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翻过那座山》教案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鄂教初中语文七上《只要翻过那座山》
只要翻过那座山[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通过联想和想象解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探索并理解文中“大海”与“山”的象征意义。
3.学习朗读技巧,能正确处理重音和停顿,并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抓住“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一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学习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⑴自由朗读⑵想象文章描写了怎样一组画面?⑶思考这组画面是通过哪句话连接起来的?(4)结构图示研读赏析:思考问题:①“大海”、“山峦”有怎样深刻的含义?(探究“大海”、“山峦”的象征意义。
)②我们每人的心中也有这样的大海吗?我们该如何去寻找我们自己心中的大海?(用已有的生活体验去理解课文的主旨,并为有感情朗读打好基础。
)学法指导首先要调动联想和想像去感受文章给我们提供的情境:清晨,在被青草湿气笼罩的崎岖山道上,一个少年正一刻不停地赶路。
他呼呼地喘着粗气,脸上、背上滚满汗珠……离山顶只有几步了,少年开始快跑起来,然而,当他站在山顶往前望去时,前方仍然是绿色波浪一样起伏的不见终点的长长山道……少年继续赶路,几乎是手脚并用地爬上又一座山顶,然而前方仍然是望不到边的起伏的山峦……少年猛地一屁股坐在路旁,垂头丧气,疲惫不堪,他在想什么呢?突然,一只海鸥掠过,像一束亮光……少年蓦地站起来,望着前面的山道及山道上空淡蓝色的天空,一片雪白的羽毛翩然落下,落入少年伸出的双手中……少年手中紧握着小小的羽毛,沿着山道缓缓爬去……其次,在整体感知了课文的基础上,应探求和领悟“大海”与“山峦”的象征意义:涛声回荡的大海已不是自然界中的海洋,而是一种理想的象征;连绵起伏的山峦也不是自然界的山脉,而是通往理想的一道道壕沟,一个个关卡。
在此基础上,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各自的心中是否也有这样的大海,还需要翻越怎样的“山头”。
再次,要探究“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了六次,从立意上看,它表现了文章的主旨——只要满怀坚定不移的信念就能战胜困难与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只要翻过那座山》优秀说课稿
《只要翻过那座山》优秀说课稿《只要翻过那座山》优秀说课稿《只要翻过那座山》这篇文章以一个虚拟的故事,展现了一位少年寻找大海的经历,“寻找大海”便是他人生的追求。
“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这是文章的中心句。
下面是关于《只要翻过那座山》优秀说课稿的内容,欢迎阅读!一、说教材教材简析:今天,我执教的这篇课文《只要翻过那座山》生动地记叙了少年在翻山的过程中战胜困难和自我的艰难历程。
启迪我们要满怀坚定不移的信念去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
这篇课文位于本单元课文中的第二篇,是一篇精讲课文,它上承《站在世界地图前的少年》,下连《男孩,别哭》、《梦想飞翔》,处于由知识的学习向知识运用的过渡位置。
二、教学目的根据本课的内容以及本单元的教学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知道少年在翻山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少年是如何战胜的?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的深刻含义,学习少年为了追求理想,不怕吃苦的精神。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突破重难点,本节课我以新课标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采用谈话法、讲读法、朗读指导法等教学方法,并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配合简笔画板书,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并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
四、学习方法为了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机会的平台,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真正做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五、教学流程根据学生认知过程以及语文教学的规律,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流程。
1.复习导入,回顾内容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复习导入巧妙地为新旧知识铺设了桥梁,同时,复习导入不但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一个整体的回顾,而且还让学生明白今天这堂课要学习什么。
2.合作探究,品读理解新课标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少年在翻山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少年是如何战胜的"的问题。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只要翻过那座山》教案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只要翻过那座山》教案教学背景本节课是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只要翻过那座山》第四单元的教学,主要内容是通过学生课前预习、老师讲解、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掌握文章的主旨,了解作者运用夸张和想象等手法的作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教学,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写作特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掌握作者运用夸张和想象等手法的作用。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学生掌握思辨能力。
教学方法•预习讲解法;•合作探究法;•交流讨论法;•情感渗透法。
步骤一:预习1.老师发放课文并让学生自主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生可以自己动手画图或写下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理解和回顾。
步骤二:讲解1.老师对文章进行点拨,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写作特点。
2.老师引导学生探究夸张和想象等手法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整篇文章的脉络和主题。
步骤三:合作探究1.学生讨论文章中有哪些情节是夸张的,这些情节的夸张有什么作用。
2.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研究作者运用想象手法对文章起到什么作用。
步骤四:交流讨论1.学生分组表演文章中一段情节,通过表演让其他同学更深入的理解文章的内容。
2.学生展开交流讨论,探究文章中其他有价值的内容和意义。
步骤五:情感渗透1.老师为学生表扬,给予肯定和鼓励。
2.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和感悟,认真思考文章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评价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辨能力。
同时,教师在课堂上注重情感渗透,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针对教学目标,可采用阅读理解测试或写文章等形式进行评价。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酌情调整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
同时,也可以增加拓展活动,如让学生了解山谷的地理特点、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尝试模拟爬山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舒适区和学习兴趣。
六年级下册《只要翻过那座山》教学设计
《只要翻过那座山》教学设计备课时间4月10日编写教师吕金凤上课时间4月12日课题《只要翻过那座山》课时 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4个生字,会正确理解“百感交集、蓦地”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默读课文,知道少年在翻山过程中遇到了那些困难,是如何战胜的。
明白“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的深刻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少年为了追求理想,不怕吃苦的精神。
重点难点1.重点:明白“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的深刻含义。
2.难点:学习少年为了追求理想,不怕吃苦的精神。
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学习探究过程教学意图时间设置一、谈话导入在实现理想的途中,我们不知道要翻过多少山,跨过多少坎。
当理想的实现遥不可及的时候,你会彷徨吗?让我们平静地翻开书,和少年一起去攀登那座山,你会蓦然发现,有的时候只要坚持,你就能成功。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分钟二、明确学习目标1.出示学习目标:①知道少年在翻山过程中遇到了那些困难,是如何战胜的。
②明白“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的深刻含义。
③学习少年为了追求理想,不怕吃苦的精神。
2.学生齐读。
明确学习目标2分钟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1.出示探究任务:①说说少年在翻山过程中遇到了那些困难,他是如何战胜的?②“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每次表达的意思是什么?③少年能看到大海吗?你想对他说些什么?2.小组合作探究。
3.学生交流反馈。
明确:①说说少年在翻山过程中遇到了那些困难,他是如何战胜的?两个方面的困难: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感受少年为了追求理想,不怕吃苦的精神。
25分钟A环境。
B自我:a身体弱小;b内心沮丧`、失望。
战胜困难的原因:A树立目标“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并不时用它来激励自己。
B在沮丧、失望时,成功的希望促使他重新振作,再次树立信心。
“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每次表达的意思是什么?三次,第一次是少年翻山的原因,第二次是少年对自己的鼓励和鞭策,第三次是少年获得了希望和动力,坚定了“战胜困难和战胜自我”的信念时出现的,他预示着少年最终的成功。
只要翻过那座山教案
只要翻过那座山教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只要翻过那座山》教学设计穆玲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些本课的4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3、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少年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信念。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渎、抓住重点句子品读,在读中感悟,畅谈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少年战胜困难和自我时所表现出的坚定信念。
重点难点:1、读懂课文,明确课文的主旨。
2、品读重点语句,感受少年的坚定信念,受到启迪和教育。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张图片,请同学们认真看。
这是一座大山,一座巍峨的大山,如果我们能翻过这座山,你觉得我们能看到什么能拥有什么板书课题,齐读二、初读感知〈一〉初读概括1、学生初读课文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2、学生自由读文3:生汇报〈二〉引入下文师:少年为什么要翻山三、合作探究小组合作一1、明确目标、展开讨论A.用“——”画出:少年在翻山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B、在书中圈点批注:他是如何战胜困难的C、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
2、小组交流3、汇报〈1〉环境方面的困难:①山道上笼罩着蒸人的湿气。
②前方仍是像波浪一样上下起伏,不见终点的长长山道。
③这条山道的前方,仍旧与先前一样,是望不到边的起伏的山峦。
〈2〉自我的困难:④还是算了吧!⑤少年猛地一屁股坐在路旁……这一切又有谁能告诉我呢⑥慢慢地,一阵疲劳袭上全身。
A、学生读B、谈感受〈3〉战胜困难1、第一次翻山时牢记祖母的话:“孩子,只要翻过咱们家后的一座大山,就能看见大海啦!”2、少年还是在心中默念着祖母的话。
3、这里有海鸥,无疑离大海很近了。
4、虽说仅仅只是一片羽毛,但它瞬间便在少年心中化作巨大的腾飞的翅膀。
22、只要翻过那座山教案
22、只要(zhǐyào)翻过那座山龙山县第五(dì wǔ)小学向生学习(xuéxí)目标:1.朗读课文,知道少年在翻山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kùn nɑn),是如何战胜的。
2.理解课文内容(nèiróng),明白“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的深刻含义,学习少年为了追求理想,不怕吃苦的精神。
重点难点:1、读懂课文,明确课文的主旨。
2、品读重点语句,感受少年的坚定信念,受到启迪和教育。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第二课时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师:你们有理想吗?说说你们的理想。
师:你觉得要实现这个理想困难吗?师:非常好,虽然我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很困难,但是我们每个人就应该要有理想,有了理想才会有前进的动力。
今天,我们学习的22课讲的是一位(少年),他也有自己的理想——(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并板书。
指名读\齐读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少年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困难吗?生1:我觉得很容易,因为祖母告诉少年只要翻过那一座山,就可以看见大海。
所以我觉得很容易。
生2:要通过爬山看海一定很难。
……小结:少年在爬山看海的过程中,确实遇到了困难,并不像他祖母说的那么容易。
二、细读(xì dú)课文,合作(hézuò)探究1.出示幻灯:边读边思考:少年在爬山看海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nǎxiē)困难?(读1——13段)请用“——”画出体现困难的句子(jùzi),并写出自己的理解。
2.学生(xué sheng)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书中圈点批注。
3. 小组内交流,推荐代表。
4.品读句子,分析句子,理解课文。
5.由小组推荐代表汇报交流,品读段落,理解课文。
三、精读课文,品读感悟师:少年翻过一座又一座的大山,可前面依然是望不到边的起伏的山峦,少年是怎么想的?1、幻灯出示12段:指名学生读(其他学生评价)\学生齐读。
《只要翻过那座山》教学设计
1 只要翻过那座山 1、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旨。 2、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及运用第二人称的表达效果。 3、联系自然与生活,初步获得人生的感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望天树精神的感悟。 难点:品味课文洗练的语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主要按阳光的挺直”来塑造自己的形象。可是一头不负任何责任的马 鹿”的后脚,竟把它踢下了断崖”。这里没有阳光,是连蜘蛛也 不愿结网”,苔鲜和青草”早就出逃”,山岩也会痛苦得流 泪”的暗角。这里整日笼罩”着毒雾般的阴霾。面对多舛的命 运,望天树没有屈服,它哆哆嗦嗦”将根须紧紧地抓住几星泥土 ”,凭着对蓝天和太阳的向往,战胜了贬损肌骨的冷雾”与磐石 一般沉重的山崖的阴影”,抽出了新枝,绽开了绿芽,挺直了身子,冲 出了山涧,长成了地球上最高的树。 更多精彩推荐:初中>初一>语文>初一语文教案
导入 现在的中学生,一定也曾有过美好的理想,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也一定会 遇到困难和挫折,一定会有苦闷和彷徨,那该是如何面对的呢?是积极进取还 是消极退避?是乐观向上还是萎靡不振?在形成人生观的重要阶段,我们有必 要确立美好的人生理想,树立昂扬向上的人生态度,给予自己克服困难的勇 气和信心。相信读完了本课以后,我们一定会从望天树身上感受到它坚定不 移的信念和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对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有着自己的思考 并从中受到教益。 整体感知 检查预习、梳理字词 自由朗读课文或听配乐朗诵。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意蕴深刻的散文。作者用凝练而生动的语言向我们诉 说了望天树的成长历程,热情讴歌了它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与命运顽强抗争的 精神。这是一首成长的颂歌,更是一曲生命的礼赞。 树经历了坎坷而又曲折的成长历程。在多少次践踏之后”却能奇迹般 冒出生命的嫩芽”,初涉人生的望天树还只有松毛尖大小的时候就遭到 了其他植物的嘲笑和蔑视。高傲的野葵花用沉默来轻视它。面对这一切,望 天树毫不在意”,而是端详着比花还好看的阳光,牢记大地母亲的嘱
鄂教版语文七上第4课《只要翻过那座山》word教案
大海:象征理想
山峦:象征通往理想的一道道壕沟,一个个关卡,一片片荆棘。
海鸥:象征希望的使者,幸福的向导
四、小组探究,理解课文主旨
1、少年究竟看到了大海吗?为什么?
3、归纳本文主旨
五、当堂训练:
小练笔:(1)你心中的大海是什么?你怎样找到心中的大海?
(2)用象征手法写一段文字
教师点评及备注:
四、学生问题
五、教师反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自己预习课文
1、指导朗读技巧:朗读的轻重,速度的快慢。
(1)结合练习二朗读:
(2)课文片段朗读:指名朗读,进行评议。
“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在文中的不同位置,朗读的速度快慢和声音强弱应有所不同
2、学生反复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三、交流课文内容:
(1)你脑海中出现了一组怎样的画面,讲给同学们听一听
(2)这些画面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四、重点语句探究:
品读“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在品读的基础上探究这句话的含义和作用
五、课堂练习:
1、课后练习四《在山的那边》的理解
2、识记字词
lǒng( )罩踪( )影咒()语百感jiāo( )集mò( )地凝()视瞬()间yín( )诵
教师点评及备注:
第二课时
一、复习:听写导入
二、再读课文,理解“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每节的内容
三、探究本文的象征意义:
1、知识链接:关于象征
象征是写作的一种手法。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抽象概念,思想和感情。象征由象征体(某种感情形象)和象征义(某种抽象事物)构成。象征义隐藏在象征体中,曲折隐约地表现出来。
4.只要翻过那座山教案
武汉市新洲思源实验学校导学案编号:
导语:朗读,有助于我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语言的魅力,这节课让我们通过第四课来学习朗读的技巧。
过程:
1、朗读的方法灵活多样,我们在朗读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1)口齿清晰,要让别人听得清楚,这也是最基本的。
(2)注意调整声音的强弱与语速的快慢。
(3)注意停顿时间的长短。
2、知道以上这些基本的朗读技巧,我们还要学会设计朗读方案,根据我们昨天的预习,朗读
方案涉及到的符号有哪些呢?(生答)·重音︱停顿语调升降
下面我来各举一例,第3自然段,24自然段,12自然段
3、下面轮到你们小试牛刀了,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选取黑板上这六个部分中的一
个部分制定朗读方案,朗读方案制定完之后,每个组员都要读一遍给你们这一组的其他组员听。
4、全班展示,下面开始。
准备好的小组请举手,可派代表,可小组一起读。
其他同学请注意,
代表在范读的时候要认真听他有没有运用朗读技巧?运用得是否得当?如果读得好,好在哪?读得不好,不好在哪里?要求结合文中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来作答。
◆总结:要想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读得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我们所要付出的努力远远不止这些,同学们,让朗读来点亮我们的语文学习吧!
板书
第4课
——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
目标:1、运用朗读技巧,注意处理重音与停顿。
2、学习少年满怀坚定信念,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
朗读技巧:1、口齿清晰。
2、调整声音强弱与语速快慢·重音(重高轻慢)语调升降
3、注意停顿时间长短︱停顿。
只要翻过那座山 教案
只要翻过那座山教案教案标题:只要翻过那座山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概念。
2. 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案时长:2个课时教学重点:1. 理解“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含义。
2. 分析主人公在克服困难时的心理变化。
3. 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相关任务。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
2. 班级分组名单。
3. 课堂活动所需的材料。
教学过程:课时一: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图片或一个小视频片段,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例如,可以展示一张登山者攀登险峻山峰的图片。
Step 2:讨论(10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只要翻过那座山”这句话的意义。
询问学生他们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受。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面对困难时是如何克服的经历。
Step 3:阅读故事(15分钟)1. 分发故事或将故事投影到幻灯片上,让学生阅读故事《翻山记》。
2. 学生个人阅读故事,然后进行小组讨论。
鼓励学生分享故事中主人公在克服困难时的心理变化。
Step 4:讲解概念(10分钟)1. 通过幻灯片或板书,讲解“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概念。
2. 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概念在故事中的体现。
课时二:Step 1:复习(5分钟)通过提问或小测验,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
Step 2:小组合作任务(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
2. 分发任务卡片,上面写有与故事相关的问题或任务。
例如,“请你们小组合作,编写一段对话,描述主人公在攀登山峰时的心理变化。
”3.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任务,鼓励他们互相讨论、分享和提出建议。
Step 3:展示和分享(10分钟)1. 邀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成果。
2. 学生之间进行互动,提出问题和分享观点。
Step 4:总结和反思(10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中的主要教训和启示。
2. 让学生思考并分享他们从这堂课中学到的东西。
只要翻过那座山教案
只要翻过那座山教案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只要翻过那座山》教学设计穆玲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些本课的4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3、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少年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信念。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渎、抓住重点句子品读,在读中感悟,畅谈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少年战胜困难和自我时所表现出的坚定信念。
重点难点:1、读懂课文,明确课文的主旨。
2、品读重点语句,感受少年的坚定信念,受到启迪和教育。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张图片,请同学们认真看。
这是一座大山,一座巍峨的大山,如果我们能翻过这座山,你觉得我们能看到什么?能拥有什么?板书课题,齐读二、初读感知〈一〉初读概括1、学生初读课文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2、学生自由读文3:生汇报〈二〉引入下文师:少年为什么要翻山?三、合作探究小组合作一1、明确目标、展开讨论A.用“——”画出:少年在翻山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B、在书中圈点批注:他是如何战胜困难的?C、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
2、小组交流3、汇报〈1〉环境方面的困难:①山道上笼罩着蒸人的湿气。
②前方仍是像波浪一样上下起伏,不见终点的长长山道。
③这条山道的前方,仍旧与先前一样,是望不到边的起伏的山峦。
〈2〉自我的困难:④还是算了吧!⑤少年猛地一屁股坐在路旁……这一切又有谁能告诉我呢?⑥慢慢地,一阵疲劳袭上全身。
A、学生读B、谈感受〈3〉战胜困难1、第一次翻山时牢记祖母的话:“孩子,只要翻过咱们家后的一座大山,就能看见大海啦!”2、少年还是在心中默念着祖母的话。
3、这里有海鸥,无疑离大海很近了。
4、虽说仅仅只是一片羽毛,但它瞬间便在少年心中化作巨大的腾飞的翅膀。
只要翻过那座山教案
只要翻过那座山教案教案标题:只要翻过那座山教案目标:1.通过鼓励学生努力克服困难,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2.引导学生学会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坚持,培养他们勇往直前的品质;3.启发学生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怕困难,永不言弃。
教学内容:1.教师向学生讲述“只要翻过那座山”故事,故事内容为:在一个小山村里,有位年轻的农夫。
一天,他问老村长:“村子那边的山上到底有什么呢?”老村长说:“那座山上面有一个美丽的村庄,里面有许多美味的水果,只要你去了,就会发现自己没有想到的收获。
”农夫决定翻过那座山,感受一下村庄的美丽。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困难:山高路险、未知的风景、艰辛的旅程等;3.学生分小组讨论,在面对困难时应该如何努力克服;4.学生向全班介绍自己的想法并互相交流,激发彼此的灵感;5.教师带领学生写一篇作文,题目为“只要翻过那座山”,要求学生描述自己面临的困难以及如何努力克服并取得成功的经历。
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教师讲述“只要翻过那座山”故事;2.讨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在面对困难时应该如何努力克服;3.交流(10分钟):学生向全班介绍自己的想法并互相交流;4.写作(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写一篇作文,题目为“只要翻过那座山”;5.展示(15分钟):学生可以选择朗读自己的作文,激发彼此的灵感;6.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和收获;7.延伸讨论(5分钟):学生讨论如何运用课上学到的方法和信念应对更大的困难。
教学资源:1.教师准备“只要翻过那座山”故事的讲述材料;2.板书:只要翻过那座山。
教学方法:1.情境创设:通过讲述故事,创设让学生有共情经验和思考的情境;2.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和分享个人观点;3.个人写作:通过写作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培养语言表达能力;4.展示和交流:学生可以选择朗读自己的作文,激发彼此的灵感和表达能力。
评价方法:1.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交流质量;2.查阅学生写的作文,评价其表达能力和对故事中困难克服的思考程度;3.听取学生对教师讲述故事的理解和会后讨论的感受。
《只要翻过那座山》教学设计:培养团队精神
《只要翻过那座山》教学设计:培养团队精神在社会上,团队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财富,它可以让团队更加稳定,更加和谐,同时也能够让团队成员在团队中相互支持,为实现目标而共同奋斗。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以《只要翻过那座山》为例,探讨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一、教学目标1. 通过对《只要翻过那座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认识到团队的价值和意义。
2. 让学生学会在团队合作中相互协作、相互支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二、教学过程1. 阅读、解读和分析《只要翻过那座山》。
在教学前需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这篇文章,并分析它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情感表达等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思维框架,让学生逐渐理解故事的脉络和主要信息。
2. 观看讨论视频和辅助材料。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一些渠道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这个故事的理解,比如通过观看讨论视频、阅读相关的资料信息等。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理解人物和情感等因素。
3. 团队合作的活动在教学的特定阶段,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团队合作的活动,比如拓展训练、小组讨论等。
这些活动让学生在团队中相互交流、相互协作,更好地发挥个人的优势,让团队成员能够在协作和合作中更加融洽、更加合拍。
4. 倡导和引导学生使用正向解决问题的态度在学生之间产生矛盾或者发生矛盾的问题时,需要引导学生使用正向解决问题的态度来处理问题。
针对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共同协作解决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中更好地实现个人的价值。
5. 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提高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学生之间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自由发挥,让学生自己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以此来扩展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教学提示1.了解学生的特点和个性特征,培养学生的合作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湘教版《只要翻过那座山》教学设计
湘教版《只要翻过那座山》教学设计湘教版《只要翻过那座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些本课的4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3、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少年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信念。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渎、抓住重点句子品读,在读中感悟,畅谈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少年战胜困难和自我时所表现出的坚定信念。
重点难点:1、读懂课文,明确课文的主旨。
2、品读重点语句,感受少年的坚定信念,受到启迪和教育。
教学准备:搜集摘抄励志的格言警句或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你有爬山的经历吗?说说你的经历和感受。
2、我们要学的文章将会给我们启迪。
3、揭示课题:只要翻过那座山。
二、范读课文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2、简要说说课文内容。
三、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理解词语。
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能理清文章的脉络吗?2、小组讨论交流。
3、班内汇报交流。
(1)指名认读生字,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2)理解词义,用词语说一说。
(3)关于文章的内容。
文章生动记叙了少年在翻山的过程中战胜困难和自我的艰难历程。
文章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_4自然段):写少年牢记祖母的话,已经爬过两三座山头,但仍然不见大海的踪影。
第二部分(第5__自然段):写少年再次聚集力量,继续攀登,还是不见大海,他很气馁,甚至决定放弃。
第三部分(第___自然段):写海鸥送给少年的羽毛,给了少年希望和动力。
第四部分(第___自然段):少年在一次沿着山道缓缓爬去,而畔回荡起大海的涛声。
4、指名度课文。
四、质疑问难1、学生自读,发现问题,提出疑问。
2、小组交流提问。
3、班内整理提问提纲。
五、课堂小结通过自主学习,大家一定有很大的收获,请总结吧。
只要翻过那座山教案
只要翻过那座山教案《只要翻过那座山》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阅读课文,通过联想和想象解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探索并理解文中“大海”与“山”的象征意义。
3.学习朗读技巧,能正确处理重音和停顿,并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抓住“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一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1.本文作者是(国籍)儿童文学作家。
(2分)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5分)笼.罩()咒.语()蓦.地()瞬.间()吟.诵()凝视()瞬.间()3.揣摩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3分)⑴山道上笼罩着蒸人的青草湿气。
笼罩:⑵少年蓦地站起身来。
蓦地:⑶少年坐在草地上,被穿行的山风一吹,不免百感交集。
百感交集:4.根据示例,设计下面这段文字朗读中的重音和停顿。
(3分)示例:少年|一大早|就上路了。
山道上|笼罩着蒸人的|青草湿气。
少年脸上、背上|滚满了汗珠。
由于一刻不停地赶路,他|呼呼地|喘着粗气。
(“|”表示句中的停顿,“〃”表示重音)猛然间,一件白色的东西像蝴蝶一样在他眼前缓缓飘落。
少年聚拢双手接住一看,原来是一片雪花般的羽毛。
5.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
B、由于一刻不停地赶路,他呼呼地喘着粗气。
C、这里有海欧,无疑离大海很近了。
D、少年手中紧握着小小的羽毛,沿着山道缓缓爬去。
6.选填恰当的词语:(3分)⑴少年站稳微微()(A、颤抖B、抖动C、打颤)的双腿,再一次聚积起力量。
⑵这条山道的前方,依旧与先前一样,是望不到边的起伏的()(A、山峦B、山峰C、山丘)。
⑶尽管如此,他仍略显()(A、迟疑B、疑惑C、犹豫),还在瞪大眼睛凝视着前方。
整体研读:7.“少年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这是为什么?8.在品读了文章后,请你描绘一下少年的形象。
9.“虽说仅仅只是一片羽毛,但它瞬间便在少年心中化作巨大的腾飞的翅膀。
”句子中的“翅膀”是指什么?10.“——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要翻过那座山》教学设计
穆玲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些本课的4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3、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少年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信念。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自渎、抓住重点句子品读,在读中感悟,畅谈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少年战胜困难和自我时所表现出的坚定信念。
重点难点:
1、读懂课文,明确课文的主旨。
2、品读重点语句,感受少年的坚定信念,受到启迪和教育。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张图片,请同学们认真看。
这是一座大山,一座巍峨的大山,如果我们能翻过这座山,你觉得我们能看到什么?能拥有什么?
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感知
〈一〉初读概括
1、学生初读课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
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2、学生自由读文
3:生汇报
〈二〉引入下文
师:少年为什么要翻山?
三、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一
1、明确目标、展开讨论
A.用“——”画出:少年在翻山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B、在书中圈点批注:他是如何战胜困难的?
C、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
2、小组交流
3、汇报
〈1〉环境方面的困难:
①山道上笼罩着蒸人的湿气。
②前方仍是像波浪一样上下起伏,不见终点的长长山道。
③这条山道的前方,仍旧与先前一样,是望不到边的起伏的山峦。
〈2〉自我的困难:
④还是算了吧!
⑤少年猛地一屁股坐在路旁……这一切又有谁能告诉我呢?
⑥慢慢地,一阵疲劳袭上全身。
A、学生读
B、谈感受
〈3〉战胜困难
1、第一次翻山时牢记祖母的话:“孩子,只要翻过咱们家后的一座大山,就能看见大海啦!”
2、少年还是在心中默念着祖母的话。
3、这里有海鸥,无疑离大海很近了。
4、虽说仅仅只是一片羽毛,但它瞬间便在少年心中化作巨大的腾飞的翅膀。
5、再一次聚积起全身的气力,轻声吟诵起来。
6、少年手中紧握着小小的羽毛,沿着山道缓缓爬去。
重点品悟:这里有海鸥,无疑离大海很近了。
五、重点感悟
①“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
”在文章中出现了三次;
a、第一次作为祖母的话出现,是少年翻山的原因。
b、第二次是少年的动力。
c、第三次让少年获得了希望,坚定了信心。
②“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六、拓展:
文章结尾“在他的耳畔——或许是他的内心深处——已经开始轻轻回荡起大海的涛声”,你觉得少年能看到大海吗?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2)作者为什么不加上一句:“他终于来到了海边。
”
(3)课文最后一段是什么意思?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大海”、“山峦”、“海鸥”具有怎样深刻的含义?
大海:理想
山峦:通往理想道路上种种困难
海鸥(羽毛)希望的使者,幸福的向导
师:我相信,少年一定能翻过那座山,看到大海。
因为文章结尾,已经表明少年已坚定了信念,不断战胜困难,超越自我,最终将会达到理想的彼岸。
同学们请闭上眼睛,让我们跟小男孩子一起翻过这座,看看属于他的大海,去寻找远方属于我们的那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