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制备技术的最新进展(1)

合集下载

合成制备氧化铁纳米粒子的研究

合成制备氧化铁纳米粒子的研究

合成制备氧化铁纳米粒子的研究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氧化铁纳米粒子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

氧化铁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磁性、光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如生物医学、环境保护、磁性材料等领域。

随着对氧化铁纳米粒子应用不断扩大,如何制备氧化铁纳米粒子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一般来说,制备氧化铁纳米粒子的方法有化学合成、生物合成、热分解等。

其中,化学合成是制备氧化铁纳米粒子的主要方法之一。

化学合成法具有制备规模可控、粒径可控、成本低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

化学合成法制备氧化铁纳米粒子的关键是控制粒子的粒径和结构,提高氧化铁纳米粒子的稳定性和磁学性能。

目前,制备氧化铁纳米粒子的化学合成方法主要有共沉淀法、氢氧化物沉淀法、热分解法等。

共沉淀法是一种较为简单的制备方法,采用化学沉淀法将Fe2+和Fe3+混合产生氢氧化物,再通过加热、还原等方法产生氧化物,最终制备氧化铁纳米粒子。

该方法简单易行,但缺点是粒径难以控制和单分散性较差。

氢氧化物沉淀法是一种制备单一相Fe3O4纳米粒子的有效方法,该方法以饱和的氢氧化铵溶液在碱性环境下沉淀,然后加热使其转变为氧化铁纳米晶体。

氢氧化物沉淀法制备的Fe3O4纳米粒子具有较小的粒径和良好的单分散性,但是该方法需要高温煅烧,并且对精密设备要求较高,增加了制备难度和成本。

热分解法是一种高温下进行的制备氧化铁纳米粒子的方法,该方法使用有机化学试剂作为还原剂来制备氧化铁纳米晶体,具有粒径可控性好的特点。

但是,该方法需要高温下进行制备,需要使用有毒的、易燃易爆的有机试剂,制备过程中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毒性危害。

综合来看,制备氧化铁纳米粒子的化学合成法各有优劣,需要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

在制备氧化铁纳米粒子的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反应中的温度、pH值、还原剂的种类和用量等因素,来调整氧化铁纳米粒子的粒径和结构,以获取高性能的氧化铁纳米材料。

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造影剂在MRI应用进展

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造影剂在MRI应用进展

中国实验诊断学
21 年 1 0 1 2月
第1 5卷
第1 2期

21 5 一 8
后介 导 的胞 吞 作 用 : 常用 的转 染 试 剂 有 多 聚 左 旋 赖 氨 酸 ( L )硫 酸 鱼精 蛋 白等 。通过 静 电相 互作 用 , 负 电荷 的 PL 、 带 SI PO与带正 电荷 的转染试 剂结 合形成 复合 物刺 激细胞 膜 内
束( o 合成 。这个反 胶束 的水相 内核 可溶解 亲 水 的复合 w/ )
物、 盐类等 。将 含 有 F3 e 和 F2 摩 尔 比 2:) e ( 1 的溶 液溶 于
A T n己烷形成 的反胶束水核 中 , O /- 加入氢 氧化钠溶 液实现沉
淀反应 。更 小的 、 均一 的粒 子可 在低温 下 , 更 在氮气 存 在 的 条件下通过沉淀 反应制 备。反胶 束 内部水 核 的大 小是 纳米 级的 , 以这些纳米 反应器 内部制备 的磁 粒子很 小 ( 于 1 所 小 5
备时常加入 稳定剂如 表面 活性剂 或聚 合物 以防止 纳米 粒子
的聚集 。大多数 的聚合物都 吸附在表面特定 的基 质上。
但是 选择包覆材 料 需要谨 慎。粒 子包覆材 料 可分 为无
和基质 中形成细小 的晶体核 , 然后 晶体 长大 。生 长的过程通 过物质转运和单体 ( 即原子 、 子或分子 ) 离 的附加 和移除维 持
吞作 用 , 从而将铁颗粒转运 至细胞 内。脂质 体介导 的胞 吞作 用: 由于带有负 电荷 , 氧化铁 颗粒 能被 带正 电荷 的脂质 体包
围。2— 4个脂质体与 1 个单个 的对 比剂分子或颗 粒结合 , 然 后这种脂 质复合物与细胞胞浆膜融合 , 将对 比剂转运至 细胞 液 中。Cu L 等 …对 照脂质体介导 的 SI rz J PO与单 纯 S I PO分别 标记 细胞 , 单纯使用 SI 接标记 细胞所需 S I 度为 转 PO直 PO浓 染试剂介导后所需标记 浓度的 10倍 , 0 且细 胞 内的 自由基 生 成增加 , 对细胞产生毒副作用 。 会

《2024年Fe3O4@SiO2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研究》范文

《2024年Fe3O4@SiO2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研究》范文

《Fe3O4@SiO2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研究》篇一摘要:本文主要研究Fe3O4@SiO2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过程。

通过对材料合成条件的探索和优化,实现了高质量的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

本文详细介绍了制备方法、表征手段以及所制备的磁性纳米颗粒的性质和应用。

一、引言随着纳米科技的不断发展,磁性纳米颗粒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生物医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Fe3O4@SiO2磁性纳米颗粒作为一种重要的磁性纳米材料,其制备方法和性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Fe3O4@SiO2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1. 材料与试剂(1)主要材料: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颗粒;(2)试剂:正硅酸乙酯(TEOS)、氨水、乙醇等。

2. 制备过程(1)首先,通过共沉淀法或热分解法制备出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颗粒;(2)然后,在Fe3O4纳米颗粒表面包裹一层二氧化硅(SiO2),通过控制TEOS与氨水的反应,形成核壳结构的Fe3O4@SiO2磁性纳米颗粒;(3)最后,通过离心、洗涤、干燥等步骤得到纯净的Fe3O4@SiO2磁性纳米颗粒。

三、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措施1. 影响因素: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的浓度和比例等都会影响Fe3O4@SiO2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过程和性质。

2. 优化措施: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如调节反应温度、时间以及反应物的浓度和比例,可得到具有不同尺寸和表面性质的Fe3O4@SiO2磁性纳米颗粒。

此外,还可以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调节pH值等方法进一步优化制备过程。

四、表征与性质分析1. 表征手段: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动态光散射(DLS)等手段对Fe3O4@SiO2磁性纳米颗粒进行表征。

2. 性质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Fe3O4@SiO2磁性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磁性能和稳定性,尺寸分布均匀,表面光滑。

此外,其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低毒性,为生物医学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研究进展

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研究进展

2010年第29卷第7期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1241·化工进展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研究进展孙涛,王光辉,陆安慧,李文翠(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12)摘要:磁性纳米颗粒是一种多功能性材料,在医学、催化和磁记录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综述了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共沉淀法、热分解法、微乳液法、水热合成法;改性途径,包括表面活性剂改性、有机聚合物包覆,和硅、碳、金等无机材料包覆的研究现状和最新研究成果,并对其以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磁性;纳米粒子;制备;保护;复合中图分类号:O 48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10)07–1241–10Research development of magnetic magnetite nanoparticlesSUN Tao,WANG Guanghui,LU Anhui,LI Wencui(State Key Laboratory of Fine Chemicals,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 116012,Liaoning,China)Abstract:Magnetite nanoparticle is a kind of materials with many functions,and has wide application in such fields as medicine,catalysis and magnetic recording etc.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of magnetic magnetite nanoparticles,including co-precipitation,thermal decomposition,microemulsion,and hydrothermal synthesis etc. Current strategies for the protection of magnetic nanoparticles are also discussed,such as surface modification,polymer coating,silica coating,carbon coating,gold coating and so on. Finally,the research prospect of magnetism particles is presented.Key words:magnetic;nanoparticles;preparation;protection;composite近年来,磁性纳米颗粒的研究在各个学科领域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主要包括磁流体[1]、催化剂[2]、生物工艺/生物医药[3]、核磁共振成像[4]、数据存储[5]等领域。

氧化铁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应用

氧化铁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应用

氧化铁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应用近年来,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纳米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氧化铁纳米粒子(iron oxide nanoparticles)作为一种纳米材料,其特殊的磁性、光学和化学性质,使其在医学、环保、能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氧化铁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氧化铁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目前,制备氧化铁纳米粒子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化学还原法、热分解法、溶剂热法和共沉淀法。

化学还原法是利用金属离子的还原作用在溶液中制备氧化铁纳米粒子的方法。

在该方法中,氧化还原反应是通过还原剂将金属离子还原成纳米颗粒的。

热分解法是利用高温下有机金属桥联合物的热解分解的方法,通过控制温度、时间和反应物浓度合理来制备氧化铁纳米粒子。

溶剂热法是利用有机溶剂中及其混合物中金属离子和氧源的齐聚反应制备氧化铁纳米颗粒的方法。

最后,共沉淀法是将两种金属离子混合在一起,加入一个碱性沉淀剂,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氧化铁晶体和纳米孔道的方法,产生氧化铁纳米颗粒。

二、氧化铁纳米粒子在医学应用中的意义氧化铁纳米粒子在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磁性属性可以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来成像诊断,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领域。

同时,氧化铁纳米粒子可以作为药物、蛋白质等靶向传递的材料,可以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和生物活性。

另外,氧化铁纳米粒子还可以用来作为肿瘤治疗的载体,由于其磁性,可以在磁场下实现磁热治疗,产生局部高温杀死肿瘤细胞。

三、氧化铁纳米粒子在环保应用中的作用氧化铁纳米粒子在环保方面的意义也很重要。

通过氧化铁纳米粒子的吸附过程,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有机染料、电池液泄漏物等有害物质。

另外,将氧化铁纳米粒子复合于多孔性材料中后,可以用作高效的催化剂,具有很好的环保效果。

四、氧化铁纳米粒子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氧化铁纳米粒子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例如,将其作为电池电极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的特性。

另外,将氧化铁纳米粒子制成纳米发电机,可以利用其磁性产生电能。

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纳米技术的日益成熟,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是近年来研究较为火热的一种纳米材料,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潜力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

本文就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介绍。

一、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是一种具有独特电子结构和磁性质的铁氧化物纳米材料,其具有比表面积大、尺寸小、结构稳定、表面修饰易等特点。

目前,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机械法、溶胶-凝胶法、微波法等。

同时,为了确定其性质和颗粒大小等参数,表征方法也非常重要。

传统的表征方法包括XRD、TEM和FTIR等,而光学法、拉曼光谱和磁学的表征方法则较新近。

二、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是该领域中最具有潜力的应用之一。

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可以在磁场中表现出良好的磁性响应,并且磁电耦合效应可以被用于姿态测量和运动追踪等医学影像应用。

同时,其具有比重大、能够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优点,可以用于MRI对特定器官结构和生理过程的成像。

比如,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可以用于肝癌、卵巢癌和淋巴结等肿瘤的影像诊断和治疗监测,同时还可以通过钙化血管和淀粉样斑块的构成来诊断心脑血管疾病。

三、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在生物治疗方面的应用除了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在生物治疗方面的应用也日益重要。

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可以靶电性溶液中塑造成不同形状,如球形、棒形、磁符合形等,用于纳米药物的传输、光学纳米准点治疗和磁性流控等方面。

同时,其还可以用于热疗、放疗和化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的结合应用,促进药物传输和治疗效果。

四、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在生物检测方面的应用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在生物检测方面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可以与靶分子结合,实现高度敏感的检测。

同时,其表面修饰的分子可以用于特定微生物和病理蛋白分子的快速筛查,如肿瘤标志物、病毒和细菌等。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刘国华;陈燕明;蔡庆;陈晓军;洪若瑜【摘要】目的:制备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并研究其物理、磁学性质及传递特性,探讨其作为磁共振阴性对比剂的可能性.方法:共沉淀一步法制备葡聚糖包被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分析其内部晶体结构,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其表面结构,透射电镜(TEM)及动态激光粒度仪测量其大小,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检测磁化率等参数.此外,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家兔血和不同脏器中的样品铁含量,MRI观察注射样品后肝、淋巴结的增强效果.结果:所得样品核心为四氧化三铁晶体,表面包覆葡聚糖,核心粒径6~8 nm,整体颗粒直径为33 nm.样品铁含量为0.2 mlnol/L.磁化曲线表现为超顺磁性,饱和磁化强度为48.1 emu/g.样品在家兔体内血循环时间较长(>6 h),主要分布至脾、肝、肺、心、淋巴等网状内皮系统,注射样品后肝、淋巴结在T2WI1号明显降低.结论:实验表明,制备的样品可作为一种新型的磁共振阴性造影剂,广泛用于肝脾、淋巴结等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0(007)019【总页数】5页(P33-37)【关键词】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物理性质;磁学性质;传递特性;磁共振阴性对比剂【作者】刘国华;陈燕明;蔡庆;陈晓军;洪若瑜【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市立医院东区呼吸科,江苏苏州,21500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市立医院东区呼吸科,江苏苏州,21500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市立医院东区放射科,江苏苏州21500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市立医院东区呼吸科,江苏苏州,215001;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苏州,2151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4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纳米生物材料被广泛研究并投入临床,其中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USPIO)作为一种新型的磁性纳米生物材料,常用于磁共振的阴性对比剂、示踪剂及靶向药物载体等,但该产品价格昂贵,国内市场难觅踪影,本实验采用化学共沉淀一步法制备USPIO,从物理、磁学性质、传递特性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其作为磁共振阴性对比剂应用于临床的可能性。

纳米氧化铁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纳米氧化铁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纳米氧化铁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摘要】本文介绍了纳米氧化铁的性质,综述了近年来纳米氧化铁的制备方法,初步探讨了制备工艺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纳米氧化铁的性能及其在各种领域中的应用。

【关键词】纳米氧化铁;性能;制备;应用纳米氧化铁具有良好的耐光性、磁性和对紫外线具有良好的吸收和屏蔽效应,可广泛应用于闪光涂料、油墨、塑料、皮革、汽车面漆、电子、高磁记录材料、催化剂以及生物医学工程等方面,且可望开发新的用途[1,2]。

本文简单介绍了纳米氧化铁的性质,并论述了纳米氧化铁制备方法和应用。

1.纳米氧化铁的性质纳米氧化铁的具有纳米粒子与纳米固体的基本特性,如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尺寸效应等,也表现出自身的特性与块体材料不同的现象。

目前应用最多的氧化铁主要是α-Fe2O3,纳米α-Fe2O3的主要性质是有较好的耐热性、磁性、耐光性,并且纳米微粒尺寸小有较高的表面能,因此表现出很多不同于普通尺寸材料的特征。

纳米氧化铁除了具有普通氧化铁的耐腐蚀、无毒等特点外,还具有分散性高、色泽鲜艳、对紫外线具有良好吸收和屏蔽效应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闪光涂料、油墨、塑料、皮革、汽车面漆、气敏材料、催化剂、电子、光学抛光剂、生物医学工程等行业中[3]。

2.纳米氧化铁的制备纳米氧化铁的制备方法总体上可分为干法和湿法。

湿法在工业生产中使用的较为广泛。

一般以工业绿矾、工业氯化(亚)铁或硝酸铁为原料,采用强迫水解法、水热法、胶体化学法等制备。

干法常以羰基铁或二茂铁为原料,采用火焰热分解、气相沉积、低温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或激光热分解法制备[4]。

由于湿法具有原料易得且能直接使用、操作简单、粒子可控等优点,因此工业上多用此法制备纳米氧化铁。

目前湿法制备纳米氧化铁的主要方法有如下几种:2.1沉淀法[5,6]主要是在溶液状态下将不同化学成分的物质混合,在铁盐溶液中再加入一定的沉淀剂(如OH-)来制备铁的前驱体沉淀物,再将此沉淀物经过干燥或煅烧,来制得相应的纳米级氧化铁粒子。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o ie( P O' a o a t ls xd US I ) n p ri e n c
LUG o u , H N Yn i JC I i , H NX a u1 N uys I uhd C E amn , A n C E i]n HO GR ou g Qf o ,
( . e at e to eprt n E s— e t n o h fitd S z o ncp lHoptlo nig Me ia U i ri , 1D p r n fR si i , at sci fteA ae uh u Mu i a m ao o i i si fNaj dc nv sy a n l e t
Me ia ie i ,S z o 21 0 ,Chn ;3De at n f C e sr n e c lEn i e rn ,S z o ie i , dc Unv r t l s y uh u 5 01 ia . p rme to h mit a d Ch mia gn e g u h u Unv r t y i s y
o rl oao n x lr t o sbl yfru i ga e aiec nr s g n si u a r tr a d ep oeisp siii o sn sn g t o t ta e t n MRI M eh d :T eio xd a o a i b y t v a . t o s h n o ien n p r - r t ce so tie y me n fC — rcptt n o e se t o , t n e rsa tu t r sa ay e yX— a i rc lswa ban d b a so O p e i i i n - tp meh d isin rc tlsr cu ewa n lz d b rydf a — ao y

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在医学成像领域中的应用

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在医学成像领域中的应用

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在医学成像领域中的应用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被研发出来,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其中,医学成像技术作为一种能够帮助医生更加准确地认识人体内部情况的技术,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在医学成像技术中,纳米颗粒正在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而其中的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因其磁性较强、对生物体无毒及对光学成像等方面优良的性能,成为了医学成像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纳米材料。

在介绍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的应用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一般来说,制备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需要采用化学合成法,该法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热分解法和共沉淀法。

下面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这两种方法的制备过程。

首先,热分解法需要先将Fe(CO)5 配制在三价酸的有机溶液中,然后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参数,将Fe(CO)5 分解成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并进行表面修饰。

而共沉淀法则需要先将Fe3+和Fe2+离子混入溶液中,并通过加热、加碱等方法将其沉淀下来,最后通过焙烧等方法得到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

不同的制备方法会对所得到的纳米粒子形貌、尺寸及稳定性等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

近年来,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在医学成像领域中的应用日渐广泛,主要归功于它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一方面,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本身具有较强的磁性,因此可以通过磁共振成像等技术来检测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的分布情况;另一方面,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的表面可以被修饰成各种不同的结构,使其能够在不同的医学成像技术中得到应用。

其中,被广泛使用的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磁共振成像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一种基于物质对磁场的响应而实现成像的技术。

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因具有较强的磁性,因此可以作为对比剂在磁共振成像中得到应用。

磁共振成像技术具有高分辨率、无辐射等优点,因此在医学领域中被广泛使用。

二、荧光成像技术荧光成像技术是一种基于荧光物质发出的荧光信号进行成像的技术。

磁性氧化铁纳米材料制备和性能分析

磁性氧化铁纳米材料制备和性能分析

磁性氧化铁纳米材料制备和性能分析磁性氧化铁纳米材料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在医学、电子、能源、环境等领域,特别是在磁性材料和催化剂领域。

本文从制备方法和性能两个方面入手,探讨磁性氧化铁纳米材料的最新研究动态。

一、制备方法氧化铁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

其中,化学法制备氧化铁纳米材料最为常见和有效。

1.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制备氧化铁纳米材料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将金属或金属离子转化为可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的金属化合物,然后通过凝胶化和热处理,形成纳米粒子。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铁纳米材料过程中的主要参数包括金属离子浓度、pH值、表面活性剂种类和浓度等。

调节这些参数可以控制氧化铁纳米晶体的大小、形态和晶体结构。

2. 水热法水热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制备氧化铁纳米材料的方法。

它的主要原理是利用高温高压水相反应,形成纳米晶体。

通过控制反应时间、温度、pH值等参数,可以得到不同尺寸和形态的铁氧化物纳米材料。

3. 共沉淀法共沉淀法是一种便捷的制备氧化铁纳米材料的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将金属离子和氢氧化物混合起来,形成沉淀。

随后,经过热处理,形成氧化铁纳米粒子。

共沉淀法常常可以控制纳米粒子的尺寸和形状。

二、性能分析氧化铁纳米材料在磁性、光学、电学和催化等方面表现出了独特的性能。

1. 磁性氧化铁纳米材料是一种优秀的磁性材料,能够呈现不同的磁性行为,包括超顺磁体、铁磁和反铁磁。

纳米材料比其大尺寸的对应物具有更强的磁性响应。

氧化铁纳米材料的磁性源于其自旋和轨道磁矩。

在纳米材料中,自旋和轨道运动的耦合可导致磁矩的非对称性,导致强烈的磁交换作用。

因此,氧化铁纳米材料比大尺寸材料具有更强的磁学特性,对于磁盘、传感器等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 光学氧化铁纳米材料还具有一些特殊的光学性质。

纳米材料因其尺寸为纳米级别,具有局域化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等吸收性质,可用于光学传感器、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Fe3N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Fe3N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Fe3N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秦伟宁;魏立新;贾新磊
【期刊名称】《化学工程师》
【年(卷),期】2024(38)1
【摘要】Fe3N作为一种磁性纳米粒子,同时具有纳米粒子和磁性物质的特殊性质,由于其优异的机械强度、耐腐蚀抗氧化能力等特点,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磁流体、电极材料和催化等领域。

本文论述了Fe_(3)N磁性纳米材料的结构,在对Fe3N的制备方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物理和化学两种制备方法,并总结了Fe_(3)N 磁性纳米材料在各领域中的应用,同时对Fe_(3)N磁性纳米材料未来研究应用进行了展望。

【总页数】6页(P61-65)
【作者】秦伟宁;魏立新;贾新磊
【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滨州学院化工与安全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138.11
【相关文献】
1.纳米Fe3O4磁性粒子的制备及其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2.制备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
3.复合Fe3O4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在环境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4.生物大分子介导仿生矿化制备磁性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
5.“一锅法”制备氨基碳纳米管功能化磁性纳米粒子及其在谷物和蔬菜中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测定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的化学制备及应用进展

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的化学制备及应用进展

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的化学制备及应用进展由于纳米四氧化三铁特殊的理化学性质, 使其在实际应用中越来越广泛,其制备方法和性质的研究也得到了深入的进展。

磁性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制备纳米微粒一般采用真空冷凝法、物理粉碎法、机械球磨法等。

但是用物理方法制备的样品一般产品纯度低、颗粒分布不均匀, 易被氧化, 且很难制备出10nm 以下的纳米微粒, 所以在工业生产和试验中很少被采纳。

化学方法主要有共沉淀法、溶胶- 凝胶法、微乳液法、水解法、水热法等。

采用化学方法获得的纳米微粒的粒子一般质量较好, 颗粒度较小, 操作方法也较为容易, 生产成本也较低, 是目前研究、生产中主要采用的方法。

一、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目前, 制备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方法的机理已研究得很透彻。

归结起来一般分为两种。

一是采用二价和三价铁盐, 通过一定条件下的反应得到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另一种则是用三价铁盐, 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三价的氢氧化物, 最后通过烘干、煅烧等手段得到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1.共沉淀法共沉淀法是在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离子的可溶性盐溶液中, 加入适当的沉淀剂, 使金属离子均匀沉淀或结晶出来, 再将沉淀物脱水或热分解而制得纳米微粉。

共沉淀法有两种: 一种是水解法, 即将一定摩尔比的三价铁盐与二价铁盐混合液直接加入到强碱性水溶液中, 铁盐在强碱性水溶液中瞬间水解结晶形成磁性铁氧体纳米粒子。

另一种为滴定水解法, 是将稀碱溶液滴加到一定摩尔比的三价铁盐与二价铁盐混合溶液中, 使混合液的pH 值逐渐升高, 当达到6~7 时水解生成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

共沉淀法是目前最普遍使用的方法, 其反应原理是:Fe2 + + Fe3 + + OH →Fe (OH) 2 / Fe (OH) 3 (形成共沉淀) (1) Fe (OH) 2 + Fe (OH) 3 →FeOOH + Fe304 (pH ≤715) (2)FeOOH + Fe2 + →Fe3O4 + H+ (pH ≥912) (3)该法的原理虽然简单,但实际制备中还有许多复杂的中间反应和副产物:Fe3O4 + 0125O2 + 415H2O →3Fe(OH)3 (4)2Fe3O4 + 015O2 →3Fe2O3 (5)此外, 溶液的浓度、nFe2 +PnFe3 + 的比值、反应和熟化温度、溶液的pH 值、洗涤方式等, 均对磁性微粒的粒径、形态、结构及性能有很大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 FeCO3 —Fe (OH) 2 体系制备α—Fe2 O3 工艺过程通常
分四步进行 :
(a) . 中和反应 : Fe2 + + CO23 -
FeCO3 ↓
(b) . 水 解 反 应 : FeCO3 + 2 H2 O
Fe ( OH) 2 + H2 O +
CO2 ↑
(c) . 氧化反应 :3Fe (OH) 2 + 1/ 2O2
溶胶 —凝胶法 (sol - gel) [9 ,10] 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 ,主要 以醇盐为原料 ,在一定的温度和条件下进行水解和缩聚反 应 ,而随着缩聚反应的进行以及溶剂的蒸发 ,具有流动性的 溶胶逐渐变为略显弹性的固体凝胶 ,然后再在比较低的温度 下烧结成为所要合成的材料 。凝胶的结构和性质在很大程 度上决定了其后的干燥 ,致密程度 ,并最终决定材料的性能 。 除了通过对反应过程工艺的控制来对材料进行设计外 ,各种 化学添加剂 (如 SDS ,SDBS) 往往被引入到 sol —gel 反应过程 中 ,这些添加剂可以改变水解 ,缩聚反应 ,改变凝胶结构均匀 性 ,同时也能够控制其干燥行为 。凝胶形成工艺过程如下图 1 所示[11 ] 。
图 1 不同溶胶 - 凝胶过程中凝胶的形成 Dong 等人[12] 用 sol —gel 法合成α———Fe2 O3 纳米粒子 时 ,在反应物中加入环氧乙烷 ( EO) 取得了理想效果 。河南 师范大学的牛新书等人[13] 在硝酸铁乙二醇甲醚溶液体系中 加入硅酸乙酯 ,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γ- Fe2 O3 纳米晶粉体 , 改变硅酸乙酯的加入量制备出具有不同晶相的粉体 。 溶胶 —凝胶法的优点是反应温度低 ,产物粒径小 ,可控 制在几十纳米范围 ,为高密度记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合成 工艺的可操作性 ,也很适应于大规模工业生产发展的要求 ; 缺点是成本高和干燥时开裂 。 313 气相还原法 所谓气相还原法是指先将固态粉料放入管状反应器内
·82 ·
现代机械 2003 年第 4 期
2 Fe3 O4 + 1/ 2O2
3 Fe2 O3
溶液中关键的反应是水解与氧化反应 。
该方法通过控制水解条件来合成分散球形微粉 ,最小粒
径可达 20nm 左右 ,并且操作方便 ,可连续生产 。
进行干燥 ,然后使粉料在高温下蒸发 ,同时 ,通入载气将原料 气体送至高温反应区 。在反应区 ,原料气体及保护气体一举 混合 ,纳米粒子瞬间成核 。成核后的粒子由真空泵抽运迅速 脱离反应区 ,到达粒子收集器 ,从而得到了均匀 ,高纯 ,球状 , 单向的纳米粒子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曹茂盛等人[14] 以 H2 和 N H3 作为还原剂 ,用气相还原法制备出均匀 ,球形 ,单相 的纳米级α- Fe 粉末 ,并呈现出强磁性 。 314 水热法
2 颗粒磁记录介质最新发展状况
目前有两种不同性质的磁记录介质 :一种是将磁性颗粒 介质涂在薄膜材料上制成的 ;另一种是铁磁性体或磁性合金 薄膜介质 。作为磁记录材料的颗料介质 ———磁粉 ,主要分为 四类 :磁性氧化铁 ,二氧化铬 ,金属磁粉和钡铁氧体 。它们的 发展速度很快 ,但发展不平衡 (如表一) [2] 。
Key words :magnetism record material ;magnetic ferric oxide ;nanoparticle
1 引言
磁记录介质的发展是磁记录技术的基础 。磁记录领域 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是基于颗料磁记录介质的发展 。随着卫 星广播 ,视频系统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磁记录技术的 发展仍然是向高频率 ,大存储容量和高质量方向迅速发展 。 近十几年的研究证明[1] ,氧化铁纳米粒子作为磁记录材料 , 因其粒子小 ,单位面积储存的信息量大 ,而且在提高信噪比 , 改善图像质量等方面都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因此 ,磁性氧化 铁纳米粒子被认为是在高密度记录领域中很有发展前途的 材料之一 。
表 1
磁粉发展现状
磁粉名称 开发时间 开发者
磁粉特性
现行价格
产值
(美元/ kg) 年产量/ t 比重 %
γ- Fe2 O3 1934 德国 BASF 针状形态各向异性 311
9516
5183
Co -γ- Fe2 O3 1973 日本 DTK 包钴γ- Fe2 O3
418 49097 55. 33
CrO2 1961 Du Pont
中青年学者专栏
·81 ·
于组成相同且表面活性剂相同 ,所以在热力学上仍然是稳定 的。
适合于制备纳米微粒的微乳液应符合下列条件 : (a) 结 构参数 (颗粒大小 ,表面活性剂平均聚集数) 和相行为应有较 多的研究 ; (b) 在一定组成范围内 ,结构比较稳定 ; (c) 界面的 强度应较大 。
Ne w Progress in Preparation Technique of Magnetic Ferrite Nanoparticles
Chao Jian- xing Zhang Yi Nie Deng- pan Abstract : Recent development about particle magnetic record material was presented in t his paper t hat especially included t he pre2 paring technique of magnetic Fe2 O3 nanoparticle. Many met hods were introduced ,including sol- gel ,sediment ,microemulsion and su2 percritical drying etc. This technique was employed to create magnetic Fe2 O3 nanoparticle t hat was less t han 100 nm in size.
粒径均匀 ,团聚少的铁氧体纳米微粒 。另据报道[17] 用水热 法制备无孔洞的椭球形三氧化二铁不仅适用于平行记录 ,也 适用于垂直记录 。

315 均相沉淀法 一般的沉淀过程是不平衡的 ,但如果控制溶液中的沉淀
剂浓度 ,使之缓慢地增加 ,则使溶液中的沉淀处于平衡状态 , 且沉淀能在整个溶液中均匀地出现 ,这种方法称为均相沉淀 法[11] 。该法通常是通过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使沉淀慢慢地生
·80 ·
现代机械 2003 年第 4 期
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制备技术的最新进展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 (510640) 曹建新 贵州工业大学 (550003) 张 煜 聂登攀
摘要 :介绍了颗粒磁记录介质的发展现状 ,着重总结 ,分析了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制备技术最新进展 ,包括了溶胶 —凝胶 法 、共沉淀法 、微乳法 ,超临界流体干燥法等最新合成方法 。这些方法是合成粒径小于 100nm 的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的 有效方法 。 关健词 :磁记录介质 ;磁性氧化铁 ;纳米粒子
作者简介 :曹建新 ,男 ,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 ,贵州工业大学教授。 张煜 :女 (1997 - ) ,贵州工业大学 2000 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的制备技术。
收稿日期 :2003 - 5 - 7
©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骤 ,从而极大地降低乃至避免了硬团聚的形成 。 用水热法制备的超细粉末最小粒径达到纳米的水平 。
归纳起来可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11] 。
(a) . 水热氧化 ———典型反应可用下式表示 :
mM + nH2 O Mm On + H2
其中 M 为铬 ,铁为合金等 。
(b) . 水热沉淀 ———比如 : KF + MnCl2
Fe3 O4 + H2 O
(d) . 煅烧及脱水 α: - FeOOH α- Fe2 O3 + H2 O
©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微乳液法的一般工艺流程为 :
Feltin 等人[8] 用微乳液法以 FeCl2 与表面活性剂十二烷 基硫酸钠 ( SDS) 反应生成的 Fe (DS) 2 为反应物 ,通过控制 SDS 浓度及反应温度制得了粒径大小为 317 - 1116nm 的球 形 Fe3 O4 纳米粒子 。该方法中在反应物浓度极低及室温时 却可获得稳定的纳米粒子 ,反应温度的变化直接影响粒子的 结晶程度及磁性 。 312 溶胶 —凝胶法
高质量
1513 5446 23. 16
金属磁粉 1978 美国 3M
高矫顽力
44. 0 1398 14. 41
钡铁氧体 1982 日本东芝
垂直取向
95. 0
14
0. 31
3 磁性氧化体纳米粒子制备技术
一般说来 ,磁记录介质对磁粉的主要要求是 : (a) . 尽可能高的矫顽力 (在一定类型的极限下) ; (b) . 窄的开关场分布 (SFD) ; (c) . 高的饱和磁化强度 (MS) 。 同时还要求磁粉在粘合剂系统中易干分散和取向 。基 于以上要求 ,近年来开发了许多制备磁性氧化铁磁粉 (1 100nm) 的新工艺[4] 。 超细粉末的制备方法有两大类 :粉碎法和造粒法 。前者 是利用机械能等作用而使粗颗粒逐步被粉碎成细粉 ,由于该 方法的局限性故不适合于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 。这种方法 制得的超细粉粒径通常大于 1μm ,球形度差 ,在粉碎过程中 难免混入杂质 ,效率低 ,但原料丰富 ,制备成本相对低 ,产量 大 。造粒法是利用离子 ,原子通过成核 ,长大 ,干燥和煅炼等 过程来制备超细粉 ,容易获得 1μm 以下的微粉 ,并且化学纯 度高 ,均匀性好 ,粒径分布窄 ,结晶可控制 ,但成本高 。造粒 法包括气相法 、液相法和固相法 ,基于这两三种方法衍生出 了许多制备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的新方法 。 311 微乳液法 微乳液法[6 ,7] 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备超微粉末的 有效方法 。所谓微乳液是指热力学上稳定分散的二种互不 相容的液体混合物 ,其中分散相以微液滴的形式存在于连续 相中 ,分散相被相界面的表面活性分子所稳定 。把在微液滴 中分别包有反应物 A 、B 的相同组成的微乳液混合 ,微液滴 不断地相互碰撞融合破裂 。在碰撞融合的过程中微液滴间 将发生物质交换和核聚积 。这样在一个微波滴中就会包有 反应物 AB ,从而发生化学反应 。但从整个微乳液系来讲 ,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