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的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的不同
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的不同在企业、学校或其他组织中,为了确保工作的高效进行和安全可靠,常常会制定相关的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
这两种文件都是为了指导员工、学生或相关人员进行具体的工作或操作,但它们在内容、形式和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首先,作业指导书注重的是任务的具体细节和操作步骤。
它通常以清晰明了的方式列出每个任务所需的具体步骤,以及所需的工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作业指导书主要针对具体任务的完成,帮助员工或学生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在作业指导书中,每个操作步骤通常都有编号,并附有详细的操作说明和图示,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任务。
相比之下,操作规程更注重的是工作过程的规范和安全性。
操作规程一般是根据相关法规、标准或行业规范编写的,旨在保障工作过程的安全可靠。
操作规程通常包括工作准备、操作步骤、安全措施和风险评估等内容。
在操作规程中,会详细描述工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使用的工具和设备规范、必备的个人防护装备等。
通过制定操作规程,组织或企业可以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
另外,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在使用方式上也有所不同。
作业指导书通常是为了指导特定任务的完成而编写的,一般由任务负责人或相关部门编制,然后面向执行任务的员工或学生进行传达和训练。
而操作规程通常是由专门的部门或领域的专业人士编写,然后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审批和发布。
操作规程通常是面向广大员工或学生进行使用的,以确保工作过程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此外,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的更新和修订频率也有所不同。
由于作业指导书是针对具体任务编写的,当任务流程或工艺发生变化时,作业指导书可能需要进行相应的修订。
操作规程则通常是由于法规标准的变更或工作环境的改变而进行修订的,以确保工作过程的及时更新和符合要求。
总之,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在目的、内容和使用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作业指导书侧重指导具体任务的完成,通过清晰的操作步骤和细节说明,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操作规程侧重规范工作过程和保障工作安全,通过安全措施和规范要求,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可靠。
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
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第一章绪论1.1 作业指导书的目的和意义作业指导书是为了规范和指导各类作业活动,确保作业的安全、高效和顺利进行而编写的文件,它是作业的重要依据。
作业指导书的制定旨在提供作业流程、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等信息,为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参考和指导,保证作业的安全性、质量和效率,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和损失的发生。
1.2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所有作业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生产作业、维修作业、清洁作业等。
所有参与作业活动的人员都应遵守本指导书的规定。
1.3 作业指导书的更新与修订作业指导书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和修订,并在必要时进行更新。
每次修订后,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并重新进行培训和评估。
第二章作业流程2.1 作业计划编制2.1.1 根据作业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包括作业时间、地点、人员、设备和材料等内容。
2.1.2 需要提交作业申请并获得相关审批。
2.2 作业准备2.2.1 获得必要的授权和培训,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
2.2.2 检查和准备必要的工具、设备和材料。
2.2.3 确保作业区域和周边环境的安全和清洁。
2.3 作业实施2.3.1 严格按照作业计划和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
2.3.2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财产安全。
2.3.3 遇到问题和风险,及时汇报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4 作业完成2.4.1 完成作业后,清理作业区域,归还工具和设备,确保作业现场整洁和安全。
2.4.2 检查设备和材料的完好情况,做好登记和记录。
第三章操作规程3.1 安全要求3.1.1 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和技能,且经过相关授权和培训。
3.1.2 作业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等。
3.1.3 作业人员必须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如禁止吸烟、禁止拆卸设备等。
3.1.4 作业现场必须设置警示标志、警示带等,确保作业区域的安全。
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区别
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区别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是在企事业单位中常见的两种文件,它们在组织管理和工作流程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尽管它们都是为了规范工作流程以及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它们在内容、形式和用途上有一些区别。
首先,操作规程主要是对某项工作、工艺或操作流程进行详细的规定和说明,以确保工作的正常进行。
操作规程的目标是提供实际操作的步骤和要求,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工作流程。
具体来说,操作规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工作目的和背景:操作规程会明确阐述相应工作的目标和意义,以及岗位职责的背景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2.操作步骤和要求:操作规程详细描述该项工作的操作流程、步骤和方法,包括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具体的工作环境要求等。
3.相关资料和设备:操作规程会列出进行该项工作所需的相关资料、设备、工具和仪器的具体要求,以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4.岗位职责和权限:操作规程界定了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并说明各个岗位之间的协作关系和责任划分。
与此同时,作业指导书则更加注重对操作者的指导和培训,以确保工作的高效和质量。
作业指导书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工作目标和要求:作业指导书阐明了工作的目标和要求,明确了工作的标准和质量要求,以及达成这些目标所需要的时间和资源。
2.操作方法和技巧:作业指导书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方法和技巧,指导操作者如何正确地进行工作,并避免潜在的操作错误和风险。
3.质量控制和纠错措施:作业指导书强调了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包括提供相关的质量检查方法和纠错措施,以确保工作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事故应急和安全防护:作业指导书还关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事故应急和安全防护,提供了有关的安全操作规范和应急预案,保障操作者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总的来说,操作规程是相对通用的工作流程规范,面向全体工作人员,强调工作流程的规范性和标准化;而作业指导书则更具操作性,主要面向实际工作岗位的操作人员,提供具体的工作指导和培训。
需要注意的是,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并不是互斥的,它们可以相互补充,共同构建一个完整的工作规范体系。
DCS系统操作岗位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DCS系统操作岗位二、职责:1、严格遵守作业指导书及安全操作规程,保证操作结果达到规定的技术经济指标并确保安全生产。
2、负责本岗位紧急停车及事故处理,并及时汇报到班长、车间主任、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
3、负责本岗位的现场管理,维护好本岗位设备,搞好环境卫生,保证清洁文明生产。
4、停车期间发现不正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汇报到班长、车间主任、值班调度室、处理难度大时及时上报副总经理、总经理。
5、做好原始记录工作并保证原始记录及时、完整、准确、清洁。
三、工作程序:(一)本系统有三个操作站、两个服务器和一个工程师站组成。
此规程所涉及的操作均在操作站实现。
PC机操作站为液氯汽化、光气合成、KL540车间,煤气岗位。
(二)系统功能操作:1、本计算机监控系统是集现场信号采集、动态显示、自动控制、电气设备(泵)遥控操作及联锁控制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系统。
系统为和利时公司的MACS 3 DCS系统为核心,配以适当的电气接口和操作画面。
2、各操作站根据口令登录本岗位,操作员通过鼠标和键盘的操作,来控制本岗位范围内的设备,进行合理的工艺控制操作和监视相关数据的变化。
登录后绝对不允许修改登录密码。
(三)调节阀(PID)操作:1、调节阀设置有计算机手动和自动两种工作方式。
2、计算机的手动是指操作员在计算机上直接对各调节阀开或关的调节。
3、计算机的自动是指根据测量值和给定值的偏差进行自动调节,使测量值保持在允许范围内。
(目前有些阀门还不能进行自动调节,还要在组态里进行改造)。
4、手动或自动切换时,下部有绿色条显示你选择的状态。
仪表中PV代表测量值、SV代表设定值、AV代表阀位值。
(四)操作站注意事项:1、系统开停止、操作人员口令等系统维护工作由专职人员完成,未经授权人员不得进行此操作。
2、操作站计算机、键盘、鼠标为专用设备,严禁挪用。
特别注意:为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严禁在操作站计算机上运行任何其他非本公司系统所提供的软件,否则将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操作规程及作业指导书
操作规程及作业指导书1000字操作规程及作业指导书一、概述本操作规程及作业指导书主要介绍了某化工公司某工段的生产操作规程及作业指导书,包括了操作流程、安全注意事项以及作业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本指导书的编写旨在规范生产操作流程,确保操作安全,提高生产效率,达到保证产品质量的目的。
二、操作规程1、装卸物料1.1 出入库物料必须经过质检,防止错误物料流入线路。
1.2 装卸物料时必须佩戴安全帽、手套、安全鞋和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1.3 清点物料时,应该根据装载单进行核对,确保正确性。
1.4 严禁仓库内进行吸烟、取暖、开火以及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等不安全行为。
1.5 料仓内料位高度不得超过同时放料的堆积高度,避免发生危险。
2、设备操作2.1 设备操作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确认所有的安全装置和阀门是否无误,设备及其周围是否无杂物,防止设备的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2.2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特性和工作原理,掌握平稳开机和停机的技能,防止设备损坏或事故的发生。
2.3 所有的阀门操作必须先放空,再操作。
2.4 设备操作中,操作人员必须保持警觉,对于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3、生产环节3.1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生产流程,按照生产工艺的要求,执行操作流程。
3.2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保证操作环境的整洁,设备的清洁卫生,并及时清理设备内积存的杂物。
3.3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设备稳定运行,防止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发生。
3.4 在生产过程中,严禁急促开关,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
4、停机和保养4.1 停机必须按照操作手册的规定和流程进行,杜绝非计划性停机的发生。
4.2 设备停机前必须关闭阀门,放空压力,保证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4.3 在保养时必须佩戴防护设备,特别是易燃易爆物料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安全。
4.4 设备保养时必须按操作手册进行,切勿随意拆卸设备,以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作业指导书1、安全1.1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安全帽、安全鞋、手套等。
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的不同
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的不同作业指导书是指为保证过程的质量而制订的程序。
可理解为一组相关的具体作业活动或过程(如抹灰、砌砖、插件、调试、装配、完成某项培训)。
-作业指导书也是一种程序,只不过其针对的对象是具体的作业活动,而程序文件描述的对象是某项系统性的质量活动。
-作业指导书有时也称为工作指导令或操作规范、操作规程、工作指引等。
·作业指导书的作用-是指导保证过程质量的最基础的文件和为开展纯技术性质量活动提供指导。
-是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
b. 作业指导书的种类·按发布形式可分为:-书面作业指导书;-口述作业指导书;-计算机软件化的工作指令;-音像化的工作指令。
·按内容可分为:-用于施工、操作、检验、安装等具体过程的作业指导书;-用于指导具体管理工作的各种工作细则、导,则、计划和规章制度等;-用于指导自动化程度高而操作相对独立的标准操作规范。
c. ISO9000系列标准中对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如果没有作业指导书就不能保证5质量时,则应对生产和安装方法制订作业指导书"(GB/T19001-ISO9001--9. 1)。
·生产作业可由作业指导书规定到必要的程度。
应对工序能力进行研究以确定工序的潜能。
整个生产中使用工艺规定也应写成书面文件,务个作业指导书中均应引用。
作业指导书中应明确规定圆满完成工作以及符合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准则。
……(GB/T19004-ISO9004--10. 1. 1)。
· "应按照质量体系的规定对作业指导书,规范和图样进行控制"(GB/T19004-ISO9004--11. 5)。
2. 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常用的作业指导书、工作细则、标准、作业规范通常应包含的内容.3. 作业指导书的编号与管理a. 基本要求·内容应满足-5W1H原则任何作业指导书都须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Where:即在哪里使用此作业指导书;Who:什么样的人使用该作业指导书;What:此项作业的名称及内容是什么;Why:此项作业的目的是干什么;How:如何按步骤完成作业。
CNC作业指导书
CNC作业指导书一、引言CNC(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控制机床进行加工的技术。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操作人员提供CNC作业的详细指导,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作业准备1. 确保机床和相关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检查所需刀具、夹具和工件,确保其完整和适合使用。
3. 检查CNC程序,确认其正确性和完整性。
4.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眼镜、耳塞和手套。
三、操作步骤1. 打开CNC控制器,输入正确的程序编号。
2. 将工件安装在机床工作台上,并使用夹具进行固定。
3. 检查刀具的磨损情况,如有需要,更换刀具。
4. 调整机床坐标轴的原点,确保加工的准确性。
5. 进行刀具长度和半径的测量,并在CNC程序中进行相应的补偿。
6. 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
7. 启动CNC程序,观察机床和工件的运动情况,确保正常运行。
8. 定期检查加工过程中的切削液和冷却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
9. 监控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力和温度,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停机检查。
10. 加工完成后,关闭CNC控制器,清理工作区域,并妥善保管刀具和夹具。
四、安全注意事项1. 在操作CNC机床时,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眼镜、耳塞和手套。
2. 在更换刀具和夹具时,务必先停机,并确保机床处于安全状态。
3. 遵守机床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禁止违规操作。
4. 定期检查机床和相关设备的安全性能,如有异常情况,及时维修或更换。
5. 注意机床工作区域的整洁和清理,防止杂物堆积和滑倒事故的发生。
6. 在加工过程中,严禁将手指或其他物体伸入机床工作区域,以免发生意外伤害。
7. 在操作CNC控制器时,遵循正确的操作流程,避免误操作导致的事故。
五、故障排除1. 如遇到CNC程序错误或机床故障,及时停机,并联系相关维修人员进行排除。
2. 在故障排除过程中,严禁私自进行维修或调试,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坏。
中央控制室计算机安全操作规程
中央控制室计算机安全操作规程
1.文明操作,爱护设备,严禁擅自改装拆装机器设备。
2.键盘与鼠标操作须用力恰当,轻拿轻放,避免尖锐物划伤表面。
3.尽量避免电磁场对显示器的干扰,避免移动运行中的显示器,避免拉动或碰伤设备连线电缆和通风电缆。
4.显示器不能用酒精和氨水冲洗,如确有需要清洗,用清水在清洗前应切断电源。
5.显示器应远离热源,显示器通风口不能被其它物遮挡。
6.在进行拆除或连接前应确认计算机的开关处于“关”的状态。
否则可能引起严重人员伤害和计算机设备的损坏。
7.严禁任意修改计算机系统的设置,严禁私自在计算机插入移动存储设备。
8.保证室内的温度,以确保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9.避免在计算机室使用无线电或移动通讯设备,使计算机系受到电磁场和无线电频率的影响。
10.系统重新上电前,必须按操作规定进行。
11.控制室操作台严禁私拉用电线路接入其它用电设备。
作业指导书
什么是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是用以指导某个具体过程,事物形成的技术性细节描述的可操作性文件。
常用的作业指导书、工作细则、标准、作业规范通常应包含的内容。
作业指导书是针对某个部门内部或某个岗位的作业活动的文件,侧重描述如何进行操作,是对程序文件的补充或具体化。
对这类文件有不同的具体名称,如工艺规程、工作指令、操作规程等。
[编辑]作业指导书的作用1、作业指导书是指导保证过程质量的最基础的文件和为开展纯技术性质量活动提供指导。
2、作业指导书是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
[编辑]作业指导书的种类1、按发布形式可分为:书面作业指导书、口述作业指导书。
2、按内容可分为:1)用于施工、操作、检验、安装等具体过程的作业指导书。
2)用于指导具体管理工作的各种工作细则、计划和规章制度等。
3)用于指导自动化程度高而操作相对独立的标准操作规范。
[编辑]作业指导书的要求ISO9000系列标准中对作业指导书的要求:1、“如果没有作业指导书就不能保证质量时,则应对生产和安装方法制订作业指导书”(GB/T19001-ISO9001——9.1)。
2、生产作业可由作业指导书规定到必要的程度。
应对工序能力进行研究以确定工序的潜能。
整个生产中使用工艺规定也应写成书面文件,各个作业指导书中均应引用。
作业指导书中应明确规定圆满完成工作以及符合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准则。
……(GB/T19004-ISO9004——10.1.1)。
3、“应按照质量体系的规定对作业指导书,规范和图样进行控制”(GB/T19004-ISO9004——11.5)。
[编辑]作业指导书的要求与步骤[编辑]基本要求1、内容应满足(1)5W1H原则任何作业指导书都须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a.Where:即在哪里使用此作业指导书。
b.Who:什么样的人使用该作业指导书。
c.What:此项作业的名称及内容是什么。
d.Why:此项作业的目的是干什么。
e.When:什么时候使用该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及操作规程
作业指导书及操作规程1000字作业指导书及操作规程一、作业指导书1、概述作业指导书是一份旨在引导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正确、规范地操作的文档。
它涵盖了所需的工作流程、步骤、注意事项、安全细则等,并可用于培训新员工。
2、使用方法在使用作业指导书时,应仔细阅读指导书的内容,熟悉工作流程和步骤,并按照指导书要求逐步操作。
如果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应及时咨询相关负责人或主管,并得到及时解决。
同时,如作业指导书中有不合适或疑惑的地方,应及时上报相关领导进行调整。
3、注意事项在使用作业指导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仔细阅读和理解作业指导书的内容,确保正确和规范地操作。
(2) 操作前应检查所需的工具和设备是否齐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 根据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执行工作流程和步骤,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4) 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清洁和整洁,及时清理工作区域遗留的垃圾和废弃物。
(5)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保证自身和他人的身体和财产安全。
二、操作规程1、概述操作规程是一份详细描述所需操作步骤、过程、要求、注意事项和安全细则等的文档。
它能指导工作人员正确、规范地操作,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
2、使用方法在操作规程中,应将操作过程和步骤描述得尽量详细,包括所需的工作流程,需要使用的工具和设备,安全细则等。
有关的图示或图片也可以帮助工作人员理解。
在使用操作规程时,应按照规程的要求,仔细地执行操作步骤,确保操作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安全性。
在运用操作规程时,如果遇到操作问题或疑虑,应及时咨询相关负责人或主管,并及时得到解决。
3、注意事项在使用操作规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仔细阅读和理解操作规程的内容,确保正确和规范地操作。
(2) 根据操作规程的要求,执行工作流程和步骤,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3) 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清洁和整洁,避免污染工作环境和影响产品质量。
(4)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保证自身和他人的身体和财产安全。
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
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1. 背景和目的1.1 背景:在公司日常业务中,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效率和质量,需要制定一份作业指导书,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操作规程。
1.2 目的: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公司内部业务操作,提供统一的工作流程和准确的操作指南,保证每个环节都能按照规程执行,以确保工作的高效性和一致性。
2. 术语和定义在本作业指导书中,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所有部门和岗位:2.1 作业指导书:本文档,提供各部门和岗位的操作规程。
2.2 部门:公司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
2.3 岗位:部门内不同职位的工作岗位。
3. 部门一3.1 职责:详细描述部门的职责和作业流程。
3.2 操作规程:3.2.1 步骤一:描述具体的操作步骤,包括所需材料和工具。
3.2.2 步骤二:进一步详细描述操作步骤,以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3.2.3 步骤三:描述操作结束后的清理和归档工作。
4. 部门二4.1 职责:详细描述部门的职责和作业流程。
4.2 操作规程:4.2.1 步骤一:描述具体的操作步骤,包括所需材料和工具。
4.2.2 步骤二:进一步详细描述操作步骤,以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4.2.3 步骤三:描述操作结束后的清理和归档工作。
5. 部门三5.1 职责:详细描述部门的职责和作业流程。
5.2 操作规程:5.2.1 步骤一:描述具体的操作步骤,包括所需材料和工具。
5.2.2 步骤二:进一步详细描述操作步骤,以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5.2.3 步骤三:描述操作结束后的清理和归档工作。
6. 附件在本作业指导书的附件中包括:- 附件一: 相关表格和文件模板- 附件二: 资源和参考资料7. 法律名词及注释- 法律名词1: 注释和解释。
- 法律名词2: 注释和解释。
- 法律名词3: 注释和解释。
计算机操作规程
计算机操作规程标题:计算机操作规程引言概述:计算机操作规程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规定的一系列操作步骤和规范,旨在确保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遵守计算机操作规程可以有效地减少操作错误和系统故障,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安全性。
一、账号和密码管理1.1 管理账号:每个用户应该拥有唯一的账号,账号应根据用户身份和权限进行分配。
1.2 密码设置:密码应该具有一定的复杂度,包括数字、字母和特殊字符,定期更改密码以增强安全性。
1.3 密码保护:不得将密码告知他人,不得使用弱密码,不得在公共场所输入密码。
二、数据备份和恢复2.1 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应该定期进行备份,备份频率根据数据更新频率而定。
2.2 存储备份:备份数据应该存储在安全可靠的地方,避免数据丢失或泄露。
2.3 恢复测试:定期进行数据恢复测试,确保备份数据完整有效,能够及时恢复。
三、系统更新和维护3.1 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应该及时进行更新,修复漏洞和提高系统性能。
3.2 定期维护:定期对计算机硬件进行清洁和维护,保持系统运行稳定。
3.3 病毒防护:安装有效的杀毒软件,定期进行病毒扫描和清理,防止病毒入侵系统。
四、网络安全和访问控制4.1 防火墙设置:配置防火墙,限制对系统的外部访问,保护系统安全。
4.2 访问控制:根据用户权限设置访问控制,限制用户对系统资源的访问。
4.3 网络安全培训:定期进行网络安全培训,提高用户对网络安全的意识和防范能力。
五、异常处理和报告5.1 异常监测:定期检查系统日志和性能数据,及时发现系统异常。
5.2 异常处理:发现异常情况时,应该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避免造成系统故障。
5.3 异常报告:对于严重的系统异常,应该及时向相关部门或管理员进行报告,协助解决问题。
结论:遵守计算机操作规程是保障计算机系统安全和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只有严格执行规程,才能有效预防操作错误和系统故障,确保工作效率和数据安全。
希望每位用户都能认真遵守计算机操作规程,共同维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作业指导书及操作规程
作业指导书及操作规程1. 作业指导书1.1 作业指导书的作用作业指导书是用于规范和指导工作流程的文件,主要用于指导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操作,确保工作的安全、高效和正确进行。
作业指导书是企业管理和生产流程中的重要工具,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和事故的发生。
1.2 作业指导书的内容要求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应满足以下要求:1) 简明扼要: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避免使用冗长的句子和复杂的词汇,方便工作人员理解和操作。
2) 分步操作:作业指导书应按照工作流程,将工作操作分解为逐步进行的步骤,避免工作人员遗漏或误操作。
3) 示意清晰:作业指导书应配备清晰明了的图示和图表,方便工作人员理解和遵循操作步骤。
4) 安全要求:作业指导书应包含相关的安全要求,如操作注意事项、防护措施等,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5) 检查和测试:作业指导书应包含相关的检查和测试方法,以保证工作的质量和正确性。
2. 操作规程2.1 操作规程的定义操作规程是指明工作流程和操作方法的文件,用于规范和指导工作人员进行具体操作。
操作规程通常包括操作步骤、操作要点、注意事项等内容,是工作的具体指南。
2.2 操操作规程的编写要求编写操作规程时需满足以下要求:1) 清晰简明:操作规程的内容应清晰明了,简洁易懂,条理清晰,方便工作人员理解和操作。
2) 详细全面:操作规程应详细描述每个操作步骤和要点,避免模糊和不明确的描述,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3) 安全要求:操作规程应包含相关的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如佩戴安全装备、使用安全工具等,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4) 效益高效:操作规程应规定合理的时间和操作方法,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 作业指导书与操作规程的关系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是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的文件。
作业指导书提供了对工作的整体指引和流程规范,而操作规程则是在作业指导书的基础上,对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进行细化和详述。
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CTP作业指导书
CTP作业指导书一、概述CTP作业指导书旨在为CTP操作人员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他们能够正确、高效地完成CTP作业。
本指导书将涵盖CTP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故障排除等方面的内容,以匡助操作人员快速上手并解决常见问题。
二、CTP基本原理CTP(Computer-to-Plate)是一种数字化的印前技术,它通过将计算机生成的印刷文件直接输出到印版上,省去了传统的胶片制版过程。
CTP技术不仅提高了印刷效率,还提高了印刷质量和准确性。
CTP系统由计算机、CTP设备、印版等组成。
三、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CTP作业前,操作人员需要准备好以下工作:- 检查CTP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 检查印版的质量和完整性,确保印版可以正常使用。
- 检查计算机的连接状态,确保计算机与CTP设备的连接正常。
2. 文件处理- 打开计算机上的CTP软件,并导入需要印刷的文件。
- 根据印刷要求,调整文件的尺寸、颜色模式等参数。
- 对文件进行校对和审查,确保文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输出设置- 在CTP软件中设置输出参数,包括输出分辨率、线程数等。
- 选择正确的印版类型,并设置相关参数,如暴光时间、暴光强度等。
4. 输出文件- 在CTP软件中选择输出文件的位置和格式。
- 点击“输出”按钮,开始输出文件到CTP设备。
5. 印刷控制- 在CTP设备上选择正确的印版,并放置在设备的适当位置。
- 启动CTP设备,开始印刷过程。
- 监控印刷过程,确保印刷质量和效率。
四、故障排除1. 印版问题- 如果印版浮现损坏或者污渍,需要更换新的印版。
- 检查印版的安装位置是否正确,确保印版与CTP设备的接触良好。
2. CTP设备问题- 检查CTP设备的电源和连接线是否正常。
- 检查CTP设备的传感器和机械部件是否正常工作。
- 如果CTP设备浮现故障,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修理。
3. 文件处理问题- 检查文件的格式和大小是否符合CTP设备的要求。
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区别
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区别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是两种常见的文档形式,它们在组织、规范和指导工作流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虽然它们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在功能、内容和编写方式上存在一些区别。
首先,操作规程是一种规范化的文档,用于明确和标准化特定工作的执行流程。
它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任务描述、操作步骤、工作流程、注意事项、安全指导、标准操作流程、工作流程图等。
操作规程主要面向执行工作的人员,以确保工作的正确性、高效性和安全性。
例如,工厂生产线上的各个环节,医院手术程序等都需要有明确的操作规程。
另一方面,作业指导书更加详细和具体,主要用于指导和帮助执行工作的人员更好地完成特定的任务。
它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任务描述、操作步骤、关键点、注意事项、具体操作要求、配图等。
作业指导书需要更加具体和详细,以满足操作人员对具体任务执行的需要。
例如,设备维护手册、组装工艺指导书等都属于作业指导书的范畴。
从功能上来说,操作规程强调对工作流程的规范性和标准性进行规定,而作业指导书则更加注重对具体工作任务的指导和操作细节的说明。
操作规程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和维护一套合理的工作标准,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而作业指导书则更注重帮助执行工作的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完成具体的任务。
在编写方式上,操作规程通常由工作流程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共同编写,内容相对抽象和宏观,注重流程的规范和标准;而作业指导书则常常由操作人员和现场工作人员共同编写或修订,内容更加具体和实践导向,注重操作的细节和实际操作过程。
综上所述,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在内容和编写方式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操作规程更加注重工作流程的规范和标准,具有更大的通用性;而作业指导书则更注重具体任务操作的说明和指导,更具体、实践性强。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场景,可以灵活选择使用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来规范和指导工作流程。
作业指导书-标准操作规程SOP
标准操作规程(SOP)基础知识标准操作规程(SOP)是各种标准化管理认证和产品认证的重要内容,各行业都有SOP的要求。
什么是SOP?简单的讲,SOP就是一套包罗万象的操作说明书大全。
一套好SOP是确保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必要条件。
SOP不仅仅是一套技术性范本,它更重要的涵盖了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
由于在成熟的行业,都有明确的管理规范和认证体系,因此其SOP的标准化和成熟性都比较高,编写SOP也有依据难度较低。
由于目前还没有成熟的实验室管理和认证体系,因此,在检验工作中编写SOP会有些盲然。
首先,SOP具有行业特点,不同的行业都有不同的SOP。
就检验工作而言,仪器有仪器的SOP,试剂有试剂的SOP,各个项目有各自不同的SOP,别说是细菌、生化免疫这些学科不同的有不同的SOP,就是同一学科内不同项目也有不同的SOP。
所以检验SOP不是一个,而一套。
第二,SOP事无巨细,也就是说只要与项目有关,要详细全面,要包括所有的可能出现的细节。
以飞行员操作规程为例,第一条竞然是“坐下”,由此可以看出,SOP涵盖细节程度。
SOP不是简单的操作说明,而应该是实用操作大全,应该成为工具书性质的东西。
一套理想的SOP应该让一个不懂的学了后就能成为专家。
第三,SOP不是仅仅是详尽的操作说明,它是管理规范的一部分,也包涵着质量控制和管理理念,从中甚至可以看到人员配置等情况。
虽然不同的行业SOP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但是其是有确实的逻辑联系,因此借鉴其他行业特别相近行业的SOP要求是很有价值的。
以药品生产SOP为例,其要求是GMP认证所要求的,根据GMP,其SOP的重点见附。
借鉴药品的SOP的重点,检验SOP应该包涵:1、操作程序:实验和仪器的操作程序、实验器械的取用和实验后的处理、实验台的清洗、实验物溢漏的处理等2、质量控制:实验和仪器的质量监控,如实验质控数量(高、中、低?),仪器的校正(人员、时间、方法等)、维护和保养、实验的原始记录等。
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
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
《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
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是组织和管理工作中常用的文件,它们包括了具体的操作流程、规定和要求,以便员工按照标准化的程序进行工作。
它们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工作的规范性和高效性,减少失误和事故的发生。
操作规程是针对特定工作或流程的详细操作步骤和要求的文件。
它们一般包括了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质量要求和相关的监管法规等内容。
操作规程的编写需要根据具体工作的特点和环境条件进行详细考虑,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作业指导书则是对整个工作流程进行规范和指导的文件。
它包括了工作的目标、步骤、任务分工、时间要求以及相关的质量和安全要求等内容。
作业指导书的编写需要考虑到整个工作流程的协调和一致性,以确保工作的高效进行。
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在组织和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帮助员工了解工作的要求和规定,明确工作的流程和步骤,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它们也可以作为管理工具,帮助管理人员监督和检查工作的完成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因此,对于任何组织和企业来说,编写和遵守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都是非常重要的。
它们可以帮助组织建立规范化的工作
流程,确保工作的安全和质量,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生产管理知识)生产SOP定义
所谓作业指导书,是作业指导者对作业者进行标准作业的正确指导的基准。
作业指导书基于零件能力表、作业组合单而制成。
是随着作业的顺序,对符合每个生产线的生产数量的每个人的作业内容及安全、品质的要点进行明示。
所以我这里用图表表示一个人作业的机器配置,记录了周期时间、作业顺序、标准持有量,此外,还记录了在什么地方用怎样的方法进行品质检查。
如果作业者按照指导书进行作业,一定能确实、快速、安全地完成作业。
简介通常,将作业指导书中的机器配置图记在A3大小的规定用纸上,并且记录了作业顺序、标准持有量、周期时间、实际时间、安全、品质检查等各个项目,挂在现场机器加工生产线和组装生产线上,这被称为“标准作业单”。
编辑本段作业指导书1. 概述a. 什么是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是指为保证过程的质量而制订的程序。
—“过程”可理解为一组相关的具体作业活动(如抹灰、砌砖、插件、调试、装配、完成某项培训)。
—作业指导书也是一种程序,只不过其针对的对象是具体的作业活动,而程序文件描述的对象是某项系统性的质量活动。
—作业指导书有时也称为工作指导令或操作规范、操作规程、工作指引等。
·作业指导书的作用—是指导保证过程质量的最基础的文件和为开展纯技术性质量活动提供指导。
—是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
b. 作业指导书的种类·按发布形式可分为:—书面作业指导书;—口述作业指导书;—计算机软件化的工作指令;—音像化的工作指令。
·按内容可分为:—用于施工、操作、检验、安装等具体过程的作业指导书;—用于指导具体管理工作的各种工作细则、导,则、计划和规章制度等;—用于指导自动化程度高而操作相对独立的标准操作规范。
c. ISO9000系列标准中对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如果没有作业指导书就不能保证5质量时,则应对生产和安装方法制订作业指导书”(GB/T19001-ISO9001--9. 1)。
·生产作业可由作业指导书规定到必要的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系统的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目的:规范计算机系统的操作种类:操作规程编号:1.计算机系统操作的功能目标:1.1.能够符合经营全过程管理及质量控制要求的计算机系统,实现药品质量可追溯,并满足药品电子监管的实施条件。
1.2.能在系统中设置各经营流程及环节的质量控制功能,与采购、销售以及收货、验收、储存、运输等管理系统形成内嵌式结构,对各项经营活动进行判断,对不符合药品监督管理法律法规以及《规范》的行为进行自动识别及控制,确保各项质量控制功能的实时和有效。
1.3.有支持系统正常运行的服务器,药品采购、收货、验收、储存、养护、出库复核、销售以及质量管理等岗位配备专用的终端设备;1.4.有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有固定接入互联网的方式和安全可靠的信息平台;1.5.有实现部门之间、岗位之间信息传输和数据共享的局域网;1.6.有药品经营业务票据生成、打印和管理功能;1.7.有符合GSP要求及公司管理实际需要的应用2.硬件设施管理操作规程:2.1.各部门及各连锁门店根据工作需要,提出增加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申请,上交信息技术部。
信息技术部核准各部门及各连锁门店的申请后,统一填报计算机购置计划,上报行政部门,经上级领导批准签字后购买。
2.2.信息技术部负责建立计算机设备档案,在计算机机器上贴上编号,及时登记相关信息。
2.3.各部门及各连锁门店计算机设备出现硬件故障,及时通信息管理部,信息管理部派专人到现场检查并维修,如果需要硬件厂商维修,则将计算机设备带回总部维修,做好维修记录;2.4.设备及配件的领用做详细记录,领用人签字;2.5. 整理并妥善保管硬件说明书、安装软件、保修卡及维修单;2.6.保持硬件使用及存放环境清洁,保证用电安全。
3.计算机软件管理操作规程:3.1.建立能够符合经营全过程管理及质量控制要求的计算机系统,要有符合GSP要求及公司实际管理需要的应用软件和相关数据库,实现药品质量可追溯,并满足药品电子监管的实施条件。
3.2.在计算机系统中设置各经营流程及环节的质量控制功能,与采购、销售以及收货、验收、储存、运输等管理系统形成内嵌式结构,对各项经营活动进行判断,对不符合药品监督管理法律法规以及GSP的行为进行自动识别及控制,确保各项质量控制功能的实时和有效。
4.质量管理基础数据管理操作规程:4.1.采购部和质管部负责将审核合格的供货单位及采购品种等信息必须录入系统,建立质量管理基础数据库,并有效运用。
4.2.质量管理基础数据应当与对应的供货单位或产品的合法性、有效性相关联,与供货单位的经营范围相对应,由系统进行自动跟踪、识别与控制。
4.3.系统应当对接近失效的质量管理基础数据进行提示、预警,提醒相关部门及岗位及时索取、更新相关资料。
当某质量管理基础数据失效时,系统都应当对与该数据相关的业务功能自动锁定,直至该数据更新、生效后,相关功能方可恢复。
4.4.质量管理基础数据是企业合法经营的基本保障,必须由专职质量管理人员对相关资料审核合格后,据实录入、更新,该操作的时间由系统自动生成;4.5.其他各岗位人员可按照规定权限查询、应用质量管理基础数据,但不能修改其中任何内容。
4.6.药品的采购订单中,质量管理基础数据应当依据数据库生成。
系统对各供货单位的法定资质能够自动识别、审核,拒绝超出经营方式或经营范围的采购订单生成。
采购订单确认后,系统自动生成采购记录。
当系统拒绝生成采购记录时,应显示原因。
4.7.药品到货时,系统应当支持收货人员查询采购记录,对照实物确认相关信息后,方可进行收货。
4.8.收货人员依据《随货同行单》,对照药品实物进行收货,4.9.验收人员按规定进行药品质量验收,对照药品实物在系统采购记录的基础上,录入药品的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到货数量、验收合格数量、验收结果等内容并确认后,系统生成验收记录。
4.10.系统应当按照药品的管理类别及储存特性,自动分配储存库区。
4.11.系统应当依据质量管理基础数据和养护制度,对库存药品按期自动生成养护工作计划,提示养护人员对库存药品进行有序、合理的养护,对储存条件有特殊要求的或者有效期较短的品种应当进行重点养护。
4.12.系统应当对库存药品的有效期进行自动跟踪和控制,具备近效期预警提示、超有效期自动锁定及停售等功能,防止过期药品销售。
4.13.在向门店配送药品时,系统应当依据质量管理基础数据及库存记录生成配送单。
系统拒绝无质量管理基础数据或无有效库存数据支持的任何配送订单的生成。
系统对各门店的经营范围进行自动识别并审核,拒绝超出经营范围的销售订单生成。
销售订单确认后,系统自动生成配送记录。
系统将确认后的配送数据传输至仓储部门提示出库及复核。
5.销后退回药品计算机管理操作规程:5.1.销后退回药品在收货时应当调出原对应的配送、出库复核记录;5.2.对应的配送、出库复核记录与销后退回药品实物信息一致的方可验收,并依据原配送、出库复核记录数据,生成销后退回验收记录。
5.3.退回药品实物与原记录信息不符时,系统应当拒绝药品退回操作。
5.4.系统不支持对原始销售数据的任何更改。
6.质量可疑药品的计算机管理操作规程:6.1.仓库发现质量有疑问药品,保管、养护等人员应当按照本岗位操作权限实施锁定,系统自动通知质量管理人员。
门店发现质量有疑问药品,应立即下架,通知质量管理人员复检,由总部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处理,实施锁定。
6.2.仓库被锁定药品应当由质量管理人员确认,不属于质量问题的由质量管理人员解除锁定,属于不合格药品的由质量管理人员转入不合格专区,系统生成不合格记录;6.3.系统对质量不合格药品的处理过程、结果进行记录。
7.零售门店计算机管理操作规程:7.1.系统应当依据质量管理基础数据,自动识别处方药以及含特殊药品的复方制剂,能拒绝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的超数量销售行为,保证其合法、规范销售;7.2.系统应当与结算系统、开票系统对接,对每笔销售自动打印销售票据,并自动生成销售记录;7.3.系统应当依据质量管理基础数据信息,按月自动生成陈列药品和重点药品检查、养护计划。
7.4.系统应留有与药品监管信息平台的接口,可与当地药监管理系统进行对接,便于药品监督部门对药品流通数据监督。
对实施电子监管的品种完成绑定,计算机系统和相应操作环节应有提示或控制,可通过系统可完成核注核销。
实施药品电子监管时,需配备电子监管码扫描枪,收集上传系统。
7.5.公司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GSP以及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的要求,及时进行系统升级及功能完善。
7.6.信息技术部应定期对各连锁门店实行软件及数据的维护,将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
每周检查服务器整体状况,发现异常及时报修或更换,消除隐患。
8.计算机系统数据录入操作规程:8.1.各类数据的录入、修改、保存等操作应当符合授权范围、管理制度和具体操作程序的要求。
通过输入用户名及密码等身份确认方式登录计算机系统,方可进行数据的录入、复核、查询,以保证数据原始、真实、准确、安全和可追溯。
8.2.修改各类业务经营数据时,操作人员应当在职责范围内提出申请,经质量管理人员审核批准后方可修改。
修改的原因和过程应当在系统中记录。
8.3.系统对各岗位操作人员姓名的记录,应当根据专有的用户名及密码自动生成。
系统操作、数据记录的日期和时间也由系统自动生成。
操作人员的姓名、操作日期和时间均不得采用手工编辑、菜单选择等方式录入。
8.4.总部和门店间的数据可以相互共享。
各门店每天以VPN方式或拔号方式连接总部,上传销售数据、要货记录到总部,下载总部的商品信息和变价信息、优惠卡信息,从而保证商品基本信息由总部统一管理。
8.5.数据修改要在网上填写业务需求单,由提出修改部门及信息部主管审核,公司质量负责人审批通过方可修改,修改的原因和过程应当在系统中记录。
8.6.每天接收各门店上传的数据,做好数据库的备份工作。
对于重要数据及服务器系统状态要另作备份,保存在服务器之外的其他介质或计算机中。
定期对门店数据库进行备份,并把数据备份到光盘上。
所有经营相关记录保存5年备查。
8.7.各门店每天结束销售工作后,要做好数据备份。
每月盘点后做好备份并上传月末库存。
8.8.所有系统操作人员均要做好保密工作,为保证数据安全,系统口令绝不外泄。
8.9.各部室、各连锁门店统一安装、定期升级杀毒软件,并定期查杀病毒,以免病毒感染影响正常工作。
通过DDN、ADSL、ISDN或拔号方式登陆上网的机器,只能在工作时间使用,一旦业务操作完毕,应断开线路,防止一些恶意攻击或病毒感染造成数据丢失。
8.10.每台计算机均安装杀毒软件,提高防病毒意识,定期查杀病毒。
在工作时需打开病毒防火墙。
不可安装或下载与工作无关的软件。
不得随意更改系统配置和上网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站。
8.11.新程序、物价单、各部门通知等即时信息,要求各门店每天至少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上网浏览总部网站,并自行下载相关文件。
9.系统用户权限管理操作规程9.1.用户权限的设定:9.1.1.计算机应用系统用户权限应严格按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范围的设定。
9.1.2.公司计算机应用系统内用户都是以职员编号形式登陆,此职员编号由人力资源部统一编写。
当需要设定某个应用系统的使用权限时,该人员所在部门、门店填写“业务需求单”,注明所申请人员的职员编号、要使用的系统名称、系统权限,经主管部门与信息技术部经理审核,公司质量负责人审批通过后,信息技术部根据业务需求登记单内容,在系统内设定维护相关权限。
9.1.3.业务需求单处理完成后首先要在网上进行登记存档,并打印纸质需求单备查。
9.1.4.计算机应用系统用户登陆口令严格保密,不得外泄。
用户需定期更换登陆口令。
9.2.用户权限的调整:9.2.1部门岗位人员调岗或离职时,在其离职或调岗手续办理完成的当日由人力资源部通知信息管理部,信息管理部即应取消发生人事变动人员在相关各个系统的登陆权限。
9.2.2变动人员调动到新的岗位,则根据新的岗位职责由部门、门店填写权限“业务需求登记单”,按用户权限的设定申请程序办理。
9.3.用户权限的检查与监督:9.3.1.部门、门店用户权限设定后,信息技术部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岗位用户权限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与监督。
9.3.2.各部门、门店需协助信息管理部对现有用户的权限进行核对与检查。
9.3.3.信息管理部每年需将权限变动后的权限统计表报给人力资源部与质量部,可根据岗位职责对用户现有权限的合法性进行检查。
10.计算机系统安全管理操作规程10.1信息技术部负责系统运行的安全管理。
防止系统外部对系统资源进行不合法的使用和访问,保证系统的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因偶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遭受破坏、泄露、修改或复制,维护正当的信息活动,保证信息系统安全运行。
10.2根据计算机管理制度对系统各类记录和数据进行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