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九年级中考语文写作练《“以小见大”》材料作文题解析及例文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九年级中考语文写作练

《“以小见大”》材料作文题解析及例文解析

【作文题】

写作课上,老师经常说,写文章要学会“以小见大”。生活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事情里常常包含着让人折服的道理,使人佩服的智慧,令人感动的情怀……

请你联系生活,选准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题解】

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我们写作的素材库。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抒发真情实感,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这是2022 年徐州市中考作文的题中之义。

首先,作文命题开放而有度,可选题材十分广泛。导语所创设的情境指向写作题材,“以小见大”指向作文的立意,即凸显小事情中的大道理、大智慧、大情怀。无论是素材的选择,还是题目的拟定,都给了同学们充分的发挥空间,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表达需要进行写作。

其次,作文命题立足生活实际,观照精神成长。题目引导同学们从“我”出发,对生活进行观察、发现、思考,从而收获心灵的感悟和精神的成长。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以小见大”的范文。比如,莫怀戚的《散步》,通过一家四口散步的“小事情”,书写尊老爱幼的“大情怀”;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由寻常的景物引申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活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一哲理;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通过对一件童年往事的回忆,说明把大困难分解成许多小困难,从而一步步克服的智慧;等等。同学们要善于从课本中汲取灵感,并联系自身生活,由“小事情”书写“大主题”。再次,作文命题指向对语言运用、思维能力、文化自信、审美创造等核心素养的考查。同学们要能平中见奇,摒弃那些“你有我有大家有”的选材心态,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敏锐的心灵,精心挑选真实典型、能触发内心感悟、具有时代气息的材料进行写作,写出深意的同时,写出新意。

【例文】

磨盘中的情

在某一个瞬间,那些过往的生活碎片会在脑海中渐渐清晰,其中饱含着温暖的情谊、令人动容的情怀。不久前的一个傍晚,我和老爸坐上了回老家的汽车。天空飘着雪,和路旁竞相开放的梅花相映成趣。凛冽的寒风中,几只鸟儿驻足观赏雪景,灵动中又带着几分伤感。乡里人大多躲进屋里,生起一盆火,一边烤火取暖,一边聊着家常,倒也挺合时宜。

一到家,老爸便拿出手机,蹲在墙角,似乎在给什么拍照。我好奇地快步上前,只见老爸的手机镜头对

准了院子中央的磨盘。磨盘表面已被积雪覆盖,只在边缘处露出点点青黑色。老爸连拍了几张,又走到磨盘边,拂去表面的积雪,然后站在不同的角度,又拍了几张。他的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笑容,仿佛在拍摄一件珍贵的工艺品。

老爸的举动让我心生疑惑:这不就是普通的磨盘吗,老爸为何如此着迷?过了许久,老爸像孩子一样兴冲冲地向我炫耀他拍的照片,还反复问我:“我要把这几张发到朋友圈,你觉得怎么样?”我嘴上虽然说着称赞的话,可心里对这块平平无奇的大石头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老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拉着我走近磨盘,若有所思地说:“我小时候,就把这大磨盘当成桌子。盛夏的夜里,我们点着煤油灯,趴在磨盘上面写作业,一只只飞蛾就围着灯光飞个不停。我们还在磨盘上磨过铅笔尖,砸过核桃。有时一家人围着它,就着尚未消散的豆汁香味吃饭。”老爸一点一点捡拾起这些属于他的童年碎片,眼里透着回忆的温情。

“你爷爷可是当年乡里大名鼎鼎的棋圣,不知在这磨盘上创下过多少辉煌的‘战绩’。你奶奶呢,把这磨盘当成磨刀石,你看,这上面还有她磨刀留下的印记呢!”老爸动情地说道,眼里似有泪光闪烁。我仔细打量着眼前的磨盘,伸手抚摸着它冰凉而粗糙的表面,仿佛看到了从灯芯滴落的煤油,听到了爷爷轻敲棋子的声音,触到了奶奶那双温热的手……这方看似寻常的磨盘,那些与磨盘有关的琐事,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

我忽然想起魏明伦《磨盘赋》中的一句:“磨盘推日月,磨道绕春秋。”我想以此作为对磨盘的歌颂。磨盘,经年累月地静立在故乡,吸纳阳光,也吸纳月光,承接雨露,也承接风雪。它无声地将老一辈人在这个村庄经历的点点滴滴一一记取,再无声地传达给后辈。这其中饱含着村庄悠长而厚重的历史,也牵连起无数人浓浓的思乡情。

这次回到故乡,老爸迫不及待地给磨盘拍照,时不时地围着它转上几圈,眼神里既有对过往的眷恋,也有对未来的憧憬。我想,这静静伫立的磨盘,一定会在更多人的故事中变得愈发温润而厚重。

点评

一方小小的磨盘,像是一本历史相册,见证了村里人的生活点滴,载满乡愁的味道,也记录了乡村的变迁。爸爸小时候,在磨盘上写作业、磨铅笔、砸核桃,爷爷在磨盘上下棋,奶奶在磨盘上磨刀,一家人围着磨盘吃饭,这些看似寻常的事情里,包含着勤俭持家的美德和对生活的热爱。岁月流逝,爸爸已是中年人,一回老家就迫不及待地围着磨盘拍照。这也是一件看似寻常的事情,但其中蕴藏的是爸爸对往事的追忆、对故乡的眷恋。

考生构思巧妙,由爸爸的话自然而然地引出主旨,不突兀,不生硬,水到渠成地加深了读者对磨盘的了解和感悟。文章细节刻画生动,人物形象立体饱满,语言自然质朴,立意深邃隽永。

小印章,大智慧

左手青田石,右手白钢刀。一道道饱满而灵动的笔画,是金石碰撞出的一簇簇火焰;一枚枚小巧而寻常的印章中,蕴藏着发人深省的大智慧。

——题记

我的邻居陈伯伯是闻名一方的篆刻大师,他和我的父亲同在一家工艺厂工作,他们俩既是师兄弟,也是好友。陈伯伯为人亲切,我每每失意,便将他当作倾诉对象。比赛的失利像一团阴云郁结在我的心头,我拖着沉重的步伐,不由自主地走到了陈伯伯的工作室外。我轻轻地推开那扇古朴的门,只见陈伯伯手持刻刀,刀刃游走于一方青石之上,时而果断利落,时而细雕慢琢。但此时,这娴熟的手法并不能引起我的兴致,我皱着眉头,长长地叹了口气。陈伯伯抬头看了看我,似乎觉察到了什么,但他并不急于安慰我,而是低下头,继续完成他手中的作品。

我略感失落,却只能一声不响地看着陈伯伯篆刻。他将刀柄微微倾斜,将刀角的正锋切入石面,然后使刀柄顺着笔画的方向一起一伏地前进。石料的白屑飞溅,一道沉稳有力的笔画已在石面上显现出来。这就是陈伯伯经常和我说的“切刀法”。接着,陈伯伯又变换以“冲刀法”。只见他稳住刻刀与石面的角度,加快运刀速度,顺着笔画的走向“冲刺”,又在某一个位置陡然停住,干净利落又酣畅淋漓。再看石面,一道浑厚的线条已然成形。我第一次如此认真地看着陈伯伯将一块不起眼的石料雕琢成一枚精致的印章,手法之游刃有余,字体之雄浑有力,着实令我叹为观止。

看到这里,我不由得舒了一口气,说道:“终于完成了!”

“不,别急,还须破边。”陈伯伯说。他用刀柄在印章的棱角处敲了敲,又在留白处看似随意地划上几道,这才满意地将印章置于一边,对我笑了笑,好像在告诉我:“现在这枚印章才算真正完成。”

我疑惑地问道:“破边使本来完美的印章有了残缺、笨拙之感,这不是败笔吗?”

“不然,方方正正、棱角锐利的印章反而不好看。‘破边’也叫‘做残’,是一种回归自然质朴的手段。事物有时正是因为有了残缺,才有了美感。”陈伯伯意味深长地说道。

我不禁顿悟,这不起眼的印章竟有三次生命:大自然的孕育使其成为美玉;手艺人的雕琢使其成为精致的印章;而欣赏它的人从中收获珍贵的感悟,又赋予了它新的生命。

陈伯伯之所以能在篆刻方面有所成就,不仅在于静心刻苦的钻研、日日夜夜的练习,更在于匠心独运的创造、豁达通透的智慧。

我于这枚残缺的印章中窥得了人生的大智慧,心结已解,浅笑嫣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