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三、课外古诗词诵读-长沙过贾谊宅
《长沙过贾谊宅》教案
最新精品《长沙过贾谊宅》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长沙过贾谊宅》,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诗文的基本内容,理解诗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1.2 教学内容《长沙过贾谊宅》诗文内容、作者贾谊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诗文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长沙过贾谊宅》诗文的理解和赏析,作者贾谊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的掌握。
2.2 教学难点诗文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和艺术特色的解读。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辅助教学,以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简介贾谊和《长沙过贾谊宅》;步骤二:朗读诗文,理解诗文内容;步骤三:分析诗文,解读诗文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步骤四:讨论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4.2 时间安排课时:1课时(45分钟)第五章:课后作业与评价5.1 课后作业5.2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分组讨论三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第六章:教学拓展与延伸6.1 教学拓展引导学生了解贾谊的其他作品,如《过秦论》、《吊屈原赋》等,比较其风格和主题,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
6.2 教学延伸组织学生参观贾谊故居,实地了解贾谊的生活环境和历史背景,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人物的直观认识。
第七章:教学反思与改进7.1 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学生的参与度、教学内容难易程度的把握等,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7.2 教学改进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如增加互动环节、调整教学节奏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八章:教学资源与资料8.1 教学资源推荐学生阅读与贾谊和《长沙过贾谊宅》相关的书籍、学术论文和其他教学资源,以便学生深入研究。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长沙过贾谊宅》教案
《长沙过贾谊宅》教课方案一、教课目的1、学生经过本节课学习,掌握和累积咏史诗这一题材的常有内容和感情。
2、掌握解读诗歌的五个切进口,全方向理解诗歌中表露出来的怜“君”也是怜已,伤先人也是伤自己的感情。
二、教课重难点要点:理解刘长卿诗中借怜贾谊来自怜,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咏史诗这一类诗歌的内容和感情。
难点:怎样经过题目、作者、题材、意象等要素读懂诗歌,领会诗歌中传达出来的感情。
三、教课课时:1课时四、教课过程(一)导入古诗词阅读能够说是语文学习中间最难的部分,很多高三学生在经过一年系统的学习以后,关于诗歌阅读仍旧不知从何下手。
诗歌阅读难,原由之一是我们此刻读得少,累积少,自然乍一接触就感觉隔阂,没法理解,诗句读不通,感情掌握不到。
但若是我们读时多花点心思,或许说试试全方向地去掌握理解,古诗词真没有那么难!我们不如来看看今日要学习的这首七言律诗,“五言长城”刘长卿所写的《长沙过贾谊宅》。
此后读诗,我们不如试试从以下五个角度来看,题目、作者、说明、题材和意象。
(二)解题目题目长沙过贾谊宅,“过”是拜见的意思,“长沙”和“贾谊宅”点了然地址,同时“贾谊”也点了然意象。
解读题目,我们能够初步感知诗歌大概的内容,在长沙拜见了往日贾谊居住的宅子,凭吊了贾谊。
(三)明题材怎样明确这首诗是咏史诗呢?明确:一是由诗歌的题目所指向的内容能够初步确立这首诗的内容是咏史诗。
二是由这首诗处于咏史诗这一个板块内容,这也可初步判断。
咏史诗的一个最重要特色是,所咏对象是古的,所抒感情是今的。
(四)知作者刘长卿,唐朝诗人。
字文房。
宣城(今属安徽)人,一作河间(今属河北)人。
年青时在嵩山念书,玄宗天宝中登进士第。
后因事冒犯,贬为岭南的南巴尉。
由于性格刚强,冒犯了鄂岳察看使吴仲孺,被诬为贪赃,再次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
兴元元年(784)和贞元元年(785)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盘据称王,与唐王朝军队在湖北一带激战,刘长卿即在此时走开随州。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 长沙过贾谊宅》_0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独立学习,准确理解本首诗的意思。
2、通过层层诵读方法的指导,初步感受诗人的情感。
3、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咏月诗词大比拼
(出示一轮明月图片)师:各位同学,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
思亲。
中秋佳节,良辰美景,让我们对月怀远,望月诉情。
面对一轮
明月,我们会不由的吟诵……
二、诵读古诗
1、师生共同板书诗题,读题。
2、指名读题,要求读准诗题每一个字音,读出诗题的节奏。
3、自由读诗两遍,要求读准诗句中每一个字音,读得字正腔圆。
4、自由读诗两遍,要求读顺诗句,读出五言的音律节奏,读得有板有眼。
三、诵读第二环节:原汁原味地读
师:同学们,读古代的诗词,不但要把它读得准确、读出节奏,要要
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
诗有它的平仄规律,我们按照平仄的规律来读,就能读出一定的味道。
1、教师范读“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两遍,让学生体会两遍的不同,并感受哪一遍更有味道。
2、指导学生按平仄的读音规律(平长仄短)来读诗。
四、诵读第三环节:入情入境地读
1、学生默读古诗,并借助注释和背景介绍了解诗的大意。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长沙过贾谊宅》优质课教案_2
2《长沙过贾谊宅》教案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刘长卿(709-约780),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
天宝间登进士第,肃宗时为长洲(今属江苏)尉,摄海盐令,因事下狱,贬为潘州南巴尉(今广东电白)。
后为转运使判官、淮西转运留后。
被诬,贬睦州(今浙江建德)司马,迁随州刺史,死于任上。
世称刘随州,有《刘随州集》。
刘长卿的诗多写个人穷愁不遇,为大历诗风主要代表,与钱起并称“钱刘”。
善写五律以“五言长城”自负,宋范希文《对床夜语》说“李杜之后,五言当学刘长卿、郎士元”。
此诗作于诗人被贬经过长沙之时。
2.基本解读这首诗写诗人经过长沙贾谊旧宅时的悲凉心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情怀。
(主旨)第1联感慨贾谊悲凉的命运。
第2联写贾谊故宅萧条冷落的景象。
第3联以双关手法写出贾谊和自己多舛的命运。
第4联诗人表面是写对贾谊命运的感慨,实际上是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语。
首联“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感慨贾谊悲凉的命运。
“谪宦”,贬官生涯。
“栖迟”,如鸟儿那样敛翅歇息。
这里比喻贾谊惊惶不安、佗傺[佗傺:tuóchì失意]失意的谪宦生涯。
三年谪宦生涯,换来的只是“万古”留悲,多么凄楚沉重的遭遇!以一“悲”字,定下全篇忧郁凄怆的基调,切合贾谊的一生,更能让人联想到刘长卿自己贬谪的悲苦命运。
颔联“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写贾谊故宅萧条冷落的景象。
“秋草”、“寒林”、“人去”、“日斜”,均是令人伤感的意象,渲染了贾谊宅的环境凄清。
如此凄清的环境,诗人还要去“独寻”,正是诗人与贾谊有共同悲苦命运而引发的共鸣。
“寒林”和“日斜”,既是诗人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处境。
“空见”,感慨如贾谊这样治国贤才已再不可见,表达了诗人无可奈何的痛苦和怅惘心情。
这两句还化用了贾谊《鵩[fú]鸟赋》中的句子:“庚子日斜兮,鵩集余舍”、“野鸟入室兮,主人将去”。
贾谊在长沙时,看到古人认为不祥的鵩鸟,深感自己之不幸。
《长沙过贾谊宅》教案
最新精品《长沙过贾谊宅》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长沙过贾谊宅》这首诗;(2)了解作者贾谊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分析并欣赏诗歌中的意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欣赏诗歌,提高审美能力;(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长沙贾谊宅的深厚情感,体会历史沧桑感;(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人文关怀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2. 诗歌中的意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分析;3. 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 诗歌的深层含义和主旨的把握;2.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运用;3. 对作者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解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诗歌全文、作者简介、相关图片等;2. 学生准备教材和笔记本,提前预习诗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贾谊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长沙过贾谊宅》的背景意义。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诗歌,解决字词翻译和理解问题,结合注释和工具书,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详细讲解,解读诗歌的深层含义和主旨。
5. 欣赏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诗歌,提高审美能力,并对诗歌进行批判性评价。
6. 情感体验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体验诗歌中的情感,感受作者对长沙贾谊宅的深厚情感。
8. 布置作业学生课后背诵诗歌,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9. 反馈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鼓励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
10. 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价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学生反馈等多种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长沙过贾谊宅 教案-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核心素养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长沙过贾谊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1.掌握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
2.诵读并默诗歌《长沙过贾谊宅》,理解诗词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3.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核心素养:文化自信︰探寻“咏史怀古”诗丰富的文化意蕴,感受古代文人的人文情怀和责任意识。
语言运用︰结合注释疏通诗句,能正确理解诗文,丰富知识储备,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思维能力∶掌握和积累怀古咏史诗这一诗歌题材的分类、情感、表现手法和鉴赏方法。
审美创造:悟诗的意境,提升审美能力,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怀古咏史诗是诗人通过对史迹、史事的咏叹,抒发其内心复杂的情感的诗歌。
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余秋雨【了解作者与背景知识】(教师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情感)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
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
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
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
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
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写作背景:此诗的内容,与作者的迁谪生涯有关。
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
诗当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诗人只身来到长沙贾谊的故居。
类似的遭遇,使刘长卿伤今怀古,感慨万千,而吟咏出这首律诗。
【听范读】(播放范读音频)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qīng)(唐)三年谪(zhé)宦(huàn)此栖(qī)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xié)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báo),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lián)君何事到天涯。
【学生朗读】1、读准节奏2、读出感情3、抽生朗读4、全班齐读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唐)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长沙过贾谊宅》教案
教案设计:《长沙过贾谊宅》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诵读并理解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汇与意象,了解刘长卿及其诗歌风格。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内涵与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感受诗人对历史人物贾谊的同情与自我感慨,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与人文关怀。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诗歌原文、注释、配图、背景音乐)•刘长卿生平及创作背景资料•贾谊生平及历史贡献简介•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卡•古筝或轻柔背景音乐播放设备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活动设计:播放一段描绘长沙古城风貌的视频,配以古筝曲《平沙落雁》,营造历史沧桑与人文情怀交织的氛围。
•教师引导:“同学们,长沙,这座古城见证了无数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积淀。
今天,我们将跟随唐代诗人刘长卿的脚步,走进他笔下的《长沙过贾谊宅》,去感受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自我情感的抒发。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约10分钟)•多媒体展示:简要介绍刘长卿的生平、文学成就及创作《长沙过贾谊宅》时的历史背景(刘长卿仕途不顺,被贬谪至江南,途经长沙,凭吊贾谊故居)。
•教师讲解:强调刘长卿诗歌中深沉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以及贾谊作为西汉初年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的生平与贡献,为理解诗歌情感铺垫。
三、初步感知(约10分钟)•朗读指导:教师先示范朗读,注意节奏、停顿与情感表达,随后学生跟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自读感悟:学生自由朗读,尝试理解诗意,标记不懂的字词。
•小组互助:分组讨论,解决字词障碍,每组推选代表分享学习成果。
四、深入解读(约25分钟)•意象分析:o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描绘贾谊被贬长沙的凄凉境遇与后世对他的哀怜。
o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以秋草、寒林、斜阳等意象,营造一种荒凉、凄清的氛围,反映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o汉文有道恩犹薄,贾谊何才吊屈平:借古讽今,表达对朝廷不公的愤慨与对贾谊才华的惋惜。
《长沙过贾谊宅》优秀教学设计
《长沙过贾谊宅》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长沙过贾谊宅》是统编本九年级上册的一首课外古诗。
这首古诗是新选入人教版教材的,因此不仅对于学生而且对于老师而言,都是较为生疏的诗歌,加之其为怀古诗,难度就更大了。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多读,在多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再辅以作者经历和写作背景的介绍,深入地体会诗情。
【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默读等方式,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2.通过知人论世,分析文本,感知诗人情感。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赏析诗歌的习惯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1.通过诵读、默读等方式,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2.通过知人论世,分析文本,感知诗人情感。
【教学设计】一.导入余秋雨: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一首怀古诗——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
二.诵读1.教师配乐范读2.学生自由练读3.指名朗读,学生点评4. 教师总结后生齐读过渡语:诵读情感不充沛,大体是因为我们对诗歌的内容、意思不了解,对诗人的情感体会不充分所致。
因此赏读诗歌首先必须要明诗意!三.解读1. 让学生将老师标注出来的诗歌中的重难点字词句借助注释和思考解释出来。
2. 让学生在解读出重难点字词句的基础上,将诗歌改写成现代汉语。
并标注出疑难。
3. 齐诵诗歌大意:贾谊被贬长沙居留三年,千年万代只留下他的悲哀。
人去后满院秋草衰枯,寒林里只见夕阳缓缓斜倾。
汉文帝重才,恩德尚且淡薄;湘江水无情,凭吊又有谁知?江山沉寂,草木摇落,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四.品读1. 让学生默读思考后回答问题: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拜访贾谊宅第时心情的是哪个字?明确:悲(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调:悲怆忧愤。
)2. 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批文悟情,从文本中探寻答案)诗人因何而悲?3. 小组代表发言,展示讨论成果。
4. 教师点评并总结:首联:交代贾谊身世遭遇,贬谪三年,如鸟敛翅,政治失意,郁郁而终,万古留悲。
《长沙过贾谊宅》教案
最新精品《长沙过贾谊宅》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长沙过贾谊宅》。
(2)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了解贾谊的生平和作品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升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贾谊的敬仰之情,培养爱国情怀。
(2)学会关注历史人物,了解历史文化。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歌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贾谊的生平和作品背景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某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诗歌意境的体会。
3. 对贾谊思想观点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2. 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3. 采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简要介绍贾谊的生平和作品背景。
1.2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感受诗歌意境。
2. 诗歌解析2.1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3. 深入学习3.1 教师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歌的内涵。
3.2 学生展示小组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4. 拓展延伸4.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人物,了解历史文化。
4.2 学生分享自己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和看法。
5. 课堂小结5.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5.2 学生反馈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6. 课后作业6.1 背诵诗歌。
6.2 深入研读贾谊的其他作品,了解其思想观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方面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3. 知识测试:通过课后测试或课堂提问,检验学生对诗歌内容、贾谊生平及其作品背景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反馈,以及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
九年级语文上册《长沙过贾谊宅》优秀教案-通用9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长沙过贾谊宅》优秀教案-通用9篇九年级语文上册《长沙过贾谊宅》优秀教案共九--第1篇教学设想:这首词作于1936年2月初,当时毛泽东率部准备渡河东征。
在到达清涧袁家沟后,他亲赴黄河畔观察地形,目睹北方雪后风光,俯瞰北国大好河山,于是挥毫泼墨绘出这壮丽的画卷。
毛泽东在此词中塑造的形象巨大。
那起伏的群山,隆起的高原,不仅在舞动,在奔驰,有着进取、挑战的姿态和意志,要与高远、阔大、威严而神秘的“天公”比试高低,而且似乎胜利了。
这里有作者“自我”的美的形象。
给人以豪迈感和崇高感。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似排山倒海,充分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空前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心。
而真正的风流人物,只能是无产阶级及其领导的全体人民。
充分显示了我国人民创造世界历史的伟大动力。
教学目的:1.了解词的内容,理解词的内涵。
2.领会词人的伟大胸襟、坚定的信念,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感情。
教学重点:词的思想内容、精妙的语言教学难点:词的意境的理解教学方法:1. 朗读法:豪放的诗风容易引起学生的情绪,通过朗读可以调动学生的激情,产生良好的课堂气氛2. 探讨法:将一些重点知识拿来探讨,教师从旁引导,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课时安排: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毛泽东是一位古典诗词的爱好者,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
”今天我们学习《沁园春雪》。
二、听范读,正读音,感受气势。
1.教师范读,请学生听准每个字音。
2.检查字音沁qigrave;n 数风流人物shǔ 折腰zheacute; 思汗haacute;n 今朝zhāo三、诵读课文,理解词意。
1.大家看上阕写了什么内容?讨论并归纳:上阕主要描写北国雪景。
2.哪个字在上阕中起到了引出主要内容的作用?讨论并归纳:“望”字。
在古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
一般上下阕各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领字。
3.那么,“望”字在文中领起了哪几句话?作者抓住哪些具体的事物来写的?讨论并归纳:从“长城内外”到“试比高”。
初中语文教案《月夜忆舍弟》《长沙过贾谊宅》
初中语文教案《月夜忆舍弟》《长沙过贾谊宅》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3)分析两首诗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两首古诗。
(2)学会欣赏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3)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
(2)了解古代文人的忧国忧民之心,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3)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诗中隐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2)诗人情感的表达和内涵的解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诗人杜甫和贾谊的生平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两首古诗,感受诗的韵律和意境。
(2)让学生结合诗文注释,理解诗的基本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诗人的情感。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的主题思想。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两首古诗。
3.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赏析和解读。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情况的评价。
2. 学生对古诗内容理解和主题思想把握的评价。
3. 学生合作探讨和情感体验的评价。
4.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的评价。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2. 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造富有感染力的学习氛围。
3. 采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对比两首诗的异同,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第3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长沙过贾谊宅》教案-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举例:诗句“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中的“谪宦”、“栖迟”等词汇,以及诗句的对仗、平仄等。
(3)诗词鉴赏:分析《长沙过贾谊宅》的艺术特色,如意境、情感、结构等,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举例:诗中通过描绘贾谊宅的荒凉、萧瑟,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友人的哀思,展现了诗歌的意境美。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长沙过贾谊宅》这一古诗词。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过怀念朋友或感慨时光的经历?”这个问题的答案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诗歌主题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人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长沙过贾谊宅》的创作背景、主题和艺术特色。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古诗词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欣赏和运用古诗词。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学习《长沙过贾谊宅》,我发现学生们在诗词鉴赏、创作方面有着不错的表现,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2.教学难点
(1)古诗词阅读能力:学生对于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有限,对于一些生僻字词、句式结构难以理解。
举例:诗句中的生僻字词、古文句式等,如“谪宦”、“栖迟”等字词,以及诗句的对仗、平仄等。
解决方法:教师需对生僻字词进行解释,对句式结构进行剖析,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
(2)诗词意境的感悟:学生对于古诗词的意境理解存在一定难度,难以把握诗人的情感。
《长沙过贾谊宅》教案
最新精品《长沙过贾谊宅》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长沙过贾谊宅》诗歌。
(2)了解唐代诗人杜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把握其诗歌风格。
(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表达技巧和情感抒发。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诗人的文化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
2. 诗歌中的意象分析和表达技巧。
3. 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隐含的含义和深层次的情感。
2. 古典诗歌的鉴赏方法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杜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的意象、表达技巧和情感抒发。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2)解读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们的收获。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背诵《长沙过贾谊宅》诗歌。
2. 写一篇关于《长沙过贾谊宅》的鉴赏essay,分析诗歌的意象、表达技巧和情感抒发。
3.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杜牧的其他诗歌作品,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合作讨论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3. 课堂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思考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秋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长沙过贾谊宅》说课稿
秋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长沙过贾谊宅》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长沙过贾谊宅》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一首课外古诗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为纪念西汉文学家贾谊而作,描绘了贾谊住宅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贾谊的敬仰之情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富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古文基础,对古代文学常识和诗词鉴赏技巧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本诗,学生需要进一步掌握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以及诗中的意象、情感和手法等。
此外,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品味诗句,领悟诗的意境,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杜甫和贾谊的生平,掌握诗的基本内容,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贾谊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提高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诗的基本内容、意象和情感。
2.难点:诗句的深入品味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诗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杜甫和贾谊的生平,引导学生了解诗的背景。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的基本内容,体会诗的意境。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诗句。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总结诗的主题和手法。
5.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诗的内容,发挥想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6.审美鉴赏: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手法,引导学生培养审美情趣。
7.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的主题和情感。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长沙过贾谊宅》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长沙过贾谊宅》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理解《长沙过贾谊宅》的文学价值和历史背景。
2. 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诵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 学习分析诗歌的意象、情感和结构,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刘长卿对贾谊的怀念之情,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
2. 通过诗歌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人文关怀。
二、教学重点(一)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1. 诗歌的主旨和情感基调。
2. 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二)诗歌语言的鉴赏1. 诗歌中的生字生词及其用法。
2. 诗歌的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一)诗歌深层含义的挖掘1. 理解诗歌中隐含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2. 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及其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二)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1.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诗歌。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引入主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贾谊是谁吗?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贾谊的身份和贡献,激发他们对课文背景的兴趣。
接着,简要介绍贾谊作为西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那么,刘长卿又是谁?他为什么会写这首诗来怀念贾谊?继续提问,引导学生关注刘长卿的身份和创作动机。
简要介绍刘长卿是唐代的诗人,他的诗歌多表达了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2. 背景介绍,铺垫情感(1)贾谊被贬长沙,他的心情是怎样的?我们能从哪些历史资料中感受到?通过讨论贾谊被贬的经历,帮助学生理解他可能的心理状态,为理解诗歌中的情感基调做铺垫。
可以引用一些历史资料或贾谊自己的作品,让学生感受他的孤独与无奈。
(2)刘长卿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他自己又经历了什么?这与贾谊的遭遇有何相似之处?介绍刘长卿的生平,特别是他被贬的经历,让学生看到两位历史人物在命运上的相似之处。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长沙过贾谊宅》教学设计
《长沙过贾谊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咏史诗的内容、类别和结构。
2、学会鉴赏咏史诗。
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一定的鉴赏古诗词基础。
2、学生鉴赏咏史诗存在不足。
重点难点:如何鉴赏咏史诗。
教学过程:一、了解咏史诗(一)咏史诗: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或者发思古之幽情,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
(学生朗读,了解什么是咏史诗和其主要内容。
)(二)咏史诗的类别1、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直接写作者的思考、态度,不一定要写景,不表现现在的时空场景。
长于议论精辟。
如:(《题乌江亭》)2、多是登临旧地有感而发之作,抒发跟特定的古迹相关的古人古事的忧思。
在艺术表现上,往往要写景,要写这个古迹的地理环境、景物景观。
长于情景交融。
如(《京口北固亭怀古》)(分析两类咏史诗的区别)(三)咏史诗的结构:4、领会写作意图5、分析艺术手法九、课后作业鉴赏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苏武庙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芒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①,去时冠剑是丁年②。
茂陵不见封侯印③,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甲帐:《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
甲以居神,乙以自居。
”“非甲帐”意指汉武帝已死。
②丁年:壮年。
③茂陵:汉武帝的陵墓;封侯: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他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问题:这是一首吊古诗,是诗人瞻仰苏武庙时所写。
诗人见到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6分)参考答案:诗人见到了苏武庙的古祠高树。
先是想到了苏武“魂销汉使前”的故事,想象当年苏武骤然见汉使的情景,将其羁留匈奴十九年的种种难以言状的情感,尽写入“消魂”二字。
颔联继而追思苏武当年,用工整的句子绘成了两幅画面:一是望雁思归图,二是荒塞牧归图,概写了苏武幽禁在异域的漫长岁月。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三、课外古诗词诵读-长沙过贾谊宅教学设计
《长沙过贾谊宅》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长沙过贾谊宅》是统编本九年级上册的一首课外古诗。
这首古诗是新选入人教版教材的,因此不仅对于学生而且对于老师而言,都是较为生疏的诗歌,加之其为怀古诗,难度就更大了。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多读,在多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再辅以作者经历和写作背景的介绍,深入地体会诗情。
【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默读等方式,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2.通过知人论世,分析文本,感知诗人情感。
3.培养学生良好的赏析诗歌的习惯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1.通过诵读、默读等方式,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2.通过知人论世,分析文本,感知诗人情感。
【教学设计】一.导入余秋雨: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一首怀古诗——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
二.诵读1.教师配乐范读2.学生自由练读3.指名朗读,学生点评4.教师总结后生齐读过渡语:诵读情感不充沛,大体是因为我们对诗歌的内容、意思不了解,对诗人的情感体会不充分所致。
因此赏读诗歌首先必须要名诗意!三.解读1.让学生将老师标注出来的诗歌中的重难点字词句借助注释和思考解释出来。
2.让学生在解读出重难点字词句的基础上,将诗歌改写成现代汉语。
并标注出疑难。
3.齐诵诗歌大意:贾谊被贬长沙居留三年,千年万代只留下他的悲哀。
人去后满院秋草衰枯,寒林里只见夕阳缓缓斜倾。
汉文帝重才,恩德尚且淡薄;湘江水无情,凭吊又有谁知?江山沉寂,草木摇落,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四.品读1.让学生默读思考后回答问题: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拜访贾谊宅第时心情的是哪个字?明确:悲(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调:悲怆忧愤。
)2.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批文悟情,从文本中探寻答案)诗人因何而悲?3.小组代表发言,展示讨论成果。
4.教师点评并总结:首联:交代贾谊身世遭遇,贬谪三年,如鸟敛翅,政治失意,郁郁而终,万古留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