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艺术特色赏析

合集下载

电影《白鹿原》艺术风格与表现手法管窥

电影《白鹿原》艺术风格与表现手法管窥

2016年第19期故事片《白鹿原》在一片麦浪滚滚的镜头中展开画卷,一个厚重古老的秦人生活与命运、繁衍与斗争的历史扑面而来,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白鹿高原映入眼帘,一个中国近代女性辛酸悲凉的情感历程由此展开,随着宽银幕画面蒙太奇式的徐疾变化,电影把观众带入一个旧中国沧桑巨变、军阀混战、饥荒遍野、艰难求生、抗争命运、反抗枷锁的时代和陕西渭北高原天广地阔、浮云滚滚、麦浪金黄、老腔声声、黑夜里油灯闪烁、女人与孩子痛苦呻吟和呐喊的禁锢岁月。

一、 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通过两个家族史来透视民族灵魂的历史,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力求正面关照中华文化以及这种文化培育的人格,力图站在时代的,民族的,特别是文化的高度来审视历史。

作品独尊文化视角,发现并描绘了一系列颇具魅力的人物,白嘉轩便是宗法文化的人格代表,而鹿子霖则是宗法文化另一极端的乡原式的贪婪和奸狡之徒。

《白鹿原》交织着政治、军事、党派、家族的争斗,它的精到之处是能将其转化为文化的冲突,而激发人性的冲突——礼教与人性、天理与人欲、心灵与肉体的冲突,于是,它呈现出文化交战的惨烈图景。

不可否认,这部作品有强烈的“史的意识”,小说以白鹿原为时空,展开了近半个世纪的重大历史变迁。

整部作品对传统文化的肯定多于批判,这是这部作品的现实主义表现的独到之处,也是其成为史诗巨著的价值所在和成功的主要因素。

原作中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有三组人物主线贯穿小说的始终,一组是白嘉轩、鹿子霖、田福贤的人物群体,田福贤是位政客,在风云变幻的历史和白、鹿两家的斗争中极尽所能,耍尽手段,游走江湖。

而白嘉轩则是宗法文化的人格代表,他正面肯定了宗法文化的生命力和儒家文化的爱人之心,比如抗税,替老百姓分忧;同时他又是位专制者,对不守本分的男女进行制裁,如极力阻挠黑娃和田小娥拜祠堂。

白嘉轩的形象决定了《白鹿原》的灵魂,但是电影中白嘉轩的形象塑造不够到位。

第二组人物群体是黑娃、白孝文、鹿兆鹏、鹿兆海和白灵,分别是匪、国、共三条线索。

谈小说《白鹿原》朴实厚重的创作风格

谈小说《白鹿原》朴实厚重的创作风格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1 1 - 2 8
作者简介 : 罗爽( 1 9 6 3 一) , 女, 辽宁城 市建设职业技术 学院教授 级高级讲 师, 从事大学语文研 究。
由王全 安执 导 、 耗资一亿 的民族史诗 电影 《 白鹿原 》 在备受关注 和期待 中, 终 于在2 0 1 2 年9 月面世 了。改编 自 陈忠实 同名小说 的电影 《 白鹿原》 尽管凭 着幽默诙 谐 的 方言 、 荡气 回肠 的音乐 、 恢弘壮 观的景色 而得到赞 美 的 声音 , 但 由于过 于追求香艳 , 情节显得支离破碎 , 人物演
忠实 曾说 : “ 当初构思 和写作《 白鹿原 》 , 目的很 明确 , 就 是想写出封建帝制解体后 ,以根深蒂固 的封建 文化 、 封 建理念结构着心理形态的 白鹿原上 的男人 和女人 , 面对 迎面而来的新的思想 、 新 的文化 、 新 的理念 的冲击 , 原有 的文化心 理结构被搅 乱被打碎 , 以新 的文化 、 新 的思 想
为背景 , 作 者用凝重朴 素的笔触描 写原上 自家 、 鹿家两
大家族祖孙 三代 的恩怨纷争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 人物 形象丰满鲜活 , 展示关 中平 原独具特色的 民情风俗 和自 鹿原这 片土地上 旺盛 的生命力 , 浓缩着深沉 的民族历史
民形象 , 是 中国传统道德 精神 的代 表 , 在他 的身上凝 聚 着传统文化的内涵 。他的一 生在努力维系着封建社会的
害, 他无所畏惧 , 保 护家人和族人的利益 , 充 当“ 马 角” 乞 求 上苍 降雨 , 甚至承受极大 的痛苦 ; 他勇敢正直 , 为 民请 命, 面对沉重 的赋税 , 挺身而 出 , 率众抗税交农 ; 他大度 宽容 , 以德报怨 , 自觉 担负起对 族人的责任 , 营救黑娃和 鹿 子霖 , 赢得 了众 人的敬重 , 白鹿 村也赢得 “ 仁 义村 ” 的

《白鹿原》艺术特色赏析

《白鹿原》艺术特色赏析

《白鹿原》艺术特色赏析摘要《白鹿原》是20世纪初问世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作品一经问世,便备受关注,与之相关的研究更是层出不穷。

本文通过笔者对小说的阅读感受,着重从结构安排、思想意蕴、人物刻画、语言运用等方面来探讨赏析《白鹿原》的艺术特色,领略作品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关键词:《白鹿原》小说艺术传统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白鹿原》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的白鹿村为背景,真实再现了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之初长达五十多年里,白鹿两个家族的恩怨情仇和白鹿村在中国社会大变革中的变故。

小说独特的结构设计,深刻的思想意蕴,丰满的人物形象,富于地域风貌的纯朴语言等,给人留下的印象尤其深刻,艺术美感令人震撼。

一结构设计匠心独具,令人叫绝陈忠实说:“最恰当的结构就是能够负载全部思考和所有人物的那个形式。

”这部小说创作中最难的是结构,而小说最成功的地方也是它的结构,显示出作者独到的设计与安排。

一方面,作者采用多条线索,或明或暗或隐,交叉繁复,演绎绵密,使本已错综复杂的故事张弛有序有条有理;另一方面,作品的主体线索突出、脉络清晰,明暗线索或对立或平行,在对立中勾勒人物性格,在平行中推进情节发展。

内容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让表面上的家族叙事和背后的革命事件相互依存、相互映衬,但革命事件从未站在真正的前台,对其花费的笔墨少之又少。

小说还在处理复杂的社会时空结构方面,转换自如、跌宕起伏、了无痕迹,也显示出作者匠心独具的设计。

另外,小说中从村里出现白鹿,到白嘉轩发现风水宝地、县令赐碑“仁义白鹿村”、朱先生带领修县志,再到结尾重现风水宝地,都暗含着作品中的精神线索——传统文化,一直都是由这个看不见的传统文化的兴衰这条线索牵引着,贯穿小说始终,保持着富于中国传统特点的民族特色。

整部小说在传统文化的兴衰这个全书的精神主体的引领下,通过人物命运的变化,展现了当时社会历史的演变,让人物、社会历史、精神文化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进作品向纵深处发展。

《白鹿原》的创作手法与特色

《白鹿原》的创作手法与特色

6神州文学《白鹿原》的创作手法与特色许志勋武警警官学院摘要:著名作家陈忠实创作的作品《白鹿原》,堪称经典,在其一推出这部作品时,就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得到了各方赞誉。

不仅斩获得了茅盾文学奖的殊荣,还被译为多个国家的文字被广为流传。

在这篇长篇文学作品当中,运用了多种的创作手法,比如运用了反讽的手法、象征、意象等创作手法以及对于性描写的大胆探索等创作特色。

在本文当中,对《白鹿原》从创作手法的角度出发进行了解读,从而更好地理解到作品所具有的创作特点。

关键词:《白鹿原》;创作手法;特色在我国的九十年代,有不少作家创作了大量家族小说,《白鹿原》作为其中的经典之作,有着严谨的故事架构、引人入胜的情节,并塑造了丰满的人物形象,有着深邃的思想,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但最突出其创作成果的,还是《白鹿原》当中起着支撑作用的,对作品主题及思想内涵进行表达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与所具有的创作特色。

在下文的篇幅当中,对作品的创作手法与特色进行深入的阐述及分析,以加深对作品的领悟。

《白鹿原》在这部作品,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人性进行了深层次的揭示,但是,最让人感觉到耳目一新、赞叹不已的是在作品运用的全新的创作手法,及富特色。

此创新之举充分体现了作者在这个领域当中的不断地开拓与探索。

一、《白鹿原》对现代主义艺术手法的运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以呈现:(一)反讽手法的运用有不少的人是这样来看待《白鹿原》这部作品的,认为在本质上,此作品还是属于现实主义,然而,在细小的地方又可以发现作者对现代创作方法的运用,基于此更加凸显了作品超凡的艺术魅力。

对于这个方面,作者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现代作家不应该受到现实主义本来所具有的模式的限制,而是要有所发展,要以一种全新的叙事方式,对自己所体会到的历史与现实的内容及个体对于生命的体验进行展示。

在这部作品当中,在不少地方都用了反讽的表现手法。

比如,在文章的开篇之处,作者就写到作为主人公的白嘉轩曾经娶了六任妻子,但是六任妻子都以死亡而告终。

白鹿原文学评价

白鹿原文学评价

关于《白鹿原》的文学评论长篇小说《白鹿原》发表至今,引起了广泛的争鸣。

《白鹿原》达到了一个时期以来出现的长篇小说所未达到的高度与深度,作者陈忠实不仅将以其成功艺术创作和深刻的意义开掘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读过它的人,内心总能引起层层涟漪,或许是悲愤,或许是失落,或许是高兴,每一个人都有不一样的体会,但是那深深的独有魅力却不会因人而变。

它的美,它的味,一直蔓延着....关于它的文学评论,我想从以下这几个方面来浅谈《白鹿原》。

一、思想内容小说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细腻地反映出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

以陕北地方文化韵味为特色,通过描写主要由白、鹿两姓人家居住的白鹿原近百年来风云变幻、几度易主控制的历史事实,深刻反映了家族式争斗的狭隘性,反映了宗法制度、门第思想在贫困地区的根深蒂固,更深刻体现了“和”才是促进地方适应社会发展的唯一出路这一作者对政局的思考。

《白鹿原》一书描写了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世世代代在这里生存繁衍,随着时代的变迁,两大家族以及周围的各色人等,为温饱、为脸面、为光宗耀祖、为争抢风水……祖辈三代纠缠在财、权、利、欲的无休止的谋算与争斗之中。

作者以细腻深沉的笔触,描绘出一群不同典型的主人公的命运悲喜剧,生动、形象、厚重地反映出民族悲壮秘史的一角。

《白鹿原》中主线是白鹿原上两大家族:白家和鹿家哪家过得更好,声望更大。

两大家族祖上是一家,后分了两支。

起初两家都很穷,白家祖上靠勤俭持家渐渐富有,因此家风较严,具有传统中国封建家庭“耕读世家”的特点;鹿家祖上忍辱负重,学得一手好厨艺,成为天下第一勺致富,家风较松,有时显得很不厚道。

《白鹿原》一直从清末写到建国之后,在这样宏大的背景下写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写国共之争,无形中也揭露了中国人的劣根性“窝里斗”。

它向我们展示了历史民族的鸿篇巨作,思想内容是厚重的,是值得深思的,每一个环节或者结局都值得深深得推敲。

《白鹿原》评析

《白鹿原》评析

《白鹿原》评析一部传奇的经典之作《白鹿原》评析这是一部经典的传世之作,作者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文笔细腻地反映出白姓与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思想风貌,重彩浓墨地描写了白鹿村从清末民初到建国之初的半个世纪里刮过的每一次革命风暴,作者融入了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以及令人震撼的真实感和史诗风格。

初看这部作品的时候感触颇多,那时候觉得这本书的语言太过粗俗,大有看不下去的势头。

可耐着性子看下去后便抛却之前那幼稚的念头,开始反省自己的懵懂无知,作者以通俗到近乎粗俗的语言铸就了这部壮丽的传奇史诗,由于属于民间著作,给广大人民看的书籍,这样的语言能看懂是大事,若是一味的书香气浓反而矫情了。

全文以人物的命运为纵线,千回百折;以社会历史的演进为横剖面愈拓愈宽;传统文化的兴衰则是全书的精神主体,使人与社会历史、文化精神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作者加进了很多本土文化,如语言的、风俗的、鬼神的····,文中多次用到“没嘛嗒”、“在哪嗒”等口语。

全文以主人公白嘉轩六娶六丧,而且每次女人都是不到一年就死掉了,死相奇惨,死因其实不详,如此神秘的序曲本身就预示着不详,也就铸就了《白鹿原》故事的坎坷离奇,惊心动魄。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白嘉轩、鹿子霖、鹿三、朱先生这些具有深刻历史文化内涵的典型形象,又成功地塑造出黑娃、白孝文、田小娥、鹿兆鹏、鹿兆海、白灵灵等年轻的一代,性格各异,追求不同,极具时代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主人公白嘉轩身为白鹿原的族长一辈子挺直了腰杆做人,勤勤恳恳一辈子受人尊敬爱戴,却也因腰杆挺得太直被黑娃教唆人打折了腰,像狗一样佝偻着过了后半生。

且他心性豁达不与人计较,这点作者刻画的很是清楚,“白嘉轩让儿子孝武到县上去做搭救鹿子霖的举措,正好发生在鹿贺氏登门之前,完全体现了他“以德报怨,以正祛邪”的法则。

他在得悉鹿子霖被逮的最初一瞬间,脑子里忽然腾地鹿子霖拆人房屋的尘雾,他早以弄清了儿子孝文堕落的原因。

《白鹿原》得与失:三大优点与三点不足 《白鹿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

《白鹿原》得与失:三大优点与三点不足 《白鹿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

《白鹿原》得与失:三大优点与三点不足《白鹿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座里程碑,在现当代中国是难能可贵的。

《白鹿原》的主要优点有三:一是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中贯穿了象征意蕴,从而赋予了作品较深且较复杂的内涵;二是可读性强;三是语言生动、紧凑,有着浓郁的陕西乡土气息。

《白鹿原》的三大成功之处一、贯穿了象征意蕴《白鹿原》最突出的特点体现于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中贯穿了象征意蕴,从而赋予了作品较深且较复杂的思想内涵。

本文所说的象征意蕴,并非指以此象征彼,或者以彼象征此那么明确,而是指作品整体上获得了比形象叠加所得内涵更多的内涵,并且这种多并不是简单的多,而是似有无穷之感。

这种"更多的内涵"就是本文所说的象征意蕴。

这种意蕴并不明朗,而是呈现浑沌的状态,只是大致的轮廓可以辩认罢了。

这种象征意蕴的立足点主要在于对朱先生的刻画,其主要手法就是赋予朱先生深邃的智慧、阔大的胸怀与扑朔迷离的神奇性,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朱先生成了作者的代言人,表述了作者对社会政治斗争和人世沧桑的看法与感慨。

朱先生是"关学大儒",躬耕之余,读书治学,后开办白鹿书院,以启蒙乡党子弟,又致力于编撰县志,及至逝去。

朱先生是白嘉轩的姐夫,白孝文、鹿兆鹏、黑娃的老师,他作为地方的贤达人士,地方官员既想交好与他,又忌惮他三分。

他既不偏向国民党,也不靠向共产党,老百姓对他敬若神明。

朱先生是《白鹿原》中画龙点睛式的人物,白鹿原上这个、那个重要人物大都与他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原上发生的大事他或者直接、间接参与,或者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在为人处世的态度方面,朱先生之所以是智慧的化身,主要在于他的先知先觉性。

如果说他在烈日炎炎的正午穿泥履而后果真有一场骤雨,他脱口而出"今年成豆"果然因干旱豆类成收,这些可能带有偶然性的话,那么他明白地告诉黑娃共产党能得天下、他劝告白嘉轩卖地因而后者未被划成地主成份,尤其他的墓室中的枕砖上所刻字句则体现出他的先知先觉的必然性。

《白鹿原》叙事艺术探析

《白鹿原》叙事艺术探析

《白鹿原》叙事艺术探析《白鹿原》是著名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之一,以其宏伟的叙事艺术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从故事背景、叙事结构以及叙事手法三个方面对《白鹿原》的叙事艺术进行探析。

起首,故事背景为《白鹿原》的叙事提供了宽广而深厚的文化底蕴。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的晋北平原,通过描写一个晋北农村家族的兴衰变迁,呈现了当时农村社会的生活面貌。

陈忠实通过详尽描写农村景象、村民生活细节,将读者带入了那个真实而质朴的时代,使整个故事具有强烈的可信度和感染力。

其次,叙事结构紧密有序,具有层层渗透的艺术魅力。

该小说以白嘉轩一家为中心,通过几代人的轮回,以及家族与国家历史的交织,构成了复杂而巨大的叙事网络。

整个故事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以不同的时间节点为背景,呈现了不同人物的命运和家族的变迁。

这种时间跨度的叙事方式,使读者可以全面地了解到白家家族的历史,并逐渐揭示出其命运中的命题和主题。

同时,小说中还穿插了丰富的历史事件和社会背景,使叙事更加丰富多样,增加了艺术张力。

最后,陈忠实运用多种叙事手法,丰富了《白鹿原》的叙事艺术。

其中最为显著的一种手法是透视叙述。

整个故事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叙述,但不同的章节中会出现不同人物的个人视角,使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多个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命运变化。

此外,作者还运用了梦境、回忆和插叙等手法,使叙事更加灵动多样。

例如,在描写白嘉轩受到国民党追捕时,通过插叙的方式将事件与白嘉轩的童年回忆相连,既增加了紧张感和悬疑感,又呈现了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综上所述,《白鹿原》通过其宏大的故事背景,紧密有序的叙事结构以及多样灵动的叙事手法呈现了奇特的叙事艺术。

陈忠实通过对农村家族的描写,揭示了人性的各种弱点和罪恶,同时也呈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和演变。

这种全景式的叙事方式使读者在共鸣的同时,沉思着现实生活中的伦理和道德逆境。

因此,可以说,《白鹿原》的叙事艺术不仅是一种美的享受,更是对中国乡土文化和历史的深度沉思。

白鹿原鉴赏

白鹿原鉴赏

话剧白鹿原鉴赏《白鹿原》描写了白、鹿两家三代人的人生历程小说通过对不同人物的命运的关注再现了白鹿原上人们的生活形态和民族心路历程,以及发生在白鹿原上的事情对民族生存走向的影响。

《白鹿原》所反映的生活年代,与小说的时间跨越有半个多世纪,从清末写到解放初,其间还涉及到解放以后更长的时间。

我总的感觉是,这是一部浸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小说,比如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生命玄学和神秘不可解的力量,人物命运的因果报应等等。

当然,这也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小说,深刻而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的历史变迁。

在作品中,作家叙述过关于白鹿的渺远的传说。

传说是美丽的,迷人的,有几分神秘,甚至与作家的人格理想相表里,贯穿于作品之中。

白鹿是各种美好事物的象征,而白鹿原作为一个具体的地理存在,有其临水的高岸,上部平舒逶迤的地貌,渐次抬升以至终南山麓,这个地理的存在比白鹿的传说,白鹿原的得名,都要远为长久得多。

但白鹿的传说是一种文化,因而古原之以白鹿为名,也就带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的性质了。

当然,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或象征,白鹿原包含的不只是白鹿意象这一点,更重要的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在其全部活动中所形成的传统、习俗、心理、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等等。

《白鹿原》里的人物形象是接近圆满的,这些人物形象都活在一个封建传统文化占主要地位的年代,这也是个历史大变革的时代。

他们的悲喜苦乐在这个历史大变革的时代中浮沉,他们所遭遇的,所感受的都和这些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以人物为叙述中心,从人物生活境遇的变迁来展示历史的变化。

它不像《青春之歌》那样人物刻画如此扁平以致于失去了人本身的情欲,脱离了现实。

恶的就是恶的,善的就永远是善的,这样大大减轻了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使读者不能接受其真实性,甚至有可能产生厌恶之感。

而作家陈忠实对人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善于从多角度去描绘一个人,给读者一种独特的立体感。

这种感觉的由来完全是出于作者的精心构造,以及读者的再升华,再创造。

简述白鹿原的艺术成就

简述白鹿原的艺术成就

简述白鹿原的艺术成就
《白鹿原》是一部具有重要艺术成就的小说,以下是其主要的艺术成就:
1. 人物形象丰富:小说塑造了许多复杂而丰富的人物形象,如白嘉轩、鹿子霖、田小娥等,这些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2.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小说通过巧妙的构思,将白鹿两家数十年的故事交织在一起,情节紧凑,引人入胜。

3. 语言乡土气息浓厚:小说使用了大量具有乡土气息的语言和风俗,展现了渭南平原的地域特色,让读者感受到了浓郁的乡土风情。

4. 历史厚重感:小说通过描写白鹿原的历史变迁,展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动荡和变革,反映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白鹿原》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白鹿原》的解析

《白鹿原》的解析
《白鹿原》的寻根主题主要是精神和心灵的寻根 ,带着对精神中"真"的追求写出儒家文化的精髓 ,并通过文本中人物的个性描写,来宣传中国文 化的深刻价值,表达自己"寻根"理念
作者的寻根性思考,并不仅仅停留在以道德的人 格追求为核心的文化之根,而是进一步更深刻的 揭示出传统文化所展现的人之生存的悲剧性
《白鹿原》在以关中人生存为大的文化背景下, 展开了一系列的人物活动,粗野朴实的乡村习俗 、慎独隐忍的儒家精神,则透过一个个鲜活的人 物体现出来
第2章节
创作特色
READ SHARE
创作特色
READ SHARE
主题思想 :乡土思想
陈忠实的创作有着浓厚的关中文化背景,其作品 更是对关中乡土文化有着执着的坚守,家乡的乡 风民情、山山水水早已融入到了他的心灵当中, 他的小说始终是围绕着关中塬上的农民以及农村 生活来书写的
创作特色
READ SHARE
陈忠实正是在这样的文学思潮之中,有了对《白 鹿原》的创作欲念,并且完成了这部能够代表这 种反思新高度的史诗作品
第6章节
人物形象
READ SHARE
人物形象
READ SHARE
白家
白嘉轩:本书主人公,行事光明磊落,怀仁义之心,以德报怨,好面子,属 于有原则认死理的人,在要不要为小娥建庙上表现最突出,宁可全族都染上 瘟疫也不能向她低头
人物形象
鹿子霖一家
READ SHARE
鹿子霖:精明强干,争强好胜,无 原则为了目的不择手段,好色成性 。最后,有灵性的生命被抽走,生 不如死,毫无尊严的死去
鹿兆鹏:鹿子霖长子,共产党员, 白鹿原反封建斗争的旗手,他有勇 有谋,对革命事业坚持不懈
鹿兆海:鹿子霖次子,满腔报国热 情,是国民革命军团长,然而事与 愿违却后战死于中条山与日军的战 斗

白鹿原赏析

白鹿原赏析

一部记录“民族的秘史”的长卷——《白鹿原》赏析《白鹿原》被誉为是我国“当代罕见的一部大作品”,不是因为它洋洋洒洒有50万字的篇幅,也不是因为它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前后长达50年间中国历史风云际会的宏阔背景,而是因为作家以当代眼光、当代意识审视、反省地描写了这段历史时,所表现出来的全新的体验和认识。

正是这些,才赋予了小说以强悍的艺术生命力,是发生于20世纪上半叶白鹿原上的那些拼拚杀杀的事件、来来往往的人物,真真切切地变成了“一个民族的秘史”,让人们从中窥见我们民族悲怆的国史、隐秘的心史以及畸形的性史,窥见我们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激发起人们深深思考。

作品分析:主题小说以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为背景,通过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两家几代人的人生、命运和复杂的纠葛,展现出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主人公的六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祥;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地位,两个家庭世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活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等等。

小说在描写这块黄土地上自清末民初至解放前夕近半个世纪中“一刻也没有消停过”的家族争斗的同时,还展现了各派政治势力之间的生死搏斗、内忧外患,揭示了中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与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渊远流长的文化,以引发人们对此认真、深入的思考。

人物形象作为一部“民族的秘史”,《白鹿原》在展现白、鹿两家几代人争斗的“家族史”的同时,着意描写、塑造了众多的、具有鲜明性格和浓重文化内涵的人物形象。

仅主要人物就有:白嘉轩、鹿子霖、朱先生、冷先生、田福贤、岳维山、鹿三、黑娃、小娥、白孝文、白孝武、鹿兆鵬、鹿兆海、白灵等十几个。

他们分属白、鹿两大家族,或分属国、共两党的政治势力范畴,都个性鲜明、形象生动。

白嘉轩是白鹿原上白、鹿两个家族的族长。

就个人品质而言,白嘉轩的完美几乎是无可挑剔的。

作为一个敬恭桑梓、勤于稼作为一个敬恭桑梓、勤于稼穑的农人,他身上有着民族许多优秀品质。

《白鹿原》赏析

《白鹿原》赏析

上出现过一只白色的鹿,白毛白腿白蹄,那鹿角是莹 亮剔透的白。白鹿跳跳蹦蹦像跑着又像飘着从东原向 西原跑去,倏忽之间就消失了。庄稼汉们猛然发现白 鹿飘过以后麦苗忽地窜高了……歪嘴斜眼的丑女儿变 得鲜若桃花……这就是白鹿原。”这个古老的神奇传 说,在历代居民口耳相传,白鹿精灵,在书中不时映 现。 白鹿的意象,构成《白鹿原》小说的灵魂。白鹿 成为“人”“神”一体的精魂,白鹿披上神的外壳, 其实是人性的化身,成为居民渴望理想生活的幸运使 者,也寄托了无穷的乡情乡思。
陈忠实(1942-),出生于西安市东郊 灞桥区西蒋村,1962年毕业于西安市第34中, 担任过农村中小学教师。1965年开始创作, 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2年成为陕西 作协的专业作家,后任陕西省作协主席。文 革后发表中篇小说9部,短篇小说80余篇,屡 获多项文学奖。1993年6月北京人民出版社印 行的50万字的《白鹿原》,4个月之内,销行 6版40万册,成为90年代最引人瞩目的长篇小 说。
《白鹿原》问世后一版再版,已在全国发行了66 万册,并被译为日、韩文出版和印成繁体汉字竖排版 在港、台地区发行。此外,在《亚洲周刊》与来自世 界各地的学者作家联合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 强”中,它也榜上有名,被列名第38位。 中外文学界高度赞扬陈忠实的成就,认为: “《白鹿原》凭其恢弘的规模,严谨的结构,深邃的 思想,真实的力量和精细的人物刻画,成了当代小说 林中有永久艺术魅力的作品。”“《白鹿原》把当代 长篇小说的现实主义创作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时代高 度。”
朱先生是旧式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满腹经 纶,刚正不阿,也乐天知命,旁人纷纷投共投国, 他只想修县志以赠后人,晚年更是仙风道骨,能窥 天机。他一生以做学问为生,以做学问为荣,安贫 乐道,却不是归隐山林的修士,在日本鬼子入侵中 华大地时他也能拍案而起,愤而反抗;时势平静之 后,又再埋首书堆,以绵薄之力为一片土地一方人 记录风土人情,无欲无求,不争不斗。朱先生是最 令人敬佩的人物,他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威武不能 屈,富贵不能淫。

浅谈长篇小说《白鹿原》中的审美特点

浅谈长篇小说《白鹿原》中的审美特点

特的艺术魅力 。为此 , 《 白鹿原》 在1 9 9 7年获得第 四届 矛盾文 学奖 ; 至今 为止 , 已经被改编成 同名话剧 、 舞剧 、 电影等 多种艺
术形式 。


《 白鹿原》 向读 者 展示 了一 幅丰 富鲜 活 的关 中 民俗 文化
生活 画面, 这表现在那些独特的关 中丧葬婚嫁 礼仪 和秦腔 、 锣 鼓、 庙会 社火的生动描写 中。《白鹿原 》 中记 载 : “ 白嘉 轩正 在
繁衍 , 随着时代 的变迁 , 两 大家族 的祖 孙三代 如何 为温饱 、 为 脸面 、 为光宗耀祖等纠缠在财 、 权、 利、 欲的无休止 的谋算与争
斗之 中。作者以真实 细腻 的笔触 , 生动 、 形象、 深 沉地 反映 出
的方 言话语使 这 部作 品不 仅散 发 出属 于关 中浓 厚 的泥 土气 息, 还极大表现文学语言 的张力 。 ( 二) 深沉 的悲剧意识 悲剧原来 是西方戏剧 的 主要 题材 之一 , 主 要是反 映美 好
生活来 创作更多 优秀 的作品 。陈 忠实 自 1 9 6 5年 发表 散文 以 来, 至今创作有 四十多年 , 发表的中短小说有 8 0多篇 , 报告 文
种特色的婚嫁习俗 , 这就 表现 了关 中那 种 尊重长 者 的浓厚
的儒家礼教文化氛围。这种地域色彩的习俗 描写让作 品小说 人物活灵活现 , 表现力更强 。 2 . 关中方言
景叙事 时用 的叙述语 言是典 范 的书面语 ; 在人物 的对话 中则
就 用 凸显 地 域 人 文 特 征 的 活 泼 生 动 的词 汇 , 用 这 些 独 具 特 色
艰辛创作完成 。“ 自鹿 原” 是西安 周边 的一 个村子 , 它 是 中国
黄 土高原历 史悠 久 , 素有仁义之称的礼仪大庄 , 小说 以此为背 景, 展示 白姓和鹿姓两 大家族世 世代 代 的人 如何 在这 里生存

试论《白鹿原》叙事艺术

试论《白鹿原》叙事艺术

试论《白鹿原》叙事艺术【摘要】《白鹿原》是一部以白鹿为象征的现实主义小说,叙述了白鹿村从清朝末年到新中国成立的变迁。

本文从叙事结构、时空交织、人物形象、叙事语言、氛围营造等方面分析了《白鹿原》的叙事艺术。

作者通过多线叙事、时空穿插等手法展现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变革。

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叙事语言朴实自然,营造出浓厚的历史氛围。

《白鹿原》不仅在叙事结构上具有独特之处,也深刻影响了读者,引发对家国情怀和人性的思考。

对于文学创作以及历史叙事都有一定启示意义。

展望未来,可以看到《白鹿原》的叙事艺术在当代仍有重要的价值和影响力。

【关键词】《白鹿原》,叙事艺术,叙事结构,时空交织,人物形象,叙事语言,氛围营造,情节推进,独特魅力,影响,启示,展望,思考。

1. 引言1.1 《白鹿原》作品简介《白鹿原》是中国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一。

小说以20世纪初的山西北部为背景,讲述了白鹿村的一个家族三代人的兴衰沉浮。

作品以其精湛细腻的叙述方式和深刻的社会思考而著称,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白鹿原》以其纵横交错的情节和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一个真实而生动的山村社会。

作品中描绘的白鹿村,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理环境,更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和情感纠葛的精神领域。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多样。

通过对《白鹿原》作品简介的了解,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叙事艺术的深刻把握和对人性命运的深刻关怀。

作品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更是一部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的辉煌体现。

在下文中,我们将更深入地探讨《白鹿原》的叙事结构、叙事手法、人物形象、叙事语言和氛围营造与情节推进等方面的艺术表现。

1.2 叙事艺术概述叙事艺术是文学作品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整体质量和观赏价值。

在小说《白鹿原》中,作者陈忠实通过精巧的叙事艺术,成功塑造了一个宏大的史诗世界。

叙事艺术不仅仅是将故事讲述出来,更重要的是通过叙述手法的巧妙运用,引发读者的思考与情感共鸣。

解读《白鹿原》的时间艺术

解读《白鹿原》的时间艺术

解读《白鹿原》的时间艺术一、叙事频率(一)占绝对主体的单一性叙事单一性叙事是叙述频率中最基本的类型,是指叙述的次数与事件发生的次数相等。

在《白鹿原》中,这种叙事方式占了绝对的主体地位。

《白鹿原》全书共有34章,在这34章中,每一章所讲述的故事情节基本上都是一次讲述,本章讲过的在以后章节基本不再重复。

从各章的小标题我们可以看出,作家在每一章中的叙事或以某一具体事件为主,或叙述几种不同事件。

在这些罗列的大大小小的事件中,人物的婚丧嫁娶和白鹿村的政治事件占了绝对的主体地位。

如果把人物的婚丧嫁娶看作是个人事件,把白鹿村的政治事件看作是集体或群体事件,那么这种个人与群体的叙述显然已经基本涵盖了白鹿村近百年历史上的种种事件,因此作者不必再进行重复叙述,也无需再重复赘述这些历史事件。

尽快地推进故事情节发展的强烈愿望也促使作者选择这种模式,而不是去无聊地一再重复某些细节与片断。

(二)较少的综合性叙事综合性叙事是概述的一种特殊形式,指叙述一次发生多次的事件。

在《白鹿原》中,综合性叙述也有出现,但总体来看,出现的次数不多。

在《白鹿原》中的综合性叙事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与作用:一是在综合性叙事中常有时间性标志词的出现用来表现普通生活。

如“每天”、“每年”、“经常”、“时而”、“有时”等。

这些标志词的出现,讲述了“一个人一生中可能拥有过的辉煌,但更多的是平凡、周而复始的生活。

”以书中第八章第121页的叙事为例:“白嘉轩也留心观察牛犊的行为举止,发现这娃子对谁都不大亲近……每天后响放学回来就钻进马号里,把鹿三拌好的草料用木锨送到槽里去,扒在槽帮上看牛马吞嚼草料……。

”这一段话叙述了白嘉轩的三儿牛犊的惯常行为,从中表现了牛犊的一种生活习惯,这种生活表现了牛犊一种“平凡,周而复始的生活”。

因此,这种叙事的作用是在单一性的激越叙述之外,展现人类普通生活的本相。

二是表现为等述后的概括用来加快做事节奏,常用“时而……时而”,“有时……有时”等连词来讲述不同的历史事件。

最新-电视剧白鹿原艺术处理分析 精品

最新-电视剧白鹿原艺术处理分析 精品

电视剧白鹿原艺术处理分析摘要电视剧《白鹿原》是一部投资大、参演人数多、筹备时间长、制作精良的电视剧,其在艺术处理上取得了创新性的突破。

电视剧在延承原著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原著进行了成功的二次创作,合理演绎了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是优秀文学作品转换为经典影视作品的典范。

本文对电视剧《白鹿原》的艺术处理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白鹿原》;艺术处理;艺术魅力《白鹿原》以陕西关中白鹿村作为故事背景,对白家与鹿家三代人之间的恩怨情仇进行讲述。

该剧播出后,虽然收视率不高,但却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一部电视剧是否能够被观众所接受,主要取决于观众的文化辨识力,由于电视剧市场中各类作品的质量参差不齐,从而很容易使观众产生不同的立场,部分观众认为《白鹿原》一剧中的文化意蕴非常深厚,场景逼真,演员对人物内心世界的表现比较到位。

该剧对原著的精神进行了延续,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并在经历艰难抉择后,使文化精髓得到传承与发展。

同时,文学作品的影视化,在该部电视剧中获得诠释,给今后电视剧的创作提供了参考。

借此,本文就电视剧《白鹿原》的艺术处理展开分析。

1忠于原著经典改编,延承原著文化内涵电视剧由于受到集数的限制,不得不对原著中的一些情节进行删减,通过改编来达到艺术创作的目的,改编后的剧作既是对原著的传承,也是一种创新,其本身具有独立性的特征。

小说的作者只有一人,而电视剧的制作需要导演、编剧、演员的通力配合,但由于他们对原著的理解不可能完全相同,并且也都想在剧作中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

所以,必然会加入新的文化维度和艺术理念,原著的文化内涵势必会随之改变,由此将会产生出新的审美价值。

《白鹿原》这部电视剧在拍摄时,较好地忠于了原著,对中国近代史的重大事件进行重现,如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国共分裂等等,同时,还有白家与鹿家的明争暗斗,原著中的几条主线在电视剧中得到保留,但却对与主线无关的部分情节进行了删减,如主人公娶前六房妻子的情节等。

除了删减之外,电视剧中还增加了白灵的戏份,凸显了白鹿精魂,并且还对朱先生的神秘性进行弱化,将之塑造为一个大儒,这与现代理性精神相符。

《白鹿原》艺术特质

《白鹿原》艺术特质

《白鹿原》的艺术特质1、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白嘉轩与鹿子霖白嘉轩体现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两面性。

首先,刚正不阿,严守礼俗是他信奉的信条。

周济寡妇,修祠堂,办学校,公布乡约,整饬族事,显示他的精明能干,仁义正直。

但他又是封建宗法社会的卫道者,固执迂腐、保守残忍,扼杀了美好的人性和人情,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儿子叛逆,女儿出走.他忍受着巨大的精神痛苦。

而鹿子霖则是一个充满野心和欲望的封建地主。

他风流成性,与原上许多女子有风流韵事,用计霸占堂侄媳妇田小娥。

他是典型的功利主义者.为饱私欲,贪污公粮公款,他的官瘾比烟瘾还难戒,是一个极端自私的伪君子。

他的性格是假仁假义、阴险、狡诈、贪婪、自私、好色,集人性丑陋面于一身。

百灵和鹿兆鹏百灵、鹿兆鹏是真正的白鹿精魂,他们二人有惊人的相似,同样接受先进的教育,有独立的思想、同样是新文化的代表。

他们都不愿意遵守父母之命,鹿兆鹏不愿娶,百灵不愿嫁,都选择离家出走。

他们身上洋溢着青春的热情,流淌着叛逆的热血。

他们有百折不挠的勇气,为后人闯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而令人惋惜的是,白灵死在革命者的刀下,鹿兆鹏也在革命胜利后远走他乡,不知所终。

这是作者要揭示的民族秘史,一种崭新的思想形成要付出的沉重代价.黑娃和白孝文因为同一个女人堕落的两个男人,在个性和命运归宿上却有着天壤之别。

黑娃和田小娥是自由恋爱的苦命人,回到白鹿村时,没有三媒四证,名不正言不顺的他们被白嘉轩挡在词堂外面,在封建的压迫下,倔强的黑娃没有低头,带着田小娥,在破败的窑洞里生活,以叛逆冲破了封建礼教,然而革命的风暴让黑娃落草为寇。

在匪巢内乱之后又被招安,他立志改过自新,从头做人。

强行戒烟,求学朱先生,重归祠堂,过上安静的生活.然而最终被杀害,他无法真正融入传统文化,又被革命文化所抛弃,无论新旧时代,都没有他的真正位置,他像无根的浮萍,孤独的灵魂无处依傍,无以为家。

白孝文中了鹿子霖的圈套,与田小娥偷情,走向叛逆,但他像一个文化变色龙,一次次脱胎换骨,改变着自己的角色,最终成了深谙政治之术的大阴谋家。

论白鹿原的叙事艺术

论白鹿原的叙事艺术

本科毕业论文分类号 学号 密级 题 目(中、英文)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 学科门类 提交论文日期专业名称 学校代码成绩评定《白鹿原》采用了权力延伸和权力自限的方法形成视角,多用外部聚焦,少用内部聚焦,对作品的评论干预比较多,评论的转移和反讽干预是对评论干预的一种有益的掩饰。

整部作品在视角上继承了古典小说的传统,聚焦上有自己的创新—用外部聚焦凸现人物悲剧。

作品中过多的评论干预是一个缺点。

总之,《白鹿原》的叙事结构受到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中国古典小说,上世纪八十年代盛行的新历史主义小说的共同影响。

它的叙事时间受到中国古典小说影响很深,突破不大。

它的叙事角度基本上是中国式的,但在聚焦上的运用有着创新。

关键词:叙事结构;叙事时间;叙事角度The BaiLuYuan "by the power and power self-limited method, multi-purpose external form, with less focused on internal, the comment, review of the intervention and the irony of the intervention intervention is a useful disguise. The whole works in perspective inherits the classical novel tradition, focus on innovation has its own characters' tragedy by external focus. Works too much comment intervention is a weakness. In short, the BaiLuYuan "narrative structure by Latin American magic realism, classical Chinese novels in the 1980s, the prevalence of new historicism novels. It is the Chinese classic novel narrative time influence, the breakthrough. It basically is the narrative Angle of Chinese, but in the use of a focus on innovation.Keywords: narrative; structure narrative time; anglesII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绪论 (1)第一章叙事结构 (2)(一)人物结构 (2)(二)情节结构 (3)第二章叙事时间 (4)(一)叙事顺序 (4)(二)叙事速度 (5)第三章叙事角度 (5)(一)视角:权力延伸与权力自限 (5)(二)聚焦:内部与外部 (6)(三)干预:评论与掩饰 (6)结论 (6)参考文献 (8)谢辞 (9)咸阳师范学院2010届本科毕业毕业论文(设计)绪论《滇池》2006年第1期发表了一篇陈骏涛关于当代文学的访谈,其中讲到陈忠实和《白鹿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鹿原》艺术特色赏析摘要《白鹿原》是20世纪初问世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作品一经问世,便备受关注,与之相关的研究更是层出不穷。

本文通过笔者对小说的阅读感受,着重从结构安排、思想意蕴、人物刻画、语言运用等方面来探讨赏析《白鹿原》的艺术特色,领略作品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关键词:《白鹿原》小说艺术传统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白鹿原》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的白鹿村为背景,真实再现了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之初长达五十多年里,白鹿两个家族的恩怨情仇和白鹿村在中国社会大变革中的变故。

小说独特的结构设计,深刻的思想意蕴,丰满的人物形象,富于地域风貌的纯朴语言等,给人留下的印象尤其深刻,艺术美感令人震撼。

一结构设计匠心独具,令人叫绝陈忠实说:“最恰当的结构就是能够负载全部思考和所有人物的那个形式。

”这部小说创作中最难的是结构,而小说最成功的地方也是它的结构,显示出作者独到的设计与安排。

一方面,作者采用多条线索,或明或暗或隐,交叉繁复,演绎绵密,使本已错综复杂的故事张弛有序有条有理;另一方面,作品的主体线索突出、脉络清晰,明暗线索或对立或平行,在对立中勾勒人物性格,在平行中推进情节发展。

内容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让表面上的家族叙事和背后的革命事件相互依存、相互映衬,但革命事件从未站在真正的前台,对其花费的笔墨少之又少。

小说还在处理复杂的社会时空结构方面,转换自如、跌宕起伏、了无痕迹,也显示出作者匠心独具的设计。

另外,小说中从村里出现白鹿,到白嘉轩发现风水宝地、县令赐碑“仁义白鹿村”、朱先生带领修县志,再到结尾重现风水宝地,都暗含着作品中的精神线索——传统文化,一直都是由这个看不见的传统文化的兴衰这条线索牵引着,贯穿小说始终,保持着富于中国传统特点的民族特色。

整部小说在传统文化的兴衰这个全书的精神主体的引领下,通过人物命运的变化,展现了当时社会历史的演变,让人物、社会历史、精神文化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进作品向纵深处发展。

小说在结构安排上既表现出恢宏的气势,又不失传统的古典风格。

小说以社会动荡和变化交替为纵线,以人物命运变化为横线,相互交错、相互衬托,把一系列惊心动魄、震撼人心的故事交织在一起,带给读者一种视觉意识上的冲击和心灵深处的震撼。

而且小说还有中国传统古典小说的倒序结构特点:开头交待事情结果,然后再解释展现原因经过。

例如,小说开头就说“白嘉轩一生最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然后把原因和每个女人用简短的文字一一道来。

还有第十四章开头“鹿兆鹏经历了投身国民革命以来的头一遭危机,他险些被捕”,然后对其遭遇、经历的险情等作了述说。

这样的叙述结构富于变化,引人入胜。

二内容题材丰富真实,思想意蕴深刻透彻《白鹿原》以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生活和中国农民的历史命运为题材内容,从主人公神秘的六娶六丧起笔,用硬朗恢宏的气势铺开了在白鹿村上演的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沦为匪、兄弟相残、情人反目、公公杀媳等一幕幕爱情、亲情乃至生死故事,忠实地再现了白鹿两个家族不和与纷争。

同时又通过一个小小白鹿村的变化,表现出了辛亥革命、国共合作、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自然灾害、镇反运动等社会时局的大风云大变幻。

小说除了对社会的人物、事件、生活等大的方面进行描写外,还涉及到社会生活中的吃、穿、用等细枝末节,甚至还有露骨的性描写等方方面面,这些都在这小舞台上得到了生动展现,真实再现了中国特殊时期生活在封闭落后关中平原上人们,对自然和社会事变的抗挣与困惑,更体现了人们在自然性和社会道德的冲突、传统文化和现实变革上的矛盾,让这片古老的土地在新生更替中引发人们的阵阵心痛。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抑或可以说,白鹿原所展现的两个族群为中心的五十年跌宕起伏家族史既是一部家庭兴衰史、民俗风物史、个人命运沉浮史,又是一部浓缩了的民族命运史和充满苦痛与折磨灵魂秘史。

小说不仅讲述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还通过对人物的刻画,深刻剖析了长期统治人们思想的传统文化内涵,并作了客观中肯的评判。

白嘉轩和鹿子霖都是历史转折期的农民典型,虽然一个仁义宽厚,一个狡黠奸诈,但都带有封建文化的烙印。

他们在新旧思想的碰撞交替中,没有明显的变化,可他们的子女却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作者在对新一代的觉醒、反叛与进步上,无论是黑娃和小娥冲动盲目的反抗;还是兆鹏、白灵从不自觉到自觉、由朦胧到清醒的反叛,作者在字里行间和感情偏向上,都给予了褒扬与赞美,并用悲剧作为颂赞他们的庄严礼仪。

对试图竭力维护关中平原死水一般平静与延续恪守封建家长制传统安宁的白嘉轩,作者不吝笔墨,浓墨重彩,对此作了毫不留情的抨击,对其因循守旧、畏惧变革的复杂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批驳。

作者在完成白嘉轩和朱先生人物塑造的同时,我们仔细地品鉴小说,也可以清楚地看出作者对白嘉轩、朱先生身上所展现的复杂性以及传统伦理道德传统文化的某种认同与欣赏。

白稼轩虽然代表的是旧思想,实行的是封建家长式统治,但他的仁义宽厚、勤劳节俭、自强不息、率先垂范等人格魅力是伟大的。

朱先生在小说中作为“最后一个圣贤”,他智慧、仁爱、孱弱、坚持,成为了民族文化之灵光的化身,传统文化和扬弃进取思想成就了中国民众性格,使得历经磨难却能够顽强生存,那“不折腾”的观点,不但对饱受动荡折腾的白鹿村人是一个很好的劝谏,对于中华民族实现自己的梦想应该也不例外。

三人物刻画真切生动、个性鲜明《白鹿原》这部小说以陕北大地上普通农民百姓的生活为原型,成功刻画出了一组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有正直善良,有阴险狡诈;有自私自利,有为大家谋福;有荒淫荡妇,有重情意男……他们个个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具有各自独特的个性,几乎没有重合模糊之处,又与时代和环境相得益彰,契合得严丝合缝,没有一点点造作。

白嘉轩是儒家文化精神的传承者和捍卫者,有着双重性格、两面角色,身上充斥着历史进程中的沧桑与悲壮。

作为传承者的族长,他修祠堂立乡约、反抗赋税、筹建学堂,可谓是有眼光、有远见。

作为封建儒家思想的捍卫者,他有权威、有正义,敢于用族长的权力和威严,来维护和传承自己的思想和坚持,有时甚至有点残酷:对儿子违反规定,他毫不留情地用刺刷抽打;对女儿反叛,不惜断绝父女关系;对妻子诀别想见女儿一面,他都找理由拒绝了。

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民,他仁义正直、坦荡做人;他坚强倔强,虽然历经诸多磨难,从没有一丝畏惧和退却,这些美德和修养,闪耀着巨大的人格魅力。

在小说中,白嘉轩是一个悲剧人物,复杂的人物性格和传统的文化熏陶,映射了全面的历史传统文化,表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精神肯定中有否定、赞赏中有批评的态度,正如批判家雷达所说,“他既在批判,又在赞赏;既在鞭挞,又在挽悼;他既看到传统文化是现代文明的路障,又对传统文化人格的魅力依恋不舍”。

黑娃是长工鹿三的孩子,他向往自由、桀骜不驯、豪爽仗义、敢作敢为的鲜明个性,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

他不大愿意上学;他讨厌白嘉轩那挺直的腰杆;他不畏别人议论;为了感情,他听信鹿兆鹏闹农协、搞起义;胜利后当了副县长,却被杀害了。

黑娃是个既自卑又极其自尊的人,没有目标与追求,对时局认识不清,处在一个混沌状态。

黑娃无意识的性格缺陷,使他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选择常常感到无所适从、彷徨、失落,时时希望从传统文化精神中寻求某种慰藉,也正因如此,使他后期的生活经常处于一种极端松弛无序的状态,当危机来临时自己毫无准备,以至于最终成为一个阴谋牺牲品。

黑娃的枪决,是他个人人生的悲剧,又是那个特定时代和社会极端混乱状态下小人物生活情状的缩影。

从艺术欣赏的角度,黑娃形象的塑造,富于悬念和出人意料的人物命运安排,也正是作家的高明之笔。

田小娥也是小说着力刻画人物的代表。

出身书香门第、纯朴善良的她开始只想过正常人的生活,然而在当时的社会,这点起码的要求却难以得到满足。

无知的她,先是被父母“卖”给郭举人而成为一个可怜的性奴;天真的她,为了追求爱情,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跟随黑娃;无助的她,为救黑娃成了鹿子霖的猎物;无辜的她,受了诱骗利用成了害人凶手;劣迹斑斑的她,在用自己的身体进行抗争时,成为了千夫所指的“荡妇”,最终被自己的公公杀死……田小娥是新生代女性的代表,有着传统与新型女性的特点,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敢于追寻自己爱情的悲剧性人物,是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牺牲品,是封建礼教对女性人性压榨的产物,体现了复杂社会环境下复杂矛盾对女性的人本追求的打击与毁灭。

四语言表达通俗纯朴,地域特色浓厚语言是文学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

如果我们把结构当作是作品的骨架,把思想看作是作品的灵魂,那么语言就是一部优秀文学作品的血肉,能给作品带来生命的灵动。

高尔基说:“真正的语言艺术是非常生动形象的,而且几乎是肉体可以触摸到的。

”《白鹿原》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和富于个性化的语言中洋溢着浓郁的地域农村生活的乡土气息,的确让人感觉到有着一种“可以触摸”到的真切之感。

例如:“白嘉轩双手拄着拐杖站在地头,瞅着鹿三,一手提着犁杖,一手扬着鞭子,悠悠地翻耕留作棉田的地块黄褐色的泥土在犁铧上翻卷着;鹿三和牛的背影渐渐融入西边的霞光里,又远远地从霞光里迎面奔跑到他眼前来。

”这段描写把现代书面语言与传统的民间俗语完美地糅合在一起,勾勒出一幅夕阳映照下,一人拄杖观望、一人扶犁扬鞭赶牛的农村翻地劳作的生活场景图。

语言虽朴实无华,通俗易懂,却把场景表达得淋漓尽致、生动逼真,引人遐想和想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再如,对白嘉轩和仙草洞房夜的描写:“猛的,仙草一把一个扯掉了腰带上的六个小棒槌,‘哗’地一下脱去紧身背心,两只奶子像两只白鸽一样扑出窝来……”这段描写运用富于农村方言传统的称谓,加上贴切形象的比喻,通俗直白,甚至还有点低俗,感觉都有点让人脸红,却真切恰当地表现了主人公的豁达性格。

小说在语言表达上不仅形象生动,还富于展现人物个性。

如白嘉轩在女儿违背他的意志后回答亲友问及女儿下落时说:“死了,甭再问了。

”一个“死”字,体现了他对女儿愤恨的程度,也揭示出他威严冷酷的性格。

再如,黑娃被辞退,又回去打听小娥下落时,在一起干活的长工李相说:“你龟孙子把人家日了,郭举人早把她休了,还回来个球。

”还有黑娃决定要娶小娥做媳妇时,年龄大点的孙相说:“娃娃,拉光身汉也不要这号二茬子女人,哪怕办寡妇,实在不行哪怕到城里逛窑子,也不能收拾这号烂货。

”同样是朴素直白的短短一句话,同样出自长工身份的话,同样是土得掉渣儿的俗语,表现出李相的年轻粗犷、直截了当,而孙相却让人感觉是有一定阅历的年长者模样,说话也很直接,却显得苦口婆心、语重心长。

这种个性化的语言,让主人公的形象活灵活现,仿佛就在眼前,真实可感。

此外,小说的语言大量运用带有鲜明的关中方言腔调,体现了独特的地域语言习惯和语言感觉,向读者呈现了关中人独特的生命感觉、色彩、质地和力度。

诸如“咋了”、“做啥”、“弹嫌”、“狗日的”、“去球”等地域俚语俯拾即是,表面上感觉显得比较粗俗,实际上是作者借用本士方言来展示秦人的性格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