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章 孟子.

合集下载

从《齐桓晋文之事章》看孟子的论辩艺术

从《齐桓晋文之事章》看孟子的论辩艺术

三一文库()〔从《齐桓晋文之事章》看孟子的论辩艺术〕从《齐桓晋文之事章》看孟子的论辩艺术纵观《齐桓晋文之事章》此篇文章,此文系统而具体地阐述了“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仁民、富民、教民的仁政主张,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被体现地淋漓尽致。

但除此之外,孟子的论辩艺术也是其中之一亮点,对话方式的辩论使人耳目一新。

下面则将从三个方面分析此文中所体现的论辩艺术。

一、投其所好,妙设机巧。

论辩中极其忌讳的一点就是长驱直入,不顾对方的反感点在何处。

这样的话,将会使自身失去对话的主动性,整个对话的气氛也将产生一种尴尬的气氛,也不利于对话的继续进行。

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章》中便十分注意到了这一点,本文意在宣扬王道,却不直言王道,而以齐宣王问齐桓晋文之事发端,引出孟子的一段立场鲜明的谈话。

孟子的答语既表明第1页共4页了对霸道的态度,又机智委婉地把谈话引向王道。

但下文又不正面谈王道,而以“以羊易牛”的事例肯定齐宣王有不忍之心,具备行王道的基本条件,借此打开话题,鼓起齐宣王行王道、施仁政的信心和兴趣。

到齐宣王提出疑问之时,孟子仍不直说自己的仁政学说,而是以一系列比喻,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

要使齐王真正倾心王道,必须根除他心中以霸道得天下的大欲。

对此,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是什么,却故意不直说,欲擒故纵,先说五种不足,才引出大欲。

然后以缘木求鱼和邹与楚战,说明齐王之大欲的行不通和危害。

到这里,文章已渐入尾声,紧接孟子才阐述自身的最终观点,如此也水到渠成,另齐宣王心服口服。

孟子从容不迫,由远及近,步步巧设机关,使齐宣王不得不同意他讲的道理。

二、笔带锋芒,气势逼人。

相比较孟子与齐宣王两人在辩论中的气场而言,齐宣王地位较为尊贵这点无可否认,但是,在气场的大气压下,不得不说,孟子的气势更强,充满这纵横家的气概,具有说服力与感染力。

孟子的论辩多以事实为基础,论辩起来有理有据,而且有的放失,言必有中。

孟子散文的气势与他个人的性格有关,出生与战国的孟子,性情刚烈豪爽,泼辣直率,始终是一种傲岸不逊的气度,保持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翻译及注释.doc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翻译及注释.doc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翻译及注释齐桓晋文之事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我整理的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原文齐桓晋文之事作者:孟子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不识有诸?"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孟子青少年
孟子长大后,被孔子的儒家思想所吸引,于是决定 离开邹国到孔子的家乡鲁国深造,其老师正是孔子的孙 子子思的徒弟。通过学习,孟子认为孔子是有 人类以 来最伟大的人,于是他立志发展孔子的思想。
孟子受教免休妻 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向母其曰:“妇无礼, 请去之。”母曰:“何也?”曰:“踞。”其母曰:“何知 之?”孟子曰:“我亲见之。”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 礼。《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 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 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于是孟子自责, 不敢去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作者: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 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 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 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 必胜矣。
未学篇目中的孟子名言
1、老 吾 老 以 及 人 之 老,幼 吾 幼 以 及 人 之 幼。
2、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5、老 而 无 妻 日 鳏,老 而 无 夫 日 寡,老 而 无 子 日 独 ,幼 而 无 父 日 孤,此 四 者 ,天 下 之穷 民 而 无 告 者。 6、尽 信 书 不 如 无 书。 7、富 贵 不 能 淫,贫 贱 不 能 移,威 武 不 能 屈,此 之 谓 大 丈 夫。 8
孟子故居
孟子林
孟子林亦称亚圣林,是葬埋孟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位于邹城市区东北 12公里的四基山西麓。据林内北宋景祐《新建孟子庙记》碑和孟氏《三迁志》载: 孟子林始建于景祐四年(1037年),经元、明、清历代扩建增修,至清康熙年间 已形成730亩地的规模。林内树木茂密、古老苍劲,是国内现存规模宏大、历史 悠久的家族墓地之一。1998年被定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孟子林前有狭长的神道,两侧古柏、白杨参天。神道中段有一座石拱桥(俗 称御桥),桥旁新竖有“亚圣林”行书巨碑,为国内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所书。 自拱桥向北是一条石砌甬道,直通享殿。享殿重建于明嘉靖年间,五楹,高大宽 敞,是孟氏后裔祭祀孟子的场所。殿内有供案和孟子神位,还有宋、元、明、清 碑刻9块,详细记载着历代皇帝祭祀孟子的祭文和孟子林修建的情况。享殿后即 孟子墓,高大的土冢上面绿草如茵,墓前有螭首龟趺巨碑,上书“亚圣孟子墓”, 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重建。 每年旧历四月初二日,是孟子林古会,成千上万的孟氏子孙和老百姓来到这 里游览、瞻拜。

鲁教版必修五《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和译文

鲁教版必修五《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和译文

齐桓晋文之事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不识有诸?”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则王许之乎?”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技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言举斯心如诸彼而已。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故事情节 本文记孟子游说宣王行仁政。说明人皆有不忍 之心,为国君者,只要能发扬心中这种善端,推己 及人,恩及百姓,就不难保民而王。 (1) 1- 4段 孟子避开齐宣王询及齐桓公、晋文 公所创立的霸业之事,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 (2) 5-14段 孟子举「出以羊易牛」一事,说明 宣王有不忍之心,已具备「王天下」的条件。
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 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 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 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
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 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 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 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 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 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 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是继孔子之后影 响最大的儒学大师。


15-20段 说明宣王未能王天下,是「不 为」,而非「不能」。 (4) 21-22段 孟子通过论证推恩的方法与 效果,比较推恩与否的利害,说明能推恩即 可实行王道,泽及百姓。
(3)
1. 孟子并非真的不知道“桓文之事”,在《论 语》和《孟子》的其他篇章中对此事都有所评 价,那么他为什么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 者”“臣未之闻也”呢?圣人也会说谎么? 齐桓公和晋文公都是“春秋五霸”之一,齐 宣王问“桓文之事”的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讨称霸 天下的办法,而孟子如果直接回答了,就必然会 使话题与自己“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背道而驰, 说服齐王的意图便绝难实现了。所以,他巧妙地 回避了这个问题,用“臣未之闻也”这样的话推 掉了。这不是有意说谎,而是采用了避实就虚的 战术,他在设法给自己将要讲的内容铺设道路— —后文便用“无以,则王乎”的问题,抓住齐宣 王的关注点,化被动为主动,引导着齐宣王步步 走向自己的理想王国了。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知识要点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知识要点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知识要点1.大力宣扬“人性善”,提出“民贵君轻”说的先秦思想家是孟子。

2.先秦散文中,使用大量排偶句,感情强烈,气势充沛并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独特比喻的是《孟子》。

《齐桓晋文之事章》1.记述了孟子同齐宜王的谈话。

“以羊易牛”的事例采用比喻的手法。

2.内容顺序:以羊易牛的仁术,不能与不为的区别,反对霸道,仁政的内容。

3.用于反对霸道(称霸必败)的比喻是“缘木求鱼”。

(就好像爬上树去捕鱼一样)成为后世的成语。

4.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先秦思想家是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5.孟子“仁政”主张的主要内容及其进步性和局限性:(1)内容:①富民:一定的产业,注意养殖。

②教民:学校教育,孝悌之义。

(2)民本思想,同情百姓。

战国时期,分裂走向统一,战争不可避免。

(3)仁政主张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不切实际;仁政主张脱离现实,无法实现。

(论述)6.以“以羊易牛”为例分析孟子善于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的论辩技巧:第一段开门见山地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后,即通过“以羊易牛”一事的分析,说明齐宣王有推行仁政之心。

在整个论辩过程中,孟子善于根据对方心理因势利导,始终掌握对话的主动权,时而旁敲侧击,时而单刀直入,时而欲擒故纵,时而咄咄逼人,表现了高超的论辩的技巧。

(简)7.“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典新”“挟泰山以超北海”“缘木求鱼”各自喻义和作用:“明察”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是不为;“挟泰山”说明有的事确实做不到是不能,“缘木”以战争霸道方法统一天下之不可能。

生动形象,令人警醒。

(简或选)。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译文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译文

孟子的主要观点
孟子在对话中强调了君主的道德责任和仁政 的重要性,认为君主应以人民利益为重,实 行仁政,而非单纯追求功利和权力。
对读者的建议
深入思考
读者可以深入思考孟子提出的观 点和论据,结合自己的思考和理
解,形成自己的看法。
实践应用
读者可以将孟子的观点应用到实 际生活中,尤其是在处理人际关 系和领导力方面,以更好地理解
和实践孟子的思想。
拓展阅读
对于想要更深入了解孟子思想的 读者,可以阅读《孟子》的其他 篇章以及其他相关文献,以获得
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THANKS
感谢观孟子则以“霸道”不可行,劝说齐宣王实行仁政。经 过一番辩论,齐宣王最终被说服,决定尝试推行仁政。孟子感到欣慰,便创作了《齐桓晋 文之事》一文,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念和主张。
02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
段落一
总结词
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问孟子如何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孟子则以仁义之道回 应。
详细描述
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问孟子:“你有什么可以教导我的吗?”孟子回答:“ 有,仁义而已矣。仁者爱人,义者知礼。以此修身,则贵为天子,富可敌国。 ”
段落二
总结词
孟子向梁惠王阐述了如何通过仁义之道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即通过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来实现。
详细描述
孟子对梁惠王说:“欲贵其身、富其家、治其国、平天下,莫不以仁义为本。仁 者爱人,义者知礼。君行仁义,则天下归之。故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不仁则失 义,不义则失身。”
目的
旨在提醒统治者关注民生,推行仁 政,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背景介绍
时代背景
战国时期,各国纷争不断,民生凋敝。齐宣王在位期间,虽然表面上国家繁荣昌盛,但实 际上社会矛盾尖锐,百姓生活困苦。

中考文言文《齐桓晋文之事》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齐桓晋文之事》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齐桓晋文之事》全文详细翻译本文是关于中考文言文《齐桓晋文之事》全文详细翻译,感谢您的阅读!齐桓晋文之事作者:孟子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我)可以听听吗?”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学生中没有称道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因此后世失传了。

我没有听说过这事。

(如果)一定要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齐宣王)说:“要有什么样的道德,才可以行王道以统一天下呢?”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孟子)说:“安抚老百姓而称王天下,便没有什么人能抵御他了。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宣王)说:“象我这样的人,能够安抚老百姓吗?”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孟子)说:“可以。

”曰:“可。

”(齐宣王)说:“根据什么知道我可以做到呢?”曰:“何由知吾可也?”(孟子)说:“我听胡龁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

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来祭钟。

”大王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就这样没有罪过而走向受刑的地方。

”(那人问)道:“那么,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哪能废呢?用羊来换它吧。

”’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不识有诸?”(齐宣王)说:“有这事。

”曰:“有之。

”(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行王道以统一天下了。

老百姓都以为大王是吝啬。

我确实知道您是出于一种不忍的同情心。

”曰:“是心足以王矣。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齐宣王)说:“是的,的确是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

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就是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毫无罪过而走向受死的地方,所以用羊去换它。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原文、注释、译文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原文、注释、译文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原文、注释、译文【原文】《齐桓晋文之事》《孟子》齐宣王①问曰:“齐桓②、晋文③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④桓文之事者,是以⑤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⑥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⑦民而王,莫⑧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⑨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王见之,曰:‘牛何之⑩?’对曰:‘将以衅钟(11)。

’王曰:‘舍之! 吾不忍其觳觫(12),若(13)无罪而就(14)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 以羊易之。

’不识有诸(15)?”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

百姓皆以王为爱(16)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

齐国虽褊小(17),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18)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以小易大,彼恶(19)知之?王若隐(20)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21)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22)也,是乃仁术(23)也,见牛未见羊也。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24)也。

”王说(25),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夫(26)我乃(27)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28)焉。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29)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30),而不足以举一羽;明(31)足以察秋毫(32)之末,而不见舆薪(33)。

’则王许(34)之乎?”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35)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36)保(37),为不用恩焉。

故王之不王(38),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39),何以异(40)?”曰:“挟太山(41)以超北海(42),语(43)人曰:‘我不能。

从《齐桓晋文之事章》看孟子的论辩艺术

从《齐桓晋文之事章》看孟子的论辩艺术

从《齐桓晋文之事章》看孟子的论辩艺术从《齐桓晋文之事章》看孟子的论辩艺术纵观《齐桓晋文之事章》此篇文章,此文系统而具体地阐述了“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仁民、富民、教民的仁政主张,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被体现地淋漓尽致。

但除此之外,孟子的论辩艺术也是其中之一亮点,对话方式的辩论使人耳目一新。

下面则将从三个方面分析此文中所体现的论辩艺术。

一、投其所好,妙设机巧。

论辩中极其忌讳的一点就是长驱直入,不顾对方的反感点在何处。

这样的话,将会使自身失去对话的主动性,整个对话的气氛也将产生一种尴尬的气氛,也不利于对话的继续进行。

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章》中便十分注意到了这一点,本文意在宣扬王道,却不直言王道,而以齐宣王问齐桓晋文之事发端,引出孟子的一段立场鲜明的谈话。

孟子的答语既表明了对霸道的态度,又机智委婉地把谈话引向王道。

但下文又不正面谈王道,而以“以羊易牛”的事例肯定齐宣王有不忍之心,具备行王道的基本条件,借此打开话题,鼓起齐宣王行王道、施仁政的信心和兴趣。

到齐宣王提出疑问之时,孟子仍不直说自己的仁政学说,而是以一系列比喻,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

要使齐王真正倾心王道,必须根除他心中以霸道得天下的大欲。

对此,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是什么,却故意不直说,欲擒故纵,先说五种不足,才引出大欲。

然后以缘木求鱼和邹与楚战,说明齐王之大欲的行不通和危害。

到这里,文章已渐入尾声,紧接孟子才阐述自身的最终观点,如此也水到渠成,另齐宣王心服口服。

孟子从容不迫,由远及近,步步巧设机关,使齐宣王不得不同意他讲的道理。

二、笔带锋芒,气势逼人。

相比较孟子与齐宣王两人在辩论中的气场而言,齐宣王地位较为尊贵这点无可否认,但是,在气场的大气压下,不得不说,孟子的气势更强,充满这纵横家的气概,具有说服力与感染力。

孟子的论辩多以事实为基础,论辩起来有理有据,而且有的放失,言必有中。

孟子散文的气势与他个人的性格有关,出生与战国的孟子,性情刚烈豪爽,泼辣直率,始终是一种傲岸不逊的气度,保持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

必修下册《齐桓晋文之事》字词翻译

必修下册《齐桓晋文之事》字词翻译
王曰:“吾惛(糊涂),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 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谦辞,愚钝),请(请允许我)尝试 之!”
曰:“无恒产(固定财产)而有恒心(长久的善心)者,惟士 (有操守的读书人)为能。若民(百姓,与士相对),则无恒产,因 无恒心。苟(如果)无恒心,放(放纵)辟邪(不正)侈(过度), 无不为(做)已。及(等到)陷于罪,然后从而刑(动词,处罚) 之,是罔(同“网”,用网捕捉 陷害)民也。焉(疑问词)有仁人 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规定)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 (侍奉)父母,俯足以畜(养活)妻子,乐岁(丰年)终身饱,凶 年(荒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动词,做好事),故民之从 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
然(这样),心为甚。王请度(估量,考虑)之。抑(抑或 或者 还是)王兴甲兵,危(使⋯⋯受到危害)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
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想要)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或者)为采色 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宠臣)不足使令于前与? 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为了)是(这)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有复(回复,禀报)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重 量单位 千钧一发),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视力)足以察秋毫(秋 天鸟兽身上长出的毫毛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整车柴火)。’ 则王许(相信)之乎?”
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否!”
“今恩足以及(推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表转折, 却)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判断词,是)不用力焉;舆薪之 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表被动,被)保,为不用恩焉。 故王之不王(动词,行王道),不为(动词,做)也,非不能也。”

《齐桓晋文之事章》

《齐桓晋文之事章》
①复:白,报告。 复 ②钧:三十斤为一钧。 钧 ③秋毫 秋毫:秋天兽毛的尖端,这里指最细微难见之物。 秋毫 ④舆薪 舆薪:一车薪柴。 舆薪 ⑤许:听信,同意。 许 ⑥今恩足以及禽兽句:前省去了“曰”,表示语气很紧促。 今恩足以及禽兽句: 今恩足以及禽兽句 ⑦百姓之不见保句 百姓之不见保句:见,被。 百姓之不见保句 ⑧故王之不王 故王之不王:前一个“王”指的是齐宣王,后一个“王”同文章前面的“无以, 故王之不王 则王乎”的“王”,指王道。 ⑨形:情形、状况。 形
①是:这,此。 ②爱:吝啬。 固知:本来就知道。 ③固知 ④然:对,是。 诚有:确实有。 ⑤诚有 褊小:土地狭小。 ⑥褊小 无异:异是动词,奇怪,疑怪的意思。无异就是莫怪的意思。 ⑦无异 ⑧恶:哪里。 ⑨隐:哀痛,可怜。 何择:有什么区别。 ⑩何择
4、(2) 、(2
王笑曰: 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①乎百姓之 谓我爱也。 谓我爱也。” 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 曰:“无伤②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③ 也。” 他人有心,予忖(cǔn) duó 王说④,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cǔn)度(duó) 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之⑤。’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 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 之,于我心有戚戚⑥焉。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 注释: 注释:
版本: 版本:
《汉书·艺文志》载有《孟子》是十一篇。 汉书·艺文志》载有《孟子》是十一篇。 现在仅存七篇。 现在仅存七篇。 东汉赵岐注《孟子章句十四卷》 ★东汉赵岐注《孟子章句十四卷》 ★南宋朱熹撰写《孟子集注》 南宋朱熹撰写《孟子集注》 清代焦循编写《孟子正义》 ★清代焦循编写《孟子正义》 现代杨伯峻编著《孟子译注》 ★现代杨伯峻编著《孟子译注》

齐桓晋文之事翻译

齐桓晋文之事翻译

《齐桓晋文之事》译文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我)可以听听吗?"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学生中没有称道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因此后世失传了。

我没有听说过这事。

(如果)一定要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齐宣王)说:"要有什么样的道德,才可以行王道以统一天下呢?"(孟子)说:"安抚老百姓而称王天下,便没有什么人能抵御他了。

"(齐宣王)说:"象我这样的人,能够安抚老百姓吗?"(孟子)说:"可以。

"(齐宣王)说:"根据什么知道我可以做到呢?" (孟子)说:"我听胡龁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

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来祭钟。

"大王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就这样没有罪过而走向受刑的地方。

"(那人问)道:"那么,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哪能废呢?用羊来换它吧。

"'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齐宣王)说:"有这事。

"(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行王道以统一天下了。

老百姓都以为大王是吝啬。

我确实知道您是出于一种不忍的同情心。

"(齐宣王)说:"是的,的确是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

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就是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毫无罪过而走向受死的地方,所以用羊去换它。

" (孟子)说:"你不要对百姓说您吝啬而感到奇怪。

以小换大,他们怎么知道其中的意思呢?您如果不忍看它无罪而走向死地,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齐宣王笑着说:"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也说不清楚),我(的确)不是吝惜钱财而以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

从《齐桓晋文之事章》看孟子的论辩艺术

从《齐桓晋文之事章》看孟子的论辩艺术

从《齐桓晋文之事章》看孟子的论辩艺术纵观《齐桓晋文之事章》此篇文章,此文系统而具体地阐述了“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仁民、富民、教民的仁政主张,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被体现地淋漓尽致。

但除此之外,孟子的论辩艺术也是其中之一亮点,对话方式的辩论使人耳目一新。

下面则将从三个方面分析此文中所体现的论辩艺术。

一、投其所好,妙设机巧。

论辩中极其忌讳的一点就是长驱直入,不顾对方的反感点在何处。

这样的话,将会使自身失去对话的主动性,整个对话的气氛也将产生一种尴尬的气氛,也不利于对话的继续进行。

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章》中便十分注意到了这一点,本文意在宣扬王道,却不直言王道,而以齐宣王问齐桓晋文之事发端,引出孟子的一段立场鲜明的谈话。

孟子的答语既表明了对霸道的态度,又机智委婉地把谈话引向王道。

但下文又不正面谈王道,而以“以羊易牛”的事例肯定齐宣王有不忍之心,具备行王道的基本条件,借此打开话题,鼓起齐宣王行王道、施仁政的信心和兴趣。

到齐宣王提出疑问之时,孟子仍不直说自己的仁政学说,而是以一系列比喻,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

要使齐王真正倾心王道,必须根除他心中以霸道得天下的大欲。

对此,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是什么,却故意不直说,欲擒故纵,先说五种不足,才引出大欲。

然后以缘木求鱼和邹与楚战,说明齐王之大欲的行不通和危害。

到这里,文章已渐入尾声,紧接孟子才阐述自身的最终观点,如此也水到渠成,另齐宣王心服口服。

孟子从容不迫,由远及近,步步巧设机关,使齐宣王不得不同意他讲的道理。

二、笔带锋芒,气势逼人。

相比较孟子与齐宣王两人在辩论中的气场而言,齐宣王地位较为尊贵这点无可否认,但是,在气场的大气压下,不得不说,孟子的气势更强,充满这纵横家的气概,具有说服力与感染力。

孟子的论辩多以事实为基础,论辩起来有理有据,而且有的放失,言必有中。

孟子散文的气势与他个人的性格有关,出生与战国的孟子,性情刚烈豪爽,泼辣直率,始终是一种傲岸不逊的气度,保持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

《齐桓晋文之事》文章

《齐桓晋文之事》文章

《齐桓晋文之事》文章《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中的一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孟子与齐宣王之间的对话,涉及到了政治、道德和人性的探讨。

这篇文章反映了孟子对于君主应该以仁政治理天下的思想,同时也体现了孟子对于人性和道德的深刻见解。

文章开头,孟子通过与齐宣王的对话,引出了“齐桓晋文之事”这一话题。

齐宣王问孟子,齐桓公和晋文公是如何称霸天下的,他们的治国之道是什么。

孟子却避而不答,转而问齐宣王是否懂得仁义之道,是否愿意行仁义之政。

孟子认为,齐桓晋文之所以能够称霸天下,是因为他们掌握了仁义之道,而不是依靠武力和权谋。

接着,孟子深入阐述了仁义之道的重要性。

他指出,仁义是人性中最基本的道德原则,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如果君主能够行仁义之政,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国家就能够繁荣昌盛。

相反,如果君主不行仁义之道,只顾自己的利益,就会失去人民的支持和信任,最终导致国家的衰败。

孟子还强调了君主的道德责任。

他认为,君主不仅是国家的统治者,更是人民的楷模和榜样。

君主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到人民的思想和行为。

如果君主不注重道德修养,就会导致社会的道德败坏和人心不古。

因此,君主必须时刻关注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引导人民行善去恶,维护社会的道德风尚。

此外,孟子还提出了“制民之产”的主张。

他认为,君主应该保障人民的物质生活和基本权利,使人民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来源。

同时,君主还应该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和土地制度,使人民能够分享国家的发展成果。

只有这样,人民才能够信任和支持君主,君主也才能够真正地行仁义之政。

最后,孟子总结了自己的思想,强调了仁义之道对于政治和国家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行仁义之政,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君主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远大的政治眼光。

只有这样,君主才能够真正地为人民谋福利、为社会做贡献。

《齐桓晋文之事》是一篇经典的古代文献,对于我们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道德和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孟子对于仁义之道和人性的深刻见解,以及他对于君主治理国家的独到思考。

齐桓晋文之事笔记注释

齐桓晋文之事笔记注释

《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注释及笔记译文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吗?”孟子回答说:“孔子这些人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没有流传。

我没有听说过这事。

如果王如果定要我说,那便来讲讲用道德的力量来统一天下的王道吧?”(齐宣王)说:“德行怎么样,才可以称王呢?”(孟子)说:“使人民安定才能称王,没有人可以抵御他。

”(齐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保全百姓吗?”(孟子)说:“可以。

”(齐宣王)说:“从哪里知道我可以呢?”(孟子)说:“我从胡龁那听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

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的血)来涂在钟上行祭。

’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到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

’(那人问)道:‘那么既然这样,(需要)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

’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齐宣王)说:“有这事。

”(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

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

(但是)诚然我知道您是出于于心不忍(的缘故)。

”(齐宣王)说:“是的。

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

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啬一头牛?就是因为不忍看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就这样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因此用羊去换它。

”(孟子)说:“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是吝啬的感到奇怪。

以小(的动物)换下大(的动物),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您如果痛惜它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齐宣王笑着说:“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也说不清楚),我(的确)不是(因为)吝啬钱财才以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

”(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是体现了仁爱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

有道德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齊桓晉文之事章孟子
主旨:通過孟子和齊桓王關於「王道」的對話闡明孟子提倡以仁道統一天下的政治主張。

國君只要具有不忍之心,然後推廣惠及百姓,天下事便可運
於掌上。

文中亦充份表現出孟子說服齊桓王的論辯論技巧。

段落大意:
一、開首「齊桓王問曰」至「保民而王,莫之能也」。

這是全文的引子。

孟子借齊桓王的詢問,引入施行仁政治民,無人能擋。

二、「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至「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孟子就宣王「以羊易牛」一事肯定宣王有不忍之心的仁術,有「保民而王」的基礎。

三、「王說曰」至最後「王請度之」。

孟子設喻說明「不為」及「不能」的分別,進而鼓勵宣王推恩及百姓,行仁政。

內容分析
本文可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由開首「齊桓王問曰」至「保民而王,莫之能也」。

這是全文的引子。

孟子一向主張行仁政,反對以武力服人的霸政,但宣王對霸政卻極有興趣,一開始就向孟子請教有關齊桓公、晉文公稱霸的事蹟。

由於孟子不同意霸道,因此他避開了齊桓王的問題,轉移話題,使宣王難以拒絕,只好抱姑且聽之的態度,提「德如何,則可以王矣?」這種空泛的問題。

孟子趁此機會,立刻提出了「保民而王,莫之能禦」這個中心論點。

由此可見,談話一開始,孟子已掌握了主動權。

孟子引入「王道話題」的方法:
(1)避而不答:孟子托辭「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

」避開齊宣王的問題而不回答。

(2)轉移話題:孟子又巧妙地把話題轉移到自己想談的「王道」上去,婉轉地說:「無以,則王乎?」使宣王難以拒絕。

第二層次:由「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至「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孟子在文中肯定齊桓王可以「保民」,他舉出齊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例,推論肯定齊宣王有「不忍」之心,有實行仁政的基礎。

接著又以「百姓皆以為愛也」和「臣固知王之不忍」作對比,表明自己很了解宣王,博取宣王的信任。

孟子再進一步為宣王辯解,指出以羊易牛一事中,羊和牛其實沒有
區別,同樣是「無罪而就死地」,指出宣王思想行為上的矛盾,使他陷入自
己也不能解釋的困境中。

孟子再用「無傷也,是乃仁術也」為宣王開解,一方面讚許宣王有仁術;一方面以宣王的自身行證明施行王道甚麼高不可攀
的難事,建立宣王施行王道的信心。

(1)以羊易牛一事的經過﹕
1.
叫人把牠放了,因為宣王不忍心看見牛隻驚惶發抖的樣子,沒有罪過而被殺實在非常無辜。

2.但宣王認為祭鐘儀式不可廢除,於是便命人以羊代替牛來祭鐘。

(2)齊桓王以羊易牛的原因﹕
1.眼見那牛驚慌顫抖的樣子,不忍殺牠。

2.沒有見到羊受驚的樣子,故以羊換牛。

3.有仁慈憐憫之心,同情牛的無辜。

(3)百姓對齊桓王的誤解﹕
認為齊桓王以羊來代替牛,是吝嗇、貪財的表現。

(4)「以羊易牛」一事與行仁政的共通點﹕
1.皆有憐憫仁愛之心。

2.皆有不忍見其他生命受苦及被殺害之心。

第三層次﹕由「王說曰」至最後「王請度之」。

齊桓王承認自己有不忍之心,相信自己可以行仁政。

孟子於是舉出例子,說明齊桓王只恩及禽獸,卻功不至於百姓,這是不肯行王道,而並非「不能」做到。

他勸說齊宣王應把「不忍」之心,擴展至恩及百姓,統一天下的事業上去。

(1)說明齊桓王功不及於百姓的原因在於不肯行王道,例子有﹕
1.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

2.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

(2)說明「不為」及「不能」的分別﹕
1.「不為」的例子﹕
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

明足以察秋毫末,而不見輿薪。

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

2.「不能」的例子﹕
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

(3)宣王應把恩德推廣及於百姓的方法﹕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2.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舉斯心加諸彼,把恩惠推
廣開去。

(4)推恩的效果﹕
1.推恩可以「莫之能禦」,天下無敵。

2.推恩可以使天下運於掌上。

3.推恩足以保四海。

4.推恩可以如古之人,能超越常人。

5.不推恩無以保妻子。

技巧分析
一.掌握心理,因勢利導﹕
導的說話技巧,把談話內容層層引進,達至勸說的目的。

例﹕(1)文章開始,齊宣王向孟子詢問有關齊桓、晉文之事,可見宣王熱心稱霸,但孟子卻推說不佑,巧妙避開問題;並隨即因勢利導,「保民而王,莫之能禦」,引起宣王的興趣,將話題轉入談「王道」,掌握了對話的主動權。

(2)以羊易牛一事﹕
1.用「以羊易牛」一事,稱宣王有「不忍之心」並肯定他那「不忍之心」,
就是「保民」的基礎,足以王天下,取悅宣王。

2.接著又以百姓誤解宣王,襯托出自己很了解宣王「以羊易牛」的用心,
以取得宣王的信任。

3.指出牛、羊同是無辜而死,使宣王陷於不能自圓其說的窘境。

隨即又以
「無傷也」為宣王開脫,以見牛未見羊的道理巧妙地稱讚宣王並非嗇,
說明宣王具備行王道的條件,使宣王認為孟子了解自己的心意,也引起
了宣王繼續談論王道的興趣。

孟子稱讚齊宣王的行為,在遊說中所起的作用﹕
可以取悅宣王、縮短大家在見解及感情上的距離、使宣王甘願聽取並接
納自己的意見。

(3)
由於宣王先承認孟子所舉「百鈞」、「一羽」、「秋毫」、「輿薪」所比喻的
事理,因此不能不承認孟子的批評。

(4)批評之後,孟子又提出推恩的方法及效果,提醒宣王須衡量利害而施行
王道,鼓勵他推行仁政,語重心長,令他易於接受。

二.舉行說理,比喻生動﹕
由於孟子所論及的政治主張及道理較為難明,如王道、仁術、不忍之心、推恩等,所以文中舉出不少顯淺生動、眼前具體的事例作為比喻,既可把
抽象的道理變得具體,增加文章的說服力,也可使文章顯得生動活潑。

(1)舉例說明﹕
1.說明﹕宣王有不忍之心。

例子﹕以羊易牛。

(第八段)—事例
2.說明﹕君子對禽獸有不忍之心。

例子﹕見其生,不忍見其死。

(第十四段)—設例
聞其聲,不忍食其肉。

(第十四段)—設例
3.說明﹕宣王不行王道的原因是「不為」,並非「不能」。

例子﹕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是不用力之故。

(第十八段)—設例
明足以察秋毫末,而不見輿薪,是不用明之故。

(第十八段)—
設例
4.說明﹕「不為」與「不能」的分別。

例子﹕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

(第二十段) —設例
為長者折技,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

(第二十段)設例
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是不用力之故。

(第十六段)—
設例
明足以察秋毫末,而不見輿薪,是不用明之故。

(第十六段)—
設例
5.說明﹕推恩的方法。

例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第二十段)—設例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第二十段)—設例
詩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第二十段)—語例
6.說明﹕宣王施政時要權衡輕重。

(第二十段)—設例
例子﹕權,然後知輕重。

(第二十段)—設例
度,然後知長短。

(第二十段)—設例
(2)比喻生動﹕
例﹕
1.「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末,而不見輿薪。


(第十六段)—借喻
比喻有能力做到,卻不肯去做。

2.「挾太山以超北海」(第二十段)—借喻
比喻不可能辦到的事情。

3.「為長者折技」(第二十段)—借喻
比喻輕而易舉的事情。

4.「天下可運於掌」(第二十段)—借喻
比喻很容易把天下治理好,如運轉在手掌上一樣輕易。

三.正反論述,對比鮮明﹕
本文在論述過程中,運用對比手法,把事物的反正情況相映對照,是非黑白,一目了然,使所論述的事理更為具體鮮明,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例如﹕
1.輕重對照﹕「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第十六段)
2.大小對照﹕「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

」(第十六段)
3.難易對照﹕「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技之
類也。

」(第二十段)
4.好壞對照﹕「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

」(第二十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