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合集下载

【2019年整理】服装原型结构设计与运用

【2019年整理】服装原型结构设计与运用

(3)从A点向下取 B/12+13.7CM确 定胸围水平线 BL,并在BL上 取B/2+6CM。
(4)垂直wL画 前中心线。
(5)在BL上, 由后中心向前 中心方向取背 宽线 B/8+7.4CM确 定C点。 (6)经C点向上 画背宽垂直线。 (7)经A点画水 平线与背宽线 相交。
(8)、由A点向下8CM 处画一水平线与背 宽线相交于D点。 将后中心线至D点 的中点向背宽方向 取1CM确定为E点 作为肩省省尖点。
(9)、过C、D两点的 中点向下0.5CM的 点作水平线G线. (10)、在前中心线上 从BL线向上取 B/5+8.3CM,确定 B点。 (11)、通过B点画一 条水平线。
(12)在BL线上由 中心线取胸宽 为B/8+6.2CM, 并由胸宽的中 点位置向后中 心线方向取 0.7CM作为BP 点。
(13)画垂直的 胸宽线,形成 矩形
(5)绘制后省。
通过E点,向上作垂 直线与肩线相交, 由交点位置向肩 点方向取1.5CM 作为省道的起始 点。并取B/320.8CM作为后肩 省道大小,连接 省道线。
(7)、绘制后袖 窿弧线。
由C点作45°作斜 线,在线上取 ▲+0.8CM作 为袖窿参考点, 以背宽线作袖 窿弧切线,通 过肩点经过袖 窿参考点画顺 后袖窿弧线。
第二节、日本新文化原型制图
一 、 文 化 式 原 型 各 部 位 名 称
一、关于日本新文化原型(第七版):
该原型是在第六版的基础上2000年推出的,在原第六版的基础上结合现年青人体 型更丰满、曲线更优美的特征,以及第六版原型在理解和应用上不方便而推出的。新 文化原型是箱型,胸省的大不随胸围大小而异,符合女性体型实际情况,胸省量较第 六版明显增大,前后胸节差也明显增大,符合现代女性体型,腰省分配更合理,与人 体间隙均匀,便于特殊体型的修正。

服装设计款式结构的变化规律

服装设计款式结构的变化规律

3、后腰围线提高
将后腰围线升 高1—2cm。 这时后腰节加 长,腋下省相 对变小。 适合服装:轻 度驼背体、肩 胛骨高体和中 老年体型
二、前后侧缝差的处理
处理原因:因为腰围线不呈直线形,所以在原型应 用时不论哪种腰围对位方式,都会出现前侧缝比后 侧缝长的现象。即使在前后袖窿深点做纵向变化之 后,仍然存在如何解决侧缝差数问题。 解决方法:1、收腋下省 2、转移胸省 3、袖窿开深与底摆起翘 4、减少前袖窿的长度
1、袖窿深点的横向变化
增加袖窿深点横向的量 ↓ 加大胸围 ↓ 加宽袖窿宽 ↓ 加宽背、胸宽
2、袖窿深点的纵向变化
纵向变浅:袖窿纵 向变浅是有限。 纵向变深:前袖窿 深的变化以后袖窿 深为准 (多加深 0~2cm) 。 上衣;AC/CB=1/0.8 大衣:AC/CB=1/1.2
四、领口变化规律
领口开宽开深的依据:原型中的领宽、领深,以及 各个结构点所构成的领口曲线,是符合人体颈根部 的基本结构。在绘制各种领型结构图时,应以领口 曲线为基准,以领型立体效果为依据,来决定领口 的开宽量及开深量,再绘制出领口曲线。 领口开宽开深的方法: 1. 领口开宽:以原型侧颈点为参考点,一般采用前 后开宽量相同的方法。 2. 领口开深:后领深比较稳定,一般领型多为0.5— 2.5cm;前领深变化大,应根据具体领型确定。
可在原型的基础上使肩端点上提 或下移,改变落肩尺寸。一般除 了针织衫适当下移外,多数以肩 端点升高为主。 升高量与垫肩厚度和肩部造型有 关。通常款式后肩端点上提1— 2cm,前肩端点上提高0.5— 1.5cm。 肩端点与侧颈点的位置确定后要 重新画顺肩线。肩线有直线和前 凸后凹形两种。
方法一
后衣片收肩背 省、(或移于 后领省,或移 于肩背的分割 线中)

裙子结构变化设计说明

裙子结构变化设计说明
1.2.3 省数、省位、省形: 一般裙装的省数为4~8个,省的位置分布 、省形态处
理。
1.2.4 前后省长度差量
由于近腰处凹陷,臀部凸出,可以采用胖形
省,且近后中心线处省的长度应略长,近侧缝处 的后省应略短。侧缝弧线的形态与人体胯骨形态 相吻合。
1.2.5 臀围、腰围分配比例:
一种是为了保持侧缝线稳定而设计:
③展出褶量
2.3 裙子施褶造型变化(款式二)
①根据效果 确定褶痕线
②将省修正到褶痕线
①根据效果 确定褶痕线
②将省修正到褶痕线
③展出褶量
①根据效果 确定褶痕线
②将省修正到褶痕线
③展出褶量
④进一步增大褶量 至理想效果
①根据效果 确定褶痕线
②将省修正到褶痕线
③展出褶量 ④进一步增大褶量
至理想效果
①根据效果 确定褶痕线
1、裙子原型结构设计原理 2、裙子的结构设计变化 2.1 直裙变斜裙 2.2 省量转移至分割线结构变化 2.3 裙子施褶造型变化
按长度划分:
◦ 超级迷你裙 ◦ 迷你裙 ◦ 及腰裙 ◦ 过膝裙 ◦ 中庸裙 ◦ 及踝长裙
按裙头高低划分
◦ 高腰裙 ◦ 低腰裙
3
按造型划分
◦ H型合身裙子 ◦ 笔杆形裙子 ◦ 管形裙子 ◦ 气球形裙子 ◦ A字裙子
②将省修正到褶痕线
③展出褶量
④进一步增大褶量 至理想效果
①根据效果 确定褶痕线
②将省修正到褶痕线
③展出褶量
④进一步增大褶量 至理想效果
完成的结构图
①根据效果 确定褶痕线
②将省修正到褶痕线
③展出褶量 ④进一步增大褶量
至理想效果
练习二
展开图
练习三

第二章 结构制图与结构变化原理

第二章 结构制图与结构变化原理

服装基础结构制图与结构变化原理服装成品规格与服装号型系列服装成品规格是服装结构制图的重要依据之一,了解有关服装成品规格的结构和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一、服装成品规格的来源、构成和使用服装成品规格的来源主要有以下方面:(一)从测体取得数据构成服装成品规格:服装成品规格的直接来是人体,通过人体测量,在取得净体尺寸数据的基础上,加上适当的放松量后,即能构成服装成品规格。

(二)由要货单位提供数据编制服装成品规格:成批生产的产品通常由要货单位提供数据编制服装成品规格。

对提供的数据,首先要弄清规格的计量单位是公制、英制、市制;其次要弄清所提供的规格的人体尺寸(净体尺寸),还是服装尺寸(包括放松量在内)。

还要弄清各部尺寸的具体量法,如衣长规格有的指前衣长,有的指后衣长,摆围规格有的连叠门量,有的不连叠门量等。

(三)按实物样品测量取得数据制订服装成品规格:按实物样品测量取得数据制订服装成品规格,应将实物样品中所有需要的各个部位规格测量准确,测量时要准确掌握方法、部位及顺序。

(四)按服装号型系列中取得数据设计服装成品规格:“服装号型系列”是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以我国正常人体的主要部位尺寸为依据,对我国人体体型规律进行科学的分析,经过几年实践后所形成的国家标准。

服装成品规格,就其内部每一规格的具体够构成来说,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简称“三要素”。

一是以人体的净尺寸为依据作为服装成品规格构成的第一要素。

二是以人体运动因素另加放松量。

三是服装的造型因素。

在合于人体静、动统一的实用性的基础上,再从审美和流行倾向的需要处发,对某些部位的规格作适当的调整。

如肩部加宽垫肩,领口从贴领到蚕敝(bi)领,中腰从较紧到直筒等,还有服装外形轮廓的变化,都是因服装的造型因素引起的调整。

在服装成品规格的使用上,一般只有几个主要部位的规格组合,如长度、宽度、围度。

但服装制图时的裁片却涉及到具体的各部位尺寸,这就需要按人体的比例以主要部位的推导其它各相关部位的规格。

服装原型结构设计及应用

服装原型结构设计及应用

服装原型结构设计及应用服装原型结构设计是指在服装设计过程中,通过设计师将设计概念转化为实际的服装件式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的过程。

服装原型结构设计涉及面广泛,包括整体结构、面料选择、版型设计以及细部构造等方面。

它对于服装设计的成功与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服装原型结构设计可以确保服装的整体效果和穿着感。

在服装原型结构设计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到服装的整体风格、剪裁和廓形等因素,以确保最终展现出来的服装具有良好的整体效果。

同时,根据人体工学的原理,设计师还需要根据不同身材的人群特点,进行版型的设计,以确保服装的穿着感和舒适度。

其次,服装原型结构设计对于面料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面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服装的质感、流动性和透气性等方面。

在服装原型结构设计中,设计师需要考虑面料的弹性、质地和厚度等因素,以确保最终服装的面料与款式相匹配,达到理想的效果。

此外,服装原型结构设计还涉及到细节构造的设计。

服装的细节构造设计包括钮扣、拉链、衬里以及纽扣的选择等方面。

这些细节构造设计能够为服装增添独特的个性和风格,提升服装的档次和品质。

服装原型结构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它可以为设计师提供一种准确的表达和传达设计理念的工具。

通过原型结构设计,设计师可以将自己的设计想法形象地呈现出来,与制作方进行沟通和交流,确保最终服装的实际效果符合设计初衷。

其次,服装原型结构设计也具有提高服装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作用。

在服装原型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通过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可以有效地减少后期制作所需的工作量和时间,提高服装的生产效率。

同时,合理的结构设计还可以降低裁剪和缝制的难度和成本,使服装在生产过程中更加易于操作和加工。

最后,服装原型结构设计还对于市场的应用性和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设计师可以根据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设计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服装。

合理的结构设计不仅可以提高服装的竞争力和畅销度,还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穿着体验和舒适度。

日本文化式原型与西方结构设计对比

日本文化式原型与西方结构设计对比

日本文化式原型与西方结构设计对比作者:李正严烨晖来源:《丝路艺术》2018年第03期摘要:文章选取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服装原型设计方法,即日本文化式原型与英式原型,进行对比分析。

并通过总结这两者的异同点,来感受东西方服装结构设计的差异。

关键词:服装原型;对比;日本文化式原型;英式原型原型制图法秉承着以人体为本的设计特点,把原型作为基础样板,相当于发挥着人台的作用,能形象并准确展现出人体的形态特征。

原型制图法相较于传统的比例法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且制图过程简单,结构变化自由度大,易于通过加长、缩短、转移、扩展等变形手段处理,形成最终所需具有复杂结构的纸样,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款式。

另外,该制图方法有助于初学者认识服装结构设计,帮助他们理解服装结构与人体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方便易懂、直观明了的制图方法。

一、服装原型的相关概念(一)原型的基本概念原型是服装界流行的一个专业术语,在部分国家也称之为“基本纸样”,或是“基础样板”。

服装原型是以实际测量的人体尺寸为依据,按一定比例关系绘制出符合人体体型的基本纸样,它作为其他服装纸样设计的起点,具有最简单的结构特征,是人体主要部位信息的最简单最直接的载体。

日本服装领域的著名学者三吉满智子在她的著作《服装造型学—理论篇》中关于“原型”一词的阐述为:所谓原型,是指各种实际变化应用之前的基本形式或形态,应用于多个领域。

在服装造型学有着这样的说法,原型是指平面裁剪中所使用的基本纸样,即简单的,不带任何款式变化因素的立体型服装纸样。

[1](二)原型的分类服装原型的种类有很多,可以按使用性质的不同来将其分类,比如按照年龄、性别、地域、应用部位、宽松度等方面。

从应用部位角度可分为衣身原型、袖子原型、裙子原型、连衣裙原型、裤子原型这六个基本型。

当然如果按照特定款式再细分下去,创建出更多的原型纸样,对后期进行具体款式的结构设计就更加便捷了。

从服装原型的设计方法出发,也可将其分类。

其中衣身原型是所有原型中构成形态最基础最本质的,最能揭示服装原型的构成原理。

架构设计与原型设计

架构设计与原型设计

架构设计与原型设计随着软件开发行业的发展,不同的设计方法在开发过程中显示出不同的价值。

这篇文档将会讨论架构设计和原型设计两种不同的设计方法。

这两种方法在软件开发和产品开发的不同阶段中各有利弊。

架构设计是指一个系统或者软件的结构或者框架。

这种设计最初是为了回应复杂性而产生的,从而强调了结构、交互和组件之间的耦合性。

随着用户期望值的不断提高,架构设计开始在产品设计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架构设计通常是在产品基础阶段进行的。

它是指探讨一个系统的“脉络”,强调的是结构性和交互性。

在这个阶段中,设计师通过初始概念和高水平的系统设计来描绘出整个产品的轮廓。

架构设计最终以文档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方便开发团队的理解和实现。

它是强制性的,不同于样式和图形设计,它从技术上概括了整个系统。

架构设计中所涉及到的技术层次很高,因此需要合适的人才来处理这部分内容。

架构设计的优点是在不损失产品个性的前提下确保系统优异的可扩展性和可持续性。

它能够为开发团队提供清晰的指导和简明的产品文档,有助于实现预定的交期和产品要求。

无论是在软件开发还是产品设计领域,架构设计都能够提升人员协作和整体工作效率。

与架构设计不同,原型设计则更侧重于交互和样式。

原型设计强调试验和交互,是一个设计师面向用户的创造性行为。

原型设计是展示概念、交互技巧和视觉效果的理想方式,这是尤其在开发、产品迭代和投资评估时非常有用的。

原型设计通常位于产品设计的早期阶段,为产品团队提交一份明确的设计方案。

原型设计可在无数的平台上完成,从手绘简单的草图,到构建真实的数字原型,实在是灵活多变。

与编辑工具相比,原型设计工具比较成熟,包括如Adobe XD和Sketch等供设计师选择。

原型设计的优点是能够提前展现出交互细节和视觉效果,有助于产品团队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对产品设计进行微调或调整。

另一方面,原型设计适用于大多数UI(用户界面)和UX(用户体验)设计。

有时产品调整和重构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原型设计可以作为一种低成本的方案并快速制定出新的调整方案。

服装结构设计(女装篇)第二章衣原型的结构基础与变化

服装结构设计(女装篇)第二章衣原型的结构基础与变化

(二)绘制衣身原型轮廓线,见图2-2
1.绘制前领口弧线:从B点起沿水平线取B/24+3.4cm为前领宽,记为◎,得到SNP点; 再从B点起沿前中心线向下取◎+0.5cm为前领深,然后画出长方形领口;画长方形对角 线,将其进行三等分,以三分之一等分点向下0.5cm作为参考点,最后画顺领口弧线。
2.绘制前肩线:以SNP点为基准点、水平线为基准线,取前肩斜度22°作前肩斜线, 与前胸宽线交汇,后将其顺延1.8cm形成前肩线。
总省量
f
e
d
c
b
a
100%
7%
18%
35%
11%
15%
14%
9
0.63
1.62
3.15
0.99
1.35
1.26
10
0.7
1.8
3.5
1.1
1.5
1.4
11
0.77
1.98
3.85
1.21
1.65
1.54
12
0.84
2.16
4.2
1.32
1.8
1.68
12.5 0.875 2.25 4.375 1.375 1.875 1.75
根据服装的不同部位,可以将原型分为: 1.上半身原型:通常称为衣身原型,通过转移胸省和收腰省的方法以达到衣身合体的效果。上
半身原型使用范围很广,例如可以和多类下半身原型共同组成新的服装款型,连衣裙、连体裤 等服装款式就是综合运用的典例。 2.下半身原型:分为裤原型和裙原型两大类。裤原型一般以经典西裤款式作为基础裤型进行结 构制图;裙原型往往以直筒裙作为基础裙型进行结构制图。 3.袖原型:是人体上肢所用到的衣原型。 (三)按服装不同的宽松程度分类 根据服装造型合体程度的不同,可以将原型分为合体型原型、紧身型原型、宽松型原型,如日 本新文化原型属于合体型原型。

日本第八代原型画法 省道转移和及应用

日本第八代原型画法 省道转移和及应用

• • • •
胸度法作图:测量穿着者胸围、背长、袖长等很少的几个尺寸, 以胸围为基准,计算其它平面结构制图所需的尺寸。 短 寸 法:对人体的各部位进行精密测量,用测量数值制图的方法。 并 用 法:胸度法和短测法并用的方法。
• 四、原型的特点
• • • • • • • • • 1、来源于立体裁剪,是服装最原始、最基本的结构; 2、满足人体正常呼吸量和基本活动量; 3、只是腰节以上半身结构; 4、衣身较合体,适合款式的多变性,总之具有吻合性、高调动 性和设计性,覆盖面积广。 1、比例法: 优点:(1)、直接方便,只要记住了一些代表品种各部位的 比例公式,就能直接进行制图,不需要太多的立体思维, 一步到位;(2)、定型服装直裁比较方便;
(7)、绘制胸省.
由F点作45°倾斜 线,在线上取 ▲+0.5作为袖窿参 考点,经过袖窿深 点、袖窿参考点和 G点画圆顺前袖窿 弧线的下半部分. • 以G点和BP点连线 为基准线,向上取 (B/4-2.5CM)° 夹角用为胸省量。
(8)、通过胸省长的位 置点与肩点画顺袖 窿线上半部,注意 胸省合并时袖窿线 要圆顺.

• •

• •
日 本 新 文 化 原 型 图
新 文 化 原 型 各 部 位 的 数 据
• 三、袖原型制图
• 作图的方法: • 将上半身原型 袖窿省闭合,以此 时前后肩点的高度 为依据,在衣身原 型的基础上绘制袖
原型
• 3.1 绘制基础框架
• (1)、拷贝衣身原型 的前后袖窿,将前袖窿 省闭合,画圆顺前后袖 窿弧线。 (2)、确定袖山高度: 将侧缝线向上延长作为 袖山线,并在该线上确 定袖山高。 方法是:计算由前后肩 点高度的1/2位置点到 BL线之间的高度,取其 5/6作为袖山高

中国服装原型

中国服装原型

中国服装原型———东华原型结构设计原理和技术张文斌张渭源(东华大学服装学院,上海 ,200051)摘要剖析了建立服装结构设计的基础纸样的原理和相关因子 ,分析了中国女体各部位的回归关系及箱式原型的应用技术规律 ,从理论和实践上完成了建立中国式原型———东华原型的设计工作。

关键词: 原型 ,浮余量 ,衣身平衡 ,服装结构设计中图法分类号: TS 9411 服装结构的原型原型作为最基本的纸型 ,其构成技术是服装结构设计尤其是衣身结构设计中的关键技术 ,得到了世界服装界的重视。

发达国家(美、日、欧等国)都建立了符合本国国民体形及穿着习俗的原型 ,并且有基于原型构成立体形态的差异而形成的各种流派。

我国服装基础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 ,20 世纪80 年代至90 年代末加强了对国外原型 ,尤其是与我国诸方面都较接近的日本的文化式原型技术的引进 ,促进了我国纸型构成技术的现代化 ,但有识之士在充分吸收、消化国外原型技术的同时 ,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服装大国 ,不能长期依赖他国的原型技术 ,要建立以符合中国国民体形及其服饰文化的中国式原型技术。

东华大学服装学院相关学科的教师和科研人员本着加强中国服装结构设计基础理论研究的愿望,经过长达10年探索与实践,对原型构成原理、中国人体体形计测及其规律分析、中国原型初始图形应用等作了综合性研究 ,在细部公式与人体控制部位相关关系及其回归方程的建立、修正及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建立了具有中国式原型———东华原型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 ,填补了我国服装设计技术的这一空白。

2 服装原型的结构本质2. 1 原型的结构种类原型的“原”的涵义为最根本最基本。

服装原型是构成所设计服装款式的纸样的最基础的纸样。

原型在结构上具有下列特征:结构最简单(通常只包含背长、净胸围、肩宽、前胸宽、后背宽) ;制图公式形式简单与人体控制部位(身高、净胸围)形成回归关系;具有良好适合度 ,覆盖青年女性的大多数体型;结构变化自由度大 ,易于变形形成结构复杂的纸样。

产品原型设计知识点

产品原型设计知识点

产品原型设计知识点产品原型设计是产品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够帮助产品团队更好地理解和定义产品需求,并在产品开发之前进行验证和优化。

本文将介绍产品原型设计的相关知识点,让我们深入了解该领域的重要内容。

一、产品原型的定义和作用产品原型是指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通过模拟产品的外观、交互和功能等方面,用以验证和展示产品设计的一种手段。

它可以是低保真的纸质原型,也可以是高保真的交互式原型。

产品原型的主要作用包括:1)明确需求:原型可以帮助产品团队更清晰地理解用户需求,有助于明确产品功能和交互等方面的要求;2)迅速迭代:原型可以快速制作和修改,有助于产品团队在早期发现和解决问题,避免项目后期的大规模调整;3)验证假设:原型可以用于用户测试和反馈,帮助团队验证产品设计的可行性和用户体验。

二、产品原型设计流程1. 需求收集:明确产品的需求和目标用户,分析用户需求,确定产品的基本功能和界面要求。

2. 结构设计:设计产品的信息结构和页面布局,确定产品的整体框架和核心功能模块。

3. 交互设计:设计产品的交互流程和操作逻辑,定义用户与产品的互动方式和界面元素的响应规则。

4. 视觉设计:根据产品的定位和用户需求,进行界面的美化设计,包括颜色、图标、字体等方面的设计。

5. 制作原型:根据产品设计的需求和界面设计,选择相应的原型工具,制作产品原型。

6. 用户测试:通过将产品原型提供给用户,收集用户的反馈和意见,评估产品的可用性和用户体验。

7. 优化迭代:根据用户反馈和测试结果,对产品原型进行修改和优化,不断迭代和改进。

三、产品原型设计的要点1. 简洁明了:产品原型应该尽量简洁明了,注重功能和交互的展示,不需要过多的细节和讲解。

2. 注重交互:产品原型的重点在于交互,要尽可能还原真实产品的操作流程和用户体验。

3. 模块化设计:将产品原型拆分为多个模块,分别制作和测试,有助于减少整体迭代的成本。

4. 细节完善:产品原型的交互和界面细节要完善,包括按钮、链接、输入框等,要确保用户能够顺利进行体验。

日本第八代原型画法 省道转移和及应用.概要

日本第八代原型画法 省道转移和及应用.概要


第二节、日本新文化原型制图
一 、 文 化 式 原 型 各 部 位 名 称
• •
一、关于日本新文化原型(第七版):
该原型是在第六版的基础上2000年推出的,在原第六版的基础上结合现年青 人体型更丰满、曲线更优美的特征,以及第六版原型在理解和应用上不方便而推出的。 新文化原型是箱型,胸省的大不随胸围大小而异,符合女性体型实际情况,胸省量较 第六版明显增大,前后胸节差也明显增大,符合现代女性体型,腰省分配更合理,与 人体间隙均匀,便于特殊体型的修正。
(3)从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向下取 B/12+13.7CM确 定胸围水平线 BL,并在BL上 取B/2+6CM。
(4)垂直wL画 前中心线。
(5)在BL上, 由后中心向前 中心方向取背 宽线 B/8+7.4CM确 定C点。 (6)经C点向上 画背宽垂直线。 (7)经A点画水 平线与背宽线 相交。
(8)、由A点向下8CM 处画一水平线与背 宽线相交于D点。 将后中心线至D点 的中点向背宽方向 取1CM确定为E点 作为肩省省尖点。

• • • • •
二、日本新文化女上装原型图方法
1、制图方法:胸度法,利用胸围和背长进行制图,同时以右半身状态为参考 2、作图尺寸:胸围:84CM 背长:38CM 腰围:64CM 袖长:52CM
制图规则:
3.1、作基础线 (1)以A点为后 颈点向下取背长 38CM作为后中 心线。 (2)画WL水平线, 并确定身宽(前 后中心之间的宽 度)B/12+6CM。
(5)绘制后省。
• 通过E点,向上 作垂直线与肩线 相交,由交点位 置向肩点方向取 1.5CM作为省道 的起始点。并取 B/32-0.8CM作为 后肩省道大小, 连接省道线。

衣身原型运用的规律及马甲制版

衣身原型运用的规律及马甲制版

衣身原型运用的规律一、教学目的:为了便于使用衣身原型,掌握其在服装主要部位中的变化规律。

二、教学重点:1.腰围线的对位设计规律2.袖窿深点的横纵变化规律3.前后侧缝差的处理4.袖山深的变化规律三、教学过程:(一)、腰围线的对位设计规律对位原因:女性体型有胸部平凸之分;服装造型有松紧之别对位目的:确保各种服装在腰围线上的结构平衡对位方式:1、腰围线对齐:将前后衣身原型的腰围线对齐,保持正常体腰节的标准长度。

前腰节长于后腰节0.5cm,前侧缝长于后侧缝1/2前领宽。

这种对位方式适用于紧体式、合体式、半松式服装(用于连身裙且下摆不便起翘时,或腰节线以上需要大省量时)。

(图(1))2、前腰围线降低:以后腰围线为基准,将前腰围线降低1—1.5cm,这时前腰节变短,腋下省量减少了1—1.5cm,这种对位方式适合于平胸体的紧体、合体式服装,或者政策体的半松体、松体式服装(适用各类服装)。

(图(2))3、后腰围线为基准,将后腰围线升高1—2cm,这时后窑节加长,腋下省相对变小。

这种对位方式适合于轻度驼背体、肩胛骨高体和中老年体型袖窿深线以上不设省或胸省转移至腰节时。

(图(3))(二)、袖窿深点的横纵变化规律1、袖窿深点的横向变化袖窿深点横向是变化胸围大小。

一般是四开身结构,每片可按1/4两次加放量分配,或者前后片互借1—2cm。

加袖窿深点横向的量实际上是加宽了袖窿宽,这还不全面,还必须加宽胸宽与背宽,一般用前后袖窿线调整的尺寸,才能保持整体结构的平衡。

2、袖窿深点的纵向变化袖窿深点的纵向是变化袖窿的深线。

由于变浅是有限的,所以重点讨论加深量,一般以后袖窿深为准。

可以通过袖窿深点横向和纵向的比例确定,即上衣的横向比纵向为1:0.8;大衣的横向比纵向为1:1.2。

因袖窿纵向变化比较灵活,上述比例仅作为参考。

前袖窿深点纵向要比后袖窿深点纵向多加深0—2cm,应根据适体程度选取。

(三)、领口变化规律1、领口开宽开深的依据:原型中的领宽、领深,以及各个结构点所构成的领口曲线,是符合人体颈根部的基本结构。

衣身原型及结构变化原理与应用

衣身原型及结构变化原理与应用

衣身原型及结构变化原理与应用人体最复杂的曲面集中在胸、背、肩、颈、腰部,可以说,上装集中了服装结构设计的精髓。

第一节上装原型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使学生掌握上装原型的结构形成原理、变化原理以及绘制。

了解常见的上装原型的分类。

2、掌握原型规格设计的方法与取值。

二、课程类型与教学方法1、课程类型:理论教学。

2、教学方法组合方式:讲解式、比较、案例研究、模拟绘图。

3、总学时数:68学时4、学时:4学时。

第一次课。

三、教学内容一、人体与服装结构形式从服装适合人体的角度分析,服装的整体结构形式可以分为平面结构和立体结构。

1.平面结构的服装:平面结构的服装将人体视为二维物体,忽略了人体的曲面体的特征,将衣身做成了平面结构形式的服装,如中国古代服装就是最典型的平面结构。

2.立体结构的服装:将人体视为一个复杂的、由若干个曲面组成的集合体,人体正面为相对的二个梯形,侧面形成独立部分,既考虑人体有宽度、长度,又考虑人体具有一定厚度。

立体结构服装就是将人体视为三维物体,在此基础上形成服装,如欧、美板型服装。

二、服装原型和分类(一)服装原型原型就是根据人体各部位的尺寸、形状绘制的一种能反映人体各部位结构、形状、比例关系的平面图形。

原型本身无任何具体服装款式的结构意义,所以服装的原型不能代表任何款式的结构图。

服装原型取得方法有三种:1.立体的方法:就是在专为立体裁剪使用的人体模型上,按立体裁剪的方法得到原型。

这种原型准确、误差小,但技术要求高,设计成本高,不适合成衣批量化工业生产。

2.立体、平面兼做的方法:就是采用平面制图与立体裁剪相结合的方法得到原型。

此种方法快速、准确。

3.平面的方法:根据长期观察、总结人体各部位形态、各部位比例关系规律,采用一定比例分配计算而绘制的原型,然后再依据人体加以修正。

这种方法快速,适合工业化成衣生产。

(二)服装原型的分类1.按原型的流派分类:(1) 英、美、意等欧派:此类原型是根据欧美等国的人体体型而设计的原型,适合人体曲面起伏大、省量大的情况。

女装结构设计女装原型

女装结构设计女装原型

四、原型的平面制图
/sundae_me ng
制图步骤
• (1)纵向取背长38cm,横向取(松量)=46cm,作一长方 形,上边为上平线。下边为腰围线,左边为后中心线,右 边为前中心线。
• (2)胸围线:从上平线量下,=20.7cm。 • (3)背宽线:由后中心线量出,4.5=18.2cm。 • (4)胸宽线:由前中心线量出,=16.7cm。 • (5)摆缝线:在胸围线上取半胸围的一半,在腰围线上,
• (11)前直开领:在前中心线上由上平线量起,◎+1=8cm。 • (12)前领圈弧线:颈侧点处由上平线低下0.5cm,与前直
开领之间用弧线连接,中间凹势为前领宽的-0.3=3.1cm。 • (13)前肩斜线:在胸宽线上由上平线下量后领宽的
≈4.6cm,颈侧点由上平线低下0.5cm,前肩斜线长等于后肩 斜线长△-1.8cm(其中1.5cm为后肩收省量,0.3cm为吃 量)。
原型图
/sundae_me ng
制图步骤
• (9)后袖窿弧线:在背宽线上由上平线低落“○”至背宽 线的1/2向下量2.5cm为对位记号,袖窿凹势为后袖窿宽的 +0.5cm=2.9cm。从肩端点起画弧线至摆缝线上端。
• (10)前横开领:在上平线上由前中心线量起,◎- 0.2=6.8cm。
• 对位目的:确保各种服装在腰围线上的结构平衡。 • 对位方式: 1、腰围线对齐
高,最高点为袖山顶点。 • (3)袖口线:由袖山顶点起在袖中线上量
SL=52cm,作一水平线。 • (4)袖肘线:由袖山顶点起在袖中线上量
2.5=28.5cm,作一水平线。 • (5)袖根肥:由袖山顶点作袖山斜线,分别为前
AH=20cm或=20.3cm,后AH+1=21.5cm或+1=21.3cm, 与袖肥线相交于两点,由交点向下作两条垂线, 与袖口线相交为袖子的前后袖缝线。

《结构的模型或原型的设计与制作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通

《结构的模型或原型的设计与制作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通

《结构的模型或原型的设计与制作》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结构的观点和分类;2. 掌握结构模型或原型的设计和制作方法;3. 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导学内容:1. 结构的观点和分类;2. 结构模型或原型的设计原则;3. 结构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步骤。

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结构是指由零部件或构件组成的整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功能。

结构可以分为框架结构、壳体结构和组合结构等不同类型。

在我们的生活中,结构无处不在,比如建筑物、桥梁、机器设备等都是由不同类型的结构构成的。

今天我们将进修结构的模型或原型的设计与制作,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第二步:理论进修1. 结构的观点和分类结构是由零部件或构件组成的整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功能。

根据构件的形式和安置方式,结构可以分为框架结构、壳体结构和组合结构等不同类型。

- 框架结构:由纵横交错的构件组成,如建筑物的框架结构;- 壳体结构:由关闭的曲面组成,如飞机的机身结构;- 组合结构:由多种类型的结构组合而成,如汽车的车身结构。

2. 结构模型或原型的设计原则设计结构模型或原型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稳定性原则:保证结构的稳定性,避免发生倾圮或变形;- 功能性原则:确保结构能够实现预定的功能;- 美观性原则:思量结构的外观设计,使其看起来美观大方。

第三步:实践操作1. 结构模型或原型的设计根据所学的结构观点和分类,选择一个具体的结构类型进行设计,可以是框架结构、壳体结构或组合结构。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思量结构的稳定性、功能性和美观性,绘制结构图纸并确定材料和工具。

2. 结构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根据设计图纸,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按照设计原则进行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材料的搭配和固定方式,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功能性。

制作完成后,可以对结构模型或原型进行调试和改进,使其更加完美。

第四步:总结反思通过本次导学,我们进修了结构的观点和分类,掌握了结构模型或原型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在实践操作中,我们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一、原型的立体构成方法
用布料包围人体模型的上半身,得到简单的筒形。构成时注意 布样上的纵、横标志线应和人台的纵横标志线对合一致。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二、文化式女上装原型制图方法
1、各部位名称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2、上身原型:
尺寸:胸围84厘米,背长38厘米
0.5
胸 /20+2.9=
由于人体曲面变化是平缓而不是突变的,所以在实际缝制 时省端点只要能对准某一曲率变化最大的部位就可以了,而 不是非得缝制到曲率变化最大的点上。
在实际缝制时,省端点距离胸点有一点距离。设计时,一 般肩省距离胸点约5~6cm;袖窿省距离胸点约3~4cm;侧缝 省距离胸点约3~4cm;腰省距离胸点约2~3cm等。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二、省道转移
省道转移就是指服装上某一部位的省道可以围绕着某一 中心点被转移到同一衣片上的任何其它部位,同时转移之后 不会影响服装的尺寸、合体性及穿着效果。
⑴省道转移原理
y x
x
a2
a1
y
y
y
y
a1
y y
收省道后的立体效果与角度的关系 衣身上省道大小由角度决定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⑵省道转移原则
2.5 0.5 b
2.5 a

前符合点
0.7
4 胸高点 BP点
W/4+1(松 量 )-1(前 后 差 )
2
11
1.5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W / 4 + 1 ( 松 量 ) + 1 ( 前 后 差 )
3、袖子原型
后 AH+1
EL SL
前 AH AH/4+2.5
1.5 后符合点 b+0.2
袖 长 /2 +2.5
等复杂形态的曲面,如肩省,领口省等 。 --锥子省:省形类似锥形。常用于制作锥形
曲面,如腰省、袖肘省等。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 开花省:省道一端为尖形,另一端为非固定形,或两 端都是非固定的平头开花省。收省布料正面呈镂空状, 是一种具有装饰性和功能性的省道。
– 橄榄省:省的形状两端尖,中间宽,常用于上装的腰 省。
量取法的省道转移方法使用方便,只需一次就可以生成移省 后的样板,但是它不够直观。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②剪开法
在复制的基本样板上确定新的省道位置以及新的省道形状,然 后沿着新省位剪开基本样板直至原来的省尖点,沿着原来省道 的两边折叠原来的省道,为了使样板重新平展在平面的桌面上 ,自然就会张开剪开的部位,张开量的大小就是新省道的量的 大小,它的角度完全与原先所折叠的省道是一致的。 下面就以用剪开法为例,将满足胸部隆起的胸省量转移为如图 所示部位的肩省。
6.5
2
-1.8
1
-0.2
+ 0.3 1
后符合点 2
2.5 0.5 b
2.5 a
前符合点
0.7
4 胸高点 BP点
W/4+1(松 量 )-1(前 后 差 )源自2111.5
W/4+1(松 量 )+1(前 后 差 )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胸 /20+2.9=
6.5 1
后符合点
2
0.5
-0.2
2
+
-1.8
0.3 1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3、省尖的设计
省尖的设计,一般省尖点应与人体隆起部位即凸点相吻合。 服装中经常考虑的人体凸点有胸凸、肩胛凸、腹凸、臀凸、 肘凸,这些凸点相对应的省为胸省、肩省、腹省、臀省、肘 省。对应不同特征的凸点,省的形状也不同。胸凸明显,位 置确定,所以胸省省尖位置明确,省量较大。肩胛凸起面积 大,无明显高点,故肩胛省的省尖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动。 腹凸和臀凸呈带状均匀分布,位置模糊,故腰省和臀省的设计 较为灵活。
④非对称的全胸省量转移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⑤后肩省转移成后领口省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练习
将全省进行部分转移或分散转移的变化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①省道经转移后,新省道的长度尺寸与原省道的长度尺寸不 同,但省道的角度不变,即不论新省道位于衣片何处,新旧省 道的张角都必须相等。
②如新省道与原型的省道位置不相接时,应尽量作通过BP点 的辅助线使两者相接,以便于省道的转移。
③无论款式造型怎样复杂,省道的转移要保证衣身的整体平 衡,一定要使前,后衣身的原型在腰节线处保持在同一水平线 上,或基本在同一水平线上,否则会影响制成样板的整体平衡 和尺寸的准确性。
1.8
前符合点 a+0.2
1 1.3
袖 长
1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1.5
1
三、原型的试样与分析
具体内容及图片见教材P119-122.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子任务二 衣身省道变化
一、省道的类型及名称
1、按省道的形态来分类命名 --钉子省:上部较平行,下部成尖形,类似钉子形状, 具体如图所示。这种省道常用于表达肩部和胸部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图①
图②
图③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图④
③旋转法 旋转法是以省端点为旋转中心(一般前片就是以衣身 的胸高点作为样板的旋转中心),旋转衣身一定的量,将 全部省道或省道的一部分转移到其他部位的方法。

〆1 B.P C

B.P C C'

〆1 B.P
C
C'
BA
BA
B
A'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B'(A)

5-6cm B.P
B'(A)
⑷省道的变化应用
①胸省转移成领口省
〆1 〆2
〆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〆
〆1 〆2 〆
②胸省转移成三个领口开花省
L MN
PQ
〆1
R 前
B.P
L N
PQ R
前 B.P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L N
PQ R
前 B.P
③ 胸省转移成两个弧形肩省
〆1
〆1
〆1
〆2
〆2
〆2
〆2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省道的转移可以是单个省道的集中转移,也可以是一个省 道转移为多个分散的省道,这就是省道的分解使用。单个集 中转移的省尖太过突兀,不能形成饱满、圆润并合乎人体体 型结构的立体效果,因此省道分解使用的效果必然会比单个 集中使用理想。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⑶省道转移方法
省道转移的方法有三种:量取法、旋转法、剪开法 ①量取法
– 弧形省:省形为弧形状,省道有从上部至下部均匀变 小及上部较平、下部呈尖形等形态,也是一种兼备装 饰性和功能性的省道。
原型结构设计与变化
2、所在服装部位的名称分
•袖窿省:常设计成锥形; •肩省:常设计成钉子形; •领省:常设计成上大下小均匀变化的锥形; •门襟省:设计成锥形,多是以碎褶的形式出现; •腰省:在下装中,腰省常设计成锥形;在上衣和连衣裙中, 腰省常设计成锥形或橄榄形; •侧缝省:又被称为腋下省、肋省,省底端在服装的侧缝线上, 一般只设在前衣身上,省道形状常设计成锥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