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三氧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三氧气(第一课时)教学案例

一、教学设想:

1、教材分析

案例章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

课题三氧气(第一课时)

内容分析:本课题是在学习本单元课题二《氧气》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课时)通过学生探究实验引导出催化剂概念、催化作用和实验室

制取氧气的原料、原理、装置及工业氧气的制取等,第二部分(第二课时)是活动与

探究,由学生制取氧气并试验氧气的性质。

2、教学思路与设计

(1)让学生通过分组探究[实验2—5]、[实验—6]和添加实验用燃着的木条伸入

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的实验探究,观察现象,然后通过对比、比较,得出催化

剂的概念,在此只能根据实验的表面现象简单的介绍,使学生大致了解催化剂概念,

把握催化剂概念中的关键词:“改变”、“化学性质和质量”、“化学反应前后”等,了解催化作用,指导学生阅读“化学.技术.社会”内容:催化剂的作用。(2)通过选

择一个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室2—7],学生大致知道从原料的易得,反应条件和是否环

保等方面考虑,这样进一步巩固了催化作用,并初步形成一在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料、原理、装置、检验、验满的步骤。(3)书写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氯酸钾为原料

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对比化合反应的特点,师生讨论分

析得出分解反应的结论。(4)多媒体引入氧气的工业制法。

在教学中,不仅仅要求学生记住书本上几个具体的实验及相关结论,更重要是培

养学生独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在课堂如何调动学生的思维,强化

对实验设计、实验结论的反思与评价,通过氧气制取的研究初步形成一套实验室制取

气体的思路,为今后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氢气的学习铺定了基础,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制取氧

气及反应的原理、装置、检验、验满方法等等。

(2)初步理解分解反应,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参加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探究活动,初步了解实验

室制取新物质的方法;通过认识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初步认识分类是化学常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催化剂的认识激发学生客观认识物质间关系的

正确态度;进一步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的情感。

教学重点:制取氧气方法

教学难点: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教学准备:制取氧气探究材料10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火柴)、氯酸钾、高

锰酸钾。

4、教学内容分析

创设问题情境——上一讲我们学了氧气那么多的用途,那么些我们如何得到氧气呢?

如何把氧气收集到这个集气瓶中呢?教师举起一个集气瓶向学生展示,这样开门见山

把学生思维一下子拉到本课题中来。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观察现象,讨论对比,

引入催化剂、实验室氧气制取的一般思路和分解反应的结论,一环扣一环,逐渐深入,从而达到本课是的教学目标。

互动交流——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大家都知道交流是教学和学

习一种有效方式,是一种多项信息互通的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查

阅资料、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为了某一共同目的而

进行的沟通、对答、对话、理解的过程,从而解决问题的探究式学习活动。通过教与

学的交流、互动,师生双方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

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

和共同发展。

实验探究——探究是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实验[2—5]和实验[2—6]探究双氧水

分解产生氧气的现象,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对比、讨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

动交流引导出催化剂概念,并选择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体验到制取氧气成功的喜悦。

总结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已完成的教学实践活动有目的地进行审视,做

出理性思考,并用以指导日后的教学。学完本节课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和反思。

一方面,反思教材实验编排、实验药品、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操作过程、实验现象

及实验失败或过失的原因。如: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的试管中,

木条也可能出现不复燃的情况;实验[2—6]后二氧化锰质量没有改变,课本仅仅用一

句话说明,课堂上可添加实验或将课堂实验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实验来说明;实验[2—7]

中氧气是否由二氧化锰受热放出等都值得进一步探究与实验。另一方面,教师依据整节课的环节,结合教材对全课及探究过程进行总结。

本节课的特点是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结合和基本操作与具体实验结合,我们采用问题教学、实验探究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