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治国”现实意义

合集下载

道德经中的德治思想在国家治理中的意义

道德经中的德治思想在国家治理中的意义

道德经中的德治思想在国家治理中的意义作为一个资深学者,我多年来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进行研究。

其中,道德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治理的思考和实践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道德经中的德治思想在国家治理中的意义。

一、道德经中的德治思想简述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其中,德治思想是道德经的核心内容之一。

德治强调以德为先,通过道德的力量来治理国家和社会。

它强调了以德为基础的领导方式和治理原则,提倡以道德为准则来规范政府和社会行为。

二、德治思想在国家治理中的意义1. 培养良好的领导品质德治思想强调领导者应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只有通过自身的德行榜样来感召和影响他人,才能够有效地领导国家和社会。

在国家治理中,领导者应该以身作则,以德服人,以德治国。

这种领导方式能够激发人民的认同感和信任感,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2. 倡导公正与公平德治思想强调公正和公平的重要性。

在国家治理中,政府应该坚持公正的原则,公平地对待每个公民。

这不仅能够满足人民的正义需求,还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公正和公平的原则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也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的关键。

3. 倡导谦逊与克己德治思想强调领导者应该保持谦逊和克己的态度。

在国家治理中,领导者不应该滥用权力,要时刻保持谦虚和谨慎的心态。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为民服务,关心民生,推动国家的发展。

谦逊与克己的品质是领导者的重要修养,也是实现德治的关键。

4. 倡导自然与无为德治思想强调顺应自然和无为而治的原则。

在国家治理中,政府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不要过度干预。

只有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无为而治并不是消极怠工的表现,而是指政府应该以柔克刚,以柔性的方式来处理复杂的社会问题。

三、结语道德经中的德治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瑰宝,对于国家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德治思想强调领导者的德行和道德修养,倡导公正与公平,谦逊与克己,自然与无为。

德治对于全面依法治国的现实意义初探

德治对于全面依法治国的现实意义初探

德治对于全面依法治国的现实意义初探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内容,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和推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全面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安全、增进人民福祉的关键性举措。

德治与全面依法治国是密切相关的,德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之一。

德治是指“道德规范的遵循和提倡”,是中国特有的法制概念。

德法治国是指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上,注重道德规范的遵循和提倡,避免了单纯以法律规章为准则的缺陷,使社会风气更加健康和有序。

第二,德治对于完善法制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德治的推进可以促进完善法制体系,促进建设法治型政府。

虽然法律规章体系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基础和保障,但是法律规章也有其局限性,无法涵盖所有具体情境。

因此,在建设法制型政府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到德治的推进,倡导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社会价值观念,这有助于完善法制体系,形成既规范又优良的社会风气。

第三,德治能够帮助构建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目标之一。

德治的推进有助于营造和谐社会的社会氛围和人文环境,对于增进人民福祉和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德治能够引导人们秉持共同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社会和谐的构建。

第四,德治有助于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德治的推进有助于体现和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德治是中国特有的法律理念,强调道德规范的遵循和提倡,这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对人民利益、文化创新等方面的强调是相契合的,有助于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和落实。

综上所述,德治对于全面依法治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德治的推进有助于提高全面依法治国的履行效果,促进完善法制体系,构建和谐社会,体现和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

因此,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过程中,必须注重德治,促进道德规范的遵循和提倡,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新局面。

德治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德治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德治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德治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德治”是“以德治国”的简称,这一概念源于古代中国,今天被广泛的应用于世界各地的政治组织和行政机构,是一个有着深远影响的概念。

许多国家和政府机构都坚持以德治社会,以更有效的方式推动社会发展。

德治的核心理念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公正,二是维护法律,三是建立良好的政治机制。

公正是指公民在社会关系中受到平等对待,公众的权利和义务获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

维护法律就是要确保政府通过法律来管理社会关系,以打击犯罪和腐败。

同时要确保法律执行的充分,客观公正,由此确保社会关系的正常运作。

建立良好的政治机制是指政府尊重公民的意见,确保公众参与政治。

政府要努力实现民主,尊重各种民族、宗教和文化的多元化,以促进社会和谐。

德治的实施,必将不断推动社会的发展,为公众创造出良好的环境,让人民享受到更多的便利和安全感。

在未来,如果政府能够坚持以德治国,维护法律,发挥政治机制的建设作用,那么会有更多的公民受益,更多的和谐社会模式和生活方式。

以德治国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以德治国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以德治国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郑海洋江泽民同志今年初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讲话中,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作为我们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加以强调,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强调以德治国,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和执政党执政理论的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目的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公民的素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而公民素质的提高,社会文明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江泽民同志把属于精神文明的道德建设作为治国方略来论述,无疑在理论上是升华和创新。

作为执政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都是不可或缺的。

一方面,执政党必须依法治国,才能避免因“人治”而出现的随意性,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另一方面,执政党又必须以德治国,才能避免因“法治”调整不了的社会关系出现无序、混乱,才能保证社会生活有秩序地进行。

从某种意义上说,以德治国又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因为,以德治国,主要依靠教育的手段、社会的舆论、依靠人的良知来引导和约束人的行为动机,而这种对人的行为动机的引导和约束,正是法治强调人们“守法”,强调人的行为“合法”的前提。

因此说,江泽民同志强调以德治国,并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作为治国方略加以论述,是对执政党执政理论的升华和创新。

其次,强调以德治国,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党风、政风、民风的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需要完备的法制来规范和保障。

同时,市场经济也是“德治经济”,需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并为公众所认同。

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曾经由于思想道德建设不到位,而在经济领域出现了许多不道德的现象。

这就充分说明了市场经济不仅需要法律来维护,而且需要社会主义道德来维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利益矛盾日趋尖锐化,又给我们党提出了如何正确解决各种利益矛盾,如何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问题,这不仅需要法治、需要政策来解决,而且更需要德治来引导和解决。

德治对于全面依法治国的现实意义初探

德治对于全面依法治国的现实意义初探

德治对于全面依法治国的现实意义初探德治可提升法治的效力。

法治是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保障,而德治则是法治的内在推动因素。

德治理念强调依法办事、讲道德,充分发挥了法治的作用,推进法治进程,提高社会法治水平。

德治注重诚信、守法,激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活力,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公平正义,推动社会发展。

德治可增强法治的可信度。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法律的信任是至关重要的。

而德治注重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可以培养公民遵纪守法、诚信守信的良好品质和道德观念。

这种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模式,能够建立起信任的法律秩序,提高人们对法律的依从度,增强法治的可信度,从而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德治可提高法治的实效性。

德治理念倡导治国先德,注重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和社会公德的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德治国,提高公民道德素养。

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每个公民自觉遵守法律,履行社会责任,成为法律环境的守法者和参与者。

只有道德与法律相统一,法治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治理效果,从而打造一个公平、正义、文明、有序的社会环境。

德治可完善法治的制度保障。

全面依法治国离不开科学健全的法治体系。

德治强调廉洁自律、公正廉洁的公共机关,注重培育良好社会风尚,为法治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德治也需要法治的支撑,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执法司法队伍的能力和道德水平,确保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德治对于全面依法治国的现实意义体现在提升法治效力、增强法治可信度、提高法治实效性以及完善法治制度保障等方面。

通过德治,可以更好地推动法治的实施,促进社会稳定与谐调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我们应当积极倡导德治,努力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一、以德治国的重要意义:
以德治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是党的治国思想的进一步完善,以德治国应坚持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国家和人民为重保障公民和个人合法权益,以人为本、德治与法治统一等四个原则,实现以德治国应以道德的理论建设和制度建设两个方面着手。

二、依法治国的意义: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党的执政方式和国家治理方式的重大变革。

它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上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绐终发挥领导核心的作用。

这对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重意义: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两者都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

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觉悟。

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对于夯实国家治理的制度基础和思想道德基础,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意义

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意义

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意义1、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对古今中外治国经验的深刻总结。

纵观历史,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各自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国家才能治理有序,社会才能健康运行。

我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宽猛相济”、荀子提出“隆礼而重法”到汉代董仲舒强调“阳为德,阴为刑”,从唐代提出“制礼以崇敬,立刑以明威”到宋元明清时期一直延续德法合治,都体现了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的治国之道,都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从世界范围看,凡是社会治理比较有效的国家,都坚持把法治作为治国的基本原则,同时注重用道德调节人们的行为。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对于国家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偏废。

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必须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紧密结合起来,把自律和他律紧密结合起来,使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共同发力、相互促进。

2、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内在要求。

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治,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这条道路内涵十分丰富,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着眼当前、面向未来,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继续实行好,把法治中国继续建设好,最关键的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牢牢把握这条道路的基本特征和原则要求,彰显其鲜明特点,发挥好突出优势。

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落实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统筹推进以德治为基础的法治建设、以法治为保障的德治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越走越宽广。

为政以德的现实意义

为政以德的现实意义

为政以德的现实意义
“治国安邦,靠德才两结合”一句古语,准确指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性。

以德治国,早在古代就成为当年统治者希望追求的境界。

因此,学者也提出了“政以德”这一理念。

随着社会的进步,“政以德”概念日益清晰。

“政以德”一词,是经过调整后得出来的。

凡是获得政治权力的人,就应
当以德行政,而不应该独断专行。

这是不仅在古代,而且在现代,可供推行的深刻观点。

高校将施行“政以德”的指导思想深深的融入他们的日常学习教育中。

高校对“政以德”的理解,就是倡导学生文明行为,从与学术文明发展较
好的国家和地区汲取经验。

比如,倡导学生尊重师生,不能有任性的改写教材,只有学习标准的课本才能更好的学习,以及在生活中有秩序,自尊自信。

学校可以以比较以德治国的案例让学生学会自律,懂得节制和辅导不优秀学生,从而搭建起一个新的以德治国的理想。

有这样的理念,就可以将以德治国的理念从口头上传达给学生,而且高校
在施行以德治国的理念还要及时做出吸收,建立起学术思想,使学生有自律自强的态度,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之上,保持良好心态,把以德治国的理念做到极致。

所以说,以德治国也有着不可抹灭的重要性。

以德治国,是一项全民共享的责任。

如果没有大家浓厚的文化底蕴,没有
共同的道德观念可以依附,那么“政以德”的理想就可能错失,以至社会的长期和谐面临更大的风险。

所以我们应该在尊重传统文化和继承古老道德的基础上,将“政以德”的理念融入高校的学习之中,经过一代代的传承,激发中华文化的独特的的魅力,以此达成“政以德”的理想。

孔子“为政以德”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孔子“为政以德”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20文化纵横孔子“为政以德”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为政以德”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理论依据礼崩乐坏的社会背景孔子所处的时代伴随着西周宗法封建政治走向末路以及观念文化的衰落,同时又面临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以及西周家国一体政治架构的全面解体。

西周的宗法封建社会是一种倚靠周王室实力、血缘情感纽带与礼乐教化维系的天子与各级贵族组成的政治共同体。

但由于时间的流逝,基于血缘亲情而形成的政治忠诚已然不再可靠,各级贵族间的感情日益淡薄,并且由于各种利益纷争,各贵族间也不可避免地产生出了一定程度上的嫌隙与隔阂。

此外在礼乐教化层面,随着诸侯与大夫实力的增强,他们对天子和其他贵族的依赖程度减弱,此时已无让各级贵族严格遵循礼制的社会情境,再加上西周本就有较为注重人事的传统等原因,原始宗教逐渐丧失了超越世俗的魅力,无法再维系人心的稳定。

可以说,在那个时代,由分封制度而形成的宗子维城、家国同构的社会形态已然由于世代的增加而导致的亲情疏远,以及权力欲望的膨胀而土崩瓦解,西周所设计的那种“道德之团体”[1]也由此荡然无存。

因此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及国家政权发展的需要无疑为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产生和壮大提供了深厚的土壤。

西周德治思想的理论依据孔子的从周思想旨在恢复西周的封建制度,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承袭了西周时期的德治思想。

从商朝到西周,“德”与“德治”的含义得到了进一步的系统阐述。

“德”是周人对人之心态与活动的价值判断标准,是政治生活的价值准则,实现“德治”是西周的政治价值追求。

此外,“德”也被周人具体化为一些具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原则,例如五常之道,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诚(敬)之道;勤勉,不图安逸的原则以及对各级贵族的更高要求,包括其对职事敬慎,不懈怠;不暴虐,慎刑罚;不贪婪;能矫正是非以及治理民众要刚柔相济等等要求。

总而言之,西周“以德治国”的价值归旨在于通过培养人马 啸(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北京市 100089)摘 要:在《论语》的为政篇中,孔子明确提出了“为政以德”的思想,即主张以德为本,重视礼治,强调正己,教化爱民。

试论以德治国

试论以德治国

试论以德治国摘要:”以德治国”是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重要的治国方略。

以德治国,内涵丰富、意蕴深刻。

以德治国,意义重大而深远。

实施以德治国方略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全党全社会提高认识,加以认真地研究、贯彻和落实。

惟有如此,才能保证以德治国的实现。

关键词:以德治国;内涵;意义;实现途径“以德治国”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所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认真研究这一治国方略,对于我国新世纪的发展大有裨益。

一、以德治国的内涵“以德治国”,其内涵丰富、意蕴深刻。

我们所说的以德治国,是指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积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

〔1〕其内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以德治国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二)以德治国就要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

(三)以德治国就要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

(四)以德治国就要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

二、以德治国的意义(一)以德治国,有利于调整社会的利益关系,增强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全社会的凝聚力,使我国稳定、协调、健康地发展。

在一个正常运转的社会中,调整利益关系的手段可以有多种多样,有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和行政的等等,道德也是诸种手段中的一种,而且是非常特殊的一种。

道德调整利益关系的特殊性在于,当个人与社会集体、与他人发生利益矛盾时,通常情况下,一个有道德的人,总是优先考虑照顾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利益,也就是”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甚至在必要的时候,一个有道德的人,还会为社会集体和他人牺牲自己的利益。

古代德治思想对现代的影响和意义

古代德治思想对现代的影响和意义

古代德治思想对现代的影响和意义内容提要:“德治”思想贯穿了中国历朝历代的执政史,无论是两千多年封建社会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治国模式始终焕发着勃勃生机。

中国古代德治理论,有着其进步的一面,同时也是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工具,作为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德治思想在新时代新形势下起到更加独到的作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保驾护航。

关键词:古代德治思想以德治国社会主义新道德正文:一、古代德治思想在中国特殊的社会环境里生长起来的德治理论,也随着其赖以产生的土壤变化而不断变迁。

早在夏、商、周之前,德治思想就已开始萌芽。

及至商、周之后,德治的雏形“礼治”渐成时尚,至西周周公旦初步提出“德治”,而集德治思想之大成,最早系统论述以德治国理念的是孔孟。

儒家德治思想被统治阶级采用和改造后,定型于西汉董仲舒,完善于包括了韩愈、朱熹在内的唐宋一来诸多思想家,作为主导治国理论历经时代洗礼而日臻完善。

(一)古代德治思想的演变1.德治思想的起源先王崇拜是中国古代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无论是统治者、思想家还是普通百姓,都将先王视作完美无缺的人格象征。

而中国最初的国家是由血缘家庭脱胎而来的,这使国家一开始就具有伦理意义。

维系宗族成员的伦理道德规范,成了政治的核心问题。

在此条件下,每个人依据自己在一定血缘或政治关系中所担任的不同角色承担相应的道德义务;而理想的统治者应靠自己完美道德的示范作用,靠对子民的道德教化,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从而实现德治。

由于先王崇拜的普遍存在和深远影响,先王被圣化为道德的先觉者和德治的楷模,“法先王”也就是要像先王一样实行德治。

2.德治思想系统化、理论化开端德治思想系统化、理论化的时代,应该是殷周之际。

商周之交,殷商的统治接近崩溃的边缘,人们开始反思天命与政权之间的关系,怀疑天命对于统治权的必然的绝对性,而在政治事务中融入道德的理性原则。

周公总结历史经验,指出:夏、商虽然曾经受命于天,其结果之所以“不其延”的原因,正在于“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意思是:因为他们不敬重德行,才早早地丧失了从上天那里接受的大命。

儒家德治的思想内涵,历史价值与现代意义

儒家德治的思想内涵,历史价值与现代意义

儒家德治的思想内涵,历史价值与现代意义儒家德治的思想内涵,历史价值与现代意义作者:陈寿灿傅文来源:华夏网时间:2014-10-30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道德政治。

从政治层面上讲,即强调政治国家以人为本,以德为先。

儒家德治主张体现了怀柔精神与开明思想,因而被誉为王道政治。

作为传统,儒家的德治主张不仅因其主导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运作而具有历史价值;而且依赖于文化承传影响现实生活而不乏现代意义,值得我们去关注。

一、儒家德治思想的内涵与特点中国历史上的德治概念及其传统是由儒家创始人孔子首先提出来的,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1]均认为治国驭民要以德为核心。

德,甲骨文中从直从行。

容庚先生释为与循相近。

闻一多先生认为是示行而视之之意。

《庄子·大宗师》云:“以德为循者,言其与有足者至丘也。

”《说文》曰:“德,升也。

”从上引诸说可见,德之本义为循行较为可信。

德,作为思想观念并且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则始于周代。

周革殷命,“监于有殷”,认识到“天命靡常”。

周人对天命的态度是“敬德保民”、“以德配天”。

这说明,周人已初步认识到天命离不开人事,人事系于统治者的德行。

统治者品德端正,体恤百姓成为德的内涵。

孔子崇尚周代文明,曾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2]他继承并发展了周人的重德思想,这主要表现为:首先,周人的“明德慎罚”是孔子德政的思想渊源,两者的承传关系一目了然。

其次,周人强调“以德配天”,不乏神道设教的意味。

孔子则赋予天以自然的属性,他说:“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3]并把德与人的作为直接联系在一起,不但强调统治者个体的道德修养,而且要求把道德扩展到社会政治层面,成为治国驭民的指导思想,因而具有人本主义的特点。

这一变化既是时代进步使然,亦反映了孔子思想开明与进取的一面。

孔子推行德治特别注重道德教化,他说过一句非常典型的话:“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小论德治思想的现实意义

小论德治思想的现实意义

小论德治思想的现实意义德治是一种以道德自律手段的政治理论。

这是中国儒家的主要政治理论,亦是中国古代占主导地位的政治理论,它支配中国古代社会几千年,深层地研究和发掘德治理论,不但对于梳理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而且对于今天的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都有莫大的理论和现实的意义。

“德治” 思想由孔子开创的,它是指以礼乐教化来提高人民的道德素质,将遵守社会等级秩序及其行为规范变为一种自觉,从而达到国泰民安的目的,其中心思想便是对人民施行道德教化,以令人主动地心悦诚服的,而不是靠严刑峻法来迫使人民畏敬。

这是仁学思想的推广与具体运用,认为道德教化是最高尚和最有效的治国途径。

孔子认为统治者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依据良好的道德品质来治理国家,以优良的道德品质来影响民众,以获得其心理支持,进而增强统治的合法性,将道德的良善作为政治的目的,把政治的根本理解为道德问题。

德治的发起点从个体开始,即“修身”开始,具体的实行途径就是“礼治”。

与法家相反,在德治和刑治的关系上,儒家主张德主刑辅,实施政治的过程应该是道德化的过程,是道德的延伸与外化,由此构成了德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德治也是孔孟儒学大力提倡的政治主张,后来儒家把这种德治思想进行了发挥与弘扬,对传统政治影响巨大。

"以德为主,以刑为辅"便是历代王朝政教奉行的一条基本原则。

儒家倡导的德治思想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齐之以礼,宽猛相济。

反对单纯用刑政将民众置于残暴的奴役下。

强调“德”“礼”的教化作用,主张以宽为主,宽猛相济,并不反对暴力。

2.克己修身,率先垂范。

孔子认为要治国,必须以为政者的克己修身入手,提高道德修养,率先垂范,以自己的行动感化民众,约束自己的行为,主张要以周礼自诫3.举贤任能,御下以宽。

国君治国不仅需要靠仁礼的调节,还要贯彻选贤任能之人的人事方针,选拔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注重实际,知人善任,御下以宽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了“任人唯亲”的旧式宗法制度。

以德治国的好处

以德治国的好处

以德治国的好处
以德治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理方式,它强调道德标准对于政治,经
济和文化治理的重要性。

这种治理方式旨在推动个体和群体的道德自省,
增强道德意识,进而提高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

以下是以德治
国的好处:
一、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和谐
二、有利于提高个人的自我修养
以德治国可以引导公民遵纪守法,尊重法律制度,将个人的道德素质
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评价一个人不是只看其财富和地位,而是看他的
人品和素质。

因此,以德治国有助于人们在崇尚德行、热爱道德和遵守道
德的实践中体现其自我价值,提高自我修养的同时,也能够为社会做出更
多的贡献。

三、有利于形成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格局
政府以德治国,将创造出一个道德高尚的社会氛围,并以此为基础来
推动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切实加强道德建设,同时重视我们的环境
保护、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实践举措,将形成一种可持续的社会发
展格局,实现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四、有利于提高国际形象和声誉
以德治国的实践表明,这种制度不仅有利于国内的发展、和谐和稳定,还有利于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和声誉提升。

国际友好合作不仅要依赖各国政
府之间的交流,也需要强调个人之间的信任和尊重。

以德治国将强化国际
信誉,提高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地位,在现代国际社会中赢得更多的声誉。

综上所述,以德治国不仅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个人的自我修养、形成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格局和提高国际形象和声誉。

建设以德治国的道德社会,是所有国家应当不懈追求的方向,这也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意义

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意义

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意义
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具有以下意义:
1. 保障法律的权威性:依法治国强调法律至上,以法治国可以使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生活更加安定。

而以德治国则强调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可以补充法律规定的不足,促进社会正义和公正。

2. 塑造良好社会风气:以德治国可以引导公民遵纪守法、守信用、尊重他人,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同时,依法治国可以强化法律的震慑力,减少违法行为,推动全社会形成文明、和谐、有序的社会氛围。

3. 推进治理现代化: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依法治国可以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效率,以德治国可以加强公民自律,促进社会自治。

4. 促进国家长治久安: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能够稳定国家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稳定,保持国家长治久安。

只有法律与道德相结合,才能使法律得到公民的尊重和支持,达到维护国家和谐稳定的目的。

德治对于全面依法治国的现实意义初探

德治对于全面依法治国的现实意义初探

德治对于全面依法治国的现实意义初探随着中国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已成为我国发展的战略方向和根本原则。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德治建设,将对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和重要意义。

德治的本质是道德治理,强调的是在法制的基础上,通过道德规范与道德监督,将社会的行为逐渐规范化,促进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实现社会良好秩序和稳定发展。

德治不仅依靠制度的约束,更需要依靠公民的自觉性和道德操守,从而形成全民自觉维护法律、尊重法律的浓厚氛围。

因此,德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种重要补充,它可以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道德支撑和社会基础。

要实现德治与全面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德治与宪法精神相得益彰。

宪法是国家最高法律,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

德治强调宪法意识的提高,推崇宪法精神的普及与传播,努力增强公民法律意识,营造“依法办事、依法行事”的社会氛围。

同时,宪法也对德治提出了要求,要求对国家权利与义务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努力拓宽道德观念和道德实践的深度和广度,让人们在思想道德和法律法规上达到“三相融合”的境界。

其次,德治与司法公正相辅相成。

司法公正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德治的价值观也要求维护司法公正。

只有推进司法公正,才能增强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和依从。

通过德治,可以消除公民心中的不平衡、不公和不满,避免不法分子利用法律漏洞而行为不端,这也将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再次,德治与文明社会相辅相成。

文明社会是全面依法治国的社会目标之一,德治能够增强全社会的道德素质,促进个人及整个社会走向文明发展。

在德治实践中,要求人们始终保持自觉、自律和自强的态度,让良好的道德风尚成为人们的一种常态,让文明习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只有在德治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文明的社会规范,让全社会的各项行动都服务于文明化进程。

最后,德治与环境治理相互促进。

环境治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德治的价值观同样强调对环境的保护和提升。

德治对于全面依法治国的现实意义初探

德治对于全面依法治国的现实意义初探

德治对于全面依法治国的现实意义初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法治建设也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而德治则作为法治建设的核心理念,对全面依法治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德治强调的是德性和治理相结合,倡导推崇诚信、守法、公平、公正的社会风气和道德品质,这正是我们国家法治建设的根本目标。

深入探讨德治对于全面依法治国的现实意义,对于加强法治建设,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德治对于推动法治建设起到促进作用德治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它要求公民自觉守法、诚信守约,积极配合政府严格执法,同时也要求政府守法、廉洁办事,公正司法,以身作则,培育良好法治的社会风气。

正是这些德治理念的强调,才能够促使全社会积极参与到法治建设之中,使法治的观念深入人心,法治的精神贯穿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德治理念在其宪法中的体现。

宪法第五条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守法的义务”,强调公民自觉守法的重要性。

而在宪法第十二条中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法治国家”,这就体现了国家在宪法层面对德治的要求和法治的基本原则。

二、德治对于完善法律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德治要求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求政府依法行政,采取公正审判,维护社会正义。

德治的理念对于我国的法制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它提醒我们要将德治理念融入到法律制度中,确保法律的公平公正,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在我国的法律制度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体现了德治理念的法律。

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条中明确规定:“合同是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订立的”,体现了诚信守约的原则。

又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条中规定:“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打击违法行为,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

",进一步体现了德治理念对于法律制度的指导意义。

三、德治对于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有积极作用德治要求政府守法办事,廉洁奉公,以公正的司法服务于人民,这对于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传统德治的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德治的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德治的现代价值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中德治思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常认为以道德治国,其实古代“德”不是简单的指“道德”,“德”本意与“得”相通,意即“得到”并延伸到“以怀柔的方法得到人心、民意”(西周创立“德”字)。

“德治”要求:君王实行优良的政治,治国首先依靠开明良好的政治,而不能实行“暴政”和“霸道”,这在儒家就是“仁政”——“爱人之政”“以不忍之心,行不忍之政”。

德治的核心是“重民、保民、民本”——“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到孟子时“民本”思想达到巅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暴君放伐”。

其中“以德配天”、“德主刑辅”、“德才兼备”人才选拔标准对我国现代社会治理仍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一、以民为本的思想与当代“以人为本”思想具有契合之处。

儒家德治提出的“敬德保民”,“以德配天”,“民无信不立”,“民贵君轻”,“修己以安百姓”,这些重视百姓的重要思想,虽囿于其时代局限而无法与“以人为本”思想相提并论。

然而,我们现在的以人为本正是在儒家民本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二、德主刑辅的德治精神与当代“和谐社会”、“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结合起来的论述具有共通之处。

儒家提出德主刑辅是儒家德治思想的基础。

德刑并施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结合到当代,也就是要求在政治生活和法律生活中,注意要发挥道德的教化和引导作用,以构建和谐社会。

道德与法律共同构成人类社会的规范机制和秩序体系,从道德本身来看,道德是人性的一种本质规定,是社会发展和人性完善的价值目标。

就社会行为控制而言,道德主“内”,法律主“外”;道德治“本”,法律治“标”。

儒家这些“德治”思想在历史的许多时期,曾起到过积极的社会管理效力,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与法治相结合的德治的基本内涵,中国传统德治精神的一个积极内涵就是对道德教化的重视,对培育和提高民众的基本道德素养的重视。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以德治国”的现实意义
【摘要】道德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

随着体制的转轨和市场经济的推进,我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提出,凸现了“德治”的作用,并使之成为与“法治”等要的治国方略,在现阶段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现实意义;道德;法律;以德治国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0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体制的转轨和市场经济的推进,我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江泽民同志科学总结古今中外国家兴亡废替的经验教训,明确指出: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一“以德治国”的含义
以德治国”,包含两方面的意思:治国者须有德;治国必用德。

以德治国,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职业道德、社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为落脚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配套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实行以德治国,既符合国情又适应当前现实需要
纵观中国历史,被誉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最伟大、最辉煌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康乾盛世”几个强大繁荣时期,都是同统治者在位时有一套比较完备的施“仁政”、行“德治”道德体系密不可分的。

在成功地治理一个国家,道德方面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德治具有政治、经济和法律手段所不具备的优势和作用。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正是这种文化传承和道德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的精神支撑,使中华文明有别于古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文明,始终没有中断,而且以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具有强大凝聚力、感召力、亲合力的民族文化传承和道德精神。

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正是根植于我们国家的历史传统、政治背景、文化传承、经济形态等因素并与之相适应的。

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重要思想,是站在世纪的历史高度,深刻总结古今中外治国经验基础上提出的适应时代要求的治国方略,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当前,在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领域,既要大力推行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又要大力倡导以德治国,增强全社会的道德意识,从体制和思想道德两个方面标本兼治,实现党风、政风和民风的根本好转。

要把道德作为人们共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来维系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秩序,保证我国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状态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力以赴谋发展。

三、借鉴历史,以古鉴今,学习和领会“以德治国”思想的重大理论,把握其精神实质,对于提高个人精神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儒家“以德治国”思想强调德教为先,教人以伦理道德,以教塑造人格,有人认为,儒家“德治”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把国家的治理、社会的安定,寄托在“圣人”、“贤人”、“君子”的身上,因此,儒家的“德治”,就是“人治”。

对于这一点,我们应当作辩证的分析。

其一,儒家的“德治”思想,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长期发展中,由于它是同专制的政治体制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它确实逃脱不了“人治”的案臼。

因此,不论是“德治”也好,“法治”也好,都必然是也只能是同“人治”联系在一起的。

那种认为只有中国古代的“德治”是“人治”,而中国古代的“法治”不是“人治”的思想是不正确的。

其二,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社会的变迁,朝代的更迭,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结果。

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英雄,任何个人是不起决定作用的。

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在对待情、理、法的排序上有别于西方民族。

我们的思维定式是:重情、达理、轻法。

人们常说的“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规人”,一般的人也往往都是不知不觉地以情为出发点,去思考问题,评价是非,处理事情。

道德恰恰是重情义,讲
良心,以和风细雨般的劝导、说服和灌输,动人以情,晓人以理。

所以,道德更容易被接受,更符合中国人的心理感觉和思维定式。

要弘扬爱国主义,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提高个人的精神境界。

四、以德治国能发挥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和弥漏补缺的特殊优势,有利于保障社会稳定,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性,德治不是政治统治方式,不单独从属于人治或法治。

德治强调的是政治主体的自律。

在人治条件下,德治就是倡导君主、官吏和民众自律;在法治条件下,德治就是强调公民公共事务管理者自律。

以什么来自律,或者说德的内容,是人治与法治条件下德治的区别所在。

人治条件下的德,旨在维护君主利益优先于一切的社会秩序;法治条件下的德,旨在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社会秩序。

以自律这种方式维护社会秩序,前提是政治主体要接受德,认为这个德有价值,用现代政治学概念,这个接受德,并以德来自律的状态,叫做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任何政治统治得以实现都必不可少的心理基础。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以德治国是必不可少的。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古代政治运作当中的德治思想和模式永远值得借鉴。

因为通过政治主体认同政权的统治和治理,鼓励政治主体以道德自律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是人类政治运行的普遍法则。

道德修养和道德建设从来就为国家、社会和个人看重,并引以为一种武器。

它作用于人,作用于人的思想精神和行为规范,因其内容广泛,涉及面广和植根深厚,而从来就无孔不入,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细胞、每一个方面,并以社会要求和个人要求的历史和现实的标准来促进其完成。

它或以理想信念、精神情操,或以襟怀气质、人格修养函盖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函盖于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因而力量巨大,时间绵长。

这,无论以宗教形式促进道德修养、自我完善以稳定社会秩序的欧美可以证明;还是以性格磨砺实现个人完善以达到国家治理的我们中华民族均可证明。

五、以德治国应以修身为基础,修身当以治国为己任,全民族素质的提高要从每位公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入手
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在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全过程中,继承、发展和丰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在集体主义原则下,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从而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江泽民同志讲的“以德治国”,就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并使之成为全体
人民普通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从治国方略的高度来看,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

强调法制建设不是排斥道德建设,强调道德建设也不是排斥法制建设,而是要使两者紧密结合起来,相互配合,有机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参考文献
[1]唐国富;正确理解“以德治国”的内涵[n].安徽日报;2001年
[2]、“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赵颖;加强道德建设推进“以德治国”[j].党政论坛;2001年03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