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工业互联网的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面向物联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设计与实现

面向物联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设计与实现

面向物联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设计与实现现代工业互联网的兴起使得物联网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变得日益广泛。

为了满足物联网在工业环境中的需求,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架构设计和实现成为了一个关键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面向物联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架构设计和实现的相关内容。

首先,在面向物联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架构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数据的采集与传输。

工业互联网平台需要通过各种传感器和设备采集工业环境中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进行可靠有效的传输。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使用现代通信和网络技术,如无线传感网络和物联网通信协议。

此外,还可以采用大数据技术来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其次,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架构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安全性。

由于工业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敏感数据和关键设备,因此保证数据和系统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平台的设计中,需要采用安全的网络通信协议和加密算法,以确保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此外,还应该采用访问控制和身份验证等安全机制,以保护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

另外,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架构设计还应考虑可扩展性和可靠性。

工业环境中通常存在大规模的设备和大量的数据,因此平台需要具备较高的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用云计算和分布式存储技术,将数据和计算任务分布到多个节点上进行处理。

此外,还需要实现冗余和容错机制,以确保平台的高可用性和容错性,当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

此外,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架构设计还应考虑与其他系统的集成。

在工业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设备和系统,例如SCADA系统、MES系统和ERP系统等。

为了实现平台与这些系统的无缝集成,需要采用开放的接口和标准化的协议。

此外,还可以使用中间件技术,如消息队列和数据总线,来实现系统之间的异步通信和数据交换。

最后,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实现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可管理性和易用性。

平台应该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和操作工具,以方便用户进行配置和管理。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权限系统设计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权限系统设计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权限系统设计
程文康
【期刊名称】《计算机应用文摘》
【年(卷),期】2024(40)8
【摘要】随着工业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许多制造型企业开始实施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导致企业的应用服务系统激增。

传统基于各应用系统的自有单独权限管理已无法满足现实需求。

利用面向切面和面向对象的思想抽离各大应用系统的权限管理功能,基于RBAC模型与工业互联网的特点,构建一个高效、安全的权限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统一的权限配置管理和接口服务与各大应用系统进行相关的授权鉴权交互。

作为工业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权限管理系统确保了各大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和可控性,同时减少了权限系统的重复开发。

【总页数】3页(P59-61)
【作者】程文康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19
【相关文献】
1.基于资源控制的权限管理系统设计方法
2.基于资源控制的权限管理系统设计方法
3.基于人脸识别的电力营销权限管理系统设计
4.基于RBAC的通用权限管理系统设计
5.基于RBAC的汽车企业通用权限管理系统设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体系

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体系

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体系编写说明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工业全要素链接的枢纽与工业资源配置的核心,在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近期,国务院《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明确将构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作为其重点任务。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的指导下,《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希望加强研究与交流,与业界共同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

白皮书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重点提出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体系架构与关键要素,明确了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什么,有哪些功能和作用。

第二部分提出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技术体系,并重点对平台层、边缘层与应用层的主要技术创新趋势进行了探讨。

第三部分明确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产业体系,提出当前平台布局的四种路径,以及平台与应用生态构建的主要模式。

第四部分提出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主要应用场景及案例。

第五部分则重点面向平台企业,提出了平台发展的相关建议。

目录一、把握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战略机遇 (6)二、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体系 (17)(一)工业互联网平台七大核心技术交织融合 (17)(二)平台架构,PaaS 以其开放灵活特性成为主流选择. 21(三)应用创新,工业机理与数据科学走向融合 (25)(四)功能下沉,边缘与云端协同成为平台重要发展方向29(五)开发框架,微服务等新型架构大幅降低开发难度与创新成本33一、把握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战略机遇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现代工业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2017 年 10 月 30 日,国务院常务会审议通过《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促进实体经济振兴,加快转型升级。

工业互联网通过构建连接机器、物料、人、信息系统的基础网络,实现工业数据的全面感知、动态传输、实时分析,形成科学决策与智能控制,提高制造资源配置效率,正成为领军企业竞争的新赛道、全球产业布局的新方向、制造大国竞争的新焦点。

面向Web的工业生产过程可视化系统设计

面向Web的工业生产过程可视化系统设计

面向Web的工业生产过程可视化系统设计面向Web的工业生产过程可视化系统设计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工业生产的不断进步,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监控和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缺陷率,很多企业和工厂开始引入可视化系统来对工业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

本文将介绍一种面向Web的工业生产过程可视化系统的设计理念和实现方法。

一、系统设计理念面向Web的工业生产过程可视化系统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分布式系统,致力于实时展示工业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数据和状态,并提供实时监控、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等功能。

系统设计的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时性:系统需要能够实时获取各个环节的数据,并实时更新在系统界面上。

这样,管理人员和工程师可以随时了解工业生产过程的状态和效率,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

2. 可视化:系统采用图形化的界面展示工业生产过程的数据和状态。

通过直观的图表、动画和图像等方式,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信息。

同时,系统还可以提供多种可视化方式,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3. 分布式:系统的各个模块之间需要能够实现分布式部署和协同工作。

这样,不同部门和岗位的人员可以共享数据和信息,提高协同工作效率。

同时,分布式的系统架构还可以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容错性。

4. 安全性: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和信息具有高度保密性和重要性。

因此,系统需要具备严格的权限控制和数据加密功能,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二、系统实现方法面向Web的工业生产过程可视化系统的实现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采集:系统需要通过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来采集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温度、湿度、压力、速度、负载等各种参数。

采集到的数据需要经过处理和标准化,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展示。

2. 数据传输:采集到的数据需要通过网络传输到系统服务器。

可以利用现有的标准通信协议,如TCP/IP协议栈,来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工业互联网工业设备智能化管理与运维服务方案

工业互联网工业设备智能化管理与运维服务方案

工业互联网工业设备智能化管理与运维服务方案第一章工业互联网概述 (2)1.1 工业互联网的定义与发展 (2)1.2 工业互联网的关键技术 (3)第二章工业设备智能化管理概述 (4)2.1 工业设备智能化的意义与挑战 (4)2.1.1 工业设备智能化的意义 (4)2.1.2 工业设备智能化的挑战 (4)2.2 工业设备智能化管理的关键要素 (4)第三章设备数据采集与接入 (5)3.1 数据采集技术概述 (5)3.2 数据传输与接入方法 (6)3.3 数据存储与处理 (6)3.3.1 数据清洗 (6)3.3.2 数据存储 (6)3.3.3 数据处理 (6)3.3.4 数据展示 (6)第四章设备状态监测与预测性维护 (6)4.1 设备状态监测方法 (7)4.2 预测性维护技术 (7)4.3 维护策略制定与优化 (7)第五章设备功能优化与故障诊断 (8)5.1 设备功能评估方法 (8)5.2 故障诊断技术 (8)5.3 故障处理与优化策略 (9)第六章工业设备网络化管理 (9)6.1 网络化管理架构设计 (9)6.1.1 架构概述 (9)6.1.2 关键技术 (9)6.2 设备远程监控与管理 (10)6.2.1 远程监控原理 (10)6.2.2 远程管理功能 (10)6.3 网络安全与数据保护 (10)6.3.1 网络安全策略 (10)6.3.2 数据保护措施 (10)第七章设备健康管理与服务 (11)7.1 设备健康管理框架 (11)7.1.1 概述 (11)7.1.2 数据采集与传输 (11)7.1.3 数据存储与分析 (11)7.1.4 故障诊断与预测性维护 (11)7.1.5 设备健康管理决策 (12)7.1.6 设备健康管理服务 (12)7.2 设备健康管理策略 (12)7.2.1 预防性维护策略 (12)7.2.2 预测性维护策略 (12)7.2.3 反应性维护策略 (13)7.3 设备服务与支持 (13)7.3.1 设备维护服务 (13)7.3.2 设备故障排除服务 (13)7.3.3 设备功能优化服务 (13)第八章工业设备智能化运维平台 (13)8.1 运维平台架构设计 (13)8.2 运维平台功能模块 (14)8.3 运维平台实施与推广 (14)第九章项目实施与评估 (15)9.1 项目实施流程 (15)9.1.1 项目启动 (15)9.1.2 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 (15)9.1.3 系统开发与实施 (15)9.1.4 系统验收与交付 (15)9.1.5 培训与售后服务 (15)9.2 项目评估方法 (16)9.2.1 评估指标体系 (16)9.2.2 评估方法 (16)9.2.3 评估流程 (16)9.3 项目成果与改进 (16)9.3.1 项目成果 (16)9.3.2 改进措施 (16)第十章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16)10.1 工业互联网发展趋势 (16)10.2 工业设备智能化管理挑战 (17)10.3 行业应用案例分析 (17)第一章工业互联网概述1.1 工业互联网的定义与发展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指在工业领域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人、机、物、信息等资源的全面连接、智能处理和高效利用的一种新型网络架构。

面向工业互联网的架构与系统设计

面向工业互联网的架构与系统设计

面向工业互联网的架构与系统设计一、引言随着工业4.0与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工业互联网成为新的工业生产发展趋势。

面向工业互联网的架构与系统设计也成为业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本文将从架构和系统两个方面来探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及相应的架构与系统设计。

二、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随着工业生产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迅速发展,工业互联网越来越成为新的工业生产发展趋势。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需求越来越高随着制造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工业制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人们要求工业制品具有更高的质量、更短的生产周期和更低的成本,这就需要工业生产具有更高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使得生产过程更加高效、便捷和安全。

2. 制造业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随着工业4.0的影响,制造行业正在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智能制造需要使用更加先进的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物联网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可持续性和市场竞争力。

3. 工业互联网应用范围扩大随着工业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互联网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目前,工业互联网已经应用于汽车、机床、机器人、电子设备和航天航空等领域,并将逐步延伸到更多领域,如医疗、环保、金融和物流等。

三、面向工业互联网的架构设计面向工业互联网的架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架构数据架构是工业互联网的基础架构,需要支持实时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存储。

数据架构需要具备以下特点:(1)数据采集必须具备高可靠性和高实时性,能够将现场数据快速、准确地采集到云端。

(2)数据传输必须支持高带宽和低延迟,能够保障数据在网络中的快速、可靠和安全的传输。

(3)数据处理必须能够支持实时分析和决策,能够将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

(4)数据存储必须能够支持大容量、高性能和高可靠性,能够满足复杂应用场景的需求。

2. 应用架构应用架构是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层架构,需要支持各种复杂应用场景。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领域的需求也不断升级。

现如今,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

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则是数字化转型所必须要进行的重要环节。

一、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基本概念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一种面向工业应用的开放式平台,其目的是要将现有的物理工业系统和数字化技术进行整合,从而实现各工业领域数据、业务的高效协同,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这个平台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了工业物联网、工业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等。

同时,由于这个平台的开放性,各企业可以通过接口和协议的方式进行数据和业务的交换。

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设计原则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开放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应该具备开放性,能够与不同企业和不同行业的系统进行交互,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一致性。

2. 安全性:由于涉及到的数据和业务量都非常大,因此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设计需要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数据的保密性。

3. 可持续性: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设计应该具备可持续性,需要能够不断地进行升级和维护,同时要适应未来工业化发展的需求。

三、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实现思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实现需要遵循以下思路:1. 建设数据池:将各个企业和系统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建立起一个数据池,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业务协同。

2. 建立应用平台:在数据池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应用平台,以便用户进行数据查询和业务处理。

3. 实现业务协同:通过平台内的各个业务模块,实现不同企业和行业系统的联动协同。

四、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优势和应用价值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为工业企业带来以下优势和应用价值:1. 优化工业生产:通过平台的协同,实现各个环节的无缝对接,从而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2. 降低成本:通过平台的数据分析和业务协同,实现工业生产的优化,从而减少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

3. 提高创新能力:通过平台的开放性和数据共享,实现不同企业系统之间的创新交流,从而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

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

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

近年来,随着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得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得加速融合,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蓬勃兴起,一系列新得生产方式、组织方式与商业模部署成本。

为此, 在工业与信息化部指导下,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以下简称 All ) 启动了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研究 , 在总结国内外发展实践得基础上, 撰写了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报告( 1、0 版), 提出了工业互联网得内涵、目标、体系架构、关键要素与发展方。

向报告旨在推动业界对工业互联网达成广泛共识, 以体系架构为牵引,为联盟各项工作以及我国工业互联网得技术创新、标准制定、试验验证、应用实践等提供参考与引导, 共同推动工业互联网得健康快速发展。

工业互联网就是一个长期发展与演进得过程,毫无疑问,目前我们对工业互联网得认识还就是初步与阶段性得。

联盟将根据国内外工业互联网得发展情况以及产业界得反馈意见,在持续深入研究得基础上适时修订与发布报告新版。

明说写编Ol(一)工业互联网得内涵工业互联网得内涵用千界定工业互联网得范畴与特征,明确工业互联网总体目标,就是研究工业互联网得基础与出发点,我们认为,工业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与新—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系统全方位深度融合所形成得产业与应用生态,就是工业智能化发展得关键综合信息基础设施。

其本质就是以机器、原材料、控制系统、信息系统、产品以及人之间得网络互联为基础,通过对工业数据得全面深度感知、实时传输交换、快速计算处理与高级建模分析,实现智能控制、运营优化与生产组织方式变革。

工业互联网可以重点从“网络”、“数据”与“安全”三个方面来理解。

其中,网络就是基础, 即通过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实现工业全系统得互联互通,促进工业数据得充分流动与无缝集成; 数据就是核心,即通过工业数据全周期得感知、采集与集成应用,形成基于数据得系统性智能,实现机器弹性生产、运营管理优化、生产协同组织与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工业智能化发展;安全就是保障,即通过构建涵盖工业全系统得安全防护体系,保障工业智能化得实现。

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分析

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分析

⼯业互联⽹技术体系研究与应⽤分析⼯业互联⽹是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形成的应⽤结构,通过⼤数据分析、互联⽹技术与⽣产现场设备机器的全⾯结合,完成制造业和互联⽹融合的升级发展。

因此,主要从国内外⼯业互联⽹的发展状况、⼯业互联⽹典型的应⽤场景、框架结构进⾏分析,概括涵盖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业数据采集、存取和利⽤技术、⼯业产品的智能化技术、异构⽹络的融合技术和⼯控安全的防护技术,然后通过技术和⾏业的实施分析说明⼯业互联⽹平台在⾏业中产⽣的效果。

⼯业互联⽹(Industrial Internet)是互联⽹和新⼀代信息技术在⼯业领域、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中的融合集成应⽤,是实现⼯业智能化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

它的核⼼是通过⾃动化、⽹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新技术⼿段激发企业⽣产⼒,从⽽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重构⼯业产业格局。

⼯业互联⽹建设已被列为上国家重点战略⼯作,具有巨⼤的经济价值,且随之产⽣了智能制造、M2M、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物联⽹、⼯业4.0等热门概念。

加速推动⼯业互联⽹核⼼技术创新突破,围绕⼯业互联⽹设备、控制、平台、数据,从⽹络、数据和安全3个⽅⾯有效地给企业赋能智慧制造,加强相关核⼼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突破,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和产品服务创新,通过物联⽹、互联⽹技术实现⼯业系统的互联互通,通过构建⼯业互联⽹安全框架和防护体系实现⼯业企业的安全防护,利⽤数据感知、采集与集成应⽤等技术,实现⽣产过程中运营管理优化、⽣产协同和资源的有效利⽤。

1、⼯业互联⽹发展现状⼯业互联⽹(Industrial Internet)是通⽤电⽓(General Electric,GE)提出的概念,由机器、设备和⽹络组成,能够在更深层⾯和连接能⼒、⼤数据、数字分析结合。

国外企业在⼯业互联⽹的技术概念、商业模式领域投⼊了⼤量⼈⼒、物⼒和财⼒,并且利⽤⾃⾝的优势搭建了⼯业互联⽹平台,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GE的⼯业互联⽹操作系统Predix和西门⼦Siemens基于云的开放式物联⽹操作系统MindSphere。

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

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
“数据”是工业智能化的核心驱动,包括数据采集交换、集成处理、建模分析、决策优化和
专业整理分享
WORD资料可编辑
反馈控制等功能模块,表现为通过海量数据的采集交换、异构数据的集成处理、机器数据的边缘 计算、经验模型的固化迭代、基千云的大数据计算分析,实现对生产现场状况、协作企业信息、 市场用户需求的精确计算和复杂分析,从而形成企业运营的管理决策以及机器运转的控制指令, 驱动从机器设备、运营管理到商业活动的智能和优化。
“安全'是网络与数据在工业中应用的安全保障,包括设备安全、网络安全、控制安全、数 据安全、应用安全和综合安全管理,表现为通过涵盖整个工业系统的安全管理体系,避免网络设 施和系统软件受到内部和外部攻击,降低企业数据被未经授权访问的风险,确保数据传输与存储 的安全性 , 实现对工业生产系统和商业系统的全方位保护。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如圈 2 所示。
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将带来四方面的智能化提升。一是智能化生产,即实现从单个机 器到产线、车间乃至整个工厂的智能决策和动态优化,显著提升全流程生产效率、提高质量、降低 成本。二是网络化协同,即形成众包众创、协同设计、协同制造、垂直电商等—系列新模式, 大 幅降低新产品开发制造成本、缩短产品上市周期。三是个性化定制,即苤千互联网获取用户个性化 需求,通过灵活柔性组织设计、制造资源和生产流程,实现低成本大规模定制。四是服务化转型, 即通过对产品运行的实时监测,提供远程维护、故障预测、性能优化等一系列服务,并反馈优化产 品设计,实现企业服务化转型。
性制造等。
图 1 工业互联网业务视图
(二)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
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是基于全面互联而形成数据驱动的智能,网络、数据、安全是工业和互联 网两个视角的共性基础和支撑。
其中, “网络”是工业系统互联和工业数据传输交换的支撑基础,包括网络互联体系、标识 解析体系和应用支撑体系,表现为通过泛在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健全适用的标识解析体系、集中 通用的应用支撑体系,实现信息数据在生产系统各单元之间、生产系统与商业系统各主体之间的无 缝传递,从而构建新型的机器通信、设备有线与无线连接方式,支撑形成实时感知、协同交 互的 生产模式。

工业互联网体系技术架构

工业互联网体系技术架构

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一)工业互联网的内涵工业互联网的内涵用千界定工业互联网的范畴和特征,明确工业互联网总体目标,是研究工业互联网的基础和出发点,我们认为,工业互联网是互联网和新—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系统全方位深度融合所形成的产业和应用生态,是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综合信息基础设施。

其本质是以机器、原材料、控制系统、信息系统、产品以及人之间的网络互联为基础,通过对工业数据的全面深度感知、实时传输交换、快速计算处理和高级建模分析,实现智能控制、运营优化和生产组织方式变革。

工业互联网可以重点从“网络"、“数据“和“安全”三个方面来理解。

其中,网络是基础,即通过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实现工业全系统的互联互通,促进工业数据的充分流动和无缝集成;数据是核心,即通过工业数据全周期的感知、采集和集成应用,形成基于数据的系统性智能,实现机器弹性生产、运营管理优化、生产协同组织与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工业智能化发展;安全是保障,即通过构建涵盖工业全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保障工业智能化的实现。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体现了多个产业生态系统的融合,是构建工业生态系统、实现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将带来四方面的智能化提升。

一是智能化生产,即实现从单个机器到产线、车间乃至整个工厂的智能决策和动态优化,显著提升全流程生产效率、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二是网络化协同,即形成众包众创、协同设计、协同制造、垂直电商等—系列新模式,大幅降低新产品开发制造成本、缩短产品上市周期。

三是个性化定制,即苤千互联网获取用户个性化需求,通过灵活柔性组织设计、制造资源和生产流程,实现低成本大规模定制。

四是服务化转型,即通过对产品运行的实时监测,提供远程维护、故障预测、性能优化等一系列服务,并反馈优化产品设计,实现企业服务化转型。

工业互联网驱动的制造业变革将是—个长期过程,构建新的工业生产模式、资源组织方式也并非—跋而就,将由局部到整体、由浅入深,最终实现信息通信技术在工业全要素、全领域、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深度融合与集成应用。

工业互联网垂直平台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构建

工业互联网垂直平台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构建

2021.01 /55工业互联网垂直平台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构建文│众能联合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张海港经过近4年的政策指引,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融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走向了市场化,并演变出双跨平台引领,垂直平台百花齐放的局面,其信息安全也出现了三个演进趋势:面向垂直平台保障的安全体系1.0向产业上下游融合保障的2.0体系;面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安全方案逐步走向落地;此外随着我国隐私数据法律法规的出台,隐私合规是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的第三个发展趋势。

本文将以典型工业垂直平台企业信息安全体系构建的案例,介绍三个趋势在实际落地的一些实践过程。

一、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趋势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从智能制造政策导向,向2020年的各行业垂直领域市场导向演变。

2015年国务院先后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以及《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围绕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关键环节,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2020年工信部发布《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首要任务是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明确四项工作——改造升级工业互联网内外网络、增强完善工业互联网标识体系、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核心能力、建设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代表了工业互联网重点发展方向。

此外,国家“十四五”依然将工业互联网定位新基建的战略发展方向。

新基建为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指路,为融合应用做强“数字底座”,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

其过程中细分出各个垂直行业的特有创新业务模式,以价值链导向的业务多形态百花齐放。

二、垂直平台安全发展趋势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将工业互联网平台1.0中以网络、平台、安全的框架,延伸到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的全产业链保障,更多地面向物联网安全接入和平台上下游企业生态数据安全和行业安全扩展。

其中垂直平台数字化转型过程的安全保障趋势,目前初步形成三条落地路径,一是在垂直行业层面,通过对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的连接及优化配置,变革业务流程,形成新的商业模式。

工业互联网环境下智能制造系统集成解决方案

工业互联网环境下智能制造系统集成解决方案

工业互联网环境下智能制造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第一章智能制造系统概述 (2)1.1 智能制造系统定义 (2)1.2 智能制造系统发展历程 (3)1.2.1 传统制造阶段 (3)1.2.2 计算机集成制造阶段 (3)1.2.3 智能制造阶段 (3)1.3 智能制造系统关键技术 (3)1.3.1 工业互联网技术 (3)1.3.2 人工智能技术 (3)1.3.3 自动化技术 (3)1.3.4 网络化技术 (4)1.3.5 云计算技术 (4)1.3.6 优化算法 (4)第二章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 (4)2.1 工业互联网概念与架构 (4)2.1.1 工业互联网的定义 (4)2.1.2 工业互联网的架构 (4)2.2 工业互联网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5)2.2.1 设备健康管理 (5)2.2.2 生产过程优化 (5)2.2.3 个性化定制 (5)2.2.4 供应链协同 (5)2.3 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的融合策略 (5)2.3.1 技术创新 (5)2.3.2 政策引导 (5)2.3.3 产业协同 (5)2.3.4 人才培养 (5)2.3.5 国际合作 (6)第三章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框架 (6)3.1 系统集成框架设计原则 (6)3.2 系统集成框架关键组件 (6)3.3 系统集成框架实施步骤 (7)第四章设备层智能优化 (7)4.1 设备层智能优化目标 (7)4.2 设备层智能优化技术 (8)4.3 设备层智能优化实施案例 (8)第五章控制层智能优化 (8)5.1 控制层智能优化目标 (8)5.2 控制层智能优化技术 (9)5.3 控制层智能优化实施案例 (9)第六章生产线层智能优化 (9)6.1 生产线层智能优化目标 (9)6.1.1 提高生产效率 (9)6.1.2 优化生产质量 (10)6.1.3 提高设备利用率 (10)6.2 生产线层智能优化技术 (10)6.2.1 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 (10)6.2.2 人工智能技术 (10)6.2.3 制造执行系统(MES) (10)6.3 生产线层智能优化实施案例 (10)6.3.1 某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线层智能优化 (10)6.3.2 某电子制造企业生产线层智能优化 (10)6.3.3 某食品加工企业生产线层智能优化 (11)第七章企业层智能优化 (11)7.1 企业层智能优化目标 (11)7.2 企业层智能优化技术 (11)7.3 企业层智能优化实施案例 (12)第八章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12)8.1 数据分析方法 (12)8.2 决策支持系统设计 (12)8.3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应用案例 (13)第九章智能制造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实施 (13)9.1 实施策略与流程 (13)9.1.1 实施策略 (13)9.1.2 实施流程 (14)9.2 关键技术实施 (14)9.2.1 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 (14)9.2.2 智能制造工艺优化 (14)9.2.3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15)9.3 实施效果评估 (15)9.3.1 评估指标体系 (15)9.3.2 评估方法 (15)第十章智能制造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发展趋势 (15)10.1 技术发展趋势 (16)10.2 行业应用发展趋势 (16)10.3 政策与产业环境发展趋势 (16)第一章智能制造系统概述1.1 智能制造系统定义智能制造系统(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ystem,IMS)是指在工业互联网环境下,通过集成先进的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实现制造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和协同化的制造系统。

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框架(版本1.0)

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框架(版本1.0)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青岛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中国移动研究院联通系统集成有限公司上海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用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和利时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北京索为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基本立子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浪潮集团有限公司普奥云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寄云鼎城科技有限公司美国参数技术公司ptc公司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国双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东方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软国际有限公司北京中安鼎辉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编写组成员
用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杨宝刚 北京和利时智能技术有限公司:龚涛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俞文光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徐晖 北京索为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漫、严秀丽、邓平、张舵 基本立子(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段冀新、鲍晓光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方亚东、王腾江 普奥云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柏文彦 北京寄云鼎城科技有限公司 :王伟、王辉 美国参数技术公司(PTC 公司):高谊 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李凯 北京中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金风明 国双科技有限公司:刘艳辉 北京东方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赵红卫、张剑、聂波 中软国际有限公司:安健男 北京中安鼎辉科技有限公司:吕弟
(3)架构标准用以明确和界定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范畴、各部分的层级关系和 内在联系,包括工业互联网平台通用分层模型、总体架构、核心功能、不同层级 和核心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工业互联网平台共性能力要求等。
(4)测试与评估标准用于针对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产品的测试进行规范, 用于对平台的运行部署和服务提供开展评估,包括测试方法、可信服务评估评测、 应用成熟度评估评测等。

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

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

一、工业互联网发展情况(一)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工业互联网通过系统构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打造人、机、物全面互联的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形成智能化发展的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见图1所示。

图1 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其中,网络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的基础,将连接对象延伸到工业全系统、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可实现人、物品、机器、车间、企业等全要素,以及设计、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等各环节的泛在深度互联,包括网络联接、标识解析、边缘计算等关键技术。

平台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是面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构建基于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的服务体系,支撑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的载体,其中平台技术是核心,承载在平台之上的工业APP技术是关键。

安全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的保障,通过构建涵盖工业全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增强设备、网络、控制、应用和数据的安全保障能力,识别和抵御安全威胁,化解各种安全风险,构建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安全可信环境,保障工业智能化的实现。

新模式新业态是我国工业互联网的特色应用。

我国工业企业、信息通信企业、互联网企业积极开展工业互联网应用探索和模式创新,形成了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等诸多新模式新业态。

(二)工业互联网重点领域标准化发展情况1 网络与联接在传统工业网络领域,虽然我国自主研发的工厂自动化用以太网(EPA)、面向工业过程自动化的无线网络(WIA-PA)等技术已成为国际标准,但在工业互联网整体产业和技术方面基础仍较为薄弱,急需制定相应标准。

目前,联盟已发布或在开展《工厂内网工业EPON系统技术要求》、《工业互联网标杆网络工厂外网技术要求》标准制定,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需要在时间敏感网络(TSN)、软件定义网络(SDN)、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支持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 、确定性网络(DetNet)、低功耗无线网络、工业无源光纤网络(PON)、工业无线等重点领域加快技术标准及产业布局。

基于云端融合的工业互联网体系结构设计

基于云端融合的工业互联网体系结构设计

19网络通信技术Network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支持下,人们的消费需求从大众化走向个性化,这时原先的批量化、单一化的大规模工业生产就无法充分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1]。

同时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也使得工业生产的经营成本提升,经济效益难以保障。

在这种情况之下,工业积极寻求未来发展的方向,也就进一步催生了第四次工业革命,而工业互联网就是其中的核心和关键[2]。

基于云端融合的工业互联网体系结构设计能够提升工业的发展水平,使工业的生产与人们的需求更加契合,不仅提升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而且能够更好的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提升人们的幸福感,促进社会的进步。

1 工业互联网体系结构基于云端融合的工业互联网体系,能够将工业生产中需要的资源和业务能力,以一种共享的形式传到云端,工业企业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使用。

这种模式之下对于云端的要求比较高,过去在“工业云+终端”的模式之下,实行的是“云端分离”的工业互联网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势和劣势都十分明显,首先就优势而言,能够有效的摆正安全性,是异构工业系统能够实现无缝对接,其次,就劣势而言,这种模式在应对千万级的用户和终端、复杂多变的工业场景感知、TB 级数据秒级处理的需求下就明显力不从心[3]。

针对这一问题,基于云端融合的工业互联网体系被人们提出,这种模式之下能够有效的促进工业云与生产实体之间实现高度的融合,促进工业生产能够实时、安全、准确的进行决策与控制,大大提升了工业的发展水平和生产效率。

在基于云端融合的工业互联网体系的建构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几点核心环节。

(1)感知环节。

也就是说复杂的工业生产实体如何能够智能的识别、感知、采集生产相关的数据,这一项是重要的技术环节,提升数据支撑。

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

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

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版本1.0)2017年2月编写说明工业互联网涉及工业和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各个环节和各个主体,正形成复杂和全新的生态系统,工业系统联网及协同需求的增加,又带来了大量新的标准化需求。

针对现有工业互联网相关标准缺失、滞后及交叉重复等问题,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以下简称AII)启动了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的研究。

在紧密结合《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版本1.0)》、全面总结工业互联网标准化需求基础上,撰写了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报告(版本1.0),提出了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标准体系框架、重点标准化方向及标准化推进建议。

报告旨在为业界提供体系化、系统化的工业互联网标准化指导框架,为制修订工业互联网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提供参考和依据,为工业互联网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工业互联网是一个长期发展和演进的过程,联盟将根据国内外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情况,持续推进标准化需求研究,广泛吸纳产业界的反馈意见,适时修订和发布报告新版。

— 1—指导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牵头编写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参与编写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三一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北京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上海华东电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北京和利时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智能云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网络技术研究院、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一研究所、江苏徐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编写组成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余晓晖、李海花、关欣、石友康、刘默、沈彬、李强、刘阳、张雪丽、魏凯、张恒升、黄颖、田洪川、李娜、蒋昕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魏毅寅、年丰、王宇宏、柴旭东、方滔、夏晶、朱虹、李潭、侯宝存、于文涛、谷牧、李润强、秦鹏、丁雨、陆小兵、刘振权、张亚琦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于海斌、曾鹏、李栋、刘阳三一集团有限公司:贺东东、王锦霞青岛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陈录城、张维杰、于吉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周亚灵、史扬、张维良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孙健、张东、刘希、夏艳、杨震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刘松、贾宁、郑王力、马铁宝、李俊平、田丰、刘云璐北京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谭晓生、陶耀东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吕庭彦、丁罕上海华东电信研究院:郑忠斌、费海平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林琳、郭晓岩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丛力群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李峻、白丽芳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谢兵兵北京和利时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朱毅明、龚涛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杨峰、丁凯清华大学:王建民、王晨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曹志月、陆成长、高庆— 3—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高峰、张博山、林兆骥、邵伟翔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文博武、张茂森智能云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朱志浩、张晓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网络技术研究院:荆雷、聂昌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蔡善华、姚志康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一研究所:何小龙、周剑、陈杰、邢腾飞、张健、李君、肖琳琳江苏徐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杨勇、张启亮、郭辉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刘丹、闫晓风、赵艳岭、谢素芬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俞文光、陆卫军、黄文君目录编写说明一、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情况 (1)二、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建设的思路及原则 (3)(一)总体思路 (3)(二)基本原则 (3)三、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框架 (4)(一)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框架 (4)(二)重点标准化领域和方向 (6)四、工业互联网标准化推进建议 (14)(一)统筹部署协同推进工业互联网标准化 (14)(二)推进工业互联网标准验证和标准推广 (14)(三)加强国际标准化合作与交流 (15)工业互联网是满足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网络基础设施,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工业全方位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兴业态与应用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向工业互联网的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作者:陈学斌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第28期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网络得到普及和推广。

当前,面向工业领域的网络互联工作正在深化,工业互联网将实现工业相关要素的网络互联互通。

在上述背景下,如何实现高效的工业互联网信息管理成为一项课题。

鉴于此,本文给出了一种面向工业互联网的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方法。

对管理要素、数据库设计、软件编程等进行了阐述,本文工作丰富了工业互联网软件设计理论,具有一定的技术参考价值。

关键词:工业互联网;信息管理;软件编程中图分类号:TB ; ; 文献标识码:A ; ; ;doi:10.19311/ki.1672-3198.2020.28.0700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网络得到普及和推广。

当前,面向工业领域的网络互联工作正在深化,工业互联网将实现工业相关要素的网络互联互通,如生产设备、员工、客户、产品、供应商、产业链等。

在上述背景下,如何实现高效、全面的工业互联网信息管理成为一项课题。

当前,关于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

“基于WebGIS的水电安全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研究”一文,整合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技术与信息资源,有效实现安全监管点的信息化、可视化与透明化;“基于云计算技术的高校教育在线管理系统”一文,通过B/S网络管理结构和AT45DB80芯片改善了系统硬件配置,并结合云计算实现了高校教育在线管理系统的信息分类管理算法;“抗菌药物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应用”一文,通过信息系统自动化管理对抗菌药物管理进行前瞻性和过程控制。

有效提高了用药合理性,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城市环境监测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研制了一套环境检测管理信息系统,来监测城市存在废气、废水现象的企业,进一步推动和保障城市环境保护工作。

本文结合当前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技术与方法,给出了一种面向工业互联网的信息管理系统。

对管理要素、数据库设计、软件编程等进行了阐述,利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2010(以下简称VS2010)进行开发设计,本文工作丰富了工业互联网软件设计理论,具有一定的技术参考价值。

1 软件总体设计本文所述工业互联网网络环境是:通过网络将相关工业企业、生产节点、产品、客户、生产线、供应商、产业链等都连接起来。

从软件设计角度来看,即将不同工业企业独立的信息管理平台结合起来,如人力管理系统、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等。

与此同时,将原来的网络连接要素进行了扩展,如原来可能仅包括工业企业单位管理的网络节点,当前可能将生产设备、客户等都纳入到网络内。

通过工业互联网可以打破相关工业企业的网络屏蔽,实现各工业企业的信息融合,增强了工业信息数据分析基础。

工业互联网扩展了信息采集要素范围,有利于工业信息数据分析的精准性和稳定性。

本文所述面向工业互联网的信息管理系统采用c/s架构,在用户一侧部署软件客户端,在工业互联网中部署软件应用服务器,在应用服务器中部署软件应用管理端。

软件应用管理端对服务器工作环境进行部署,对数据库及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安装、调试、运行监控。

本文所述数据库采用SQL2009,信息管理系统采用VS2010开发,利用C#编程语言实现代码编辑与软件功能。

用户通过在本地部署客户端,进而通过网络设置连接到服务器,实现对工业互联网内信息上传下载及信息管理的效果。

本文所述面向工业互联网的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功能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信息管理,主要实现人员考勤、人员综合信息、人员职称职务、请销假、录用辞退等信息的管理;二是对工业互联网中的工业企业厂家信息进行管理,主要实现企业生产信息、企业经营信息、企业联系方式、企业综合部署等信息的管理;三是对生产安全信息的管理,主要实现产品销售追溯、产品生产监控、产品安全生产记录、产品研发科研等信息的管理;四是对客户信息进行管理,主要实现客户信息录入、客户信息删除、客户信息更新、客户使用产品体验实时监测等信息的管理;五是生产要素信息的管理,包括生产设备信息、传感器信息、故障特征信息、生产经验数据的信息管理。

本软件所述的信息管理系统的特点是:一是面向工业互联网,将工业互联网中的互联要素作为信息管理的对象来设计信息管理系统;二是将传统的信息管理应用,如人力资源管理、安全监测的管理融合在一起,实现了信息管理层面的拓宽;三是将不同工业生产厂家的信息相融合,连接了信息孤岛,促进了信息共享。

2 详细设计2.1 软件页面设计本软件应用页面分为六点:一是登录页面,主要作用是对用户账户进行检验,防止非法用户登录系统获取工业企业信息。

二是人力资源信息管理页面,主要包括人员考勤链接、人员综合信息管理链接、人员职称职务链接、请销假链接、录用辞退链接。

三是企业厂家信息管理页面,包括企业生产信息、企业经营、联系方式、综合部署等信息的录入接口和信息提交按钮。

四是生产安全管理页面,设计了产品销售追溯按钮、产品生产实时监控子页面、產品安全生产记录查询按钮、产品研发科研信息录入接口。

五是客户信息管理页面,提供了信息的录入面板、查询按钮和信息编辑接口。

六是生产要素信息管理面板,提供故障特征的录入面板、故障分析按钮、传感器信息检索按钮等。

界面设计的特点是:将主页面分成三个部分,上面是快捷菜单栏、中间是应用操作空间、下面是状态栏。

能够为用户操作软件提供较为便捷明了的应用体验。

2.2 构建数据库在SQL2009中构建六个数据表格以提供上层信息存储、信息更新、信息调用的服务。

一是用户账户表格,主要属性包括用户登录名称、用户登录密码、用户照片、用户联系方式、用户电子邮件、用户类别属性等。

此表格能够为界面1中的用户登录检验提供支持。

这里将用户类别分为企业信息管理员、软件维护管理员、一般用户、特权用户等。

不同用户的应用权限不同,如一般用户仅能查询信息、录入个人信息等,不能删除、修改公共信息;还如特权用户根据特权允许的范围,能够实现特定环境和页面下的信息查询、编辑等应用。

二是人力资源管理表格,主要属性包括职工姓名、职工联系方式、职工电子邮件、职工考勤、职工入职及工龄管理信息、职工绩效信息等。

此表格能够为人力资源信息管理页面提供支持。

三是厂家及客户信息管理表格,主要属性包括企业名称、企业联系方式、企业领导、产品目录、综合部署、客户名称、客户电子邮箱、客户检索号等。

四是生产安全管理及生产要素表格,主要属性包括生产设备监测点信息、数据采集传感器信息、故障特征、故障名称、故障对应处理措施等。

3 基于VS2010的功能实现(1)连接数据库。

数据库是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功能实现的基础,连接数据库后,才能实现对数据库表格的访问。

首先在VS2010的命名空间中加入System.Data.SqlClient。

然后在程序中构建ConnectDB函数,并创建一个新的SqlConnection实例。

最后,传入数据库网络地址、数据库用户名、数据库密码、数据库名称后,调用SqlConnection类中的Open函数,实现对数据库的连接。

(2)SQL数据存储过程设计。

打开SQL Manager Studio,选择本文软件所访问的数据库Database,依次点击可编程性和存储过程后,点击鼠标右键新建存储过程。

存储过程是SQL提供的面向数据库表格的数据管理编程接口,本文设计了若干存储过程,为VS2010中的C#编程提供数据管理接口。

下面给出以下例子对相关技术进行说明。

①职员信息插入操作存储过程adduser,首先定义输入变量,如@UserID nvarchar(50),定义职员编号;@UserName nvarchar (50),定义职员名称等。

调用“INSERT INTO数据库表”语句,并对应输入变量与表格属性的关系即可。

②客户信息查询操作存储过程,首先明确存储过程名称为querycustom,然后使用“select * from 数据表”语句实现对客户信息的查询。

(3)基于C#语言的SQL存储过程调用。

通过编写C#语句调用SQL存储过程,进而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和信息处理。

下面通过以下例子对相关技术进行说明。

①信息查询操作。

首先调用ConnectDB函数打开数据库,然后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适配器SqlDataAdapter(信息查询存储过程名称如querycustom,数据库连接);其次声明调用方式为存储过程,并将检索的数据库信息存入一个DataSet数据集中;最后将数据在界面中的dataGridView控件中显现。

②信息插入操作。

首先调用ConnectDB函数打开数据库,然后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适配器SqlDataAdapter(信息插入存储过程名称如adduser,数据库连接),并声明调用方式为存储过程;其次,创建输入参数实例,如SqlParameter("@UserName",SqlDbType.NVarChar,50)等;再次,对输入参数进行赋值,并调用Add(参数名称)函数;最后,调用myCommand.ExecuteNonQuery()函数执行数据库操作。

(4)基于C#語言的信息采集与传输。

本文所述的工业互联网信息管理系统可提供面向设备和传感器的信息采集与传输功能,实现安全状态监测效果。

通信端口设置为8080端口,采用P2P技术实现基于Jason的信息通信。

通过基于VS2010的C#编程,实现了面向工业互联网的信息管理系统页面,通过对SQL2009数据库进行基于存储过程的程序调用,实现了对工业互联网信息数据的管理应用。

4 结语当前,“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工作不断深化。

在此背景下,本文设计了一种面向工业互联网的信息管理系统。

给出了软件系统架构,并对总体设计进行了阐述,进而利用VS2010和SQL2009数据库实现了信息管理关键技术。

本文工作丰富了工业互联网软件设计理论,具有一定的技术参加价值。

下一步将对工业互联网节点间的互联通信协议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1]齐坤.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异常检测准确性研究[J].通信世界,2019,(12):89-90.[2]崔培,李国怀,刘经纬,等.基于WebGIS的水电安全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20,(12):58-59.[3]刘婵.基于云计算技术的高校教育在线管理系统[J].现代电子技术,2020,(11):125-126.[4]章虹霞,潘景业,金嵘,等.抗菌药物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5,(1):88-89.[5]顾健.城市环境监测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