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衍生工具审计研究
浅析衍生金融工具审计
浅析衍生金融工具审计【摘要】次贷危机爆发,衍生金融工具被指为罪魁祸首,尽管如此,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依然成为国内各大银行和证券机构的趋势。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增大了审计风险,增加了审计人员对衍生金融工具审计的难度。
本文通过分析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指出了衍生金融工具审计的一般程序和其中涉及到衍生金融工具模型的特殊的审计程序。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实质性测试;审计程序;模型一、引言英国巴林银行的尼克李森因为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造成14亿美元的损失,导致银行倒闭;日本大和银行案件、中国中航油事件也均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有关。
衍生金融工具有两大功能,一是转移风险,二是发现价格。
衍生工具通过组合单个基础金融工具,利用衍生工具的多头或空头,转移风险,实现避险目的;衍生工具依照所有交易者对未来市场的预期定价,发现价格。
衍生金融工具存在以下特点:衍生工具构造具有复杂性、衍生工具设计具有灵活性、衍生工具运作具有杠杆性,其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增加了审计人员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风险,所以衍生金融工具审计是审计人员必须重视的审计领域。
本文通过对衍生金融工具审计风险的分析,指出审计测试的一般模式及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特殊的审计测试:模型审计测试。
二、文献综述衍生金融工具审计的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这方面的文献并不多,其中绝大部分文献是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风险及管理对策的,如:2002年,王蒙、常谷珍《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风险及防范对策》指出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风险及风险防范对策、审计测试的特殊要求;2008年,董博、李莉《金融衍生工具的特点及风险管理》指出金融衍生工具的特点及在这些特点之下如何进行风险管理;2008年,王琰《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风险与路径选择》揭示出衍生金融工具存在的审计风险以及如何在其风险下的审计路径选择;而2007年,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主编的《衍生金融产品审计》指出衍生金融产品存在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以及内部审计人员的行为和金融监管。
新会计准则金融衍生工具业务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审计对策
算体系后,新旧会计核算准则的衔接,工具相关业务首次纳入表内核算,可能会出现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在会计核算上的确认、计量、财务报告披露等的误差,造成金融机构和企业财务报表中损益的重大波动,会增大CPA进行金融衍生工具业务审计风险。
过渡期内,CPA应掌握公允价值估值技术在金融衍生工具计量中应用,识别和评估企业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中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时间和范围,并采用相应对策,降低金融衍生工具业务的审计风险。
一、金融衍生工具会计核算中可能出现的账务处理错误金融工具系列会计准则导入后,会为企业会计人员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会计处理难题,特别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采用,对未实现的损益确认为当期损益还是确认为所有者权益,可能会引发企业管理层高估盈余而人为操纵损益等会计错误。
现将金融工具系列会计准则导入后,可能引发的会计核算中的账务处理错误分析如下,使我国CPA在未来的审计实务中识别可能出现的错误,降低审计风险。
(一)对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不恰当的分类确认,导致对当期损益确认的错误1.金融工具的错误分类导致公允价值计量无法采用。
如:企业将交易目的持有的金融资产错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日的投资,使得公允价值计量无法采用。
笔者认为,从会计学学科视角对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分类,应借鉴国际上会计准则权威机构通常的分类判断标准。
2.重分类失误,导致企业当期损益失真。
交易目的持有的金融工具依据规定不得重分类为其他类别,原确认为非交易目的的金融工具也不得重分类为交易目的的金融工具。
因不同类别的金融工具后续确认和计量的方法不同,若企业进行了不恰当的重分类,则会导致当其损益的失真。
3.减值损失的计算或估计发生错误。
金融工具系列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在报表日的价值减值的计算均作了相关的规定并列示了相关的公式,如:以摊销后成本(持有至到期日投资的可收回金额)的差额。
企业未依照此公式计算,或对于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错误,均会导致减值损失金额计算错误而影响当期损益。
后危机时代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控制措施
后危机时代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控制措施探析摘要:金融衍生工具是基于原生金融工具,创新出的新金融虚拟工具。
它作为创新式金融的核心,在全球金融市场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金融衍生工具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现在金融危机已经缓和,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这个时期要想控制好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就需要先摸清它的特点和风险产生的原因。
本文先是讲解了金融衍生工具的基本特点,风险形成原因,接着提出了控制风险可以采取的策略。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金融衍生风险控制后危机时代,人们逐渐地走出了全球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全球经济开始缓慢复苏。
人们注意到,金融衍生工具具有回避价格风险、进行套期保值、得到良好的投机效益等一系列优势,使它得到人们的热切追捧。
然而它是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带来很多的危害性,。
只有把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才能产生良好的推动效用。
下面先是讲解了金融衍生工具的特点及风险形成原因。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特点及形成原因(一)特点分析杠杆性指金融衍生工具采用杠杆交易原则,即投机者可以采用较少的资金投入,获得翻倍的资金运作机会,这一特点就使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增加。
虚拟性指金融衍生工具脱离了实体经济,依附于合约力进行交易,这一特点使它具有泡沫性。
金融衍生工具的种类多,特征复杂,还能进行双向交易,这一特点使它的每一个环节都具有风险性。
它还有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的功能,它可以满足投机者不同的需求,使投机者可以利用自己已知的风险进行定价选择。
它汇集了很多地方的交易者进行交易,降低了寻找价格和对象的信息成本。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二)风险形成原因在自身特点上来说,它受标的价格影响,标的未来的价格受供求关系、政治因素、投资者及消费者心理预期、全球经济环境等很多因素影响。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审计研究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审计研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衍生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金融市场也
进入了繁荣期。
然而随着经济体的不断增长,各类金融风险也随之出现,这对经济的整体增长和企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因此,需要对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进行分类分析,研究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作用,进一步分析其存在的风险,从而完善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审计。
本文以课题的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作为开篇,结合国内外研究的现状,阐明了论文所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运用的方法。
接着从衍生金融工具理论和风险管理审计理论两个方面展开,又将二者进行了有机地结合,从而构建了一套能在实际中应用的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审计程序。
而后以CTITC Pacific为反面案例,分析了该企业在衍生金融工具投资中的失败,并对该案例中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工作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和总结,其
中创造性地结合了审计、金融、计算机领域的知识,使用MATLAB软件建立了相应的模型。
结合案例引发的思考与我国的现状,作者进而提出了目前我国在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审计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就具体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对策。
在本文的结尾,作者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基于此对未来的研究方向的发展提出
了自己的见解,希望可以通过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了解、模型的使用,建立一套应用性更强的衍生金融工具模型审计程序。
对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审计的思考
对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审计的思考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国际金融市场上一系列后果严重的风险事件,金融衍生工具这个概念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
在金融自由化浪潮的推动下,金融衍生产品异军突起,各种衍生品交易已经在金融市场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的“327”风波与英国巴林银行倒闭几乎同时发生,住友事件、大和事件、奥兰治事件也让我们对金融衍生工具更加关注。
当前,我国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审计还未给予足够重视。
之前,有审计界人士认为金融业的审计理论和实务足以涵盖金融衍生工具的审计领域,无需建立金融衍生工具审计的特殊方法,直到我国“327”事件爆发,审计界才开始关注金融衍生工具的审计。
因此,如何应对金融衍生产品快速发展带来的金融审计变化,如何对金融衍生工具进行有效控制与监督,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性质及特征1、金融衍生工具的定义金融衍生工具数量庞大,又正处于发展中,因此,对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进行准确的界定并非易事。
迄今为止,并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金融衍生工具的定义。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金融衍生工具又称金融衍生产品,它是由买卖双方达成的一种金融契约或商业合同,其价值由基础资产的未来价值衍生而来。
最初的金融衍生工具以某种实物商品为基础资产。
后来,除了以这些初级产品为基础的衍生工具在继续交易之外,几乎所有的金融产品都被用作衍生品交易的基础资产,而且一跃占据了衍生工具市场的主要份额。
如今,金融衍生工具转变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众多银行、公司管理人普遍使用金融衍生产品来调节风险水平、进行资本配置及调整投资组合。
2、不同金融衍生工具的特征及比较分析衍生产品主要包括四大类:一是远期承诺,如远期合约、期货合约、互换;二是或有债权,如期权;三是资产支持证券,如CMOs、CLOs、CBOs;四是混合证券,如可转换证券、指数连动债券。
其中经常应用于金融领域的有金融远期、金融期货、金融期权和金融互换等,这些衍生工具各有特点。
为了更好地对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审计,有必要对其特征有进一步的了解。
金融危机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思考
财务预期包括公司盈利、成长性等 造假成本 , 发挥制裁机制威慑效应。 因。上市公司如果没有达到财务预期可 用 。证 券 市 场 许 多重 要 事 件 , 安 然 事 如“ 能会带来股票价格的负效应,降低公司 件 ”“ 、 银广夏事件 ” , 等 首先都是 由新闻 的声誉 ,导致公司在业务经营中遭受损 媒体披露的 ,媒体的广泛揭露和深度报 失。 了迎合财务分析师 、 为 市场投资者和 道是引起对这些问题关注的一种有效机
管 理 调 节 企 业 业 绩 。 当 公 司 持续 经 营 中
( ) 大惩罚力度 , 高违法成本。 二 加 提
魁祸首 。 贝尔斯登’ 莱曼兄弟 ” “ ’ 和“ 这 些 如雷贯耳、 呼风 唤雨华尔街多年 的
世 界超 级投资银 行 在 自己一手 制造
出现资金不足的状况,希望 以低成本 吸 面 对 资 本 市场 的 巨额 收 益 , 低廉 的违 法
率 的大 幅 增 加 。 是 导 致 财 务 重 述 的 另 一 个 资 本 市 场 动
民事赔偿制度的建设 ,大幅度提高会计
( )积极 发 挥 新 闻媒 体 的 监督 作 三
留给世人不尽的反思。 衍 生金融 工具 是从 传统金 融 工
具 中派 生 出来 的一 种 金 融 交 易 工 具 。 国 际 互 换 衍 生 协 会 对 其 是 这 样 描 述
的危机 中“ 玩火 自焚 ” 率先倒 下 ; , 参
与衍生 金融工 具交 易的机 构无 一幸
免 。 失惨 重 , 量倒 闭 。衍 生 金 融 工 损 大 具 何 以导 致 了这 场 全 球 性 金 融 危 机 ?
和盈余管理 的行为都会导致财务重述频 择 。 因此 , 当完 善 有 关法 律 、 应 法规 , 快 加
从金融危机反思衍生金融工具
“ 金融仓】 ”因此作 为金 融创 新核 心 l , 新
的衍 生 金融 工具 从 骨 子里就 具 有 了
资本 逐利 的特征 。安 然事件 、 大和 银 行事 件 、 巴林银 行 事件 中无一 不暴 露 出操纵 者 利用 衍 生金 融工 具 追逐 利润 的贪 婪 , 而在 次级 债 危机 中 , 从
衍 生 品领 域表 现 盲 目,并不 是偶 然 的, 从一 定程 度 上讲 , 由金 融衍 生 是
工 具 的 膨 胀 广 度 、 衍 生 深 度 和 以 及
衍 生 金 融 工 具 之 所 以 引 起 广 范
的 关注 ,是 因为 近 3 0多年 其 在 范 围、 种类 上迅 速 发展 , 以及在 操作 技 术 上越 来 越 多专 业与 越 来越 复 杂 的
Cd ̄ e
7 n H n , g eg o
财经纵横
从 金 融危 机 反 思衍 生 金 融 工具
琵 杜 健 张 雪 娜
一
、
衍 生 金 融 工 具 的 特 性
散和 转移 性。衍 生 金 融工 具 降低 风 险 的主 要 手段 包括 风 险 的分 散和 风
来 越 复杂 ,而 越 是复 杂监 管 机构 就 越 难 以履 行监 管 的职 责 。美 联储 在
融 工 具放 大 的 高金 融 杠 杆 的攻 击 。 这种 衍 生金 融工 具 杠杆 运作 机 制如
下 : 先 , 贷机 构 为 了利润 降低信 首 信 用等 级 贷款 给 那些 收 入较低 、负债 较重 的人 ; 次 , 资银 行从 信 贷机 其 投 构把 次 级 贷款购 买过 来 ,进 行 巧 妙
市场 标准 的销售 债 券 ,只 是把 次 贷
风 险 分 散 之 后 隐 藏 在 各 个 系统 当 中 ,这种 风 险 隐藏 造成 次 贷 危机 爆 发 的时 候 ,把 一 数额 仅 为 13万 亿 .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汇率风险研究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汇率风险研究摘要: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正在不断吞噬着我国的中小企业。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汇率的不确定性对中小企业的长期经营战略产生了影响,由此带来的潜在系统风险不容低估,不少企业的经营举步维艰。
面对这种汇率危机,中小企业纷纷不同程度地运用了金融衍生工具来规避汇率风险。
本文旨在介绍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小企业面临的汇率危机,并对其使用的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分析,提出面对人民币升值我们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汇率风险;金融衍生工具;人民币升值2005年7月,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总体上来看,汇改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呈现小幅上扬态势,对欧元汇率略有下跌。
2008年我国将会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这意味着人民币汇率波幅将进一步加大。
对于从事涉外经营活动的经济主体来说,汇率的不确定性加大了企业的决策难度,对企业的长期经营战略产生影响,由此带来的潜在市场风险不容低估。
一、进出口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及汇率危机对其产生的影响1增加了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成本。
随着人民币汇率体制的改革,人民币对外币汇价将更富弹性,企业不得不开始考虑汇率变化是否对商业利润产生重大影响,不得不思考如何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来满足市场。
这势必不同程度地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
2直接产生汇兑损失。
从长期来看,美元主导的地位不可能根本改变,美元汇率主导作用依然存在,市场份额与资金分配中美元的主导性不可能根本改变,但汇率价格风险将加大。
可能导致尚未收回的外汇账款和必须履行的合同产生相应幅度的损失,若汇率上升则给应收外汇账款多的企业带来较大压力,应收外汇帐款越多,企业在结汇时损失就越大,反之亦然。
二、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1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根据贸易收支理论,一国货币升值在满足马歇尔一勒纳条件的情况下,会引起本国进出口商品相对价格水平改变,出口商品的外币计价升高,进口商品的本币计价降低,从而抑制了出口,促进了进口。
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与对策
在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与对策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日益成熟,金融衍生品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作为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衍生品市场已经成为了风险管理、投资配置和资产定价的重要工具。
很多国家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已经相对健全,然而,在后危机时代的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却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现状1.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规模和品种丰富近年来,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产品品种也日益丰富。
除了传统的利率互换、远期外汇等产品外,还新增了股指期货、股指期权等新型金融衍生品。
这些产品的推出使得市场参与者能够更好地规避风险、实现投资组合的多样化。
2. 监管政策不断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政策不断完善,监管机构加大了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强了市场准入和产品审批的管控,有效地提升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3. 金融衍生品市场参与者的增加随着金融衍生品市场规模的扩大,参与市场的实体也在不断增加。
不仅有金融机构、企业,还有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开始参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交易。
二、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面临的问题1. 产品创新和市场风险尽管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产品品种日益丰富,但是产品创新也带来了相应的市场风险。
一些新型金融衍生品的价格波动较大,市场波动性也随之加大。
2. 金融机构参与度和市场流动性在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中,金融机构的参与度不高,市场流动性也相对较差。
这导致了市场交易的不活跃和价格波动性的增加。
3. 金融衍生品市场参与者风险意识不足尽管金融衍生品市场参与者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是大部分参与者的风险意识还不够强,对市场波动性和潜在风险的认识不足。
三、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对策1. 加强监管政策和市场准入管控对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产品创新和市场风险,监管机构应加强市场的准入管控,对于新型金融衍生品的推出进行审慎监管,避免一些高风险产品的过度推广。
金融危机后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的思考
金融危机后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的思考作者:吕明晗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2年第09期摘要:2008年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其直接诱因是衍生金融工具的过度使用,此次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现行会计公允价值计量的弊端,危机后衍生金融工具及其会计公允价值计量问题成为人们反思的焦点。
但金融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有密切关系,但公允价值不是金融危机“原凶”,充其量只是“帮凶”。
结合我国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对衍生金融工具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会计公允价值计量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金融危机;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公允价值;新会计准则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目前外管局公布人民币兑美元中间报价6.3770元,市场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不断高涨,也引发了市场对热钱涌入的担忧。
相关经济学家指出,人民币的被迫升值但对外贸出口将有较大的影响。
从此次金融危机开始,美国面临着经济复苏需要增加贸易顺差,故而强烈逼迫人民币升值。
这也就让我们不得不着重研究下当时由衍生金融工具和会计公允价值计量问题诱导的金融危机以及带给我们影响之后我们国家现在计量工具的现状。
一、金融危机后需要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反思2008年这次金融危机的直接诱因是衍生金融产品及其过度杠杆化,而制造和炒作这些金融衍生产品的证券公司则被认为是罪魁祸首。
“贝尔斯登”和“莱曼兄弟”这些如雷贯耳、呼风唤雨华尔街多年的世界超级投资银行在自己一手制造的危机中玩火自焚,率先倒下;参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机构无一幸免,损失惨重,大量倒闭。
衍生金融工具何以导致了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留给世人不尽的反思。
衍生金融工具是从传统金融工具中派生出来的一种金融交易工具。
国际互换衍生协会对其是这样描述的:“衍生性金融工具是有关交易者转移风险而互换现金流量的双边合约。
合约到期时,交易者应付对方的金额由商品、证券指数的价格来决定。
金融危机中的衍生工具
金融危机中的衍生工具摘要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衍生工具在金融危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讨论金融危机中的衍生工具,包括其定义、种类、作用以及在金融危机中的应用,同时探讨了衍生工具的局限性和风险。
1. 引言衍生工具是金融市场中的重要工具,它们的出现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灵活性,同时也为风险管理提供了更多的工具。
然而,在金融危机中,衍生工具也暴露出了其局限性和风险。
本文将重点讨论衍生工具在金融危机中的应用和影响。
2. 衍生工具的定义和种类衍生工具是一种金融合约,其价值来源于基础资产的价格变动。
常见的衍生工具包括期货合约、期权合约和掉期合约等。
2.1 期货合约期货合约是一种承诺在未来特定日期以事先约定的价格买卖特定数量的标的资产的合约。
期货合约可以用于投机和套期保值。
2.2 期权合约期权合约是一种赋予买方在未来特定日期以事先约定的价格买卖标的资产的权利的合约。
期权合约可以用于投机、套期保值和风险管理。
2.3 掉期合约掉期合约是一种双方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以事先约定的价格进行交换的合约。
掉期合约可以用于风险管理和套期保值。
3. 衍生工具的作用衍生工具在金融市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3.1 帮助投资者进行投机和套利衍生工具提供了投资者进行投机和套利的机会。
投资者可以通过买入或卖出衍生工具来获得利润。
这对于市场的有效运行和资本的有效配置起到了促进作用。
3.2 提供风险管理工具衍生工具可以用于风险管理,通过购买或卖出不同类型的衍生工具,投资者可以减少或转移其所持有的风险。
这有助于降低投资者在金融危机中面临的风险。
3.3 提高流动性衍生工具的交易具有高度的流动性,投资者可以随时买入或卖出衍生工具。
这有助于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并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交易机会。
4. 衍生工具在金融危机中的应用在金融危机中,衍生工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衍生工具被广泛用于风险管理和套期保值。
基于后危机时代的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及控制
基于后危机时代的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及控制文章浅谈了金融衍生工具的特点,同时提出了一些在后危机时代的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的方法。
标签:后危机时代;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风险控制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是后危机时代企业国际化竞争的必然结果,但如何控制其中的交易风险,是企业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企业要明确认识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特点以及后危机时代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趋势,才能找到有效的方法来控制其中的交易风险。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特点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和发展为经济发达的企业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其风险也是巨大的,将有可能面临破产、倒闭等一系列惨痛的金融事件。
所以企业和国家要充分认识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特点,把握脉络,真正做好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风险控制。
(一)总体风险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特点根据总体的一致性来说可以分为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五个方面。
1.市场风险。
市场价格的变动或者境外业务银行的倒闭可能会引发市场风险。
金融衍生品本身就因其高风险性、虚拟性、杠杆性、国际性而潜藏着巨大的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也是金融衍生工具最普遍和经常的风险。
衍生品的亏损原因主要是因为公司内部的金融衍生品控制机构和制度不够完善、交易市场不够透明等。
2.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在交易市场不活跃的情况下出现的一些因失去流动性而导致交易困难的风险,即金融衍生品持有者无法找到在市场上出售或者平仓的机会。
流动性较差、受托交易的金融机构资讯不足以及市场交易能力弱的金融产品会让公司产生流动性风险的概率大大增加。
3.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金融衍生品在交易的过程中出现的违约所引起的风险。
合约的期限越长,金融衍生工具所产生的信用风险的可能就越大。
而信用风险的发生在金融远期和金融互换的等交易中,很大程度取决于交易者的信用,所以信用风险发生的频率很高。
如果对于金融商品的认知不够,缺乏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对于交易者的资讯了解不够、承担风险的能力不足等就很容易产生信用风险。
加强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审计(一)
加强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审计(一)20多年来,国际金融市场最显著、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衍生工具的迅速发展。
20世纪80年代,在金融自由化趋势的推动下,各种衍生工具异军突起,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进入90年代后,衍生产品的交易已经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急速发展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也给市场带来了负面影响,如机构的投机、亏损、破产、倒闭。
1995年,巴林银行的倒闭、大和银行事件和住友商社的巨额亏损,不仅令国际金融界震惊,更引起了衍生工具交易商、管理层的重视和学术界的讨论。
上海证交所国债期货交易“3.27”事件的发生,也给我国刚刚起步的衍生工具交易罩上一层阴影。
应当承认,金融衍生工具与其他工具一样是中性的,关键在于人们对其如何运用与管理。
因此,如何对金融衍生工具进行风险控制与监督,是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本文旨从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管理入手,从内部控制稽核与外部审计两方面探讨如何对其进行审计。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特征金融衍生工具最早产生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的70年代,是金融机构为满足特定客户避免风险的需要而创造的一种投资工具,是在汇率、利率、股票、债券和商品等交易工具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新的金融交易合约,这种合约赋予一方在将来某一时刻对某一既定资产(或其现金价值)的债权,同时,对另一方的相应债务作出明确的约束,合约的价值取决于一项或多项基础资产(如货币、股票、债券和商品等)或指数的价值。
据统计,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金融衍生工具已达1200余种,诸如远期、期货、期权、互换以及这些交易的混合交易都在衍生工具的范围之内。
金融衍生工具种类繁多,具有表外项目性质,价格波动性、风险性、高杠杆作用(投资者只需缴纳少量保证金,就可从事几十倍、甚至几百倍金额的交易)等特点。
由于金融衍生工具都以买卖契约或交易合约为基础,在合约签订之后,便确定了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而交易却要在将来某一时刻才能履行或完成。
因此,从合约签订之时至履行之前有一段时间差,期间存在着很多风险。
衍生金融工具审计初探
衍生金融工具审计初探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衍生金融工具在国际金融市场得到了迅猛发展。
衍生金融工具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带来巨大的收益,也可能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
著名的巴林银行倒闭、日本大和银行被勒令停止在美业务,皆与衍生金融工具有关。
由此可见,对企业的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审计,对于发现和防范企业的金融风险,提高财务报告的可信性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拟对行生金融工具的审计问题进行探讨。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所谓衍生金融工具,是以货币、债券、股票等基本金融工具为基础而创新出来的金融工具,它以另一些金融工具的存在为前提,以这些金融工具为买卖对象,价格也由这些金融工具决定。
具体而言,衍生金融工具包括远期、期货、互换或期权合约,或具有相似特征的其他金融工具。
衍生金融工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高风险性。
衍生金融工具本身是为规避金融价格波动风险而产生的,运作得当的衍生金融工具可以降低基础工具的风险。
但衍生金融工具也存在风险,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衍生金融工具管理指南》中指出,衍生金融工具具有信贷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
更重要的是,衍生金融工具具有以小博大的杠杆性,交易时只需交付少量保证金即可签订大额合约成互换不同的金融工具,一旦运作不当,便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2、衍生金融工具的时态性是未来的。
衍生金融工具是交易双方通过对利率、汇率、股价等因素变动趋势的预测,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按一定条件进行交易或选择是否交易的合约。
与传统的即期交易相比,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均为将要在未来某个时间完成的交易,即其时间属性是未来的。
从合约的签订到履行,金融工具的价格将可能发生剧烈的变动。
3、表外反映性。
与传统金融工具相比,有些衍生金融工具不符合传统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标准,因此在现行的财务报表中无法反映,只能作为表外项目列示,这就给审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此外,衍生金融工具还具有高度技术性、复杂性等特点,这些决定了衍生金融工具审计与一般财务报表审计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同时也加大了审计的风险。
【推荐下载】关于金融危机中的衍生工具
关于金融危机中的衍生工具本文讲述了关于金融危机中的衍生工具的内容,供大家参考,接下来我们一起具体阅读下吧。
本文从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金融危机的不同特性对比分析入手,对衍生工具在金融危机中作用的二重性进行了研究。
指出衍生工具除了具有引导资金从发达资本市场向发展中经济流动过程中的建构性作用,同时在诱导金融危机的发生和加剧方面还具有助动性作用。
从衍生工具的产生和发展,降低了经济运作的透明度、削弱了金融管理当局的监管、威胁到固定汇率体系的稳定性、提高了系统风险和感染风险、进而加速并深化危机等不同角度,对衍生工具在金融危机中的负面作用作了较为具体的论证。
关键词:衍生工具;金融危机;金融监管;系统风险自20 世纪90 年代始,历次金融危机中,作为资本流动重要媒介或催化剂的衍生工具扮演着特殊的作用。
本文正是希望通过对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发生的金融危机,特别是东亚金融危机和最近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中金融衍生工具作用的分析,从一个新的视角引起人们对当代金融危机形成机理的深层次思考。
一、衍生工具的出现及其作用的二重性与20 世纪80 年代的债务危机相比,90 年代以来金融危机中的国际私人资本流动具有全然不同的特性。
以东亚金融危机为例,首先从资金流向来看,这些资本的流向不仅限于东南亚国家的官方借贷,而且流向东南亚的私人实体;其次,从信贷资本形式来看,流向东南亚的资本日趋多样化,商业性银行信贷的重要性大大降低;从直接的国外投资到资产组合投资、公司和政府债券及组合证券、回购协议,以及银行发放给公众和私人借款者的信贷,各种金融创新层出不穷。
具体情形见下表: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私人资本构成(占私人和公众流动资本的百分比)这种国际资本的多样化流动导致了一种不同的风险分配机制。
与20 世纪70、80 年代初的银行信贷相比,在发达的资本市场经济中,更加多样化的资本流动机制倾向于将风险向投资者转移。
股票和债券投资将市场风险和信贷风险转移给国外投资者,后者将承担利率、证券价格和汇率的变动风险。
衍生金融工具审计风险及有效控制研究
衍生金融工具审计风险及有效控制研究摘要:现阶段,衍生金融工具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其审计工作也得到了高度的重视,然而受到种种原因的影响导致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风险一直居高不下,严重影响到了衍生金融工具功能的发挥。
对此,本文将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概念和特点加以探讨和分析,并结合衍生金融工具审计风险提出行之有效的控制对策,以期能够充分发挥衍生金融工具的作用,最大程度的规避审计风险,从而为金融活动的稳定有序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审计风险;控制对策引言:一般来说,衍生金融工具审计工作受到其自身特性、审计依据、审计技术、审计人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衍生金融工具审计工作面临着较高的风险,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审计风险,衍生金融工具的作用就无法有效的发挥出来。
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必须要对衍生金融工具审计风险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以此为依据制定应对措施,才能有的放矢,将衍生金融工具审计风险发生概率降到最低,从而为衍生金融工具的推广应用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衍生金融工具概述衍生金融工具是指其价值由资产、利率、指标等所衍生的交易契约,其内容包括期权、期货、认股证、买卖特权、货币和利率掉期以及其他性质类似的金融工具。
衍生金融工具的特征主要有:1、不确定性。
衍生金融工具的本质是一种尚未发行的交易契约,这就决定了它在时间上和金额上都是不确定的,无法对未来的价格做出确定的判断。
2、高风险性。
人们对汇率、利率等标的价格发展变化做出主观预测,不仅签约双方的信用状况直接影响着合约的最终执行,而且合约中标的价格的未来变化也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使得风险随之增加。
3、高杠杆性。
也叫“以小搏大”,只需交纳一定保证金就可以进行大额交易,这使其投机性质远大于避险功能,伴随而来的是衍生金融工具的高风险性。
4、表外业务。
衍生金融工具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权利和义务的约定,没有明确的交易实体,企业参与交易的程度也很难在资产负债表内予以确认,导致从事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企业无法充分揭示信息,无法觉察金融交易的潜在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衍生工具审计研究后金融危机时代,人们更加关注金融衍生工具的应用风险。
鉴于此,针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审计也日益被人们所重视。
审计作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免疫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阐述了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衍生工具在国际上及在中国的应用状况,并分析了金融衍生工具会计准则、审计方面的相关变动。
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审计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标签: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衍生工具;审计1、引言金融危机爆发以后,金融衍生工具招致颇多争议。
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金融衍生工具的泛滥,但根源并不是金融衍生工具本身。
金融衍生工具只是一种中性的规避风险、套期保值的金融产品,是金融危机肇事者手中的工具。
所以,其根源还是宏观经济失衡和微观经济失控的综合作用。
当然,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计量、信息披露没有真实反映财务信息以及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审计监管不到位也是关键原因。
在我国金融业已经向外资全面开放之际,审计监管的完善和加强是我国加快发展金融衍生工具的重要保障。
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衍生品市场逐步复苏,金融衍生工具中一些品种的交易量已由下降转为上升趋势。
金融危机对我国以利率为主的衍生品市场的影响也逐渐消除,市场走人正常的轨道。
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衍生工具不断创新、其会计准则不断修订的同时,金融衍生工具审计也迫切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才能充分发挥审计监管的作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2、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衍生工具的应用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金融市场上的重要事件是2011年2月15日,德意志交易所集团和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达成了合并协议,将组成全球规模最大的交易所,并将影响全球的金融市场格局。
而我国在金融市场上也推出了一些衍生金融工具,有股票指数期货、融资融券和信贷资产转让。
在金融衍生工具不断推出的同时,金融衍生工具审计也急需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来维护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2.1股指期货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股指期货终于在2010年4月16日正式挂牌上市。
理性的投资者和比较成熟的市场将使中国股指期货市场正常平稳的发展起来。
并且股指期货上市以后在各个方面的表现也都得到了专家教授的认可。
2.2融资融券2010年3月30日深沪交易所通知,融资融券交易试点3月31日正式启动。
融资融券交易的引入给投资者带来了新的投资渠道,给证券市场带来了新的资金增量,但也加大了市场波动,增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带来了金融衍生工具的审计风险。
2.3信贷资产转让2010年9月,我国首批信贷资产转让交易在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成功实现。
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转让正式拥有公开交易平台,我国金融创新提高到新的水平。
但在交易过程中,缺乏公信力和市场环境,因此又产生了潜在的金融风险。
3、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衍生工具会计准则方面的调整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以下简称IASB)为了响应G20领导人会议的要求,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加快改进金融工具准则的步伐,IASB 针对金融工具之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征求意见稿。
虽然没有修订成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以下简称IFRS)的形式,但IASB强调这些建议在征求意见后将写入IFRS。
金融衍生工具是金融工具的一部分,所以,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方面的征求意见稿同样会对金融衍生工具会计产生影响。
3.1金融工具终止确认2009年3月,IASB发布了《终止确认(征求意见稿)》。
原来金融工具终止确认采用的是混合模型,包括风险和报酬模型、控制模型和继续涉入模型,而征求意见稿中建议的是使用单一的控制模型来判断终止确认,这样更加符合了国际准则中负债的定义。
3.2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计量指南在多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体现,并且存在相互不一致的现象。
此外,现在的准则也并不完整,而且没有提供清晰的计量目标和框架。
2009年5月28日,IASB发布了征求意见稿《公允价值计量》,该征求意见稿涉及公允价值多个方面的内容,例如公允价值的定义、范围、计量方法和披露等,并且为不活跃市场下公允价值的计量提供了依据。
3.3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2009年7月,IASB发布了《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征求意见稿)》,将所有金融工具根据计量模式的不同分为两类:以摊余成本计量和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且不允许重分类。
这样不仅降级了现有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原则的复杂性,而且也避免了会计准则内部的不一致性。
3.4摊余成本和减值2009年11月,IASB发布征求意见稿《金融工具:摊余成本和减值》,针对IAS39做出了重大修改,明确提出了建立摊余成本计量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原则,为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帮助他们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未来现金流的金额、期限和不确定性做出更合理的评估。
在此基础上,会计主体要在金融资产初始取得时就对预期信用损失进行确定,并包含在实际利率中,在各期确认的利息收入中扣除。
该征求意见稿对我国各类企业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和系统改造也可能产生重大的影响。
3.5金融负债计量中的信用风险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10年5月11日发布了征求意见稿《应用公允价值选择权的金融负债》,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
该征求意见稿解决了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改变了过去企业由于经营状况恶化而被调低信用评级反而确认一项账面收益的不符合逻辑的现象。
同时,它也消除了由于与该指定金融负债一起管理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全额计入损益而可能形成的“错配”。
由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金融资产做出了新的规定,我国财政部在2010年也启动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修订工作。
虽然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不健全,金融衍生工具品种不丰富,但会计准则趋同的大趋势是无法改变的,我国也会最好充分的准备。
4、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衍生工具审计方面的提示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以下简称IAASB)、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PCA-OB)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中注协)都对金融衍生工具审计做出了相关提示。
4.1 IAASB的提示IAASB在2008年10月发布了审计实务提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审计公允价值会计估计面临的挑战》,为注册会计师解决公允价值会计估计审计问题提供了指引,建议注册会计师应注意公允价值会计估计审计的相关信息。
IAASB在2009年1月发布了新的审计实务提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对持续经营的审计考虑》,以期指引注册会计师合理评价管理层是否恰当地使用了持续经营假设。
4.2 PCAOB的提示PCAOB在2009年4月发布了审计实务提示《审计师对公允价值计量、披露和非暂时性减值的考虑》。
旨在提醒审计师要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审计,并注意自己的需要承担的责任。
主要包括中期财务信息审阅、财务报表审计、披露和其他的一些考虑因素。
4.3中注协的提示2008年底,深圳注协专业技术委员会召开了金融危机下做好上市公司年报审计的工作会议。
中注协称,为了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发挥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积极作用,要对金融危机对市场的影响进行密切关注,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向行业人士t进行提示和指导,保证审计质量。
5、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衍生工具审计的完善举措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的监管层对金融工具的创新变得更加谨慎。
但中国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要求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因此,股指期货的出现、融资融券和信贷资产转让的实现更证实了中国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
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已经对金融工具准则提出了征求意见稿,根据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要求,中国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也将进行调整。
此外,鉴于各审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一些提示。
金融衍生工具审计也需要做出相应的完善。
5.1重视公允价值计量的审计风险公允价值计量采用收益法进行估值时使用的期权定价模型和采用市场法估值时使用的矩阵定价都会给审计人员带来一定的难度,增加审计风险。
在金融衍生工具初始取得时对预期损失的确定,涉及到较多的主观判断,影响了审计估量的准确性。
此外,与公允价值相关的计量方法、分类标准、确认、信息披露的要求增多,也同样提升了审计人员在衡量考核相关信息方面的审计风险。
因此,审计金融衍生工具时需要更加谨慎。
5.2加强金融衍生工具环节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制度是防范金融风险与危机的基础性、根本性制度。
内部控制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内部控制不健全,就会给人以可乘之机,这可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所以,应结合我国金融市场的特点,扬长避短,建立完善的、严密的内部控制监管体系,为金融衍生工具的运行提供、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也为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降低了审计风险,可以充分发挥审计监管的作用。
5.3提升对金融衍生工具操作环节的认识衍生活动受经济环境、行业状况等多因素的影响,本身又非常复杂,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活动也极其活跃,所以,审计人员要对金融衍生工具业务知识有深入的了解。
金融衍生工具是在基础金融工具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衍生品交易,同时,它又是经济、法律、数学等多个领域的综合。
所以,审计人员除了要了解金融知识和宏观经济理论,掌握金融衍生工具的内涵之外,还要着重对金融衍生工具的性质、种类和交易的每一个环节以及记录、计量、定价模型等业务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从本质上对其进行剖析,熟悉金融衍生工具的操作流程,明确可能存在风险的环节,对金融衍生工具审计做出正确的判断,提高审计效率。
5.4积极引入专家学者等外部资源金融衍生工具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和特殊性给审计人员的合理判断带来了难度。
在金融衍生工具审计环节,可以与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交流,建立金融工具审计专家资源库。
一方面,可以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掌握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动态,对金融衍生工具操作环节上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现行会计制度中存在的漏洞进行针对性的测试,降低审计风险;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运用专家学者研究的最先进的审计技术,在相互借鉴综合的基础上,实现金融衍生工具审计的技术支撑,减轻审计的技术难度,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总之,中国处于金融市场的起步阶段,还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制定适合中国经济状况的金融工具准则并完善金融衍生工具创新的客观环境。
此外,审计部门也要针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现状,完善审计技术,充分发挥审计监管的积极作用,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同时,大力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将金融审计工作发展成为金融衍生工具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1]邓川等编著,国际审计准则——阐释与应用[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9[2]贾炜莹著,中国上市公司衍生工具运用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2010[3]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孙永尧译,美国财务会计准则,149-150号,金融工具和套期保值会计修订[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4](美)钱斯,布鲁克斯著,丁志杰,郭凯等译,衍生工具与风险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