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探究:思考感悟
一、加1入、W抓T住O机为遇中,国迎的接改挑革战开;放和经济 建设营2造、一深个化有改利革的,国坚际持环开境放;; 二、有利3、于发加展快科国教内,产提业升结实构力调整,充分 利用国4际、资坚源持增科强学中发国展企观业,的实竞施争力; 三、提高中国的可国持际续地发位展,参与国际贸易 新规定的制定; 四、有利于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促进 经济发展。
• 1948年,中国为关贸总协 定创始会员国之一
• 1981年,中国首次派观察 员列席总协定主持召开的 国际纺织贸易协议谈判会 议;
• 1986年7月,中国正式申 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 缔约国地位;
• 2001年成为世界贸易组织 正式成员。
基础知识掌握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外开放新阶段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及特点
(1)开放格局
经济特区
东
部
沿海开放城市
内陆省会城市
中 西
部
推进步骤 点
线
面
开放范围 沿海
内地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基础知识掌握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外开放新阶段 历史再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这是中国代表
石广生在中国加入 世贸组织的议定书 上签字。
卡塔尔多哈时间2001年 11月10日18时34分,随着卡 塔尔财政经济和贸易大臣 卡迈尔槌子的落下,中国 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 成员。
④开发开放沿江港口城市(以上海浦东为龙头)
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扩大
开放的浦东
1992年,开发上海浦东新区成为经济建设的 重点,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一、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形成的过程
①建立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八下历史常考知识点《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八下历史常考知识点《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一、经济特区的建立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2、时间:1980年。
3、经济特区: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4、成就:在短短的几年内,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5、作用: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意义)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6、特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1)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2)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
(3)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
(4)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5)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到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陆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三、对外开放的格局的形成(1)格局: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到沿海开放区到内陆(2)特点:呈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业等。
拓展延伸1、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集中在哪两个省份?为什么率先在这两省设立经济特区?(1)广东、福建(2)①靠近国际市场。
必修二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洋……
塔城
满洲里
黑河 哈尔滨
伊宁
长春 珲春
乌鲁木齐
呼和浩特
沈阳 秦皇岛 大连
银川
天津
石家庄
烟台
西宁
太原
青岛 济南
兰州
连云港
西安
郑州
武汉合肥
南京南通
芜湖
拉萨
上海
成都 重庆
浦东 岳阳 九江 杭州 宁波
温州
“带龙动“战龙略”尾: ”以 ―上―海西瑞丽为北“西昆龙南明 头的”发贵,展阳 南长。宁 江长珠沙为海广州“深南昌圳龙汕厦头福身门州 ”,
⑴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 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 ⑶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
优惠和方便。
一、伟大的对历外开史放转格折局的初步形成
一、经济特区的创办
1979年7月,中央在深圳、珠海创办“出口特区”
1980年8月26日,国务院宣布在广东的深圳、珠海、 汕头三市设置经济特区。12月1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 成立福建的厦门经济特区。
3.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
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特点:知识密集; 作用:学习外国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 重要场所,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三、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沿江开放的龙头
1990年4月,上海正式宣布开发和开放浦东。中立 挥手者为时任上海市长的朱镕基同志。
对一外、开伟放大政的策历的史国转内折背景:
1、闭关锁国导致落后挨打的历史教训。
2、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对外开放 3.“文革”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将党的工 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 4.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课程标准 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 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 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 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考试大纲 对外开放格局 的初步形成
考点搜索 ①经济特区;②沿海港口城 市;③沿海经济开放区;④ 上海浦东的开放;⑤对外开 放格局的形成;⑥中国加入 世贸组织
一、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 1.确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对外开放的方针。 确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对外开放的方针。 2.过程 (1)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特” (1)经济特区(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
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
3.世贸组织的性质: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 世贸组织的性质: 界性 统一市场。 4.过程 (1)1981年 (1)1981年,中国首次派观察员列席 关贸总协定 。 (2)1986年 (2)1986年7月,正式申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 中的缔 约国地位。 约国地位。 (3)2001年12月 正式成员。 (3)2001年12月,中国成为 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
长江三角洲
浦东
闽南三角区
珠江三角洲
沿海经济开放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5年把 年把长江三角洲 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闽南 珠江三角洲、 三角区、 三角区、环勃海地区 作为沿海经济区。 作为沿海经济区。 1988年海南省成为经 1988年海南省成为经 济特区 1990年开发、开放上 1990年开发、 年开发 海浦东
(2)特点 (2)特点 ①全方位中有重点。即对所有的国家开放,但重点是 全方位中有重点。即对所有的国家开放, 西方发达国家。 西方发达国家。 ②多层次中有先后,多方面中有选择。对外开放不仅 多层次中有先后,多方面中有选择。 是经济方面的开放,而且是多方面的开放。 是经济方面的开放,而且是多方面的开放。但多方面 不等于来者不拒,全盘接受,而是有比较、有选择地 不等于来者不拒,全盘接受,而是有比较、 开放。 开放。 ③灵活性中有原则。即“谁也不得罪”,但“谁也不 灵活性中有原则。 谁也不得罪” 怕谁” 怕谁”。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一、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步骤)1. 创办经济特区(1)过程(史实):①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第一批经济特区。
②1988年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2)特点:①国家给予特区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②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
③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
④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
(3)意义:①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对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
②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从1984年开始,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4.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1988年开始在沿海和内地开放城市划定一定区域建立。
5.开发和开放浦东(1)决策时间:1990年。
(2)目的:①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
②带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3)意义:①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②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6.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加入,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标志。
【温馨提示】经济特区的“特”主要体现在特殊的经济政策,特别行政区的“特”主要表现在特殊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
【问题导思】1.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的地域分布有何特点?为什么?答案:特点:集中在东南沿海(福建和广东)。
原因:这四个地方在地理、人文条件方面具有开展对外经济活动的优势,毗邻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历史上海外交往、贸易的传统,交通便利;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可以依托,海外华侨、外籍华人众多。
►预习检测1.下列关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A.以引进外资为主B.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C.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D.以加工出口产品为主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形成时间21世纪初。
2.体系构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形成什么对外开放格局
形成什么对外开放格局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经过30多年的对外开放,我国的对外开放取得了很大进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1、全方位: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不仅对发达国家,而且也对发展中国家,对原苏联东欧地区的国家开放。
但我们对外开放的重点还是发达国家。
2、多层次:我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全国性的对外开放格局。
3、多渠道、宽领域:就是向世界市场开放,包括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务市场等。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全因球坏素化,增的急长进需超程恢出。复战任和争何发因一展素个。增国长家,如因果而想“得争到取发比展较,长就
不期能2的.忽十和视一平这届是种三可全中能球全的化会,的后战潮,争流工是。作可重以心避转免移的到”经。济建
设上来。
———《—邓岳小麓平版文《选必》修第二3》卷
二、对外开放的过程
阅读教材P58-61,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对外开放的过程,完成表格。
宁要浦西一张床, 不要浦东一间房。 宁要浦西一片瓦, 不要浦东一栋楼
220200
二、对外开放的过程
探究四:中央决定开发浦东地区是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 浦东有哪些优势条件?
邓小平曾如此解释“出牌顺序”: “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
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 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 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 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 美,是全世界。”
沈阳 秦皇岛 大连
西宁
银川
天津
石家庄
烟台
太原
青岛 济南
环渤海
兰州
西安
郑州
连云港 南京南通 合肥
长三角
成都
重庆
武汉 芜湖 上海 岳阳 九江 杭州 宁波
温州
瑞丽
昆明
河口
面
长沙 南昌 福州
贵阳
厦门
南宁
东兴 北海
广州 汕头பைடு நூலகம்深圳
珠海
湛江
闽南三角区
海南
珠江三角洲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全方位: 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
3.思想文化上: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开阔了视 野,增进了全球意识。
经济全球化所致的资本、技术、知识等要素在全 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既带来发展机遇,也给中国的经 济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环境与生态安全方面 带来挑战。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世界金融 危机、2020年新冠疫情。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并不仅仅是加入一个国际组织, 而是希望通过这个进程促进国内改革,促进国内开放。 因为加入世贸组织谈判进程实际上是国内对开放问题统 促进思想、观念的进一步解放 一思想的过程,也是对产业和国人教育的过程,教育我 们开放对我们还是有好处的。”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关税的大幅度减 让,外国产品、服务和投资有可能更多地进入 中国市场,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免不了 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我们也不应忽视伴随入 世和经济增长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东西部 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问题、国有企 业结构调整中的失业和再就业问题等。 对我国的弱势产业带来严峻的挑战,收入差 距会进一步扩大,失业问题会严重。
材料四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 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拨乱反正。 开放的可能性!
材料五 “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 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后, 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 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 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 发展不起来。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如何开放的?
(二)对外开放的深化——中国“入世” 2、中国为什么要“入世”?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 世界需要中国 巨大的潜力将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为全球 提供一个诱人的大市场。世贸组织几任总干 事先后在不同场合表达过相同的意愿:WTO亟 须中国带来新的生机和平衡。
中国加入WTO究竟有利还是不利?
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在世界还没有被完全 认可
三、如何看待对外开放?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3、【高考典例(2011·浙江文综,20) 3.调动知识:
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 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 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 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 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 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 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 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 【答题思路示范】1.提取信息: 时空信息:20世纪90年代中国南方 关联信息:证券、股票,独有 2.立意判断: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区别问题
三.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1.时间:1990年 2.目的:以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 沿岸城市。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 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 济的新飞跃。 3.有利条件: 上海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较好 地理优势 交通优势 人才和产业优势 4.成就: 浦东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 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 也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
B
经济技术开发区
概况: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 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从1988-2002 年,全国共设立了4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特点: ①以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 产品为主; ②通常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知识 密集的特点; ③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 所,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新时期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对外开放是建立在维护国家主权、平等互利基础上的;旧中国的 “开放”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的,为帝国主义侵略政策服务的。
高中历史必修2笔记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经济特区的创办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深圳、珠海试办“出口特区”2.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第一批经济特区,1988年,新增海南经济特区。
3.特区特点:国家给予较大经济管理权限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 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4.意义: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
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1. 1984年,沿海开放城市: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2. 1985年以后,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3.意义: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对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内地开发,有深远影响。
4.在开放城市中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汇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场所了解国际行情的窗口三.浦东的开发和开放1.浦东开发是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2.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开放,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3.开放体系: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标志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前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设置经济特区。
通过经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学到管理,培养人才,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实现了中国在20世纪最后20年间的历史大跨越。
总结:1.创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是我国迈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2.以经济特区为突破口,开放沿海地区,再到内地。
由点到面,由沿海到内地,我国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3.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逐步形成的?根据我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差距大的特点,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区域开放,层次递进,逐步扩大的,二十多年立,从经济特区开始,我国对外开放区域已从沿海延伸到广大内陆,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 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开放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必然选择。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形成了对外开放格局。
本文将从经济、贸易、投资、文化等多个方面,探讨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2. 经济领域在经济领域,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贸易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已经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立起了稳定的贸易关系。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和自贸区建设等政策的推进,为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不断提升,进出口商品种类日益丰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贸易体系。
2.2 跨国合作中国积极推动跨国企业在华设立公司及分支机构,吸引外资和技术引进。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也开始海外投资,走出国门参与全球竞争。
这一系列举措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在经济领域的合作,推动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2.3 双向投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DI)规模逐年扩大,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直接投资进入海外市场,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
同时,中国也吸引了大量外资投资,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
3. 文化领域在文化领域,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文化交流中国积极推动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开展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增加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外国文化走入中国,丰富了中国人民的文化生活。
3.2 教育合作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教育合作越来越频繁,包括学生交流、学术合作、师资培训等方面。
这种教育合作促进了中国教育水平的提升,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教育资源。
3.3 国际影响力中国提倡“一带一路”倡议,推动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在国际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中国的电影、音乐、文学等文化产品也逐渐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欢迎,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4. 政策与机制为了促进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创新,包括但不限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外商投资法的实施•放宽对外投资限制•简化贸易手续和流程•加强法律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这些政策和机制的实施,为中国对外开放提供了制度保障,为经济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原因(1)从历史角度而言,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关闭国门一定会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
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和吸收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加快我国的发展。
(2)从世界角度而言,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基础战略。
(3)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改革目标看,对外开放能跟踪世界先进水平,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完成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2.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1)创办经济特区:为了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1980年起,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2)设立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包括闽南三角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
(4)进一步对外开放①1992年,开发上海浦东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②从2004年以来,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引起世人关注。
(5)对外开放新格局: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
(6)作用: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性质:世贸组织是各国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
(2)标志: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
(3)意义①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和实现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契机。
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
②有力地推动了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2016·海南高考·25)1979年7月,中共中央做出决定,要求广东和福建两省“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
其直接结果是( )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设立经济特区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开展国企改革2.(2016·海南高考·24)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发布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机关重要新闻的暂行办法》,规定所有公告和公告性新闻均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
20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感悟篇
外国政要看中国
“中国的改革开放 不仅促进了本国经 济发展,提高了人 民生活水平,对世 界经济的发展也做 出了巨大贡献。”
——美国总统 乔治· 布什
“我认为中国 给世界树立了 很好的榜样 ”
——彼得· 曼德尔森
欧盟贸易委员
珠海 深圳
汕头
厦门
海南
图说成效——让历史说明一切
请用一个词语表达你对改革开放的看法
知识整合
形成过程 对外开放格 局的形成
格局特点
影响
深化 中国入世
改革开放在滨海
环境优美的居住小区
滨海一角
滨海广场
蒸蒸日上的滨海新城
改革开放在滨海
中国潍坊滨海国际风筝冲浪邀请赛
滨海迁建马来西亚馆
渔盐文化馆正式成为AA级旅游景区
第30届潍坊国际风筝会闭幕式在滨海
改革开放在滨海
人造沙滩
大学城一角
展望未来:我们未来的美好家园
卡塔尔多哈时间 2001年 11月10日18时34分,随着卡 塔尔财政经济和贸易大臣 卡迈尔槌子的落下,中国 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 成员。
中国为何要“入世”?
在经济全球化中,企业要想不被淘汰, 就必须成为狼。否则,你把自己摆在羊 的位置上,结果是只有被狼吃掉。如果 把自己变成狼,还可以拚搏一番……而 要成为狼,就必须熟悉国际竞争的规则, 按照国际惯例来竞争。如果你不去,也 不敢去了解国际竞争规则,你就永远没 有成为狼的可能! ——海尔集团总裁 张瑞敏
• (1)主张:闭关锁国 • 原因:认为中国无需与外国通商,闭关可以阻止外国侵 入,防止内外勾结 • (2)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 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 • (3)1992年,开发上海浦东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同 时也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1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代表中国政府在入世协 议上签字(2001年11月11日)
第21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4、影响
1)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 新的阶段
2)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 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加入世界第贸21易课组对织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经济特区
推进 点
范围 沿海
沿海开放城市 线
沿海开放区
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面
内地
沿边开放城市 内地省会开放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探究:知识链第接21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全方位指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我
们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同世界上所有国 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关 系。
第21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世界贸易组织
1)世贸组织含义: 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 统一市场。
2)世贸组织的原则: 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非 歧视待遇原则、互惠原则、透明度原则
第21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世界贸易组织日内瓦总部 (1995、1、1)
中国为何要第“21入课世”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 了公平的国际竞争环境;
2、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机遇; 3、有利于维护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权利; 4、有利于促进中国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
整,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促进经
济发展
第21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背景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致力于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通过促进国内与国际的紧密合作、良好互动,加强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互利共赢。
对外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从政策措施、国际合作、投资环境三个方面来分析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政策措施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促进对外开放的初步形成。
首先,全面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通过自由贸易试验区来探索更加开放、便利、高效的经济体制,吸引外资、培育新的发展动力。
另外,政府还取消了一系列负面清单,放宽外资准入限制,创造更加开放的投资环境。
此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共同发展,这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
国际合作中国在国际合作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为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倡导多边主义,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组织与机制,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同时,中国还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自贸协定谈判,为实现相互开放、共同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持。
投资环境中国的投资环境不断优化,也为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国大力推进市场准入制度改革,简化了企业注册和设立手续,加快了投资项目的审批进程。
此外,中国还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加稳定、可预期的法治环境。
这些举措都为吸引外资、扩大对外开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结论通过政策措施的推进、国际合作的加强以及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已经初显成效。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将继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开放理念,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不断深化改革,推动全球经济合作与发展,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注: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或组织立场。
必修2第21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思考:
根据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过程,你觉得它有什 么特点?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浦东新区
内地各省会 特点: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 市,从东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
海南省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逐步形成
1、经济特区(5个)
2、沿海开放城市(14个)
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烟台、上海、南通、连云港、宁波、温州、福州、 广州、湛江、北海
3、沿海经济开放区(4个)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洲地区 和环渤海湾地区
4、开放、开发浦东(1992年 ) 5、开放沿江、沿边、省会城市
闽南三角区 珠江三角洲
环渤海地区
长江三角洲
浦东
第一步:拉开序幕——1979 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广东、 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 行特殊的优惠政策。
第二步:开放经济特区— —1980年正式确立深圳、 珠海、汕头、厦门为经济 特区。
第三步:开放沿海城市— —1984年国家进一步开放 14个沿海城市。
第四步:开放沿海地区—— 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 三角洲、闽南三角区、环勃 海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区。 1988年海南省成为经济特区 ,1991年上海浦东也成为对 外开放区。
必修2第21课对外开放格局 的形成
一、对外开放格局的逐步形成 1、经济特区(5个)
(1)概念(一定区域、特殊经济Fra bibliotek策、吸引外资) (2)原因(交通、著名侨乡、海外联系) (3)影响(成功经验带来了新的开放区)
改革开放前后的深圳
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
邓小平给深圳特区的题词
珠海经济特区
汕头经济特区 厦门经济特区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四篇章 春的畅想
——开放之中国印象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 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 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 国。我们要在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 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 推向前进。 神舟七号 —— 十七大报告
1、全面理解世界贸易组织
(1)成立:1995年1月1日成立,总部设在日内瓦
(2)前身:1948年1月日生效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3)性质: 世界贸易组织实际上就是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 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
(4)入世条件:必须经过批准手续,领取 “营业执照”,方可进入这个大市场。
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因:
D
C
D
4(07 广东 单 科)邓小平l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 是,抓住有利时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 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A )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 力大减 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 D.公正合理的国际 新秩序已经建立 5我国对外开放的最主要目的是( D ) A、学习外国先进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 B、引进外资,加快发 展步伐C、扩大对外贸易,发展外向型经济 D、进一步发展 社会生产力 6、江泽民杂香港“2001· 《财富》全球论坛”开幕晚宴上说: “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更加积极地推 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中国政府体现上述 精神最主要的行动是( ) D A开放经济特区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进行国有企业改革D加入 世贸组织
(1)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 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标志 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 (3)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ppt
推进步骤 点 线
中 西 部
开放范围 沿海
面
内地
特点: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知识链接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全方位指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我
们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同世界上所有国 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关 系。 多层次 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 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 全国性的由沿海开放地带、沿江开放地带、沿边开 放地带和内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 局。 宽领域 指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 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
卡塔尔多哈时间2001年 11月10日18时34分,随着卡 塔尔财政经济和贸易大臣 卡迈尔槌子的落下,中国 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 成员。
这是中国代表 石广生在中国加入 世贸组织的议定书 上签字。
• 1948年,中国为关贸总协 定创始会员国之一 • 1981年,中国首次派观察 员列席总协定主持召开的 国际纺织贸易协议谈判会 议; • 1986年7月,中国正式申 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 缔约国地位; • 2001年11月成为世界贸易 组织正式成员。
【探究1】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我国为什么要 实行对外开放?
国 内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吸取建国以来的教训
国 际
适应当今世界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 吸收新加坡等国经济迅速发展的经验
国际
一、对外开放的原因 国内 (一)实验探索 二、对外开放的四大篇章
(一)实验探索——经济特区的设立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喀什 2、设立: 3、含义: 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 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 4、目的: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 管理经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与特点;加入世贸组织的原因。
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和挑战。
【教学方法】
1、采用设置情境,设疑引思,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由浅入深,由难到易,用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通过利用《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电脑软件,在教学中层层展示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特点。
同时指导学生注重学习历史过程中的时空结合。
3、结合课前准备的图片或音像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感受中国政府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迎接挑战,以促进经济高速发展的勇气和决心。
【教学资源】(宋休小四着重)
岳麓版实验教科书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课本及教参,自制教学课件。
flash《春天的故事》,《小平,你好》光盘片断,flash演示《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
中国入世的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楷体休小四着重)
用flash《春天的故事》导入新课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中的老人就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而他当年画的那个圈不断扩展,开放的春风绿了江南岸,又度玉门关,从南方到北方,从沿海到内地的发展中,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
讲授新课(楷休小四着重)
一、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设计思路:用深圳开放前后的两幅图片,引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对外开放”方针。
出示探究一“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分析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通过分析让学生理解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而采取的重要措施。
看视频“邓小平与改革开放”后,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一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出示探究二“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呈现出什么特点?”“当代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向列强开放通商口岸和商埠有哪些本质区别?”重点分析特区“特”在哪及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楷休五) 1、经济特区的设立
(凡是图片,不一定必须附在教学设计里,但必须提供详细出处,以下同)
20世纪70年代末的深圳,还是中国南海边的一个小渔村。
如今,它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新兴城市。
外国人称深圳是“一夜崛起之城”。
问:深圳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得益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对外开放”方针。
(课件展示)
看下面三段材料:
材料1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邓小平文选》
材料2 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着重强调:“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的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
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
”
材料3 1978年10月22日至29日,邓小平访问日本,11月5日至14日,邓小平到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访问。
世界现代科技的发达和各国利用外资带来的经济迅速发展状况,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邓小平在1979年10月的一次讲话中说:“我到新加坡去,了解他们利用外资的一些情况。
外国人在新加坡设厂,新加坡得到几个好处:一是外国企业利润的百分之三十五要用来交税,这一部分国家得了;一个是劳务收入,工人得了;还有一个是带动了它的服务行业,这些都是收入……我认为现在研究财经问题有一个立足点要放在充分利用、善于利用外资上,不利用太可惜了。
”
【探究】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分析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通过分析让学生理解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而采取的重要措施。
(播放视频“邓小平与改革开放”。
)
问:视频中反映的对外开放步骤有几步?为什么首先在深圳等四地建立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特”在哪里?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浦东
原因:(课本上,略)
经济特区实行“请进来”“引进来”策略。
2、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宋休小四着重)
【展示课件】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
(可把上个问题穿插在演示中)
提出时间
设置经济特区主要地区
特征和国家政策
意义
开放沿海城市开放上海浦东
沿海经济开放区
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开放内陆城市
开放边境城市和口岸
【探究】1、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呈现出什么特点?(宋休五着重)
2、当代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向列强开放通商口岸和商埠有哪些本质区别?(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采用设置情境,设疑引思,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用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通过利用《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电脑软件,在教学中层层展示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特点。
同时指导学生注重学习历史过程中的时空结合。
(导入下一标题)随着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我国吸引外资,向外国逐步开放我们的市场,但同时又要开拓国外市场。
“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们对外开放方针的两个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方面,缺一不可。
江泽民同志形象地说:“‘引进来’与‘走出去’是对外开放的两个轮子,必须同时转动起来。
”
二、招商引资与走出国门(宋休小四着重)
设计思路:对“走出去”战略,教师可先引导学生领会“请进来”,然后用图表适当介绍我国目前“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现状,学生搜集资料展示、介绍部分企业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概况。
20多年来,中国的对外开放主要是“引进来”。
从最开始进口消费品到后来引进设备、技术,再到引进资金、人才、管理乃至引进全套的外国企业等等。
通过以“引进来”为主的开放,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逐渐接轨,有效地利用了大量的国际资金和技术,弥补了工业化过程中资金与技术的巨大缺口,从而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
同时,中国还有效地利用了国际市场,拉动了本国经济的增长。
应当说,“引进来”战略的实施是成功的,它为我们今天实行“走出去”战略创造了条件,“走出去”战略是“引进来”战略的必然发展。
1、“引进来”战略
2、“走出去”战略
(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展示)
【教学反思】用柱状图和曲线图便于学生形象地了解经济发展的趋势。
让学生课下搜集资料,在课堂展示获得对知识的体验。
(导入下一标题)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中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
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实施“走出去”战略与加入世贸组织有着密切的联系,入世进一步强化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必要性,同时,入世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和条件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设计思路:通过图片或视频,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
分析原因,探究中国加入世贸的机遇和挑战。
感受中国政府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迎接挑战,以促进经济高速发展的勇气和决心。
1、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和发展
前身建立原则
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关于关税和贸易
(1948年1月1日)(1995年1月1日)准则的多国国际协定
2、中国加入世贸的历程
结合学生和教师课前准备的图片或音像资料,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会议,通过《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决定》,展示中国政府用了15年多的时间,坚持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申请加入世贸组织,经过数轮谈判,终于在2001年底正式成为它的一员的史实。
思考:中国为什么要加入世贸组织?
3、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
【探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将会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在历史教学中尽量运用参与式教学,把学生调动到历史教学活动中去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动脑动手,学会自己搜集、整理,运用各种历史资料,自己探究、质疑历史过程,体验历史学习过程。
小结:
战略“引进来”“走出去”
实践创设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加入世贸组织”
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初步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格局。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逐渐接轨,有效地入世进一步强化了中国企业“走出
利用了大量的国际资金和技术,弥补了工业化去”的必要性,同时,入世也为中国企业过程中资金与技术的巨大缺口,从而加快了“走出去”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和条件工业化的进程。
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必将对21世纪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履行对外承诺,这可能给中国的一些产业带来挑战和压力。
但是,我们有改革开放20年来积累的经验和一定的承受能力,我们有信心迎接这个挑战,并通过改革,变压力为动力,促进国民经济不断取得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