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合集下载

第二十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二十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浦东
瑞丽 昆明 河口
贵阳
厦门
广州
东兴 北海
珠海
湛江
深圳
汕头
闽南三角区
海南
珠江三角洲
除了开放城市、开发区 之外,又出现了多种特 殊的开发区。这说明对 外开放的什么特点?
宽领域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四、对外开放的深化
1、中国为什么要加入WTO? 经济全球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利于 化的需要 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有利于加快全球经济的发展。
珲春
沈阳
乌鲁木齐 呼和浩特 秦皇岛 天津 银川 西宁 兰州 西安 拉萨 成都 郑州 合肥 太原 大连
石家庄
济南
烟台 青岛 连云港
环渤海 长三角
南京南通 上海
武汉 重庆 岳阳 九江
长沙 南宁 南昌
芜湖
杭州 宁波 温州 福州
内陆省会城市 沿江城市 92年后沿边城市 85年沿海开放区 84年沿海开放城市 80年经济特区
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就
1978年——2008年我国外汇储备表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单位:亿美元
19500.00
20000 18000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2864.07 1.67 82.20 110.93 1050.49
1978
96.P.91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对外开放的方针。 我国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97.P.92 1992年,开发上海浦东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同时也 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98.P.92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 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99.P.92 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国之一。1986年7月,中国正 式申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 100.P.93 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要选择,也是 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 中国的开放。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探究:思考感悟
一、加1入、W抓T住O机为遇中,国迎的接改挑革战开;放和经济 建设营2造、一深个化有改利革的,国坚际持环开境放;; 二、有利3、于发加展快科国教内,产提业升结实构力调整,充分 利用国4际、资坚源持增科强学中发国展企观业,的实竞施争力; 三、提高中国的可国持际续地发位展,参与国际贸易 新规定的制定; 四、有利于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促进 经济发展。
• 1948年,中国为关贸总协 定创始会员国之一
• 1981年,中国首次派观察 员列席总协定主持召开的 国际纺织贸易协议谈判会 议;
• 1986年7月,中国正式申 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 缔约国地位;
• 2001年成为世界贸易组织 正式成员。
基础知识掌握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外开放新阶段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及特点
(1)开放格局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内陆省会城市
中 西

推进步骤 点
线

开放范围 沿海
内地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基础知识掌握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外开放新阶段 历史再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这是中国代表
石广生在中国加入 世贸组织的议定书 上签字。
卡塔尔多哈时间2001年 11月10日18时34分,随着卡 塔尔财政经济和贸易大臣 卡迈尔槌子的落下,中国 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 成员。
④开发开放沿江港口城市(以上海浦东为龙头)
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扩大
开放的浦东
1992年,开发上海浦东新区成为经济建设的 重点,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一、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形成的过程
①建立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开放的浦东
6)、2004年天津滨海新区的开 发建设引起世人关注,它的开发 建设可以有效地提升京津冀和环 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7)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格局: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对外开放 已经形成了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 →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从 内地到边疆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
旧中国 新中国 背景 丧失独立自主, 被动开放 独立自主,主动开放 基础 屈辱、不平等 平等互利 结果 经济发展艰难, 国力削弱 促进经济发展, 国力增强
△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经济特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实行特殊的政治制度 (
D)
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管辖权的行政区域
③在吸引外资、减免税收方面,国家给予特殊政策 ④特区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一、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 1979年4月,中共 中央工作会议期间, 邓小平对广东省委主 要负责人说:“划出 一块地方,叫做特区, 陕甘宁就是特区嘛, 中央没有钱,你们自 己搞,杀出一条血路 来。”
一、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 1、背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对外开放的方针 2、过程: 1)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示范和窗口)
意义:有利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适应 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情况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瑞士日内瓦的世界贸易组织总部
什么是世界贸易组织?其基本的组织 原则有哪些? 世贸组织实际上就是各国之间从事经 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世界贸 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1月1日,总部设于 日内瓦。它的前身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该组织有一个大家共同制定、共同遵守 的关于关税和贸易准则的多边国家协定。 这一市场规则包括国民待遇原则、最惠 国待遇原则、非歧视待遇原则、互惠原 则和透明度原则等,若发生争端,按解 决机制处理。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2)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
3、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1)建立五个经济特区(1980年起)
2)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 3)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闽南三角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4)对外开放的形式灵活多样(90年代以来) 5)重点开发上海浦东成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1990年、1992年)
2)世贸组织的原则 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非歧视待遇原则、互 惠原则、透明度原则
2、过程 1)1948年,关贸总协定创始国之一
2)1981年,首次派观察员列席
3)1986年,正式申请恢复 4)2001年11月11日,成为正式成员
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影响
1)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符合我国的根本 长远利益 3)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今中国的对外开放和近代中国的被动开放有何不同?
3、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1)建立五个经济特区(1980年起)
含义:我国的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范围,实行
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
目的:为了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 管理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
原因: 地理优势:它们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的重要陆路通道或重要海 运港口。 区位优势:是著名侨乡,离港、澳、台较近,在历史上与海外有 密切交往。
①全方位中有重点。即对所有的国家开放,但重点是西方发达国家。
②多层次中有先后,多方面中有选择。对外开放不仅是经济方面的
而是有比较、有选择地开放。
开放,而且是多方面的开放。但多方面不等于来者不拒,全盘接受,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1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一、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引进来)
1.背景:
(1)建国以来,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 (2)中国在左倾 思想影响下闭关自守 (3)中国与西方 国家经济水平存在较 大差距 (4)十一届三中 全会决定对外开放
2.经济特区设立
(1)概念: 在一个地区内,划出 一定的区域范围,这些 区域范围的对外经济活 动中,采取特殊政策。
(2)目的: 创造良好的投资环 境,鼓励和吸引外商兴 办企业和其他事业,以 促进本国或地区的经济 发展。
(3)经济特区特点:
①是经济特区而不是政治特区,以 一定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去吸引 外资的一种特殊形式 ②我国创办的特区是兼营工、商、 农、牧、住宅、旅游等多种行业的 综合性特区,而不是单一的出口加 工区(多种经营) 厦门经济特区鼓浪屿
拉萨
环渤海地区 呼和浩特 秦皇岛 银川 大连 天津 西宁 青岛 烟台 连云港 长 南通 上海 三 万县 宜昌 武汉 角 宁波 重庆 九江 温州 长沙 福州 贵阳 厦门 昆明 瑞丽 广州 汕头 闽三角 东兴 珠海 深圳 河口 北海 湛江 海南 珠三角
7.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形成及特点
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已经形成
2005年中国外贸顺差 突破千亿美元
③对中国经济产生新的挑战 Ⅰ.我国一些劣势行业处于不利境地
(如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企业及金融、 商业、服务业),加大金融市场的风险。 Ⅱ.短期加剧国企的经营困难——国有 企业亏损面扩大、破产企业增多、下岗或 失业人员增加。
(2)对世界:
有力地推动了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1)对中国:
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 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 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开放。 ②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机遇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宽领域

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发展社会主
义经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当今的对外开放与
旧中国的“开放”有哪些区别呢?
比较
开放 前提 开放 性质 开放 目的
过去的“开放”
主权被严重侵犯
现在的开放
在平等交往、独立自主、自力 更生的基础上,在坚持国家主 权的前提下,主动地开放。
列强侵略下的屈辱开放
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
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科技,更 适应列强殖民主义的需要, 好地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 反映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全面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 政策 展。 丧失主权,严重阻碍我国 民族工业的发展。 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完 善。
开放 结果
加入世贸组织,中国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卡塔尔多哈时间2001年 11月10日18时34分,随着卡 塔尔财政经济和贸易大臣 卡迈尔槌子的落下,中国 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 成员。

艰难历程
1948年,中国为关贸总协定创总 协定主持召开的国际纺织贸易协议 谈判会议;
(2)挑战:国外先进的产品和服务将大量涌入中国,
将使中国落后的企业和产业面临严峻的考验。中国的失业
人口也有上升的可能。多边争端解决的裁决也可能出现对
我国不利的结果。
建立经济特区
开放沿海开放城市
对 外 开 放 格 局 的 形 成
引进来 开放经济开放区 开发上海浦东
全方位、多层次 的新格局
走出来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一、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
1979年4月,邓小平与时任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 厦门
同志谈话时说:“……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并不仅仅是加入一个国际组织, 而是希望通过这个进程促进国内改革,促进国内开放。 因为加入世贸组织谈判进程实际上是国内对开放问题统 促进思想、观念的进一步解放 一思想的过程,也是对产业和国人教育的过程,教育我 们开放对我们还是有好处的。”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关税的大幅度减 让,外国产品、服务和投资有可能更多地进入 中国市场,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免不了 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我们也不应忽视伴随入 世和经济增长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东西部 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问题、国有企 业结构调整中的失业和再就业问题等。 对我国的弱势产业带来严峻的挑战,收入差 距会进一步扩大,失业问题会严重。
材料四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 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拨乱反正。 开放的可能性!
材料五 “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 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后, 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 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 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 发展不起来。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如何开放的?
(二)对外开放的深化——中国“入世” 2、中国为什么要“入世”?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 世界需要中国 巨大的潜力将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为全球 提供一个诱人的大市场。世贸组织几任总干 事先后在不同场合表达过相同的意愿:WTO亟 须中国带来新的生机和平衡。
中国加入WTO究竟有利还是不利?
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在世界还没有被完全 认可
三、如何看待对外开放?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标要求: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教材分析: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和引擎。

教材第20课,介绍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基本情况与成果。

而本节第21课则介绍了对外开放的过程与影响。

教材第一目“经济特区和经济开放区”介绍了我国从点到线再到面,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到经济开放区,再到全国,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的对外开放的过程以及特点,第二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介绍了世贸组织这个机构,以及我国加入世贸的艰难历程和影响,加入世贸使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政策性开放进入到制度性开放阶段,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化阶段,它对巩固改革开放的成果,推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学生分析:本人所教班级的学生中,知识基础和学习兴趣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有的班学生基础较好,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较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贯彻落实“创设历史情境,掌握基本知识,理清历史线索,探究解决问题思路”的原则,在探究问题的同时填补学生知识空白点,扫除知识盲点。

同时,针对该班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较强的特点,将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而有的班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兴趣不高,则主要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最基本的历史知识,了解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

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的概念、设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对外开放的原因;设立四个特区的原因;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贸组织的由来和发展。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历程,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和作用2、过程与方法:资料收集,问题探究,比较归纳、概括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

第四单元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四单元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思维启迪 观察下图:
深圳的夜景说明了什么? 提示:说明了深圳的繁荣,进一步证明了改革开放 政策的正确性。
栏目 导引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经济贸易 活动的世界性 1.世贸组织的性质:各国之间从事_________ 统一市场。 2.过程 (1)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国之一。 关贸总协定 中的缔约 (2)1986年 7月,中国正式申请恢复在 ____________ 国地位。 世贸组织 正式成员。 (3)2001年12月,中国成为__________ 3.影响 (1)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 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 本长远利益。 (3)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天国运动影响);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
②错失1957~1976年机遇:国际环境的恶化,(可答资本主义 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和封锁;中苏关系恶化等 ),国内“左”倾
错误;“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十年动乱(以阶级斗争为纲)。
栏目 导引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2) 三个节奏: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
栏目 导引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易错易混】
世界贸易组织被称为“经济联合国”,但它
不是联合国的下属组织。该组织有一个关于关税和贸易准则 的多边国际协定,包括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非 歧视待遇原则、互惠原则和透明度原则等,若发生争端,则 按解决机制处理。
栏目 导引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原因(1)从历史角度而言,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关闭国门一定会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

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和吸收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加快我国的发展。

(2)从世界角度而言,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基础战略。

(3)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改革目标看,对外开放能跟踪世界先进水平,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完成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2.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1)创办经济特区:为了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1980年起,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2)设立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包括闽南三角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

(4)进一步对外开放①1992年,开发上海浦东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②从2004年以来,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引起世人关注。

(5)对外开放新格局: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

(6)作用: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性质:世贸组织是各国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

(2)标志: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

(3)意义①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和实现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契机。

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

②有力地推动了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2016·海南高考·25)1979年7月,中共中央做出决定,要求广东和福建两省“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

其直接结果是( )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设立经济特区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开展国企改革2.(2016·海南高考·24)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发布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机关重要新闻的暂行办法》,规定所有公告和公告性新闻均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一、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一)背景:1、必要性:闭关自守的深刻教训;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发展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2、方针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对外开放的政策。

(二)过程:1、经济特区(1)含义: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方。

特区“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

(2)目的:更好的吸收和利用外国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3)建立:1980年起,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等五个经济特区。

建立特区的条件:①是中国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或海运港口;②是著名的侨乡;③毗邻香港、澳门、台湾,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

2、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1)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2)随后相继把厦漳泉三角区(闽南三角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3) 1992年,开发上海浦东新区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4)2004年以来,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引起是人关注,有效地提升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3、内地全面开放(三)特点1、体系: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陆省会城市2、层面:点——线——面3、格局:东部——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四)意义: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二、对外开放新的阶段——加入世贸组织(WTO)(一)世贸组织1、由来:是由1948年关贸总协定发展而来的2、发展: 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总部设在日内瓦。

目前,世贸组织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有150个成员国,成员国的贸易总量占世界贸易的90%以上。

它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3、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世界贸易组织作用):1、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2、促使各国生活水平和经济的提高;3、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的强权政治。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河口 北海 湛江 珠三角
海南
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经济特区
沿海 开放城市
全方位 多层次
沿海经济 开放区
内地
宽领域
对世界上所有类 型的国家开放
由东到西、由点到 线、由线到面、由
沿海到内地推进
不仅是经济领域, 也在科学、教育、 文化等领域开放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走出去)
瑞士日内瓦的世界贸易组织总部
前身: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980年开始,5个经济特区 1984年,14个沿海开放城市 4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2年,开放开发上海浦东
两 引进来 大 决 策 走出去
开放沿江、沿边、省会城市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富国之路
(3)建立:
天时: 地利: 人和: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对外开放的决策。
临近港澳台,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海路通道。
是著名的侨乡
海南
厦门 深圳
汕头 珠海




汕头
厦门
海南
2、沿海开放城市
大秦天烟青连南 上宁温福广湛北
天津 秦皇岛
青岛连云港 广州 北海大源自 烟台 南通 上海宁波 温州
湛江
福州
3、沿海经济开放区(51个县市)
塔城
黑河 满洲里
伊宁
长春 珲春
乌鲁木齐
西宁
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拉萨
呼和浩特
银川
秦皇岛 大连 天津 烟台 环渤海地区
青岛
连云港 南通
长三角
沿边开放城市
万县 宜昌 武汉
上海
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沿海开放区 瑞丽 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特区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开放后的深圳 1979年前的深圳
探究二: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有何特点?
黑河 满洲里
塔城
伊宁
珲春
长春
乌鲁木齐
呼和浩特 秦皇岛 大连
银川
天津 烟台环渤海地区
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西宁
拉萨
青岛
连云港 南通
长三角
上海
沿边开放城市
万县 重庆
宜昌 武汉 九江
温州 宁波
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长沙 厦门 福州
沿海经济开发区 沿海开放城市
——《邓小平文选》
探究二: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含义: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 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 目的:为了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 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
经济特区
厦门
深圳
珠海
汕头
海南
原因:
1、它们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 重要陆路通道或重要海运港口。 2、靠近港澳台地区,是著名的 侨乡。
材料四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关税的大幅度减让,外国 产品、服务和投资有可能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一些产 品、企业和产业免不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我们也不应忽 视伴随入世和经济增长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东西部收入 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问题、国有企业结构调整中的失 业和再就业问题等。

对外开放格局的逐步形成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 是中国人从近代屈辱到现代崛起的艰难历程中得出的基本结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夷货非衣食所急,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 相购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何可得哉!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四篇章 春的畅想
——开放之中国印象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 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 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 国。我们要在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 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 推向前进。 神舟七号 —— 十七大报告
1、全面理解世界贸易组织
(1)成立:1995年1月1日成立,总部设在日内瓦
(2)前身:1948年1月日生效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3)性质: 世界贸易组织实际上就是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 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
(4)入世条件:必须经过批准手续,领取 “营业执照”,方可进入这个大市场。
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因:
D
C
D
4(07 广东 单 科)邓小平l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 是,抓住有利时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 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A )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 力大减 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 D.公正合理的国际 新秩序已经建立 5我国对外开放的最主要目的是( D ) A、学习外国先进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 B、引进外资,加快发 展步伐C、扩大对外贸易,发展外向型经济 D、进一步发展 社会生产力 6、江泽民杂香港“2001· 《财富》全球论坛”开幕晚宴上说: “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更加积极地推 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中国政府体现上述 精神最主要的行动是( ) D A开放经济特区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进行国有企业改革D加入 世贸组织
(1)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 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标志 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 (3)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ppt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ppt
东 部
推进步骤 点 线
中 西 部
开放范围 沿海

内地
特点: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知识链接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全方位指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我
们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同世界上所有国 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关 系。 多层次 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 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 全国性的由沿海开放地带、沿江开放地带、沿边开 放地带和内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 局。 宽领域 指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 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
卡塔尔多哈时间2001年 11月10日18时34分,随着卡 塔尔财政经济和贸易大臣 卡迈尔槌子的落下,中国 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 成员。
这是中国代表 石广生在中国加入 世贸组织的议定书 上签字。
• 1948年,中国为关贸总协 定创始会员国之一 • 1981年,中国首次派观察 员列席总协定主持召开的 国际纺织贸易协议谈判会 议; • 1986年7月,中国正式申 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 缔约国地位; • 2001年11月成为世界贸易 组织正式成员。
【探究1】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我国为什么要 实行对外开放?
国 内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吸取建国以来的教训
国 际
适应当今世界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 吸收新加坡等国经济迅速发展的经验
国际
一、对外开放的原因 国内 (一)实验探索 二、对外开放的四大篇章
(一)实验探索——经济特区的设立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喀什 2、设立: 3、含义: 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 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 4、目的: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 管理经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前预习案】一、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一)过程1.创办经济特区:(1)含义:我国的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和的地区。

“特”在实行特殊的和。

(2)目的:为了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国外的、和,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3)创办:1980年、、、四个经济特区建立,1988年设立经济特区。

(4)原因:中国南方是对外交通的或重要,是著名,离、、较近,在历史上与海外密切交往。

(5)地位和影响:特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的作用。

2.开放沿海城市:年,进一步开放个沿海港口城市。

3.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1985年以后将、、、环渤海沿岸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到1992年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带。

4.进一步对外开放:①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年,开发浦东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同时也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②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2004年以来,这一地区的进一步开发开放,有效地提升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③加入世贸组织:2001年12月11日,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二)特点:1.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由东部到中西部逐步推进。

2.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体系。

(三)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二、加入世贸组织1.过程:1981年,中国首次派观察员列席了关贸总协定召开的谈判会议;1986年7月中国正式申请恢复在中的缔约国地位;年12月11日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

2.世贸组织性质:实际上是世界各国之间从事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

3.意义:是中国融入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的一个契机,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

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临近港澳 B.经济发展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
C.已有许多外资企业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出成绩
5.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后,首先实行改革开放的地区是
A.安徽、四川、广东、福建 B.四川、广东、浦东、安徽
C.广东、安徽、江苏、浙江 D.四川、浙江、福建、浦东
6.1990年4月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浦东,其目的是
A.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并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B.使其成为中国经济建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C.重塑上海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的形象
D.学习韩国、新加坡引进外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经验
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D.尽快加入世贸组织
9.《烟标收藏入门》记载:“1889年美国人菲里斯克在上海试销的‘品海’卷烟的烟标是我国最早的烟标……1991年《烟草专卖法》规定,烟标上必须标明‘焦油含量’和‘吸烟有害健康’字样。

1991年中国加入国际条形码协会,并规定从1992年起在出口卷烟烟标上必须标明条形码。

”对此我们不能提炼出的有效信息是
A.反映出近代中国接受了一些西式生活习俗 B.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生活更加注重健康
C.加入WTO的我国经济生活开始趋于法律化 D.我国调整烟标设计以顺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10.用“春天”来形容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各行各业充满生机。

下列情景与那个年代无关的是
A.春播的田野上,父子兄妹聚在一块小田里精耕细作
B.日新月异的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振奋人心
C.浦东新区,高楼四起,跨国公司的招牌特别引人注目
D.充满幻想与希望的海南省,有各地客商、民工来去匆匆
11、见《非常学案》“实践导练”7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