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8年部编教材)九年级历史(下)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优质教案全册完整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优质教案全册完整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优质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材,具体章节为:第一章《近代化的探索》、第二章《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第三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教学内容涵盖近代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近代以来我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

2.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近代化探索的过程及其意义、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

教学重点:近代以来我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历史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近代以来我国历史发展的大事年表,引导学生关注历史发展的脉络,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讲解第一章《近代化的探索》,分析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2)讲解第二章《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分析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历史事件,强调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3. 实践情景引入:(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近代化探索的过程及其意义。

(2)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再现重大历史事件。

4. 例题讲解:(1)分析近代化探索中的洋务运动,讲解其背景、过程和影响。

(2)讲解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以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为例,分析其经验教训。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结合教材,分析近代以来我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让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述重要历史事件。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近代化探索的过程及其意义。

2. 黑板右侧: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展示:教师:1.通过听故事和观看图片你能说一说什么是经济全球化?2.小调查:(1)请吃过麦当劳和肯德基的同学举手;(2)请你说出你父母使用的手机品牌;(3)你喝过可口可乐吗?学生: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这种现象被称为经济全球化。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段正文内容和95页蓝字内容第一段思考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分析材料,总结答案。

1.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2.科学技术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3.二战后出现的民族独立国家要求在经济上寻求国际合作,发挥优势,弥补不足。

4、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生产力空前提高,生产社会化空前发展。

(根本原因)(设计意图:通过材料的分析来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教师: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

那么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展示:材料一:年代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平均流量1970年--1974年128亿美元1989年1900亿美元材料二:20世纪末,全世界的跨国公司有六万多家。

它们创造了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40%,贸易额的60%,对外投资的90%。

它们能够根据各地的优势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生产和销售。

材料三:世贸组织的英文缩写为WTO,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它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它是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总部设在日内瓦。

世贸组织的宗旨是在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来推动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

学生思考并归纳: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有:1.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2.跨国公司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3.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教师:我国是什么时候加入世贸的?对于世贸你了解多少?我国还加入了什么经济组织?学生:2001年,世贸是当今世界性的国际贸易组织,有“经济中的联合国”的美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美国内战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美国内战教案

2018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第3课美国内战教案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阅读,说出南北战争的根本原因、南北方矛盾的焦点,南北战争的导火线,说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列举南北战争的意义。

2.通过合作探究,讲述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评价林肯。

3.通过师生探究,说出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认识统一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条件。

重点: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历史意义;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所作出的历史贡献。

难点:美国内战前南北两种经济方式的矛盾。

导入新课在美国拉什莫尔山国家纪念公园的“总统山”上,雕刻着美国四位著名的总统。

你最敬佩的美国总统是谁?有人在美国民众中做了一个民意测验,要大家选出心目中最尊敬的总统。

有三位总统名列前茅:第3位是美国第 1 任总统,领导过美国独立战争,被尊称为“美国之父”的华盛顿。

第2位是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他带领美国人民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战胜了世界敌人法西斯,深受人民爱戴。

第1位是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

2016年4月特朗普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曾表示,他可以做的非常有总统的样子。

“开玩笑的说,我可以比美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位总统都像总统,除了林肯。

”特朗普说,“因为,你没法超越林肯!”他的名字是与美国历史上一场伟大的战争联系在一起的,这场战争就是“美国南北战争”,也叫美国内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美国内战》。

讲授新课一、南北矛盾加剧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1.独立后的美国南北经济发展;2.南北不同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矛盾的焦点问题。

(二)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1.美国的领土扩张2.两种经济制度(1)北部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2)南部奴隶制种植园经济3.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矛盾的具体表现:4.图解南北矛盾:二、内战爆发和北方的胜利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内战的根本原因,导火线,战争的爆发,战争初期形式。

2.林肯政府为扭转战争局势采取的措施;3.《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的时间,内容和意义;4.林肯的贡献;5.美国南北战争的性质和意义。

统编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

统编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拉丁美洲独乂15动时间19世纪上半期背景(1)16世纪至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多数地区都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2)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的影响概况1810年起,整个拉丁美洲地区掀起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起义烽火燃遍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的广大地区(范围)。

玻利瓦尔、圣马丁领导的反殖斗争是典型代表性质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

参加者土生白人、印第安人、黑人和混血种人影响(1)粉碎了西班牙、葡萄牙长达3个世纪的殖民统治(2)建立的新兴独立国家,基本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的政治版图(3)为拉丁美洲之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4)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玻利瓦尔、圣马丁领导的反殖斗争时间:1813年开始斗争对象:西班牙殖民者主要史实(1)玻利瓦尔在南美洲北部领导反殖民斗争:①1813年,领导委内瑞拉人民起义;②1819年,大败西班牙军队,成立由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组成的“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玻利瓦尔当选总统,当选总统后继续领导南美洲的独立运动;③1825年,独立的上秘鲁以玻利瓦尔名字命名国家玻利维亚(2)圣马丁:在南美洲南部领导反殖民斗争,使阿根廷、智利、秘鲁独立评价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相互支援,领导南美绝大多数地区的人民摆脱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创建了新兴独立国家,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二、印度民族大起义时间1857—1859年原因19世纪中期,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依靠东印度公司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印度人们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1)向印度倾销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品,使印度许多从事棉纺织业的手工业者破产(2)兼并印度王公的领地,引起封建王公不满(3)取消印度土兵的优厚待遇,并且不尊重土兵宗教信仰参加者印度土兵、农民、手工业者以及被剥夺了权力的封建王公导火索1857年“涂油子弹事件”主要史实(1) 1857年,印度爆发了 “土兵”起义,后发展为席卷北部和中部的全民族反英大起义(2) 英军攻陷德里,乘势进攻章西城,章西女王率军抵抗。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
(回答)
3.历次中东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以及战争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
(讲述)到今天,那里的战火仍然未熄。五次中东战争和迄今不果的中东和平进程,充分反映出二战后该地区的“战火频仍”和局势动荡的特点,反映出该地区和平进程的艰难。发生的如此众多的战争,那么历次中东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战争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
(讲述)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由来已久,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社会原因、宗教原因、种族原因,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如此深刻的矛盾,会给中东地区带来什么样的情况呢?
(回答)
2.中东战火频仍的表现
(讲述)这种矛盾,给中东地区带来了无休止的战争,使得中东地区战火频仍。那么中东战火频仍有何具体表现有哪些?
(学生结合教材,课外知识,回答)
作 业
布 置
完成同步练习
课堂总结
本课内容的主线非常明晰,课文的两大部分紧紧围绕一个主题,那就是中东地区的局势动荡问题。课文从中东动荡局面的产生、动荡局面的频仍和动荡根源的复杂性展开叙述,层层推进,逐步深入。中东的战争频繁不断,给世界和平、当地人们的生活等等都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大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利用强权政治,左右着该地区的事物,延缓了中东地区的和平进程。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责任为实现世界的总体和平出一份力量,我们盼望着中东地区早日出现和平的局面。
(学生看书,总结讨论,回答)
(结合地图,讲述)犹太人的祖先是希伯莱人。历史上犹太人(希伯莱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区居住过。公元前13世纪末,希伯莱人迁入巴勒斯坦,并先后建立希伯莱王国及以色列王国。公元1世纪,外族入侵,犹太人流落世界各地。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迁入巴勒斯坦地区,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以约旦河为界将该地分为两部分:东部为外约旦(今约旦王国),西部为巴勒斯坦(包括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19世纪末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使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并与当地的阿拉伯人发生多次流血冲突。1922年7月24日国际联盟通过了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训令”,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犹太人在二战中受尽迫害的经历颇得世人同情,为他们在早已成为巴勒斯坦人家园的、犹太人古老的祖居地上建立自己的国家减少了障碍。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的第181号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约旦河以西的2.7万平方千米的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但巴勒斯坦国因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方面反对181号决议未能诞生。此后,该地区战火不断。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含反思)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含反思)

部编⼈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次世界⼤战》(含反思)第⼋课《第⼀次世界⼤战》⼀、教学⽬标知识与能⼒:了解两⼤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过程;萨拉热窝事件;第⼀次世界⼤战的过程和重要战役;第⼀次世界⼤战的结束和影响;通过对第⼀次世界⼤战原因和性质的分析,逐步培养学⽣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能⼒。

过程与⽅法: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的学习,加深对第⼀次世界⼤战原因的理解;运⽤图⽰法揭⽰第⼀次世界⼤战的交战双⽅及战争过程和结局;运⽤问题讨论法或辩论⽅法,引导学⽣探究⼤战爆发的原因、性质、结局和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次世界⼤战是⼀场⾮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战争给垄断资本家带来巨额利润,但给交战国⼈民带来巨⼤灾难,给世界造成巨⼤损失;引导学⽣树⽴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两⼤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第⼀次世界⼤战的影响。

教学难点:第⼀次世界⼤战爆发的原因;对第⼀次世界⼤战性质的分析和评价。

三、教学过程⼀、导⼊新课2018年是第⼀次世界⼤战结束100周年。

法国郊外的华⼯墓地,100年来都在等待亲⼈的出现。

距离巴黎市中⼼200公⾥外的⼩村庄设问:与19世纪中期相⽐,1913年英、法、德、美在⼯业产量(经济实⼒)和殖民地⾯积上有何变化?提⽰:在经济上,美、德⼯业产值跃居第⼀、第⼆位,英、法下降到第三、第四位;在政治上(殖民地占有⾯积),英、法占有殖民地⾯积仍然处于第⼀、第⼆位,德、美处于第四、第五位。

归纳总结: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第⼀次世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2.引导学⽣阅读教材和图⽂材料,了解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盾,认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及其影响。

材料展⽰:在错综复杂的争夺霸权的⽃争中,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三对基本⽭盾:法德⽭盾、俄奥⽭盾和英德⽭盾,其中英德⽭盾成为主要⽭盾。

1879年,德奥结盟,1882年意⼤利加⼊德奥集团。

1904年、1907年英国协调了与法国、俄国的⽭盾,签订了英法协约、英俄协约,三国协约最终形成。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世界近代史(下)第五学习主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第 1 课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主备人:谢富强课标要求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记住19世纪末20世纪除非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产量排名;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成员国和形成时间;理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变化的原因;两大军事集团的军备竞赛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指导阅读课文,分析“德国为什么极力要求瓜分世界?”,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通过思考“说一说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是怎样形成的?”,从而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对《欧洲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对峙图》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讲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以及它们之间的矛盾,使学生认识帝国主义掠夺和侵略的本性。

教学重点三国同盟、三国协约教学难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变化的原因教学课时2学时主备人教案执教人修改方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第1学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形成了哪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两大侵略集团的形成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二)学习新课: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的变化1、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19世纪末 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的时期,但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

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资本主义各国的实力对比发生变化。

(2)19世纪70年代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图一:各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图二:各国对外贸易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导入阅读课文第一段归纳读图分析结合图表分析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超过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随着后起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原来的世界格局被打破,产生了新的动荡的帝国主义大国间的关系。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对比表英国法国德国美国19世纪中期工业生产所占位次 1 2 3 4 1913年工业生产所占位次 3 4 2 1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2 4 5 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和德国虽然工业产量居世界第一,第二,但是殖民地的面积却只占第五和第四位,因此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不会满足,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全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全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全册教案第一章三皇五帝时期课时1 缘起中华:从两河文明到华夏文明课程目标•了解两河文明和华夏文明的来源和特点;•认识天地之间的关系和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和利用;•培养良好的素质和对历史文化的热爱。

课程内容1.引入:通过问学生历史是什么?为什么学历史?来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重视和热爱;2.掌握两河文明和华夏文明的来源和特点;3.梳理关于天地之间关系的思维导图;4.贴近生活,让学生认识人类利用大自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5.完成课堂练习和作业。

教学重点1.掌握两河文明和华夏文明的来源和特点;2.了解天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天地之间的关系;2.学生掌握两河文明和华夏文明的特点。

课时2 夏商周时期课程目标•了解夏商周时期的基本情况、特点以及历史意义;•发现夏商周时期的贡献和不足;•培养学生成为有情怀的历史观察员。

课程内容1.通过讲解夏商周时期各种文物的发现及其价值,让学生了解夏商周时期社会生活、政治制度、宗教信仰、技术水平等方面的特点;2.告知夏商周时期文化的基本特点,为学生理解这一时期的文化遗产打下基础;3.动员学生以各种方式展示夏商周时期的历史,提高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热爱;4.让学生梳理夏商周时期的造福和不足,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1.学生了解夏商周时期社会生活、政治制度、宗教信仰、技术水平等方面的特点;2.学生梳理夏商周时期的造福和不足,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夏商周时期的文化遗产;2.学生对夏商周时期的历史意义有深刻体悟。

第二章中华帝国时期课时3 秦始皇统一中国课程目标•让学生认识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了解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课程内容1.通过解读书中相关内容及电影《建国大业》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秦始皇的生平、重视文化教育、多次巡游南方以巩固统治等方面的情况;2.通过解读书中相关内容及电影《建国大业》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和成就;3.告知秦始皇时期存在的重要问题,如官员思想改变不大、监视人民过多等;4.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动学习,提高学生对历史文化素养的理解和掌握。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材,具体章节及内容如下:1. 第1课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1 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1.2 唐朝的政治、经济与文化1.3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中外交流2. 第2课五代十国与宋元时期: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2.1 五代十国的政治局势2.2 宋朝的政治、经济与文化2.3 元朝的统一与大一统格局3. 第3课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与转型3.1 明朝的政治、经济与文化3.2 清朝的统一与民族政策3.3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与近代化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理解各个时期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 通过对历史人物、事件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局势、宋元时期的多元文化交融、明清时期的封建社会衰落与转型。

2. 教学重点: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宋元时期的民族关系、明清时期的近代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隋唐时期的繁荣景象,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掌握各个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的特点。

4.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六、板书设计1. 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2. 内容:1.1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2 五代十国与宋元时期: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1.3 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与转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表现。

(2)分析宋元时期多元文化交融的原因。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精品教案(全册)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精品教案(全册)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精品教案(全册)《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教案一、课标内容知道玻利瓦尔领导的。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初步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能力比较欠缺。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利用现有资源,给学生更多的历史背景资料,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三、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使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2.学习目标目标1:结合教材,识记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领导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基本史实。

目标2:阅读教材及史料,归纳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讲述其进程,并分析归纳其意义;(重点、难点)目标3:阅读教材及史料,归纳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根本原因,知道其概况,感受殖民地人民英勇不屈的反抗精神。

(重点、难点)四、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黑奴贸易出现的原因?对非洲和欧洲的影响?2.讲授新课(1)自主学习出示任务:任务一:结合教材,识记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领导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基本史实。

(2)合作探究出示任务:任务二【合作探究】1.阅读史料及教材第一子目正文及相关史事,归纳拉丁美洲爆发独立运动的背景。

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教材,回答,教师总结。

史料: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在拉丁美洲疯狂地掠夺贵重金属,到处寻找金银产地。

16到18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共掠夺黄金250万公斤,白银1亿公斤。

葡萄牙殖民者仅在18世纪就从巴西掠夺了价值10亿美元的黄金和金刚石。

●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土生白人对殖民统治的不满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总结归纳的能力。

【合作探究】2.观察南北独立战争形势图,讲述玻利瓦尔与圣马丁解放拉丁美洲的进程。

学生讲述,教师根据PPT图示进行讲解。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篇一: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_人教新课标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课标要求1.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教学目标1.知识: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把握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及其历史发展的进程2.能力:①总结1918年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困难②总结苏维埃政权建立及巩固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苏维埃政权建立和巩固的史实,使学生认识:革命政权的建立和巩固是广大人民艰苦斗争,流血牺牲才得以实现的。

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和重大历史意义。

2.难点: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学习过程设计一、新时代的曙光1、哪些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A、运用课件展示“纲要信号”和教科书第4页“动脑筋”资料:B、教师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

这些都导致了十月革命的爆发。

2、“两个政权”分别指什么?(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革命中建立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以及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其中,临时政府是主要的、实际掌权的机关。

)3、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

)4、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有哪些区别?名称时间性质革命任务结果1917年3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沙皇统治两个政权并存1917年11月无产阶级革命推翻临时政府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二月革命十月革命5、运用动态地图演示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经过:A、.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B、起义信号:“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C、起义胜利:1917年11月7日攻占冬宫,随即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6、十月革命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7、苏维埃政府采取的措施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有什么不同?(果断退出世界大战,坚决维护民众的政治经济利益)8、为什么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十月革命胜利后,不甘失败的内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学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学案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俄国十月革命》第一课《俄国十月革命》(总第(总第 课时)课时)课时) 设计人:王仲富设计人:王仲富 使用人:使用人:使用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1、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

、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

2、懂得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选择,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

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

3、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及历史意义。

学习重点: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及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如何理解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学习难点:如何理解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一、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1、阅读教材P2内容,概括出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对比两个政权)内容,概括出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对比两个政权)2、在教材上标出俄国十月革命的开始时间、地点、领导人、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在教材上标出俄国十月革命的开始时间、地点、领导人、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3、分条记住苏维埃政府巩固政权所采取的措施。

、分条记住苏维埃政府巩固政权所采取的措施。

4、能结合俄国十月革命的原因及结果,理解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能结合俄国十月革命的原因及结果,理解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合作探究(群体智慧,能力提高,共同进步)二、合作探究(群体智慧,能力提高,共同进步)1、 我的问题:(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探讨)(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探讨)2、 我们的问题:(大家共性的问题,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向全班同学推荐有价值的问题)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向全班同学推荐有价值的问题)3、 老师的问题:(大家分析讨论,群策群力,看谁表现更精彩)(大家分析讨论,群策群力,看谁表现更精彩)(1) 如何认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的性质及在当时所起的历史作用?起的历史作用?(2) 俄国与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的方式有何不同?什么原因导致不同?国与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的方式有何不同?什么原因导致不同?(3)为何说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什么是社会主义革命?义革命?三、拓展延伸(学习致用,感悟历史)三、拓展延伸(学习致用,感悟历史)苏俄(苏俄(19221922年后称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曾强大辉煌,但现在却已不复存在,而我们中国一个后来崛起的社会主义国家却愈发强大,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由此你有何感想。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1课俄国农奴制改革19世纪中叶的俄国农奴制危机11年改革法案的颁布及主要内容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的影响2. 第2课日本明治维新明治维新的背景政治体制、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改革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进程的作用3. 第4课第一世界大战战争的背景、导火索及主要战役中国在战争中的地位和贡献战争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二、教学目标1. 了解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认识历史发展的趋势。

2. 掌握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第一世界大战等事件的背景、过程及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国际视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第一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重点: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各国改革举措及战争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地图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俄国农奴制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事件对国家历史发展的影响。

2. 讲解:(1)俄国农奴制改革详细讲解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的危机,分析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阐述11年改革法案的颁布及主要内容,探讨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的影响。

(2)日本明治维新介绍明治维新的背景,分析日本在面临民族危机时进行改革的必要性。

详细讲解明治维新在政治体制、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改革措施,探讨其对日本现代化进程的作用。

(3)第一世界大战分析战争的背景、导火索及主要战役,了解各国在战争中的地位和贡献。

探讨战争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启示。

3. 随堂练习:根据所学内容,设计相关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俄国农奴制改革背景: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危机主要内容:11年改革法案影响:促进俄国社会转型2. 日本明治维新背景:民族危机改革措施:政治、经济、教育作用:推动日本现代化3. 第一世界大战背景、导火索及主要战役中国在战争中的地位和贡献影响世界格局七、作业设计1. 习题:(1)简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及其影响。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主要史实:西班牙、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的基本事实。

了解主要历史人物:玻利瓦尔、章西女王。

2.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因果关系的基本能力。

初步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对教材有关插图和历史材料的探究研究,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和从历史资料中获取历史息、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侵略与扩张斗争的正义性和民族独立的合理性。

2.认识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杰出影响和作用及其爱国主义的优秀品质,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玻利瓦尔、章西女王。

【教学难点】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

【课时放置】1课时。

【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教师讲述:通过上学期的研究,我们晓得了欧洲国家早期的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和英国在印度殖民掠夺的情形。

面临殖民者的疯狂掠夺和剥削奴役,殖民地人民奋起抗争,在拉美、印度,出现出了很多英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古迹。

由此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和原因: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新航路拓荒后,西班牙、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活动的概略,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相关史事》小字部分,并用PPT展示图片《印第安人被迫在银矿劳动》,思考:a.殖民者到拉丁美洲后给拉丁美洲人民带来了什么?(明白:掠夺财富和役使印第安人和黑人劳动);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原因和背景是什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师生配合总结:①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②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2.玻利瓦尔领导的南美独立:教师简单介绍玻利瓦尔。

结合读图《南美独立战争形势图》,讲授南美独立战争的概况,引导学生分析南美独立战争的突出特点(时间长、范围广、南美国家联合作战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资料、自学课文、观看历史地图等,使学生了解西班牙、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激起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的斗争,19世纪爆发了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和印度的民族大起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和探究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和现实联系的思维方法,来分析思考拉丁美洲和亚洲长期落后的原因,激发学生发奋图强的民族责任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概述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领导反抗殖民统治斗争的主要事迹,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认识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杰出影响和作用,其爱国主义优秀品质,值得学习和推崇。

教学重点: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章西女王、玻利瓦尔。

教学难点: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述法、问题创设、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导入主题导入新课: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在《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中写道:黄金和白银热/刻在剑柄上的十字/携带秘密武器的神回来了/像饿狼般贪婪黄金/波托西的光辉:白银的周期/西班牙人养牛,别人喝奶/骑士和马的分工/波托西的废墟,白银的时代/洒下鲜血和热泪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拉丁美洲处于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有句名言告诉我们:“有压迫就有反抗。

”面对殖民者的疯狂掠夺和压迫,殖民地人民展开了怎样的反抗斗争呢?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1.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__西班牙__和__葡萄牙__的殖民统治之下。

2.19世纪初,在__美国独立战争__和__法国大革命__的影响下,拉丁美洲地区掀起了一场__反抗殖民统治__、__争取民族独立__的运动。

3.在南美洲北部地区,__玻利瓦尔__解放了__哥伦比亚__、__委内瑞拉__和__厄瓜多尔__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在南美洲南部地区,__圣马丁__领导了__阿根廷__、__智利__、__秘鲁__的独立运动。

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__解放者__”。

4.19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当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__经济掠夺__和__政治压迫__。

5.1857年, __印度土兵__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

年轻的__章西女王__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

章西失陷后,她率军转战外地。

战斗中,她身先士卒,直到壮烈牺牲。

6.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__英国殖民者__,反映了__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__。

这次起义也是__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__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和影响。

背景:葡萄牙、西班牙两国对外扩张最早,所以在当时的美洲新大陆地区,这两个国家的殖民地最多,以至于后来有了“拉丁美洲”这个地理名称。

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拉丁美洲地区掀起了反抗外来殖民的斗争。

影响:①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②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独立国家,基本形成了今天拉美国家的格局;③鼓舞了殖民地人民。

探究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结果、影响。

结果:印度民族大起义在英国的残酷镇压下失败。

影响: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这次起义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探究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有哪些相似之处?从起因上看,都是由于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引起的;从影响来看,都打击了殖民统治: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沉重打击了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在反抗斗争中,都出现了英雄人物:拉丁美洲有玻利瓦尔、圣马丁;印度有章西女王。

(四)归纳总结提升能力通过学习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背景,我们知道殖民掠夺和压迫是殖民地人民抗争的根本原因;运动的过程中,我们认识了三位民族英雄:玻利瓦尔、圣马丁和章西女王。

他们为争取民族独立不屈不挠、奋勇抗争、坚持到底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都沉重打击了殖民统治,表现出反抗民族压迫的决心和勇气。

板书设计印度民族大起义打击了殖民者鼓舞了殖民地人民殖民统治与殖民掠夺——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拉美独立运动教学反思:通过多媒体课件,依托课本,弄清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

设计表格让学生比较拉美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起义不同结果的原因,使学生学会分析现象背后的实质。

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称沙皇;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时间、主要的内容及意义;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和意义;16——19世纪俄国在欧亚的扩张情况;培养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简化、概括史实的能力,用辨证的方法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教材补充材料,加深对彼得一世改革内容的理解;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系统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通过了解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沙俄的发展史是不断侵略扩张的历史,启发学生对帝国主义丑恶本质的认识。

中国是沙俄侵略的对象,使学生认识捍卫领土的根本条件是国家的强大。

教学重点:彼得一世改革、1861年改革教学难点:1861年改革对农民的掠夺性和历史进步性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挂图录音机等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导入主题在克里姆林宫普京办公室唯一的画像是彼得大帝,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为什么普京说他此生最佩服的人是彼得大帝?他作出了什么重大的历史贡献?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1.18世纪初,沙皇__彼得一世__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__富国强兵__。

他发出向__西方学习__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

2.彼得一世改革:政治上,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__中央集权__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军事上,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__常备军__;经济上,他鼓励__兴办手工工场__,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__农奴__;文教上,他推行文化教育,派遣__留学生__,创办科学院,开办__学校__,创办报纸;生活习俗上,他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3.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__大大增强__,一跃成为欧洲__军事强国__,为__对外扩张__准备了条件。

1700—1721年,俄国与__瑞典__进行战争。

俄国获胜,夺取了__波罗的海__的出海口。

4.彼得一世改革以__强兵__和__学习西方科学技术__为目标,开启了俄国__近代化__的进程。

但是,在他的统治下,__农奴制__却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5.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是,__农奴制__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的经济发展。

6.1861年,__亚历山大二世__颁布了__废除农奴制__的法令。

法令规定:农奴获得__人身自由__,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__出钱赎买__。

7.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改革废除了__农奴制__,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__新的气象__,推动俄国走上了__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__。

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我们回顾一下这段材料: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大家思考一下,普京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①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②改革推动俄国逐渐向近代化国家的道路上迈进,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③改革促进了俄国文化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

探究二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异同点。

相同点:①两次改革都是由沙皇下令自上而下进行的;②改革的对内作用相似,都从不同方面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③改革的对外影响相似,都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不同点:①背景不同:17世纪晚期,俄国经济严重落后于西欧,彼得一世改革在于改变俄国落后面貌;1861年改革,是俄国农奴制出现严重危机,亚历山大二世为了保证农奴主的政权,延缓革命的到来,宣布废除农奴制;②改革内容不同:彼得一世改革主要是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社会习俗,丝毫未触动农奴制;1861年改革内容单一,宣布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废除了农奴制;③影响不同:前者加强了俄国农奴制,增强了国力,推动俄国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后者虽然很不彻底,但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④改革的性质不同:彼得一世改革属于地主(农奴主)阶级性质,1861年改革属于资产阶级性质。

四、归纳总结提升能力俄国的改革背景内容结果和影响彼得一世改革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文教上社会习俗上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但是,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废除农奴制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教学反思:通过以上史料的解读,引导学生懂得1861年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意义;又科学认识改革的缺失,避免了课文标题对学生的误导。

同时,初中历史教科书是师生教与学的重要载体,教学语言的表述应科学严谨,尽善尽美。

第3课美国内战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能讲述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

理解北方在美国内战中取胜的原因和美国内战的性质和意义。

分析内战原因、性质、意义,培养学生对因果关系的认识。

分析《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

对统一作用进行引申,培养学生联系现实拓展思维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辩论分析美国内战的起因,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观看影片,概括归纳知识点,学会从影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学生讲述林肯在内战中的故事,对林肯作出评价,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北方战胜南方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先进的制度必然战胜落后、残暴的制度,民主、平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通过战争中林肯和人民群众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人心向背是战争胜利与否的根本原因,个人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