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说课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十课《鸦片战争》说课课件(共19张PPT)

历史学科素养
• [唯物史观] • 通过学习鸦片战争培养学生用唯物史观观察问题、
分析问题的能力,科学地说明历史问题及由现象到 本质、由表及里的辩证思线能力。 • [时空观念] • 通过《鸦片战争》教科书和配地图册、课件,认识 到鸦片战争情发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工业 革命与世界市场形成的时控背景。
1830年
1835年
年
1838年
• 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
二 、学生自主阅读讨论探究(虎门销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如果林则徐不禁烟,鸦片战争会不 会爆发?
• 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第一目虎门 销烟,引导学生分析鸦片战争前夕 的中国和英国的形势对比,引导学 生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综 合国力等方面得出认识。
封闭所以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挨打就要思变,思变才能崛起。
谢谢观看
• 然后指出:“可是中国近代一百年的屈辱历史却是从它 身上开始的”,导入新课。
授课过程
• 这一部分我将引导学生看美丽的罂粟花图片,采用创设 问题情景的方法进行禁毒教育。
• 然后指出:“可是中国近代一百年的屈辱历史却是从它 身上开始的”,导入新课。
一 、 鸦片战争前的中英对比
单位:千万元
1
0
1818年
学习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耻 辱中感悟国力衰徽,落后专劫的历史教训,培养学 生的计生音识和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重兴而努力的 历史使站感。
说重点
• 鸦片战争发生的 历史背景和起因
说难点
• 鸦片战争中国战 败的原因
第二部分:说学情
说学情
• 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这具体情况,高中学生的抽象能 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但也不能过高估计他们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因 为大多学生在初中时都不重视历史课的教学,历史知识 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所以老师仍需不断启发,点拨和 矫正。
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29张PPT)

税
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 协议
破坏中国关税主权
3.其他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阅读教材,归纳继《南京条约》后,还有哪些
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主权进一步被破坏?
时间
国家
条约
内容或影响
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
1843年 英国与清 《虎门条约》 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
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1844年 美国与清 《望厦条约》 扩大了侵掠权益。 1844年 法国与清 《黄埔条约》
中国输英
总值
2190619 5799722 9950286
中对英贸易
出(+)入(-)超情况
(+)997704 (+)346957 (+)2615263
在中英正常贸易结果: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
2.鸦片走私
呢绒、布匹 (很难卖出去 )
中国 (很畅销) 茶叶、生丝、瓷器
白银
英国
想一想
对于这种情况英国是否满意?对此英国 是怎么做的?
2.国内 因素
1.世界 背景
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英国率先 完成工业革命,加紧对外扩张,谋求打
开中国门户。
①清政府统治危机四伏,对外坚持“闭关锁国”。
②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造成严重的社会和经济 问题。
③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打击英国侵略势力,英 国藉此发动侵华战争。
2.鸦片战争的经过: 第一阶段
1840年6月---1841年5月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 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从鸦片战争的失败你能获得什么历史教训?
(1)闭关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 道理; (2)必须发展经济,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 综合国力。 (3)保持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先进性。 (4)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报效祖国.
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23张PPT)

对今天的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生产力的发展必须符 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落后就会受到侵 略。 •制度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 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开放学习: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和 制度,坚持开放不要保守。
鸦片战争中,尽管广大人命和部 分爱国官兵英勇抵抗,但是清朝 封建专制制度腐败, 统治者昏 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 协投降,再加上经济落后,旧式 的刀、矛、弓箭、抬枪等武器 抵挡不住英式新式步枪和大炮, 战争最终以中国的失败结束.
2. 重要事件: 1.1840年9月,九龙山之战和穿鼻之战。 1841年初,谈判过程中,强占香港岛. 2.1841年,定海、宁波失陷。 3.1842年1842年英军进犯长江门户淞沪,不久英军溯江而上, 攻占镇江,八月初,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
鸦片战争的结果
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 的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林则徐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 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 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 , 福建侯官县人,中国清代后期政治家、文学家、 思想家,民族英雄。
林则徐到广州后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贩 ,英、 美等国被迫陆续缴出鸦片110多万千克,在林 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 片在虎门海滩北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 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 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第一课 鸦片战争
新课导入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的结果是什么? 有什么影响呢?
自主探究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和英国有什么不同?
结合书和所学,赶 快讨论起来吧!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英国
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26张PPT 内嵌视频).ppt

三、推门
(一)鸦片战争的过程
民众不畏强,武将不惜死。
为何战败?
封锁珠江口
强占香港岛,攻虎门 (关天培战死)
陷定海
占领广州四方炮台 (三元里人民抗英)
逼天津
进犯吴淞(陈化成牺牲)
林则徐撤职查办, 琦善同英军谈判。
清政府被迫签订 《南京条约》
1840年6月—1841年5月
1841年6月—1842年8月
A.推动清政府产生近代国家意识 B.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C.促使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真理 D.给中国带来西方生活方式
同学们再会!
请收拾好物品并带走座位周边的垃圾!
课后:
1、注意补全并整理本课笔记,温习课堂内容,下节课抽背 2、预习下一课,留下你的疑问
为纪念 “虎门销烟”,国际联盟将每年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 1987年6月,联合国改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
纽约·林则徐广场
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政府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走私,发
动侵华战争。
直接原因/借口:
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 林则徐虎门销烟
根本原因: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和掠夺原料
反帝反封建
社会经济
自然经济加速解体,客观上促进经济近代化
社会思想
闭关锁国
学习西方(开眼看世界)
⑤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四、砸门
(三)战后影响
敲门
拒门
推门
砸门
鸦片走私 林则徐禁烟 英国发动
侵略战争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签订不平等 条约
怎 ①必须保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先进性 么 ②坚持对内改革(改革开放),不断提高综合国力 办 ③坚持对外开放,紧跟世界发展潮流
第1课鸦片战争 课件(28张PPT)

第1课 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1、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背景及意义 2、知道《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签 订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3、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新课导入
熏天毒雾白昼黑, 鹄面鸠形奔络绎。 长生无术乞神仙, 速死有方求鬼国。 ——李光昭《阿芙蓉歌》
知识讲解 知识讲解一:鸦片走私与林侧徐禁烟
《望夏条约》
《黄埔条约》
通过条约,美 国、法国除享受 英国在华取得的 各种特权外,还 扩大了侵略权益
美国军舰可在各通商口自由 法国可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
航行(侵犯了领海权)
的权利(西方宗教势力扩张)
鸦片战争 改变了中 国历史发 展的进程
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 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沦为半封建社会
纽约 林则徐广场
知识讲解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鸦片战争形势图
第一阶段
1840年6月—1841年1月 →封锁珠江口 →攻陷定海 →直趋天津
→清廷查办林则徐 派琦善与英国谈判
第二阶段
1841年1月—1841年5月
虎门之战
清廷宣战
→英军占领虎口 攻打广州
➢ 经过:英军率军舰18艘进攻虎门炮 台,关天培坚持抗击英寇
• 魏源根据林则徐组 织 编 译 的《 四 洲 志》等资料,编成了 《海国图志》一书
知识讲解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1842 年 8 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 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中英 《南京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赔款2100 万银元
《南京条约》
≈1533万两白银 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1/3
政治上: 清朝
英国
皇权专制,腐败无能
教学目标
1、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背景及意义 2、知道《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签 订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3、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新课导入
熏天毒雾白昼黑, 鹄面鸠形奔络绎。 长生无术乞神仙, 速死有方求鬼国。 ——李光昭《阿芙蓉歌》
知识讲解 知识讲解一:鸦片走私与林侧徐禁烟
《望夏条约》
《黄埔条约》
通过条约,美 国、法国除享受 英国在华取得的 各种特权外,还 扩大了侵略权益
美国军舰可在各通商口自由 法国可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
航行(侵犯了领海权)
的权利(西方宗教势力扩张)
鸦片战争 改变了中 国历史发 展的进程
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 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沦为半封建社会
纽约 林则徐广场
知识讲解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鸦片战争形势图
第一阶段
1840年6月—1841年1月 →封锁珠江口 →攻陷定海 →直趋天津
→清廷查办林则徐 派琦善与英国谈判
第二阶段
1841年1月—1841年5月
虎门之战
清廷宣战
→英军占领虎口 攻打广州
➢ 经过:英军率军舰18艘进攻虎门炮 台,关天培坚持抗击英寇
• 魏源根据林则徐组 织 编 译 的《 四 洲 志》等资料,编成了 《海国图志》一书
知识讲解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1842 年 8 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 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中英 《南京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赔款2100 万银元
《南京条约》
≈1533万两白银 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1/3
政治上: 清朝
英国
皇权专制,腐败无能
第1课 鸦片战争 说课课件(24张PPT)

课后作业设计 展示效果
(大单元第八课时图说民族危机、民族抗争)
课后作业:基础作业、拓展作业 (分层作业量表后附)
课后作业:模仿教师范例,请同 学们课后筹备,并在大单元第八 课时上分组进行项目化学习展示。
教学单元评价(单元教学学习评价表后附)
设计意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科核心素养,训练学科思维,
二、学习过程 设计意图:图说教学学法指导,落实史料实证素养。
学什么:图“说”畸形的贸易战
怎么学?
图说:(读图学法授人以渔)
同一幅图
(导入:粗看史图)
(讨论:细看史图)
讨论核心问题:
源起“畸形的贸易战”,
你认同吗?
讨论问题链:
◆强大的英国为何在与
中国的贸易中处于不利
图说问题链:(史料实证)
境地?
(粗看导入)这幅图片记录了哪一历史事件?
任务1:识记主题中的 任务1:识记主题中的
主干知识,能准确填 主干知识,能准确填
写导学稿空白处关键 写导学稿空白处关键
词
词
任务2:完成下发的“导 学稿”
“民族危机之鸦片战争”博物馆探索记录单
探索 地点
年
月
日
小组成员
文物名称 相关史事 文物解说词
评价指标
自我评价
我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主动思 考
如何进行单元教学设计
01 学习目标的拟定(教) 02 学习过程的设计(学) 03 学习效果的评价(评)
图说历史教学 “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原则
01 01 学习目标的拟定(教)
立足课标,服务素养
PART ONE
把脉学情,对症施策
解读教材,重组课时
民族 危机
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共24张PPT).ppt

征的税收
影响: 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
《南京条约》的签订
《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 不平等条约。
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
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租地建房权利。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 美国兵船可以到中国港口巡查贸易。
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 取得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的权利。
第1课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1 鸦片战争与林则徐禁烟 2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3 《南京条约》的签订
令人感慨的西洋礼物
两份礼物的比较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
鸦片战争与林则徐虎门禁烟
中国 男耕女织 落后的封建时代
英国 率先进行工业革命 先进的资本主义时代
鸦片战争与林则徐虎门禁烟
9600万元
1600万元
《南京条约》的签订 割地:香港岛(香港岛≠香港)
危害: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南京条约》的签订 ➢ 通商:在地图中找出五处通商口岸,这五个地方有何共同点,说明了什么?
上海
广州
宁波
福州 厦门
影响: 便利了资本主义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南京条约》的签订
鸦片战争前后关税税率的变化
Hale Waihona Puke 关税:海关向进 出口商品过关境
止之理。
鸦片战争与林则徐虎门禁烟
纽约·林则徐广场 历史意义: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 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定决心!
鸦片战争与林则徐虎门禁烟
➢ 有人说:“如果没有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就不会爆发!”你赞同他的 说法吗,结合下列材料思考。
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 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 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 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 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影响: 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
《南京条约》的签订
《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 不平等条约。
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
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租地建房权利。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 美国兵船可以到中国港口巡查贸易。
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 取得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的权利。
第1课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1 鸦片战争与林则徐禁烟 2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3 《南京条约》的签订
令人感慨的西洋礼物
两份礼物的比较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
鸦片战争与林则徐虎门禁烟
中国 男耕女织 落后的封建时代
英国 率先进行工业革命 先进的资本主义时代
鸦片战争与林则徐虎门禁烟
9600万元
1600万元
《南京条约》的签订 割地:香港岛(香港岛≠香港)
危害: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南京条约》的签订 ➢ 通商:在地图中找出五处通商口岸,这五个地方有何共同点,说明了什么?
上海
广州
宁波
福州 厦门
影响: 便利了资本主义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南京条约》的签订
鸦片战争前后关税税率的变化
Hale Waihona Puke 关税:海关向进 出口商品过关境
止之理。
鸦片战争与林则徐虎门禁烟
纽约·林则徐广场 历史意义: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 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定决心!
鸦片战争与林则徐虎门禁烟
➢ 有人说:“如果没有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就不会爆发!”你赞同他的 说法吗,结合下列材料思考。
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 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 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 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 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第1课 鸦片战争 (共29张PPT)

1838年
吸毒人数:约200万
掠夺白银:约4亿两(1800---1840年)
想一想
鸦片在英国是严禁销售 的,强大的英国却把害 人的鸦片向中国输入, 目的何在?
直接目的: 根本目的:
扭转贸易逆差 打开中国市场
鸦片输入的危害
炮子谣 请君莫畏大炮子, 百炮才闻几个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 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 杀人不计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 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 君知火箭破产业, 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5.史学家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这是因为,鸦片战争( A ) A.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激化了中国社会的矛盾 C.使中国完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6.“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炝声震天;铜灯半 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 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诫 我们应( A ) A.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珍惜土地,保护环境 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第1课 鸦片战争
同学们,谈到古代中国的文明成就,可以 这样说,在近代以前时期的所有文明中,没有 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更发达,更先进。但从 17世纪开始,西方主要国家相继进入资本主 义社会,而中国却依然在封建主义的道路上缓 慢发展。1840年一场血与火的鸦片战争,叩 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古老的中国翻开了近代历史的一页。
《 南 京 条 约 》
开 始 沦中 为 国 半 近 殖 代 民 史 地 的 半 开 பைடு நூலகம் 端 建 社 会
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 辱史和抗争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列强的炮 声”指的是( C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鸦片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2.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历史 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 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 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定都是为了纪念被 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B ) A.关天培 B.林则徐 C.左宗棠 D.邓世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并了解鸦片走私给 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2.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的过程。 3.掌握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4.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 通过对鸦片输入危害、战争原因等分析)。 5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 约》签订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 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 力。
3、思想文化上,鸦片战争后 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抛弃 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求 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 思潮,对封建思想起到了一 定的冲击作用
4、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 从反封建变为既反封建又 反侵略。由此,中国从封 建社会步入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 开端,也是中国旧民主主 义革命的开端
一。说教法.
2,对比法:采用对比法,既适合学
生思维所保留的知觉和具体的特性, 又能满足他们抽象思维能力有所发 展的要求.通过对比所形成的强烈 反差,可以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 象,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 和掌握,但同时要注意启发对比. 3,讨论法: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 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 状态;让他们发现彼此思维中的闪 光点,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第三步,课堂小结,巩固练习(10分钟左右) 首先,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可采用由学生 提出问题自我进行总结的方式,由学生反 馈出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教者进行简单回 顾,再强调本节课重点内容辛亥革命的主 要史实和其历史功绩. 然后,基础知识的训练,做一些基础选择 题和简答题,目的是让学生加强新知识体 系的构建,为随时提取所学
本课的教学设计采用最新形式的教学设 计,灵活设置问题,课堂气氛活跃,充 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注重知 识有效落实,又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 方法,更注重彰显历史教育的人文性, 这较为充分的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但由于时间限制,有些问题没有预设的 深入,其中还有很多细节问题需要进一 步完善。 恳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
重点和难点
重点:
难点
(
1)鸦片战争前夕的 中国和世界(2)鸦片战争的原 因和性质
(
1)鸦片战争的原因(2) 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原因
教学策略
刚上高一的绝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历史有兴趣,课堂上 动手动脑积极,但由于本节课涉及一些历史概念和不同的 史学争鸣,估计他们在记忆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我准 备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播放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像资料将会在学 生头脑中留下很深印象.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当时的场景使 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到情景当中来,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 趣,使其乐于上历史课,克服厌学情绪.
六、介绍单元问题: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林则徐为什么能被后人所敬仰 3.分析为什么鸦片战争中中国会战败 对于基本问题的解决:由同学们课后去寻找答案,组成组一 起做也行,个人自己做都可以。上课发言后,老师在作出总 结。 八、解决基本问题: 1.怎样理解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如果鸦片战争发生在“康乾盛世”时,结果会有所改变吗 对于基本问题第一个由老师讲解;第二个和第三个请学生自 由发言,老师总结发言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学生讨论。(这 个环节后出一道讨论题让学生下去组成小组讨论) 十、总结新课,布置作业
四、中英《南京条约》。内容;赔款、割地 、开通商口岸、协定关税。性质:是中国的 一个不平等条约。影响:破坏了中国的领 土完整和关税、司法主权,中国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走入近代 。五、鸦片战争的影响:1破坏中国的领土 完整和主权独立;2主要矛盾发生变化:3 革命任务发生变化;4社会性质改变;5鸦 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个环节完了 后,出几道选择题,让学生抢答。(在这 个环节中会插入有趣的图片,供学生参考 )
多媒体;
使用多媒体的目的和作用: 使用多媒体的目的要服从于课堂教学目的。多媒体 的运用旨在解决那些用传统媒体难以解决的问题 1.运用多媒体把抽象转化为直观 2.运用多媒体体现数学的严密性 3.运用多媒体可以表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4.运用多媒体更好的训练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 5.运用多媒体教学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和空间观念 6.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重点讲解:第一次鸦片战争 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1、政治上,满清政府开始一步步 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随着 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 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 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经济上,随着列强向中国 倾销产品和对中国丝、茶等 农副产品的收购,逐渐把中 国卷入世界市场;原本占主 导地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 济受到强烈冲击,中国日益 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 部分。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 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这节课面对的是高一的学生,从认知规律看, 他们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 段,虽然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具备了一定 的自学能力,但对抽象的事物却较难理解, 尤其是近代化的内容, 有些概念很难理解, 所以讲课时要尽量直 观,避免一些深奥的 概念,同时要注意对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材整合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列举 1840年至1842年间西方列强发动的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史实, 说明西方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 的深重灾难。从而让学生们知道落 后就要爱的的教训 据此,制定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如 下: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法与学法是统一的,有什么样 的教法就有什么样的学法。 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都必须重视学生的存在,以 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年龄特点来看,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 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 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 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 个性发展。 1、自主性学习法 3、讨论学习法 为了完成三维 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我是这 样做的。
第一步,导入新课(分钟)
一、通过看一段清末鸦片走私对中国 人民残害的短片导入课题。看完之后 问同学们,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会出 现这样的场景,怎样避免呢?学生回 答完,老师进行总结点评
第二步,讲授新课(30分钟)
二、虎门销烟:(开始前先看一组图片)通过三个问题一步 步讲述;1帝国主义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的原因;2鸦片输入 的原因及危害;3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从原因过程,以及一 段真实的史料分析来分析虎门硝烟的意义。)在这个阶段出 个思考题,让学生回答,然后自己总结 三、鸦片战争:目的:英国为了拓展海外市场,掠夺原料 ,倾销商品。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把中国变为英国的原 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导火线: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时 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结果:鸦片战争以中国的 失败而告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第一次鸦片战争
教材分析
教学策略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本课出自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本必修一专 题三内容。本课分两部分,分别是虎门 销烟,既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北京和 原因;另外就是《南京条约》以及鸦片 战争的影响,主要讲的就是影响。本节 科主要阐述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始况,它是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 开始,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教材 中具有开篇电梯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及老师提供的相关资料,结合讨论、 对比等方法分析本课的知识内容。 • 识读《鸦片战争形式示意图》。 • 分析比较为什么在19世纪中西方之间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反 差,从而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学习, 培养学生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2、学生通过鸦片战争认识到清朝封建统治以危机四伏、腐 败不堪的时候,世界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即西方资本主义 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中国已经落后于世界,只有强大才能摆 脱落后挨打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