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
抗生素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生素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生素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严格掌握适应症:根据抗生素的抗菌谱、药理作用、临床适应症及不良反应等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避免不必要或不合理的抗生素使用。
明确病因:在使用抗生素前,应明确诊断,确定感染的病原体和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
联合用药:对于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的患者,在明确联合用药指征及指征后,可以联合使用两种或多种抗生素,以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合理选择给药途径和剂量: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患者的生理和病理状态以及药物的性质和作用特点,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和剂量。
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如过敏反应、毒性反应、二重感染等,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防止耐药性的产生:在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应定期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监测细菌的耐药性变化,及时调整抗生素的使用方案。
遵循药物经济学原则:在选择抗生素时,应考虑药物的成本-效果比,优先选择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抗生素。
总之,抗生素的临床应用需要遵循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的原则,避免滥用和误用抗生素,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一、 抗生素的应用原则
一. 抗生素的运用原则1.抗菌药物运用近况(1)高运用率(2)高不合理率(3)高耐药产生率(4)高掉败率(5)高经费开支2.抗菌药物临床运用基起源基本则(1)尽早肯定病原学诊断.(2)依各药的药理学特色,即药效学及药代动力学特色用药. (3)用药进程必须留意患者的心理.病理特色,懂得并存疾病的近况,其对肯定用药计划的可能影响,使治疗计划“个别化”,力争最佳疗效.(4)春结合用药.预防性用药和局部用药要有章可循.(5)像存眷疗效一样存眷不良反响.3.治疗用药的留意事项(1)细菌沾染的患者(2)病原菌种类及药敏实验(3)药物的感化特色(4)统筹病人心理.病理.免疫状态4.抗菌药物的临床运用类型(1)经验治疗:未获成果前或病情不许可耽搁的情形下,可依据临床诊断针对最可能的致病菌,进行经验治疗(2)针对性治疗:获得造就成果和药敏实验成果后调剂用药计划抗菌药物临床运用计谋(3)转换治疗:指对急性或中.重度沾染而住院患者,先静脉赐与抗菌药,待3~5天临床症状有显著改良后,实时改为口服抗菌药. (4)序贯治疗:抗菌药物静脉给药的转换治疗中静脉与口服给药都能达到类似的血药浓度的转换治疗.如大多半喹诺酮类(5)降级治疗:静脉给药转为口服治疗时血药浓度会降低者.如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6)猛击(hitting hard)原则:重症病院获得性肺炎和ICU内沾染最初经验性治疗必须笼罩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及MRSA称之为猛击原则.(7)降阶梯治疗:明白病原菌后,立刻缩窄抗菌谱,改为迟钝和针对性强的抗菌药物,这种给药方法,称为降阶梯治疗.5.抗菌药物的改换和疗程(1)抗菌药物的改换:一般沾染患者用药72h(重症沾染48h)后,可依据疗效或临床微生物检讨成果,决议是否须要改换所用抗菌药物(2)疗程:一般沾染待体温正常.症状消退.体征及实验室检讨显著好转或恢复正常后再持续用药72h,特别沾染按特定疗程履行6.抗菌药物的结合用药常采取滋生期杀菌剂(β-内酰胺类.磷霉素.万古霉素等)与静止期杀菌剂(氨基糖苷类等)结合或β-内酰胺类与β-内酰胺酶克制剂结合,以获协同抗菌感化.结合用药实用于下列情形:(1)病原体不明的轻微沾染(2)单一药物不克不及有用掌握的混杂沾染(3)单一药物不克不及有用掌握的轻微沾染(4)单一药物不克不及有用掌握的耐药菌株沾染,特别是病院沾染(5)结合用药的协同感化可使单一抗菌药物剂量减小,因而削减不良反响(6)需长期用药并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如结核病,强化期治疗时应采取四联.三联,巩固期以二联为宜7.革兰阴性杆菌仍然是重要的耐药菌1)耐药菌沾染检出的病菌中所占比例最高2)致病性较强,常成为直接致逝世原因3)耐药情势多样,变更频仍4) PDR/XDR,让沾染真的无药可救,临床治疗变得十分艰苦8.耐药近况及特色1)耐药菌种数多;2)耐药面宽(几乎涉及所有抗菌药物);3)耐药率高,并多呈上升趋向;4)多重耐药与交叉耐药均许多见;5)耐药机制多样,并陆续发明新的耐药机制,且一菌可同时有多种机制介入.9.面临耐药,怎么办?1)经验性计谋性换药2)周期性轮回用药3)恰当限制运用过多的药物4)尽力选用迟钝药或恰当联用,防止不合理用药(包含滥用)5)总之,削减其选择压力.愿望尽少诱发新耐药机制的产生,以遏制耐药率上升9.1耐药株不动杆菌沾染鲍曼不动杆菌是呼吸机相干性肺炎最罕有的病原菌之一.1)亚胺培南的抗菌活性最强,优于美洛培南2)羧苄西林.亚胺培南或??-内酰胺类的复方制剂,结合氨基糖苷类,具有协同感化3)氟喹诺酮类联用阿米卡星亦有协同感化9.2对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沾染1)大剂量青霉素2)万古霉素3)或依药敏制订联用计划9.3产AmpC的细菌沾染1)对三代头孢的复合剂(舒普深)耐药2)仇人孢西丁.氨基糖苷类耐药3)可选碳青霉烯类4)可选用第四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吡肟,氟喹诺酮类,如环丙沙星.氨基糖苷类二.社区获得性沾染时抗生素的运用引起CAI 的病原体中以细菌( 包含非典范病原体).病毒多见,在免疫功效受损者易产生真菌沾染.受累的部位常为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软组织.泌尿系等.而社区获得性肺炎在CAI 中占领重要地位.1.急诊CAP抗菌药物选择须要斟酌以下身分:1)抗菌感化2)药代动力学特征(PK/KD)3)安然性4)依从性5)经济学2.住院(非ICU)患者初始治疗推举1)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克制剂(如大剂量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等)结合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 2)头孢菌素类(如打针用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等)结合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3)呼吸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三.病院获得性沾染时抗生素的运用G-杆菌在病院沾染致病菌中占重要地位,尤其是铜绿假单胞菌日益成为ICU 病房病院沾染的重要病原菌.1.ICU 产生病院获得性沾染的原因1)老年患者居多,而其心理防御功效和免疫机能均显著降低,较轻易产生病院获得性沾染.2)大多归并有基本疾病,均可导致机体免疫功效降低,从而导致病院获得性沾染的产生.3)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侵入性操纵易使病原菌经由过程损坏的黏膜樊篱侵入或沿导管逆行引起沾染.4)长期大量运用抗生素,使得ICU 自身就是各类耐药菌高度分散的地方.5)抗生素不合理运用,引起菌群掉调,耐药菌的消失.2.病院获得性沾染的耐药性研讨1)铜绿假单胞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头孢哌酮的耐药性较强.2)鲍曼不动杆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噻肟钠等耐药率均达到了50%以上,该菌为病院内沾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3)肠杆菌科中大肠埃希菌迟钝性较高的抗生素依次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100. 00%) .左氧氟沙星( 70. 83%) .头孢他啶( 70. 83%)和头孢噻肟钠( 54. 17%) ,耐药率均在50%以上.四.小结1.抗生素运用原则:依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实验,结合药物的感化特色,并统筹病人心理.病理.免疫状态进行合理用药.2.面临耐药菌,应当采纳经验性计谋性换药,恰当限制运用过多的药物,尽力选用迟钝药或恰当联用,防止不合理用药.。
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3版
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3版
概述
本文档旨在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抗生素的应用指导原则,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抗生素。
以下是一些关键原则和指导建议。
正确选择抗生素
- 在选择抗生素时,应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细菌感染类型和耐药性情况来进行评估。
- 应考虑使用广谱抗生素,以覆盖多种可能的致病菌。
- 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治疗,以防止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合理使用抗生素
- 使用足够的剂量和持续时间来确保有效治疗,并减少治疗失败和耐药性的风险。
- 应根据患者的肝肾功能调整抗生素剂量。
- 在给予治疗之前,尽可能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测试,以减少
经验性治疗的使用。
防止交叉感染和传播耐药菌株
- 实施严格的手卫生和感染预防措施,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 遵守抗生素使用和感染控制政策和指南。
- 鼓励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宣传和教育。
监测和评估抗生素治疗效果
- 监测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以评估抗生素治疗的效果。
- 当治疗失败或出现不良反应时,重新评估抗生素选择和治疗
方案。
引导患者正确使用抗生素
- 向患者提供关于抗生素正确使用的指导,包括药物使用剂量、用药时间和不良反应的预防。
请注意,本文档中的指导原则仅供参考,并应始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原则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原则:
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在临床中应用非常广泛。
合理应用抗生素,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能更好的发挥其重要作用。
抗生素用药的基本原则:
1、正确选择,使用抗生素的前提必须明确病因,应尽一切努力及早分离出致病菌,在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未获得前,可根据病情特点和临床经验来选择用药。
2、严格掌握适应症,分清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除了合并继发感染的病毒感染外,其他病毒感染一般不必应用抗生素。
3、熟悉与恰当原则,熟悉药理学及体内药物代谢过程,熟悉原发病的临床特点,根据个体差异和遗传特异性选择用药。
4、灵活调整,随时调整用药剂量及用药方案,尽量根据个体差异做到剂量个体化和浮动化。
5、慎重配伍用药,要注意抗生素之间和抗生素与其他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防止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6、掌握联合用药的原则。
抗生素应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抗生素应用原则及注意事项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治疗或预防细菌感染的药物,它们在医学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使用抗生素也需要一定的原则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关于抗生素应用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1. 原则:1.1 遵循医嘱:使用抗生素前应咨询医生,并按照医嘱正确使用。
不要随意增加或减少剂量,也不要提前停止使用。
1.2 合理使用:只有在确诊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时才使用抗生素。
对于病毒感染,如感冒、流感等,则不适合使用抗生素。
1.3 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根据细菌的敏感性、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安全性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抗生素。
在有条件下,根据病原学和药敏学指导下选择抗生素。
1.4 短时使用:使用抗生素的时间应尽可能短,以减少出现耐药性的风险。
不要随意续方或超过医生建议的使用时间。
1.5 防止交叉感染: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者等。
2. 注意事项:2.1 避免滥用: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使抗生素失去效果。
因此,不要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严禁将自己剩余的抗生素给他人使用。
2.2 注意过敏反应:使用抗生素时,应密切关注可能的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呼吸急促等。
如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处理。
2.3 遵循药物说明书:使用抗生素前应详细阅读药物说明书,了解用药方法、剂量和可能的不良反应等信息。
如有疑问,应咨询医生或药师。
2.4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抗生素可能会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因此,使用抗生素时应告知医生所使用的其他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和保健品等。
2.5 避免饮酒:一些抗生素不宜与酒精同时使用,因为酒精可能干扰药物的吸收和代谢,并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期间应避免饮酒。
2.6 避免在孕期和哺乳期使用:在怀孕和哺乳期间,应避免使用抗生素,除非有医生指导。
一些抗生素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抗生素应用原则
抗生素应用原则一、应用抗生素应遵循以下原则:1、病毒感染,如感冒、流感等不宜使用抗生素。
2、发热待查(除非病情严重,临床经验高度怀疑细菌感染者)不宜使用抗生素。
3、皮肤及粘膜等局部应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以免引起耐药菌产生或变态反应。
4、青霉素(G ):是第一个发现的抗生素,肺炎球菌、 A 组溶血性链球菌及脆弱类杆菌的厌氧菌感染等仍属首选药物。
5、大环内酯类:宜用于轻度、中度呼吸道感染、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
6、氨基糖甙类:每日一次加10% 葡萄糖液100ml ,静滴疗效好,毒性小、不易产生耐药菌株,宜用于G - 杆菌感染、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疗程约7 天。
要注意其能引起耳、肾毒性。
7、喹诺酮类:多适用于尿路感染、肠道感染及轻度、中度呼吸道感染。
8、头孢菌素:除第一代、某些第二代及口服制剂外,一般属于非首选药物。
如属于中度及重度医院内感染可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属于医院内重症感染、重症混合感染(需氧菌及厌氧菌)、免疫功能低下病人可考虑用泰能。
9、最好按细菌药敏试验结果选药。
要熟悉选用药物的抗菌活性、药效学及药动学。
10、当一种抗菌药物能控制感染时,尽可能不采取联用,减少不必要的使用抗菌药物。
11、单一抗菌药物无效时或重度感染病人,可按药敏试验选用两种抗菌药物联用,一般不联用三种以上的抗菌药物。
12、静滴抗生素比口服抗生素贵,如病情许可应口服抗生素。
13、严重感染的病人初期需要静滴抗生素,待病情稳定后可改用相同口服抗生素。
14、重症感染者如用头孢他定及泰能可考虑经验治疗。
在某些临床情况下也可考虑次强广谱抗生素如头孢哌酮,这样可延长前者的抗菌性。
15、要严格掌握万古霉素适应症,①由耐β —内酰胺抗生素的G+ 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
② G + 球菌感染病人对β —内酰胺抗生素严重过敏;③抗生素相关肠炎患者,用甲硝唑治疗无效,或病情十分严重,并有危及生命的可能等再用该抗生素。
16、如遇两种抗生素对同一种细菌敏感时,则选其中便宜的。
基本药物的抗生素使用指南
基本药物的抗生素使用指南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其广泛应用已经拯救了许多生命。
然而,由于过度、滥用抗生素,导致了细菌耐药问题的日益严重。
为了正确、合理地使用抗生素,保护并延长抗生素的疗效,制定并遵守抗生素使用指南显得尤为重要。
一、抗生素的使用原则1. 严守抗生素使用适应症。
抗生素仅对细菌感染有效,应用前必须明确为细菌感染,并排除其他感染类型,如病毒感染。
2.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根据细菌种类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选择最适合的抗生素。
常见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等。
3. 注意用药途径和剂量。
根据感染的部位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并严格按照医生开具的剂量使用药物。
4. 注意使用药物的时长。
使用抗生素必须按时按量完成,不得随意停药或自行增减剂量。
5. 防止抗生素的滥用和交叉感染。
不得将抗生素用于预防或治疗非细菌性感染,同时要注意医院中的交叉感染,避免感染传播。
二、常见细菌感染的抗生素选择1. 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主要包括咽炎、扁桃体炎、鼻窦炎等,通常以革兰阳性细菌为主,宜选用青霉素类药物,如青霉素V。
2. 下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一般由革兰阴性细菌引起,常表现为支气管炎、肺炎等,治疗首选氨基糖苷类药物,如阿米卡星。
3. 尿路感染尿路感染主要由大肠杆菌等引起,常见于膀胱炎、尿道炎,首选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唑肟。
4. 皮肤软组织感染常见的皮肤软组织感染如蜂窝组织炎、脓疱疮等,主要由葡萄球菌引起,治疗一般选用青霉素类药物,如苯唑西林。
5. 胃肠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常见于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肠炎等,多数由大肠杆菌等引起,治疗宜选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如氧氟沙星。
三、抗生素使用中的注意事项1. 注意过敏反应。
使用抗生素时要注意患者的过敏史,避免使用患者对该类药物存在过敏反应的药物。
2.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一些抗生素与其他药物存在相互作用,如红霉素与华法林的相互作用增加出血风险。
3. 注意儿童与孕妇的用药安全性。
国家抗生素使用指南简版
国家抗生素使用指南简版
一、基本原则
指征明确:仅在诊断为细菌性感染或特定病原微生物感染时,使用抗生素。
依据病原:根据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
二、应用方法
剂量与途径
重症感染或难以到达的感染部位,采用大剂量抗生素。
轻症感染首选口服给药,重症感染则初始使用静脉给药。
尽量避免局部应用抗生素,仅在特定情况下作为辅助治疗。
给药次数
根据药物的半衰期和药效学,确定给药次数,确保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
疗程
抗生素疗程应足够长,以确保病原体被完全清除,通常为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
对于特定疾病(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等),需要长程治疗。
三、注意事项
避免滥用: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
预防耐药: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监测不良反应:注意监测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
四、联合用药
指征明确:仅在特定情况下(如严重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等),使用联合用药。
药物选择:选择具有协同或相加抗菌作用的药物进行联合使用。
通过遵循以上指南,可以确保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护理中的抗生素使用原则合理应用抗生素的重要方法
护理中的抗生素使用原则合理应用抗生素的重要方法护理工作是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而抗生素的使用则是其中一部分。
合理应用抗生素是确保护理过程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方法。
本文将探讨护理中抗生素使用的原则以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重要性。
一、抗生素使用的原则在护理工作中,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抗生素使用的原则:1. 根据病原体敏感性进行选择: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需要先明确病原体的种类和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选择对病原体敏感的抗生素,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 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指征:抗生素并非“治万病”的灵丹妙药,应严格控制使用的适应症。
只有在明确诊断为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才应考虑使用抗生素。
对于病毒感染等无法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情况,应采取其他相应的治疗措施。
3. 遵循合理的抗生素剂量和用药时间: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确定剂量和用药时间。
严禁擅自减少剂量或提前停药,以免出现治疗失败或抗药性增加的情况。
4. 监测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对于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应及时监测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的情况。
通过定期检测临床指标和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可以及时调整用药方案,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二、合理应用抗生素的重要性合理应用抗生素对护理工作和患者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 避免抗生素滥用导致抗药性增加:抗生素滥用是导致抗药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护理工作中不进行合理应用抗生素,频繁和不当使用抗生素,将加速细菌对抗生素的抗药性发展,导致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失去作用。
因此,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避免抗药性增加的重要手段。
2. 减少不必要的药物副作用:抗生素的使用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副作用,如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
合理应用抗生素可以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3. 优化护理效果:合理应用抗生素可以提高护理工作的效果。
确保使用敏感的抗生素可以更好地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避免感染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患者康复过程。
一 抗生素的应用原则
一、抗生素的应用原则1、抗菌药物应用现状(1)高应用率(2)高不合理率(3)高耐药发生率(4)高失败率(5)高经费开支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原则(1)尽早确定病原学诊断。
(2)依各药的药理学特点,即药效学及药代动力学特点用药。
(3)用药过程必须注意患者的生理、病理特点,了解并存疾病的现状,其对确定用药方案的可能影响,使治疗方案“个体化”,力争最佳疗效。
(4)对联合用药、预防性用药与局部用药要有章可循。
(5)像关注疗效一样关注不良反应。
3、治疗用药的注意事项(1)细菌感染的患者(2)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3)药物的作用特点(4)兼顾病人生理、病理、免疫状况4、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类型(1)经验治疗:未获结果前或病情不允许耽误的情况下,可根据临床诊断针对最可能的致病菌,进行经验治疗(2)针对性治疗:获得培养结果与药敏试验结果后调整用药方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策略(3)转换治疗:指对急性或中、重度感染而住院患者,先静脉给予抗菌药,待3~5天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后,及时改为口服抗菌药。
(4)序贯治疗:抗菌药物静脉给药的转换治疗中静脉与口服给药都能达到相似的血药浓度的转换治疗。
如大多数喹诺酮类(5)降级治疗:静脉给药转为口服治疗时血药浓度会降低者。
如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
(6)猛击(hittinghard)原则: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与ICU内感染最初经验性治疗必须覆盖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及MRSA称之为猛击原则。
(7)降阶梯治疗:明确病原菌后,立即缩窄抗菌谱,改为敏感与针对性强的抗菌药物,这种给药方式,称为降阶梯治疗。
5、抗菌药物的更换与疗程(1)抗菌药物的更换:一般感染患者用药72h(重症感染48h)后,可根据疗效或临床微生物检查结果,决定就是否需要更换所用抗菌药物(2)疗程:一般感染待体温正常、症状消退、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再继续用药72h,特殊感染按特定疗程执行6、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常采用繁殖期杀菌剂(β-内酰胺类、磷霉素、万古霉素等)与静止期杀菌剂(氨基糖苷类等)联合或β-内酰胺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以获协同抗菌作用。
护理中的抗生素使用合理应用抗生素的重要原则
护理中的抗生素使用合理应用抗生素的重要原则护理中的抗生素使用:合理应用抗生素的重要原则抗生素是医学领域中一种重要的治疗药物,它们能够有效杀死或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治疗感染疾病。
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出现了许多问题,如耐药菌株的出现和抗生素滥用的问题。
因此,在护理实践中,合理应用抗生素成为了护士们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一、合理筛选患者合理应用抗生素的第一步是准确筛选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患者。
护士应该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细菌感染的指征。
只有在存在细菌感染的确切证据时,才能合理地应用抗生素。
二、选择适当的药物在确定需要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后,护士应仔细选择适当的药物。
根据患者的病原菌和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选择对细菌具有高度杀菌活性的抗生素。
同时,还要根据患者的肝肾功能、年龄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剂量和给药途径。
三、明确治疗目标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时,护士应明确治疗目标。
治疗目标可能是完全杀灭细菌,也可能是抑制细菌的生长。
根据不同的目标,选择不同的抗生素治疗方案,并确定治疗的持续时间。
四、监测治疗效果在给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后,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
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及时评估抗生素治疗的效果。
如果治疗效果不佳,应及时调整抗生素的选择或剂量。
五、预防和控制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抗生素滥用是导致耐药菌产生和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积极参与感染控制工作,遵循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相关规定,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
此外,护士还应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认识,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
六、持续教育和自我学习在快速发展的医学领域,护理人员应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更新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
通过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学术会议和研讨会,提高护士对抗生素使用的理解和应用水平,不断提升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合理应用抗生素是护理中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抗生素临床应用2024年修订版指导
抗生素临床应用2024年修订版指导一、前言抗生素是临床治疗中不可或缺的药物,用于治疗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感染。
然而,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不恰当使用,导致了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增加,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为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耐药性,特制定本指导原则。
二、抗生素应用的基本原则1. 严格掌握抗生素的应用指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少用”的原则。
2. 根据感染病原体的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3. 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剂量、疗程和给药间隔,以确保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
4.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不良反应。
5. 对于抗生素耐药性较高的病原体,应选用糖肽类、碳青霉烯类等高效广谱抗生素。
6. 密切观察患者的治疗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或治疗效果不佳,应及时调整抗生素。
三、抗生素应用的注意事项1. 严格遵循抗生素应用的基本原则,避免无指征或不恰当的使用。
2. 避免在病毒感染或已知病原体非细菌感染的情况下使用抗生素。
3. 注意抗生素的给药时间,避免在患者空腹或胃酸过多时给药,以提高药物吸收率。
4. 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以免导致耐药性和其他不良反应。
5. 密切观察患者的药物过敏反应,如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措施。
6. 对于新生儿、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抗生素的剂量和给药间隔。
四、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1. 上呼吸道感染:如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等,不建议使用抗生素。
如合并细菌感染,可根据病原体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2. 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等,可根据病原体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常见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
3. 尿路感染:根据病原体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
4. 皮肤软组织感染:如蜂窝织炎、丹毒等,可根据病原体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抗生素使用原则
抗生素使用原则抗生素是一类可以抑制或杀死细菌的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感染症。
然而,由于滥用和不当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加重医疗负担,引起公共卫生问题,因此正确地使用抗生素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抗生素使用的原则。
合理使用抗生素1.明确适应症:抗生素应该根据感染病原体的特性和患者的情况来选择,而不是一刀切的使用。
2.遵医嘱使用: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药物使用说明或处方使用抗生素,不可随意更改用药剂量或频率。
3.不得滥用:抗生素不是常规的“防感冒”药物,平时健康人群不应该滥用抗生素。
4.定时停药: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应该严格按照医生指导的疗程完成,不应过早停药或延长使用时间。
避免不必要的使用1.避免感冒、发热等症状过度使用:感冒、发热等症状不一定需要使用抗生素,应该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来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
2.避免用于非细菌感染:对于病毒性感染、真菌感染等非细菌感染,不应该使用抗生素,应选择其他适当的药物。
预防和控制耐药性1.避免过度使用:避免因为患者追求“快速好转”而滥用抗生素。
2.遵守使用规范:正确使用抗生素的药物剂量、频率和疗程是预防耐药性的重要措施。
3.根据细菌敏感性选择抗生素:在明确病原体情况后,应该根据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合理选择。
4.定期评估疗效:定期评估抗生素治疗的疗效,必要时进行调整。
总结正确使用抗生素是每个人的责任,只有做到合理使用、避免滥用、预防和控制耐药性,才能更好地发挥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减少药物滥用对健康和社会的危害。
希望每个人都能在使用抗生素时谨记以上原则,共同维护自身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抗生素应用指导原则
抗生素应用指导原则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它能够杀死或抑制细菌的生长。
然而,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和不正确的使用,很多细菌逐渐产生了抗药性,导致了抗生素的失效。
为了有效使用抗生素,以下是一些抗生素应用的指导原则。
1.确定感染原因: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应先确定感染的类型和原因。
不同类型的感染需要使用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并且有些感染不一定需要使用抗生素。
因此,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对抗生素的应用至关重要。
2.构建合理的用药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感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在制定用药方案时,需要考虑药物的杀菌谱、疗效、用药途径、用药剂量等因素,并遵循临床指南和医学实践规范。
3.严格遵循抗生素的使用指导:抗生素应根据医生的处方进行使用,并严格按照剂量、频率和疗程要求进行用药。
不应自行增加或减少剂量,也不应提前停药或延长疗程,以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4.考虑微生物学敏感性:在选择抗生素时,应综合考虑细菌的敏感性,选择对目标细菌具有杀菌或抑菌作用的药物。
此外,要定期对细菌作敏感性测试,以评估是否需要更换或调整抗生素。
5.防止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在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中,需要采取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的发生。
例如,通过严格的手卫生、使用消毒剂、保持环境清洁等方式,减少抗生素的滥用和细菌的传播。
6.不滥用抗生素:不要滥用抗生素治疗感冒、流感和其他病毒性感染,因为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此外,不要将抗生素用于预防感染,除非有明确的医学指引。
7.管理抗生素的副作用:抗生素使用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包括过敏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和肠道菌群失调等。
如果发生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或更换药物。
8.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政府和卫生机构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指导文件,推动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同时,对医生、护士和患者进行教育,提高他们对抗生素应用的认识和正确使用的能力。
总之,抗生素是一类重要的药物,对治疗细菌感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抗生素使用注意事项
抗生素使用注意事项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但它们需要正确使用,以确保其疗效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些抗生素使用的注意事项:1. 仅对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不适用于病毒感染或其他类型的感染。
在使用抗生素之前,确保进行正确的诊断,以确认感染的类型。
如果是病毒感染,抗生素将无效,并可能增加抗生素耐药性的风险。
2. 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使用抗生素前要咨询医生,并按医生的处方使用。
不要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即使症状好转也不可自行中断使用。
使用不当可能导致感染没有完全治愈、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或其他不良反应。
3. 完整使用抗生素疗程即使症状消失,也必须完整使用医生开具的抗生素疗程。
终止使用可能导致感染再次发展,并增加耐药性的风险。
确保根据医生的指示按时定量服药,并按时复诊以供医生评估疗效。
4. 注意可能的不良反应使用抗生素时应密切留意可能的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腹泻、皮疹等。
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呼吸困难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医。
在用药期间,避免饮酒和食用与抗生素相互作用的食物。
5. 避免滥用和过度依赖抗生素滥用和过度依赖抗生素可能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这使得抗生素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并遵守使用时的指示。
不要自行购买或使用过期或无处方的抗生素。
同时,提高个人卫生意识,加强预防措施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通过正确的使用抗生素,我们可以更有效地治疗细菌感染,减少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从而保护我们的健康。
> 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在使用抗生素前,请咨询医生的建议,根据个人情况进行使用。
医疗抗生素使用管理办法
医疗抗生素使用管理办法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药物,但不合理使用不仅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还可能引发耐药菌的产生,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规范医疗抗生素的使用,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特制定以下管理办法。
一、抗生素使用的基本原则1、严格掌握适应症使用抗生素前,必须明确患者的感染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只有在确诊为细菌感染且有使用抗生素指征时,方可使用。
对于病毒感染、非感染性疾病等,严禁使用抗生素。
2、依据药敏试验结果用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避免经验性用药导致的抗生素滥用。
3、合理选择抗生素种类根据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患者的生理病理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种类。
优先选用窄谱抗生素,避免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
4、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在使用抗生素前,应充分了解其可能的不良反应,并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应谨慎选择抗生素,并根据其具体情况调整用药剂量和疗程。
二、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将抗生素分为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三个级别进行管理。
1、非限制使用级抗生素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生素。
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自行使用。
2、限制使用级抗生素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的抗生素。
使用此类抗生素需由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师开具处方,并在病历中记录用药理由。
3、特殊使用级抗生素具有明显或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生素;新上市的抗生素,其疗效或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不优于现用药物的抗生素;价格昂贵的抗生素。
使用特殊使用级抗生素需经抗感染专家会诊同意,并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
三、抗生素使用的流程管理1、诊断与评估医师在接诊患者后,应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对感染情况进行诊断和评估,确定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合理应用的五大原则
抗生素合理应用的五大原则
抗生素使用原则
1.尽量避免抗生素的外用(如皮肤)。
2.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
3.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
4.严格掌握适应症,凡属可用可不用者尽量不用,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对性外,还必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体内过程与疗效关系。
5.严格控制预防用抗生素的范围在下列情况下可预防治疗:风湿热病人,定期采用青霉素G,以消灭咽部溶血性链球菌,防止风湿复发;风湿性或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手术前后用青霉素G或其它适当的抗生素,以防止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发生;感染灶切除时,依据病菌的敏感性而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战伤或复合外伤后,采用青霉素G或四环素族以防止气性坏疽;结肠手术前采用新霉素等作肠道准备;严重烧伤后,在植皮前应用青霉素G消灭创面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抗生素应用指导原则
抗生素应用指导原则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
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耐药性增加、药物的滥用以及不当使用等。
因此,为了更好地指导抗生素的应用,保护患者的健康,保护公众的利益,制定一套合理的抗生素应用指导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一、合理使用抗生素1.确认感染类型:在给予抗生素之前,应通过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等手段,尽力明确患者是否存在细菌感染。
2.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根据感染的类型、病原菌的敏感性、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抗生素。
3.遵循抗生素治疗准则:抗生素治疗准则是通过严谨的研究和实践总结起来的治疗方案,根据不同类型的感染,制定相应的抗生素使用准则。
二、避免滥用抗生素1.教育患者和医护人员:加强抗生素使用的教育宣传,提高对抗生素的认识和理解,促进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意识。
2.合理控制抗生素的供给:药店和医院应合理控制抗生素的供给,严格执行抗生素处方制度,避免抗生素滥用和乱用。
3.加强监测和管理:建立抗生素使用的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纠正抗生素不当使用的问题,保证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三、预防抗生素耐药性1.遵守使用规范:正确使用抗生素,按照医嘱进行用药,避免超时或者中断治疗。
2.不滥用复方制剂:复方制剂中包含多种成分,容易导致耐药性的出现,应尽量避免不加必要地使用复方制剂。
3.促进研发新型抗生素:加大对新型抗生素的研发力度,不断更新抗生素,提高对多重耐药菌的防治水平。
四、加强医疗卫生管理1.建立抗生素管理制度:制定严格的抗生素使用和管理制度,规范医院和医生对抗生素的使用和管理,提高抗生素的使用质量和安全性。
2.加强培训和教育: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医生和医护人员对抗生素的认识和理解,规范抗生素的使用和管理。
3.加强监测和反馈:建立抗生素使用的监测和反馈系统,定期评估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并及时对不当使用行为进行纠正和指导。
总结:抗生素是一类重要的药物,对细菌感染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简述抗生素临床应用及预防的基本原则
简述抗生素临床应用及预防的基本原则抗生素是一类药物,用于治疗感染病原体引起的疾病。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和预防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 病原学检查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必须进行病原学检查,以确定感染病原体的种类和药物敏感性。
这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恰当的抗生素种类和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避免抗生素过多、过少、或滥用的问题。
2.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3. 抗生素联合应用在某些情况下,联合应用抗生素可能会提高治疗效果,在治疗混合感染(多重病原体感染)时,抗生素的联合使用会增强抗菌作用,缩短治疗时间。
抗生素联合使用可能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而且可能会导致耐药性产生。
4. 控制抗生素使用的时间和剂量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和剂量应该适当,以确保最大程度地消除病原体,同时尽量减少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
使用抗生素的时间应该足够长,以确保消除感染病原体。
抗生素的剂量应该足够高,以保证药物在病变组织中的有效浓度。
5. 监测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患者的体征、实验室指标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以评估治疗效果。
需要监测到是否发生不良反应,根据不良反应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或更换抗生素种类。
1. 术前预防在手术操作之前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使用抗生素的时间应该在手术开始前30分钟以内,剂量应该足够高,以保证药物在手术切口处的有效浓度。
2. 免疫缺陷患者的预防对于患有免疫缺陷病症的患者,如干燥症、癌症等,在感染高危期间进行抗生素预防,可以有效地降低感染的概率。
3. 传染病暴发预防当出现传染病暴发时,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发展,遏制病毒传播。
此时应根据传染病类型和流行病学资料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4. 动物养殖预防在动物养殖业中,常常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动物的常见病。
应该合理使用,避免动物过多地接触抗生素,导致抗生素耐药性产生。
对于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和预防,需要严格遵循基本原则,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控制使用时间和剂量,定期监测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科手术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 或头孢噻肟;涉及阴道时可加用 甲硝唑 第一代头孢菌素(脐带结扎后给 药)
剖宫产
二、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
经验性治疗: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 经验性治疗: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 得性泌尿系统感染, 其他感染性疾病治疗逐步实现参照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或 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选用该类药物。 严格控制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对已有严重不良反应报告的要慎重遴选,使用中密切关注 安全性问题。
头孢吡肟针, 头孢他定针, 头孢哌酮/ 头孢哌酮/舒 巴坦钠、头孢 匹罗、头孢噻 利
其它 其它 内 酰胺
亚胺培南 /西司他 丁针,美 罗培南针, 帕尼培南 /倍他米 隆、比阿 培南 庆大霉素、口服常释剂 型,阿米卡星针,新霉 素口服常释剂型,妥布 霉素针,卡那霉素针, 西索米星针。 奈替米星针, 依替米星针, 大观霉素针, 异帕米星针
氨基 糖苷
大环 内酯 类
红霉素、乙酰螺旋霉 素、无味红霉素
阿奇霉素、克拉 霉
四环 素
强力霉素口服常释剂 型,四环素口服常释 剂型,土霉素口服常 释剂型,米诺环素口 服常释剂型、颗粒剂。
喹诺 酮类
诺氟沙星、氧氟沙星、 依诺沙星、洛美 环丙沙星、左氧氟沙 沙星、培氟沙星、 星 氟罗沙星、司帕 沙星、加替沙星、 芦氟沙星 去甲万古霉素 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霉 素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基本原则
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应用抗菌药物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
初步诊断及经病原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应用 抗菌药物;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 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 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 菌药物。 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以及病 毒性感染者,均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二)抗菌药物分线管理原则 1.非限制使用(一线)抗菌药物:临床医师可根据 .非限制使用(一线) 诊断和患者病情开具非限制使用(一线)抗菌药 物处方。 2.限制使用(二线)抗菌药物:根据患者病情需 要,按临床治疗用药方案需要限制使用(二线) 抗菌药物治疗时,有药敏结果证实; 抗菌药物治疗时,有药敏结果证实;若无药敏结果, 应由高级职称医师签名,无高级职称医师的科室 须由科室主任签名或有感染专科医生会诊记录。
3.中华医学会、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 3.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 员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编制《 员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编制《抗 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04年10月09日 (2004年10月09日)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重点
严格控制Ⅰ 一、严格控制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 Ⅰ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给药方法要按照《 给药方法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 原则》有关规定,术前0.5原则》有关规定,术前0.5-2小时内,或麻醉 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 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 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 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 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 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 况可延长至48小时。 况可延长至48小时。
药物。 (二)给药剂量: 1.治疗重症感染(如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和抗菌 1.治疗重症感染(如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和抗菌 药物不易达到的部位的感染(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 抗菌药物剂量宜较大(治疗剂量范围高限); 2.治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时,则可应用较小剂量(治疗剂 2.治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时,则可应用较小剂量(治疗剂 量范围低限)。
国家对抗生素使用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
1.《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 1.《 问题的通知》 问题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09〕38号) 卫办医政发〔2009〕38号
2.《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 2.《 用管理的通知》 用管理的通知》
(卫办医发〔2008〕48号) 卫办医发〔2008〕48号
3.“特殊使用”抗菌药物 3.“特殊使用”
感染或相关专业专家会诊同意,高级专业技术职 务医师开具处方后 使用“特殊使用” 使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药师要严格审核处方。 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用的,处方 量不得超过1 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抗生素分线一览
“特殊使用”类别 特殊使用”
(一)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头孢匹罗、 (一)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头孢匹罗、 头孢噻利等; (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 (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美罗培南、帕尼培南/ 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比阿培南等; (三)多肽类与其他抗菌药物:万古霉素、去甲 (三)多肽类与其他抗菌药物:万古霉素、去甲 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等; (四)抗真菌药物: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 (四)抗真菌药物: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 康唑(口服液、注射剂),伏立康唑(口服剂、 注射剂),两性霉素B 注射剂),两性霉素B含脂制剂等。
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危害性
我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其中40% 我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其中40% 死于抗菌药物滥用。 每年3 每年3万名儿童因不恰当的使用耳毒性药物而造成 耳聋,其中95% 耳聋,其中95%以上是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 95%以上是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 一项对药源性死亡病例的分析结果显示,在225例 一项对药源性死亡病例的分析结果显示,在225例 药源性死亡中,由抗菌药物引起的死亡达到97例, 药源性死亡中,由抗菌药物引起的死亡达到97例, 占43.1%。 43.1%。 不合理使用第3代头孢菌素每年浪费卫生资源7 不合理使用第3代头孢菌素每年浪费卫生资源7亿 元人民币。
四、加强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 三级医院要建立规范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定期分析报告本机构细菌耐药情况; 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 预警机制,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预警机制
(一)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 (一)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 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 (二)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 (二)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 经验用药。 (三)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 (三)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 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四)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 (四)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 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 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
青 霉 素 类
青霉素针,氨苄青霉素针,阿莫 阿莫西林舒巴坦针, 西林口服常释剂型,苯唑西林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阿洛西林针,美洛西林针,呋布 口服常释剂型,氨苄 西林针,氯唑西林针、颗粒剂, 西林舒巴坦针,替卡 呱拉西林针,阿莫西林双氯西林 西林克拉维酸钾针、 口服常释剂型,苄星青霉素针, 哌拉西林/ 哌拉西林/三唑巴 普鲁卡因青霉素针,青霉素V 普鲁卡因青霉素针,青霉素V钾 口服常释剂型、颗粒剂,氨氯西 坦 林针。 哌拉西林/ 哌拉西林/舒 巴坦
三、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按照 “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 非限制使用” 限制使用” 用”的分级管理原则,建立分级管理制度,明确 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 严格 “特殊使用”类别抗菌药物管理。 特殊使用”类别抗菌药物管理。
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
(一)分级原则 1.非限制使用: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 .非限制使用: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 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2.限制使用:与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相比较,这类药 .限制使用:与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相比较,这类药 物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某方 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药物使用。 3.特殊使用: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 .特殊使用: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 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 药物;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 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者;药品价格昂贵。
根据病原菌、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生理、 病理情况制订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包括品种、剂量、给药 次数、给药途径、疗程及联合用药等。 在制订治疗方案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在制订治疗方案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品种选择: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菌 一)品种选择: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菌
三、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 特点选择用药
各种抗菌药物的药效学(抗菌谱和抗菌活性) 各种抗菌药物的药效学(抗菌谱和抗菌活性)和人体 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和排出过程) 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和排出过程)特点不 同,因此各有不同的临床适应证。
四、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 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 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手术 颅脑手术 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 经口咽部粘膜切口的大手术 乳腺手术 周围血管外科手术 腹外疝手术 胃十二指肠手术 阑尾手术 结、直肠手术
抗菌药物选择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第一代头孢菌素 第一代头孢菌素,可加用甲硝唑 第一代头孢菌素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第一代头孢菌素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噻肟;可 加用甲硝唑 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 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
抗生素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
舟山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丁贤君主任医师
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现状
全国: 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率为80%,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和联合使用的占到 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率为80%,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和联合使用的占到 58%,高于30%的国际平均水平。 58%,高于30%的国际平均水平。 我国抗菌药物使用量占到30%左右,部分基层医院可能高达50%以上。 我国抗菌药物使用量占到30%左右,部分基层医院可能高达50%以上。 发达国家约占所有药品的10%左右, 发达国家约占所有药品的10%左右, 全省: 全省: 抗生素使用率为80% 抗生素使用率为80% 围术期使用率为20% 围术期使用率为20% 我院: 我院: 抗生素使用率为78% 抗生素使用率为78% 围术期使用率为18% 围术期使用率为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