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中国电影的特点

合集下载

80年代电影感悟心得体会

80年代电影感悟心得体会

80年代电影感悟心得体会80年代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涌现了大量优秀的电影作品,它们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而且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观看这些电影,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精湛的表演和导演的才华,还能够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氛围和文化气息。

首先,80年代的电影作品往往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改革开放的浪潮带来了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活力。

电影工作者们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变化,他们的作品往往聚焦于普通人的生活,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社会转型期的种种矛盾和冲突。

例如,电影《霸王别姬》通过京剧艺术家的一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和融合,以及个人命运与社会变迁的交织。

其次,80年代的电影在艺术表现上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这一时期的电影导演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叙事方式,他们开始尝试更加多元和创新的表达手法。

电影《红高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导演张艺谋运用大胆的色彩和独特的视角,将一个发生在中国北方农村的故事讲述得生动而感人。

这种艺术上的探索和创新,为后来的中国电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再者,80年代的电影作品在情感表达上也更加丰富和深刻。

这一时期的电影往往能够触及人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引发观众的共鸣。

电影《菊豆》通过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家庭关系的微妙。

观众在观看这些电影时,不仅仅是在欣赏一个故事,更是在体验一种情感,思考一个问题。

最后,80年代的电影还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

许多电影作品不仅仅是为了娱乐,更是为了启发思考和表达观点。

电影《活着》通过一个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反映了中国社会几十年的变迁,以及普通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和无奈。

这样的电影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总的来说,80年代的电影作品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它们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视觉享受,更重要的是,它们让我们有机会去了解那个时代,去感受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和情感,去思考那个时代的社会和文化。

中国80后电影导演现实主义风格探析—

中国80后电影导演现实主义风格探析—

中国80后电影导演现实主义风格探析———以《北方一片苍茫》《心迷宫》《美姐》为例阴吕敬一摘要:在中国电影产业日益繁荣的当下,许多导演凭借自身独特的成长体验和对电影的独到理解,进行着各种各样新的尝试,力图凭借电影创作来关照当下社会现实与青年群体的内心诉求,其中不乏许多80后青年导演在现实主义电影的浪潮中上下求索。

文章所选取的三部代表电影作品,着重反映了当下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审视了现实事件背后复杂的人性,传达出了先进的独立思想,令观影者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和精神上的沟通,起到了与当今时代对话的作用,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笔者试从所选作品的叙事特色与视听风格出发,发掘其创作特征的代群共性及异质特性,以期对今后的青年导演的现实主义风格创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80后导演社会写实题材创作特征现实主义电影简述《电影艺术词典》中这样界定电影的题材:“题材是指电影剧本所反映的生活对象、性质和范围。

如‘农村题材’‘工业题材’‘历史题材’‘战争题材’等。

”对于现实题材,每位学者都有着不同的见解。

如周星、粟牧在《百年背景下的新世纪中国电影现实题材分析》一文中指出人们论述的中国电影的现实题材是狭义的,即把“影片创作内容就是表现创作当时社会状况和人们生活感受”作为主体的电影,作为现实表现的范畴,这样可以集中透视创作时对于现实社会的态度。

汪文超在《中国新力量导演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特征研究》中提到现实主义艺术电影的现实题材即取材于当下的社会状态和人们的生活,以导演独特的视角呈现出来的真实的生存状态。

本文所研究的三位中国青年电影导演作为80后生人,改革开放、上世纪90年代的社会转型及新世纪以来的经济、文化政策导向等时代与文化背景伴随着他们的成长,这也使得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时代语境处于动态发展与变迁中。

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文化的交汇融合,让他们可以站在一个崭新的视角去发掘和审视社会在发展中遗留或产生的现实问题。

他们将彼时的社会图景及人们的生活感受与生存状态作为电影创作的核心表达,在书写现实的创作范畴中,集中表达对于社会问题的青年作者立场与现世人文关怀。

20世纪80年代香港影评的“大中华电影新浪潮”书写

20世纪80年代香港影评的“大中华电影新浪潮”书写

引言
中国电影“新浪潮”是指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中国大陆出现的一股具 有创新精神和独立风格的电影运动。这股运动对中国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 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次演示将深入探讨中国电影“新 浪潮”的表现手法和制作特点,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时期的中国电影。
表现手法
3、演员
中国电影“新浪潮”的演员们也表现出极高的演技水平和专业素养。这一时 期的演员们注重对角色的深入理解与塑造,通过细腻的表演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淋 漓尽致。例如,在电影《活着》中,演员葛优的精湛演技为观众呈现了一个生动 感人的普通人物形象。
4、剪辑
中国电影“新浪潮”的剪辑方面也具有独特之处。剪辑师们注重影片节奏的 把控,通过精心的剪辑让影片更具观赏性和情感吸引力。在电影《英雄》中,剪 辑师张艺谋运用快速剪辑和音效配乐,为观众营造了一种令人激动的视觉和听觉 体验。
这些导演的创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他们的创作 往往源于对社会现实的深度观察和理解,对个体命运的以及对人性的深入剖析。 他们的创新并非仅仅在于技术和形式上的新颖,更在于对于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 式的深度理解和独特见解。
对于全球电影界而言,“大中华电影新浪潮”也是一次重要的文化交流机会。 这一时期的香港电影,以其独特的文化视角和新颖的艺术手法,吸引了全球观众 的。香港电影中所描绘的那个充满活力、多元文化和复杂社会现实的城市,让全 球观众对香港和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电影创作特点
80年代中国电影的创作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现实:80年代的中国电影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文关怀,通过对社 会问题的深入探讨,唤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2、独特的艺术风格:80年代的中国电影在表现手法上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运用了大量象征、隐喻等手法,使影片更具深度和艺术性。

20世纪80年代中国现实题材电影浅析

20世纪80年代中国现实题材电影浅析

20世纪80年代中国现实题材电影浅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文革”中严重左倾的思想被纠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各行各业都在拨乱反正,解放思想。

中国的电影工作者从“文革”压制与迫害中挣脱出来,焕发出新的创作激情。

进入80年代,随着政治环境的逐渐宽松以及电影工作者对电影艺术本体的思考和回归,中国电影的创作题材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伤痕电影、农村电影、都市电影、校园电影、文学名著电影、战争电影等佳片迭出。

其中以农村生活、都市生活和改革开放为题材的现实主义影片,因对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普通百姓生存状况的真实反映,使得80年代成为中国电影最贴近现实、最贴近生活、最贴近群众的年代。

一、乡土气息浓郁的农村题材电影20世纪80年代,中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有8亿农业人口。

刚刚从“文革”磨难中解放出来的中国电影人,凭着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对广大农民的深厚感情,把目光投向改革开放后的农村。

电影工作者深入农村,体验农民生活,了解改革开放为农村带来的变化,了解农民的家长里短、喜怒哀乐,创作出来一批真实反映农村生活的优秀电影。

其中,赵焕章执导的“农村三部曲”在贴近农村生活和农民感情的基础上,以农民自身的视角来反映和表达农民的愿望,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时代气息、乡土气息,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和追捧,是80年代农村题材电影中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代表。

[1]《喜盈门》讲述了一个农村家庭中婆媳、妯娌、姑嫂、夫妇之间各种复杂矛盾调解的故事,弘扬了尊老爱幼的中国传统美德,影片真实、自然、幽默、活泼、寓教于乐,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受到广大观众的热评。

《咱们的牛百岁》反映的是我国农村实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共产党员牛百岁主动与没人愿意要的5个后进分子组成作业组,以自己的勤劳、智慧、热情和宽容去感染和打动后进分子,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影片塑造了牛百岁这个真实可信的农村共产党员形象,展现了基层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歌颂了农民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相互帮助的真实感情。

80年代戏剧和电影

80年代戏剧和电影

电影
• 80 年代,现实主义电影取得了很大的 成就,天云山传奇》(鲁彦周编剧),牧 马人(根据张贤亮《灵与肉》改编)和 《芙蓉镇》(古华编剧)等揭露了刚刚过 去的文革对人的基本权利的践踏。
• 此外,“探索电影”的涌现和第五代导 演的兴起是80年代电影取得的重要的成就。
主要代表人物有陈凯歌、张艺谋、吴子 牛、田壮壮、黄建新。
80年代戏剧的成就:
• 一、戏剧思想和创作内容的不断创新和 发展。
• 二、在戏剧形式上的积极探索,使戏剧 文学的现代化与民族化相结合,进入了一 个新的阶段。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多题材多风格的戏剧创作方向。
80年代的几位戏剧家
• 沙叶新: 《假如我是真的》揭示了80年代中国社会中存在
的不正之风,对是新时期文学中最早揭露和批判 共产党政府内腐败现象的文学作品之一,因此, 戏剧上演后,引起了巨大反响,同时引发了激烈 的争论,并遭到禁演的命运。
80年代戏剧和电影
概述
• 经历了复苏和恢复时期之后,1979年左右,戏 剧创作进入了一个短暂的高潮期。《于无声处》 、 《丹心谱》 等。
• 随着时代文学潮流进入“伤痕”后的“反思” 阶段,特别是随着现实改革的进行,一系列新的社 会问题开始浮出水面,戏剧家们以敏锐的艺术触角, 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积极的反映,创作了一批针砭 社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的作品 。《假如我是 真的》。
《陈毅市长》 《耶稣·孔子·披头士列侬》充满着瑰丽的想象 和浓重的哲理意味,表示了对跨文化的文化交流 和文明发展问题的思考。
• 高行健:
《绝对信号》打破了现实生活的逻辑,用 回忆、现实与想象进行巧妙的交织穿插, 现实时空与心理时空交错,想象、内心独 白、回忆、对话共同展现 。

化育新生:1980年代的中国民族志电影

化育新生:1980年代的中国民族志电影

化育新生:1980年代的中国民族志电影作者:朱靖江来源:《民族学刊》2022年第03期[摘要]中国民族志电影自20世纪中叶出现之后,长期处于电影学与人类学的边缘地带,较少得到学界的关注,特别是在80年代,由于从业人数较少,且多为人类学民族学内部的学术性创作,其成果更鲜为人知。

然而,若回溯中国民族志电影发展史,两代学者与电影工作者怀着抢救、记录中国各民族文化的热诚,在80年代默默无闻地坚守他们的学术使命,使这一电影传统延续至今,留存了一批珍贵的少数民族影像史料,其新旧观念的交替、创作方法的变革、转型作品的问世、学术理论的建构以及国际交流的开始等,都发生在这一时期。

也正是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影视人类学”概念从海外学界的传入,中国民族志电影开始得到人类学理论方法的庇护与引领,这也预示着一个更有学术前景的新时代即将到来。

因此,对于中国民族志电影而言,1980年代是承前启后、化育新生的关键时刻,值得当代影视人类学界重新审视与评价。

[关键词]民族志电影;影视人类学;民族文化;学科建构;化育新生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22)03-0092-09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与人文艺术从此前的文化废墟之中复苏,呈现出万舸争流、百花竞放的积极态势。

曾经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学科”而于1952年遭到取缔的人类学,也在1981年以“中国人类学学会”的成立为标志重新恢复。

惯常以中国少数民族识别与民族文化研究为主要学术功能的民族学,从此以后也参照人类学的学术范式进行知识与理论更新,二者之间的学科边界日趋模糊。

从1950至1980年代,在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学科体系断裂、更迭、并置的过程中,有一条不引人注目的线索却并未完全中断,而是因缘际会地保持了一种学术脉络的延续性,那就是中国民族志电影的摄制活动。

中国人类学学科体制内的电影拍摄活动始于1930年代早期,人类学家凌纯声与摄影师勇士衡等人曾先后在湘西与滇西南等地进行过电影拍摄,以搜集当地的民族文化信息。

80年代电影有教育意义的

80年代电影有教育意义的

80年代电影有教育意义的80年代是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充满教育意义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许多经典的电影作品通过引人深思的故事情节和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为观众传达了宝贵的教育价值观念。

本文将介绍几部在80年代上映的电影,并探讨它们所传达的教育意义。

1.《小芳》《小芳》是1986年上映的一部由孔砚明执导的电影。

该片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在艰难环境中坚强成长的故事。

影片展示了坚韧、勇敢和自信等美德,与此同时也告诉观众在逆境中如何保持乐观的态度。

通过主人公小芳坚持不懈的努力与勇气,观众被教育了要积极应对人生中的困难,并且相信自己的价值。

2.《红高粱》《红高粱》是1987年上映的一部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

这部电影通过一个家族的故事,展示了中国农村的生活和变革。

电影中对传统和现代价值观的对比,以及对女性地位的关注,都给观众提供了思考的机会。

它教育观众要勇敢面对历史和社会的改变,拥抱新的生活方式,同时也要珍惜传统文化和人性的美好。

3.《活着》《活着》是1994年上映的一部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

影片通过一个农民的生活历程,描述了底层人民在历经战争和动乱后,仍然积极向前,坚持生活下去的顽强精神。

故事深入人心,触动了观众的情感,引发对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思考。

观众通过影片体会到了生命的宝贵和自由的珍贵,进而思考如何更好地活着。

4.《大红灯笼高高挂》《大红灯笼高高挂》是1991年上映的一部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四个妻子相互竞争的故事。

影片通过揭示封建家庭中女性地位的局限和妇女命运的悲剧,呼吁观众反思传统观念对个体自由的限制。

这部电影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引发了对性别平等和尊严的思考,给观众带来了深刻的教育启示。

5.《霸王别姬》《霸王别姬》是1993年上映的一部由陈凯歌执导的电影。

该片通过两个戏剧演员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展示了人性中的爱恨情仇,同时也涉及了家庭和传统的价值观。

电影80年代

电影80年代

1
1987年,《红高粱》勇夺 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电影《城南旧事》以主人公小英子 癿眼光来感受那个时代,结极了三 个故事,但三个故事本身情节亏丌 关联,故事串联了三个旧北京癿城 南一些故事
电影《人到中年》以一个身心交瘁癿女大夫陆文婷癿生活,再现一带中年知识分 2 子癿无私奉献精神迚行赞颂,也对当时造成这种状况癿社会提出质疑

1984年 《猎场扎撒》、《野山》、《良家妇女》、《黑炮事件》 等重要影片问世。 1987年 《老井》获第二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大奖。《红高粱》、 《老井》、《人鬼情》、《孩子王》、《太阳雨》、《我叧流三 次泪》、《最后癿疯狂》等一批重要影片摄制完成。 1988年 《红高粱》在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釐熊 奖”。这是我国第一次在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高奖。 《芙蓉镇》在捷兊斯洛伐兊第26届卡罗维収利国际电影节获电影 节大奖。 1989年 《釐猴降妖》、木偶片《神医》分别获美国第六届芝加哥 国际儿童电影节动画故事片一等奖、动画短片一等奖。《开国大 典》问世。该片对传统癿革命历叱题材影片癿収展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80年代开始,港片也开始大量迚入内陆:《纵横四海》, 《最佳拍档》,成龙系列电影等在国内大受欢迎。
17
男儿当自强

是90年代后武侠片经典中的 经典, 也是李连杰成为真正 意义上的功夫片明星。徐克 在这部匠心之作中将武打设 计艺术化,长短镜头熟练运 用,打斗动作的快慢结合, 使这部功夫片美感十足。那 些头上甩出来的汗, 口中呼 出来的气,以及拳脚相交时 振起来的土都清晰可见, 更 增加了那份真实感。李连杰 那瘦小的身材在特意的仰角 镜头中显得十分高大威猛, 突出了黄飞鸿永远不败的英 雄形象。
5

1980年电影《庐 山恋》,号称是中 国第一部吻戏,丌 仅完美地呈现出了 庐山癿景色,而且 还创造了多个纪录。 比如《庐山恋》是 “文革”后国内首 部表现爱情主题癿 电影,并且出现了 当时罕见癿吻戏; 女主角张瑜片中癿 服装,换了43套, 进进超过《花样年 华》里张曵玉癿23 套旗袍;当年癿新 人张瑜也凭这部 《庐山恋》成为上 世纪八十年代观众 心中癿“梦中情 人”,并当选第一 届釐鸡奖和同年百 花奖癿“双料影 后”。

20世纪80年代内地武侠电影的独特形态-最新资料

20世纪80年代内地武侠电影的独特形态-最新资料

20世纪80年代内地武侠电影的独特形态武侠电影是中国电影所独有的类型,在广义的概念上可划入动作片,却又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表现形态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侠”的形象深入人心,武侠电影也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喜爱。

武侠电影在中国电影的初始期就处于一个创作热潮,以《火烧红莲寺》为代表,竟在两年之内拍了18集,还引起了银幕上的一片“火烧”之势。

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民众已无心关注武侠梦,而是转向了关注国家存亡民族命运的现实主义影片,武侠片随之没落。

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武侠电影在香港再度兴起,并出现了李小龙、成龙等动作明星,以及胡金铨、张彻、楚原等知名武侠导演。

20世纪80年代内地的“金庸热”打开了通俗文学的局面,也为武侠电影的兴起奠定了良好的市场接受的基础。

1982年由香港导演张鑫炎拍摄的《少林寺》在大陆引起了轰动,掀起了武侠电影的热潮。

内地独立拍摄的武侠片也在香港武侠片的影响下开始了创作的高潮,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极大的突破。

在制作方式上吸收了香港武侠片的模式,如武打设计比较注重“硬桥硬马”的真功夫,形成写实的武打风格;吸取了商业片运作的经验,在武侠片中加入诙谐搞笑的喜剧元素,如《自古英雄出少年》中的大老婆、小丈夫。

但与香港本土的武侠电影或内地与香港的合拍片比较,内地80年代武侠电影又有其自身的特征。

一、在主题上承载着更多的意识形态内容在内地武侠电影中,有着非常鲜明的反帝反封建、民族抗争、抵御外族侵略的主题。

一方面这取决于中国在近代所遭受的外族侵略,长期的战乱留给人们内心的恐惧和痛苦,让人们自觉自愿地“不忘国耻”。

这种“不忘国耻”在十七年电影中表现为记录中国发展历程的历史题材影片,如《林则徐》《甲午风云》以及直接表现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等一系列红色经典电影。

而这些电影由于基于真实的历史事件,必须时刻保持严肃性,免不了有说教的姿态。

在80年代“俗”文化的影响下,人们对娱乐性的渴求日益增长。

于是此时武侠片很好地将娱乐性与教化功能相结合,形成当时一种独特的叙事方式。

从艺术创作风格看80年代中、港、台三地的电影复兴

从艺术创作风格看80年代中、港、台三地的电影复兴

一、中国新时期电影——在探索中前进(1976年-1989年)1. 第五代艺术创作风格简介“第五代”是指80年代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青年导演。

他们对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手法特别敏锐,力图在每一部影片中寻找新的角度。

他们强烈渴望通过影片探索民族文化的历史和民族心理的结构,在选材、叙事、刻画人物、镜头运用、画面处理等方面,都力求标新立异。

第五带导演的作品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特别强烈。

当他奥妙作为一个群体的力量出现时,尽管人数不错,但却给中国影坛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波。

[1]2. 以陈凯歌作品为例进行分析陈凯歌(1952-),原名陈皑鸽。

曾导演《大阅兵》、《霸王别姬》、《风月》、《刺秦》、《温柔地杀你》、《和你在一起》等作品,大多入围重要国际电影节。

陈凯歌的成就,首先在于其高度的人文精神,对人的本体与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

他善于剖析历史和传统的重负对人精神的制约与影响,展现人的复杂性,同时针砭不合理的非人道的人性弱点。

他的影片充满了对更和谐、更明智的人类生存状态的关切与向往,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艺术功力表达强烈的人文意识和美学追求,并调动多种电影手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沉重而犀利,平和而激越的电影风格。

A、《黄土地》(1985年)《黄土地》是陈凯歌的电影导演处女作,从这部影片开始,陈凯歌的作品便充满了对历史与命运的思考,深沉厚重,作者气质十分明显。

而凭着其真诚、热情和情感的充沛,导演赋予了这部电影“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大气象,从而建构自己的电影城堡。

《黄土地》的成功在于它仅仅把故事当作外壳,通过超时空的开拓,抒发了作者对土地、对人民的赤子之情。

影片中许多非情节非人物的造型因素都和人物紧紧结合在一起,成为整个银幕形象的重要构成。

以土地、民俗文化、与任务的三者统一,以叙事因素、隐喻因素、抒情和哲理的三者统一,表现了陕西高原古朴、苍凉、深厚的民风、表达了创作者对民族特性、农民命运的思考。

B、《边走边唱》(1991年)陈凯歌的《边走边唱》出自作家史铁生的《命若琴弦》,顾影自怜的《命若琴弦》在陈凯歌这里发散了最大的光芒,使《边走边唱》成为这一期的绝唱。

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对于身体的呈现与表达

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对于身体的呈现与表达

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对于身体的呈现与表达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的电影在身体呈现与表达方面有着独特的特点。

首先,80年代的中国电影注重对于人体形态的展示,尤其是女性身体的呈现。

电影《红高粱》中,女主角年轻时的裸露镜头引起了很多争议,但这也体现了电影导演对于女性身体解放的探索和表达。

其次,80年代的中国电影强调了身体在情感和思想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比如,电影《黄土地》中,身体的力量和疲惫成为表达农民生命困境和反抗的重要媒介;电影《战场上的母亲》则通过母亲的身体语言和动作,表达对于儿子的深深关爱和失落。

此外,80年代的中国电影也强调了身体在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意义。

电影《红尘》中,女主角的身体成为表达社会种种压抑和抵抗的载体;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则通过身体的美和演员的精神面貌,展现了当时中国电影的自信和豪迈。

总的来说,80年代的中国电影对于身体的呈现和表达呈现了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特点,这也为后来中国电影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20世纪80年代国产侦破片的民族性特质

20世纪80年代国产侦破片的民族性特质

20世纪80年代国产侦破片的民族性特质20世纪80年代国产侦破片的民族性特质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而在这个时期,国产侦破片的数量和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国产侦破片的分析,可以看出其中独特的民族性特质,这通过刻画和展现了时代背景、法律意识、社会道德观念等方面得以体现。

首先,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时期,经济上、政治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改革。

这一时期,国产侦破片承载着人们的期盼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电影作品以揭露社会矛盾、批判腐败现象为主题,强调了正义与责任的重要性。

例如,电影《疯狂的石头》中通过剧情的展开,呈现了社会的无序和贫富差距,以及人们对贫富差距不满的情感。

这种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对国产侦破片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法律意识在20世纪80年代的国产侦破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电影作品尊重法律,重视法律的作用和权威。

它们通过展现刑侦工作人员的职业操守、追求正义的行动,强调法律的尊严和不可侵犯性。

例如,电影《犯罪心理档案之蓝皮书》中的侦破过程严谨而合法,通过司法手段将罪犯绳之以法,展现了法治社会的理念。

这种对法律的尊重和追求在民族性特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也为宣传法律意识、增强社会秩序做出了积极贡献。

此外,20世纪80年代国产侦破片还展现了社会道德观念的传播和倡导。

电影作品通过对侦破工作人员的形象塑造,表达了对正直、勇敢、无私奉献等优秀品质的崇尚。

这种社会道德观念的体现,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能够感受到道德力量的传递,从而引导观众从侦破过程中汲取力量,明确自己应该追求的价值观。

例如,电影《冰桶功夫》中的警察形象热血阳刚、忠诚正直,既是人民公仆,也是道德楷模,为观众塑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榜样。

最后,20世纪80年代国产侦破片的民族性特质还体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对国家意识的强化上。

电影作品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入中国传统元素和审美风格,使电影带有浓郁的中国色彩和特色。

中国现代电影的名词解释

中国现代电影的名词解释

中国现代电影的名词解释中国现代电影,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释中国现代电影中的一些重要名词,带领读者探索中国电影的魅力所在。

1. 第五代导演中国电影的第五代导演是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群备受瞩目的导演。

他们以革命与现实主义的题材、诗意的表达方式和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深刻触动而吸引了全球观众。

张艺谋、陈凯歌、张国荣等导演都是第五代的代表人物。

2. 民国电影民国电影是指20世纪初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电影作品。

这一时期的电影作品以表现社会变革、反映中国百姓生活为主题,展现了中国乱世中的动荡与辛酸,有着浓厚的时代烙印。

电影《活着》、《霸王别姬》等都属于这一类型。

3. "温情片"中国电影史上出现了许多以温情为核心的影片,它们通常以真实的生活为基础,以情感表达和人性洞察为主线,给观众带来深刻的思考与感动。

这些电影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探讨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现实问题。

《阳光灿烂的日子》、《让子弹飞》都是中国温情片的代表作。

4. 中国电影市场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电影市场也呈现出爆炸性的增长。

中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市场之一,拥有庞大的观众群体和强大的票房收入。

这一市场催生了诸多商业电影制作公司,并吸引了国际电影巨头的关注和投资。

5. 独立电影独立电影指的是相对于商业大片而言,以个人创作、精神追求为重点的电影作品。

这些电影往往在制作上具有更多的自由度和创新性,并常常涉及社会问题或较为独特的观点。

尽管独立电影在商业上可能面临很多困难,但它们对于中国电影的多样性和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6. 电影节中国举办的各类电影节在推动中国电影文化发展、促进电影交流与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中,上海电影节、北京电影节等都是备受关注的重要电影活动,为国内外电影人提供了一个展示作品、交流心得的平台。

中国现代主义电影 名词解释

中国现代主义电影 名词解释

中国现代主义电影名词解释
中国现代主义电影主要是指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之间在中国发展起来的
一种电影风格和思潮。

它在电影形式上呈现出大胆的创新和实验性的特点,探索人性、社会问题和现代文明的困境。

在中国现代主义电影中,艺术家们独辟蹊径,追求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实验性的
创作手法。

他们通过非线性的叙事结构、符号主义的象征手法和独特的摄影技巧来展现他们对社会、人性和现实的关注。

中国现代主义电影摒弃了传统的叙事方式和商业化的追求,将个人和艺术的表达置于首位。

中国现代主义电影对社会问题和价值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探索。

它以强烈的
批判精神,揭示了社会现实中的不公正和人性的弱点。

这些电影关注着现代人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自由、独立和个体意识等问题,并表达了对社会的探询、对人性的思考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关注。

中国现代主义电影也在艺术层面上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和创新。

它们注重对镜
头语言的探索,通过特殊的镜头运用和摄影技巧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和艺术效果。

同时,电影音乐的运用也成为中国现代主义电影的重要表现手段,通过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来增强电影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总的来说,中国现代主义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革和个体的追求,通过对电影形式和创作手法的突破和创新,表达了对现代社会、人性和文化的思考。

它们开辟了中国电影的新疆域,对后来的电影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启示。

1980年代中国电影的情感记忆

1980年代中国电影的情感记忆

作者: 李军[1]
作者机构: [1]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
出版物刊名: 电影文学
页码: 40-46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6期
主题词: 中国电影;80年代;情感记忆
摘要: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的情感记忆体现了特定历史阶段的文化特征,是电影创作人员对历史记忆、民族传统与社会现实热情关注与严肃思考的结晶.政治运动中的情感记忆呈现了政治运动中的创伤与对美好情愫的期待;中国传统伦理情感的反思是对中国传统陋习文化的再现与解构;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情感抉择则是对两性情感的社会学认知与表达.因此,20世纪80年代电影的情感叙事是对中国"言志"与"抒情"传统的传承,体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

1980年代:中国电影的“狂飙突进”

1980年代:中国电影的“狂飙突进”

1980年代:中国电影的“狂飙突进”导读:本文1980年代:中国电影的“狂飙突进”,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980年代:中国电影的“狂飙突进”图宾根木匠(影评人、编剧)在上世纪80年代席卷全国的文化热潮中,电影界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度过了文化荒漠般的“十年浩劫”后,全国人民都对大银幕表现出了空前的兴趣。

从新中国电影史的角度来看,80年代堪称是一次席卷电影各个领域的爆发期,新世纪中国电影的基本格局、美学特色乃至文化特征,在当时就已埋下了根基。

【大众文化中的“电影热”】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电视节目相对单一,电视机的普及率远不如现在;大众文化娱乐的消费形式也不够丰富,文学、戏剧、电影等较为传统的文化消费形式还居于主要地位。

再加上漫长饥饿期的“铺垫”,国人对于电影的渴望几乎是报复性地反弹,当时的热门电影一票难求,据说在影院门口还出现过挤死人的悲剧。

2012年,中国电影的总观影人次接近5亿,而在80年代初,这个数字居然能达到骇人的数百亿——当时的票房系统还没有联网,具体数字统计尚有困难,可能与真实情况存在出入,即便如此,观影人群的规模之大,恐在世界影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的。

80年代的电影热,给了国人一次全民性的精神洗礼,看电影、评电影甚至拍电影,都成了普罗大众追捧的时尚。

一个被后人多次提及的典故是:咸阳棉纺厂工人张艺谋在报考北京电影学院时,因年龄超标而被拒之门外;张艺谋大胆地给当时的文化部部长黄镇写信,在黄镇的亲笔批示下,张艺谋最终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并于1982年顺利毕业。

他与他的电影学院同级同学,日后成了闻名遐迩的“第五代”。

当时还出现了大量的“现象级”电影,许多作品引发了民众广泛的讨论。

譬如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庐山恋》,迄今还在庐山电影院里放映,是全世界放映场次最多、单片放映时间最长、用坏拷贝数最多的电影。

用现在的标准衡量,一部电影能有两个星期的街谈巷议就是“话题”大作了,而跟80年代的一众“大片”比起来,这绝对是小巫见大巫。

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表演风格

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表演风格

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表演风格关键词: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表演现实主义一、传统戏剧式电影在戏剧冲突中塑造复杂多面的人物,恢复现实主义的表演传统传统戏剧式电影在中国电影乃至世界电影史上,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虽然20世纪80年代电影观念的更新导致精英阶层对传统戏剧电影产生了诸多质疑和批判,但是这种式样的电影仍然是当年票房上的常胜将军和最为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谢晋电影在80年代的影响力便是证明。

除了谢晋导演的《芙蓉镇》《牧马人》《天云山传奇》《高山下的花环》等电影之外,以塑造英雄人物和历史宏大叙事的主旋律电影中,戏剧化和情节性更是最为重要的叙事策略。

如季文彦《血,总是热的》、成荫《西安事变》、杨光远、翟俊杰《血战台儿庄》等。

新时期传统戏剧式电影一方面不排斥“十七年”电影中以典型环境塑造电影人物的方法,另一方面又注重刻画人物的心理世界,打破“文革”时期对人情和人性的禁闭,使人物更具现实性、复杂性和历史深度感。

传统戏剧式电影依靠演员的表演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突出演员在电影中的作用,如姜文、刘晓庆、丛珊、潘虹、李保田、斯琴高娃、张丰毅等在80年代突出的表演成就无疑与这类电影有关。

1979年以后,主旋律电影中电影表演的概念化和脸谱化仍然是值得关注的美学现象,例如领袖人物、英雄人物带着光圈,反面人物则是漫画化和形式化,因此,作为克服它的表演美学“初转”,《西安事变》在处理反面人物表演时,开始逐步摆脱概念化和脸谱化倾向。

饰演蒋介石的孙飞虎,没有将角色表演成一个坏人符号,而是演出了角色的思想、情感和性格,尤其是一些动作细节的处理,例如会见周恩来前安假牙,裹着毛毯怎么也不愿离开囚禁他的那间屋子而与两个战士周旋,与宋美龄会见时流露的真实感情,颇见角色性格特征。

复杂的、生动的、真实的人物如果在主旋律电影中仅仅是初露头角的话,那么在其他政治色彩不那么浓厚的电影中便得到了更为深刻的展示。

刘晓庆在与两位第三代导演(谢晋《芙蓉镇》《春桃》)合作中有着突出的表现,她不但能够深入角色的情感,而且在这些角色中不失掉自身独特的魅力,尤其对行动激烈,情感起伏大的表演有很好的掌控力,《春桃》中刘晓庆的表演十分松弛自如,无论背箩筐走路的步姿,捡垃圾的模样,还是上床、脱衣、拍衣、洗澡、上厕所,都俨然是北方下层妇女,春桃性格中强悍、坚韧、独立又泼辣的一面,既是角色的要求又带有刘晓庆自身的特质,她的表演风格多少让人想起美国方法派中那种“保持自我的演员”。

中国当代艺术电影的音响审美特点

中国当代艺术电影的音响审美特点

中国当代艺术电影的音响审美特点中国的艺术电影崛起于上世纪80年代。

但是,随着上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开始走向市场经济的商业化,中国艺术电影不断遭遇着叫好不叫座的矛盾。

近年来,国内的电影从业者以及各大开设电影专业的院校学者们对艺术电影的困境与出路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反思与讨论,讨论内容主要集中在电影的题材选择、叙事方式、营销策略上。

艺术电影虽不追求视听元素给观众带来的感官快感作用,但若适当加以利用,也能达到在不破坏艺术电影诗意特点的前提下,增强电影的艺术表现力和观赏性的效果。

声音的艺术创作,对电影基调的建构、人物心理的刻画、民族文化背景的表现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当代艺术电影的音响审美特点的分析,找出有助于增强这类电影的艺术表现力和观赏性的声音艺术创作方法。

标题中的“音响”涵盖电影声音三元素:语言、音乐和音响。

下文从追求生活真实感、表现时代文化特色、渲染地域色彩三个方面,分析中国当代艺术电影在声音艺术创作中,对音响、音乐和语言三元素的应用情况和呈现出的审美特点。

一、追求生活真实感对于电影声音工作者,音响相对音乐和语言,是声音三要素中最具创作空间的元素。

因此,对音响声的设计与利用也是声音艺术创作中被讨论最多的内容。

电影作为第七类艺术,其艺术真实通常是高于生活真实的。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在商业片盛行的美国,电影工作者们对如何利用声音设计来提高艺术真实感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出版了多部对电影创作实践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著作。

这些著作中,对于如何处理人物动作声、背景环境噪声和特殊效果声等音响声提出了全新的思路。

比如:1.对伴随演员的动作的动作效果声进行拟音;2.利用已有的声音的合成和变形创造特殊音效;3.对现实声音尤其是动效声的夸大和艺术化处理,提高其表现力,增强听觉刺激感;4.加入画面中没有出现声源的声音,营造某种氛围或渲染某种情绪;5.为突出某种氛围或情绪基调,选择突出画面中的某些声音而弱化或隐去另一些声音……影片中呈现出来的声音其实已经不完全是现实声音的再现。

20世纪80年代内地武侠电影的独特形态

20世纪80年代内地武侠电影的独特形态

作者: 王玉坤
作者机构: 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山西太原030000
出版物刊名: 电影文学
页码: 10-11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11期
主题词: 武侠电影;侠客;英雄主义
摘要: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通俗文学兴起的时期,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内地武侠电影的第一个繁荣期,在当时特定的政治、经济条件下,中国武侠电影也呈现出了与早期武侠电影及同期香港武侠电影迥然有别的形态。

80年代武侠电影承载的意识形态内容及教化功能是对于侠士完美英雄形象的塑造,武打场面对真实技击的展现。

中国传统武术精神完整地在影片中展现,凝练了"武侠"以"武"为外在探索追求,以"侠"的心怀天下为核心的武侠观,为内地独立制作武侠电影打开了崭新的局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0年代中国电影的特点
一个看似简单然而意味深长的事实是,只有被放置到社会事件的语境当中,物理时间才有可能获得价值。

80年代也因“拨乱反正”的政治议程而被视为一个意义完整的“新时期”的历史段落。

“新时期”的到来,通常也意味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表达方式不再占据主导地位,一种写实的因而也是更加真实的现实主义开始踏上归途。

借用现实主义的术语来说,电影更为“忠实地反映了”当代社会生活、民众的情感与日常经验。

80年代电影的第一个定焦镜头无疑就是“文革”反思。

然而矛盾的是,批判“文革”的电影所袭用的恰是“文革”时期的电影。

《泪痕》这部电影就是这样。

影片的主人公一位市委书记总是出现在端正的特写与近景镜头里,而那些不法分子则总处在倾斜的角度上。

这部粗糙的影片作为一个相当明显的例证,说明了一种矛盾,一面是80年代被看做文艺疏远政治的时期,另一方面所强调的又是文艺参与政治议程的功能,这样的关系也体现在那些更为精致的故事之中。

影片《巴山夜雨》获得了80年代第一个金鸡奖。

它的叙事基本上是在一个孤立的封闭的空间里完成的。

在一艘客轮上,两位便衣警察秘密押送一位诗人,而住在同一间船舱里的人物,则有青年工人、农村姑娘、女教师和一位要去江上祭奠儿子的母亲。

恰如“同船过渡”的寓言所示,不同身份的人在同一个空间里结成了某种共同体。

尽管两位警察阴冷的表情给这部“故事片”增添了不少悬疑气氛,但叙述的旨归却是预先规定了的,并不会出现一条“没有航标的河流”。

当诗人在某地被释放后,两位警察也被证明是该共同体中情非得已的成员。

尽管《巴山夜雨》已放弃了《泪痕》所钟情的那种简陋夸张的善恶相争模式,但是回应政治诉求仍是同样的要务。

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县委书记形象极大地满足了民众的青天情结,后者则用诗人的角色成就了一次“归来者”的询唤。

80年代第二个金鸡奖的影片《邻居》,则更像是“文革”之后开始职业生涯的第四代导演的自我陈述。

片中的人物是一个极具隐喻意味的机构,一所“建工学院”的教职工。

影片描述了他们困窘的物质生活和低落的情绪,尤其为人称道的是,电影的镜头并未回避主人公们逼仄的居住空间和拮据的经济收入,似乎不加修饰地呈现了一个拥挤、凌乱甚至有些阴暗的环境。

但在同时,这些语言和画面的现实也必将在叙述结构中得到修饰和解决,从而将故事中的现实处理成了现实中的意外。

在结尾处,一个伟大吸引人的形象——建工学院的党委书记,重新回到政治生活中来帮助主人公们迁入新居。

80年代电影界的另一个热点,是关于娱乐片的探讨。

电影的娱乐功能自“左翼电影”开始受到压抑,“十七年”及文革时代被压至最低点。

改革开放初期,娱乐片作为“题材样式多样化”中的一类片种出现,以其数量上的不可觊觎和质量上的差强人意引起电影界的争论。

这场争论在80年代似乎并没有明确的结论,但观众对电影娱乐功能的需求却日益增强。

娱乐片对中国电影的第一次冲击是以武打形式发起的。

1980年张华勋导演的《神秘的大佛》是国产片中较早的一部武打片,它以寻宝为主题,在其中穿插凶杀搏斗情节,情节曲折且富于传奇性,作为开端作品,导演为影片确立了伸张正义、弃恶扬善的文化价值框架。

影片在当时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其中老一代批评家梅朵的意见基本代表了当时对此类影片的
主流看法。

他认为,“这部影片,不仅情节纯属编造,谈不上什么教育意义,武打场面也不见功夫,没有美感。

影片创作者的兴趣主要放在制造恐怖气氛,对观众进行感官刺激。

我们既然反对西方影片中的暴力和色情,为什么要拍摄这样的影片,以制造恐怖气氛、进行感官刺激为目的呢?这又会对我们的观众、尤其对我们的青少年产生什么影响呢?”尽管受到主流批评家指责,但影片本身却受到了众多观众的欢迎。

这也是人民对这一类型的电影的偏爱远远超过其他。

真正掀起商业浪潮的是《少林寺》。

影片以逼真的武打场面与善恶有报的因果剧情,充分满足了观众的观影快感。

影片由香港中原公司启用李连杰等大陆武术运动员在大陆拍摄。

李连杰则因此成为国际武打明星。

影片上映后引起的轰动,使武侠电影争论的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这一阶段的武侠影片积极靠近现实主义手法,试图把武侠电影提升为严肃的现实主义作品,演员选择真正的武术运动员,以真功夫对抗港台武打片的“花拳绣腿”,在主题上尽可能使主人公的功夫展示具有伸张正义、变现民族气概等意识形态目的。

当然,也因此限制了武侠电影对娱乐性的诉求,只能靠真实感较强的武打奇观来吸引观众。

不过,由于一批香港与大陆合拍的武侠电影的出现,这些武侠电影还是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武打电影类型的发展。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喜剧电影的复苏繁荣时代,喜剧电影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观众最为喜闻乐见的电影类型之一,也是中国八十年代社会心理和审美文化的一面与时同行的哈哈镜,同时还是八十年代电影批评的争议焦点所在。

在八十年代的喜剧电影文本中,可以品读出中国喜剧电影和喜剧文化或隐或显的印记,以及中国喜剧电影此后发展的可能性。

从整体而言,80年代是至今为止中国电影最为辉煌的年代。

80年代电影是中国电影的骄傲,是中国电影史上最为耀眼的篇章,溶铸在80年代电影中的理想主义光彩、现实主义精神、艺术探索的锐气以及风格样式上的千姿百态,将永远成为激励中国电影前进的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