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高考《语文》历年真题高频考点汇总(附带答案)试题号15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考专题语文人教版高考模拟(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考专题语文期末试卷考试总分:1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I(非选择题)一、解答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0分)1. 下面是某市电力公司的一则通告,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修改。
通告为保障夏季用电顺当,我公司决定对辖区电网进行维护,现将有关事情通告如下:打算于2020年5月6日上午8时至5月7日上午8时,对以下区域采取临时停电措施:淮浦路沿线、安东路沿线、郑梁梅大道沿线。
停电时候给大伙儿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市电力公司2020年4月6日2. 请阅读下面关于物联网的信息,给物联网下一个定义。
(可删改个别字词,不得改变原意。
)①物联网也是一种网络②物联网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③物联网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实现物品和互联网连接④物联网最终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二、写作(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3. (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22-2023学年全国高考专题语文期末试卷一、解答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0分)1.【答案】①将“顺当”改为“畅通”;②将“事情”改为“事宜”;③将“打算”改为“计划”;④将“时候”改为“期间”;⑤将“大伙儿”改为“用户”。
【考点】表达得体表达准确小说阅读【解析】本题考查语言得体,就是根据环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使语言同语境协调一致。
语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之分,内部语境包括不同文体的语言要求和文章中语言风格的一致性;外部语境指语言交际时的各种情景条件,包括场合、对象、目的等。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考专题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考专题语文月考试卷考试总分:1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I(非选择题)一、解答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0分)B.榷酤,汉以后政府所实行的酒专卖制度,也泛指一切管制酒业取得酒利的措施。
文中意指前者。
C.卒,死。
《礼记》中对死的称谓等级有崩、薨、卒、不禄、死等,其中,“卒”指士大夫之死。
唐代之后“卒”泛指死。
D.论,评论。
一般指史传文后面的评论性文字,主要是传记作者对传主一生功业和优秀品格的评价和总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范仲淹以治理天下为己任,致力改革,削减冗滥,考核审查官吏,日夜谋划实现天下太平。
但是他的改革涉及面太大,评论的人认为无法实行。
B.麟州遭到敌寇侵扰,范仲淹整修旧要塞,招回流亡百姓,免除他们的赋税,允许百姓卖酒,又上奏朝廷免除府州的商税,黄河以外的地区于是得以安定。
C.范仲淹曾有多次调动,先后任邠州、邓州知州和给事中等职。
调任荆南时,邓州百姓拦住使者请求留任范仲淹,范仲淹也愿意留邓州,朝廷答应了这一要求。
D.传记作者认为,北宋是一个不乏明君和贤臣的朝代,范仲淹就是贤臣中的代表,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可与古人媲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存问,既卒,嗟悼久之。
(2)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
(5)结合文本,简要概括百姓给范仲淹画像立生祠的原因。
2. 众所周知,西汉时期形成的丝绸之路是一条商品贸易之路,东起汉代都城长安(今西安),西至古罗马,全程六千四百四十公里,是一条_______________的商道。
在过去的一千多年里,人们用脚力、驮马运送着沿途各地的商品用以交换,以此来满足彼此的生活需求;与此同时,沿途各国各族的人们也交流着彼此的生活文化、信仰和思想。
(文末附答案)2023年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文末附答案)2023年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选择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面对记者的询问,他以前的同事们大多讳莫如深....,只说他已经不在这里工作了,至于离职的具体情况和曾经的工作细节,谁也没有透露。
B.虽然苗苗的爷爷老了,记不住的事儿越来越多,但在苗苗不厌其烦的耳提面命....之下,一些生活必需的基本信息爷爷几乎都背下来了。
C.敦煌壁画题材极为丰富,充分汲取相应时代最先进的绘画技法和理念,于线条和色彩的腾转挪移中创作出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作。
D.运动会上,我们班同学展现了蓬勃的朝气,在赛场上努力拼搏、挥洒汗水,夺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大家无不弹冠相庆....。
2、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都市社会里有名人,乡土社会“人怕出名,猪怕壮”,不为人先,不为人后,做人就得循规蹈矩....。
B.我敢于在讲台上把自己知道不成熟的想法,和盘托出....在青年人的面前,那是因为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教育方法。
C.古有替父从军,今有背母求学,孝顺的美德重蹈覆辙....,引发人们对传统礼义更深层次的思考。
D.缺乏储蓄的农业经济却受不住这种工程的费用,没有足够的剩余,于是怨声载道....,与汝偕亡地和皇权为难了。
3、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低眉信手续续弹B.樯橹灰飞烟灭C.卷起千堆雪D.终岁不闻丝竹声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菜圃.(pǔ)笑靥.(yàn)蝇.头微利(yíng)B.镂.空(lòu)杜撰.(zhuàn)少不更.事(gèng)C.胚.胎(pēi)褶.皱(zhě)亘.古不变(gèn)D.形骸.(hái)譬.如(bì)敛.声屏气(liǎn)5、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淡淡的夕照、荒凉的旷野熔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
2022-2023年高升专/本《语文》历年真题高频考点汇总(附带答案)试题号13
2022-2023年高升专/本《语文》历年真题高频考点汇总(附带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35题)1.【单选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工业经济海外联谊会第一批发展团体会员上百家、海内外理事近百人,已成为本市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群众社团。
B.文章中间某些方位的说明仍欠模糊,如“土地上” 的表述不明,应该为“画面上部右侧”,这才能把“挖井人”的位置确定下来。
C.一条广告语的好坏,不仅在于文字的精致,构思的巧妙,还要考虑受众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
D.适度的自我批评,实际上是把心理之船停泊在一个平静的“码头”,而超越个人实际的高目标,则容易造成心理的失衡。
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解题指要】本题考查考生对结构性语病的辨析能力。
A项:“已成为本市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群众社团”没有明确的主语。
B项:“中间某些方位”前缺介词。
C项:两面对一面。
2.【单选题】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是()A.A.积腋成裘猝不及防曲突徙薪群贤必至B.瓦釜雷鸣歪风邪气目光如聚铤而走险C.优柔寡断源远流长钟灵毓秀常年累月D.自立更生遗笑大方弱不经风气势汹汹正确答案:A3.【单选题】选出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句是()A.第十二期《杂志》不到一星期就销售一空。
B.我最近读了《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觉得诗中的意境十分优美。
C.田华同志自我介绍说,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这种精神值得赞扬。
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D.一个认真的作者总是要弄清楚,他所引用的事实材料是否确实可靠?他所引用的文献材料是不是恰如原意4.【填空题】庄子《秋水》中体现了他的哲学本体论是__________主义的。
正确答案:相对5.【填空题】巴金的小说《家》、《春》、《秋》合称《__________》。
正确答案:激流三部曲6.【填空题】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____________。
2023年全国甲卷高考语文试卷答案解析版
2023年全国甲卷高考语文试卷答案解析版2023年全国甲卷高考语文试卷答案解析版高中语文必背知识点梳理1.关于任职授官的:①任:担当,担任。
“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
”②授:授官,任命。
“遣使者持黄金印、赤韨縌,朱轮车,即军中拜授。
”③除:任命,授职。
“除臣洗马。
”④拜;授给官职。
“拜亮为丞相。
”⑤征:征召(特指君召臣)。
“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
”⑥辟: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
”⑦荐:推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荀)彧荐嘉。
”⑧举:推荐,推举,也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⑨起:起用人任以官职或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不如召甘茂于魏,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
三人者,皆张仪之雠也。
”⑩提:提拔。
“然(魏收)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浮华轻险之徒,虽有才能,弗重也。
”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
”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封号或爵位。
“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
”赠:用于追封已故者以爵位。
“步夫人卒,追赠皇后。
”赐:赏赐有功之臣以爵位。
“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
”赏: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
“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2.关于提升职务的:①擢、升、拔擢:用于由低级到高级的升迁。
“擢为后将军。
”②进:用于较高职务。
“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③起复:恢复原职务。
“蒙皇上隆恩起复委用,正竭力图报之时,岂可因私枉法。
”④超迁、超擢:越级破格提升。
“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3.关于调动职务的:①转、移、调、徙:一般的调动,调迁。
“调为陇西都尉。
”“徙齐王信为楚王。
”②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
“方进转为博士。
数年,迁朔方刺史。
”③出:指出京受任。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④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
2023年高考《语文》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高考《语文》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单选题】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
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
(文末附答案)2023年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文末附答案)2023年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选择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1、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
”言简意赅....,明白之至。
B.我想象金先生坐在平板三轮上探头探脑....,那情景一定非常有趣。
C.由于她的辛勤劳作及苦心经营....,我们这个家居然也过得有声有色。
D.生、老、病、死,都是极普遍的人生现象,释迦牟尼偏偏要寻根究底....,求个解答。
2、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A.AB.BC.CD.D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提出四项举措,堪称史上“最严”游戏监管令。
B.作为20世纪中国最有代表性的伟大作家,鲁迅如椽巨笔,在著文翻译、辑校文献、日记书信、诗稿题赠、设计装帧等方面留下丰富墨迹。
C.落实“双减”工作,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加快校内教育质量,规范校外教育培训,以系统观念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D.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存款利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存款人的利息收益和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对金融机构集中社会资金的数量有重要的影响。
4、下列有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是()A.中国古代学校有“庠”、“序”之称,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
B.“孝悌”是中国传统社会道德风尚,其中“孝”是指善事父母,“悌”则是关爱幼弟。
C.“冠者”,指成年人,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D.尺牍、尺素、尺简、鸿雁、笺、双鱼、双鲤、鱼书,这些都是古代“书信”的别名。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伐.者无功伐:夸耀B.慎.终如始慎:慎重对待C.魏王贻.我大瓠之种贻:赠送D.其脆易泮.,其微易散泮:同“判”,判断6、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前扑.(pū)后继哗.(huá)众取宠有的.(dí)放矢自吹自擂.(léi)B.惨怛.(dá)馋谄.(xiàn)濯绰.(nào)嚼.(jiào)然C.汶汶.(mén)温蠖.(huò)哀郢.(yǐng)煴.(yūn)火D.旃.(dān)毛藩.(fān)篱绳枢.(yù)旌.(jīng)旆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日,教育部官网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省级行政部门保证学生充足睡眠出发,合理确定中小学生作息时间。
2022-2023年高考《语文》历年真题高频考点汇总(附带答案)试题号7
2022-2023年高考《语文》历年真题高频考点汇总(附带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35题)1.【填空题】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 ”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 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正确答案: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2.【问答题】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的发展。
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
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②不响亮的名字,不能严重影响我们的经济发展③更名不一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问答题】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
(5分)2020年6月3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助力湖北疫后重振发展视频会议,在视频会议上,国资委表示,支持将武汉纳入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区,打造改革高地,要继续加大力度,推动各项政策措施在湖北早落地、早见效、早收益,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更好地助力湖北疫后重振。
在视频会议现场,央企和湖北省签署72个项目,在原定今年对湖北计划总投资3900亿元基础上,将新增投资超过3200亿元正确答案:2020年6月3日中央企业助力湖北疫后重振发展视频会议召开武汉将被纳入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区各项政策优势助于湖北疫后重振会议签署了72个项目并新增了投资金额4.【问答题】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
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考点解析(全国卷)
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考点解析(全国卷)全国甲卷一、现代文阅读1. 论述类文本阅读节选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徐良高的《以考古学构建中国上古史》,论证中国考古学取得的巨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文章展现了中国上古史构建的广阔学术前景。
文中列举的诸多考古发现,有助于考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鼓励他们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
2. 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摘编自德国科普作家彼得•渥雷本《树的秘密生命》第6题要求学生回答,人工栽培的植物要经常喷洒农药带给人们什么思考,引导学生在充分掌握和理解材料信息的基础上,对从材料引申出来的问题作深入思考。
3. 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用巴金的散文《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文章赞美机械具有“创造的喜悦”和“散布生命”的诗性,以独特的视角塑造工人形象,礼赞劳动,引导考生思考“机械的诗”背后是工人的辛勤创造。
二、古代诗文阅读1. 文言文阅读(单文本)材料选自《隆平集•儒学行义》,文中周尧卿是一位出色的学者,事母至孝、周济亲族、为官爱民。
第11题B选项将文中“何怨”与教材中李白《行路难》“今安在”的结构进行比较。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试题不要求考生具备系统的文言文语法知识,只需要熟悉课文中同类句子即可。
2. 古代诗歌阅读材料选用宋代晁补之的《临江仙》,是一首典型的“言情”之作,面对未来与友人的离别,词人愈加珍视与朋友的相聚时光,词作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两人间深厚的情谊。
词中有被后人赞为“绝妙”的两句“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第15题要求学生分析这两句的“妙处”,引导考生借助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文学作品的体验和感受,品味诗词的语言之美。
3. 名篇名句默写(1)《行路难》(2)《邹忌讽齐王纳谏》(3)以花喻雪或以雪喻花三、语言文字运用材料摘编自张志公的《说工具》一文,通过介绍三位教师对成语“破釜沉舟”的不同教学方法,引入对语言作为思维和交流工具的思考。
2023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名句默写汇编含答案
(2023年新1卷)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写《史记》“”,便遭遇了李陵之祸,因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所以“”。
(2)《旧唐书·音乐志》记载竖箜篌“体曲而长,二十有二弦”,而李贺《李凭箜篌引》中“,”两句,说明竖箜篌的弦数还有另一种可能。
(3)小刚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好。
汪老师认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就很好。
【参考答案】(1)草创未就,(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2)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3)示例一: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示例二: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示例三: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2023年新2卷)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记载,李存勖将李克用留给他的三支箭收藏在祖庙中,其后用兵作战,“,”,装在锦囊中背在身上,奔赴战场。
(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两句看似闲适恬静,实则透露出诗人由于内心的惆怅而彻夜难眠。
(3)小刚在他创作的历史小说《正气歌》中写道:文天祥月下独步于江边,眼前壮阔的景象使他不禁吟诵起前人的写景名句“,”。
【参考答案】(1)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3)示例一: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示例二: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示例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示例四: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2023年甲卷)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记载,齐王接受邹忌的意见,广开言路。
一开始有很多人进谏,以至“”;过了几个月后,则“”。
(2)鲍照曾以“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表达内心愤懑,李白《行路难》中的两句诗“,”,描写相近动作,抒写近似心情。
(3)花和雪都是古诗词中常见的物象,古代诗人常常以雪喻花,或以花喻雪,比如“,”。
【参考答案】(1)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3)示例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示例二: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示例三: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2023年乙卷)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2022-2023年高考《语文》历年真题高频考点汇总(附带答案)试题号2
2022-2023年高考《语文》历年真题高频考点汇总(附带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35题)1.【单选题】《“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C.“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D.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
正确答案:A2.【问答题】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3 题。
诸子之学, 兴起于先秦, 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 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 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 在广义上, 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想发展的整个过程, 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 , 即新时的诸子之学, 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 “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 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 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 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 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 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 。
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 “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 它意味着廷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 “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 “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 从更深的层次看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 而世界文化的发展, 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 “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
2022-2023年高考《语文》历年真题高频考点汇总(附带答案)试题号11
2022-2023年高考《语文》历年真题高频考点汇总(附带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35题)1.【单选题】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几次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
B.文章基于对孔子“仁学” 思想的认同与接受,提出了关于“孝”的意义的论断。
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纵向深入,最后补充论述D.文章既肯定“孝”的普遍意义,又指出它的内涵变化,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
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理解错误,应是用于论述“孝”在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中的重要性及其哲理依据。
2.【单选题】《宋史·王安中传》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安中进士出身,具有敏捷才思。
他随众向朝廷表贺瑞应,徽宗称他为奇才,又出题专门考查,随即任命他为中书舍人,不久又擢升为御史中丞。
B.王安中弹劾蔡京,得到皇上采纳。
蔡京投皇上所好,引荐道术之士,扰乱朝廷,他陈奏蔡京之罪,要求惩治,蔡京恐惧,其子蔡攸也哭请皇上宽恕。
C.王安中外放任职,仕途屡遭坎坷,金人前来归顺,他自请燕山府任职,与辽降将郭药师共事;靖康初,因此前的行事备受指责,位途随之沉浮不定。
D.王安中诗文兼擅,受到皇上器重。
他极有文采,为文厚实脱俗,曾受命赋诗百韵以纪盛宴,徽宗高度赞扬,下令书于大殿屏风,将副本赐给侍臣。
正确答案:C3.【问答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助他们。
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
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
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
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
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
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现代文阅读之小说高频考点考前指导
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小说主观题高频考点考前指导【高频考点1:小说标题】高考小说标题的考查的角度①理解小说标题的含义(小说标题的意蕴)②体会小说标题的作用(用意,好处)③与探究题结合在一起考查。
如“××”作为这篇小说的标题,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
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作分析④不同标题的比较。
答题思路及规范:(一)小说标题的含意。
①表层:本义。
②深层:比喻义,双关义。
③主旨:象征义,结合人物、主题分析。
例【2017·浙江卷<《一种美味》T12 “一种美味”有多重意蕴,试简要分析。
(5分)【参考答案】①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鱼汤”,或仅仅是对“鱼汤”的渴望,便成了满足口腹之欲的一种“美味”。
(本义)②围绕“鱼汤”的烹制,是一家人快乐、亲情和希望的酝酿,这种处于生活重负下的情感“美味”弥足珍贵。
(比喻义)③在此过程中,“他”由天真惜懂到初通人事,是自我的一次重要发现与成长,更是能够滋养一生的特殊“美味”。
(主旨典型例题小说以“寻找安详”为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4分)【参考答案】①表层义:“寻找安详”指的是“我”和老乡去寻找一个叫安详的画家。
②深层义:“寻找安详”也指画家安详安心守山,真情投入,寻找到内心的安静祥和,寻找到了艺术的真谛。
③主旨义:“寻找安详”还指“我”寻找到了内心的安详,表达了作者对当下社会浮躁的反思,每个人都应该寻找内心的“安详”。
(二)小说标题的作用(用意,好处)【识记内容】①人物层面: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突出主人公的形象(品质、特点等),寄托人物的情感。
②情节层面:概括了主要情节、推动或暗示情节的发展、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等。
③环境层面:交代时间、地点、环境、故事背景,渲染氛围等。
④主题层面:紧扣、(体现、揭示、暗示)了主题;使用了某种手法,生动新颖,或含有象征意味、寓意等。
⑤思路结构层面:贯穿全文的线索、抑扬、呼应等。
202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本文将对202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的题目和答案进行解析。
第一节阅读理解
本节共有两篇文章,分别为小说《荷马史诗》选段和社科类文章《人生自古谁无死》。
第一篇小说选段讲述了阿喀琉斯的故事,是一篇以战争为背景的史诗小说;第二篇社科类文章主要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两篇文章的难度都比较大,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第二节语言运用
本节分为五个小题,具体内容包括词语释义、句子改错、填空选词、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
其中,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是比较常见的题型,考生需要熟悉相关语法和写作技巧。
第三节作文
本节为命题作文,主题为“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
此题要求考生联系当前时代背景,展开议论,写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要求考生围绕主题进行讨论,深入挖掘主题内涵,积极展开思考,把握要领,写出有思想性、有文采的作文。
以上是202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的解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3年湖北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3年湖北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
藜麦不含麸质,富含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
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
产于安第斯山的藜麦有一个令西方消费者神往的传说:印加人非常重视藜麦,认为它是神圣的,并且称之为“万谷之母”。
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
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
2011年,《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
《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称,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
2013年,《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该报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
《独立报》2013年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
这些消息传遍了全球,在健康饮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
在社交媒体、素食博客和健康饮食论坛上,人们开始询问食用藜麦是否合适。
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
毕竟,藜麦贸易使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玻利维亚和秘鲁,其中许多资金进入了南美最贫穷的地区。
几位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划分为三个小组。
2023年山东省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3年山东省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也是一个地区独特的标志。
山东作为中国的文化大省,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下面是2023年山东省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带您一起走进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
【篇一】记忆的味道1.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孟庙长松集》的作者是周奕,他是孔庙的抚育官。
B. “孟庙长松”是指在孟庙前长着的一棵参天古松。
C. 孟庙是孔庙的别称,孔庙是中国有名的古建筑。
D. “孟庙”植树活动目的是为了营造孔子教育思想的氛围。
【答案】A【解析】根据原文最后一句“四、迎“四百智及布袋人”的组织者周奕,担纲相和左相”可知,《孟庙长松集》的作者是孟庙的组织者,因此 A 项说法错误。
2.根据原文最后一段可知,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 )A. 介绍如何纪念孔子的生日。
B. 介绍了孟庙的文化内涵及其多样的纪念活动。
C. 讲述了孟庙的历史渊源。
D. 描述了太阿起义中孟庙的作用。
【答案】B【解析】根据原文最后一句“因此,随着中国传统文化事业的大力开展,孟庙文化的庞大内涵和多样的纪念活动将日益开花结果,映照在众多的国内外宾客眼中。
”可知,本文介绍了孟庙的文化内涵及其多样的纪念活动。
【篇二】古韵山东·豫章故事3.下列不属于岳阳楼传说的是( )A. 白娘子B. 牛郎织女C. 图兰朵D. 楚怀王【答案】B【解析】根据原文第三段“岳阳楼千秋依翠,落笔是江南好山、好水、更好风光;但凡结局,都是涌泉中有金鱼,泉尚在,岳阳楼在身,它是张少府为了纪念江南神箔诗人记载下,画像悬于楼用手书‘冷湖钓雪’五个字。
”可知,岳阳楼传说中没有牛郎织女。
4.根据原文可知,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岳阳楼记》的文化内涵?( )A. 图兰朵的烟火中,自朱砂痣似火的楼中女郎横流的豪情B. 故事跨度近千年,间隔大概七百多年C. 叙述了士族崛起背后的精神力量D. 诗人结尾的自嘲和忧患,凸显了其立德之本【答案】A【解析】根据原文第二段“那最出名、最经典的版本便是郭沫若为我们进行了改写,峡江水漫江门空,临江山引万重峰。
2023-2024学年全国人教版高考专题语文高考真卷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人教版高考专题语文高考真卷1.写作第1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一个人都曾经历过青春岁月,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日子。
而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祖国,让青春绽放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2020年,战疫、抗洪、脱贫,问天、探月、潜海……哪一项没有青年一代躬身入局,挺膺负责。
有逆行出征的豪迈,有顽强不屈的坚守,有患难与共的担当,有英勇无畏的牺牲,有守望相助的感动。
一个个义无反顾的身影,一次次心手相连的接力,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让我们赞叹90后、00后青年们的精神。
是啊,中华民族复兴征程上,正是一代代的青春之歌,才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阅读材料后,相信作为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的新青年的你,肯定会有别样的感受吧。
那么,你会以怎样的青春之歌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1)学校拟以青春之名,唱响春天故事为主题进行演讲比赛,请你写一篇演讲稿,体现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2)向参与2020年战疫、抗洪、脱贫,问天、探月、潜海……任一活动中的青年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为成长加冕,为青春赋能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为成长加冕,为青春赋能。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当美好的春天,和我们的青春相逢,这是怎样的人间盛景?今天,是我们和时光准点的约定,我们要以青春之名,唱响春天故事,为成长加冕,也为青春赋能。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作为青年,我们肩上有沉甸甸的分量,也有不变的情怀。
这分量是什么?就是沉甸甸的责任;这情怀是什么?就是精卫填海无穷心的家国情怀。
在历史和民族波澜壮阔的宏阔背景下,有每一个你我奋然前行的勇毅背影。
让自己的青春,与复兴的时代同行,这是真正的不负峥嵘岁月稠。
一百年前,在燕园的湖光塔影下,在北平街头的奔走呼号中,在石库门胡同里,在南湖的游船上,一群觉醒的青年,我以我血荐轩辕,就是他们最壮美的青春赞歌。
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语文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语文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解析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天人关系问题上,中国哲学有“天人合一”的主张,也有“天人交胜”的主张。
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的观点主要包含两层意义。
第一层意义是,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第二层意义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中国哲学家认为把人与自然界区别开,是人的初步自觉;认识到人与自然界既有区别也有统一的关系,才是高度的自觉。
中国哲学家把人看作是“最为天下贵”者。
所以如此,是因为人得天地之全德、五行之秀气;人所禀受的天地之性,是性之极致,因而人有道德理想、有智慧能力。
众多讲“天人合一”的思想家都把人在宇宙中的卓越地位加以彰显。
但彰显人在天地间之突出地位的,也有不主张“天人合一”之说的。
唐代刘禹锡就讲“天与人交相胜”。
刘氏强调天与人各有一定的功能,不相互干预,在一定意义上人胜于天,并且区别了自然规律和社会生活的准则,对“天人感应”“人副天数”等汉代以来流行的“天人合一”学说之负面影响有所驳正。
从中国哲学的主导倾向来说,儒释道三大传统,大体上肯定:一个真正的人的博大气象,乃是以自己的生命通贯宇宙全体,努力成就宇宙的一切生命,这就是人类生命的价值与归宿。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中国哲学家以公正平和的心态,使一切生命、万物万有在不同的存在领域中各安其位。
人在本质上,在精神本性上与宇宙同其伟大,宇宙创造精神与人之间,无有间隔,人自可日新其德,登跻善境。
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宇宙论、人生论的这些思想,有助于解决当代人的“精神的惶惑”“形上的迷失”和“存在的危机”,有助于救治当代人“上不在天,下不在地,外不在人,内不在我”的荒谬处境。
材料二:在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一种持续的普遍的观点或经验的核心决定着建筑的发展,即“天人合一”建筑发展观,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年高考《语文》历年真题高频考点汇总(附带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35题)1.【单选题】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正确答案:B2.【填空题】越野滑雪[美]海明威缆车又颠了一下,停了。
尼克正在行李车厢里给滑雪板上蜡,把靴尖塞进滑雪板上的铁夹,牢牢扣上夹子。
他从车厢边缘跳下,跳脚在硬梆梆的冰壳上,来一个弹跳旋转,蹲下身子,把滑雪杖拖在背后,一溜烟滑下山坡。
乔治在下面的雪坡上一落一起,再一落就不见人影了。
尼克顺着陡起陡伏的山坡滑下去时,那股冲势加上猛然下滑的劲儿把他弄得浑然忘却一切,只觉得身子有一股飞翔、下坠的奇妙感。
他挺起身,稍稍来个上滑姿势,一下子又往下滑,往下滑,冲下最后一个陡峭的长坡,越滑越快,越滑越快,雪坡似乎在他脚下消失了。
身子蹲得几乎倒坐到滑雪板上,尽量把重心放低,只见飞雪犹如沙暴,他知道速度太快了。
但他稳住了。
随即一搭被风刮进坑里的软雪把他绊倒,滑雪板一阵磕磕绊绊,他接连翻了几个筋斗,然后挺住,两腿交叉,两腿交叉,滑雪板朝天翘起,鼻子耳朵里满是雪。
乔治站在坡下稍远的地方,正噼噼啪啪地拍掉风衣上的雪。
“在峡谷滑雪什么滋味儿?”尼克挣扎着站起来。
“你得靠左滑。
因为谷底有堵栅栏,所以飞速冲下去后得来个大旋身。
”“等一会儿我们一起去滑。
”“不,你先去,我想看你滑下峡谷。
”尼克赶过了乔治,他的滑雪板开始有点打滑,随后一下子猛冲下去。
他坚持靠左滑,末了,在冲向栅栏时,紧紧并拢双膝,象拧紧螺旋似的旋转身子,把滑雪板向右来个急转弯,扬起滚滚白雪,然后才慢慢减速,跟铁丝栅栏平行地站住了。
他抬头看看山上。
乔治正屈起双膝滑下山来;两支滑雪杖像虫子的细腿那样荡着,杖尖触到地面,掀起阵阵白雪,最后,他一腿下跪,一腿拖随,整个身子来个漂亮的右转弯,蹲着滑行,双腿一前一后,飞快移动,身子探出,防止旋转,两支滑雪杖像两个光点,把弧线衬托得更突出,一切都笼罩在漫天飞舞的白雪中。
尼克用滑雪板把铁丝栅栏最高一股铁丝压下,乔治纵身越过去。
他们沿路屈膝滑行,进入一片松林。
路面结着光亮的冰层,给拖运原木的马儿拉的犁弄脏了,染得一片橙红,一搭烟黄。
两人一直沿着路边那片雪地滑行。
大路陡然往下倾斜通往小河,然后笔直上坡。
他们透过林子,看得见一座饱经风吹雨打、屋檐低矮的长形房子。
走近了,看出窗框漆成绿色,油漆在剥落。
他们把滑雪板竖靠在客栈墙上,把靴子蹬蹬干净才走进去。
客栈里黑咕隆咚的。
有只大瓷火炉在屋角亮着火光。
天花板低矮。
屋子两边酒渍斑斑的暗黑色桌子后面都摆着光溜溜的长椅。
两个瑞士人坐在炉边,喝着小杯混浊的新酒。
尼克和乔治在炉子另一边靠墙坐下。
一个围着蓝围裙的姑娘走过来。
“来瓶西昂酒,”尼克说,“行不行?”“行啊,”乔治说。
“你对酒比我内行。
”姑娘走出去了。
“没一项玩意儿真正比得上滑雪,对吧?”尼克说。
“你滑了老长一段路,头一回歇下来的时候就有这么个感觉。
”“嘿,”乔治说。
“真是妙不可言。
”姑娘拿进酒来又出去了,他们听见她在隔壁房里唱歌。
门开了,一帮子从大路那头来的伐木工人走进来,在屋里把靴子上的雪跺掉,身上直冒水汽。
女招待给这帮人送来了三公升新酒,他们分坐两桌,抽着烟,不作声,脱了帽,有的背靠着墙,有的趴在桌上。
屋外,拉着木雪橇的马儿偶尔一仰脖子,铃铛就清脆地叮当作响。
乔治和尼克都高高兴兴的。
他们两人合得来。
他们知道回去还有一段路程可滑呢。
“你几时得回学校去?”尼克问。
“今晚,”乔治答。
“我得赶十点四十的车。
”“真希望你能留下,我们明天上百合花峰去滑雪。
”板,乘上火车,到一个地方滑个痛快,滑好上路,找客栈投宿,再一直越过奥伯兰山峰,直奔瓦莱洲,穿过恩加丁谷地。
”“对,就这样穿过黑森林区。
哎呀,都是好地方啊。
”“就是你今年夏天钓鱼的地方吧?”“是啊。
”他们喝光了剩酒。
尼克双肘撑在桌上,乔治往墙上颓然一靠。
“也许我们再也没机会滑雪了,尼克。
”乔治说。
“我们一定得滑,”尼克说,“否则就没意思了。
”“我们要去滑,没错。
”乔治说。
“我们一定得滑。
”尼克附和说。
“希望我们能就此说定了,”乔治说。
尼克站起身,他把风衣扣紧。
他拿起靠墙放着的两支滑雪杖。
“说定了可一点也靠不住,”他说。
他们开了门,走出去。
天气很冷。
雪结得硬邦邦的。
大路一直爬上山坡通到松林里。
(陈良廷译,有删改)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一再相约的对话,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心理。
(6分)正确答案:①两位主人公滑雪酣畅淋漓的快感逐渐淡化,“也许我们再也没机会滑雪了”即将分离,依依不舍,难免产生曲终人散的失落之感。
②“我们一定得滑”“我们要去滑,没错。
”又表现出二人再次相约滑雪的强烈愿望和坚定决心。
③两人并未明确相约的时间地点等细节来看,两个人都知道再相聚滑雪将被现实阻挠很难实现,“说定了可一点也靠不住”心情有些惘然从人物的语言描写中体会他们心理感受的变化,结合语境适当进行分析。
3.【单选题】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人,进士及第,历秘书省著作郎。
政和间,天下争言瑞应,廷臣辄笺表贺,徽宗观所作,称为奇才。
他日,特出制诏三题使具草,立就,上即草后批:“可中书舍人。
”未几,自秘书少监除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
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时上方乡神仙之事,蔡京引方士王仔昔以妖术见,朝臣戚里寅缘关通。
安中疏请自今招延山林道术之士,当责所属保任;并言京欺君僭上、纛国害民数事,上悚然纳之,已而再疏京罪,上曰:“本欲即行卿章,以近天宁节,俟过此,当为卿罢京。
”京伺知之,大惧,其子攸日夕侍禁中,泣拜恳祈。
上为迁安中翰林学士,又迁承旨,宣和元年,拜尚书右丞;三年,为左丞。
金人来归燕,谋帅臣,安中请行,王黼赞于上,授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降将郭药师同知府事。
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
靖康初,言者论其缔合王黼,童贯及不几察郭药师叛命,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又责授朝议大夫,秘书少监、分司南京,随州居住;又贬单州团练副使,象州安置。
高宗即位,内徙道州,寻放自便。
绍兴初,复左中大夫,子辟章知泉州,迎安中往,未几卒,年五十九。
安中为丰润敏拔,尤工四六之制。
徽尝宴睿谟殿,命安中诗百韵以纪其事,诗成,赏叹不已,令大书于殿屏,凡侍臣皆以副本赐之,其见重如此。
(节选自《宋史·王安中传》)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开封逻卒夜迹盗/ 盗脱去/ 民有惊出与卒遇/ 缚以为盗/ 民诸府/ 不胜考掠之惨/ 遂诬服/ 安中廉知之/ 按得冤状/ 即出民/ 抵吏罪// 安中廉知之/ 按得冤状/ 即出民/ 抵吏罪/C.开封逻卒夜迹盗/ 盗脱去/ 民有惊出与卒遇/ 缚以为盗/ 民讼诸府/ 不胜考掠之惨/ 遂诬服/ 安中廉知之/ 按得冤状/ 即出民抵吏罪/D.开封逻卒夜迹盗/ 盗脱去/ 民有惊出与卒遇/ 缚以为盗/ 民讼诸府不胜/ 考掠之惨/ 遂诬服/ 安中康知之/ 按得冤状/ 即出民抵吏罪/正确答案:A4.【问答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 (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
”“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
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正确答案:略5.【问答题】下面是某报社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如果您是重大事件的参加者,事故现场的目击者,业界内幕的打索,等着您的支持。
正确答案:①“参加者”改为“亲历者”或者“参与者”;②“打探者”改为“知情者”;③“关爱者”改为“关注者”;④“征询”改为“征集”;⑤“等着”改为“期待”或者“等待”。
6.【单选题】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话、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即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想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
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
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
“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
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
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