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案
人教版必修二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优秀教学案例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展示我国对外开放各个阶段的经典历史事件,如深圳特区的设立、加入世贸组织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
2.结合时事政治,创设现实情境,让学生了解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的政策和面临的挑战,如“一带一路”倡议、国际贸易摩擦等。
3.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站在不同角色的立场,思考对外开放政策对其利益的影响,如政府官员、企业经营者、普通民众等。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结合教材内容,系统讲授我国对外开放的政策、历程和主要特点,如改革开放初期的特区政策、加入世贸组织等。
2.深入分析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如吸引外资、促进技术创新、拓展市场等。
3.阐述对外开放在文化、教育等领域的重要影响,如文化交流、教育合作等。
4.结合现实案例,讲解对外开放政策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如“一带一路”倡议、自贸区建设等。
4.创设讨论情境,引导学生针对具体问题展开辩论,如对外开放是否应该放弃本国利益、如何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对外开放政策的内涵和意义,如“对外开放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什么?”、“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等。
2.通过问题链的方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揭示对外开放政策的演变过程,如“为什么我国要在改革开放初期设立特区?”、“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对外开放产生了哪些影响?”等。
2.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进行综合评价,如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是否能够提出有深度的观点,是否能够倾听他人意见等。
3.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如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有哪些地方做得好,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等。
教学设计10: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经济特区的设立情况,理解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了解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情况和意义;记忆浦东开发的目的及影响,理解浦东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的含义,从而使学生树立对外开放意识,认可和支持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历史图片、文字、示意图等,引导学生从多种形式的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做到论从史出。
运用比较、概括和阐释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对外开放的过程,把握全貌。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初步形成的。
教学难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图片导入)展示深圳的今与昔的图片。
我国古代曾经流传过“点石成金”的故事,是什么“金手指”让深圳从一个落后的边陲小镇变成一个现代化大都市的呢?推进新课一、经济特区的创办合作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探究1:什么叫经济特区?我国什么时候开设经济特区?第一批经济特区是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经济特区是指国家画出一定范围内,在这里实行与其他地方不同的经济政策,如在吸引外资、减免税务等方面,给予特殊待遇,以此引进外资,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时间:1980年国家正式开设经济特区。
第一批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岸经济特区。
思考分析:国家为什么决定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对外开放?学生根据P58页的学思之窗里面的材料进行思考分析教师总结:(1)与港、澳、台相邻近,便于联结国际市场。
(2)这一地区具有发展海外贸易的历史传统。
(3)许多海外华侨、外籍华人的祖籍在这里,可以发扬他们建设家乡的热情。
(4)有广阔的经济腹地作依托,又有发展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和港口。
问题情境1:经济特区“特”在何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回答此题教师总结:经济特区拥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以吸引和利用外资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历史ⅱ人教新资料第四单元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案
历史ⅱ人教新资料第四单元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案【一】教学目标【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2、教材分析与建议重点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初步形成的难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教材分析与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我国实行对外开放,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初步确立了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教学建议: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查阅、了解有关中国对外开放的国际和国内的背景资料。
国际方面,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相继实现了正常化,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亚洲“四小龙”等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这一切都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难得的国际环境。
国内方面,“十年动乱”的破坏,致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
1978年和1979年,邓小平先后访问了日本和美国。
面对西方高速发展的经济,在深感中国已经落后的同时,他深刻地认识到:“环顾全球,今天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没有一个是闭关自守的。
对外开放的政策是中国的希望。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教材第一目“经济特区的创办”,介绍了在邓小平的倡议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经济特区相继于1980年和1988年成立,此后特区发展迅速,真正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和窗口。
〔1〕深圳等五个经济特区的设立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宣布:为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分别划出327、5平方千米、6、7平方千米和1、67平方千米区域,设置经济特区。
12月10日,国务院又正式批准成立厦门经济特区,面积为2、5平方千米。
人教版必修2历史: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教案设计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学目标】1.掌握经济特区的概念、设立及意义;沿海经济开放地带的形成和“走出去”战略;浦东开发目的及影响;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2.理解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走出去”战略的提出;浦东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3.能在地图上找出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位置。
【教学方法】1.通过谈话、提问、归纳分析、比较等方式,帮助学生把握对外开放的全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2.利用历史资料、示意图,引导学生从形式多样的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
【教学重难点】重点: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初步形成的。
难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由《春天的故事》导入讲述新课:一、经济特区的创办1.经济特区概念: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在这里实行与其它地区不同的经济政策,如在吸引外资,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待遇,以此引进外资、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2.经济特区的特点(1)国家给予特区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2)以吸引和利用外资为主(3)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经济所有制形式(4)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3.设立 4.影响: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
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1.沿海对外开放城市 2.沿海经济开放区3.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城市深圳汕头厦门珠海海南秦皇岛天津大连烟台连云港青岛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湛江北海广州沿海开放城市深圳汕头厦门珠海海南秦皇岛天津大连烟台连云港青岛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湛江北海广州珠三角闽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深圳汕头厦门珠海海南秦皇岛天津大连烟台连云港青岛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湛江北海广州珠三角闽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重庆万县宜昌武汉九江塔城伊宁瑞丽河口东兴满洲里黑河珲春乌鲁木齐拉萨昆明贵阳长沙西宁银川呼和浩特长春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市内地省会开放城市三、对外开放的新发展——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1.讲述邓小平与上海浦东的开发 2.结合内容及教材相关知识思考假如你是当时的邓小平,你决定加快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是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 3.由学生相互探究合作交流后,教师与师生合作共同完成上述问题。
人教版必修二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学设计
4.学习方法: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指导,以提高学习效果。
(1)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等案例,使学生了解对外开放的具体实践;
(2)比较法:比较不同时期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特点,让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的渐进性;
(3)归纳法:引导学生总结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原因、过程和成果,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态度方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具体包括: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成果和影响;
(4)课堂分享: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互相学习;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原因、过程和意义,提高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2.方法方面:采用案例分析法、比较法、归纳法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具体包括:
4.思考以下问题,并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反思日记:
-对外开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我国面临了哪些挑战?
-作为一名高中生,你认为应该如何增强自身素质,为我国更好地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贡献力量?
5.阅读拓展性资料,了解我国当前对外开放的最新政策和举措,关注国内外热点话题,提高自己的国际视野。
-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意义等。
3.教师强调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1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掌握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及特点;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现象并进行概括、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表达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语言描述,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掌握改革开放的过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采用合作自主探究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综合、比较,理解改革开放的内涵,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开放的意识,认可和支持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并从中获得必要的现代经济意识;培养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信念和责任,与时俱进。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初步形成的。
教学难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3. 教学用具幻灯片。
图片。
4. 标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课前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师:“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歌颂的是什么事吗?生: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
师:主要歌颂的是对外开放政策。
1979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做出了对外开放的英明的决策,从此开放的春风吹绿了江南岸,又度玉门关。
在从南方到北方,从沿海到内地的发展中,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题)二、新课教学(一)对外开放的原因合作探究1:我国为什么要走向对外开放?(学生讨论)课件显示补充材料:1978年和1979年,邓小平先后访问了日本和美国。
面对西方高速展的经济,在深感中国已经落后的同时,他深刻地认识到:“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环顾全球,今天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没有一个是闭关自守的。
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教案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案溧水县第二高级中吴杰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分析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背景。
2、分析经济特区建立的条件,含义及特区建设的重大成果。
3、对外经济开放区的建立的概况及影响。
4、了解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和特点。
5、了解上海浦东开发和开放的主要成就及历史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合作探究问题,掌握好基础知识,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2、运用课堂讨论方式,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改革开放30年伟大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豪感、责任感。
2、教育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与时俱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浦东的开发和开放难点: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及特点。
三、教学方法1、历史问题探究法。
通过情景导入——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延伸拓展来组织探究,通过创设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导入新课,展示课题(二)自主探究利用幻灯片展示自主探究的两个问题。
探究一: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背景,过程和特点探究二:对外开放的新发展——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三)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一: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背景,过程和特点1、探究形成的背景讨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国际、国内背景:(1)国际背景:①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走向缓和②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2)国内背景:①“十年文革”使中国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急需恢复和发展。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伟大决策已经决定。
2、探究形成的过程(1)指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国家为什么决定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设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①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多,有利于引进外资。
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四单元《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具有深远意义。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四单元《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正是以此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影响。本节课以丰富的历史事实为依据,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确立、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经济特区的创建以及对外开放所带来的历史性变革。本案例将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敏锐洞察力,激发学生思考我国对外开放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历史使命感。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充分运用教育专业用词,以人性化语言引导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奠定基础。
3.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中汲取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4.培养学生具备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素养,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5.倡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关注国家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历史图片、视频资料,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历史场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通过展示一组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改革开放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哪些变化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教案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知识点拨(一)知识网络(二)历史解析我国经济特区的性质和政府的经济政策我国设置的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也不是“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它仍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的行政区域,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思想文化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但经济特区在经济活动中享有特殊政策,这些政策主要有:(1)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结构,外商投资企业所占经济比重可以大于内地;(2)在国家宏观经济指导下主要采取市场调节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3)对到经济特区投资的外商提供较多的优惠待遇,企业的所得税率按15%征收,对进出特区的境外客商、外籍人员简化手续,给予方便;(4)对经济特区政府授予较大经济管理权限。
属于中央统一管理的外事、边防、公安、海关、金融、外汇、港口、铁路、邮电等方面的业务,由国家主管部门结合特区实际情况,制订专项管理方法;(5)国家对特区建设实行特殊政策倾斜,如增加银行信贷资金,新增财政收入、外汇收入全部留用,特区进口基本建设所需的物资免征关税等。
邓小平的开放理论与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把对外开放确定为长期的基本国策,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与邓小平的开放理论密不可分。
可以说,我国对外开放的每一项重大决策的出台,每一个战略步骤的实施,无不凝聚着邓小平的政治智慧、理论勇气和创新精神。
邓小平的开放理论是怎样回答中国为什么要开放这个问题的呢?(1)根据科技革命和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从世界大势的认识上为中国的开放提供了依据。
根据对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全球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分析,邓小平对时代主题进行了重新概括。
他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发展问题。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案
【教案】【教学目的】1. 让学生学会归纳我国对外开放的步骤、趋势和特征等相关问题。
2. 让学生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原因以及中国当今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 对外开放的原因、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2. 近代中国对外开放与现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区别【教学时间】1课时【重难点“精讲”】一、整体感知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本课首先要掌握经济特区的概念、设立及意义,理解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认可、支持“对外开放”这项基本国策,然后要整体把握沿海经济开放地带的形成和浦东开发的目的及影响,理解浦东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最后要深刻理解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分析初步形成的特点。
本课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对比能力。
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特区、浦东等的的巨大变化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并透过现象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结构图三、“一、二、三、四”归纳我国的对外开放一个特征:渐进性。
两个趋势:从封闭到开放,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三个特点(开放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四个步骤:“打开窗口”(建立经济特区)→“连点成线”→(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建立外向型开发区)→“全面开放”(开放内地城市)→“融入世界”(加入WTO)。
四、国家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与意义(1)原因: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多,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加快经济发展的许多有利条件。
(2)意义:深圳等经济特区不仅本身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效发挥了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中国对外开放全面展开的“突破口”),对加速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五、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浦东的原因(1)历史原因:上海在中国历史上开放比较早,并且在实际发展中实力超过了广州,是中国实力较为雄厚的大城市。
(2)地理原因:上海地处长江下游三角洲地带,无论是陆路、水路还是航空都极为发达。
对外开放格局的的初步形成的教案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经济特区的建立、沿海城市的开放、沿海经济开发区的建立以及浦东
的开发和内地的开放,了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以及特点;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和作用。
2、能力目标:在学习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引导
学生对历史上对外开放政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通过结合现实生活的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联系生活、拓展想像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用感知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对外开放由点到线到面,最后向内地辐
射的过程,培养学会运用地理知识理解历史内容的能力和学会比较分析问题的方法。
通过实地调查,搜集资料,引导学生联系身边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创新能力。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分
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利与弊,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忧患意识。
二、教学重点:
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目的
2、建立经济特区的重要性
3、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特点和成就
三、教学难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利与弊
四、教学工具:多媒体
五、学习用具:《中国历史地图册》、课外搜集的资料
六、教学设计:。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说课稿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4.作业的目的是巩固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注重布局合理、内容精炼、风格清晰。板书分为三个部分:标题、知识点框架和总结。标题位于板书顶部,明确课堂主题。知识点框架按照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排列,使用关键词、图表和箭头等符号,清晰地展示知识结构。总结部分提炼重点,强调难点。板书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梳理思路、强化记忆。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我会在课前准备详细的板书草图,课堂上逐步展示,同时注重板书的条理性和层次感,确保学生能够轻松把握知识结构。
(三)互动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互动环节:
1.开场讨论:通过提出“你认为对外开放对国家发展有哪些影响?”等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就某一特定主题(如经济特区的设立)进行研究和报告,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研究技能。
3.角色扮演:模拟改革开放初期的历史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历史理解力。
4.可能习惯于死记硬背,缺乏对历史事件深入分析和综合理解的能力。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引入改革开放初期的真实故事和案例,通过故事化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
2.设计课堂讨论环节,让学生就改革开放的利弊进行辩论,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播放相关历史纪录片,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和信息量。
(二)媒体资源
在教学中,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历史地图、时间轴、改革开放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经济数据图表等。历史地图和时间轴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改革开放的时空背景和进程。图片和视频资料能够生动展示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经济数据图表则有助于学生分析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变化。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提供丰富的信息来源,辅助教师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案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案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掌握经济特区的概念、设立及意义,理解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认可、支持“对外开放”这项基本国策;(2)掌握沿海经济开放地带的形成和浦东开发的目的及影响,理解浦东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3)掌握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分析初步形成的特点,能在地图上找出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位置。
(4)掌握“走出去”战略,理解“走出去”战略的提出。
2、过程与方法:理解概念,分析探究问题,历史对比,专题讨论。
(1)利用历史图片、文字、示意图等,引导学生从多种形式的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做到论从史出;(2)运用上网查询资料,课堂组织讨论等方式,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
运用比较、概括和阐释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对外开放的过程,把握全貌;(3)通过设置“为什么最早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地方建立经济特区?”“当代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向列强开放通商口岸和商埠有哪些本质区别?”等问题,组织学生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对外开放意识,认可和支持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并从中获得必要的现代经济意识。
(2)进一步思考如何应对对外开放给国家和个人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增强紧迫感。
教育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与时俱进。
(3)教育学生珍惜生活、奋发学习,为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推波助澜。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初步形成的。
经济特区的建立,浦东的开发和开放难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方法:本节课综合性很强,涉及历史、地理、经济常识等学科内容,应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获取史料并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如首选深圳等四个地区设立经济特区、开发开放浦东的原因分析。
要帮助学生养成使用历史地图的习惯,教会学生运用历史地图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充分挖掘历史资料,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情感教育的融入,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感受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时代使命感。
4. 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评价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二)过程与方法
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深入了解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
3. 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运用比较法,让学生分析我国对外开放与其他国家改革开放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学习我国对外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时代使命感。
2. 引导学生认识到对外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树立正确的开放观念。
5. 亮点五: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紧凑,注重实践与探究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紧凑,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教师以情入境,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在探讨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时代使命感。这种教学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 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教学设计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和特点。
理解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分析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分析历史资料,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探究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对改革开放政策的认同感和支持度。
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国际视野。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和特点。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和发展。
2、教学难点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理解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对重点内容有清晰的认识。
2、史料分析法展示相关历史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学习。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成就的视频,引出对外开放的主题。
提问学生对对外开放的初步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知识讲解介绍对外开放的背景和原因,包括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详细讲解经济特区的设立,如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强调其特殊政策和先行先试的作用。
讲述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发展,展示其地理位置和产业特点。
3、史料分析展示相关的政策文件、统计数据和图片等史料,让学生分析对外开放带来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变化。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对外开放对我国社会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如何看待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5、课堂总结回顾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和重要举措。
强调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和对未来发展的启示。
人教版必修二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学设计
c)个性化评价: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4.教学拓展:
a)组织学生参观改革开放成果展览,增强学生对改革开放的直观感受。
b)邀请改革开放时期的亲历者或专家学者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背后的故事。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改革开放能改变中国的命运?”、“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分享自己家庭、家乡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变化,使学生对改革开放有更直观的认识。
4.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展示改革开放时期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变。
2.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为全球发展做出了贡献。
4.学生应树立开放、包容、创新的时代观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知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撰写一篇关于改革开放影响的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字数在800字左右。
4.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学会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
2.运用问题导向法,引导学生关注改革开放中的关键事件、人物和现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通过案例分析、数据对比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及其影响。
3.分析题:要求学生分析改革开放对某一领域的影响,如“结合实例,分析改革开放对教育领域的影响。”等。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2.改革开放的过程:详细讲解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和发展。
3.改革开放的成果: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如经济增长、民生改善、国际地位提升等。
3.结合现实问题,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谈判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2.引导学生树立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认识到对外开放是我国发展的重要动力,培养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的意识。
3.通过学习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优秀人物和典型事迹,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第一课时:导入与背景介绍
1.导入:通过展示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我国改革开放的背景,包括历史背景和国际背景。
第二课时:改革开放的过程及成果
1.课堂讲解:讲解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和发展。
3.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撰写小论文:以“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及对外开放的重要性”为主题,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自选角度撰写一篇800字左右的小论文。
2.案例分析:收集一个与我国改革开放相关的成功案例,分析其成功原因,并谈谈对外开放在该案例中所发挥的作用。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13 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案.doc
第13 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松江四中谭丽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根据所给图片和材料分析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背景。
(2)掌握经济特区的概念、设立及意义,理解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3)掌握沿海经济开放地带的形成和浦东开发的目的及影响,理解浦东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4)掌握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及初步形成的特点,能在地图上找出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历史图片、文字、示意图等,引导学生从多种形式的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做到论从史出。
(2)运用比较、概括和阐释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对外开放的过程,把握全貌。
(3)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换位等方式,引导学生从当事人的角度认识我国设立经济特区、开发开放浦东的必要性。
(4)通过设置“国家为什么决定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设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经济特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有区别吗?”“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等问题,组织学生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对外开放的意识,认可和支持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难点: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及特点。
三、教学方法、
读图法、启发式教学法、情境创设教学法等
四、教学过程。
人教版必修二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教案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程标准】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教学分析】本课是中国经济史的现代部分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情况,。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转折,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经济体制改革自农村至城市全面展开,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随着改革的展开和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初步确立了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具备较多的历史知识储备及对国家政治、经济等国情的了解,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是历史学科知识积累不成体系,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有待更全面、更理性、更具逻辑。
改革开放这段内容和现实联系更为紧密,学生了解这段历史对理解现实的一些问题还是很有意义的,但是如何把比较枯燥的教学内容形象化,促使学生去思考以加强学生对现实的理解,这是需要突破的难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经济特区的概念、设立及意义,理解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培养阅读材料、分析材料、解释历史事件的能力;了解沿海经济开放地带的形成和“外向型经济”战略的提出,培养描述、说明相关历史概念的能力;了解浦东开发的目的及影响;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理解浦东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概括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
培养运用多种资料、通过合理想象构建一个历史事实的完整叙述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筛选、阅读、分析资料,掌握搜集、整合资料、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通过在地图上找出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位置,掌握阅读历史地图、提取历史信息的技能;通过概括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掌握由局部到整体的叙述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掌握经济特区的概念、设立及意义,理解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认可、支持“对外开放”这项基本国策;(2)掌握沿海经济开放地带的形成和浦东开发的目的及影响,理解浦东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3)掌握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分析初步形成的特点,能在地图上找出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位置。
(4)掌握“走出去”战略,理解“走出去”战略的提出。
2、过程与方法:理解概念,分析探究问题,历史对比,专题讨论。
(1)利用历史图片、文字、示意图等,引导学生从多种形式的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做到论从史出;(2)运用上网查询资料,课堂组织讨论等方式,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
运用比较、概括和阐释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对外开放的过程,把握全貌;(3)通过设置“为什么最早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地方建立经济特区?”“当代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向列强开放通商口岸和商埠有哪些本质区别?”等问题,组织学生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对外开放意识,认可和支持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并从中获得必要的现代经济意识。
(2)进一步思考如何应对对外开放给国家和个人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增强紧迫感。
教育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与时俱进。
(3)教育学生珍惜生活、奋发学习,为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推波助澜。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初步形成的。
经济特区的建立,浦东的开发和开放难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方法:本节课综合性很强,涉及历史、地理、经济常识等学科内容,应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获取史料并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如首选深圳等四个地区设立经济特区、开发开放浦东的原因分析。
要帮助学生养成使用历史地图的习惯,教会学生运用历史地图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可以课前让学生准备中国地图,随着课堂内容的进行,学生自己在地图上进行标注,完成对外开放格局示意图,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我国对外开放初步形成的特点,从区域上讲,我国对外开放已从沿海延伸到广大内陆,它是区域开放、梯次递进、逐步扩大的。
教学时可适当调整教学内容顺序,如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高潮中出现的对外开放新形式,可将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放在开发、开放浦东后讲,这样易使学生清晰掌握对外开放体系。
★教学过程及要点:导入新课:用一组自己家里找到的老照片和现在的新照片进行对比:那时的我们,现在的他们;那时的他们,现在的你们;那时的小黄村,现在的小黄村。
发生这些鲜明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导出新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背景:(材料展现,学生回答)1、国际方面:①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走向缓和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相继实现了正常化;②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亚洲“四小龙”等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这一切都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难得的国际环境。
2、国内方面:①“十年动乱”的破坏,致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②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
(3)邓小平认识到“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978年和1979年,邓小平先后访问了日本和美国。
面对西方高速发展的经济,在深感中国已经落后的同时,他深刻地认识到:“环顾全球,今天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没有一个是闭关自守的。
对外开放的政策是中国的希望。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合作探究1】阅读下列材料:邓小平同志指出:“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资金是不可能的。
”请回答:结合材料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理论上:首先,对外经济关系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其次,社会化大生产不仅使国家间的经济联系具有必然性,也为其创造了可能性。
再次,随着社会大生产的发展,国际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频繁。
实践上:发展对外经济是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在不断加强对外关系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从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曲折历史来看,封闭就要落后,开放才能获得迅速发展。
(二)过程:1、经济特区的创办:(1)概念:经济特区就是一个主权国家或地区在交通便利,条件适合的地方划出一定区域,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开放的特殊政策用优惠的办法,吸引外资,引进技术,从而达到一定经济目的的特殊经济区。
中国的经济特区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的行政区域,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2)创办: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先在深圳、珠海试办“出口特区”;②1980年,设立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③1988年,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备课资料】新增设特区新疆喀什。
【合作探究2】指导学生阅读P58学思之窗,回答:①上述材料表明,邓小平提出了什么样的倡议?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②继深圳特区后,我国又先后创办了哪些经济特区?③为什么首先选择这四个地方来创办特区呢?参考答案:①邓小平倡议在广东设立经济特区。
1980年,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诞生,标志着邓小平的倡议开始付诸实施,中国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突破口。
②1980年,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建立。
1988年3月,中国设立海南省,并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③这四个地方在地理、人文条件方面具有展开对外经济活动的优势:一是靠近国际市场。
深圳和珠海与香港、澳门毗邻,汕头和厦门也与港澳临近,厦门还与台湾隔海相望。
二是历史上这些地方与海外有密切交往。
三是深圳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汕头和厦门是中国南方的重要海运港口。
四是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可为依托。
五是有许多海外华侨、外籍华人的祖籍就在这里。
(3)特殊政策:国家给予特区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思考】经济特区特殊在什么地方?特区的“特”主要体现在中国政府对其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
①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②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③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④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4)影响:①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
深圳作为最早的经济特区,迅速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市。
这种发展速度被称为“深圳速度”,深圳也因此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
②经济特区利用有利的政策,积极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国际为导向,扩大外贸出口,发展外向型经济。
参考课文P59所提供的数据。
可见,在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五个经济特区非常突出,在全国居于前列,成为全国的排头兵。
仅深圳就引来了65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项目22050项,外商企业13747家,合同利用外资276.1亿美元。
③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
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思考】显示1980年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和1988年设立的海南经济特区的开放前后的图片。
在比较中让学生认识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①经济特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仅深圳就引来了65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项目22 050项,外商企业13 747家,合同利用外资276.1亿美元。
②经济特区是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二十多年来,深圳人创下了230多项“全国第一”:物价改革、打破铁饭碗、股份制试点、证券市场、企业产权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住房制度改革、对外企实行国民待遇、社会保障……③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特区实践的成果,使人们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
邓小平同志说:“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
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
”于是,中国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过渡:特区实践的成果,使人们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
邓小平同志说:“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
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
”于是,我国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继经济特区后,我国政府又在沿海开放城市和其他开放城市划出一定的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2、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1)开放沿海港口城市:【思考】请同学们在P59地图上找出14个城市的位置,并思考①这些城市发展经济具有哪些有利条件?②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2)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3)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思考】经济特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主要区别①在管理体制上,前者是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域;后者则是在所在市面上人民政府直接领导和具体管辖下的一块实行某些特殊政策的开放区域.②在经济结构上,前者是以工业为主.第三产业主要依托所在城市面上,必要时,也可在区内设立外贸,金融,商业,仓储,运输,生活设施,但这主要是为本区域生产,经营,生活提供服务.③在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上,前者的外商投资企业不论生产性或非生产性的,均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后者,只有生产,科技型企业才能享受这一待遇.④在减免关税上,前者在管理线内进口的生活消费品和市场物资多数是免征或减征关税;后者则一律照章征收关税.此外,后者在人口构成上,以国内人员,原有城市市域范围内的人口为主体,境外人员很少.⑤在地理特征上,后者既是相对独立,有明显地理界限的用地,又是所在城市用地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城市一般的“建成区”. 从1988年至2002年,全国共设立了哈尔滨,大连,皇岛,烟台,威海,上海闵行,福州,福清,东山,惠州,重庆等4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中东部27个,中部10个,西部12个).3、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对外开放的新发展(学生填空的方式完成)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区域开始由沿海向内地转移。
实现这一具有战略意义转移的第一大决策,是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浦东位于横穿上海市区的黄浦江东侧,面积556平方千米,是上海面积的1/12。
在过去,“浦东”这个称谓仅表示其位置在黄浦江以东,与上海老城区浦西隔江相望,地图上没有任何标志。
历史上,黄浦江两岸没有桥梁和隧道沟通,浦东虽然与繁华的上海外滩、南京路仅一江之隔,但经济发展却远远落后于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的上海老城区,以至于人们“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
(1)目的:①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②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③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