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生活需要法律》教案及反思
法律保障生活-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法律保障生活-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法律对人们生活的保障作用。
2.认识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增强法律意识。
3.了解我国法律的规定和制度,树立法治思想。
二、学习重点、难点学习重点1.了解法律对人们生活的保障作用。
2.认识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增强法律意识。
3.了解我国法律的规定和制度,树立法治思想。
学习难点1.认识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增强法律意识。
2.树立法治思想。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课件或黑板,让学生回想一些在生活中遇到的与法律相关的事情,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在我们生活中所起到的保障作用。
2.自学环节学生自学并总结法律对我们生活的保障作用。
教师在一旁提醒和指导。
3.合作探究环节学生分组,探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法律问题,比如说交通事故、合同纠纷等等,并列举相关的法律规定。
教师在一旁引导和搜集资料。
4.讲解和交流环节每个小组派出一位学生,讲解与自己所讨论的法律问题相关的一些法律规定和制度,并与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
5.实践环节通过分析某些具体案例,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法律问题。
6.课堂总结通过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小结、评议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达到学生和教师都满意的效果。
四、课后作业1.拓展自己的法律知识,了解关注一些与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有关的法律问题。
2.反思自己在平时生活中是否有违法行为,思考问题并总结。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于法律对人们生活的保障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
同时,学生们也从课程中汲取到了树立法治思想的重要性,更好地拥有了法律意识。
在学习中,学生们从自学、合作探究、讲解交流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学习,本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学生们对于法律问题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
(最新)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9.2法律保障生活》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设计意图:形象的树状图既便于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框架留下深刻印象,通过梳理知识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漫画欣赏:《让座》《迟到》《后悔》三幅漫画分别违反了什么规范?他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2)对比理解:法律、道德、校规校纪,这些规则有什么不同----区分规则——根据学生的层次设计梯度问题:如何区分规则?(结合表格说明、引领、铺垫)2.走进特殊规则:什么是法律(法律的特征)◆探究点一:法律的产生情景设置:“我们全家到一家火锅店就餐,发现老板违反了法律。
”思考:法律是如何产生的?想一想:从法律的产生来看,法律具有什么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处理P91“相关链接”,认识法律创制的两种基本形式。
(展示、设问、互动、引领、说明、拓展等)——处理P91“探究与分享”,认识我国还需要加强立法(展示、设问、互动、引领、说明、拓展等)(1)校园暴力现象频发,这方面需要专门立法。
(2)电信诈骗现象增多,这方面需要专门立法。
(3)移动通信乱收费、霸王条款等方面需要专门立法。
(4)电子商务安全方面需要专门立法。
◆探究点二:法律的实施材料一:“6.26”国际禁毒日,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对5起毒品犯罪案件进行了集中公开宣判。
在审理的这5起案件中,刘家良、文礼红等四人一审被判死刑,张亨等四人获无期徒刑。
材料中违法行为受到法律的制裁,说明了法律具有什么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处理P92“相关链接”,认识国家强制力包括哪些。
(展示、警醒、点评、说明、拓展等)◆探究点三:法律调整的范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反腐力度,“老虎”“苍蝇”一起打。
近年来,我国开展“天网”行动,抓捕外逃贪官。
上述材料说明了法律具有什么样的特征?➢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么做,如果人们违反了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理,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2023年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生活需要法律教案
2023年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生活需要法律教案主题和目的本教案的主题是“生活需要法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与法律相关,所以我们需要学习法律知识。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如何遵守法律,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并且学习如何在生活中保护自己的权益,避免法律的风险。
教学内容1. 什么是法律?法律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根本保障。
法律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确立的一套规则和程序,是国家行使权力和保障民众权益的工具。
法律具有强制力,必须得到执行,否则就会受到制裁。
2. 法律的种类中国法律体系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司法解释。
其中,宪法是最高法律规范,是中国法律体系的总纲领,而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普遍适用的具体法规,行政法规是由行政机关按照法律授权制定的规章,地方性法规是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针对本地区的具体法规,司法解释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对某些法律实践问题做出的裁判规定。
3. 生活中需要学习的法律知识生活中许多问题都与法律相关,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以避免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
比如:•交通安全法律知识:规避交通事故,学生需要了解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如何正确使用交通工具、如何行车文明等。
•网络法律知识: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使用网络的,因为网络的普及,学生需要了解网络世界中的法律规定,比如涉及到网络侵权,网络言论自由等问题。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在日常消费中,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知识,以避免受到不良商家的欺诈,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
•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知识:学生作为未成年人,需要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比如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如何避免非法侵害等。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介绍“生活需要法律”,启发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了解。
让学生了解到法律知识的重要性。
2. 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讲解什么是法律,介绍中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
部编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2课时《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2课时《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法律保障生活》是部编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2课时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掌握法律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下学期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法律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法律的具体内容和实际运用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深化认识。
此外,学生可能对法律与自己生活的关系产生疑问,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解答。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掌握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3.引导学生认识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明白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的作用。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法律作用的理解。
2.法律与生活的关系,法律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3.准备课堂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法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中,法律起到了什么作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法律保障生活》。
2.呈现(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如法律是什么、法律的来源、法律的特征等。
然后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如保护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等。
3.操练(2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法律与生活有什么关系?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法律保障生活》说课稿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法律保障生活》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法律保障生活》这一章节,主要向学生介绍了法律在保障我们的生活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理解法律是如何保障我们的生活的,从而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常识,但对其理解和运用还不够深入。
他们对法律的认识大多停留在表面,对于法律的具体内容和作用还缺乏系统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的作用,并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理解法律的作用,能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使学生认识到法律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
2.教学难点:法律如何保障我们的生活,如何运用法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小组讨论等,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理解法律是如何保障我们的生活的。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法律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6.课堂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法律保障生活1.法律的基本概念2.法律的作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规范公民行为3.法律如何保障我们的生活–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1框生活需要法律课件(部编人教版)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第一框 生活需要法律
1.知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了解法律的起源 和本质。 2.理解生活需要法律,理解法治的地位和意义。 3.认识法律为我们的成长提供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树立法律意识。
板块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身边的法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时
大家谈
你期待的法治国家是什么样的? 政府: 法院: 社会成员: ……
总结:
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 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 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法治中国在路上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全面依法治国”的 决定,并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定 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之一。
有发生 。
维护民众“舌尖上的安全”,我国《食品安全法》作 了新的修订,明确规定: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生产实行 许可制度;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 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国家规定 的农作物中;婴儿乳粉配方 必须注册;只要有危险食品 就得召回等。
小组交流
1.你认为新食品安全法的实施会给生活带来哪些 影响?
下列属于法律在社会生活中起的作用的是( D )
①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②规范社会成员行为 ③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依法惩治违法犯罪 ④法律无所不能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法治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大到国家的政体, 小到个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综合运行。一 个国家,如果离开法律,政府、社会、企业的运转, 就会出现混乱状态,如果不以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言行, 就会乱套。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1)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2)为什么大到国家的政体,小到个人的言行, 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下综合运行?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十课《法律伴我成长》说课稿 含板书、反思 初中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十课《法律伴我成长》说课稿《法律为我们护航》说课稿一、说教材《法律为我们护航》是人教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的第一框内容。
本框由“我们需要特殊保护”和“感受法的关爱”两目组成。
从未成年人自身特点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等角度阐释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引导学生从我国采取的一系列保护未成年人成长的法律措施中,感受法律的关爱,进一步理解“法律为我们护航”。
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节课是“成长中的我”中“心中有法”部分“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二、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初中学生处在人格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形成,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影响自身的成长。
他们对于法律知识并不陌生,经常收看《今日说法》等电视节目。
但是对于法律具体规定知之甚少,从学生乐于探究的实际情况出发,安排学生课前搜集具体法律规定,课上交流展示的形式降低难度,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说教学目标1.通过经验分享,认识法律对青少年的特殊关爱以及未成年人需要特殊关爱的原因和重要作用。
2.通过了解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初步培养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
3.通过了解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增强珍惜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法律保护未成年权益的四道防线。
难点:增强珍惜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
五、说教学学法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六、教学过程情景导入:老师导语:同学们好,在开始新课之前我们先看一个小视频,并思考如果悲剧发生在了我们身上,你会怎么办。
(老师播放网传校园欺凌的视频)。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并回答。
老师总结:看完视频同学们感慨良多,作为未成年的我们,自我保护能力还不够,容易受到各方面的伤害,但是国家颁布了很多的法律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那么大家对这些法律了解吗?我们又该怎样运用法律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呢?接下来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今天的新课《法律为我护航》,解开大家的疑惑。
[最新]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生活需要法律》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课时教学设计《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法律的学习兴趣,学法遵法守法用法。
树立法制意识和法律观念。
2.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体会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通过对学习的思考提高对问题的理解和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3.了解生活离不开法律,人的一生与法律相伴,认识生活与法律的关系,了解我国法治建设进程,法律的本质和法治的内涵。
【重点】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治的意义【难点】法律的产生和本质。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课前准备】教师:制作课件,辅助教学学生:搜集中国法律名称,为课堂交流做好准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借用《中国诗词大会》飞花令环节,游戏中让学生说出自己了解的中国法律名称,感受中国庞大的法律体系。
点拨: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二、探究新知(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1.生活需要法律调整。
出示同龄人明明的烦恼,并请6位同学进行请进模拟,让学生为明明出谋划策,帮助明明解决困扰。
与老师之间,与同学之间,父母之间,社会成员之间。
点拨:解决矛盾纠纷不仅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还需要法律来调整。
2.法律在渗透到社会方方面面。
小组活动找寻生活中的法律,出示小贴士,从学校,家庭,社会角度考虑。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教师及时指导。
师生共同总结出法律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3.法律伴随我们一生。
引导学生思考:“有人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
你赞成这一观点吗?”并通过一段视频清晰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一生都与法律密不可分。
并且学生通过“找权利义务朋友”的游戏,引导学生体会法律与我们如形随形,同时明确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
【老师总结】法律与我们如影随形,一生相伴,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二)法治脚步1.法律的起源。
【公开课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九课9.2《法律保障生活》
9.2《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学校:授课班级:七年(1)班授课教师:【课程依据】本节内容选自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九课。
课程依据是:1. 课标依据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四、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内容中(二)分学段的教学内容与要求规定:初中阶段(7-9年级)进一步深化宪法教育,加深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认识,培养学生法律意识与公民意识。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的第二课时:法律保障生活,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法律的作用。
本单元统领整个法律部分的学习,力图展现法律包含的公平、正义、自由、和谐等因素。
教材注重法律知识的学习,强调法治思想、法治精神的渗透,着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带领学生了解法律的特征和作用,理解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
引导学生自觉崇尚法律,感受法律的威严与作用。
通过法律与道德规范的对比,阐释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结合与人们公共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法律规定和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例,引导学生明确法律的作用。
并完成课标的要求“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学情分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懂得了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在调整社会生活中的社会关系、矛盾纠纷,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着我们的一生。
已经对法律有了初步的了解和体会,由于他们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还不成熟,思维水平和社会经验有限,他们对法律的认识比较片面,一提起法律他们更容易联想到,威严、强制性,很少能想到法律的保障作用,有的同学违法犯罪浑然不知,缺少法律意思。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案:第九课 第2课时 法律保障生活
第2课时 法律保障生活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法律的作用.教学难点:理解法律与其它规范的区别.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视频——一手画方一手画圆)想一想:观看视频,你有什么启发?教师总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法律保障我们的生活,为我们提供安全、有序的生活环境.什么是法律?法律有哪些主要特征?这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问题.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法律的特征 活动一:来源上看法律在我国,制定法律的权力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的制定过程包括法律案的提出、审议、表决和公布四个环节.法律案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后,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实施.想一想:(1)从法律的来源上看,法律有什么特征? 提示: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法律与道德的来源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提示: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道德规范、风俗习惯是人们长期共同生活而约定俗成、自发形成的,道德等其他行为规范不是由国家制定的.教师小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体现了国家的意志,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而道德等其他行为规范不具有这一特征.活动二:教材P90探究与分享填写表格,归纳法律、道德和校纪校规的区别活动三:教材P91探究与分享——七嘴八舌“话立法”想一想:你认为我国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立法?提示:(1)如图中的人格尊严权、个人信息需要专门立法.(2)银行、移动通信乱收费、霸王条款等方面需要专门立法.(3)电子商务安全方面需要专门立法等.活动四:法律的实施(一)法律靠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6·26”国际禁毒日,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对5起毒品犯罪案件进行了集中公开宣判.当天宣判的5起案件均为一审案件,分别是文某贩卖、制造毒品案;刘某等走私、贩卖毒品案;张某等制造毒品案;尼某运输毒品案;芦某等制造、贩卖毒品、非法持有枪支案.在审理的这5起案件中,刘某、文某等四人一审被判死刑,张某等四人获无期徒刑.思考:这几起案件嫌疑人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说明了法律具有什么特征?教师讲述: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而其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教育和行政等力量保证实施.强调: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二)国家的强制力提示:国家强制力主要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法律具有强制性,是靠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保证实施的,它的运用必须以合法为前提.活动五: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反腐力度,“老虎”“苍蝇”一起打.近年来,我国开展“天网”行动,抓捕外逃贪官.“天网”行动是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部署开展的针对外逃腐败分子的重要行动,有关部门从2015年4月开始,集中力量“抓捕一批腐败分子,清理一批违规证照,打击一批地下钱庄,追缴一批涉案资产,劝返一批外逃人员”.思考:读完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启示?教师总结: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目标导学二:法律的作用活动六:教材P93第一个探究与分享有人认为,对上述行为可以说服教育,没必要进行法律处罚.你的看法是什么?教师讲述:法律的作用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活动七:教材P93第二个探究与分享——法律是“保护神”(1)活动:学生按照学习小组,由组长分配角色:小云、小云的爸爸、小云的同学、老师、政府人员、律师等,在组内排练小品,自行编剧设计,先组内预演,再上台为全班同学表演,先自评再互评.(2)角色分析.①小云的受教育权被侵犯了,她很无奈.②小云的父亲为了节省开支,让小云辍学,很固执.③同学、老师同情和帮助小云,但没好的办法解决.④政府人员多次做小云父亲的思想工作,没效果.⑤律师出面,问题解决了.想一想:律师出面用的是什么办法?靠的是什么解决了问题?提示:法律.教师强调: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活动八:思考:从表格中,你读出法律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提示:法律保障生活.教师总结: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为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了周全的保障,使我们能够在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健康成长.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法律将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法律是我们生活的保障;认识了法律的主要特征;明确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懂得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我们今后要认真学法、懂法、守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3板书设计4教学反思本节内容多、理论性强,问题都比较抽象、难懂,很多法律用语是学生第一次遇到.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列举材料、案例分析等形式优势,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同时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讨论和交流.在探究发现中理解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学生对法律的认知情感.本节课教学内容多,知识点杂、设计的活动多,可能与课堂的有限时间发生冲突,这就要求老师合理地分配各个环节的时间,避免前松后紧.。
部编七年级下册政治4.9.2《法律保障生活》教案
请你续写案例。你认为小云的父亲会怎样做?
思考:
你认为小云的父亲应该怎么做?法律依据是什么?
法律保护我们的生活,还体现在哪些方面?你能举例说明吗?
提示:《义务教育法》第五条: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三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通过与前两个视频事例对比,明确法律与其他行为规范的不同。
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增强学生对法律的认识。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进行知识小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做社会的主人。
结合生活,纠正学生意识中的错误思想。
通过分析明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结合学生生活案例,学会将法律运用于生活,保护自己合法权益。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
课题
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
单元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下册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初步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用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建设进程的能力,自学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目标导学一:法律的特征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下册《法律保障生活》说课稿 附反思 共二篇 人教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七年下册《法律保障生活》说课稿(一)附教学反思一、说教材《法律保障生活》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的第二框题的内容。
“法律保障生活”这一框题,是在上一课的基础上继续认识法律和生活的关系,明确法律的作用和特征。
本课通过法律与道德以及其他行为规范的对比阐释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结合与人们共同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法律规定和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例,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法律的作用。
本框题为后续的法律学习奠定基础,在整套教材的法律部分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法治意识,敢于同一切违反法律的行为作斗争。
能力目标:初步形成自觉按照法律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法律的特征,懂得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认识法律的规范作用和保障作用。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法律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法律与其他规范的区别。
四、说学情初一的学生知道“法律”这个词,但却会感觉“法律”遥不可及。
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观点认为,只有在违法乱纪之后才会与“法律”发生联系,“法律”的存在是为了惩治罪恶。
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少,缺少必要的法律常识与法律意识。
五、说教学学法本节课将抽象的法律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对设问的思考提升学生认知。
其次,通过“识法律”进而“析法律”,最后进一步提升“悟法律”,层层递进,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体验到认知提升成就感。
六、说教学过程环节一:识法律环节二:析法律环节三:悟法律通过听法律故事,引入“法律”主题,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初步体会法律是有尊严的。
这一故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直接点明了本课主题。
(一)环节一:识法律通过“一句话分享法律感受”活动,结合自己的实际感受交流分享。
通过同学们的分享,自主得出对于法律基本特征的共识和作用,基于学生认识的基础上授课会更有针对性。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精编)《生活需要法律》教案
《生活需要法律》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生活需要法律保障,人的一生与法律相伴;了解法律产生的过程;体会法律对生活的作用,认识生活与法律的关系;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历程,懂得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活与法律关系的学习,能够体会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对法治的学习和思考,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思维能力和对问题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的兴趣;学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治的意义。
教学难点:法律的产生和本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此材料:材料一为保证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放心购买各类消费品,市质监局出动执法人员980人次,对299家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了检查。
检查中,共立案查办131起,其中大案要案33起,查获涉案货值280余万元;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掺假,以次充好;标识标注无净含量;无3C、无生产许可证生产;伪造、冒用厂名、厂址;伪造日期;棉花产品无中文标志;定量包装无厂名等。
材料二张立兵、孙红等四人加工、销售黑心棉被、黑心棉垫子金额达7万多元,已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经检察院提起公诉,张立兵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其女张蒙蒙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缓刑一年,妻子孙红被判处拘役六个月、女婿张大山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想一想:材料表明了法律怎样保护我们的生活?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提示:学生可以从法律作用、执法管理、百姓生活等不同的角度思考教师总结: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安全稳定的空间。
法律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法律与生活的关系这个话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一)法律与生活活动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多媒体链接教材上P84“运用你的经验”栏目)想一想:(1)图片中有哪些法律?能再列举一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吗?提示:食品安全法、建筑法、道理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2024年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整册教案
2024年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整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成长的道路第1课:青春的足迹第2课:偶像与榜样第3课:面对挫折2. 第二单元:我们的价值观第4课:尊重劳动第5课:公平竞争第6课:诚实守信3. 第三单元: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第7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8课:维护消费者权益第9课:遵守交通规则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成长过程中的挫折与挑战,学会积极应对。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劳动,诚实守信,公平竞争。
3. 让学生了解法律对个人权益的保护,提高法律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法律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教材、教案。
2. 学具: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享成长过程中的挫折经历,引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每个章节的内容,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知识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第一单元:成长的道路第1课:青春的足迹第2课:偶像与榜样第3课:面对挫折2. 第二单元:我们的价值观第4课:尊重劳动第5课:公平竞争第6课:诚实守信3. 第三单元: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第7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8课:维护消费者权益第9课:遵守交通规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教材第1课内容,谈谈你对青春的理解。
以教材第4课为例,举例说明尊重劳动的重要性。
分析教材第7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
2. 答案:青春是人生最宝贵的时光,要珍惜青春,努力成长。
尊重劳动是体现一个人素养的表现,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味着任何人在法律面前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不得因身份、地位等因素而受到歧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生活需要法律教案
(2)讨论: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总结: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
2、探究与分享
(1)出示图片和文字,设问:上述行为都是自觉的吗?自觉的。
(2)议一议:有人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你赞成这一观点吗?
总结:法律已经深深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 学 过 程
个 案
一、导入新课
1.游戏:我们身边的法律
要求:以四个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说一部法律的名称,说对一部得一分。
2.师导入:法律无处不在,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哪些法律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这些法律从何而来呢?(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本P84—89的内容,找出下列问题:
1.怎样理解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2.法律是如何产生的?
3.法律的含义和本质?
4.法治的含义、要求与意义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三、学习新课(师生研讨案例,互动学习)
(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1、运用你的经验:
(1)观察图片,解读图片中蕴含的法律教育内容。这些图片概括了我们的哪些生活与法律有关?
二、法治的脚步
1、原始社会有没有法律?为什么?
出示图片和文字,总结得出: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
2、出示相关链接,总结得出:法律的涵义
3、播放视频《依法治国》,交流讨论:法治强调的是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你期待的法治国家是什么样的?(政府、法院、社会成员等方面引导)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_9.1生活需要法律教案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下册《生活需要法律》说课稿 附反思 共3篇 人教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七年下册《生活需要法律》说课稿(一)附教学反思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九课第一框《生活需要法律》。
下面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生活需要法律》是部编版第四单元《走近法治天地》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的第一框内容,本框由“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和“法治的脚步”两目组成,从生活需要法律、法律嵌入生活、法律相伴人生的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简要介绍法治的发展进程,引导学生了解法治的含义和意义,知道法治建设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
二、说学情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高度重视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抓好青少年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见闻不断丰富,他们初步感受到法律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但由于他们的生理、心理发育不成熟,思维水平和社会经验有限,他们对法律的认识比较片面,忽略法律的保障作用,缺乏法律意识。
三、说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生活需要法律;进一步树立法治意识,增强自觉选择遵守法律的观念。
能力目标:学会辨别我国法律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初步具备运用法治思维分析生活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能够准确写出我国三部法律名称;能够分别熟练复述三项权利和义务;说出法律产生的历程;知道全面依法治国及其总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同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教学难点:法律产生的历程。
五、说教法学法践行“创设情境体验,提升生活智慧”的教学主张,运用“预设情境一合作探究一提升智慧一升华体验”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探究法。
六、说教学过程设计思路:1、形成认识:认同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2、树立意识:初步自觉树立法治意识;3、增强能力:逐步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分析问题。
《法律保障生活》示范课教案【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依据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九课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内容解析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法律的特征”:本目旨在明确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本目主要包括二层意思:其一,法律与道德等其他行为规范是相互联系的。
其二,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第二目,“法律的作用”:本目重点分析了法律具有规范作用中的指引作用和强制作用。
本目主要包括三层意思:其一,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其二,法律规定了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其三,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二、教学目标1.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理解法律的作用。
3.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4.初步形成自觉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法律的特征;法律的作用。
教学难点:法律的特征。
四、教学过程五、课堂练习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
法律区别于其它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是( B )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规范着违法犯罪分子的行为2.2021年7月26日,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杀妻碎尸案凶手许某进行公开宣判,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许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决其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经济损失人民币20万元。
这体现了法律( C )A.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B.只具有制裁功能,制裁是维护公民生命权的最有效的方法C.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惩恶扬善、伸张正义D.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3.2021年12月1日起实施的《城市轨道交通消防安全管理》国家标准明确要求:城市轨道交通严禁吸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1框生活需要法律教学反思新人教版
《生活需要法律》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法律知识教学,法律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和抽象,学生不易于理解,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是一个好的方式,这样可以调动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情感上乐于参与,容易组织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枯燥单调的法律知识教学变得丰富生动。
“法律的本质、法治的含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几个知识点比较难懂,要多结合情景材料展示问题、启发学生多思考、多讨论,还要给学生多理解的时间和交流的空间。
特别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的认识和掌握不能急于求成,要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慢慢地体会和理解。
1。
(整理)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9.1生活需要法律教案(二)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九课第一课时生活需要法律教案平山敬业中学李明艳◆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法律产生的过程,体会法律对生活的作用,懂得依法治国的重要性;知道生活需要法律保障,人的一生与法律相伴。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互动,能够体会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对法治的学习和思考,更进一步理解法律对生活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崇尚法律、敬畏法律的情感,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做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社会小公民。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法治的意义、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教学难点:法律的产生和本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此视频)视频所展示的法律案例是初中生殴打小学生的小案例。
案例中的初中生都未满14周,但是他们的行为严重伤害了他人的身心健康,相关部门对这些未成年人都做出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想一想:在案例中的受害者和受处罚者都是什么人?(学生或未成年人)学生回答。
这些学生或未成年人本该安安静静地在校园里学习,但是收到了法律的惩罚。
对于他们来说,我们能想到的法律有那些呢?(《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由此可见,我们的学校生活离不开法律,同样我们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也离不开法律,总之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法律。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生活离不开法律这个话题。
二、授课过程(一)课前预习环节:(多媒体展示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课本,预习结束后,各小组讨论并确定准确答案。
而后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答案。
1、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_______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2、法律是________意志的体现,是用来_________、_______的工具,也是调整________、判断________、处理__________的标尺。
3、法治就是依法对______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______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_________、___________,依法办事。
[优选]2020年春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9.1 生活需要法律(一)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九课第一课时生活需要法律教案平山敬业中学李明艳◆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法律产生的过程,体会法律对生活的作用,懂得依法治国的重要性;知道生活需要法律保障,人的一生与法律相伴。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互动,能够体会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对法治的学习和思考,更进一步理解法律对生活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崇尚法律、敬畏法律的情感,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做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社会小公民。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法治的意义、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教学难点:法律的产生和本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此视频)视频所展示的法律案例是初中生殴打小学生的小案例。
案例中的初中生都未满14周,但是他们的行为严重伤害了他人的身心健康,相关部门对这些未成年人都做出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想一想:在案例中的受害者和受处罚者都是什么人?(学生或未成年人)学生回答。
这些学生或未成年人本该安安静静地在校园里学习,但是收到了法律的惩罚。
对于他们来说,我们能想到的法律有那些呢?(《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由此可见,我们的学校生活离不开法律,同样我们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也离不开法律,总之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法律。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生活离不开法律这个话题。
二、授课过程(一)课前预习环节:(多媒体展示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课本,预习结束后,各小组讨论并确定准确答案。
而后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答案。
1、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_______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2、法律是________意志的体现,是用来_________、_______的工具,也是调整________、判断________、处理__________的标尺。
3、法治就是依法对______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______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_________、___________,依法办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生活需要法律》教案及反思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1课时生活需要法律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学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能力目标通过对生活与法律关系的学习,能够体会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对法治的学习和思考,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归纳能力知识目标知道生活需要法律保障,人的一生与法律相伴;了解法律产生的过程;体会法律对生活的作用,认识生活与法律的关系;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历程,懂得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治的意义。
教学难点:法律的产生和本质。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人民的名义》赵德汉原型:亿元司长魏某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某平时衣着简朴,经常骑一辆旧自行车上班,丝毫看不出家藏万贯。
然而,这样的穷酸是装出来的。
他还专门买了套房子放钱,受贿金额最终被认定为2.1亿多元。
魏某案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检察机关一次起获赃款现金数额最大的案件。
2016年10月17日,法院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魏某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多媒体播放视频亿元司长现金清查画面曝光) 教师总结: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
法律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这一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探讨法律与生活的关系这个话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一)法律与生活活动一:教材P84运用你的经验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想一想:(1)图片中体现了哪些法律?能再列举一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吗?提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义务教育法、环境保护法。
食品安全法、建筑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2)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提示:如果没有法律,就像道路没有交通信号灯一样,车会横冲直撞,交通瘫痪,安全事故频发。
如果没有法律,社会生活就会没有秩序,人类随心所欲,带来的是自己的灭顶之灾。
强调:生活需要法律,生活离不开法律。
活动二:教材P85探究与分享理解法律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1)上述行为都是自觉的吗?(2)有人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
你赞成这一观点吗?(3)小组活动:请举例说明法律是无处不在的,例如网络、学校、小区、公共场所、餐馆、商场等。
教师总结:生活中的各种社会关系,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
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二)法律与个人活动三:权利义务相伴一生李华参军前是个勤奋学习的学生,2014年复员后到电厂工作,由于工作努力,又被评为县人大代表。
他每月寄800元钱给乡下年迈的父母,并自觉交纳个人收入调节税。
材料中的李华享有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李华的经历享有的权利履行的义务勤奋学习受教育受教育参军依法服兵役电厂工作劳动劳动被评为县人大代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自觉交纳个税依法纳税想一想:法律与个人有什么关系?教师讲述:在我国,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活动四:教材P86探究与分享法律相伴一生(1)学生自主独立完成教材P86连线题。
(2)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探讨:我们的主要权利有哪些?相应的法律是什么?提示:见下表。
我们的权利相应的法律生命健康权宪法、民法通则、刑法等人身自由权宪法、民法通则、刑法等人格尊严权民法通则、户口登记条例等受教育权义务教育法、教育法等智力成果权民法通则、知识产权法等财产权宪法、民法通则、刑法等劳动权劳动法等教师归纳:权利与我们相伴一生,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目标导学二:法治的脚步(一)认识法治活动五:法治的产生材料一:夏朝法律在古文献称禹刑。
《左传昭公六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西汉的《尚书大传》中有夏刑三千条的说法。
东汉郑玄为《周礼》作注解时也说夏朝的刑法,有死刑200条,宮刑500条,膑〔bìn 鬓〕刑(凿去膝盖骨)300条,劓〔yì易〕刑(割掉鼻子)1000条,墨刑(在犯人面上或额上刺刻并涂墨)1000条,加起来共3000条。
材料二:《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前1750年在位)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序言和结语约占全部篇幅的五分之一,语言丰富,词藻华丽,充满神化、美化汉谟拉比的言辞,是一篇对国王的赞美诗。
正文包括282条法律,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等制度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思考:(1)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靠什么调节人际关系和自己的行为?提示:风俗习惯。
(2)法律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创制法律的目的是什么?提示: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
教师归纳: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活动六:期待中的法治国家管理(1)活动:主题:自己期待中的法治国家管理。
(2)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准备五类人员分工,并准备小纸片,写下他们分别要扮演的五个角色,如政府(管理人员)法官商贩执法人员(警察)社会成员(平民)。
(3)要求先分配好角色,按照角色进行对话表演,在组内交流,再在班内展示,相互评析。
讨论:什么是法治?它的要求是什么?它的意义是什么?提示:(1)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
(2)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3)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教师强调: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
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活动七: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材料:在宪法的基础上,我国已经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00多件,行政法规700多件,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近9000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可以设想,没有物权法,公民维护私产权利的盾牌是否能够硬气;没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7天无理由退货会有多少商家响应;没有废除收容遣送制度和取消劳动教养制度,还会有多少侵害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行为得不到纠正。
思考:(1)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历程中有哪些重要的标志性事件?提示:①1954年9月20日,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②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现行宪法。
③1999年,我国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④2010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⑤2014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是什么?提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有什么重要意义?提示: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活动八:法律小故事早晨8点多,张女士刚起床,就听见院里一片嘈杂:原来是他们院子一个老爷子由于年岁已高,反应稍慢,骑自行车稍稍碰了一条小狗,牵狗人不依不饶,非得逼老爷子赔偿。
张女士看到情况就下了楼,问清了碰狗的时间后,对牵狗那人说:第一,我们需要你出示合法的养犬证。
第二,您遛狗的时间不对,有关法律规定是晚7点以后至第二天早7点之前!听了张女士的话,牵狗人也自觉理亏,争辩了几句就走了!思考:这个法律小故事告诉我们法律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提示: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
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明白了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了法律的产生过程和法律的本质;懂得了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明确了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
生活需要法律的保障,生活离不开法律,从今以后,我们要做到认真学法、懂法、自觉守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3板书设计4教学反思本节课是法律知识教学,法律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和抽象,学生不易于理解,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是一个好的方式,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情感上乐于参与,容易组织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枯燥单调的法律知识教学变得丰富生动。
法律的本质、法治的含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几个知识点比较难懂,要多结合情景材料展示问题,启发学生多思考、多讨论,还要给学生多理解的时间和交流的空间。
特别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的认识和掌握不能急于求成,要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慢慢地体会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