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
(完整版)语文阅读理解小升初资料专题题目及解析

(完整版)语文阅读理解小升初资料专题题目及解析一、阅读理解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三)野菊花①你见过生长在山坡野地上的野菊花吗?你喜爱那漫山遍野的野菊吗?也许,它不惹人注目。
因为它们只不过是一朵朵普普通通的小花。
②我特别喜爱野菊花。
记得我小时候在南方的外婆家,一年秋天,外婆带我到野外去玩,来到一处山坡上,只见满山盛开着黄茸茸的野菊花。
它那小小的绿色叶片衬托着它那小小的黄色花朵,好看极了。
可当它没有开花的时候,人们以为它是一棵棵小草。
秋天,一旦开花,它就很美,美得自然,美得朴实。
它没有兰花的芬芳,更没有牡丹的富态华贵。
但它生命力很强,花期也长,到了深秋初冬时节,百花凋谢,它却依然开放。
③外婆告诉我,野菊花还有很多用途。
那天我爬上山坡去摘花时,不小心滑了一跤,脚上擦破皮出血了,我直叫痛,这时外婆马上摘下几朵盛开的野菊花,挤出汁,敷在我的伤口上。
我觉得清凉清凉的,不几天伤口就好了。
外婆说,野菊花还有消毒止血的功能。
解放前穷人治伤买不起药,就用干的野菊花熬水洗伤口,还真管用。
外婆又说,野菊花还能清热败火,治感冒。
我没有想到野菊花有这么多用途。
④我长大回到北方上学以后,心里总是惦记着野菊花。
假期去外婆家,总要摘不少带回家里来。
妈妈叫我把野菊花洗净晒干,泡茶喝。
我喝过红茶、绿茶,可从没有喝过野菊花茶。
泡了一杯,尝了一口,只觉得浓郁的香气直入肺腑,真顶得上清凉饮料哩。
⑤野菊花土生土长,朴实无华,无所需求,顽强生长,默默无闻地向人们奉献着。
我觉得人难道不应该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吗?难道不应该像它们那样默默无闻地生长,不求索取,只是给予吗?⑥我愿做一朵小小的野菊花。
(1)给下面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标出序号)清热败火()①失败②打败 3搞坏④解除,清除真顶得上清凉饮料()①支撑②顶撞③相当,抵④顶替,代替(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将这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3)野菊花有哪些用途?(4)概括野菊花品质的句子有哪些?(5)你从野菊花身上学到了什么?【答案】(1)④;③(2)我觉得人不应该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吗? (或者是)人不应该像它们那样默默无闻地生长,不求索取,只是给予吗?我觉得人应该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习题12套附答案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精编习题12套〔附答案〕1. 天堂里的老师他是我分管的病人当中比拟坚强的一位。
他不像有的癌症患者,以绝望、恐惧的态度对待疾病。
他很平静,很配合治疗,而且相当用功,一直坚持自学大学课程。
他叫阿明,19岁,某师范大学二年级学生,血癌。
由于屡次化疗,这个19岁男孩的头发已全部掉光,脸色苍白如纸,只有一双大眼炯炯有神地闪着不屈的青春之光。
入院时130斤的体重只剩下90多斤,同时,也打碎了他的教师梦。
他写了这样的诗句:鸟儿衔走所有快乐的音符风儿吹走描绘明天的彩笔只留下苍白的影子在风中悲泣心中的太阳陨落在无歌的冬季在阿明的隔壁病房,住着一个7岁的小男孩冬冬。
不做治疗时,阿明常去给冬冬讲故事,辅导作业,有时还教几个外语单词。
病房里的寂静和生命走近终点时的压抑因为有了冬冬那清脆的笑声而变得活力四射。
阿明成了冬冬的编外老师。
那天上午查房,阿明突然问我:"医生,我还能活多久?"我故作轻松地说:"起码要活100年,好好过你的瘾。
"他却盯着我的眼睛:"我想知道实情。
"我躲开他那探询的目光,说:"好好做治疗。
"便匆匆逃出病房,心理却非常清楚,这两条鲜活的生命难熬过这个漫长的冬天。
第二天上午,推开病房的门,阿明正在教冬冬写毛笔字,一笔一画,一撇一捺,那么认真那么沉着。
阳光从窗外射进来,仿佛一道灿烂绝伦的光环笼罩他们。
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
还有比这更令人心动的情景吗?没过多久,冬冬死了,弥留时冬冬拉着阿明的手:"我要上学。
"一连几天,阿明没再走出病房,只是闷着看书。
我担忧冬冬的死会影响他的情绪,便劝他保重身体。
他却一把抓住我的手:"医生,我知道我自己活不了多久了,本想等大学毕业后当一名教师,现在看来已经来不及了。
病房晚上10点熄灯太早,您能不能再给我亮一个小时的灯?还剩最后一册我就学完了全部课程。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一、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头卖不掉的牛文/布衣粗食继父正赶着牛一步一步朝集市走去,他是去卖牛的。
说来你不信,牛卖过一次了,就卖到隔壁村子,但时隔不到一个月,牛就跑回来了,任凭继父抽打,它都不愿回买主家。
无奈之下,继父只好把牛暂时留在家中,把卖牛的钱如数退给买主。
前两个月,家里的一头母牛产下了一头牛犊,家里是再也没有多余的牛棚给牛住了;再说了,家里正缺钱用,必须卖掉牛。
卖掉了又跑回来的牛,是一头年轻的小水牛,刚学会犁地,属于耕牛里的“抢手货”,价钱自然卖得高些,如果要卖牛,非它莫属。
自从牛跑回来后,继父就纳闷了,难道牛不仅识途,还恋家?这样的结论,着实让继父吃惊不小。
牛是继父一手养大的,还亲自教它耕地,其中的感情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的。
特别是牛出生两个月的时候,山里很多牲口闹瘟疫,方圆几十里不知死了多少只牛犊,牛的性命是继父用草药磨成的汁液一口一口喂养过才得以存活的。
结果是牛活得好好的,继父却害了一个多月病。
即便继父明白了牛对家的依恋,心里也舍不得让牛走,但为了全家的生计,他还是赶着牛去了集市。
继父打算把牛卖得越远越好,那样,牛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一到集市,牛就感到了离别的气氛,眼里露出了一丝恐惧的光。
这样的感觉让牛很痛苦,它不断用长长的脸蹭继父的腿,一下又一下。
它想尽力讨好一下继父,想打消继父卖掉自己的想法。
每有一个买主和继父讨价还价的时候,牛总是轻轻地晃着尾巴,然后用舌头去舔继父的脸和手。
看到有同类被人从集市牵走,它就发出很大的“哞哞”声,直到继父对它训斥过才肯安静一会儿。
不管怎样,牛还是被一个远道而来的买主买走了,价钱不是很高,但继父说那买主是个老实人,牛跟了他是不会吃亏的。
关键是,买主的家和我们的家相隔两百里以上,也正合继父卖牛的初衷。
牛走了,被一辆手扶拖拉机载走了。
我们都以为,再也见不到牛了。
然而,一年多以后的一个冬日,继父一开门就看到了牛,它就趴在家门口落光了叶子的枣树下……牛的身上布满了纵横交织的伤痕,有些伤还流出带腥味的脓血。
【课内外阅读】最新小升初语文竞赛考试【6套试卷】

一、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以及模拟试题1.课外开心阅读。
草房子(节选)①眼看着就要会演,油麻地小学上上下下就为这么一个必需的秃头而苦恼不堪,柳三下用双手抱住自己的头:“不行。
我不能做秃鹤。
”仿佛不是要剃他的发,而是要割他的头。
很快,油麻地小学的学生们都传开了:“《屠桥》不演了。
”大家都很遗憾。
②秃鹤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当他看到桑桑走来时,连忙过去:“桑桑,你给我送个纸条给蒋老师,好吗?”“好吧。
”桑桑接过纸条。
③蒋一轮打开了秃鹤的纸条,那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蒋老师,我可以试一试吗?——陆鹤。
④蒋一轮先是觉得有点好笑,但抓纸条的双手立即微微颤抖起来。
当校长桑乔看到这个纸条时,他也愣了半天,然后说:“一定让他试一试。
”⑤秃鹤从未演过戏,但秃鹅决心演好这个戏。
他用惊人的速度,将所有台词背得滚瓜烂熟。
⑥在参加会演的前两天,所有参加会演的节目,先给油麻地小学的全体师生预演了一遍,全场不停地响起掌声,孩子们兴奋极了。
⑦秃鹤决定要把戏演得更好,他把这个角色要用的服装与道具全都带回家中。
晚上,他把自己打扮成那个伪军连长,到院子里,借着月光,反反复复地练着。
他将大盖帽提在手里,露着光头,就当纸月在场,驴拉磨似的旋转着,数着板。
那个连长出现时,是在夏日。
秃鹤就是接夏日来打扮自己的。
但眼下是隆冬季节,寒气侵入肌骨,同学们冻得直踩脚,秃鹤却不在意这个天气,就这么不停地走,不停地做动作,额头竟然出汗了。
⑧到灯光明亮的大舞台演出那天,无鹤已胸有成竹。
《屠桥》从演出一开始,就得到了台下的掌声。
观众们激动得把手掌都拍麻了。
秃鹤演得一丝不苟。
他脚蹬大皮靴,一只脚踩在凳子上,从桌上操起一把茶壶,喝得水直往脖子里乱流,然后脑袋一歪,眼珠子瞪得鼓鼓的:“我杨大壳瓢,走马到屠桥……”在与纸月周旋时,一个凶恶,一个善良;一个丑陋,一个美丽,对比得非常强烈。
可以说,秃鹤把那个角色演绝了。
⑨演出结束后,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只管沉浸在胜利的真悦之中,而当他们忽然想到秃鹤时,秃鹤早已不见了。
小升初小升初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00(附答案)

小升初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00(附答案)一、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训练1.做一只美丽的蝴蝶①有一个小男孩,相貌丑陋,说话口吃,而且因为疾病导致左脸偏瘫,嘴角畸形,左耳失聪,讲话和微笑时嘴角歪向一边。
②为了矫正口吃,这个孩子模仿古代一位有名的演说家,嘴里含着小石子讲话。
看着嘴巴和舌头被磨烂的儿子,母亲心疼地抱着他流着眼泪说:“不要练了,妈妈一辈子陪着你……”懂事的小男孩替妈妈擦着眼泪说:“妈妈,每一只蝴蝶都是冲破束缚它的茧.才变成的。
我要做一只美丽的蝴蝶。
”最终,他以坚强的毅力战胜了口吃,能流利地讲话了。
③在努力矫正口吃的同时,他还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
为了获取知识,他默默地承受着别人嘲笑的话语和讥讽的目光,全身心地沉浸在书本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源源不断地汲取力量。
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他从不退缩,总是对自己说“我要做一只美丽的蝴蝶”。
通过发愤学习,他顺利地完成了中学的学业,()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赢得了人们的敬重..。
④1993年10月参加全国总理大选时,他的成长经历打动了无数选民,他的竞选口号“我要带领国家和人民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一经提出,就深入人心,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人们纷纷把选票投给了他,使他以高票当选为总理。
⑤他就是加拿大第一位连任两届的总理让·克雷蒂安,人们亲切地称他为“蝴蝶总理”。
1.给下列加点字标出正确的读音。
丑陋.______ 疾.病______ 偏瘫.______ 畸.形______磨.烂______ 束.缚______ 沉浸.______ 汲.取______2.请你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敬重:(2)如饥似渴:3.填入文中括号里最恰当的关联词是()A.因为……所以……B.不仅……还……C.尽管……还是……D.无论……都……4.第③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A.点明中心B.总领全文C.承上启下D.首尾呼应5.请你根据史意,写出“每一只蝴蝶都是冲破束缚它的茧才变成的”这一句中“茧”的含义。
小升初小升初阅读理解100篇及答案

小升初阅读理解100篇及答案一、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训练1.意外赔偿①那年初春,我在房前的小院里种了一些蔬来。
悉心栽培了数月,到仲夏时院子里已是满眼油绿,让人看着心醉。
每天我都在这里盘算着能有多少收获。
②那天天气极好,阳光柔和,没有一丝风。
看着蔬莱大多已经成熟,我兴奋地给朋友们打电话,邀请他们来与我分享劳动成果。
打完电话,我便骑着单车到附近超市购买烹调所需的调味品。
③两个小时后,我提着沉重的购物袋推开栅栏门,发现院子的地上凌乱地散落着一些嫩绿的菜叶。
天啊!我的蔬菜转眼间已是叶落茎断。
这是谁跑进来践踏了我的劳动成果?④突然,一个黄白相间、圆鼓鼓的家伙在蔬莱间蹒跚挪动,不时抖动着翅膀发出“嘎嘎”的叫声。
我站在那里,气得一时说不出话来,真不敢相信这么一个小东西会把我的莱园糟蹋成这个样子。
⑤和鸭子是讲不通道理的。
但是,我决定要为自己讨个说法。
我想起住在隔壁的那个老妇人养了几只鸭子。
甚至听人谈论过,那老妇人几十年守寡,性格古怪,与周围的邻居很少讲话,她唯一的喜好就是饲养一些小家禽。
⑥我按捺着心中的恼怒,用力敲开了她的房门:“请问夫人,您养的鸣子都在您的院子里吗?”⑦她没有支声,默默地从我身边走过去,弓着腰用她那干瘪的手指指点着地上的鸭子。
她反复数了几遍,然后转过头呆滞地打量着我。
看得出,她的目光中带着许多疑问。
⑧“如果少了一只的话,那么它现在正在我院子里美餐呢!”我直截了当地说。
老妇人愣了一下,一言不发地跟着我到莱园子里去找鸭子。
⑨此时,那鸭子依然不停地啃着我的蔬莱。
老妇人快步跑过去抱起鸭子,然后站在那儿静静地等待我的发落。
10“夫人,让我说您什么好!请看好您的鸭子,这样的事我不想再看到厖”我气愤地说,但不失礼貌。
11老妇人颤巍巍地点点头,一言不发,而后抱着那只鸭子蹒珊地走了。
12几个月后,老妇人搬走了。
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她,而那场莱园“风波”也被时间渐渐淹没了。
13圣诞节到了,轻柔的雪花把快乐的夜晚点缀得宛如仙境。
人教版小升初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小升初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成果:___________________(一)权利黑熊、灰狼、狐狸组成一个匪徒团伙,经常肆无忌惮地攻击羊群,使羊群不得安静。
羊群中的头羊确定实行分化的方法应付这伙匪徒。
于是采纳进谗言、挑拨离间等方法,但都没有胜利,因为黑熊、灰狼、狐狸团结得很严密,它们并不信任谣言。
后来头羊死了。
死前,它把位置交给一位年轻的羊。
这位年轻的羊并没有干脆上任,而是提出了一个令大家特别惊讶的安排。
它说,要请黑熊、灰狼、狐狸其中的一个来担当羊群的头领。
对此,大家都坚决反对。
但是被委以重任的年轻山羊却坚持自己的主见。
它把这一确定传递给黑熊、灰狼、狐狸。
它们都特别兴奋,谁要是当上羊群的头领,就意味着拥有整个羊群的指挥权,这里的好处太多了。
可是,由谁来当这个羊群的头领呢?黑熊想:我在团伙中力气最大,作的奉献也不小,这羊群的头领应当由我来当。
灰狼想:我在团伙中最为猛烈,咬死的山羊最多,论奉献我最大,这羊群的头领应由我来当。
狐狸想:我在团伙中是智多星,许多点子都是我想出来的,我起的作用是最大的,这羊群的头领应由我来当。
为此,它们争吵起来,谁也不服谁。
就这样僵持起来,火气越来越大。
黑熊首先起7杀机,它确定用武力除掉灰狼和狐狸。
黑熊趁灰狼不备时突然向它发起7攻击,一下子就咬断7灰狼的颈项。
黑熊还打算向狐狸下手。
狐狸看出黑熊的心思。
它到处防范着黑熊,同时,打算除掉黑熊。
它找到一个经过猎人假装的陷阱,陷阱上面只有一层树枝。
于是,它便躺在上面假装睡觉。
因为狐狸身子轻,并没有陷下去的危急。
黑熊发觉有了动手的时机,于是它猛扑向狐狸,可狐狸却快速地躲开了,黑熊却一头栽进了陷阱里。
剩下的只有狐狸了,它对羊群已构不成威逼了。
这时,众羊才知道,权利原来只是一个陷阱。
1.给加点字注音并说明词语。
肆无忌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挑拨离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黑熊、灰狼、狐狸组成的匪徒团伙中,它们自诩的强项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3.年轻的头羊提出一个怎样的安排?这个安排为什么令大家特别惊讶,而让匪徒团伙特别兴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4.本文结尾说"权利原来只是一个陷阱",你怎样理解这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5.分析一下年轻的头羊提出的安排为什么能获得胜利。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专题01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有答案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第一讲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考点解读概括文章内容分为概括某一件事和概括全文内容。
(1)概括某一件事的方法有:①通读全文,进行定位。
在通读文章后,看文章详细叙述事件的文字分别在第几段,确定答题区域之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总结:A.摘录句段法。
关注文中的总起句、过渡句、重点段落,答题时可直接引用原文语句。
B.要素归纳法。
找出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并合理组织语言。
C.段意合并法。
对于结构比较复杂的记叙,要将重点段落筛选出来,将其段意进行整合。
②理清事件,梳理结构层次。
看文章介绍了几件事,再看哪几段都是围绕一件事写的,把这几段划分在一起。
或者根据文段中的一些关键词来划分层次,如“第一次”“第二次”“后来”等,依据段落层次来概括每个具体事件。
(2)概括全文内容的方法有:①标题拓展法。
如果标题本身就是一个事件的话,那么可以在标题的基础上增加相应要素,对其进行拓展。
②六要素归纳法。
六要素中,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最主要的。
如果文中特意强调了时间或地点,概括时就加上;如果文中的地点、时间总是在不断变化,则不需要加入。
③中心句提取法。
找到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句子,对其再加工。
④分层归纳法。
先分层(或部分),明确各层(或各部分)大意,再将大意归纳起来。
考点训练听到幸福①去年冬天,我到北方的某个山村采访,在村里老乡家住了半个多月,每天心浮气躁又无所事事,我去得最多的地方是村口那个小火车站。
②火车站很小,但每天仍有几趟车鸣着汽笛在我边缓缓停下,然后再鸣笛加速离开,那汽笛声,远听雄浑沉厚,近听尖锐刺耳。
③我发现,每天下午都会有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在入神地听着,并随着火车的远近而摆动着他的脑袋,火车走远了,他脸上露出惬意的微笑,若有所思的样子,似乎在回味着什么美好的事情。
④我和那个朴实的乡村妇女聊了起来,他妈妈说,男孩儿在两岁时,一场大病使他的听力严重受损,只能听到分贝很高的声音,而这个小山村里他能经常听到的就是火车的汽笛声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一)山茶花你见过山茶花吗?真是美极了。
有红的、白的、紫的、粉红的、墨色的等等。
有的一株树上就有好多颜色,甚至一朵花上就有彩色缤纷。
譬如山茶的白吧,那是怎样的白啊!像高山飞溅出水片一样晶莹,一样凉入人心脾。
但它又不会刹那间消失,难以把握,而是静静地呈现在你的眼前,让你观赏个够。
再如那墨茶,如果以为是一团墨,那就大错特错了,那是丽日下千丈深潭的深沉,带着波光,又带着阳光。
那粉红的呢?也许只有九天的织女用早晨的红霞和晴午的白云在天机上织就的轻绡,才可比拟吧……山茶花的花形也很美,潇洒地舒展着单瓣的,也有重瓣的,有叠成六角形或八角开花,大小疏密排列有致。
即使闭上眼,你还是会感受到。
啊!多美啊……有一次,我问一位老花农:“山茶花为什么这样美?”他乐呵呵地说:“你没看到山茶花骨朵的那股特别劲?” 我这才记起山茶骨朵来,果真特别!一般的花,开放不久才打骨朵,山茶呢?几乎是花一谢就冒出了来年新花骨朵。
原来山茶的骨朵是这样一个月又一个月,一季有一季地准备着,下了那么大的功夫,花了那么大的力气,开出的花怎么不美呢?啊!山茶的骨朵,好一股特别劲!1、根据下面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繁多而凌乱。
()(2)轻轻的青丝织成的绸子。
()(3)晴朗的中午。
()(4)神情姿态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
()2、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比如()展现()欣赏()陈列()3、第三自然段对上下段起着的作用。
4、用“ ”画出描写“山茶骨朵特别之处”的语句。
5、填空。
文章以瀑布溅出的水片来比喻白色的山茶花,突出它的和特点。
6、文章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山茶花的和,深情地赞颂了山茶花的与山茶花骨朵的。
7、“原来山茶的骨朵是这样一个月又一个月,一季有一季地准备着,下了那么大的功夫,花了那么大的力气,开出的花怎么不美呢?”读了这句话,你得到了什么启发?错误()缓慢()百思不解()经验()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显然:恍然大悟: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有好几种解释,在你认为最恰当的解释在打“√”。
(1)“为什么?”爸爸追着问。
A、追赶B、追究C、追求D、事后补办(2)遇到问题应该好好想想,否则会闹出笑话。
A、扰乱B、热闹C、产生;出现D、开玩笑;逗5、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懂得了什么?(二)家乡的桑树我的家乡在美丽的长江三角洲,那儿长满了桑树,我爱家乡的桑树。
春雨如丝,泡开了粉红的桃花,饮醉了嫩绿的垂柳,也惊醒了梦中的桑树。
一片片桑叶长出来了,小小的,嫩黄嫩黄的,只要梢不注意,那些在微风中绍手的已经是长大了的叶子。
顺着“沙沙沙”的声音走进屋子,你瞧,那一只只白胖胖的蚕儿在一片片桑叶上吃得正欢呢!桑叶长多了,渐渐地树上就挂满桑葚(shèn)。
我和小伙伴拾完麦子,常溜到桑树下,几个人使劲一摇树,“扑啦啦”,熟透了的桑葚边撒满一地,一个个红得发紫。
拣一个放进嘴里,细腻(nì)而柔软,那滋味就甭提了,甜得叫人心醉。
没熟透的桑葚是不会掉下来的。
有时,我们等急了,会爬上树去摘了吃。
那桑葚有酸又甜,多吃几个,就觉得牙齿又酸又软,连豆腐也咬不动了,两眼也被酸得眯成一条线,只好无可奈何地望着满树红中透紫的桑葚了。
家乡的大伯大叔们爱用桑木扁担,他们常为自己有一两件桑木家具和农具而感到自豪。
1、短文是按的顺序写的。
2、作者从、和三个方面写桑树。
其中和是详写。
3、用“ ”画出两个拟人句。
用“ ”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4、“只好无可奈何地望着满树红中透紫的桑葚了。
”这句话形象地刻画了“我们” 的心理。
5、作者主要抓住和来描述熟透了与未熟透的桑葚,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叙述,熟透了的桑葚,未熟透的桑葚则。
6、桑树的作用是:桑葚可以,桑木可以用来制作和。
7、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找出两个错字改正过来,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只要梢不注意,那些在微风中绍手的已经是长大了的叶子。
”()()(三)我不是有腿病吗,不但不利于行,也不利于久坐。
我不知道花草受我的照顾感谢不感谢我,我可得感谢它们。
我工作的时候,总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
如此循环,让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有益身心,胜于吃药。
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者天气突变,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十分紧张。
几百盆花,都要很快地抢到屋里去,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
第二天,天气好转,又得把花都搬出去,就又一次腰酸腿疼,热汗直流。
可是,这多么有意思呀!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1、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1)有益身心:(2)胜于吃药:2、文中作者用两个,是强调。
“这多么有意思呀”的“这”指的是。
“这多么有意思呀”是对来讲的,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脑力劳动”是指,“体力劳动”是指。
4、从文中画出一个句子,来说明“如此循环”的意思。
5、这段话的最后一句是句。
把它改成陈述句。
6、这段话讲两层意思:养花的好处和养花的乐趣。
按这两层意思,把“||”把这段话分为两层。
(四)我出生的那一年,春天来得较早。
在我满月的前几天,北京已经刮过两三次大风。
||是的,北京的春风似乎不是把春天送来,而是狂暴地把春天吹跑。
||在那年月,人们只知道砍树,不晓得栽树,慢慢地山成了秃山,地成了光地。
北边的秃山挡不住来自塞外的狂风,北京的城墙,虽然那么坚厚,也挡不住它。
||寒风,卷着黄沙,鬼哭神号地吹来,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春天变成黄天,降落着黄沙。
地上,含有马屎驴粪的黑土与鸡毛蒜皮一齐得意地向天空飞。
半空中,黑黄上下,渐渐混合,结成一片深灰的沙雾,遮住阳光所在。
太阳的地方,黄中透出红来,像凝固了的血块。
1、这段文章主要写的是2、这段文章可以分成四层(已用“||”号标出),请写出第三层的意思:3、把文中概括地写旧北京春风的特点的句子用“ ”标出来。
4、本文的第四层在写法上的特点是:5、判断。
下面的句子,是比喻句的打“√”,不是的打“×”。
(1)慢慢地山成了秃山,地成了光地。
()(2)地上,含有马屎驴粪的黑土与鸡毛蒜皮一齐得意地向天空飞。
()(3)太阳的地方,黄中透出红来,像凝固了的血块。
()(五)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数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的工程最艰巨。
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
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
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
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
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的三倍长。
他跟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
从山顶往下打直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
这样一来,几个工作面可以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一半。
1、给这段文章加个小标题:2、詹天佑根据不同地势,采用了和等方法开凿隧道。
3、根据文章的叙述,在括号里写出两座山名;然后用箭头号“ ”在示意图上分别画出两个隧道的开凿方法。
()()(六)一幅年画新春佳节之际,妈妈买来一幅年画。
我粗粗一看,这幅画并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地方。
我心想:书店里有那么多色彩鲜艳的年画,妈妈为什么要买这幅画呢?我一边琢磨,一边细细地欣赏起来。
这是一幅国画,画的背景是巍峨挺拔的高山,被淡淡的烟云笼罩着,使群山若隐若现,令人格外神往。
山坡下横插过来一枝苍劲的松树,松树下是一对飞奔的骏马,奔在前头的是一匹枣红马,它浑身火红,仰天长撕,红色的鬃毛高高飘起,全身的肌肉十分健美有力,枣红马腾空而起,连柔软而漂亮的马尾巴也甩得很起劲。
我想:“画家也许是把《三国演义》里关羽的坐骑——赤兔马画在这里面了吧。
”好不威风啊!看着看着,我心里痒痒的,真想骑上枣红马奔驰一番,那才叫痛快哩!紧挨着枣红马旁边是一匹白马,从头到尾一片洁白,连一根杂毛也没有,像一团白云轻轻飘来,显得那么洒脱矫健,分明是一匹千里马。
我越看越着迷,似乎听矿了它们“得得”的马蹄声,看到了它们身后卷起的阵阵尘土,仿佛看见它们自由自在地飞驰在宽广的原野上。
这时,我猛然想起刚才的疑问,便跑去问妈妈。
妈妈神秘一笑,反问我:“你属什么呀?”我恍然大悟,抢着说:“知道了,知道了,我属马,这年画上的马象征着我,您希望我努力学习,不怕挫折,永远向前飞奔,对吗?”妈妈满意地点点头。
啊!马儿,你知道这是妈妈对我多么殷切的期望,也是多么美好的愿望,我决心要让这愿望变成现实。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1)若隐若现——(2)恍然大悟——2、这幅画上画有、、、。
3、妈妈为什么给“我”买这幅画?4、用“ ”画出本文的一个拟人句。
5、用“ ”画出与文中画“ ”线相呼应的句子。
(七)探望我们班里的男同学很封建,一向认为“男女有别”,老不愿意搭理我们女生,连那几个男同学干部见了我们也常常避得老远。
我常想找机会让他们的思想来个chè dí()的转变。
|| 机会终于来了,有位“封建”小队长生病了,这回我可要去破破他的规矩。
那天下午,我收拾起书包,拔腿就向医院跑去,可到病房门前我yōu yù()了,一个女同学去探望男同学,真有些不好意思呀。
但是“要下决心改变男同学的思想”这个念头使我zēnɡ tiān()了力量,我迈上一大步,推开了房门。
他的神情真使我好笑:只见他抬起头看见了我,嘴巴张得老大老大的,眼睛瞪得滚圆滚圆的。
我笑着上前,说:“怎么?不欢迎我来吗?”他半晌才醒悟过来,低着脑袋,像蚊子叫似的低声说:“啊,欢迎,欢迎,请坐请坐。
” 我笑着问了他的病情,告诉了他学校里的一些情况,我们还谈得挺投机呢?最后我对他说:“你一定感到很奇怪,我怎么会来看你的呢?我就是想破破你们不理女同学的规矩,今天我们的谈话不是很好吗?” 他摸了摸脑袋瓜,不好意思地笑了。
|| 第二天,老师用激动的语气向大家讲述了这件事,末了说:“沈海敏这件事做得真有意义,你们说对不对?” 同学们的眼光一齐向我射来,这眼光不再包含着嘲笑、惊异,而是包含着赞美和钦佩。
1、在文中拼音后面的括号里写上词语。
2、按划分好的段落,写出各段的段意。
3、改写句子。
(1)把“今天我们谈话不是很好吗?”改为陈述句。
(2)把改为反问句。
4、“我们班里的男同学很封建。
”“封建”在这里指,“沈海敏这件事做得真有意义。
”“沈海敏”是谁:5、解释带点的字的意思。
老远:男女有别:挺投机:6、这篇文章反映了作者(八)位于江西省的鄱(pó)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它像一粒最大的绿宝石点缀在祖国母亲金色的腰带——长江上。
它令人向往,令人赞美。
鄱阳湖令人陶醉的是它的美丽多姿。
风平浪静的时候,鄱阳湖就像一面大镜子,湖边的青山,倒映在湖中,不正是仙女在梳洗打扮吗?微风吹过湖面的时候,碧波荡漾,在金色的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叫人心旷神怡。
当湖面狂风大作的时候,几百里的水面白浪滔滔,汹涌澎湃,风声水声响成一片,就像那千军万马在冲锋陷阵……鄱阳湖无论什么时候,都会使人产生遐想,兴奋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