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传染病暴发事件的现场调查方
传染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旅游居住史、密切接触者情况 ➢标本采集: ➢疾病转归: ➢既往健康情况:
调查内容
病例的基础信息
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工作单位等
流行病学资料
预防接种史、接触史、可能感染的日期和地点等
临床特征
发病日期、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Fra bibliotek• 体会
➢ 结构清晰(首次、进程、结案及、书写细致)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传染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传染病、流行病学概述 个案调查
暴发/聚集性疫情调查
专题 调查
现场 调查
现场调查与一般调查的比较
7
现场调查目的
•现场调查常用于:
➢传染病个案:比较严重或少见传染病调查 如不明原因肺炎、禽流感、狂犬病及检诊疾病
➢聚集性或暴发疫情: 原因明确:流腮、水痘、手足口等 原因不明:不明原因发热、腹泻等
防疫措施
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者的预防控制措施 院感
调查方法
询问
病人、家属、临床医生等 完成个案调查表
聚集性/暴发疫情调查
聚集性疫情:在一定时间内,在局部地区或集体 单位,发生多个、有流行病学联系的同一种疾病 或症状病例的现象。
手足口
暴发疫情:到达暴发疫情标准(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
• 调查地一般在:学校、托幼机构、劳动密集型企业、医院
5.描述三间分布----描述流行病学应用
流行曲线 地图、示意图
发病率
时间分布---流行曲线
对局部疫情意义不大
• 6.建立假设
传染病 假设内容
可以多次假 设???
• 7.验证假设---分析流行病学 作用
传染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技术
传染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技术常用流行病学分析指标流行病学研究分析工作常涉及到有关疾病的健康状况的测量,且多采用定量的分析研究方法,故常常需要使用一些测量指标。
一、疾病的发生和频率的测量指标(一)发病率(incidence rate)1、定义: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 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 ×k同时期暴露人口数k=100%,1000/千,或10000/万,等。
观察的时间单位可根据所研究的疾病病种及研究问题的特点决定,通常多以年表示。
2、分子与分母的确定:分子是一定期间内的新发病人数。
若在观察期间内一个人可以多次发病,则应多次计为新发病例数,如流感、腹泻等,对发病时间难以确定的疾病可将初诊的时间作为发病时间,如恶性肿瘤等。
分母中所规定的暴露人口是指可能会发生该病的人群,对那些不可能患该病的人,如传染的非易感者,已接种疫苗的有效者,不应计入分母内,例如已患麻疹者或有效接种麻疹疫苗者。
但实际工作中不易做到,故当描述某些地区某人群的某病发病率时,分母多用该人群时间内的平均人口。
观察时间以年为单位时,可用年初与年终人口之和除以2所得的平均人口数,或当年7月1日的人口数表示。
发病率可按不同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种族、婚姻状况、病因等)分别计算,此称为发病专率。
由于发病率的准确度可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对比不同资料时,应考虑年龄、性别等的构成,进行发病率的标化。
(二)罹患率(attack rate)该指标和发病率一样,也是描述人群新病例数的指标,但测量的期间更灵活。
通常多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
观察时间可以日、周、旬、月或一个观察期为单位。
适用于局部地区疾病的暴发或食物中毒、传染病及职业中毒等情况。
它可以根据暴露来精确地测量发病几率。
罹患率= 某特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 ×100%同时期暴露人口数(三)患病率(prevalence rate)1、定义:患病率也称现患率。
应急现场流行病学调查-201206
控制机会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35
37
39
流行病学预警和确认在应对中的作用
首例 首例 流行病学 开始 发病 就诊 预警/确认 应对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采样
检 测 结 果
潜在的病例预防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35
37
39
1. 组织准备
A、人员 组成现场调查组 • 明确调查目的和具体调查任务 • 协商或明确职责 • 当地和调查组能提供什么资源
• • • • 谁指导调查工作 谁对调查进行监督和最终负责 各种数据如何分头收集,谁负责分析 谁写调查报告,向谁报告
•
寻求合作 • 实验室支持
• 其他专业支持
B、装备 • 参考资料(专业、法律等)——知识储备 • 调查表、执法文书、宣传资料——技术储备 • 现场快速检测与采样设备:食物中毒快速检测箱 、毒物快速分析设备、深部温度计,微生物采 样箱等 ——物资储备 • 调查取证工具、调查取材的器材——取证 • 个人用品、电脑、打印机、照相机、钱、防护 用品及药物、现场联系资料——现场工作和生 活所需 • 其他: 有条件可备一些化学性、动物性食物中 毒的特效解毒药——现场应急救治
3、核实诊断
目的 排除误诊 实验检测错误 方法 访视病例 查阅病历 查看实验检测结果 内容 收集病人基本情况, 收集病人症状、体征和实验室资料 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资 料,综合分析作出判断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调查与应急处置
5 已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
06 周边地区或单位有无类似病例发生。
现场调查与处理---现场通气会
确定现场工作计划:商讨现场工作思路, 列出现场必须完成的工作项目。
商议初步的预防控制措施实施计划:根据对 已有资料的分析和已采取的措施效果,形成 初步的预防控制方案,商议落实实施计划。
现场调查与处理---核实疫情
现场调查与处理---提出防控措施建议
开展卫生救援,协助救治病人,怀疑为传 染病时,应对尚未隔离的病人进行隔离治疗。
对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共同暴露者) 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
必要时,对易感(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服药、 应急接种,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 预。
现场调查与处理---提出防控措施建议
在现场及周边地区开展主动监测,必要时实 行日报、零报。
现场调查与处理---流行病学调查--个案调查
对发现并核实后的每一个病例都应及时地进 行详尽的流行病学调查,完整地逐项地填写 个案调查表。
在进行个案调查时应注意对调查表中虽然没 有列入,但在调查中发现有流行病学意义的 内容(线索)应进行详细追问和描述,特别 要注意收集指征病例和特殊病例的资料。
现场调查与处理---流行病学调查--专题调查
随着调查工作的开展和现场控制措施的落实, 如果事件趋于逐步稳定,没有什么新的变化, 在现场调查处理的中后期,进程报告的时间 间隔可根据情况相应延长。
进程报告要有连续性,可有多次。
现场调查与处理---撰写现场工作报告--阶段报告
阶段报告是在事件调查处理持续较长时间时, 每隔一段时间对调查事件所进行的阶段性总 结报告。
感性高的病例定义。
4 在病因研究阶段应使用特异性高的病例定义。
现场调查与处理---搜索病例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暴发(突发)监测、报告、控制制度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暴发(突发)监测、报告、控制制度1科室医护人员短时间(1周左右)内发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时(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应当及时向病区负责人报告,病区负责人分析情况后必须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汇报,并进行病原学检查。
2.院感专职人员发现有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时,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并进行核实调查。
3.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报告后,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专职人员进入临床调查、循证,进行信息核查,排除假性暴发。
初步核实为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报告分管院长或院长;(2)到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3)与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一起查找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同时采取积极控制措施,防止医院感染流行蔓延;(4)组织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讨论核实是否为医院感染暴发。
并根据医院感染暴发疫情分级,启动应急响应程序,并按规定时限上报重庆市荣昌区卫计委及荣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4.微生物室负责收集相关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
5.明确医院感染暴发,3例或疑似医院感染暴发,5例,12小时内报告重庆市荣昌区卫计委及荣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医院感染暴发三10例或发生特殊病原体、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或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应2小时内报告重庆市荣昌区卫计委及荣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并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网络直报。
6.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医院感染暴发,科室主任、护士长、科室感染管理小组成员应认真查找原因,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
医院应动员全院力量,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保证防治措施顺利进行,及时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或突发事件。
7.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流行、暴发,还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尽快报告,同时做好消毒、隔离、防治等工作。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及案例分析
时间分布 空间分布 人群分布
时间分布
可用直方图表示,也称流行曲线。
空间分布
常见于 居住地点 工作地点 活动(学校、娱乐、旅行等)地点
人群分布
分析患者的特征 年龄、性别、种族、职业或其他任何有用的描述病例特有的特征 如果发现一个特别的特征,通常会对查找危险人群提供一个线索,甚至找出一个特异的暴露因素 有些疾病首先侵犯一定的年龄组或种族 有时患某种疾病的人与职业明显相关 对疾病宿主、传播途径、高危人群认识越多,将获得更特异和准确的信息,以决定如何防治疾病
四、案例分析
案例1:龙岩市**乡**中小学麻疹爆发疫情
事件基本情况
2006年2月中下旬, 龙岩市**县**乡中心小学和中学发生麻疹爆发疫情,该县疾控中心于24日上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前往该乡开展现场调查处理,共搜索到9例疑似病例,采集血清标本送龙岩市疾控中心检测,经检测9例病例麻疹IgM抗体均阳性。
8.实施控制措施
去除暴露源 减少与暴露因素的接触 防止进一步暴露 保护危险人群
终止暴发或流行
9.完善现场调查
补充调查 进一步研究方案 提高病例鉴别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提高分子、分母的质量 复访
10.书面报告
书面报告 记录调查情况、结果及建议 种类 初步报告、进程报告和总结报告
书面报告
建立病例定义
2006年2月份以来**县**乡出现发热(38℃以上),咳嗽或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或结合膜炎,或起病早期(一般于病程第2~3日)在口腔颊粘膜见到麻疹科氏斑,皮肤红色斑丘疹由耳后开始向全身扩展,持续3天以上呈典型经过的病例,或有与确诊麻疹病人有接触史,确定为麻疹病例。 病例分类:①临床诊断病例:具备上述症状与体征的病例;②实验室诊断病例:具备上述症状与体征的病例,同时血清中查到麻疹lgM抗体或恢复期病人血清中麻疹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而恢复期抗体阳转。
现场暴发调查基本步骤
现场暴发调查处理基本步骤简介
二、核实诊断
核实诊断 1.对病例进行核实 对进行报告的医疗单位所发生的病例进行核 实。根据国家“诊断标准”对病人的临床症 状、体征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核实 2.确定是否是一起群体性的疾病,各病例之 间从三间分布看是否有流行病学的联系。确 定是否暴发并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调查走访暴发病例居住地及相关环境场所
六、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描述性分析(三间分布)
现场流行病学最重要最基本的任务之一 目的是阐述哪些疾病正在流行,在何时、 何地、何种人群中流行 从时间、地点、人群分布现场调查资料 中进行描述 为探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系统的方 法 可以明确事件所危害的人群,并提出有 关病因、传播方式的假设
建立假设 假设应该具备的特征: A.合理性; B.被调查中的事实所支持(包括流行病学、 实验室和临床特点); C.能够解释大多数的病例
建立假设 建立假设的过程中应注意: A.注意现场的观察; B.始终保持开放的思维,需要想象力; C.请教相关领域和专业的专家。 D.一旦发现假设不准确或错误,要及时予以 调整。
现场暴发调查处理基本步骤简介
四、建立病例定义
建立病例定义 1.建立病例定义的目的: 搜索病例。确定发现病例的统一标准。使发现 的病例具有同质可比性,并符合疫情调查或其 他工作的要求。 2.根据不同的目的建立不同的病例定义: 根据工作处于流行病学调查的哪个阶段;搜索 病例;是否为了诊断和治疗;是否为了常规监 测与报告等。
人传人
40 35 30
Cases
???
40
病例数
25 20 15 10 5 0 Time
30 20 10 0 1 21 10 1 21 10 30 20 9 26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步骤
➢ 三、调查方法
➢ (一)询问
由于流行病学调查要查清的问题,许多是过去发生的事情,详细 的询问就是很重要的查清这些情况的方法。
被询问的人包括病人、病人的家庭成员、邻居、单位负责人、临 床医生以及其他可以提供情况的人。
询问的方式可以个别谈话或开调查会的方式。 询问时要首先说明来意和调查的实际意义,取得对方的合作。 在调查中要关心病人及其周围人,通过询问,应尽量查清上述应
可通过查阅病历、化验记录,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检测标本, 结合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资料确定诊断。
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时,尽可能由病人自己回答者所提的问题, 收治病人的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以及知情人员要积极配合,并如 实提供病人相关诊疗资料。
如病人因病情较重或已死亡,无法实施对病人的直接调查时,应 通过其亲友、同事或其他知情人了解情况,完成调查。
➢ 流行特征:
一是地区性:病例的分布与传播该病的节肢动物的分布一致; 二是季节性:发病率升高与节肢动物的活动季节相一致; 三是职业及年龄分布特点:从事特殊职业的人群发病多,如森林
脑炎多见于伐木工人;在老疫区发病多集中在儿童,在新疫区发 病则无明显的年龄分布特征; 四是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传播。
暴发调查
➢ 一、调查目的
暴发调查是指对集体单位或某一地区在较短时间内集中发生许多 同类病人时所进行的调查。如食物中毒、经水传播的伤寒流行等。
疾病暴发的特点:⑴时间较短;⑵单位集中或地区分布集中;⑶ 病人相对较多;⑷症状相似;⑸病人的菌型一致(病原学检查发 现)。
全面、深入的暴发调查是整个工作的关键。 暴发调查就是对疾病暴发时间、地点、人群和发病因素进行全面
➢ 经疫水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
一是病人有接触疫水史; 二是发病有地区、季节、职业分布特点; 三是大量易感人群进入疫区,可引起暴发或流行; 四是加强个人防护、对疫水采取措施等可控制疾病的发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步骤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步骤在我们的生活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如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
这些事件不仅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还可能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事件,迅速查明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第一步是做好准备工作。
这包括组织专业的调查队伍,成员通常涵盖流行病学专家、临床医生、实验室检测人员、卫生监督人员等。
同时,要准备好必要的调查工具和设备,如调查问卷、采样工具、防护用品等。
在出发前,还需要收集和了解事件的相关背景信息,比如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的人群范围、初步的症状和体征等,为后续的调查提供基础。
到达现场后,要迅速开展现场核实与确认工作。
通过与相关人员的交流,如患者、医务人员、目击者等,进一步了解事件的详细情况,包括发病的时间、人数、症状、严重程度等。
同时,对事件发生的现场进行初步观察,查看环境状况、卫生设施、食品加工和储存情况等,判断事件的性质和可能的原因。
接下来是建立病例定义。
病例定义是确定哪些人属于病例,哪些人不属于病例的标准。
它应该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既要能够准确地识别出真正的病例,又不能遗漏可能的病例。
病例定义通常包括临床症状、发病时间、暴露史等要素。
然后是开展病例搜索。
这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如医疗机构的病历记录、社区调查、学校和单位的报告等。
要确保搜索全面,不遗漏任何可能的病例。
在收集到病例信息后,需要进行个案调查。
详细了解每个病例的基本情况、发病经过、症状、体征、诊疗情况、接触史等。
这不仅有助于了解每个病例的特点,还可以为寻找病例之间的关联提供线索。
人群和环境调查也是关键的环节。
要了解事件发生地区的人口构成、生活习惯、卫生状况、环境因素等。
对于传染病疫情,还需要了解人群的免疫接种情况。
对于食物中毒事件,要调查食品的来源、加工、储存和销售情况。
实验室检测在调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日常工作中常见传染病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标准
一、流感1、流感样病例,即发热(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
2、流感样病例暴发指一个地区或单位短时间出现异常增多的流感样病例。
3、暴发疫情的发现与报告(1)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托机构或其他集体单位出现1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疫情暴发单位及时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所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疫情核实。
经核实确认的暴发疫情,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报告疫情事件的相关信息。
(2)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托机构或其他集体单位出现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发生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不包括门诊留观病例),或发生2例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经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核实确认后,应当在2小时内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3)暴发疫情的标本信息应与疫情事件进行关联,并按照要求做好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
3.标本采集和运送。
疫情发生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采集流感样病例的咽、鼻拭子标本,必要时可采集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标本。
每一起暴发疫情一般应当采集10份左右咽、鼻拭子标本(如果现症病例在10例以下的,应当尽量全部采样)。
对不能明确诊断的可酌情增加采样批次和采样数量。
样本采集后应当在2-8℃条件下,于24小时内运送至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
血清标本可暂时冻存在-20℃以下冰箱。
二、手足口病1、聚集性疫情:是指一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以上,但不足10例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个自然村/居委会发生3例及以上,但不足5例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2、暴发疫情:是指一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个自然村/居委会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3、发生聚集性疫情,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在24小时内开展调查处置。
4、发生暴发疫情,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立即对首发病例或指示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开展病例搜索,时间为自首发病例发病前一周至调查之日,并填写《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主要信息登记表》(见附表),上报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
原因不明疾病爆发时的调查及处理方法
公卫医师必须具有“四种精神”
献身精神 团队精神 科学探索精神 尊重事实的精神
八种能力
对公共卫生事件的组织和开展调查并作 出反应的能力
提出控制措施的能力 设计,分析,评价公共卫生检测系统的
能力 面向社会的鼓动宣传能力 从事流行病学调查的能力 项目管理评价执行能力 书写科学论文报告及讲演的能力 培训能力
紧急措施包括病人与疑似病人隔离、 密切接触者留验或医学观察、消毒、 查封可疑的水源或食物、捕杀有病 的动物等
临床医师要对病人进行诊治和就地 隔离、组织抢救危险重病人、尽快 设立临时隔离病房及专用病区收治 病人
检验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采集 标本,包括病人和疑似病人的血、 尿、便、含漱液、咽试纸
原因不明疾病爆发的 调查及处理方法
– 原因不明疾病的爆发调查是一项社会 很强的公共卫生工作,尤其对于突发 而又比较罕见的疾病,因其具有特殊 的临床表现和流行过程,一时很难做 出诊断和采取有效措施。一旦发生, 往往是流行面广,发病人数多,危害 严重。
原因不明疾病的调查和处理是防病 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社会现代 化为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许多 有利条件,如卫生监督体制的强化 和公共卫生服务。
发病在空间上呈密集性
在时间上呈爆发性和继发性
人群以20~40岁的青壮年多发、各年 龄人群易感、密切接触患者的医务人 员和患者家属是高危人员
重症患者可能成为超级传染源为特征
医院和家庭是主要的传染所
发生了医院内感染和具有家庭聚集性, 以及发生了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的 传染和远距离传播
1988年南安梅山发生大规模不明发热的流 行中,查出农民罹患率高,而且参加过支 农劳动的乡镇干部发病者亦较多,遵循求 同法的思路找出这两种人群的共同点是到 田间下水劳动,由钩端螺旋体感染所至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暴发的调查步骤
2008年3月阜阳市连续报告3例学龄前儿童死 亡
•
同时,具有手足口 病临床表现的儿童 数量增加 报告来源:
•
•
临床医生
突发事件监测系统报告在一所农村寄宿 学校有142例副伤寒病例
• 时间:2004年12月3日
• 地点:广西省桂林市**县 • 报告来源:
中国突发事件监测 中国传染病监测系统 地方报纸
• • • • • 人口 原因和同时存在的因素 预期结果 剂量反应关系 时序性
– 在校学生因在11月10日至15日期间,饮用学校 给水系统中未烧开的水导致了11月20日至12月 15日间的副伤寒暴发
假设-学校饮用水导致的暴发
• 水灾之后 • 水未烧开或未消毒
• • • • • 学生和厨房工人受感染情况相似并且都喝自来水 教师自己烧饮用水未受感染 水灾距离暴发高峰期时间过长 水灾淡化了河水污染 高发病率与某种食物或水有关
调查暴发的11个步骤
准备现场工作 确认暴发存在 核实诊断 制定病例定义,搜索和访谈病例,填写一览表 描述人群、时间和地点分布特征 提出假设 通过分析性研究验证假设 根据结果再考虑,修正和再次检验假设 实施预防和控制措施 将调查结果进行汇报交流 继续监测,监控趋势和评价预防控制措施 时间
1 现场准备工作
搜索并识别病例
• • • • 努力找到所有的可能病例 进行系统搜索:建立监测系统 利用多种信息来源 将数据列成一览表
访谈病例(为形成假设提供思路)
• 得病之前你去过哪里? • 得病之前你做过什么? • 你的职业、收入、教育程度、日常活动等 等都是什么? • 你知道还有谁患病?
现场卫生学观察
有些水明显是安全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 暴发的调查步骤
不明原因传染病暴发事件的现场调查方DOC
A学校不明原因传染病暴发事件调查处置方案2010年12月30日上午9点30分,***疾控中心接到A小学校长的疫情电话报告:该校有4例病人到温州就诊并被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病例。
我中心高度重视这次事件,立即组织现场流行病学等相关专业人员赶赴A学校现场开展此次事件的调查工作。
为查明此次疫情暴发的原因以及事件所造成的影响,给下一步采取更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特制定本调查处置方案。
一、事件基本情况:12月20日至12月30日A小学共有6例病人到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就诊而被诊断为“病毒性脑炎”,均为本地常住户籍人员,未发现死亡。
6例“脑炎”病例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最高达40℃)、咳嗽、咽痛、头痛、乏力、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咽痛等症状,其中有一例病人有抽搐、浅昏迷。
其中有3例病人做了血常规检测白细胞均正常或减低。
病人均先在A中心卫生院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输液治疗,因无明显效果而赴温州就诊。
病例除一例严重病例有住院检查治疗外,其余均只是在育英儿童医院门诊进行输液治疗,也未进行脑脊夜检查。
县疾控中心初步诊断为不明原因传染病暴发事件,为尽快查明原因和传染来源,请求市疾控中心给予技术援助。
二、调查目的1.进一步明确诊断,确定疫情性质。
2.掌握疫情的流行强度、波及范围,预测疫情发展趋势。
3.寻找病因线索及危险因素,查找传染来源,确定传播途径。
4.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
5.评价疫情处置过程和效果,总结经验,为制定防止类似疫情再次发生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三、疫情性质初步判断:根据该县疾控中心提供的信息,初步判断这是一起急性传染病(不明原因肺炎并发脑膜炎)暴发事件,传染性强、病情严重。
该传染病有可能是:不明原因肺炎并发脑膜炎?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膜炎?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重症肺炎?理由是:在10日内先后有6例病人发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最高达40℃)、咳嗽、咽痛、头痛、乏力、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咽痛等症状,其中有一例病人有抽搐、浅昏迷。
不明原因事件病因调查方法
致病毒物的种类
2001年7月,河南省郾城县一个乡的5个自然村15名儿 童出现以多发脏器损伤为特征的疾病,死亡7人; 到10月,发病人数增加到25人,死亡15人; …… 微生物因素?化学因素? …… 1997年河北沧州某个体塑料产品制造企业的10余名工 人在数日内先后出现恶心、腹泻、腹痛、头痛、胸闷、 四肢无力等症状。 后经现场调查发现工厂所用的原材料中有硬脂酸钡, 结合生产过程及工人生活习惯考虑患者为可溶性钡中毒。 1996年在另一塑料厂出现过类是患者,2人死亡,当 时诊断为氰化物中毒。
3.建立病例定义
要素
患病者的特征; 地点/位置的信息; 具体时间 临床和/或实验室信息
宽松的“定义”
(1)确诊病例(confirmed case) (2)可能病例(probable case) (3)疑似病例(possible/Suspect case)
4.核实并计算病例数量/病例搜索
现场调查的目的
在较短的时间,某一单位和地区突然出现许多 症状类似病例的情况,称之为暴发。 暴发多见于传染病,故也可称为暴发疫情。但 也有因非传染病(如中毒)引起的的疾病暴发 情况。 有时,某一单位和地区疾病发生虽然没有呈现 出明显的暴发状态,但其发生数量远高于既往 水平,此现象称之为流行。
现场调查目的
家族(庭)或个人之间的矛盾; 情感纠葛; 同行生意上的竞争; 个人发展的竞争; 其他:
1. 2.
对社会的仇恨; 邪教;
需要考虑的几点
详细了解患者病史或中毒事件的发生过程
( 1 )同一环境中多人同时或在一段时间内相继 发生类似的综合征,而且不能以常见传染病或地 方病解释。 ( 2 )接触有毒作业的职业史,或患者不了解所 接触到物质的毒性。 (3)有接受偏方或非正规医生治疗史。 (4)有特殊嗜好,如吸毒、吸有机溶剂等。 ( 5 )患者的精神状态、社会交往等,考虑有无 自杀、被谋杀的可能。
暴发疫情的现场调查ppt课件
• 累计204例,死亡38例
• 资阳、内江、成都等12个市,37个县(市、区) • 131个乡镇(街道),195个村(居委会)
• 平均每个乡镇有1.6个病例,平均每个村1个病例。 • 6月下旬开始,7月16日起增多,22日高峰 • 7月28日下降,8月4日以后,无新发 • 至8月20日,已治愈出院146例,现住院病例20例,病情稳定,无新发
人类
医院
交叉感染 基因重组
飞沫传染(近距离)
人类
四早:早发现
早报告
隐性感染人群传播? 环境污染、宿主扩散?
早隔离 早治疗
疫苗等
10
病因判断的标准
关联的时间顺序 关联的强度
➢OR或RR ➢剂量-反应关系
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性 关联的可重复性 关联的合理性 终止效应 关联的“特异性”
关联的时间顺序 关联的强度 关联的可重复性 关联的合理性 终止效应
• 退伍军人病流行后1年多才确定军团菌是其病原 • 发现艾滋病病人后2年多才发现HIV是其病原
18
什么是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
19
事件A
2005年7月11日
➢四川省资阳市某区CDC接到资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报告: • 收治1例疑似流行性出血热病人,流行病学不支持,请调查、 核实
➢区CDC当日至医院调查采集血样,7月12日送血样至四川省CDC 检测
36
暴发调查的步骤——8步
核实暴发和诊断 病例定义 核实并确定病例 描述性资料的收集 建立假设 开展专题研究,分析、检验并验证假设 执行控制措施 交流,包括暴发调查报告
37
基本思路
简单的流行病学方法
➢描述 ➢假设 ➢分析
传染病暴发疫情与聚集性症候群等处置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传染病暴发疫情与聚集性症候群等处置制度篇一:传染病暴发事件聚集性症候群处理机制传染病爆发事件、聚集性症候群等异常情况处理机制为加强对我院传染病暴发事件、聚集性症候群等异常情况应急处置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技术水平,及时、有效、有序地处置传染病暴发事件、聚集性症候群等异常情况,努力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有效防止和控制事件进一步扩散,保护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机制。
一、适应范围本机制适用于我院各科室和临床部门。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一)组织机构:成立院“传染病疫情及突发事件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郭启峰院长担任;副组长副院长担任;成员由公卫科、医务部、护理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二)职责:制定全院传染病防治及突发事件管理制度;负责全院传染病防治知和监督管理,效果评价,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及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培训及提供技术咨询;以生重大疫情、传染病暴发事件、聚集性症候群等异常等情况时,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统一指挥、统一组织、统一协调,并向界首市卫生局、疾控中心报告。
三、监督监测与报告(一)监督监测:公共卫生科负责对医院传染病工作进行日常监管督查和督导,疫情专职人员负责每日疫情报告卡的收取、审核报卡质量及网报工作,对疫情信息进行日常监管,定期深入各科室和临床部门对其作进行技术指导。
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整改意见,责令整改。
传染病疫情及突发事件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定期对医院传染病管理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暴发事件、聚集性症候群等异常情况。
(二)报告:严格执行医院传染病的报告制度。
一旦发现传染病暴发事件、聚集性症候群等异常情况,疫情专职人员应立即向科长汇报,公卫科科长进行初步核实后立即报告分管院长、院长,并通报相关部门。
突发公卫生事件制度
突发公卫生事件制度篇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可以及时发现突发事件的苗头,保证事件报告工作的质量和资料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事件危害扩散、蔓延,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一、事件的报告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二、报告方式、时限和程序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同时进行网络直报,直报的信息由指定的专业机构审核后进入国家数据库。
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采用最快的通讯方式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报送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的专业机构,应对信息进行审核,确定真实性,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同时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
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尽快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现场调查,如确认为实际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根据不同的级别,及时组织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如尚未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由专业防治机构密切跟踪事态发展,随时报告事态变化情况。
三、报告内容(一)事件信息信息报告主要内容包括:事件名称、事件类别、发生时间、地点、涉及的地域范围、人数、主要症状与体征、可能的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步工作计划等。
具体内容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
(二)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分为初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
1、初次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名称、初步判定的事件类别和性质、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主要的临床症状、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报告单位、报告人员及通讯方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学校不明原因传染病暴发事件调查处置方案2010年12月30日上午9点30分,***疾控中心接到A小学校长的疫情电话报告:该校有4例病人到温州就诊并被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病例。
我中心高度重视这次事件,立即组织现场流行病学等相关专业人员赶赴A学校现场开展此次事件的调查工作。
为查明此次疫情暴发的原因以及事件所造成的影响,给下一步采取更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特制定本调查处置方案。
一、事件基本情况:12月20日至12月30日A小学共有6例病人到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就诊而被诊断为“病毒性脑炎”,均为本地常住户籍人员,未发现死亡。
6例“脑炎”病例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最高达40℃)、咳嗽、咽痛、头痛、乏力、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咽痛等症状,其中有一例病人有抽搐、浅昏迷。
其中有3例病人做了血常规检测白细胞均正常或减低。
病人均先在A中心卫生院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输液治疗,因无明显效果而赴温州就诊。
病例除一例严重病例有住院检查治疗外,其余均只是在育英儿童医院门诊进行输液治疗,也未进行脑脊夜检查。
县疾控中心初步诊断为不明原因传染病暴发事件,为尽快查明原因和传染来源,请求市疾控中心给予技术援助。
二、调查目的1.进一步明确诊断,确定疫情性质。
2.掌握疫情的流行强度、波及范围,预测疫情发展趋势。
3.寻找病因线索及危险因素,查找传染来源,确定传播途径。
4.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
5.评价疫情处置过程和效果,总结经验,为制定防止类似疫情再次发生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三、疫情性质初步判断:根据该县疾控中心提供的信息,初步判断这是一起急性传染病(不明原因肺炎并发脑膜炎)暴发事件,传染性强、病情严重。
该传染病有可能是:不明原因肺炎并发脑膜炎?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膜炎?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重症肺炎?理由是:在10日内先后有6例病人发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最高达40℃)、咳嗽、咽痛、头痛、乏力、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咽痛等症状,其中有一例病人有抽搐、浅昏迷。
其中有3例病人做了血常规检测白细胞均正常或减低。
病例除一例严重病例有住院检查治疗外,其余均只是在育英儿童医院门诊进行输液治疗,也未进行脑脊夜检查。
传染来源和传播途径不明。
根据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均正常或减低的表现初步可以排除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膜炎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典型临床症状有皮肤黏膜瘀点及脑膜刺激症状;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升高,并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和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有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升高)。
根据流行季节和蚊虫叮咬史可初步排除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多在7~9月份,有蚊叮咬史。
)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结核病史可初步排除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多有结核史。
起病缓慢,伴有低热、盗汗、消瘦等症状,无瘀点和疱疹。
白细胞升高,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
)根据临床症状可初步排除重症肺炎(重症肺炎有呼吸急促,发疳,脓痰等症状。
)四、组织准备:1、人员准备:XXX负责整个调查实施及过程中的技术指导与质量控制工作;XXX、XXX负责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提出预防控制措施、进行调查资料统计分析与撰写调查报告; XXX、XXX负责疫点消杀;XXX、XXX负责样本采集;XXX、XXX负责健康教育。
总务科负责相关后勤和物资保障工作;由某县人民医院负责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
2、物资:①个人防护用品(N95口罩、帽子、防护眼镜、防护服、鞋套、手套、快速手消毒剂等);②消杀药械(喷雾器、量杯、水桶、漂白粉、5%来苏水溶液、新洁尔灭、敌敌畏、蚊香);③采样器材:生物采样箱、采样单、样品转运箱等;④不明原因疾病个案调查表、病例登记一览表、消毒记录单皮尺、安全隔离带等;⑤后勤保障物资:汽车、生活用品、经费等。
五、调查内容和方法(一)调查内容1.收集该学校的基本信息,包括学校发病学生所在年级的学生和任课老师的基本情况、外出情况、与病人或媒介接触史、教室通风情况、卫生状况;学校的地理位置、周围环境、人员情况等。
2.该学校全体师生及当地的“不明原因脑膜炎”发病情况;对所有可疑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包括外出情况、与病人接触史、饮食情况等。
3.当地不明原因脑膜炎和肺炎历史疫情资料、疫苗接种情况。
4.病媒生物监测情况:蚊虫等。
(二)调查方法1.病例定义①与可疑病人有密切接触史;②有高热、头痛、乏力等症状;③有咳嗽、咽痛、呕吐等症状;④白细胞正常或减低;⑤实验室分离出病原体或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阳性。
12月8日以来,所有该学校师生,符合以上2+3或2+3+4者为疑似病例,以上疑似病例合并1者为可能病例,合并第5点为确诊病例。
2.个案调查对该学校和周围医疗机构开展主动搜索,对符合上述病例定义的所有病例按个案调查表进行个案调查,并根据病例定义进行分类分析。
3.了解当地基本情况、周围环境情况、历史疫情情况、发病情况等信息。
4.疫情追踪调查疫情处理期间,相关医疗机构要每日向县疾控中心报告新发病例情况。
5.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将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将该疾病的分布情况真实地展示出来,即通过查明、分析疾病的三间分布(指时间、地点和人群分布)来分析疾病的流行强度和可能的危险因素及病因。
(三)调查要求和注意事项1.调查者应由经过培训的疾控中心应急机动队员进行。
2.调查人员态度技巧:调查人员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身份,态度和蔼,询问时不得采用诱导式提问,应客观准确记录调查内容。
六、实验室标本采集及标本检测坚持先取样,后治疗的原则。
在开始抗生素治疗前,一定要采取供确定诊断的标本。
需采集的标本:病毒分离成功的关键取决于采集标本的质量,及其保存运输等环节。
为提高病毒的分离率,在发病早期,可每天采集1份咽拭子,采集多份痰液。
1.嗽口液:用10ml洗液嗽口。
2.每个病例抽取静脉血5ml,用于血常规、检菌和血清学诊断。
3.采集痰液(最好是带血部分)。
4.采集所有病人的咽拭子标本。
5.采集脑脊液标本。
(二)检测项目:脑膜炎双球菌、结核杆菌、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等需鉴别诊断的疾病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测。
七、初步防控措施鉴于该传染病传染性强、病情严重、进展迅速,所以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的方式,以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一)立即向上级疾控中心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疫情情况。
(二)坚持就地、就近隔离的原则隔离治疗患者,确定当地县人民医院为定点收治医院。
在对病人作出诊断的同时,应尽可能了解病人的感染地点,以便发现是否还有其他受到感染的人员。
对可疑患者的同校师生、家庭成员及其他密切接触者实施就地隔离检诊。
直接参加治疗护理的人员也应视为接触者,在病人解除隔离前,不应离开隔离地点。
对该校所有师生进行医学观察。
病人体温降至正常,连续两次病原学检验阴性,经领导小组批准,在对隔离地点进行终未消毒后,解除对病人的隔离。
(二)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区卫生处理。
⑴消毒用5%来苏尔或石炭酸水溶液喷雾消毒患者教室、宿舍和住房,所需消毒液为300ml/M2,每天消毒两次。
棉衣、被褥等棉制品用蒸气或高压消毒。
单衣、夹衣可用5%来苏水溶液浸泡24小时,洗净后晒干。
不能用浸泡或蒸气消毒的衣物、皮毛类、书籍,可用甲醛熏蒸,药量为50ml/M3,密闭24小时,或用环氧乙烷熏蒸,所需药量为1.5--2.0ml/ L。
方法是待消毒的物品装入塑料袋内倒入环氧乙烷,用铝夹封好袋口,于大于15℃的室温作用16--24小时,自然气化消毒。
手表、收音机等贵重物品用75%酒精擦拭,或用环氧乙烷熏蒸,作用16--24小时消毒。
餐具煮沸消毒;粮食、食品用炒,煮和爆晒方法消毒。
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用5%来苏水溶液浸泡或漂白粉(200-400g/kg)搅拌均匀消毒24小时后掩埋。
垃圾焚烧后掩埋。
运送患者的车辆用5%来苏水溶液喷雾消毒。
患者入隔离室前用0.1%新洁尔灭擦洗全身,穿上专用服装。
换下的衣物按上述消毒。
解除隔离时,换上消毒过的服装方可出院。
出隔离室的医护人员必须按规定着装,做好个人防护,离开隔离室用5%来苏尔或5%石炭酸水溶液喷雾消毒,依次脱下防护服装,装入指定容器,按上述第二点规定消毒。
解除隔离前,衣物、用具、污物必须按上述要求消毒。
房间密封后用甲醛或环氧乙烷消毒。
⑵搞好环境卫生:加强室内通风、换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用过滤、洁净技术等进行室内空气处理;用化学喷雾、熏蒸;紫外线、臭氧等进行一过性消毒:有人情况下可以使用的空气消毒器。
(四)加强人群预防,对重点人群和接受隔离观察的人员,必要时进行应急性预防接种。
发动群众,建立疫情报告网,及时做好疫情监测报告工作。
(五)开展健康教育,宣传预防控制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的科学知识,提高群众自我保健能力。
(六)紧急培训该地区医疗卫生防疫人员,建立疫区处理预备队。
(七)当地暂停各类集体聚会活动,尽可能减少与病人的接触。
(八)医院机构措施: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病例要做好详细登记,及时向疾控中心报告。
可疑病例要在相对独立的诊室进行诊治和输液治疗,做好院内消毒工作。
(九)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辖区内医疗机构以及其他信息的报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估疫情趋势。
八、下一步工作建议:1、加强疫情“三报”。
2、做好疫情监测。
3、对预防控制措施进行效果评估,根据疫情进展情况及病因研究情况及时调整预防控制措施。
X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一○年十二月三十日附件:调查相关表格附表1原因不明疾病个案调查表国标码:□□□□□□病例编码:□□□□1.一般情况1.1姓名:______________1.2身份证号码:□□□□□□□□□□□□□□□□□□1.3性别:(1)男(2)女□1.4年龄(岁):____________ □□1.4职业:(1)幼托儿童(2)散居儿童(3)学生(4)教师(5)保育保姆(6)餐饮业(7)商业服务(8)工人(9)民工(10)农民(11)牧民(12)渔(船)民(13)干部职员(14)离退人员(15)家务待业(16)医护人员(17)其他□□1.6现居住地: _______省_______市______县(区)______乡(街道)______村联系电话:____________ 1.7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1.8户口所在地(详细填写)_________省_________市_______县(区)______乡(街道)_______村1.9 家长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学习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1.10发病时间_________ 月_______ 日确诊时间_______ 月_________ 日1.11出院时间 __________ 月_____ 日住院时间_______ 月_________ 日1.12住院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1.13病人转归⑴痊愈⑵未愈⑶好转⑷死亡□1.14死亡时间 __________月_______ 日1.15报告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6报告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主要临床表现2.1呼吸道症状2.1.1发热⑴有⑵无□2.1.2鼻塞⑴有⑵无□2.1.3流涕⑴有⑵无□2.1.4咽痛⑴有⑵无□2.1.5咳嗽⑴有⑵无□2.2体温____________℃,发热持续_________________ 天2.3脉搏_________ 次/分2.4呼吸 _________次/分2.5血压 __________/________mmHg2.6恶心呕吐⑴有⑵无□2.6.1呕吐方式为喷射状⑴有⑵无□2.6.1.1先吐后泻⑴有⑵无□2.6.1.2先泻后吐,吐泻同时⑴有⑵无□2.6.2呕吐物性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大便性状⑴水样便⑵粘液便⑶脓血便⑷成形便□2.8腹痛⑴有⑵无□2.8.1里急后重⑴有⑵无□2.8.2绞痛⑴有⑵无□2.9大便失禁⑴有⑵无□2.10腹痛部位⑴上腹部⑵下腹部⑶脐周□2.11少尿⑴有⑵无尿量________ml,持续时间_________天□2.12多尿⑴有⑵无尿量________ml,持续时间_________天□2.13神经系统症状2.13.1头痛⑴有⑵无□2.13.2 烦躁⑴有⑵无□2.13.3昏迷⑴有⑵无□2.13.4谵语⑴有⑵无□2.13.5惊厥⑴有⑵无□2.13.6抽搐⑴有⑵无□2.13.7 颈强直⑴有⑵无□2.13.8颅内压增高⑴有⑵无□2.13.9呼吸减弱⑴有⑵无□2.13.10呼吸衰竭⑴有⑵无□2.13.11浅反射⑴有⑵无□2.13.12巴氏症⑴有⑵无□2.13.13布氏症⑴有⑵无□2.13.14克氏症⑴有⑵无□2.14口唇青紫⑴有⑵无□2.15瞳孔缩小⑴有⑵无□2.16瞳孔放大⑴有⑵无□2.17大汗淋漓⑴有⑵无□2.18黄疸(巩膜、皮肤)⑴有⑵无□2.19出血(皮肤、黏膜、鼻出血、喀血)⑴有⑵无(在出血的方式上打勾)□2.20皮疹⑴有⑵无□2.20.1出现日期月日2.20.2皮疹持续时间天2.20.3皮疹分布部位2.21 淋巴结肿大⑴有⑵无□2.21.1肿大部位2.21.2出现日期月日3、实验室检测结果3.1血常规红细胞计数×1012/L白细胞计数×109/L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3.2脑脊液糖 mmol/L 蛋白 g/L 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106/L淋巴细胞3.3尿常规3.3.1蛋白尿⑴有⑵无□3.3.2血尿⑴有⑵无□3.3.3管型尿⑴有⑵无□3.4血清学检测结果第一次采血时间月日结果第二次采血时间月日结果3.5细胞、病毒培养分离标本名称采样时间结果3.6毒物检测标本名称采样时间结果3.7临床医生诊断意见4相关资料4.1发病前三日饮食情况食物名称当日(月日)昨日(月日)前日(月日)早中晚早中晚早中晚就餐场所同餐人数4.2病人隔离⑴有⑵无□4.3消毒措施⑴有⑵无□4.4治疗使用主要药物的名称与剂量:4.5治疗的费用:4.6饮水类型4.6.1浅井水⑴有⑵无□4.6.2深井水⑴有⑵无□4.6.3江水⑴有⑵无□4.6.4河水⑴有⑵无□4.6.5塘水⑴有⑵无□4.6.6沟水⑴有⑵无□4.6.7自来水⑴有⑵无□4.6.8饮开水⑴有⑵无□4.7家庭成员共人相同发病情况人4.8病人外出史⑴有⑵无外出时间外出地点□4.9近一年内接种过何种疫苗接种时间4.10近期使用过何种鼠药4.11近期使用过何种农药4.12近年本村(街道)动物死亡情况⑴有⑵无□死亡种类与数量4.13本村(街道、学校、工矿)人口数 (必要时记录各年龄人口数)5调查人员意见调查者单位调查人调查时间现场样品采集记录表表格编号:WCPF04-28-01XX疾控采字()第______号被采样单位采样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样品生产厂家邮政编码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___样品名称采样号商标采样数量代表数量批(编号)生产日期与样品有关的环境条件采样日期_________________采样方式采样目的_________________采样科室及采样人(签名)采样日期__________________被采样单位当事人(签名)采样单位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采样单一式三联,存根由采样科室保存,第二联交被采样单位,第三联交中心样品收发室留存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