保障、有联系、有安全、有照应、能协调、有活干、收入高。
3、油料价格增长过快,影响机手收入。
近年来,油料价格上升幅度远远大于机收价格增长幅度,机收价格每亩增长5—10元也就是刚刚抵消油料增长部分,甚至在油料价格过高的时候还无法抵消油料成本。
计算下来,现在机收一亩的价格的收益与5、6年前是一样的,而同时雇工的成本由开始上升,机主收益进一步被压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机主跨区的积极性。
参加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的几点经验和体会
参加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的几点经验和体会一年一度的“三夏生产”即将来临,作为一名联合收割机机手早就期待着大干一场,计划驰骋上千公里,作业数个收割地点,满满地赚一把,以加快我们兴机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然而任何工作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依本人多年的跨区作业经验,有几个问题应当引起重视。
否则,一定会影响你的作业效率和作业收入。
一、联合收割机的准备要细致、全面。
对于常规问题,机手朋友们都很重视并早已准备妥当。
我突出强调的是:第一、对购买的新联合收割机,一定要按说明书要求进行认真磨合,更换发动机机油和虑芯,对整车进行全面的检查、调整、紧固和润滑。
“三夏”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小麦联合收割机作业的紧张性,联合收割机一但投入作业,就处于满负荷连续工作状态。
新车如果磨合不好,恳定会影响作业效率。
第二、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发动机的动力和转速不降低,收割速度慢的主要机械原因就是割刀变钝和传动皮带过松。
因此,不论你的联合收割机是新购买的还是刚修好的,最好都要买一根新的动刀杆总成和一套型号齐全的皮带随车备用,当收割速度明显下降时,应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调整或更换,既快捷又凑效。
第三、每个收割机组,至少要配备2名操作熟练的联合收割机驾驶员专做驾驶和机器保养工作。
只要他们能保证收割机连续作业,你就会财源滚滚,收入不断。
因此而增加的费用只占增加收入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二、跨区作业的有关证件要齐全、有效。
根据农牧渔业部颁布的《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小麦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应具有号牌、行驶证和跨区作业证,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应持有联合收割机驾驶证。
否则,不准跨区作业。
以上证件,应提前到当地县级农机管理部门办理。
三、要到有跨区作业中介服务资格的单位报名参加跨区作业,如果不知道本地有那些中介机构可到县级农机部门咨询。
跨区作业中介机构是由省级农机部门批准并备案的跨区作业服务单位,受当地农机部门的领导和监督。
联合收割机由他们统一组织跨区作业有如下优点:第一,他们是组织跨区作业的合法机构,有准确的跨区作业信息和丰富的跨区作业经验,有可行的作业地点和作业路线。
牡丹区关于农机跨区作业开展情况的调研分析
牡丹区关于农机跨区作业开展情况的调研分析第一篇:牡丹区关于农机跨区作业开展情况的调研分析牡丹区关于农机跨区作业开展情况的调研分析实践证明,农机跨区作业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新途径。
在提高农机利用率、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增加机手收入、拓宽农民致富渠道、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国家购机补贴资金的逐年增加,联合收获机的社会拥有量逐年增大,跨区作业服务的半径正逐年缩小,跨区作业的市场竞争逐年激烈,跨区作业的收入逐年减少。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如何组织开展好农机跨区作业,保障作业机手的收入,成为农机部门组织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面临的新课题。
为此,牡丹区农机局组织专门人员对农机跨区作业进行了专题调研分析。
一、牡丹区组织开展农机跨区作业现状1995年以来,牡丹区农机部门按照省市农机主管部门的统一要求,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交通、公安、气象、石油、移动等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特别是2006年中央电视台1套新闻联播头条播报组织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后,逐步形成了以政府重视为保障、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以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为主体、以农机管理部门为主导,由“引进为主、外出为辅”到“引进与外出并重”的机收跨区作业格局。
形成了“跨区作业机械检修保养、驾驶操作人员专项培训、跨区作业半径合理规划、跨区作业服务队编建、跨区作业证申领、作业合同签订、作业价格确定、作业信息共享、作业队伍有序流动”的跨区作业管理服务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全区跨区作业机械的组织由1995年的不足40台,收入不足100万元,到2013年组织机械2300余台,创收12000万元,成为全区农村经济收入增长的一大亮点。
开展农机跨区作业的组织形式:1、跨省作业。
夏季,以小麦联合收割机为主体,组织编队从5月中下旬南下安徽、江苏、河南等地开展小麦跨区机收作业,6月中旬北上河北、天津等地机收作业,历时一多月。
关于我市农机跨区作业工作的思考
关于我市农机跨区作业工作的思考我市农机部门组织农机跨区作业始于1996年,到现在已十多年时间了。
多年来,全市各级农机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完善服务,推动农机跨区作业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夏到秋、由省内到省外、由试点到全面推广再到辉煌发展的过程,闯出了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新路子。
据统计,十年期间,全市参加跨区作业的小麦联合收割机累计达到21000多台,完成跨区作业面积2000余万亩,跨区作业收入累计达到6.8亿元,为我市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农机跨区作业工作的重要作用多年实践证明,利用农作物耕种收获的时间差、地域差,组织开展大范围跨行政区域的农机作业,对于提升全市农机化水平、提高农民收入、减轻农民劳动强度、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优化了全市农机装备结构。
通过农机跨区作业,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减少了农业机械的重复购置,推动了全市农业机械向大型复式联合方向发展。
目前,全市小麦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达到6310台,玉米联合收获机达到747台,农机跨区作业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提升了全市农机化作业水平。
通过农机跨区作业,现在每年引进外地联合收割机3000台左右。
我市小麦生产已是全过程机械化,600多万亩小麦收获时间缩短为7天左右,小麦机收率达到96.7%,实现了“日收百万亩、日种百万亩”,跨区作业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促进了农民增收就业。
通过开展农机跨区作业,既促进了农民增收,又推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
近几年,我市农机部门组织跨区作业每年直接为机手增收过亿元,还使绝大多数打工者不必回家农忙,减少路费和工资损失近3亿元。
每年参加农机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3000多台,按每机械2-3人操作,可以安排近万人左右的农民实现季节性就业。
同时,把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小城镇转移。
关于莱州市农机跨区作业的思考
关于莱州市农机跨区作业的思考跨区作业是利用各地农作物成熟时间的差异性,组织农机跨越行政种植区域进行作业,进而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机装备资源的有效利用。
跨区作业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地区农机服务市场化、产业化的标志,加快发展跨区作业,对于提高我市联合收获机等大中型机械的利用率,实现农机服务产业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现就我市的农机跨区作业工作情况作以下探讨和思考。
一、开展农机跨区作业的起源我市农机跨区作业始于1996年,到现在已有十二个年头。
10多年来我们统一组织小麦联合收获机,赴安徽、河南、河北、内蒙等省和山东省内诸多地市开展跨区机收作业,经历了由小团队到大规模、由“西进东征”到“南下北上”、由夏收到秋收、由省内到省外的发展过程,并不断总结经验、强化管理、完善服务,为农机手趟出了一条增收路子,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机跨区作业已成为深受农民和农机手欢迎的机械作业服务模式。
我市跨区作业的发展源于:1、小麦联合收获机发展的需求。
我市经济基础较好,机械化发展较早,全市农机化水平一直居于全省前列,各类农业机械保有量大。
特别是小麦联合收获机,90年代初期,在政府购机补贴政策的扶持下,小麦收获机推广达到鼎盛时期,到1995年全市小麦联合收获机已经超过1000多台。
相对于其他机械,小麦联合收获机具有更强的季节性,一年中只有短短的20 天左右的使用期,其余时间闲置,而购机成本较高,投资回收期较长,制约了农民购机的积极性。
开展跨区作业可以引导农机户拓展农机作业的领域,延长机械作业的时间,增加农机作业收入,减轻农民购买农机的经济负担,缩短了机械投资回收期。
2、机收作业市场的需求。
随着小麦收获机械的增多,仅限于在本地作业,作业市场狭小,收入过低。
为给机械作业找出路,我们在1996年组织外出考察,在本省的西南地区,机械保有量较低、小麦成熟早于我市,且作业市场广阔,非常欢迎我们的机械提供作业服务,双方当即签订了作业协议。
从内蒙古五原县农机跨区作业所想到的
农机作业质量标准以及有利于维护作业市场秩序 , 便于作业
区作 业已经发展到 由无序到有序 、南散机单奔到有组 织的转 移。 3 推进跨 区作业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 () 规范市场 秩序 ,加强市 场作业管理 。为 了确保农 机 1 跨区作业市场 的健 康发展 ,要进 一步规范市场秩序 ,加强作
械 ,给予贷款 3 万元的信贷支持。近几年,银行部门累计投
① 制定 I 。 ,【 确 f 作力 案 J 月 ,搞好服 务 每年县政府都婴制 定跨 区作业 实施 l 案 ,以突 …政府 的主导作用 ,同时 明确提 方 ‘ 出 目标 仃务 、 : 1作进 度 、方法措施 求 县 、乡两级农机部
快农仉化进程 ,提高农机化水半的重要手段 ,是保障粮 食牛
1 五原县跨区机收作业现状及采取 的主要措施 .
范秩 序 、履 行合 同管理 等方 面都要 做 到剧 密安排 ,责 任到 人。公 安 、交通 、 I 、 商 『 1 f积撇 合 ,打击不法 等部 J
内蒙 古五味 县有 可 耕地 20万 ,主要粮 食作 物 有小 0
麦 、玉米 ;主要缂济作物有葵花 .番茄 。小麦种 植而积每 4 0万市芹 有。, 麦机 收的迅速 发展是 从 19 J 、 9 6年圩始 的 , 也就是 住这一年农 机部 门组织 牟 县仅有 的 1 = 2台小麦联 合收
台 ,小麦机收水甲 r 19 h 9 6年不 足 1 %,提高到 9 %以 5
仞
作业的联合收剖机均匀合理地引领到 符个付} 作业点 ,确保 十 服务质苗 ,抢农时保农时 ,提高机收 水平 ㈢协 凋贷款 ,解
决农 【购 机资金 缺 问题 。跨 作业 有 效地 延长 r作业 时
完善和发展农机跨区作业模式的思考
完善和发展农机跨区作业模式的思考从我国农机跨区作业模式形成的背景出发,指出该模式具有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解决农户小规模经营与机械化大生产的矛盾、确保农业丰产又丰收、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促进农机服务产业发展、加快农机新技术和新机具推广的作用。
标签:农机跨区作业;农机合作组织;模式1 农机跨区作业模式形成的背景及作用1.1 提高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总体呈现出“三快三慢”的趋势:平原地区快、丘陵山区慢;东部北方快、西部南方慢;旱地快、水田慢。
随着中央购机补贴政策的出台,中央和各地政府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加大,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购机热情,出现了一些地区农机拥有率较高、农业机械配套不平衡、机械利用率低和农机收益下降的现象。
农机跨区作业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有由于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的。
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早已经开始大面积的是使用农机跨区作业的农业发展模式,不仅仅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还大大提高了人们的收入,进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但是在一些落后的地方,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农机作业并没有得到发展,机械使用效率不是很高,制约了农业的发展,为此,必须提高农业机具的利用率,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发展。
1.2 解决了农户小规模经营与机械化大生产的矛盾我国是农业发展大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变化与发展,改革开放的逐渐渗透,要想更好的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就必须加以改革,尤其是针对农业而言,必须加快现代机械化的发展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落后的现状。
农机跨区作业的提出,大大改善了以往的农业作业方式,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不仅仅满足了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还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处理了小规模生产与机械化大生产之间所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大大提高了农机的使用效率,避免了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为我国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集约化的发展模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此可见,农机跨区作业的发展趋势将带动整个农业的科技进步与发展,在未来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关于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工作的几点思考
参加跨 区作业 的机手办理联合收割机 、驾驶操作人 员及 第三者 责任保 险, 以解除机手的后顾之忧。 ( )协调解决跨区作业中的矛盾和 纠纷。农机管理 5 部 门要派服务 队在 跨 区作业过程 中进 行全程 跟踪服务 , 及 时 了解机手作业和机具流 向等情况 ,协调解决跨 区服, 务 中遇 到的矛 盾和纠纷 ;协调相关部 门消除地 方保护 主
组 织 必须 经 过 农 机 部 门的 培 训和 备 案 管 理 ,并 且 能 为 参
加跨 区作业 的机主谋取一定的利 益。但有 些中介组织为 了自身利益 , 只收费不服 务或 多收费少服务, 或者只讲作 业数量, 不管作业的价格, 甚至提高机组无偿作业份额, 挖 空心思, 巧立名 目, 收取高额 中介费、 管理费等, 中捞取好 从 处, 造成农机机主无利可图。
检 审验 后 方 可 领 取 跨 区作 业 证 。 并 积极 协 调 保 险部 门 为
无强制保险的现象, 给农机跨 区作业带来 了安全隐患。
() 5机手的利益得不到公 正对待 。 参加跨 区作 业的机
手 由于作 业收费 、 作业顺序等 问题 , 常与 当地农 民产 生分 歧 ,甚至引起 纠纷及暴力事件。在处理这 些问题和 纠纷 时,由于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 ,他们往往得 不到公 平 、 正的对待 , 公 致使机手 的利益和 自尊心极 大受损 , 对 农机跨 区作业心存芥 蒂。
积、 业标准 、 作 需求数量 、 本地保有 量、 散机情 况、 配件 维 修、 油料供应等 内容都有系统地 了解。 对于那些没有明确 作 业任务 、 目流动 、 盲 扰乱跨 区作 业秩序 的“ 散机” 纳入 统
一
性。近年来 , 柴油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 导致农 机作 业成本
农机跨区作业之我见
作业 对 抢 收
农业 增 效 作用
。
、
、
抢种
、
保农 时
促进
每
一
个作业 点 都能取 得 较 好 的 经 济
。
,
纠纷包 括 机 手 与领 机 人
一
农 民 增 收 发 挥 了 积极 的
效益
据调查
,
在相 同条件下
,
机 手 与农 户 的 纠纷 等
。
选 择 好 的作 业 地 点 能 保 证 每 个 机 手
,
旦 发 生 事 故或 其他 突发 性 事 件
组织作业 、丈量面积 、收取作业费等。
2 .存在 的 问题 () 农 机 部 门 的 管 理 力 度 不 够 。 1 农 机 部 门 对 中 介 组 织 的 管 理 仅 限 于 对
认 真 制 定作 业 方 案 ,加 强技 术 培 训 ,
强 化 跟 踪 服 务 ,及 时 处 理 纠 纷 ,处 处 为 机 手着 想 、为机 手 排 忧 解 难 。
机 车 中 ,存 在着 无 行 驶 证 、驾 驶证 、 跨区作业证 的现象 。
() 中介 服 务组 织 化程 度 不 高 。 2
,
拨打
1 10
电话 求 如果 拨
点 的民风
民情
、
收割 价 格
、
作业
有 的 以 县 为单 位
服 务 中心
,
组 织 1 2 个作 业
,
以 防事 态 的 不 良发 展
1 10
。
环 境 等 因 素 以 及 参 加 跨 区 作业 的机
(公 司 )
,
有 的 以 乡镇 为
打事 发 地 点
解决
1 10
关于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工作的思考
关于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工作的思考农机跨区作业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通过跨区作业,大幅度提高农机利用率和机械化水平,解决“有机户有机无活干,无机户有活没机干”的矛盾,提高农机手的效益,满足农民对小麦及时收割的需求。
在生产方式上开辟我国小规模农业使用大型农业机械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生产的现实道路。
实践证明,农机跨区作业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农机跨区作业的重要作用1.1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农机跨区作业,以提高农机的利用率为手段,以增加农机经营收益为目标,扩大农机应用范围,最大限度的提高农机投资回报率,调动农民购置农机,开展农田机械化生产的积极性,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
现在,联合收割机转战大江南北,“东进西征”主要粮食产区,作业时间由原来10~15d,增加到2个月左右。
拿我县来讲,小麦收获时间由原来的20d左右缩短为7d左右。
联合收割机保有量由1998年的68台,到2007年增加为109台。
小麦机收水平由1998年的54%,提高到2007年的90%以上。
我县每年参加“三夏”大会战的大型联合收获机达500台左右,小麦收获基本实现机械化。
1.2确保农业增产丰收“三夏”是“龙口夺粮”的季节。
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的发展,极大的提高劳动生产率,解决农业生产“夏争时”的要求,减少因天气变化带来自然灾害丰产不丰收的问题。
机械收获与人工收获相比,减少粮食损失率5%~8%。
我县每年小麦播种面积约15万亩,亩均产量按450kg计,机收每年可减少粮食损失330万kg。
相当于增加水地面积7 000亩。
1.3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机跨区作业有效地解决劳动力季节性不足的矛盾,把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繁忙的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为劳动力的稳定转移创造条件,使农村劳动力能“走出去,稳得住”。
让外出农民工不再因“三夏”大忙季节返乡收粮。
我县景电一、二期灌区农户农业生产全部采取机械化操作,一般只需要3~4h就可解决所有问题。
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实施联合收割机跨区域收获小麦作业,已成为深受农民和联合收割机手欢迎的农机社会化、市场化服务模式,为农机社会化服务开辟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途径,对抢收、抢种、保农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从几年来跨区作业的实践来看,也存在不少问题,现结合近几年来跨区作业的现状,提出一些意见与广大同仁一起讨论:一、几年来跨区作业存在的问题:1、机手自发组织,散机作业,无序流动。
这种组织形式的存在,主要是认为农机管理部门组织的跨区作业队在作业时间、地点和作业量上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其缺点是对作业地点的麦收信息掌握不准确,造成盲目流动,对作业期间出现的问题,如麦收纠纷、机械维修等处理能力差,对转移途中出现的意外情况更是表现得束手无策,给跨区作业带来负面效应。
2、中介组织服务不力,措施不到位。
农机服务中介组织在跨区作业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中介组织必须经过农机部门的培训、服从农机部门的管理,并且为参加作业的机主谋取一定的利益。
有的中介组织为了自身利益,往往不能很好地安排机组作业,或者只讲作业数量,不管作业的价格,甚至提高机组无偿作业份额,造成收割机手无利可图。
在机组调整时,不能做全盘考虑,甚至挖空心思,巧立名目,收取高额中介费、管理费等等,从中捞取好处。
3、跨区作业机组转移困难,“拦机、截机”情况时有发生。
由于一些地方群众要机心切,加上又有较为丰厚的中介服务费诱惑,常发生上路拦截收割机入村下田作业,致使机主无法履行原先的约定。
而那些没有通过农机部门正规培训和资格认定的所谓中介人更是通过不正规渠道套取外地收割机主的信息资料,以虚假的条件诱骗散机,对机主压低收割报酬、而对农户又千方百计哄抬作业收费,以获取最大的利润空间,致使机手与农户双方叫苦不迭。
4、机主的利益得不到公正对待。
在外地作业的收割机主,由于作业收费、作业顺序问题,常与当地农民产生分歧,甚至引起纠纷,或者出现安全事故,在这种情况下,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往往得不到公平、公正地处理。
宣城市宣州区农机跨区作业的实践与启示
3 跨 区作 业 促 进 了农 机 化 生产 规模 化 、产 业
化 和 信 息 化
随 着联 合 收割 机 的增加 。机 收市场 竞 争 日趋 激 烈 。为 了适 应 市 场竞 争 , 造 好 的经济 效益 , 机 户 创 农 依 托农 机协 会 , 自发地 联 合起 来 , 组成 机收 作业 服 务 队, 以作业 队的形 式参 与 农机 市 场作业 , 场信 息 掌 市 握 准 确 , 械 流 动合 理 有 序 , 机 提高 了机 械 使 用效 率 ,
目前 小麦 生产 已经 实 现 了机械 化 ,小麦 联 合 收 割机 已趋 于饱 和 .跨 区机 收作 业 的重 点 开始 由小麦 转 向水 稻 。据调查 , 台半喂 人联 合收 割机一 年机 收 一 小 麦 收入 约 1 . 元左 右 .而 机 收水 稻 因市 场潜 力 5万 大、 作业期 长 、 业价 格高 , 作 年收 入可 达 6 8万元 。近 —
里 。 然效益 可观 , 虽 但形式 松散 , 盾纠纷较 多 。 矛 针对
这 种情 况 .宣 州 区农机 管 理部 门应 广 大农 机 手 的要
延 长 了作业 时 间 , 实现 了机 械 、 地 、 节 、 术 、 土 季 技 信
息 的有效 配置 。
求 . 势 利 导 . 20 因 于 0 4年牵 头 成 立 了农 机使 用者 协
生产条 件 , 而且 以 良好 的作业 效 益吸 引着农 民。许 多
农 民认识 到 , 展农机 化 可以获得 丰厚 的 回报 。 发
农 时 季节 、 实 惠农政 策 和 “ 落 三农 ” 问题上 , 当地 主要
三夏农机跨区作业 发言稿
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大家好!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三夏农机跨区作业。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的使用也日益普及。
在三夏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的跨区作业成为了重要的一项任务。
那么,什么是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呢?三夏是指中国的夏季农业生产,即农历的四、五月间。
在这个时间内,全国各地的农民都会进行三夏农业生产,种植农作物,收获粮食和经济作物。
对于农业机械的跨区作业,它是指农业机械在不同地区之间进行配送、维修和作业的行为。
这样可以提高农业机械的工作效率,减少人力和物力成本,使农民能够更好地完成三夏农业生产。
那么,三夏农机跨区作业有哪些好处呢?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随着农业机械的普及,农民可以使用更多的农业机械进行作业,减轻劳动力的负担,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可以在不同的地区之间调配农业机械,使农业机械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和作业环境。
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可以为农民带来更多的收益。
由于三夏农业生产的时间较长,因此需要进行长时间的作业。
跨区作业可以使得农业机械更好地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和作业环境,提高作业效率,从而延长作业时间,增加收益。
最后,三夏农机跨区作业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跨区作业需要提前进行规划和安排,以确保农业机械能够在不同地区之间进行合理的配送和维修。
2. 跨区作业需要保证农业机械的安全,以防止因机械故障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 跨区作业需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气候条件,以确保作业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三夏农机跨区作业是一项重要的农业机械化工作,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收益,为农民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支持。
跨区作业播种工作总结
跨区作业播种工作总结一、前言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跨区作业作为一项创新性农业生产方式,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优化了农业资源配置。
播种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跨区作业播种更是成为了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对跨区作业播种工作进行总结,以期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有益借鉴。
二、跨区作业播种的实施背景1.农业现代化的需求: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的人力、畜力向机械化、智能化转变。
跨区作业播种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符合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需求。
2.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跨区作业播种可以充分利用农业机械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3.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跨区作业播种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农业生产条件,合理配置农业资源,提高农业产出。
三、跨区作业播种的实施过程1.前期准备:在播种前,要对播种区域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土壤肥力、水分、气候等条件,为选择合适的播种方式和种子种类提供依据。
2.种子选择:根据播种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种子种类。
种子应具有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等特点。
3.播种机的准备:选择合适的播种机,并对播种机进行调试,确保播种质量。
4.播种:按照预定的播种计划,进行跨区作业播种。
在播种过程中,要注意播种深度、播种密度、播种均匀性等。
5.播种后管理:播种后要及时进行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确保种子发芽生长。
6.收割:在作物成熟后,及时进行收割,确保作物产量和品质。
四、跨区作业播种的成果与经验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跨区作业播种充分利用了农业机械设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缩短了生产周期。
2.降低农业生产成本:通过跨区作业播种,可以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3.优化农业资源配置:跨区作业播种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农业生产条件,合理配置农业资源,提高农业产出。
4.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跨区作业播种推动了农业科技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机跨区作业之我见
【摘要】农机跨区作业在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化作业水平、促进劳动力转移、增加机手收入、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推进农机服务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农机部门的管理力度不够、中介组织服务形式转变不够灵活、组织化程度不高、散机扰乱农机作业市场、“拦机、截机”现象时有发生、出现纠纷得不到公平解决等问题。
为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必须规范跨区作业,建议政府重视,搞好协调;发挥农机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拓宽中介组织的服务范围;搭建农机跨区作业信息平台;大力开展农机保险,解除机手后顾之忧,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机跨区作业始于1996年,到现在已十多年时间了。
它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夏到秋、由省内到省外、由试点到全面推广再到辉煌发展的过程,已成为深受农民和农机手欢迎的农机社会化、市场化服务模式,为农机社会化服务开辟了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途径,对抢收、抢种、保农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农机跨区作业的重要作用
多年实践证明,利用农作物耕种收获的时间差、地域差,组织开展大范围跨行政区域的农机作业,对于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化水平、提高农民收入、减轻农民劳动强度、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
由于跨区作业的开展,提高了农业机械利用率,缩短了机具的投资回收期,实现了农机资源的流动和优化配置,减少了机具的重复购置,改变了以往家家户户买农机的局面,推动了农业机械向大型复式联合方向发展。
目前,我县小麦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达到900台,玉米联合收获机达到115台。
(二)提升了农机化作业水平。
农机跨区作业的开展,使我县的机械作业时间提高了2倍以上,麦收时间由96年前的20多天缩短到现在的5-7天,秋季作业也缩短了10天以上。
小麦生产已是全过程机械化,小麦联合收获率由96年的10%提高到现在的98%。
广大农民群众深有感受地说:“要想收得快,就得靠机械”,“机械到田头,收麦不用愁”。
(三)节本增效,促进劳动力转移。
调查表明,联合收割机作业效率比人工收获小麦提高100倍以上,作业收费与人工收割相比每亩节省支出25-30元。
我县机收小麦面积达81万亩,按每亩节省支出25元计算,可节支2025万元。
联合收割比人工收获减少粮食损失在3%以上,以小麦亩均400公斤单产计算,每亩减少损失12公斤,每年可减少粮食损失972万公斤,折合价值1360万元。
采用机械收获后,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得以解放出来,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小城镇转移。
很多在外打工的农民在农忙季节不必再赶回家中参加抢收,
既节省了路费,又增加了收入。
(四)增加机手收入,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联合收割机进行跨区作业,提高了机具利用率,作业时间由以前每季一周左右增加到20天甚至更长。
一般情况下,一台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一年作业收入在3万元左右,比仅限于本地作业的增加2倍多。
开展好农机跨区作业,是推动农民增收就业的一条重要举措。
据测算,一般一台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需4-5人跟机作业、服务,因此,通过跨区作业可以实现农民季节性就业,直接带动全县农村劳动力约4500人,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五)推进了农机服务业的发展。
农机跨区作业在生产方式上把小而散的农机户组织起来闯市场,实现了规模化经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家庭小规模经营与大型农业机械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生产之间的矛盾,实现了小农机与大市场的对接,促进了农机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
同时,催生了一大批新型农机合作组织和中介组织,造就了一支农机社会化服务队伍。
二、农机跨区作业存在的问题
农机跨区作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农机部门对中介组织的管理还存在缺位现象、中介组织服务形式转变不够灵活、各地跨区作业中介组织的发展不平衡等等,阻碍了跨区作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农机部门的管理力度不够
对中介组织的管理仅限于对其进行培训和备案管理,而不对其具体中介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
在外出机车中,也存在着无行驶证、无驾驶证、无跨区作业证的现象。
(二)中介组织服务形式转变不够灵活,组织化程度不高
如:大规模组队形式已不适应新形势,它不仅给管理服务者带来困难,也给机手带来麻烦,一则是路途远、机车多,易发生交通事故;二则是队伍太大容易造成作业机械集中,作业价格不理想,想撤出时又易和当地领机人产生纠纷;三是到达某一个作业地点后机车分布广、地点多,不便联络沟通,不宜搞好服务与管理。
有的跨区作业中介从业人员中存在着文化和业务素质不高的现象,一些人还停留在凭经验办事或“跟风跑”的阶段,对作业期间出现的问题,如麦收纠纷、机械维修等处理能力差,对转移途中出现的意外情况表现得束手无策,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三)散机扰乱了农机作业市场
有的临时合伙、有的单独外出,跨区作业地随机主主观而定,造成盲目流动,容易和有组织的跨区作业服务队形成冲突,产生农机与作业量配比不合理,单机作业效率降低,农机户收益减少,而且影响了作业市场秩序。
这种散机形式的存在,主要是机手认为中介组织的跨区作业队在作业时间、地点和作业量上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以及认为中介组织服务不好或不愿交纳中介服务费等。
(四)“拦机、截机”现象时有发生
近几年来,由于一些地方群众用机心切,或因较为丰厚的中介服务费诱惑而出现截机倒卖,致使上路拦机截机、强迫机手作业的现象屡禁不止。
不论是在去的路上还是在回来的途中,都令机手防不胜防。
应对拦机截机事件,耗费了机手大量的精力,浪费了机手宝贵的时间,有时还会演变成欧斗事件,甚至造成人身伤害。
拦机截机事件,大部分都发生在单机外出的收割机组身上,再加上拨打“110”后,警方出警不及时、无伤人行为就不过问、地方保护主义等原因,致使农民拦机截机现象愈演愈烈。
(五)出现纠纷得不到公平解决
参加跨区作业的机手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对机械及作业知识掌握不多,操作不熟练,处事能力不佳等原因,常与当地农民产生各种安全纠纷、经济纠纷、交通纠纷等,在这种情况下,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往往得不到公平、公正地处理。
三、农机跨区作业的建议及对策
各级政府、部门、组织应站到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角度,尽快规范跨区作业,为跨区作业挡驾护航,为农民丰收、社会稳定奠定基础。
(一)政府重视,搞好协调
各级政府都要成立跨区作业领导小组,抓好农机、公安、交通等部门的分工和配合,针对以往发生的“拦机、截机”的现象,总结经验,制订出保障联合收割机顺利转移的工作预案。
同时,各级政府部门要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教育群众不要上路拦截过境联合收割机,对“拦机、截机”的高发区,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组织力量重点防范,对上路截机行为要坚决制止,对砸机、打人等行为要严厉打击,决不手软。
(二)发挥农机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
农机部门要积极顺应市场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注重加强对跨区作业市场的宏观调控,由市场启动、促进发展逐步向出台政策、规范市场转变,把工作重心转到监督管理上来,并遵循“积极鼓励、大力扶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原则,使跨区作业中的大量具体市场行为由农机协会、中介服务组织、股份制或合作制的服务实体来完成。
农机管理部门切实加强对跨区作业中介组织的领导和管理,全面培训,严格发放《中介组织资格证书》、《中介人资格证》及《跨区作业证》;作业期间,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加大农机执法检查力度,纠正和处理违章作业,同时,对散机加强管理,防止无序流动,维护正常的跨区作业秩序。
(三)拓宽中介组织的服务范围
以农机作业服务合作社、专业协会、农机大户为依托组建各种形式的中介组织,引导他们建立健全内部管理的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在搞好常规服务的同时,积极拓展新的服务内容。
将十多年来小麦机收跨区作业的成功经验运用到玉米机收跨区作业中去,努力探索和完
善三秋跨区作业的运行机制、效益机制、激励机制、服务机制和管理机制,创新玉米跨区作业的组织形式和服务模式,尽快将玉米机收跨区作业市场培育成完善、健康、发达的农机作业市场。
中介组织服务要上档次,积极做好作业市场调研,认真制定作业方案,加强技术培训,强化跟踪服务,及时处理纠纷,做到处处为机手着想、为机手排忧解难。
(四)搭建农机跨区作业信息平台
尽快开发更易查询、信息全面的全国农机跨区作业直通车,分别以县、乡镇为查询单位,及时、准确、全面反映该区机械保有量、拟引拟派机械数量、种植面积、已收割面积、作业时间、中介组织联系方式、地图等信息。
制定、完善跨区作业信息发布管理制度,信息搜集由基层农机站和合法中介组织上报县级农机管理部门,县级农机部门经过严格审核后,方能上全国农机跨区作业直通车发布,作业期间,要保证信息至少一天一更新,过时信息并要及时删除。
各地以县为单位,组建手机短信发送系统或与通信部门联合,将作业信息、天气预报等信息及时发送给在县内作业的中介组织者、机手,以方便他们做好计划。
(五)大力开展农机保险,解除机手后顾之忧
“三夏”期间,由于联合收割机作业环境恶劣、作业量大时间长,机手时常疲劳作业,容易导致农机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如果没有农机保险,农机事故双方往往是“一次事故,即刻致贫”。
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机手参加跨区作业时必须办理联合收割机、驾驶操作人员及第三者责任保险,一旦发生事故或其它突发性事件,及时报案,由有关部门做好现场勘查、责任认定和赔付损失等工作,以推动跨区作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