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格局
人教版必修二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优秀教学案例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展示我国对外开放各个阶段的经典历史事件,如深圳特区的设立、加入世贸组织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
2.结合时事政治,创设现实情境,让学生了解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的政策和面临的挑战,如“一带一路”倡议、国际贸易摩擦等。
3.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站在不同角色的立场,思考对外开放政策对其利益的影响,如政府官员、企业经营者、普通民众等。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结合教材内容,系统讲授我国对外开放的政策、历程和主要特点,如改革开放初期的特区政策、加入世贸组织等。
2.深入分析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如吸引外资、促进技术创新、拓展市场等。
3.阐述对外开放在文化、教育等领域的重要影响,如文化交流、教育合作等。
4.结合现实案例,讲解对外开放政策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如“一带一路”倡议、自贸区建设等。
4.创设讨论情境,引导学生针对具体问题展开辩论,如对外开放是否应该放弃本国利益、如何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对外开放政策的内涵和意义,如“对外开放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什么?”、“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等。
2.通过问题链的方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揭示对外开放政策的演变过程,如“为什么我国要在改革开放初期设立特区?”、“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对外开放产生了哪些影响?”等。
2.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进行综合评价,如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是否能够提出有深度的观点,是否能够倾听他人意见等。
3.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如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有哪些地方做得好,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等。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 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 第一步——经济特区的建立 1、建立 2、含义 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在这里实行与其它地区 不同的经济政策,如在吸引外资,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予 特殊待遇,以此引进外资、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 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经济特区“特”在哪里?
“特”的表现: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与管理体制 经济特区是:大陆社会主义制度下特殊的经济区域, 港澳特别行政区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高度自治地方行政区域。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环顾全球,今
天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没有一个是闭
关自守的。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
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
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
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历史的
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
发展不起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
(3)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第二步:连线——沿海城市的开放
1984年,80岁
“除现在的特 区外,以考虑 再开放几个港 口城市……”
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广 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沿海开放城市
秦皇岛
天津
大连 烟台
青岛 连云港 南通 上海 宁波 温州 厦门 深圳 珠海 广州 汕头 北海 湛江 海南
放的政策是中国的希望。
一、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
第一步“试点”
1.经济特区的建立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国家为什么选择在这些地区兴办经济特区?
1、靠近港澳,华侨多,有利于引进外资。 2、靠近沿海,交通便利。 3、广东、福建两省原有的经济基础较好。 4、资源丰富。
经济特区的建立
对外开放格局
对外开放格局对外开放格局是指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持开放态度,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并主动与其他国家及地区建立广泛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联系。
这种开放格局体现了国家或地区的包容性、广泛性和互利性,有利于提高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增强国际影响力,促进共同繁荣。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各国互相依存度加深,开放格局成为大势所趋。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的对外开放格局不仅对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巨大发展机遇。
在经济方面,对外开放促使国家与地区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合作得到加强。
中国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与签署,并大幅度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
同时,中国主动参与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合作等多边合作机制,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互联互通,为促进全球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政治方面,对外开放格局有利于各国之间的政治交流与合作。
中国主动参与国际组织与论坛,发表自己的声音和主张,积极推动国际事务的解决与决策。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繁荣提供了新的机遇。
同时,中国积极参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为解决全球性的问题作出了积极努力。
在文化方面,对外开放格局有助于国际文化交流与互鉴。
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放与推广,吸引了更多外国人士研究和学习。
中国的电影、音乐、美食等文化产品也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为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多可能。
同时,中国也积极引进外国文化,提升自身的文化软实力,推动世界各国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各方共同努力。
各国之间应加强沟通交流,建立互信,加强合作,解决争端与分歧。
同时,各国也应加强国内改革,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以更好地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总而言之,对外开放格局是国家或地区追求发展和繁荣的必由之路。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探究:思考感悟
一、加1入、W抓T住O机为遇中,国迎的接改挑革战开;放和经济 建设营2造、一深个化有改利革的,国坚际持环开境放;; 二、有利3、于发加展快科国教内,产提业升结实构力调整,充分 利用国4际、资坚源持增科强学中发国展企观业,的实竞施争力; 三、提高中国的可国持际续地发位展,参与国际贸易 新规定的制定; 四、有利于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促进 经济发展。
• 1948年,中国为关贸总协 定创始会员国之一
• 1981年,中国首次派观察 员列席总协定主持召开的 国际纺织贸易协议谈判会 议;
• 1986年7月,中国正式申 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 缔约国地位;
• 2001年成为世界贸易组织 正式成员。
基础知识掌握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外开放新阶段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及特点
(1)开放格局
经济特区
东
部
沿海开放城市
内陆省会城市
中 西
部
推进步骤 点
线
面
开放范围 沿海
内地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基础知识掌握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外开放新阶段 历史再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这是中国代表
石广生在中国加入 世贸组织的议定书 上签字。
卡塔尔多哈时间2001年 11月10日18时34分,随着卡 塔尔财政经济和贸易大臣 卡迈尔槌子的落下,中国 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 成员。
④开发开放沿江港口城市(以上海浦东为龙头)
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扩大
开放的浦东
1992年,开发上海浦东新区成为经济建设的 重点,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一、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形成的过程
①建立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金茂大厦 全国唯一一个以“金融贸易”命名和定位的开发 区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全国第一家知识产权法庭
第一个法律援助中心
第一个“110”电话报警系统 中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
第一台“999”市民救助电话
数字对比 140 120 100 数值 80 (亿) 60 40 20 0 136 95 1993年 2002年 5.53 财政收入 项目
12 外贸出口
上海,作为中国长江三 角洲城市带的中心城市, 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 大规模的城市扩张,有 步骤的城市改造,高起 点的城市建设,犹如 “法术”一样,呼唤出 一个日新月异的上海。 今天的上海,不仅处在 中西文化的交汇点上, 而且处在中国古代传统 和现代传统的交汇点上。 面对国际化、全球化趋 势,上海继续保持开阔、 雅致、精明、沉稳的城 市品格,永远向世界一 流看齐,真正成为世界 的上海。
1、十年“文革”使中国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急需恢复 发展。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并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3、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已经形成。
和
经济特区的创办
形 成
沿海经济开放地带的开辟
过 程
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经济特区的创办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988年划出海南岛为海南经济特区。 含义: 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在这实行不同的经济政策如在引 进外资、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以此引进外资、外 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它的前提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 使主权管辖,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思想文化上坚 持社会主义方向。 成果展示
公开课第12课_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探究成果
改革是立国之基,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 ‚改革开放是强国 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 开放是强国之路。
之路‛—— ——江泽民 是正确的 ‛——邓小平 中共十七大报告 国‛ ——胡锦涛
“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 中国命运的一招,不坚持社 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 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 只能是死路一条。而且必须 坚持走符合中国自身的发展 道路。‛ ——邓小平 讨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的对外开放与 建国后的对外开放有何不同?
这是中国代表 石广生在中国加入 世贸组织的议定书 上签字。
感悟身边的历史:你感觉中国
入世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哪 些变化?
手机便宜了;汽车车型多了
大家都买得起电脑了;境外游的国家多了 学中文、学外语的人多了;人民币越来越 值钱 沃尔玛和家乐福开到家门口了;和好莱坞 同步欣赏大片……
国际的名牌 进入中国…….
‚‘请进 来’与‘走出 去’是对外开 放的两个轮子, 必须同时转动 起来。
——江泽民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机遇与挑战并存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 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卡塔尔多哈时间2001年 11月10日18时34分,随着卡 塔尔财政经济和贸易大臣 卡迈尔槌子的落下,中国 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 成员。
总结历史经验: 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为什么要开放: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由于资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 生产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 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 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共产党宣言》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一、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步骤)1. 创办经济特区(1)过程(史实):①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第一批经济特区。
②1988年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2)特点:①国家给予特区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②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
③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
④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
(3)意义:①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对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
②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从1984年开始,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4.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1988年开始在沿海和内地开放城市划定一定区域建立。
5.开发和开放浦东(1)决策时间:1990年。
(2)目的:①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
②带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3)意义:①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②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6.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加入,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标志。
【温馨提示】经济特区的“特”主要体现在特殊的经济政策,特别行政区的“特”主要表现在特殊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
【问题导思】1.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的地域分布有何特点?为什么?答案:特点:集中在东南沿海(福建和广东)。
原因:这四个地方在地理、人文条件方面具有开展对外经济活动的优势,毗邻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历史上海外交往、贸易的传统,交通便利;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可以依托,海外华侨、外籍华人众多。
►预习检测1.下列关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A.以引进外资为主B.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C.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D.以加工出口产品为主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形成时间21世纪初。
2.体系构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形成什么对外开放格局
形成什么对外开放格局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经过30多年的对外开放,我国的对外开放取得了很大进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1、全方位: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不仅对发达国家,而且也对发展中国家,对原苏联东欧地区的国家开放。
但我们对外开放的重点还是发达国家。
2、多层次:我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全国性的对外开放格局。
3、多渠道、宽领域:就是向世界市场开放,包括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务市场等。
高一必修二第十三课《对外开放的格局》
2、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1984年,14个 这些城市发展经济有哪些有利条件? 3、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985年,4个 4 沿海经济开放地带的形成 5、经济技术开发区
特点: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 工出口产品
沿海经济开放区
秦皇岛 天津
青岛 连云港 长三角 南通 上海 宁波 温州 福州 厦门 深圳 珠海 广州 汕头 闽三角 北海 湛江 珠三角 海南
大连 烟台 环渤海地区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开放步骤: 经济特区 特点: 点 范围: 沿海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开放区 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沿边开放城镇
线 面 内地
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全 方 位 、 多 层 次 、 宽 领 域 的 开 放 格 局
全方位指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 多层次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 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 全国性的由沿海开放地带、沿江开放地带、沿边开 放地带和内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 局。 宽领域指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科 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
大连 烟台 环渤海地区
90年代的浦东
浦东夜景
(三)浦东地区的开发和开放
1、目的
① 以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② 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 ③ 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2、有利条件
①依靠上海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 ②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人才和产业优势。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全国第一家知识产权法庭
第一个法律援助中心
第一个“110”电话报警系统 中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
第一台“999”市民救助电话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并不仅仅是加入一个国际组织, 而是希望通过这个进程促进国内改革,促进国内开放。 因为加入世贸组织谈判进程实际上是国内对开放问题统 促进思想、观念的进一步解放 一思想的过程,也是对产业和国人教育的过程,教育我 们开放对我们还是有好处的。”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关税的大幅度减 让,外国产品、服务和投资有可能更多地进入 中国市场,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免不了 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我们也不应忽视伴随入 世和经济增长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东西部 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问题、国有企 业结构调整中的失业和再就业问题等。 对我国的弱势产业带来严峻的挑战,收入差 距会进一步扩大,失业问题会严重。
材料四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 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拨乱反正。 开放的可能性!
材料五 “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 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后, 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 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 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 发展不起来。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如何开放的?
(二)对外开放的深化——中国“入世” 2、中国为什么要“入世”?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 世界需要中国 巨大的潜力将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为全球 提供一个诱人的大市场。世贸组织几任总干 事先后在不同场合表达过相同的意愿:WTO亟 须中国带来新的生机和平衡。
中国加入WTO究竟有利还是不利?
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在世界还没有被完全 认可
三、如何看待对外开放?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3、【高考典例(2011·浙江文综,20) 3.调动知识:
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 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 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 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 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 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 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 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 【答题思路示范】1.提取信息: 时空信息:20世纪90年代中国南方 关联信息:证券、股票,独有 2.立意判断: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区别问题
三.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1.时间:1990年 2.目的:以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 沿岸城市。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 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 济的新飞跃。 3.有利条件: 上海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较好 地理优势 交通优势 人才和产业优势 4.成就: 浦东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 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 也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
B
经济技术开发区
概况: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 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从1988-2002 年,全国共设立了4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特点: ①以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 产品为主; ②通常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知识 密集的特点; ③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 所,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新时期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对外开放是建立在维护国家主权、平等互利基础上的;旧中国的 “开放”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的,为帝国主义侵略政策服务的。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 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开放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必然选择。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形成了对外开放格局。
本文将从经济、贸易、投资、文化等多个方面,探讨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2. 经济领域在经济领域,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贸易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已经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立起了稳定的贸易关系。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和自贸区建设等政策的推进,为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不断提升,进出口商品种类日益丰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贸易体系。
2.2 跨国合作中国积极推动跨国企业在华设立公司及分支机构,吸引外资和技术引进。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也开始海外投资,走出国门参与全球竞争。
这一系列举措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在经济领域的合作,推动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2.3 双向投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DI)规模逐年扩大,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直接投资进入海外市场,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
同时,中国也吸引了大量外资投资,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
3. 文化领域在文化领域,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文化交流中国积极推动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开展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增加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外国文化走入中国,丰富了中国人民的文化生活。
3.2 教育合作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教育合作越来越频繁,包括学生交流、学术合作、师资培训等方面。
这种教育合作促进了中国教育水平的提升,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教育资源。
3.3 国际影响力中国提倡“一带一路”倡议,推动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在国际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中国的电影、音乐、文学等文化产品也逐渐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欢迎,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4. 政策与机制为了促进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创新,包括但不限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外商投资法的实施•放宽对外投资限制•简化贸易手续和流程•加强法律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这些政策和机制的实施,为中国对外开放提供了制度保障,为经济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原因(1)从历史角度而言,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关闭国门一定会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
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和吸收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加快我国的发展。
(2)从世界角度而言,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基础战略。
(3)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改革目标看,对外开放能跟踪世界先进水平,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完成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2.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1)创办经济特区:为了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1980年起,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2)设立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包括闽南三角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
(4)进一步对外开放①1992年,开发上海浦东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②从2004年以来,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引起世人关注。
(5)对外开放新格局: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
(6)作用: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性质:世贸组织是各国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
(2)标志: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
(3)意义①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和实现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契机。
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
②有力地推动了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2016·海南高考·25)1979年7月,中共中央做出决定,要求广东和福建两省“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
其直接结果是( )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设立经济特区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开展国企改革2.(2016·海南高考·24)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发布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机关重要新闻的暂行办法》,规定所有公告和公告性新闻均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经济特区概念
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是中国利用
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走向国际市场的一个特殊 渠道。我国设置的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它的 前提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 完全行使主权管辖,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在思想文化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思考:经济特区的 “特” 体现在哪里?
• 一、土地改革(1950-1952) •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
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 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 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 • 特点:采取经济上保护富农、政治上中立富农的 政策。 • 核心内容: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 有制。 • 结果: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 村生产力,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 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级性,给社 会主义建设带来严重困难。
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 取得突破。全国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 要形式的责任制,废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 社旧体制。
• 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经 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
二、农业合作化
• 1953年,国家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选,从 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 产合作社,由低级向高级发展。1955年,政府加 快了农业合作化的步伐,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 潮。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 主义改造。
• 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 核心内容:将土地等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五、国家对特区建设实行特殊政策倾斜,如,增加银行信贷资金, 新增财政收入、外汇收入全部留用,特区进口基本建设所需的物资 免征关税等。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历史素材
必修2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导与练[重点讲解]一、浅谈我国对外开放的背景、原因、意义及其基本经验对外开放:一方面是指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另一方面是指放宽政策,放开或者取消各种限制,不再采取封锁国内市场和国内投资场所的保护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
1.背景〔1〕国际方面,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形势走向缓和。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相继实现了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
在经济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世界发展的趋势说明,任何国家的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发展,绝不能割裂国际间的联系,而只能积极地利用这种关系为本国的发展来进行服务。
亚洲“四小龙〞等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对中国很有借鉴意义。
这些都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准备了难得的国际环境,为创办特区提供了机遇。
〔2〕国内方面,经过“十年动乱〞的破坏,国民经济已到了崩溃的边缘。
粉碎“四人帮〞后,广大人民对多年的阶级斗争已深恶痛绝,人心思治,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做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
1978年和1979年,先后访问了日本和美国。
面对西方高速发展的经济,在深感中国已经落后的同时,他深刻地认识到:“环顾全球,今天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没有一个是闭关自守的。
对外开放的政策是中国的希望。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通过对外开放,迅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被写入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文件。
2.实行原因实行对外开放是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的必然结果;实行对外开放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客观要求;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实行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条件;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壮大,都必须把自己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对外开放新格局如何增强国际影响力
对外开放新格局如何增强国际影响力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
对外开放已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而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则对于增强国际影响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对外开放新格局意味着更加全面、深入和多元化的开放模式。
这种新格局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贸易和投资领域,而是涵盖了更广泛的范畴,包括创新合作、人文交流、绿色发展等多个方面。
首先,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新格局推动了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与便利化。
通过降低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各国之间的商品和服务能够更加自由地流通。
这不仅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增长,还加强了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整合。
例如,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了贸易和投资的双向流动。
众多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不仅带动了国内技术和产品的输出,还学习和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
同时,吸引外资的政策不断优化,为外国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公平的竞争环境,进一步增强了国际投资者对我国经济的信心。
其次,创新合作成为对外开放新格局中的关键一环。
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
各国通过加强在科研、技术开发等领域的合作,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攻克全球性的难题。
例如,在新能源、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国际合作项目日益增多。
各国科研人员共同努力,加快了技术创新的步伐,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这种创新合作不仅提升了各国的科技实力,还为解决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疾病防控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再者,人文交流在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的交流活动增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通过举办文化节、艺术展览、学术交流等活动,不同国家的文化得以展示和传播,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教育领域的合作也日益频繁,学生和学者的国际交流项目不断增加,培养了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
必修2第21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思考:
根据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过程,你觉得它有什 么特点?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浦东新区
内地各省会 特点: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 市,从东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
海南省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逐步形成
1、经济特区(5个)
2、沿海开放城市(14个)
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烟台、上海、南通、连云港、宁波、温州、福州、 广州、湛江、北海
3、沿海经济开放区(4个)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洲地区 和环渤海湾地区
4、开放、开发浦东(1992年 ) 5、开放沿江、沿边、省会城市
闽南三角区 珠江三角洲
环渤海地区
长江三角洲
浦东
第一步:拉开序幕——1979 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广东、 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 行特殊的优惠政策。
第二步:开放经济特区— —1980年正式确立深圳、 珠海、汕头、厦门为经济 特区。
第三步:开放沿海城市— —1984年国家进一步开放 14个沿海城市。
第四步:开放沿海地区—— 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 三角洲、闽南三角区、环勃 海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区。 1988年海南省成为经济特区 ,1991年上海浦东也成为对 外开放区。
必修2第21课对外开放格局 的形成
一、对外开放格局的逐步形成 1、经济特区(5个)
(1)概念(一定区域、特殊经济Fra bibliotek策、吸引外资) (2)原因(交通、著名侨乡、海外联系) (3)影响(成功经验带来了新的开放区)
改革开放前后的深圳
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
邓小平给深圳特区的题词
珠海经济特区
汕头经济特区 厦门经济特区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四篇章 春的畅想
——开放之中国印象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 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 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 国。我们要在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 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 推向前进。 神舟七号 —— 十七大报告
1、全面理解世界贸易组织
(1)成立:1995年1月1日成立,总部设在日内瓦
(2)前身:1948年1月日生效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3)性质: 世界贸易组织实际上就是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 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
(4)入世条件:必须经过批准手续,领取 “营业执照”,方可进入这个大市场。
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因:
D
C
D
4(07 广东 单 科)邓小平l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 是,抓住有利时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 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A )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 力大减 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 D.公正合理的国际 新秩序已经建立 5我国对外开放的最主要目的是( D ) A、学习外国先进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 B、引进外资,加快发 展步伐C、扩大对外贸易,发展外向型经济 D、进一步发展 社会生产力 6、江泽民杂香港“2001· 《财富》全球论坛”开幕晚宴上说: “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更加积极地推 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中国政府体现上述 精神最主要的行动是( ) D A开放经济特区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进行国有企业改革D加入 世贸组织
(1)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 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标志 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 (3)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对外开放格局-高考政治知识点
对外开放格局-高考政治知识点
对外开放格局一、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具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特点。
(1)全方位,是指对所有国家开放。
(2)多层次,就是根据经济开放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的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逐步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开放。
(3)宽领域,是指我国的对外开放不仅限于经济领域,还包括文化、科技、教育等多领域的开放。
二、对外开放的格局的初步形成
1、经济特区的设立;
1)五个经济特区的设立及其经济优势①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
②地处沿海,交通便利③是著名的侨乡,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有利于吸引侨资④资源丰富
2)经济特区创办的作用和影响①经济特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②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窗口”,起到辐射、示范和带动的作用2、放14个沿海城市
3、个经济开放区和以浦东为龙头的长江沿岸城市
4开放省会城市,沿江城市,沿江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景不同:
当今的开放是在我国主权独立、国力 增强的情况下主动进行的,旧中国的 开放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 的被动开放。
基础不同: 旧中国的开放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
而今天的开放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 础上。 指导思想不同:当今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一
前提,在旧中国这一点是无从谈起 的。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为中国经济创造了公平的国际竞争环境;
2.可以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机遇;
3.有利于维护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权利;
4.世界市场对中国的开放,将使中国享有各国开 放市场带来的机会和好处,利用国内、国际两种 资源开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全面参与国际竞 争,加快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与狼共舞!
2.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实际上就是各国之间从
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
世界贸易组织日内瓦总部
4.中国复关及入世大事记
1948年,中国政府签署关贸总协定,成为关贸总协定缔约国。 1950年,台湾当局宣布退出关贸总协定。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正式提出申请,恢复中国在 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国地位。
开放的浦东
1992年,开发 上海浦东新区 成为经济建设 的重点,成为 中国进一步对 外开放的标志。
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最 早 的 浦 江 两 岸 照 片
“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
金茂东方陆明家珠浦嘴东金开融发贸区南易浦区大桥 大 厦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塔城 伊宁
黑河 满洲里
C.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D.促进了对外交流
结合上述资料回答: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如何形成 的,有何特点?
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如何形成的?有什么特点?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 城市
沿海经济 开放区
开放浦东
内地
特点:从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沿海、沿边、沿江、 内陆中心城市扩展,逐渐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 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格局
思考: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 用。那么,当今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 “开放”有哪些区别呢?
2.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C )
①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②经济特区的设立 ③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④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A. ①② ③ ④B. ① ③② ④C. ②① ③ ④D. ④ ②① ③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设立了四个市级经济特区,
分别在下列哪几个省(
C)
A.广东 B.广东.广西 C.广东.福建 D.广东.浙江
2001年11月10日,在多哈召开的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级 会议,审议并表决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3.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因:
龙永图 妙喻:WTO与卖菜的小贩
如果我们只是一般性地参加世界经济,那不遵守世界规 则也可以,就像担着菜篮卖小菜的那种小贩,尽管市场就在 那里,你也可以不进入市场,可以不遵守工商部门的规则, 看到工商管理干部来了就赶快跑。但如果要进入世界经济的 主流,想把生意做大,卖肉、卖鸡、卖菜,你就要进入市场, 要成为市场中有头有脸的人物,就得在市场里建一个铺面, 就得遵守市场的规则,甚至还得与工商部门建立好的关系。 而且这个时候你不按照规则办事也不行,跑也跑不了,跑了 和尚跑不了庙。
②世界需要中国。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巨 大的需求潜力将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为全球提供一个诱 人的大市场。世贸组织几任总干事先后在不同场合表达过 相同的意愿:WTO亟须中国带来新的生机和平衡。
5.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意义:
讨论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 织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中国融入世界。
在经济全球化中,企业要想不被淘汰,就必须成为狼。 否则,你把自己摆在羊的位置上,结果是只有被狼吃掉。如 果把自己变成狼,还可以拚搏一番……而要成为狼,就必须 熟悉国际竞争的规则,按照国际惯例来竞争。如果你不去, 也不敢去了解国际竞争规则,你就永远没有成为狼的可能!
——海尔集团总裁 张瑞敏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的弱势产业带来压力和严峻的挑战。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关税的大幅度减让,外国产品、服 务和投资有可能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一些产品、企业 和产业免不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长春 珲春
乌鲁木齐
西宁
呼和浩特 秦皇岛
银川
大连
天津 烟台 青岛
环渤海地区
拉萨
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沿边开放城市
万县 重庆
连云港 南通 长三角
宜昌 武汉
上海
九江 温州 宁波
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瑞丽
沿海经济开放区 沿海开放城市
长沙
福州
贵阳
厦门
昆明
深圳
河口
东兴 珠海 广州 北海 湛江
汕头
闽三角
珠三角
经济特区
海南
思考探究
今天的深圳市
深
珠
圳
海
汕头
厦门
海南
2.沿海开放城市——线
• •
上大 宁秦 温天 福烟 广青 湛连 北南
港口城市
天津市
烟台市
港口城市 连云港港口
南通市
港口城市
上海市
上海浦东区国际航运金融大厦
港口城市
温州市
福州市
3.经济开发区——面
环渤海地区
夏漳泉三角区
长江三角洲
浦东
珠江三角洲
4.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扩大
■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春天的故事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 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 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雷啊唤醒了长天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3、老人1979年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A
A、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B、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C、促进深圳与香港经贸关系发展中国家
D、在珠江流域在国引进外资
划出一块地方叫做特区,陕甘宁就 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 杀出一条血路来.
经济特区:
定义: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经济
解读:不遵守世界规则,就无法发展;不发展,就 落后;落后就会挨打。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因:
①中国需要世界。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 开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发展中国 家若不想长期落后、被动挨打,就必须顺应潮流,积极融 入经济全球化。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不仅有分享经济全球 化成果的权力,还能够参加制定有关规则,在建立国际经 济新秩序中把握主动权。可以加快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 增强国力。
4.下列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 D )
①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②有助于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③给中国带来压力和挑战 ④总体上弊大于利
A. ①② ③ ④ B. ② ③ ④ C. ①② ④ D. ①② ③
5.对外开放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B )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B.社会主义制度发生了变化
课堂小结
经济特区 与经济开
发区
对 新外 阶开 段放
1980年,5个特区。
1984年,14个开放城市 全方位 多层次
和沿海经济开放区。 宽领域
1990年,上海浦东。 机遇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挑战
练一练
1.经济特区的“特”是指( A )
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 B.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 C.特殊的地理位置 D.特殊的经济发展速度
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
目的:为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的
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特”: 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
面.
一、经济特区与经济开放区 1.经济特区——点 建立: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海南
原因
1.对外交通的要道 2.侨乡3历史传统昔日的边陲小镇——老深圳(1982年)
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卡塔尔多哈时间2001年 11月10日18时34分,随着卡 塔尔财政经济和贸易大臣 卡迈尔槌子的落下,中国 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 成员。
这是中国代表 石广生在中国加入 世贸组织的议定书 上签字。
什么是世界贸易组织?其基本的组 织原则有哪些?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1月1日, 总部设于日内瓦。它的前身是关税及贸 易总协定。该组织有一个大家共同制定、 共同遵守的关于关税和贸易准则的多边 国家协定。这一市场规则包括国民待遇 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非歧视待遇原 则、互惠原则和透明度原则。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 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 啊,中国,中国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1、“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
天”指的是: A
A、改革开放
B、科教兴国
C、“文革”的结束
D、包产到户
2、歌曲中的一位老人是指:C
A、周恩来 B、毛泽东 C、邓小平 D、江泽民
1997年,中国与新西兰就加入世贸组织达成双边协议, 新西兰是第一个与中国结束双边谈判的西方国家。 1999年,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双方达成双边协议。 结束了中美长达14年之久的艰难入世谈判。
2000年,中国与欧盟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达成协议。
2001年9月,中国与墨西哥结束了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 织的谈判,中国全部完成了与世贸组织成员国的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