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气象信息化发展规划(2018-2022年)》的通知-气发〔2017〕86号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1.18•【字号】宛政办〔2022〕5号•【施行日期】2022.01.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正文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宛政办〔2022〕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鸭河工区、官庄工区、卧龙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南阳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22年1月18日南阳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做好气象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
为进一步加快发展气象事业,提升气象保障南阳高质量发展水平,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国气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全国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气发〔2021〕133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强省建设的意见》(豫政〔2020〕4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环境(一)“十三五”时期南阳气象事业发展成就“十三五”期间,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视察南阳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进气象事业发展,气象现代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气象服务经济社会和人民安全福祉取得显著成效。
气象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聚焦极端灾害性天气关键时间节点,构建迭进式预报预警服务体系和机制,暴雨预警准确率、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量显著提升,预警信息覆盖率达95%,充分发挥了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有效应对2018年“温比亚”超强台风、2021年“9·24”南召特大暴雨等重大气象灾害。
气象预报系统
气象预报系统气象成就⑦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现代气象预报业务体系基本建立,气象预报事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气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福祉福祉的能力显著提升。
以预报精准为龙头,坚持将预报精准放在气象业务链条中的核心位置,带动监测精密和服务精细发展,推进观测预报服务业务共融互通,是中国气象局常抓不懈、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发展的工作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精细化预报实现0天至30天无缝隙网格-站点预报一体化,全球范围0天至10天10公里网格预报及1万多城市的逐3小时预报。
基于“云+端”的气象业务技术体制重点改革逐步展开,以智能网格预报为代表的现代气象预报业务体系基本建立,以高分辨率数值模式、多源融合实况分析等关键技术为代表的客观化精准化技术体系逐步完善,气象预报业务整体实力接近同期世界先进水平,初步具备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能力。
十年来,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稳步提升。
暴雨预警准确率达89%,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至38分钟,均创历史新高;台风路径预报24小时误差为65公里,稳居国际先进行列。
预报准确率提升的背后,是气象预报预测关键核心技术的“井喷式”突破——锚定“地球系统框架”发展数值预报,构建短临、短期、中期、长期、延伸期-次季节、季节-年际、年代际无缝隙天气气候预报预测模式体系;自主研发应用四维变分同化系统,推动我国数值预报同化技术迈入国际前列,成为国际上少数具有研制四维变分同化能力的国家之一;实现第三代气候模式预测业务系统次季节-季节-年际尺度气候预测一体化,预测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进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业务系统精细化发展,实现全球同化预报系统25公里分辨率、可用预报时长10天,区域同化预报系统3公里分辨率,全球气候预测系统45公里分辨率;发展1公里快速循环更新同化预报系统,为北京冬奥会“百米级、分钟级”天气预报服务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智能网格预报技术和产品体系,通过分钟级滚动外推临近预报技术、高分辨率模式的短时释用预报、多尺度模式短期综合集成、基于集合预报的神经网络延伸期预报等技术研发,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进我国天气预报业务逐步从站点-落区向数字-格点转变;推进降水、温度等气象要素网格预报产品业务稳定运行,实现国内5公里分辨率24小时逐小时预报、1天至10天逐3小时预报、11天至30天逐24小时预报,全球范围0至10天10公里网格预报及1万多城市的逐3小时预报;建立智能网格气候预测业务,研发延伸期(15天至30天)每日滚动更新的主要环流和要素格点化预测产品等。
中国气象局发布59项气象行业标准复审结论通告-
中国气象局发布59项气象行业标准复审结论通告正文:---------------------------------------------------------------------------------------------------------------------------------------------------- 中国气象局发布59项气象行业标准复审结论通告(2013年11月12日)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办公厅(室),黑龙江农垦总局,森工总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气象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按照《行业标准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中国气象局组织对《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部分:总则》等59项气象行业标准进行复审,现将复审结论予以公布。
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部分:总则》等59项气象行业标准复审结论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复审结论1QX/T 44-20061600 克气象气球继续有效2QX/T 45-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部分:总则3QX/T 46-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2部分:云的观测4QX/T 47-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3部分:气象能见度观测5QX/T 48-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4部分:天气现象观测6QX/T 49-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5部分:气压观测7QX/T 50-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6部分:空气温度和湿度观测8QX/T 51-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7部分:风向和风速观测9QX/T 52-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8部分:降水观测10QX/T 53-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9部分:雪深和雪压观测11QX/T 54-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0部分:蒸发观测12QX/T 55-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1部分:辐射观测13QX/T 56-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2部分:日照观测14QX/T 57-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3部分:地温观测15QX/T 58-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4部分:冻土观测16QX/T 59-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5部分:电线积冰观测17QX/T 60-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6部分:地面状态观测18QX/T 61-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7部分:自动气象站观测19QX/T 62-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8部分:月地面气象记录处理和报表编制20QX/T 63-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9部分:月气象辐射记录处理和报表编制21QX/T 64-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20部分:年地面气象资料处理和报表编制22QX/T 65-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21部分:缺测记录的处理和不完整记录的统计继续有效23QX/T 66-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22部分:观测记录质量控制24QX/T 67-2007本底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瓶采样测定方法-非色散红外法25QX/T 68-2007大气黑碳气溶胶观测-光学衰减方法26QX/T 69-2007大气浑浊度观测-太阳光度计方法27QX/T 70-2007大气气溶胶元素碳与有机碳测定-热光分析方法28QX/T 71-2007地面臭氧观测规范29QX/T 72-2007大气亚微米颗粒物粒度谱分布-电迁移分析法30QX/T 73-2007风电场风测量仪器检测规范QX/T 74-2007风电场气象观测及资料审核、订正技术规范32QX/T 75-2007土壤湿度的微波炉测定33QX/T 78-2007风廓线雷达信号处理规范34QX/T 79-2007闪电监测定位系统第1部分技术条件35QX/T 80-2007香蕉、荔枝寒害等级36QX/T 81-2007小麦干旱灾害等级37QX/T 82-2007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38QX/T 84-2007气象低速风洞性能测试规范39QX/T 87-2008紫外线指数预报40QX/T 88-2008作物霜冻害等级QX/T 92-2008湿度检定箱性能测试规范42QX/T 94-2008寒露风等级43QX/T 97-2008用电需求气象条件等级44QX/T 98-2008早稻播种育秧期低温阴雨等级45QX/T 76-2007高速公路能见度监测及浓雾的预警预报修订46QX/T 77-2007森林火险气象等级47QX/T 83-2007移动气象台建设规范48QX/T 85-2007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49QX/T 89-2008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50QX/T 90-2008树木年轮气候研究树轮采样规范51QX/T 93-2008气象数据归档格式地面气象辐射52QX/T 96-2008积雪遥感监测技术导则53QX/T 99-2008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安全操作规范54QX/T 10.2-2007电涌保护器第2部分:在低压电气系统中的选择和使用原则55QX/T 10.3-2007电涌保护器第3部分:在电子系统信号网络中的选择和使用原则56QX/T 103-2009雷电灾害调查技术规范57QX/T 86-2007运行中电涌保护器检测技术规范废止58QX/T 91-2008室内小气候气温、相对湿度、室内外温差的观测方法59QX/T 95-2008地闪闪电定位系统考核方法——结束——。
“气象+铁塔”合作模式下铁塔搭载数据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2020·11(下)9科学普及实践基金项目: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创新基金项目(M2020019)资助。
通信作者:褚希,高级工程师,山东省气象服务中心,研究方向为气象服务。
作者简介:李玉华(第一作者),高级工程师,山东省气象服务中心,研究方向为气象服务与应用气象。
杨秋彦,山东省气象服务中心。
“气象+铁塔”合作模式下铁塔搭载数据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研究李玉华,褚 希,杨秋彦摘 要 为加强气象部门与铁塔行业的深度融合,以“气象+”发展理念为基础,对“气象+铁塔”合作模式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多元化数据的融合、气象服务信息挖掘及铁塔搭载数据的气象服务应用前景分析等,探讨了铁塔搭载数据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利用数据挖掘、图形图像识别等相关技术,对铁塔搭载数据中的气象服务有用信息进行提取,将社会化数据与常规气象观测数据融合,可有效弥补气象观测数据的不足。
铁塔搭载数据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研究,可拓展气象服务空间,助力智慧气象服务快速发展。
关键词 铁塔搭载数据;气象服务;合作模式中图分类号 P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20)267-0009-03我国的气象灾害占各类自然灾害的70%以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气象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近年来,通信技术和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社会智能化水平不断进步,“互联网+”背景下行业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智慧气象服务需求日益迫切,智慧服务已成为气象服务发展的主流[1-3]。
但气象部门受观测环境和观测站点布局的诸多限制,自身的观测数据已不能完全满足智慧气象服务的基础数据需求,社会化气象观测已成为气象部门获取更多的服务数据,弥补常规气象站观测覆盖不足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以行业气象需求为牵引,将气象服务与行业进行深度融合,以气象服务为核心,融合气象服务行业数据资源,建立“气象+”服务模式,开展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智慧气象服务是主要发展方向[4-6]。
中国气象局关于公布2024年度科技成果评价结果的通知
中国气象局关于公布2024年度科技成果评价结果的通
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国气象局
•【公布日期】2024.10.09
•【文号】中气函〔2024〕103号
•【施行日期】2024.10.09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
正文
中国气象局关于公布2024年度科技成果评价结果的通知
中气函〔2024〕103号各省(区、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行业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26号)精神,依据《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成果评价暂行办法》(中气规发〔2021〕2号)和《中国气象局关于深化科研立项评审、科技成果评价、科研机构平台与人才团队评估改革的实施意见》(气发〔2023〕31号),中国气象局面向气象行业组织开展了2024年度科技成果评价工作,突出评价气象科技成果的质量、绩效和贡献,强化科技成果评价的业务转化导向。
经提名、评审、公示等程序,“CMA数值天气预报冬奥气象保障技术研究及应用”等21项科技成果评定为“优秀”等级,“X波段天气雷达组网协同观测关键技术与示范应用”等39项科技成果评定为“良好”等级。
现将获得“优秀”与“良好”等级的科技成果评价结果予以公布(见附件)。
请各单位进一步发挥科技成果评价“指挥棒”作用,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和创造动力,让气象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服务国家、服务人民,为气象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附件:中国气象局2024年度科技成果评价结果
中国气象局
2024年10月9日。
中国气象局关于批准气候可行性论证机构确认的通知-气发[2013]65号
中国气象局关于批准气候可行性论证机构确认的通知正文:---------------------------------------------------------------------------------------------------------------------------------------------------- 中国气象局关于批准气候可行性论证机构确认的通知(气发[2013]65号)各省(区、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根据《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18号)和《气候可行性论证机构确认管理暂行办法》(气发[2009]451号)的有关规定,陕西省经济作物气象服务台、贵州省山地环境气候研究所等2个单位已经通过中国气象局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机构确认评审,天津市气候中心、河北省气候中心、黑龙江省气候中心、上海市气候中心、江苏省气候中心、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河南省气候中心、湖南省气候中心、四川省气候中心、云南省气候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气候中心等11个单位已经通过中国气象局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机构确认延续评审,现予以公布并颁发《气候可行性论证确认书》。
各确认书持有机构要积极拓展气候可行性论证业务领域,每年至少完成2项以上的气候可行性论证项目;要深入研究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方法,完善气候可行性论证流程,提高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含量,确保气候可行性论证质量;要切实稳定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队伍,提升气候可行性论证人才素质。
各省(区、市)气象局要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气候可行性论证机构和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的管理,对确认书持有机构开展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活动进行监督检查,每年12月20日前组织上报年度总结。
中国气象局将定期组织专家对气候可行性论证机构工作进展、论证成果质量以及论证能力建设等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对存在问题较多和评估不合格的机构给予通报并责令限期整改,整改后经专家评估仍不合格者,收回其确认书。
气象服务短视频自动化加工系统的探索及应用
气象服务短视频自动化加工系统的探索及应用作者:刘晨刘轻扬梁乐宁周颖卢大维时耀来源:《中国信息化》2023年第09期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0.12亿,占网民整体的94.8%。
短视频的出现促进了融媒体发展,形成新的媒体格局。
目前庞大的短视频用户群体与有限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催生了智能技术在短视频合成与分发中的应用,72%的媒体会应用智能算法处理过载信息以实现新闻和视频的自动化合成。
同时算法不仅局限于对视频素材的物理剪接,新华社发布的“媒体大脑”短视频智能生产平台,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结合对媒体场景的深度理解,将数据和媒体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实现短视频的秒级生成、海量生产。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气象领域需要积极探索“互联网+气象”的传播策略,提高气象类短视频影响力。
气象短视频对内容的权威性要求较高,策划制作难度大,目前的制作能力、人才储备、技术资源远不能支撑和匹配短视频平台“短、平、快”的节奏。
未来需要进一步通过智能生产技术加强短视频的制作能力,为气象传媒业持续赋能,使短视频成为公众获取气象信息的有力工具。
(一)优势在新媒体时代,中国天气顺应媒体生态变革,通过打造气象资讯、气象科普等视频产品获得全网高流量反馈,在微博、快手等平台获得累计1350万的粉丝总数,形成颇具规模的气象服务传播矩阵;同时组建完备的人才团队,包括天气分析师、气象算法研发师和设计美编人员,保障原创优质内容持续输出;建立业务模式明确、人员分工细化的短视频制作流程,实现规范化、常态化的气象短视频媒体服务链路。
(二)不足目前气象服务视频多以气象主播出境为主,其他视频产品需要设计、美编投入大量精力进行制作,基于人工加工的生产方式在内容供给上无法满足新媒体传播需求;缺乏数据算法以及媒体资源的智能整合,造成算法资源及优质素材的冗余或流失;当前视频生产流程还不够精简,缺乏自动化和集成化技术应用,视频生产成本高,运营效率较低。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气象信息系统集约化管理办法》的通知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气象信息系统集约化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气象局•【公布日期】2018.12.21•【文号】气发〔2018〕117号•【施行日期】2018.12.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正文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气象信息系统集约化管理办法》的通知气发〔2018〕117号各省(区、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办公室、减灾司、预报司、观测司、科技司、计财司、人事司、法规司:为加强气象信息系统的统筹规划、有序建设和集约化运行,强化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中国气象局组织编制了《气象信息系统集约化管理办法》。
经2018年第8次局长办公会审定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中国气象局2018年12月21日气象信息系统集约化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气象信息系统的统筹规划、有序建设和集约化运行,强化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气象部门建设与管理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气象信息系统是指由中央或地方投资、全国和省内统一布局的用于气象观测、预报、服务领域的信息系统,以及其它对全国或全省气象业务流程、政务管理有重要影响的信息系统。
第三条气象信息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遵循“统筹规划、统一标准、集约高效、充分共享、安全优先”的原则。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家、省级气象信息系统的集约化管理。
第二章职责与分工第五条气象信息系统的集约化由气象信息业务管理机构归口管理,各信息系统的主管职能机构和计划财务管理机构协管,气象信息业务单位进行技术评估,建设单位具体负责。
第六条预报与网络司负责组织制定气象信息系统集约化标准。
预报与网络司和省级气象信息业务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开展信息系统集约化监督检查、考核及评估。
第七条办公室、减灾司、预报司、观测司、科技司、计财司、人事司、法规司和省级对应的气象信息系统主管职能机构负责其职责范围内的项目申报、验收、业务准入等环节的集约化情况把关;负责其职责范围内信息系统的集约化情况监督检查,并协助做好集约化情况评估。
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2.04.28•【文号】国发〔2022〕11号•【施行日期】2022.04.28•【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正文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2〕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22年4月28日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不懈努力,推动我国气象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统筹发展和安全对防范气象灾害重大风险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对气象服务保障的需求越来越多样。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制定本纲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面向人民生产生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以提供高质量气象服务为导向,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需求牵引发展、多方协同发展,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努力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全方位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支撑。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气象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现代气象科技创新、服务、业务和管理体系更加健全,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不断提升,气象服务供给能力和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气象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关于下达2024年气象行业标准制修订及标准预研究项目计划的通知
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关于下达2024年气象行业标准制修订及标准预研究项目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气象局•【公布日期】2023.12.22•【文号】气法函〔2023〕50号•【施行日期】2023.12.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其他规定正文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关于下达2024年气象行业标准制修订及标准预研究项目计划的通知气法函〔2023〕50号北京、天津、河北、上海、安徽、江西、山东、湖北、广东、广西、青海等省(区、市)气象局,气象中心、气候中心、卫星中心、信息中心、数值预报中心、探测中心、公共服务中心、气科院、干部学院、发展规划院、华风集团,气象领域各标委会:经研究,现下达2024年气象行业标准项目及标准预研究项目计划(见附件),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高质量完成标准制修订任务标准项目的主管单位和负责起草单位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和协调,组织和督促项目负责人,按照《气象标准制修订管理细则》的要求,应用“气象标准制修订管理系统”按计划推进标准制修订工作。
标准制修订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对项目主管单位的年度目标考核,同时对负责起草单位和项目负责人进行信用记录。
二、组织做好标准预研究和成果验收工作预研究项目的负责研究单位要围绕研究内容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和验证测试,形成研究报告和标准初稿。
主管单位要组织标准预研究项目验收(应有5名以上相关领域专家参加),并于2024年11月15日前通过“气象标准制修订管理系统”提交验收结论(包括项目研究报告、标准初稿、验收会议纪要和专家组名单)。
三、严格经费管理和使用各项目主管单位要加强对标准制修订和预研究项目经费的管理和使用监督,严格执行经费管理规定,按计划推进经费执行进度,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其他要求各专业领域标委会要严格按照气象标准化工作程序和项目计划,及时组织做好标准项目的征求意见、审查和报批等工作,加强技术指导和把关,确保标准质量;需要调整标准项目名称、内容、主要起草单位、项目负责人或延长项目周期等事项的,负责起草单位应通过“气象标准制修订管理系统”提交申请,未申请或申请未获批准的,不得自行调整;气象行业标准项目及标准预研究项目的具体报批时间要求详见附件。
中国气象局关于公布废止和宣布失效政策性文件目录的通知
中国气象局关于公布废止和宣布失效政策性文件目录的通知
【法规类别】气象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气发[2016]50号
【发布部门】中国气象局
【发布日期】2016.07.13
【实施日期】2016.07.1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中国气象局关于公布废止和宣布失效政策性文件目录的通知
(气发[2016]50号)
各省(区、市)气象局,计划单列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
按照国务院文件清理工作的要求,我局对改革开放以来以本部门名义印发的涉及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性文件进行清理,截止到2015年底应废止和宣布失效的政策性文件共计43件。
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现将上述文件目录予以公布,并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中国气象局
2016年7月13日
中国气象局废止和宣布失效政策性文件目录。
中国气象局关于批准发布《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服务产品图形》等11项气象行业标准的通告
中国气象局关于批准发布《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服务产品图形》等11项气象行业标准的通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国气象局
•【公布日期】2024.06.20
•【文号】气发〔2024〕71号
•【施行日期】2024.06.20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标准化,气象其他规定
正文
中国气象局通告
气发〔2024〕71号
关于批准发布《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服务产品图形》等11项气
象行业标准的通告
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战场环境保障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北大荒农垦集团,龙江森工集团,伊春森工集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
《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服务产品图形》等11项气象行业标准已经中国气象局批准,现予以公布(见附件)。
附件:《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服务产品图形》等11项气象行业标准目录
中国气象局
2024年6月20日附件。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支撑气象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支撑气象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气象局•【公布日期】2024.01.15•【文号】气发〔2024〕11号•【施行日期】2024.01.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其他规定正文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支撑气象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气发〔2024〕11号各省(区、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为加快构建支撑保障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气象标准化对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的基础性、引领性、保障性作用,中国气象局组织制定了《支撑气象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已经局长办公会审议同意,现予以印发。
中国气象局2024年1月15日支撑气象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建设指导意见为全面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和《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加快构建支撑保障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进一步强化气象标准实施应用和制度属性,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气象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加强重点领域重大方向优质标准供给,强化标准实施应用,充分发挥气象标准化对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的基础性、引领性、保障性作用。
(二)基本原则坚持系统观念。
服务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坚持内外协同、齐抓共管、统筹协调,加强气象标准体系建设的总体布局和系统谋划,实现业务、服务和管理领域标准之间关联衔接,形成覆盖全面、协调配套、功能互补的标准体系。
坚持需求导向。
聚焦气象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战略定位,对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战略任务,动态调整优化标准体系,突出重点优先发展方向,明确关键急需标准。
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关于开展2024年度气象科技前沿动态研究工作的通知
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关于开展2024年度气象科技前沿动态研究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气象局•【公布日期】2024.06.12•【文号】气科函〔2024〕36号•【施行日期】2024.06.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正文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关于开展2024年度气象科技前沿动态研究工作的通知气科函〔2024〕36号各省(区、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合作高校、科研院所: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和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加强气象科技创新的前瞻性、预见性、先行性,着力把握全球大气科学研究深度和应用广度极大拓展的发展趋势,以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突破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生动力,2024年将继续组织开展气象科技前沿动态研究报告征集和优秀报告评选,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重点方向和领域1.大气科学前沿理论和技术动态。
国内外在地球多圈层相互作用、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形成规律及演变机理、大气环流规律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动态和最新成果,地球系统数值模拟、预报预测、新型观测方法与探测设备技术、数据控制与分析等气象核心业务领域的先进技术发展方向和研发应用情况,以及针对当前业务技术难题的理论方法探索等。
2.交叉学科先进科技在气象领域的融合应用。
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新技术在气象探测、数据通信、数值模拟、预报预测、服务决策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以及对于未来可能应用于气象领域或对气象科技有重要影响的理论和技术的观察洞察等。
3.气象科技在各行业各领域应用及影响动态。
“气象”赋能行动研究,气象科技在农业、交通、金融、能源、生态等重要领域的应用研究,在新物流、低空经济、生态康养等新兴产业的应用研究等。
4.全球气象治理机制与实践。
世界气象组织框架下的科技合作与协同机制,各国尤其是我国参与全球治理发挥作用的机制、现状、问题等研究;相关领域国际大科学计划的组织情况和最新进展等;发达国家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体系情况,以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等国际先进创新机构的组织和研发态势等。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压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压篇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说明:以黑色字体为主第一篇《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一、填空题1、时制规定,人工器测日照采用真太阳时,辐射和自动观测日照采用地方平均太阳时,其余观测项目均采用北京时。
人工器测日照以日落为日界,辐射和自动观测日照以地方平均太阳时24时为日界,其余观测项目均以北京时20时为日界。
2、湿度观测时掌握好溶冰时间是很重要的一步,当风速、湿度中常时,在观测前30分钟左右进行;湿度很小、风速很大时,在观测前20分钟以内进行;湿度很大、,风速很小时,要在观测前50分钟左右进行。
3、能见度测定的目标物大小要适度,视角以0.5-5.0°之间为宜,近的目标物可适当小些,远的目标物可适当大些。
4、霰为白色不透明的园锥形或球形的颗粒固态降水,直径约为2-5mm,下降时常呈阵性,着硬地常反跳,松脆易碎。
5、观测场内仪器都有其基准部位,下列仪器的基准部位是:小型蒸发器口缘,冻土器内管零线,定槽式水银气压表水银槽盒中线,干湿球湿度表感应部分中心,日照计底座南北线。
6、若无20Cm口径专用量杯,仅知某次降水量重为376.8克,则该次降水量为 12.0 mm。
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是从事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业务规则和技术规定,观测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
8、出现灾害性天气,台站应迅速进行调查,并及时记载。
9、由于近地面层的气象要素存在着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和随时间变化的脉动性,因此地面气象观测记录必须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
10、观测场仪器之间,南北间距不小于3 m,东西间距不小于4 m。
11、云状的判定,主要根据天空中云的外形特征、结构、色泽、排列、高度以及伴见的天象现象,参照“云图”,经过认真细致的分析对比判定是那种云。
判定云状要特别注意云的连续演变过程。
云状记录按“云状分类表”中二十九类云的简写字母记载。
12、荚状层积云(Sc lent)中间厚、边缘薄,形似豆荚、梭子状的云条。
13、日照计每月应检查仪器安装情况,仪器的水平、方位、纬度等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关于发布2024年度全国暴雨研究开放基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关于发布2024年度全国暴雨研究开放基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气象局•【公布日期】2024.09.02•【文号】气科函〔2024〕43号•【施行日期】2024.09.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其他规定正文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关于发布2024年度全国暴雨研究开放基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气科函〔2024〕43号各省(区、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全国暴雨研究开放基金(以下简称“基金项目”)是由中国气象局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同设立,纳入中国气象局科研项目谱系,重点支持暴雨机理和监测预警、暴雨数值模式、水文气象等领域的科技攻关。
我司组织全国暴雨研究中心编制了2024年度全国暴雨研究开放基金项目申报指南(附件1),现予以发布。
一、项目类型基金项目设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三类。
1.重点项目:支持强度为30—50万元,执行周期不超过3年。
2.面上和青年项目:支持强度为5—10万元,执行周期不超过2年,其中青年项目的比例不低于60%。
二、申报条件1.基金项目指南面向全国各级气象部门及行业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开放申报。
2.申请人应为申报单位正式在职人员,具有高级职称或者博士学位,或者中级职称(且具有硕士学位)有2名同领域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推荐。
3.重点项目申请人应在2025年1月1日未满55周岁。
面上项目申请人应在2025年1月1日未满45周岁。
青年项目申请人应在2025年1月1日未满35周岁。
4.同年作为申请人或参加人申请基金项目限1项。
项目申请人应该满足申报查重要求,中国气象局科研项目负责人在项目执行期内不得牵头或者参与申报基金项目。
5.每个项目的参与单位(含申报单位)总数不超过4家。
气象部门以外的科技人员申报基金项目,须与气象部门内相关单位的正式在职科技人员合作申报。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的函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
报告(2023)》的函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
•【公布日期】2024.06.02
•【文号】环办气候函〔2024〕210号
•【施行日期】2024.06.02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应对气候变化
正文
关于印发《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的函
环办气候函〔2024〕210号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应急管理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国家能源局、国家疾控局综合司,中国气象局、国家林草局办公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厅(局):为梳理总结《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印发以来我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进展和成效,增进各方面对适应工作的了解,持续推进各层级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我们组织编制了《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
现印发给你单位,供参考。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
2024年6月2日。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风云气象卫星数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风云气象卫星数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气象局•【公布日期】2018.07.06•【文号】气发〔2018〕50号•【施行日期】2018.07.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预报正文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风云气象卫星数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气发〔2018〕5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为加强和规范风云气象卫星数据管理,进一步推动开放共享和应用推广,更好支撑国家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相关规定,中国气象局制定了《风云气象卫星数据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
中国气象局2018年7月6日(联系人:李俊联系电话:************)风云气象卫星数据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规范风云气象卫星数据管理,加强风云气象卫星数据开放共享、应用推广,鼓励国内外用户使用风云气象卫星数据,发挥风云气象卫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科学数据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和省(区、市)气象主管机构对风云气象卫星数据的开放共享和应用推广。
第三条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风云气象卫星数据开放共享和推广应用工作的管理。
省(区、市)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风云气象卫星数据开放共享和推广应用工作的管理。
第四条依据《气象卫星数据分级(QX/T 158-2012)》,风云气象卫星数据分为四级。
0级数据是指由风云气象卫星地面系统接收的卫星携带的观测仪器源包数据。
1级数据是指0级数据经过质量检验和图像定位、辐射定标处理得到的基础数据。
2级数据是指1级数据经过投影变换、反演或其他计算得到的各种定量物理参数或产品数据。
3级数据是指2级数据经过时间平均、累加等运算得到的统计数据。
第五条按数据共享内容,风云气象卫星数据分为四类。
日光温室小气候适宜度定量评价模型改进及应用
第38卷 第6期2020年12月干 旱 气 象JournalofAridMeteorologyVol.38 No.6December,2020李 楠,薛晓萍.日光温室小气候适宜度定量评价模型改进及应用[J].干旱气象,2020,38(6):1009-1015,[LINan,XUEXiaoping.Improve mentandApplicationofMicro-climateSuitabilityQuantitativeEvaluationModelinHeliogreenhouse[J].JournalofAridMeteorology,2020,38(6):1009-1015],DOI:10.11755/j.issn.1006-7639(2020)-06-1009日光温室小气候适宜度定量评价模型改进及应用李 楠,薛晓萍(山东省气候中心,山东 济南 250031)摘 要:基于日光温室内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及太阳辐射三要素适宜度定量评价模型,改进了太阳辐射适宜度模型,同时引入10cm地温因子并构建10cm地温要素适宜度模型。
在此基础上,利用等权重方法构建四要素综合小气候适宜度定量评价模型,并用寒亭站温室2017和2018年生产服务季内每10d的平均适宜度与相同时间段内番茄产量对两者进行相关性检验。
利用2012—2017年生产服务季寒亭日光温室内小气候资料确定适宜度评价等级指标,对单要素及综合适宜度进行应用评价。
结果表明:(1)四要素综合小气候适宜度与产量相关性优于三要素适宜度评价模型;(2)利用最优分割法将各要素气候适宜度划分为不适宜、较适宜和适宜三个等级;(3)单要素及综合小气候适宜度“不适宜”等级日数1月占比最大。
关键词:日光温室;适宜度;定量评价;模型文章编号:1006-7639(2020)06-1009-07 DOI:10.11755/j.issn.1006-7639(2020)-06-1009中图分类号:P49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20-01-15;改回日期:2020-04-18 基金项目:中国气象局业务建设项目“国内外农作物产量气象预报专项”、山东省气象局面上项目(2016sdqxm03)和十三五山东重大气象工程项目(鲁发改农经〔2017〕97号)共同资助 作者简介:李楠(1984—),女,辽宁抚顺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设施农业气象业务服务技术研究工作.E-mail:dogears0229@qq.co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气象信息化发展规划(2018-2022年)》的通知
正文:
----------------------------------------------------------------------------------------------------------------------------------------------------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气象信息化发展规划(2018-2022年)》的通知
气发〔2017〕86号
各省(区、市)气象局,计划单列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
为提升我国气象信息化发展综合水平,进一步发挥信息化对气象业务的支撑作用,提高气象信息的共享及应用水平,中国气象局组织编制了《气象信息化发展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提出了2018-2022年全国气象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建设工程,是我国气象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规划》已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气象信息化发展规划(2018-2022年)的批复》(发改农经〔2017〕2085号)),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按照规划部署,认真贯彻执行,统筹做好气象信息化建设。
中国气象局
2017年12月26日
文件:气象信息化发展规划(2018-2022年)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