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集聚
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经验
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经验引言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高城市经济竞争力,各地纷纷建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作为经济发达的城市,上海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文将就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经验进行探讨。
产业定位与布局上海作为中国经济中心和全球金融中心,其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注重产业的定位与布局。
根据市场需求和城市发展规划,上海将现代金融、科技创新、文化娱乐等产业作为集聚区的重点发展方向。
通过聚焦特定领域,上海吸引了大量优秀企业和人才,进一步促进了服务业的升级和创新。
政策支持与优惠政策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获得了政府的高度支持。
上海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减税、减免租金、人才引进等方面。
这些政策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并鼓励企业在集聚区投资,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和创新。
基础设施建设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
上海市政府加大了对集聚区内的道路、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并优化城市规划和布局,使得集聚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这为企业提供了便利的生产经营环境,提高了效率,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
人才培养与引进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
上海市政府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建立了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平台,为企业提供了人才支持和创新资源。
此外,上海还通过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了国内外优秀人才,促进了集聚区的人才聚集效应,加快了服务业的转型和升级。
创新体系建设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注重创新体系的建设。
上海市政府与企业合作,共同打造了创新孵化器、科技园区和创新基地等创新载体,为企业提供了创新创业的平台和环境。
这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创新型企业落户集聚区,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成果与影响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集聚区内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服务业的升级和转型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同时,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经验也对其他城市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服务产业集聚区情况汇报
服务产业集聚区情况汇报我所在的服务产业集聚区位于城市中心地带,是一个集服务业企业、机构和人才于一体的区域。
目前,该区域内涵盖了金融、教育、医疗、旅游、咨询等多个领域的服务业机构,形成了独特的产业集聚效应。
首先,金融服务是该区域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多家银行、证券公司、保险机构纷纷在此设立分支机构,为当地企业和居民提供金融服务。
同时,金融科技企业也在这里崭露头角,为金融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次,教育服务也是该区域的一大特色。
多所知名高校和培训机构纷纷在此设立校区和分支机构,为当地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同时,教育科技企业也在这里蓬勃发展,推动了教育服务的创新和升级。
另外,医疗服务也是该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家医院、诊所和医疗机构汇聚于此,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全方位的医疗保健服务。
同时,医疗科研机构和医疗器械企业也在这里蓬勃发展,为医疗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旅游服务也是该区域的一大亮点。
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促进了旅游服务业的蓬勃发展。
同时,文化创意企业和旅游科技企业也在这里崭露头角,为旅游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
最后,咨询服务也是该区域的一大特色。
各类咨询公司和研究机构汇聚于此,为当地企业和政府提供了专业的咨询服务。
同时,咨询科技企业也在这里蓬勃发展,推动了咨询服务的创新和升级。
总的来看,服务产业集聚区在金融、教育、医疗、旅游、咨询等多个领域形成了独特的产业集聚效应,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打造更加优质的服务产业集聚区,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省域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及影响因素分析
缺乏对比分析
文章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现象的描述 主要集中在我国省域范围内,但并未 对不同省份之间、不同城市之间进行 对比分析。这种对比分析有助于揭示 各地区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方面的差 异及其原因。
成长阶段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产业技术的进步,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数量 增多,规模扩大,相关产业和支持性机构逐渐进入,集聚现象开 始显现。
成熟阶段
当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产业集群现象,形成 完整的产业链和良好的产业生态,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03
我国省域生产性服务业集 聚的现状分析
我国省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结构特征
产业结构
01
我国省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
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等传统和新兴行业。
企业结构
02
集聚区内企业以中小微企业为主,大型企业相对较少。
创新能力
03
集聚区内的企业普遍重视技术创新和研发,以此提升市场竞争
力。
我国省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空间分布
研究展望与未来发展方向
加强跨学科合作
针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现象的研究需要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未来可以加强跨学科的合 作,以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内在机制和外部效应。
深化定量研究
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可以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现象进行更深入的定量研究,例如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运用大数据分 析等方法,更准确地描述和解释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现象和规律。
梧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梧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广西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专题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 我委即组织市内各相关部门做好调研工作准备, 并就我市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情况及思路汇报如下:一、我市服务业发展现状今年以来,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有关政策措施, 紧紧抓住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承接产业转移以及加强区域合作的重大机遇, 充分发挥我市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产业优势, 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 加快打造西江经济区域服务中心, 努力提升现代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2014年三季度, 全市服务业增加值158亿元, 同比增长5.3%, 预计全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233亿元, 同比增长6%。
(一)行业结构不断优化。
传统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 具有重要的地位。
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0%左右。
金融、房地产、科技、旅游、电子信息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
(二)消费市场持续活跃。
城乡商贸设施日趋完善, 形成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立体商贸体系。
旺城广场、梅西生活广场等多层次商业消费市场建成营业, 老字号特色小吃街、新界商业旅游步行街、丽港商业街等一批特色商业街区落成,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现全覆盖, 成功举办各类汽车展销会、特色产品博览会、国际珠宝展、房展会等促销费活动, 为我市重振“百年商埠”奠定良好基础。
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28亿元, 年均增长12%以上。
(三)现代物流业加快推进。
我市2011年出台了《梧州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梧州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梧州市现代商贸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加快梧州市生产性物流业发展实施方案》、《加快梧州市生产性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扶持政策》等政策措施, 为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指导和支持。
服务业集聚发展重塑城市空间形态的主导力量
服务业集聚发展重塑城市空间形态的主导力量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经济的运行方式和产业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全球化分工、生产外包、服务外包等现象的出现,使得专业服务机构逐渐形成集聚,并成为国际大都市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和空间组织形态。
从国际经验看,服务业不仅集聚于大都市地区,而且高度集聚于大都市的商务中心区;大都市版图由于服务业集聚区的存在,形成了色彩斑斓、块状明显的“经济马赛克”(李志平,2008),现代服务业集群已成为重塑城市内部空间的主导力量。
服务业的集聚不仅反映了服务业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也是提升城市功能、提高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对服务业集群发展规律的研究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集聚发展的方向已为政府和学界屡屡提及,我国城市正面临着推进服务业集聚的良机。
根据国外的服务业区位选择理论,大都市服务业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向中心商务区聚集的特征,同时随着产业分工深化和技术进步,也具有向郊区扩散的趋势。
那么在现阶段的中国,服务业集聚发展的现状如何?目前是否已经出现服务业郊区化的趋势?不同服务行业在城市的集聚发展分别具有怎样的特征?我国城市功能转型中的服务业集聚究竟存在哪些问题?本文对我国城市服务业集聚现状及规律的分析,将为制定城市服务业集聚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国际经验及理论评述(一)国际大都市服务业集聚发展的现状最初的研究认为,服务具有的无形性、非贸易性特征,使之很难从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分离,所以服务业的空间布局是通过整个经济活动的空间模式表现出来的。
[1]然而过去30年间,服务业集群的迅速崛起却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正如Gaspar & Glaeser (1996)所指出的那样,复杂的、知识密集型的服务都聚集在最发达国家的最大城市里。
一方面,在制造业价值链重构、各环节空间分离的过程中,国际大都市成为全球经济管理控制中心。
国家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园区认定标准
国家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园区认定标准是指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文件提出的,对服务业集聚示范园区认定的一系列具体标准和要求。
随着我国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国家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园区认定标准的发布将对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接下来,我将从多个方面对国家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园区认定标准进行全面评估和深度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政策。
**1. 宏观背景**在探讨国家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园区认定标准时,我们可以从宏观背景出发。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服务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服务业集聚示范园区的认定标准的出台,体现了国家对服务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也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
我们可以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出发,分析国家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园区认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2. 具体标准和要求**在深入分析宏观背景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从国家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园区认定标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进行探讨。
这包括但不限于,园区的空间布局与规划、产业结构与布局、企业服务能力、公共服务配套等多个方面的标准和要求。
通过逐条解读这些标准和要求,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国家对于服务业集聚示范园区的认定标准,进而为企业和地方政府更好地申报和建设服务业集聚示范园区提供指导。
**3. 对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除了具体标准和要求外,国家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园区认定标准的出台对服务业发展还有哪些促进作用?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可以从服务业发展对促进经济增长、提升城市功能和竞争力、增加就业岗位、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等多个角度来剖析国家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园区认定标准的重要意义。
**4.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将共享自己对国家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园区认定标准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我认为,这一标准的出台对于推动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引导各地区加快服务业发展步伐,提升我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国家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园区认定标准也将为服务业企业提供更多发展机遇,促进服务业创新与升级。
杭州重点扶持的18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介绍概要
软件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有6个分园区构成,它们是:杭州高新软件园、浙大网新软件 规模。 园、北部软件园、东部软件园、西湖数源软件园和天堂软件园。它是被国家发改委和信息产 业部正式批准的11个国家级软件基地之一。 结构。 结构。基地产业链主要由基础产业、核心产业、终端产业、支撑产业四部分组成,主导产业 为软件信息服务,包括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动画产业、以及电子信息产业。软件技术和产品 广泛服务于境内外的工业控制、金融证券、服装设计和印染、电信、公共安全、教育、数字 电视、数字娱乐等领域。园区主导产业清晰,产业链条完整。 功能。 功能。软件产业基地承担规划、建设、管理及配套服务、信息交流、市场拓展和品牌宣传、 企业管理和经营咨询、中小企业培养孵化的工作。达到了集成社会各类资源,服务企业优化 环境,配置平台拓展空间,中小软件企业孵化等功能。2006年,基地被中共中央宣传部确定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4个重大典型案例之一。 配套。 配套。基地服务平台较完备,有研发中心、孵化中心以及交易展示中心。基地建立了软件测 试平台以及人才培训服务平台。 环境。 环境。杭州高新区的电子通讯信息硬软件产业的规模均很大,浙江大学计算机和软件学院的 科研水平居于国内前列,为软件基地提供了需求和人才两方面的保障。 布局。 布局。通过政策推动整合,形成合理的布局,改变园区布点过于分散的状况。 造型。 造型。目前,七个分园区的建筑大多由旧厂房改造而业,造型总体上缺乏特色。今后应该通 过改造,形成符合产业特点与周边环境的造型风格。
(6)杭州市创投服务集聚区 )
• 规模:集聚区位于江南大道3850号,以“杭州市创投服务中心”为纽带,会员机构从成立之 初的37家发展到目前110家。其中,投资机构73家,管理创业资本规模超过100亿元;担保机 构23家,可提供担保的贷款规模在25亿元以上;专利、律师、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14家。 共有33家会员机构整体入驻创投服务中心或设立办事窗口,办公使用面积5500平方米。 功能:“立足杭州、服务浙江、接轨长三角”,逐步打造成为具有全省服务网络的投融资平 台与项目资本招商平台、成为杭州市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杭州市政府 项目资助的服务平台。通过创业项目路演,促进项目对接;组织机构入驻,形成集聚效应; 组织培训讲座,发挥辅导功能。 配套:周边设施齐全,从现有交通规划看,快速公交已开通,公交315,B支3线可直达,近 几年内开通地铁线路,同时周边拥有酒店、写字楼,学校、医院,和休闲娱乐设施。 环境:周边办公写字楼集聚加快,区域内将拥有大型的地下停车库,及大型超市,购物中心 等大型设施。 布局:左邻复兴大桥,右靠钱江一桥,位于江南大道中央,主干道上快速公交线路多条,可 通达各个区域,并设置自行车租赁点多个,与主城区相连接。 造型:外形上大气,时尚,以停车无忧,快速公交线路方便为主,周边大型商业设施配套齐 全,购物方便为主题。
服务集聚改革实施方案
服务集聚改革实施方案一、加强政策支持1. 加大对服务业集聚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包括税收优惠、用地政策、人才引进等,以吸引更多优质服务业企业入驻。
二、优化营商环境1. 简化服务业集聚区企业注册、审批等流程,推行“一站式”服务,提高政务效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2.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服务业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发展环境。
三、推动产业升级1. 鼓励服务业集聚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服务业技术创新,提升服务业产品和服务质量。
2. 支持服务业集聚区企业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服务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服务业国际化发展。
四、加强人才培养1. 加大对服务业集聚区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建立专业化、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服务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2. 推动高校和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服务业集聚区输送人才。
五、加强监管和服务1. 建立健全服务业集聚区监管体系,加强对服务业集聚区企业的监管和服务,规范市场秩序,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2. 加强服务业集聚区内部协同,推动企业间资源共享,提高服务效率,优化产业布局。
六、深化国际合作1.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吸引国际服务业企业和机构入驻服务业集聚区,促进国际服务业交流与合作。
2. 推动服务业集聚区与国际市场对接,拓展服务贸易,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
七、加强宣传推广1. 加大对服务业集聚区政策优势和发展成果的宣传力度,提升服务业集聚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 利用各类媒体平台,积极推介服务业集聚区的特色产业和优质服务,吸引更多目光和资源的关注。
以上就是服务集聚改革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得到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共同推动服务业集聚区改革发展,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和城市经济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服务业集聚区简介
服务业集聚区简介服务业集聚区是指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区域内,有大量的服务业企业集中分布,并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和产业聚集效应的地区。
这些服务业企业包括餐饮、酒店、零售、物流、金融、旅游、娱乐、文化创意等多个行业,提供各种服务和消费品。
服务业集聚区的出现和发展,不仅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还能够提升地区的竞争力和城市形象。
服务业集聚区的兴起与城市化进程紧密相关,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人口聚集的速度加快,市场需求也日益增长。
而服务业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消费需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服务业在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角色。
服务业集聚区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场需求,并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和产业聚集效应,提高了服务业的效能和竞争力。
在服务业集聚区中,不同行业的企业相互之间形成了组织架构稳定的供应链关系,从而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
例如,餐饮行业的企业聚集形成了菜市场、食品加工厂、餐饮连锁等一系列的商业链条,既能保障消费者的日常需求,也能促进餐饮企业之间的商业合作和技术创新。
同样,酒店、零售、物流等行业也通过集聚效应实现了规模经济效应,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另外,服务业集聚区还能够带动当地就业机会的增加和人才的流动。
随着服务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服务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从而刺激了就业市场的扩大。
例如,在一个餐饮集聚区中,不仅有传统的厨师、服务员等岗位,还有厨师助手、店长、市场推广、供应链管理等一系列与餐饮行业相关的职位。
这些职位的出现,不仅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也为人们提供了晋升和发展的空间。
同时,服务业集聚区也吸引了大量的人才流入,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也对城市形象和品质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一个充满活力和繁荣的服务业集聚区,不仅能够提供多元化的消费选择,还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例如,有名的酒店聚集区,不仅拥有高品质的酒店和服务,还吸引了大量的商务和旅游客户,为城市带来了持续的经济收益。
贵州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
贵州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标题:贵州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业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贵州省,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内陆省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对于贵州省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本文将分析贵州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环境,探讨其发展规划。
二、贵州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环境分析(1)政策环境:贵州省政府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其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产业现状:贵州省的现代服务业已具备一定规模,特别是在电子商务、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涌现出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
(3)市场需求:随着贵州省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现代服务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三、贵州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现状评估贵州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初具规模,但在产业结构、创新能力、资源整合等方面还需进一步优化和提升。
通过深入分析其发展现状,我们将找出其发展的优势和瓶颈,为下一步发展提供指导。
四、贵州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方向根据贵州省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1)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
(2)加强与国内外服务业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3)推动人才引进和培养,提升集聚区的人才优势。
五、贵州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实施策略为了实现上述发展方向,我们提出以下实施策略:(1)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投资,鼓励企业创新和提升服务质量。
(2)加强政府引导,推动企业间的合作和资源整合。
(3)优化人才政策,吸引和培养更多的现代服务业人才。
六、结论贵州省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不仅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还能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企业合作、推动人才引进等策略,贵州省有望在现代服务业领域实现新的突破和增长。
未来,贵州省应继续关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深入挖掘自身优势,强化特色产业,努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何谓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一般来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指按照现代理念统一规划设计,依托交通枢纽,将商务楼宇、星级宾馆、商业设施以及相关的生产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合理有效地集中,在一定区域内形成形态美观、内外连通、生态协调、资源节约、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具有较强现代服务产业集聚能力的区域,也可以称为微型CBD。
何谓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现代服务业是伴随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结果.是现代城市竞争的核心。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党中央对上海今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但目前国内对于现代服务业的具体概念尚未有明确界定,而国外并未有与此相对应的概念。
结合国内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大致认为现代服务业除了直接满足消费者需求外,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促进技术水平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表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制造业专业化发展同步,将成为生产力进步的源泉。
而在聊代服务业的四个组成部分中,生产性服务业又是增加值和就业增长最快的部分,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
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与!f寺点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早在1960年代便已出现,诸多学者对其内涵加以讨论,目前已大致明确了生产性服务业是特指那38降擀酆文/张迈些主要为满足中间需求、向外部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生产活动提供中间投入服务,用于进行商业运作和更进一步的生产而非主要用于满足最终直接消费和个人需要的行业。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部分,不仅具有服务业的~般属性,也有不同于其他服务业的特殊属性,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间投入特性是指生产性服务业区别于其他类型服务业最本质的特性.对生产性服务的消费不是最终消费,而是为了创造更大价值而进行的中间性的消费。
(2)较强的产业关联性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另一特点,这也是与中间投入特性相呼应的。
它与农业、制造业及其他服务业的关系都极为密切.有些生产性服务业就是逐步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的,本来就属于制造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与制造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能带动许多部门的发展。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概念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概念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以某一服务产业为主体,相关服务产业相配套,产业特色鲜明,空间相对集中,具有资源集合、产业集群、服务集成功能,现代服务业集聚度达到一定水平的区域。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现代服务业中的新型业态,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上海首先提出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概念,并对其内涵不断进行充实发展。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作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具有产业集聚、空间集约、高效连通的特点,通过合理布局和有效开发,有助于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服务业发展的新高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现代服务业集约化、节约型发展,有利于实现服务组织机构的网络化,促进知识交流与服务创新。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现状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既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和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良好的交通组织、完善的商务环境、标准化的信息交流平台和面向全球市场的服务,都有助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成。
雏形初步形成阶段: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以外向型经济为特征的虹桥开发区建设是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源起,逐步形成了环虹桥地区商务集聚区,10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和近千家外企办事处入驻,其中咨询、审计、律师、企业策划、广告等行业发展尤其快速,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雏形初步显现。
加速形成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服务业加速发展,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990年的31.9%上升到2002年的51%;就业人数比重也由1990年的29.6%增加到2002年的48.8%。
其中,以金融、物流、信息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更是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服务业集聚发展的趋势也日益明显,在黄浦、卢湾、静安、浦东、长宁、徐汇等区域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集聚,涌现出虹桥、陆家嘴、南京西路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度较高的区域。
稳固发展,功能品质提升阶段:跨入新世纪以来,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进入了积极规划、着力品牌建设的发展期。
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已经开始规划启动,并加大在规划、功能定位、政策指导等方面的引导扶持力度。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水平测度与效率评价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水平测度与效率评价辽宁省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省份,具有较强的工业基础和发展潜力。
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生产性服务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辽宁省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水平进行测度与效率评价,为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1.1 产业集聚水平的测度方法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集聚水平可以通过产业集中度、空间集聚度和产业链密度等多个方面进行测度。
首先是产业集中度的测度,即通过生产性服务业在总产业中所占比重的大小来衡量其集中程度。
其次是空间集聚度的测度,通过研究生产性服务业的地理分布特点和空间集聚程度来评价产业集聚水平。
最后是产业链密度的测度,通过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内部产业链的紧密程度来评价其集聚水平。
1.2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的实证分析通过对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在总产业中的比重逐年提升,产业集中度不断增加,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在辽宁省产业结构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在空间分布上,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沈阳和大连,空间集聚度较高,但与全国一线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在产业链密度方面,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内部产业链的紧密程度较低,存在着产业分工不够明确和协同效率不高的问题。
2.1 集聚效率的评价方法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效率可以通过生产率、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首先是生产率的评价,通过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值和就业人口的比值来评价其生产效率。
其次是创新能力的评价,通过研究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能力来评价其创新水平。
最后是国际竞争力的评价,通过对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对外贸易和国际影响力进行评价。
通过对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效率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的生产率较低,尤其是劳动生产率水平相对较低,反映出生产性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不高,存在着劳动力效率偏低的问题。
现代服务业的集聚_扩散效应与城市功能转型分析
面向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专业化集聚发展研究
首先,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可以为制造业提供高效便捷的中间服务,提高生产 效率。例如,金融业的集聚可以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物流业的集聚可以优化运输和仓储环节,降低物流成本;研发和信息服务业的集 聚可以加速技术转移和创新,提高制造业的技术水平。
其次,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可以通过知识溢出效应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生产 性服务业之间具有高度的产业关联性,不同行业之间的知识、技术和信息可以相 互渗透、融合。这种知识溢出效应可以促进制造业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方 向转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推动面向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专业化集聚发展,建议采 取以下策略:
1、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政府应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通 过优化市场准入机制、完善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鼓励更多的资本和优秀人才进 入该领域。同时,加强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质量监管和评估,推动行业整体提升服 务质量。
3、政策支持不足: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需要政策的大力支持,但当前政策 体系还存在不完善之处,如市场准入、税收优惠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4、信息不对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服 务供给与需求难以有效匹配,制约了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集聚发展。
三、面向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专 业化集聚发展策略
制造业升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管理模 式创新等多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知识溢出效应,促进制造业的技术 进步和产品升级。其次,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可以提供专业的中间服务,降低制造 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二、生产性服务专业化集聚发展 的问题
尽管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 解决:
服务业集聚的优势和不足
服务业集聚的优势和不足《服务业集聚的利弊那些事儿》咱来聊聊服务业集聚到底有啥优势和不足。
这服务业集聚啊,就像一群小伙伴凑在一起玩耍,有开心的时候,也有闹别扭的地方。
我家附近有个商业广场,那就是服务业集聚的一个好例子。
先说说优势吧。
在这个广场里,有各种各样的餐厅,从西餐到中餐,从快餐到高档餐厅,应有尽有。
上次我和朋友去那儿,本来只是想去看个电影,结果到了饭点,被那些餐厅飘出来的香味吸引住了。
我们就在那挑来挑去,一会儿想尝尝新开的火锅店,一会儿又被隔壁的寿司店诱惑。
这就是服务业集聚的好处之一,消费者有超多的选择。
而且这些餐厅聚在一起,竞争也很激烈,它们就会不断地推出优惠活动和新菜品来吸引顾客。
我记得有一家牛排店,为了和对面的西餐厅竞争,推出了超划算的套餐,还送小甜品,这可把我们这些食客乐坏了。
还有啊,服务业集聚能带来便利的配套设施。
在这个商业广场里,除了餐厅,还有电影院、KTV、美容院、服装店等等。
有一次我陪女朋友去逛街,她在服装店试衣服的时候,我就可以去旁边的咖啡店坐一会儿,喝杯咖啡,看看书。
等她买好衣服,我们又可以直接去楼上的电影院看电影,看完电影再去吃个饭,一条龙服务,特别方便,节省了好多在路上奔波的时间。
不过呢,服务业集聚也有不足的地方。
就拿停车来说吧,因为这个商业广场太火了,人多车也多。
每次去那儿停车都像一场噩梦。
我有一回在停车场转了快半个小时,才找到一个小小的停车位,那车位窄得我都担心车门打不开。
而且因为车流量大,停车场的管理有时候也会乱套。
我就见过有两辆车因为抢一个停车位吵起来了,那场面真是混乱。
另外,服务业集聚的地方竞争虽然激烈,但也可能导致一些同质化的问题。
比如有好几家奶茶店,卖的奶茶口味都差不多,装修风格也很相似,这就会让消费者有点审美疲劳。
有些小的店铺可能因为竞争不过大的品牌,经营不下去就倒闭了。
我就看到广场角落里有一家小小的手工饰品店,因为旁边开了好几家连锁的饰品店,它的生意越来越差,最后只能关门大吉,怪可惜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务业集聚关于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研究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按照现代经营管理理念,以新兴服务业态为主体,相关产业相配套,特色鲜明、空间集中,具有资源集合、产业集群、功能集成以及管理、信息等共享平台的区域。
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有利于现代服务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为现代制造业提供基础支撑,为完善城市功能提供有效载体,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活力,进而推动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一、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重要意义1、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是顺应经济发展潮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路径。
如今,全球经济产业结构已经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加快转型的特征。
经济全球化和分工专业化加快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在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比重达70%。
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40%左右,甚至落后于部分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
就某某而言,2022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35.7%,与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
发展服务业,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随着资源、环境的硬约束日益增强,今后经济增长将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三、第二、第一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符合这一发展趋势,有利于资源集约利用、功效提高,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
2、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是提升服务业发展质态、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
尽管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基础,但其产业特色也决定了其经营覆盖的区域范围的有限性,因而,“大水漫灌式”地发展现代服务业并不符合服务业自身发展的规律,必须依托资源、区位、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集中优势力量,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成为服务业发展的新引擎。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可以营造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创业环境、经营环境,吸引更多的要素集聚,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由于集聚区产业关联度强,有利于整个社会服务网络的形成,可以通过完善布局、高效开发、联动发展,进一步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外部经济优势,在较短时间、较小空间内形成服务业发展的新高地,从而促进服务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3、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是增强企业竞争力辐射力、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有效载体。
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需要富集多重因素,建设集聚区,由于资源、信息、管理、环境等共享平台,在产业链上存在依存关系,大大节约了企业的成本,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有利于培育区域性服务业品牌企业,有利于集聚区企业的市场认可度、知名度以及占有率不断提升。
同时,集聚区内企业的竞争与合作,也促进了服务业发展整体水平稳步提高,降低了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市场交易成本,促进了市场良性运转。
众所周知,无论是生产性服务业,还是个人文化娱乐服务业、社会公共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吸引劳动力、促进就业的“蓄水池”。
在发达国家服务业吸收劳动力超过一二产的总和。
同时,文化、娱乐、旅游、电子信息等现代服务业的兴起也能大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变人民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我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现状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先后出台多项优惠扶持政策,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充实完善专业队伍,集聚区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2、强化招商引资,重大项目进驻步伐加快。
近年来,各集聚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集聚区发展的“龙头工程”牢牢抓在手上,不断完善集聚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大项目纷纷入驻。
城北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苏中沿江化工物流园自成立以来,竣工或在建亿元以上项目8个,总投资16.5亿元,其中外资项目两个,实际利用外资超4000万美元。
2022年计划开工项目7个,计划总投资51亿元,其中由浙江港湾集团投资的沥青仓储项目总投资达30亿元,阿尔贝尔化工仓储项目计划总投资2750万美元,轻纺城项目计划总投资8亿元,文化主题街项目计划总投资达10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在建、签约、洽谈的亿元以上服务业重大项目80%落户于规划集聚区内,集聚区已经成为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流动的“洼地”。
3、强化培育扶持,规模集聚效应开始显现。
从条件相对成熟的集聚区入手,建立健全专门管理机构,明确专人从事集聚区的相关。
市服务业发展局发挥职能优势,积极帮助各集聚区申报省级、泰州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2007年,城北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获准为泰州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022年,苏中沿江化工物流园获准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和省级重点物流基地。
截止2022年,城北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入区企业达201家,累计注册资本达7.2亿元,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近10亿元,两税收入达5000万元,从业人员5671人。
苏中沿江化工物流园成立两年来,专业化工物流产业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已进驻园区物流、仓储企业20多家。
已建有通用、化工、建材、液化气、油品等11个码头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6个、对外开放码头泊位3个。
拥有各类产品仓储总容量近500万方。
2022年,该集聚区物流营业收入为20亿元,两税收入超亿元,从业人员1360人。
三、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市集聚区虽然有了长足进步,但是与服务业发展的迅猛势头相比,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1、整体规模偏小。
一是集聚区经济体量小。
2022年,江苏三江现代物流中心(靖江)、海陵城北物流园区、高港港口综合物流园等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分别达91亿元、86亿元、34亿元,分别是苏中沿江化工物流园区的455%、430%、170%;实现税收1.2亿元、1.03亿元、2.3亿元,分别是苏中沿江化工物流园区的118%、102%、227%。
二是集聚区入驻企业少。
至2022年底,苏中沿江化工物流园区入驻企业20多家,而江苏三江现代物流中心、城北物流园区、高港港口综合物流园区入驻企业已达250多家。
特别是江苏三江现代物流中心近年来共引进1亿美元以上重大项目达12个,形成了粮油、木材、金属材料、石化产品四大物流产业形态,形势咄咄逼人。
2、服务层次偏低。
一是总体层次偏低。
建成和规划的集聚区主要集中在市场和传统的物流领域,商务服务、科技服务领域的集聚区偏少。
二是产业内部层次偏低。
城北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市场形态上,同质竞争现象仍然存在,网上信息发布、网上交易等高级形态的交易方式还没有实现。
苏中沿江化工物流园区,物流信息化水平偏低,还没有一家企业完全实现内部管理和业务经营信息化。
物流园区的第三方物流相对薄弱,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大多数是运输和仓储,相关的流通加工、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物流服务还无法提供。
3、组织化程度偏低。
一是组织机构仍不够健全。
部分集聚区没有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没有专人从事规划、招商、协调和管理。
二是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
目前还没有一家集聚区能够为入区企业提供投融资、合作交流、人才培训、信息管理、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
三是缺乏规划引导。
部分集聚区未能编制专门的集聚区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难以有效地引导项目、企业的入驻和集聚区的发展。
四、加快集聚区建设的对策建议(一)发展目标依托产业特色和交通优势,以促进产业集聚、提升产业层次为目标,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使之成为业态集聚、特色鲜明、带动作用较强的服务业产业功能区,成为某某服务业总量增长、投资增加、税收增收和容纳就业的集中区。
重点培育一批现代物流、产品交易、商务商贸、科技等不同类型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到2022年,力争宣堡古银杏森林群落风景区、虹桥金属材料物流园建成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农产品仓储物流园、黄桥火车站综合物流园建成泰州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苏中化工物流园、城北服务业集聚区力争建成百亿元集聚区,信息化、电子商务在集聚区得到全面应用。
(二)对策建议1、健全体制机制,提高组织程度。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用抓工业园区力度抓好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理顺重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工作机构,选调精兵强将负责集聚区的招商、开发和管理、服务工作。
特别是省和泰州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要顺应规模发展要求,建立市一级独立的组织机构,以便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实施有效的规划、招商、开发、管理。
二是建立完善目标管理机制。
建议将集聚区的建设和发展作为服务业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全市“双文明”百分赛考核,科学确定年度发展目标和具体工作任务,建立目标管理和工作推进考核机制,推动集聚区加快发展。
三是建立协调推进机制。
建立集聚区建设和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集聚区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四是建立集聚区统计体系。
建议建立一套快捷、高效的集聚区经济运行统计体系,准确掌握发展动态,做好综合监测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2、坚持规划先行,指引发展方向。
一是修改和完善“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根据全市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特色,突出城市为现代服务业载体、以园区为生产服务业基地,促进服务业集聚发展,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将原“四区五园”调整为“三区五园”,并完善空间布局规划,超前谋划集聚区建设和发展空间。
二是加快编制集聚区发展规划。
根据各地实际,做好与工业开发区规划、城镇服务业发展规划的协调和衔接,加快编制集聚区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功能定位、建设规模,逐步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三是编制主题大厦布局规划。
一个主题大厦就是一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要遵循服务业集聚发展和节约用地发展的原则,依托某某城区、黄桥镇区和“一区四园”加快编制商贸、金融、电子商务、信息(含软件和服务外包)、科技研发、规划设计、文化创意、中介服务等主题大厦建设布局规划。
3、突出工作重点,全力招商引资。
一是建立健全招商项目库。
根据集聚区产业定位,按照规划和空间布局,编制和完善集聚区招商引资项目库,明确重点项目的建设内容、布点、投资规模和效益,以增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
二是开展集聚区专题招商活动。
多层次、多渠道举办招商活动,重点组织专题性招商活动,突出现代物流、现代商贸、科技服务、主题大厦等服务业专题,重点引导一批国内外知名、拥有先进技术的优势企业向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集中,以提高招商引资实效。
三是加大招才引智力度。
注重引进一批服务业领军及高级专业人才,积极开展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培训,建立人才工作服务站,帮助解决各种困难与问题,切实改善用人留人环境,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不断提升我市服务业集聚区的水平。
四是把好项目质量关。
对重点服务业项目,通过明确功能定位,加强规划论证和策划设计,从源头上把好项目质量关,防止项目低水平、低档次以及重复建设,克服项目因功能定位不明确、规划不到位和策划设计水平不高造成的先天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