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所罗门之歌》U型原型叙事结构

合集下载

《所罗门之歌》的歌谣分析

《所罗门之歌》的歌谣分析

《所罗门之歌》的歌谣分析《所罗门之歌》的歌谣分析《所罗门之歌》是古代希伯来文学中的一部重要作品,它是圣经旧约中的一卷,被认为是智慧文学的代表之一。

这首歌谣据传是因其智慧的作者,以色列国王所罗门而得名。

本文将从诗歌的结构、主题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对《所罗门之歌》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所罗门之歌》的结构。

这首歌谣由八个独立的分节组成,每个分节由不同的主题而构成。

这些分节包括恋爱情歌、对话、讽刺、寓言、赞美和叙述等。

整体来说,《所罗门之歌》的结构多样,有时候出现并列的情节,有时候则是通过对话展开人物之间的关系。

这种编排方式使得整首歌谣充满了独特的韵律和节奏感,使读者更加容易跟随故事情节。

其次,我们来探讨《所罗门之歌》的主题。

这首歌谣主要描绘了两位恋人之间甜蜜的情感和性爱的美好。

其情节包括了两人的相互约会、恋爱的描绘以及情感的诉说。

通过对话形式的交流,诗人以浪漫的笔触描绘了两位恋人之间的精神和肉体的和谐统一。

这不仅体现了古代东方文化中对爱情和婚姻的理解,也展现了人类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同时,《所罗门之歌》也反映了犹太民族在古代的社会背景。

在这首歌谣中,通过描绘农田、葡萄园和羊群等景象,可以看出以色列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社会。

这反映了以色列国王所罗门时代的社会生活,也体现了当时以色列人对土地和农业的依赖。

同时,这首歌谣还通过赞美国王的描写,反映了当时以色列国王的权威和影响力。

此外,《所罗门之歌》中的一些描写也涉及了自然界和宇宙的表现。

通过描绘太阳、月亮、星星等自然现象,诗人打开了人类对神秘力量和宇宙奥秘的思考。

这种自然和宇宙的表现也可以理解为对至高无上的上帝的赞美和敬畏,以及对人类在宇宙中微小存在的反思。

综上所述,《所罗门之歌》作为一部古代智慧文学的代表作,通过其独特的结构和描写方式,展示了恋爱情感的美好,并反映了当时以色列国王所罗门时代的社会背景和对自然和宇宙的思考。

这首歌谣不仅是一种文学的表达形式,更是向我们展示了古代东方文化的智慧和美妙综上所述,《所罗门之歌》作为一部具有浪漫情感和古代智慧的作品,通过描绘恋爱情感、反映社会背景和探索自然宇宙,展现了古代东方文化的智慧和美妙。

莫里森《所罗门之歌》中人格构成的叙事心理学分析

莫里森《所罗门之歌》中人格构成的叙事心理学分析

莫里森《所罗门之歌》中人格构成的叙事心理学分析
《所罗门之歌》是著名的非裔美国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作品,同时也是一部享有盛誉的美国黑人文学名著,一直倍受国内外评论界的关注。

小说通过对非裔美国人麦肯·戴德一家三代历史的描述,无情地揭露了奴隶制和种族歧视带给非裔美国人的精神创伤,这种创伤使他们处于自我人格的迷失与精神扭曲中。

人格构成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本论文主要从叙事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小说中的创伤人格,解读黑人对自我人格建构的追求过程,以及托妮·莫里森如何采用叙事治疗的方式帮助黑人叙说创伤,并在叙说疗伤中找寻自我人格。

论文结论认为,《所罗门之歌》的作者正是以“叙事疗伤”的独特方式鼓励黑人同胞走出历史的阴影,使他们更多地建立起自信,在叙说创伤中完成自我人
格构成。

论莫里森《所罗门之歌》的叙事策略

论莫里森《所罗门之歌》的叙事策略

智库时代·114·智库观察论莫里森《所罗门之歌》的叙事策略赵 娟(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 610041)摘要:作为第一位获得罗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莫里森一开始的文学创作作品就获得了评论界的赞誉,这充分印证了她在文学创作中的才华,懂得吸收兼容多个流派的创作手法,由此在不同的小说中呈现出多样化的叙事策略。

本次以《所罗门之歌》为例,对于莫妮森在创作期间的叙事策略进行探究,充分探讨该作品的艺术奥秘所在。

关键词:莫里森;小说艺术;叙事策略中图分类号:I2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609(2019)44-0114-002《所罗门之歌》是托尼莫妮森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在这部经典之作中,无论是主题内容的塑造还是叙事艺术的呈现,都成为黑人小说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在小说中将文化冲突背景下“失根”的黑人尴尬命运进行了诠释,更为重要的是,探索出了一条黑人祛除文化束缚的路径,希望黑人可以自尊自信自强的生存着。

对于这些作品的叙事策略进行分析,这是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由此积极对莫里森《所罗门之歌》的叙事策略进行探究,是很有学术价值的。

一、《所罗门之歌》故事梗概围绕着黑人会飞的古老民间传说的主线,一个北方城市富有黑人家庭小儿子奶娃南行寻找故土金子,但是却意外的发现了家族之根和文化之源的人生经历,这段经历展现了黑人的生存画卷,揭示了各种生存冲突,并且提出如何解决物质生活丰富与精神生活贫富之间关系的社会问题。

小说中奶娃为代表的黑人主人公,他与父母之间存在新旧两代人的冲突;与母亲姐姐之间存在男尊女卑的冲突;南行过程中又陷于南北黑人之间的冲突。

两部十五章的内容,却渗透着如此多的矛盾,因此作者必定在叙事角度和策略选择方面,十分谨慎。

二、《所罗门之歌》叙事角度分析如果将小说叙事中叙述者与聚焦者之间的关系作为界定基准,那么小说的叙事角度可以归结为三个维度:无聚焦叙事、内聚焦叙事和外聚焦叙事。

恰好三种不同的叙事角度在《所罗门之歌》中都有着明显的体现。

浅析《所罗门之歌》的叙事风格

浅析《所罗门之歌》的叙事风格

作者: 刘信
作者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出版物刊名: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42-43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7期
主题词: 所罗门之歌 托尼·莫里森 叙事时间 叙事视角
摘要: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采用了时序穿插的叙事和全知全能的外部聚焦叙事视角。

叙事时间大体呈线性发展,对叙述时限的控制造成情节发展的跌宕交错;故事在非聚焦型的叙述中展开,叙述者无所不晓、无处不在,能够洞察作品中任何一个人物的内心世界。

托尼·莫里森善于处理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小说体现了一定的历史深度和现实广度。

后殖民理论下的《所罗门之歌》探析

后殖民理论下的《所罗门之歌》探析

后殖民理论下的《所罗门之歌》探析托尼·莫里森是一位20世纪享誉美国和世界的黑人民族作家,是当代美国黑人文坛上一颗耀眼的巨星。

1993年,莫里森以杰出的成就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黑人作家。

莫里森作为一位黑人女性,在诠释和探索非洲裔美国黑人的历史、命运和精神世界方面打破了以往作家的写作定位,更加注重对于当前美国主流文化冲突下的美国黑人文化与自我价值的探索。

《所罗门之歌》是托尼·莫里森的第三部小说,也是她的代表作之一。

这部作品不同于莫里森的前两部借以黑人女性为主角的定位方式,改弦更张以黑人男性为主人公。

莫里森通过对于“奶人”这个处于中产阶级的黑人年轻一代的典型成长过程的描写,一方面,集中展示了当前仍然充斥着种族歧视与种族隔离意识的美国白人主流文化下的美国黑人遭受的痛苦、彷徨、混乱以及无知的状态。

另一方面,希冀为现代社会中的黑人寻找到恰当的位置。

以此为主题的《所罗门之歌》,探寻了现代非洲裔美国人的自我、自我与黑人社会、自我与黑人文化之间的关系,指出黑人立足现实社会的根本是寻找到自己的文化身份。

透过小说,莫里森希冀美国黑人能够认识到黑人真正的成长是对于自己非洲文化的继承,对于自己传统价值观的回归;指出当前黑人困苦生活的根源不只是种族歧视与种族隔离,还有黑人自身的身份、文化、价值观的丧失。

本论文以后殖民批评理论为基础,从黑人女性被男性边缘化、美国白人对黑人的种族歧视、非洲裔美国人文化身份的困惑三个方面讨论了美国黑人要找回伟大的女性身份、黑人民族的身份、黑人文化身份的必要性。

揭示了文本中所展示的莫里森试图构建美国黑人民族身份,以及消除种族主义、争取平等权利、颠覆白人文化霸权、复苏并发展黑人文化等后殖民意识。

论文包括五部分:导论部分介绍了莫里森和她文学成就、《所罗门之歌》内容、文献综述、后殖民理论。

第一章分析了小说中黑人女性所遭受的双重压迫以及她们的反抗,小说中的女性们长期以来生活在男人为她们圈定的范围内.小说中最为主要的女性一共有六位:派拉特,露丝,丽巴,哈格尔,柯林西安丝第一和玛格达琳。

成长小说《所罗门之歌》的体裁研究

成长小说《所罗门之歌》的体裁研究

成长小说《所罗门之歌》的体裁研究《所罗门之歌》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第三部小说。

1978年,此书获得了全国图书评论家协会奖和作家奖,受到了评论界和读者的喜爱。

由于作者是置身于美国主流社会中的黑人女性作家,相当多的批评集中在揭露西方的白人统治和白人压迫方面,并试图重建一个与主流白人文化相对立的黑人传统。

批评家们对命名的意义、民间传说和民间传统等热点话题进行研究和争论。

然而,尚未有人从成长小说的角度对《所罗门之歌》进行体裁分析。

本文将探讨如何运用成长小说这一特殊的文学体裁来展示主人公的成长历程。

根据成长小说的共同特征来分析这部作品,指出此小说是成长小说的典范,并探讨黑人成长的特殊性。

本论文分为五部分:导言:本章简要介绍作者的生平和作品;《所罗门之歌》的主要故事情节以及国内外对这部小说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成长小说:一种文学体裁。

本章追溯成长小说的传统及其发展,总结成长小说的普遍特征。

第二章:《所罗门之歌》,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

本章将探讨小说《所罗门之歌》是如何从主题和形式上体现成长小说的普遍特征。

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得出结论——《所罗门之歌》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

第三章:黑人的成长,《所罗门之歌》的特殊性。

本章从黑白两种文化冲突的角度,探讨黑人成长的特殊性,指出小说不仅具有成长小说的普遍特征,而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结论:本章从《所罗门之歌》成功运用成长小说这一体裁及其成长小说的意义方面对本论文进行了总结。

本论文认为《所罗门之歌》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并具有其黑人成长的特殊性。

通过对奶娃成长历程的描述,莫里森为非裔美国黑人指出一条新的出路——植根美国现实,了解黑人历史,继承黑人传统文化。

论《所罗门之歌》的叙述特色

论《所罗门之歌》的叙述特色

Na r r a t i v e Fe a t ur e s o f t he So n g o f S o l o mo n
HUANG L i — h u a.ZENG Yi n g
( S c h o o l f o F o r e i g n L a n g u a g e , N a n c h a n g H a n g k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n c h a n g 3 3 0 0 6 3 , C h i n a )
了人物 之 间的命 运 和关 系 , 深 度 刻 画 了在历 史 文 化
以及 对 黑 人 音 乐 的感 悟 几 个 方 面解 读 《 所 罗 门 之
歌》 的叙事艺术。


全 聚 焦 视 角
根 源 的影 响下 , 关 于 种 族 命 运 和 精 神 追 求 的探 索 。
小 说 1— 9部 分描 写的是 奶娃 的长 大 的生活 状况 , 透
而小说中麦肯向着歌声屈服向近处移动了一下却仍不想同她们谈话甚至不想见她们表明财富积累到一定的麦肯已认同白人文化且以白人文化作为自己的准则对派拉特即自己的原始文化黑人文化不屑一顾也正是如此麦肯发觉自己的一生都处于两难境地在白人的世界里他始终活在自己肤色的阴影下而在黑人世界里又因他心狠手辣敛财使他鹤立独行
2 0 1 3年 4月
第3 4卷 第 2期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 社会科 学) J o u r n a l o f J i a n g x i I n s t i t u t e o f E d u c a t i o n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小说 中蕴涵的各种 不同视角 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可 以加深读者对 小说主题 的理解 。 关键 词 : 《 所罗 门之歌》; 全聚焦视角 ; 多聚焦视角 ; 音乐叙事

《所罗门之歌》的音乐叙事风格修改

《所罗门之歌》的音乐叙事风格修改

《所罗门之歌》的音乐叙事风格【摘要】《所罗门之歌》是著名作家女莫里森的代表作之一,莫里森娴熟的创作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在这部作品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的角度,莫里森的这部小说都极大地提高了美国黑人小说的层次。

作者匠心独运,构建了一个左右紧密联系,首尾遥相呼应的小说构架,通过多种叙事角度对美国黑人的生存状况进行深刻描绘的同时,将人物鲜明的特征表现了出来。

【关键词】《所罗门之歌》;音乐;叙事托尼·莫里森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是世界历史上黑人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人,继《看不见的人》和《土生子》之后,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被公认为是黑人小说的又一佳作。

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在美国密歇根州的一个小镇上,以戴德为主要人物的一个黑人家庭的生活历程,是美国黑人百年沧桑的真实体现,揭示了在白人主导的文化背景下,黑人生活与精神世界的窘迫,同时还展现了黑人对本民族历史的救赎以及对自由的向往。

作者在小说中表达了深邃的思想,笔法独到、曲径通幽,小说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融合,极大地提高了美国黑人文学的层次,开创了美国黑人文学新的发展阶段。

文学界及评论界一直以来都对《所罗门之歌》的主题思想进行了不断的讨论,本文将从叙事特色方面对该作品进行分析。

一、作品评析在开篇部分,人寿保险经纪人史密斯先生的飞翔,成为《所罗门之歌》的开端,这“飞翔”充满了浓密的宗教色彩。

在希腊神话中,伊卡洛斯越狱后从高崖坠入了爱琴海身亡,这里的飞翔其实就是源于这个神话故事而来的。

史密斯站在一家白人开设的医院的最高层,戴着用蓝色丝绸制成的美丽“翅膀”,在医院周围几十个人的围观下准备起飞,想要飞跃苏必利尔湖,人们没有担心和害怕,而是充满了庄严和肃穆的气氛。

史密斯起飞了,蓝色的翅膀迎风飘舞,在医院大楼前的雪地上,两个美丽的女孩捧着花篮,抛洒着鲜红的绒布花瓣。

女低音歌手彼拉多深情地歌唱“甜大哥飞走了”,浑厚而庄严的钟声从福音堂传来。

原型理论视角下的《所罗门之歌》解读

原型理论视角下的《所罗门之歌》解读

原型理论视角下的《所罗门之歌》解读作者:徐楠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15期摘要:《所罗门之歌》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代表作,小说以黑人小男孩“奶娃”的成长经历主线,展现黑人真实生活,探讨黑人生存困境。

本文以原型批评理论为理论基础,揭示文本深刻的《圣经》和古希腊神话渊源,从而更好地解读文本,通过这些原型,透视黑人民族的文化之根以及黑人自我探寻的过程。

关键词:原型批评;飞翔;古希腊神话;《圣经》作者简介:徐楠(1990-),女,汉族,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02托尼·莫里森,美国知名黑人女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其作品包含着炽热的情感,人物刻画深刻而细腻,充满着魔幻现实主义的神秘因素。

具有“黑人”和“女性”双重身份的托尼·莫里森,时刻关注非裔美国人的生存困境,在作品中不断探寻黑人本土文化内涵,将圣经、神话元素巧妙与人物及事件相融合,赋予作品崭新生命力,给予读者全新的欣赏视角。

她的代表作《所罗门之歌》是其第三部小说,唯一一部以男性成长为主题的小说,获得了全国图书评论界小说奖。

小说以“黑人会飞”这则古老的民间传说为故事和象征核心,塑造了以“奶娃”为代表的黑人主人公形象,在其成长和寻根过程中,展示真实的黑人生存状态,在两性、贫富、种族等冲突中,揭示黑人文化主题,呼吁黑人重建精神家园。

1.原型批评理论原型批评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十分重要的批评流派。

其主要创始人,加拿大文学批评家诺斯洛浦·弗莱在《批评的剖析》中指出:“原型可以是意象、象征、主题、情节、人物,也可以是结构单位,只要它们在不同的作品中反复出现。

”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所共享的集体无意识的可见性和象征性再现都可以称之为原型。

弗莱认为文学起源于神话,不同的文学形式本质上都是神话的延续和演变。

《所罗门之歌》中的多元聚焦叙事模式分析

《所罗门之歌》中的多元聚焦叙事模式分析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所罗门之歌》中的多元聚焦叙事模式分析张佳茹 吉林大学摘 要:托妮•莫里森是美国著名的黑人小说家,《所罗门之歌》是她的最负盛名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品,同时也是美国有关黑人的文学作品里第一部获得诺贝尔奖的小说。

在这部小说里,托妮•莫里森极富有技巧地运用了多元聚焦叙事模式,形象立体地再现了当时美国黑人的现实生活状况,使我们能够了解当时黑人在白人社会里的残酷生活背景,极具代表性。

关键词:《所罗门之歌》;多元聚焦叙事模式;托妮•莫里森作者简介:张佳茹(1992-),女,河北邢台人,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2015级硕士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7-092-031.引言托尼•莫里森,美国著名的黑人女作家,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被称为“当代美国黑人社会文学观察家”。

她主要发表了《最蓝的眼睛》、《宠儿》、《所罗门之歌》和《秀拉》等长篇作品。

其中,代表作品《所罗门之歌》是托尼•莫里森的不朽之作。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一共十五章。

一到九章是第一部分,主要交代了主人公奶娃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和生活背景,为后面的描写做铺垫。

第十到十五章则描写了主人公奶娃南下“寻金”,最终找回自己的“根”的历程。

全书规模宏大,人物丰富。

在叙事模式上,莫里森采用了多元聚焦叙事模式,小说中的叙述角度的转换灵活自然,贯穿于整部小说之中,推动小说情节流畅自然地发展。

总结而言,《所罗门之歌》这部小说以全聚焦叙事模式为主要叙事模式,同时在全聚焦叙事中穿插恰当的内聚焦叙事模式和外聚焦叙事模式。

正是由于这种多元化的叙事模式,使得的整部作品恢弘的情节结构巧妙,前后呼应,颇具感染力。

“聚焦”是法国学者热奈特(1990)借用摄影术语一词来指叙述者讲述故事的角度,也被称为视角。

徐岱(2010)在《小说叙事学》中提到,聚焦可以分为三种模式:全聚焦模式,内聚角模式和外聚焦模式。

《所罗门之歌》中的多元聚焦叙事模式分析

《所罗门之歌》中的多元聚焦叙事模式分析

《所罗门之歌》中的多元聚焦叙事模式分析作者:张佳茹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17期摘要:托妮·莫里森是美国著名的黑人小说家,《所罗门之歌》是她的最负盛名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品,同时也是美国有关黑人的文学作品里第一部获得诺贝尔奖的小说。

在这部小说里,托妮·莫里森极富有技巧地运用了多元聚焦叙事模式,形象立体地再现了当时美国黑人的现实生活状况,使我们能够了解当时黑人在白人社会里的残酷生活背景,极具代表性。

关键词:《所罗门之歌》;多元聚焦叙事模式;托妮·莫里森作者简介:张佳茹(1992-),女,河北邢臺人,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2015级硕士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7-0-031.引言托尼·莫里森,美国著名的黑人女作家,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被称为“当代美国黑人社会文学观察家”。

她主要发表了《最蓝的眼睛》、《宠儿》、《所罗门之歌》和《秀拉》等长篇作品。

其中,代表作品《所罗门之歌》是托尼·莫里森的不朽之作。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一共十五章。

一到九章是第一部分,主要交代了主人公奶娃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和生活背景,为后面的描写做铺垫。

第十到十五章则描写了主人公奶娃南下“寻金”,最终找回自己的“根”的历程。

全书规模宏大,人物丰富。

在叙事模式上,莫里森采用了多元聚焦叙事模式,小说中的叙述角度的转换灵活自然,贯穿于整部小说之中,推动小说情节流畅自然地发展。

总结而言,《所罗门之歌》这部小说以全聚焦叙事模式为主要叙事模式,同时在全聚焦叙事中穿插恰当的内聚焦叙事模式和外聚焦叙事模式。

正是由于这种多元化的叙事模式,使得的整部作品恢弘的情节结构巧妙,前后呼应,颇具感染力。

“聚焦”是法国学者热奈特(1990)借用摄影术语一词来指叙述者讲述故事的角度,也被称为视角。

徐岱(2010)在《小说叙事学》中提到,聚焦可以分为三种模式:全聚焦模式,内聚角模式和外聚焦模式。

论《所罗门之歌》中魔幻现实主义

论《所罗门之歌》中魔幻现实主义

论《所罗门之歌》中的魔幻现实主义摘要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她的第三部小说《所罗门之歌》中,成功地借鉴和运用了源于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揭示了美国黑人悲惨的生活境遇和巨大的心灵创伤,生动地再现了黑人民族追寻自我解放的心路历程。

本文通过分析这部小说的魔幻现实主义特色,展现了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以及莫里森高超的艺术创作手法。

关键词:魔幻现实主义诡秘叙事象征隐喻神话故事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托尼·莫里森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黑人女作家。

自1972年处女作《最蓝的眼睛》问世后,她先后发表了《秀拉》、《所罗门之歌》、《柏油娃》、《宠儿》、《爵士乐》、《乐园》和《爱》等七部长篇小说。

1993年,莫里森凭借这些构思独特的作品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

可以说,托尼·莫里森是继兰斯顿·休斯、理查·德赖特和拉尔夫·埃里森之后美国黑人文学的重要继承人。

《所罗门之歌》是莫里森的第三部小说,该书于1977年出版,并于1978年获得了美国图书评论家协会奖和作家奖。

众多评论家都曾撰文评价莫里森及其作品,有的评论家认为莫里森属于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具有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风格;还有一些评论家则称莫里森是黑人古典派作家,是福楼拜这样的19世纪欧洲小说家的承袭者。

小说《所罗门之歌》以30年代美国密歇根州某小镇中的黑人戴德一家的生活为线索,描写了美国黑人的百年沧桑历史,展示了在白人强势文化下黑人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以及他们对自己的文明历史的怀念和对自由的渴望与追求。

在这部小说中,莫里森打破了生与死、人与鬼的界限,创造出来一个人鬼交融、魔幻与现实相结合的魔幻世界。

纵观整部小说不难看出,作者借鉴了源于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

一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魔幻现实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在拉丁美洲兴盛起来的一种文学流派,在体裁上主要以小说为主。

托妮·莫瑞森《所罗门之歌》解读

托妮·莫瑞森《所罗门之歌》解读

2012.07学教育23托妮·莫瑞森《所罗门之歌》解读马广勤(西安财经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陕西西安710100)[摘要]托妮·莫瑞森的创作代表了当代美国黑人文学中的一股新潮流。

她主张“对世界持更广博的看法”,从多方面去探索人性的奥秘。

本文认为这部小说用魔幻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新手法,成功地通过象征,隐喻等多种艺术技巧和变换镜头的蒙太奇手法描写了黑人民族和妇女,把今天的现实(包括黑人想要寻根的热潮)描绘成“现代神话”。

[关键词]托妮·莫瑞森;《所罗门之歌》;象征;隐喻小说分两部,上部写主人公的身世,下部写主人公去南方寻根和埋藏财宝。

小说主人公麦肯·戴德,小名奶娃,直到上小学时还在吃母亲的奶,有一次被多嘴的看门人撞见,传扬开去,于是大家就管他叫“奶娃”。

奶娃的姓也来得奇怪,“戴德”原是“死亡”之意,南北战争结束南方奴隶获得解放之后,奶娃的高祖去自由民管理局登记,一个喝醉酒的北方佬军官问他父亲是谁,奶娃的高祖说“死啦”,那军官就大笔一挥,在名字后的姓氏上填了“戴德”,也即“死了”的谐音,于是一家人就承袭了这个古怪姓氏。

就到奶娃的父亲这代,家境倒是富裕了,但麻烦也就跟着来了。

父亲与儿子同名,也叫麦肯,为人自私、粗暴、刻薄,因追求金钱地位跟镇上受人尊敬但偷偷吸毒的黑人医生之女露丝结了婚,婚后生了两个女儿,但在露丝20岁那年医生死了,据麦肯说医生死的那天他赶回家来安慰妻子,却发现她一丝不挂地和刚死的父亲躺在床上,嘴里还含着死者的指头,于是丈夫怀疑妻子乱伦,从此恨她、打骂她,还不与她同房10年之久。

后来老麦肯的妹妹派拉特来到镇上,她会用巫术治病,让露丝往麦肯的食物里放了些草药,使麦肯一连四天都主动找妻子调情,并使她怀孕。

接着麦肯后悔了,逼着妻子打胎,可是派拉特救了胎儿,这样奶娃才得以安全出世。

婴儿出生后,麦肯迁怒于派拉特,把这个亲妹妹赶出家门,从此兄妹断绝来往。

派拉特的身世极为可怜,母亲死于分娩,她在没有肌肉收缩和羊水压力的情况下自己挣扎着出了母亲的子宫,因此肚皮上没有肚脐的凹坑;她父亲不识字,从圣经上随便指出一个名字给她命名。

迷失、追寻与成长:作为成长小说的《所罗门之歌》解读

迷失、追寻与成长:作为成长小说的《所罗门之歌》解读

迷失、追寻与成长: 作为成长小说的《所罗门之歌》解读托妮·莫里森的作品以生动的黑人形象、精彩的情节和深远的主题意义而闻名。

对于她的第三部作品《所罗门之歌》,大多数评论家关注的角度是该小说的女性主义、种族问题、文化追寻、叙事策略等方面。

而作为莫里森迄今唯一一部以黑人男性为主人公的小说,它讲述了奶娃从无知到成熟的成长历程。

本文试图从成长小说的角度出发对该小说进行分析,探究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及如何战胜自身弱点最终找到文化身份认同的过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莫里森的小说和参透其间的深刻文化内涵。

论文认为:美国北方城市的黑人主人公通过重返南方乡下的寻根之旅,重建了自己的文化身份,获得了成长。

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莫里森的生平和作品、《所罗门之歌》的主要故事梗概、国内外对这部小说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结构以及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现实意义。

第二部分是正文,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为理论框架,该部分首先回顾成长小说的起源与发展过程,并讨论了美国成长小说所具有的基本写作特点,最后解释《所罗门之歌》为什么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

第二章从成长小说的角度剖析主人公的迷失,包括消极的自我、畸形家庭里的畸爱、爱与欲的困惑以及对黑人文化的抗拒。

第三章探索主人公奶娃的追寻与成长,主要分析他如何追溯家族历史的过程以及从中得到的成长。

这是本文最重要的部分,因为追寻与成长正是这部成长小说的主题。

第四章分析作为成长小说的《所罗门之歌》所具有的特殊性,从边缘文化中的边缘人形象、成长与反成长的并叙和“回归式”的成长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三部分是结论,这部分主要是对前面的论述进行概括总结,指出该部小说对成长小说的丰富和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

同时指出,这部小说所反映的处在文化夹层中的边缘人该如何找到健康成长的道路,这对现代社会的青年成长仍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从原型角度研究托妮·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

从原型角度研究托妮·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

从原型角度研究托妮·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所罗门之歌》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的第三部小说,也是其唯一一部关于黑人男性成长的小说。

该部小说奠定了莫里森作为美国当代重要黑人女作家的地位,并获全国图书评论界小说奖。

由于小说思想内涵深刻和艺术价值高超,国内外学者先后从不同视角对其进行了诸多有价值的研究,但在原型批评方面仍有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的空间。

原型批评是二十世纪西方三大主流批评流派之一。

原型是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所共享的集体无意识的可见性和象征性再现。

它源自于人类数百万年所积累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经验,并通过遗传代代相传。

尽管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所出现的情状有所差异,但同一原型往往具有共同的含义,并能够引起类似的心理反应。

在批评实践中,原型批评则是探索集体无意识在文学作品中的再现,挖掘作家思想中的人类共同心理与文化积淀,并探讨原型所赋予文学作品的经久不衰的感染力。

基于原型批评理论,本文对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中的人物、自然物和事件原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释和系统的分析,进而探究作者如何通过原型深化作品主题,唤起读者共鸣,以及原型研究所能带来的对小说的崭新理解。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章简要介绍了作家、作品以及原型批评理论,包括作家生平、作品梗概,以及原型的定义、特点和理论发展。

第二章讨论了小说中的人物和自然物原型,涵盖了三个女性人物、两个男性人物以及三个自然物。

第三章分析了小说中的事件原型,主要有追寻原型和飞翔原型。

第四章概括总结了本文对《所罗门之歌》中原型的多方面研究,并论述了原型研究的重要意义。

本文所提及的各种人物、自然物和事件是原型在现代文学文本中的生动再现,因而具有广博深邃的历史意蕴。

通过这些原型的使用,莫里森表达了对黑人生存问题及其未来发展方向的深思,并进一步指出了只有找到民族之根,秉承文化传统,黑人民族才能获得心灵的归属和最终的自由。

对《所罗门之歌》的原型研究,拓宽了研究领域,更新了研究方法,有助于推进其研究进入更新、更深的层次。

托尼·莫里森《所罗门之歌》的文体分析

托尼·莫里森《所罗门之歌》的文体分析

托尼·莫里森《所罗门之歌》的文体分析随着奥巴马当选为美国第一任黑人总统,黑人语言和黑人文化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黑人作家以及描写黑人生活,传播黑人文化的文学作品,以及这些作品的语言运用也受到文学界的密切关注。

本文选取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成名作《所罗门之歌》为研究对象,运用文体学的研究方法,以黑人英语变体为切入点,对小说的语言做出一个相对全面、客观的分析。

笔者将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层面对这部小说进行文体分析,旨在解释和探究作家如何通过精心的文体设计来传达主题意义和美学效果。

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一、《所罗门之歌》中的语言在这三方面有哪些文体特征;二、这些文体特征是否与黑人英语的特征相吻合;三、作家如何通过这些特定的语言特征来呈现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系统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小说中,陈述性语言使用了标准英语,而角色间的对话在语音、词汇和语法层面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黑人英语所独有的语言特征。

在语音层面,位于词首的非重读音节被省略;出现了[iη]向[in]的音变,并通过-ing向-in的拼写变异体现出来。

在词汇层面,使用了一系列以“-a”为结尾的独特的缩略形式;在句法层面,广泛使用独特的否定词“ain’t”;使用双重或多重否定来表示单纯的否定的含义;在系表结构及进行时态的结构中,省略“be”动词;为强调经常发生或习惯性状态,使用“恒定be”;用于表示第三人称单数谓语动词的曲折变化消失;代词的使用不受格的限制;使用陈述句语序来表达疑问语气。

基于以上的研究结果,笔者又深入讨论了,作家如何通过巧妙的使用黑人英语以呈现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

第一,语言和文化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小说中黑人文化传承的主题就决定了黑人英语的使用,而黑人英语的使用又使这一主题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第二,角色对话中的黑人英语的使用使人物塑造更加鲜明,人物的特征更加突出。

第三,黑人英语和美国标准英语的语言矛盾冲突体现了黑人文化和美国主流文化间的矛盾冲突。

《所罗门之歌》的文本图像叙事

《所罗门之歌》的文本图像叙事

2015.4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理论思考作者简介:包威(1978-),女,副教授,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黑龙江省哲学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身份与空间———当代美国小说空间叙事个案研究”,项目编号:11C0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所罗门之歌》的文本图像叙事一、引言当前文化领域中的图像转向引发了视觉文化的消费方式的相应转变,并引起人们对语言的视觉性问题的思考。

文字作为言语之载体,其视觉性的存在以及可视性再现的功能也随之颇受关注。

文字视觉再现的样式与文学原则指向一种思考:由文字构成的文本唤起、融合或替代视觉经验的动力是什么?本文在承认语言文字和图像叙述差异的基础上,结合两种叙述方式自身革命化的需求和趋势,以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为文本案例,来说明文字语言叙事如何建构了一套非分离性的符号体系。

换言之,文本中词句段落形成的结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空间意识,由此语言叙述具有了图像叙事的功能,如托尼·莫里森在《记忆的场所》中提出的“文学考古学”的方法,记录“从形象……到文本的记忆”和“伴随那个画面而来的感觉”,也就是本文题目中文本图像的内涵。

二、文字叙事与图像叙事的差异性存在米歇尔·福柯在阐释文字与图像的复杂关系时,明确指出“语言与绘画的关系是一种无限的关系。

”(福柯:1973:86)W.J.T.米歇尔在分析图像理论时借用了福柯的观点,他分析了词语和视觉表现的形式不对称性,并且“再现这条错误路线与根本的意识形态分化密切相关”。

(米歇尔:2006:5)从这个意义上,米歇尔实则超越了分析语言和图像关系的结构主义范畴和形式分析的窠臼,他认为这种差异更是言说的自我与被视的他者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性也可被形容为讲述与展示之间的距离,是亲眼所见与从他人处得到信息的差距。

听到和引用的词语与看见和描画的行动之间的差异;传感渠道、再现的传统和经验模式之间的差异。

文字叙事与图像叙事之间的关系,源自语言表达融入了理解范畴。

《所罗门之歌》叙事中转喻的语境重构

《所罗门之歌》叙事中转喻的语境重构

Re-contextualization of Metonymy in Toni Morrison
's Song of Solomon
作者: 江加宏
作者机构: 安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安庆246133
出版物刊名: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21-24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4期
主题词:�所罗门之歌》 小说叙事 转喻 语境重构
摘要:转喻对于小说叙事中语境的重构往往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罗门之歌》中派拉特的耳环即是如此。

作为一种人体域中的部分代整体转喻,耳环在小说的叙事中得到了强调,不仅为小说的发展提供了线索,而且对于小说叙事细节的提升和小说主题的凸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功能已超越了它原有的物质本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所罗门之歌》U型原型叙事结构
《所罗门之歌》(1977)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它是继《看不见的人》和《土生子》之后的又一部优秀黑人小说,于1978年被评为美国文学艺术协会和全国图书奖。

这部小说的出版标志着莫里森的文学创作己经走向成熟。

1 《所罗门之歌》中的U型原型叙述结构
《所罗门之歌》讲述了一个北方中产阶级黑人青年麦肯·戴德—绰号“奶娃”的成长过程,全书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奶娃”的家庭、社会背景,线索包括“奶娃”父母的关系,他的姑姑派拉特的成长与成熟,他与外号为“吉他”的黑人男青年的关系等等。

第二部分为“奶娃”的南方之行。

“奶娃”的南方之行本意是为了寻找一袋金子,结果却发现了家族历史,更为重要的是,他发现自己是“会飞的所罗门”的后代。

《所罗门之歌》中有一些莫里森小说中常见的母题和要素,如求知之旅母题( the journey motif)、年长女性智者形象(如派拉特、瑟丝)、黑人民间传说、神话(如会飞的所罗门)等等。

小说的叙事结构也匠心独具—主人公“奶娃”的南方之旅,也是“奶娃”的寻根过程,也是“奶娃”的感情回归之旅,整个故事在线形叙事的表层叙事结构下呈现出U型的深层原型叙事结构。

2 U型叙事结构
诺思洛普·弗莱(Northrop Frye)在《伟大的代码》(The Great Code)中指出:西方众多文学作品的叙事模式呈现U型,整个《圣经》就是一部典型的U型结构的喜剧:
“《士师记》中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大体上呈现U型的叙事结构,背叛使整个事件呈现一种下降的趋势,下降到灾难和奴役中去,随后的忏悔使整个事件通过解救开始上升,上升到和下降前的同一水平。

这种大体上相同的U型叙事结构,重现在文学作品中就是标准的喜剧模式……整个《圣经》可以被看做是一部‘圣神的喜剧’其中就包含着类似于U型叙事模式的故事,比如说《创世纪》中人们失去了树、水、生命,而在《圣经》结尾篇章《启示录》中所有失去的东西又失而复得。

”(169)
弗莱在《伟大的代码》中勾画出《圣经》的典型结构为U型结构,即整部《圣经》的叙事结构都是遵循着乐园、犯罪、受难、忏悔、得救这一U型结构叙事结构来展开的。

耶稣在传道前,一直过着比较平顺的生活,从他传道开始,就遭受“反对”、“诬蔑”、“诽谤”等一系列磨难,他的人生之路呈现下降趋势,一直到他受难被钉在十字架上。

此后耶稣以“英雄”形象出现在各类作品中,他的肉体虽然消亡,他的灵魂却得以复活,精神得到升华。

最终他的人生之路呈现一种上扬的喜剧色彩。

《所罗门之歌》始于飞翔,小说伊始就是人寿保险经纪人史密斯先生那充满宗教仪式色彩的“飞翔”,这是希腊神话中关于伊卡罗斯从监狱出逃后坠入爱琴海而死的故事的翻版。

医院内外将近五、六十人在围观,人们既不担心,也不害怕。

史密斯先生戴着自制的蓝色丝绸翅膀从一家白人慈善医院的顶层“起飞”,心中向往着飞过苏必利尔湖。

他的蓝绸翅膀在风中悠然飘扬;楼前两个女孩手拿玫瑰花篮,鲜红的绒布花瓣散满雪地;福音堂传来钟声;而彼拉多则用她那深沉浑厚的女低音唱起了“甜大哥飞走了”的歌曲。

这一切使人置身于一种庄严、肃穆的宗教氛围之中。

史密斯如同带着神圣使命的圣徒,他的“飞翔”把黑人渴望的自由提升到了宗教的高度,意味着它比生命更宝贵,这象征着黑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然而,他的丝绸翅膀不比伊卡罗斯的蜡制翅膀有更多的作用,不可能实现真止意义上的“飞翔”。

他渴望自由和平等,但是却缺乏黑人的根基,不知道自己来自于哪儿和将要去哪儿,这种自杀式的飞翔以悲剧告终。

史密斯先生失败的飞翔使整个故事呈下降趋势。

为了逃离现实,为了寻找传说中的金子,“奶娃”踏上了去南方的旅程。

奶人刚到南方时,就与当地人发生了打架事件。

事情的起因是当地年轻人被奶人有钱的模样和优越感所激怒,他们故意挑衅,嘲笑奶人没有阳刚之气,因此双方发生了冲突。

打架事件象征着奶人在与自己的种族身份认同时所进行的挣扎和斗争—摈除自身的骄傲、虚荣与野心。

这个旅程成了他的心路历程。

经历了这些考验勇气和毅力的事件,他已经接近了精神上的成年。

他的思考和反省也是他变得成熟的标志。

他最终意识到他曾经如此卑劣地对待他的家人,对待彼拉多和哈加尔;他意识到他作为一个男人是如此的虚弱和无能;意识到他对于黑人社区和其他黑人是如此的漠不关心和冷酷无情;他还意识到他以前没有珍视彼拉多的教诲;没有理解和欣赏她的利他主义精神。

这是奶娃人性的复苏,他的精神世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此事的叙述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林中打猎是奶娃南方之旅中最感人的片段。

打猎是非洲文化中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奶人和当地的非洲人一同打猎象征了他接受了黑人的文化认同,同时也被黑人社区所接受。

林中打猎检测了奶娃的勇气,耐性,同时让他接受了宗教般的洗礼和再生。

打猎中他汲取了大量的营养,逐渐使自己不协调的各个部位协调起来,“无根感”慢慢消失了,代之以希腊大力神安泰般与大地母亲结合后的力量感。

奶娃的南方之旅变成了一次真正的寻根之旅。

在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洗礼后,他最后终于迎来了精神上的新生。

当他听到孩了们唱起关于所罗门的歌谣时,他终于顿悟到这就是关于自己种祖父一家的歌谣,是歌谣让他知道了自己与沙里玛尔—文化传统代表的联系,知道了自己与祖辈们的联系,知道了祖辈们、父辈们的历史和命运,知道了自己面临的一切并做出了选择,走向真正成熟,彻底“断奶”。

在小说结尾,“奶人”飞离所罗门高地,这是真正的“飞行”,而不是“逃离”。

主人公的文化认同赋予他飞翔的根基,象征性地表现了主人公的精神复活,以及与传统(祖先的过去)的紧密联系。

此事的叙事结构上升为一个完美的U型。

3 结语
透过《所罗门之歌》表面所呈现的线性叙事结构,挖掘出其内部的U型叙事结构。

更好的呈现了小说始于飞翔止于飞翔的主题。

奶人的人生呈现出先下降后上扬的趋势这一过程是他思想获得自由和新生的过程,也唤起了他的民族意识和名族认同感,从而使他明白:“如果你把自己交给空气,你就能驾驭它。

”(392页) 参考文献
[1]艾周昌.非洲黑人文明[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