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几何辅导班资料

初三数学--几何辅导班资料
初三数学--几何辅导班资料

初三辅导班资料9 初中几何综合复习

学校姓名

一、典型例题

例1(2005重庆)如图,在△ABC中,点E在BC上,点D在AE上,

已知∠ABD=∠ACD,∠BDE=∠CDE.求证:BD=CD。

例2(2005南充)如图2-4-1,⊿ABC中,AB=AC,以AC为直径的⊙O与AB相交于点E,点F是BE的中点.(1)求证:DF是⊙O的切线.(2)若AE=14,BC=12,求BF的长.

例3.用剪刀将形状如图1所示的矩形纸片ABCD沿着直线CM剪成两部分,其中M为AD的中点.用这两部分纸片可以拼成一些新图形,例如图2中的Rt△BCE就是拼成的一个图形.

(1)用这两部分纸片除了可以拼成图2中的Rt△BCE外,还可以拼成一些四边形.请你试一试,把拼好的四边形分别画在图3、图4的虚框内.

(2)若利用这两部分纸片拼成的Rt△BC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设原矩形纸片中的边A B和BC的长分别为a厘米、b厘米,且a、b恰好是关于x的方程

1

)1

(

2=

+

+

-

-m

x

m

x的两个实数根,试求出原矩形纸片的面积.

A

B C

D

E

E

B

A

C

B

A M

C

D

M

图3 图4

图1 图2

二、强化训练练习一:填空题

1

.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9和2,第三边长为奇数,则第三边长为 .

2.已知∠a=60°,∠AOB=3∠a,OC是∠AOB的平分线,则∠AOC = ___ .

3.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5cm和12cm,则斜边上的中线长为4?.等腰Rt△ABC, 斜边AB与斜边上的高的和是12厘米, 则斜边AB= 厘米.

5.已知:如图△ABC中AB=AC, 且EB=BD=DC=CF, ∠A=40°, 则∠EDF的度数为________.

6.点O是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若平行四边行ABCD的面积

为8cm,则△AOB的面积为 .

7.如果圆的半径R增加10%,则圆的面积增加_________ .

8.梯形上底长为2,中位线长为5,则梯形的下底长

为. 9?. △ABC三边长分别为3、4、5,与其相似的△A′B′C′的最大边长是10,则△A′B′C′的面积是.

10.在Rt△ABC中,AD是斜边BC上的高,如果BC=a,∠B=30°,那么AD等于.练习二:选择题

1.一个角的余角和它的补角互为补角,则这个角等于 [ ]

A.30° B.45° C.60° D.75°

2.将一张矩形纸对折再对折(如图),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下,得到①、②两部分,将①展

开后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 ]

A.矩形 B.三角形

C.梯形

D.菱形

3.下列图形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

A. B. C. D.

4.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的图形是 [ ]

A.等腰三角形 B.等腰梯形

C.平行四边形D.线段?5.依次连结等腰梯形的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

A.矩形 B.正方形C.菱形D.梯形?6.如果两个圆的半径分别为4cm和5cm,圆心距为1cm,那么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内切 C.外切 D.外离?7.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120°,半径为3cm,那么扇形的面积为[ ]?

?8.A.B.C三点在⊙O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下册培优讲义机构辅导资料(共29讲)

八年级数学讲义目录

专题01 整式的乘除 阅读与思考 指数运算律是整式乘除的基础,有以下5个公式:m n m n a a a +?=, ()m n mn a a =,()n n n ab a b =, (0)m n m n a a a a -÷=≠,01(0)a a =≠,1 (0)p p a a a -= ≠. 学习指数运算律应注意: 1.运算律成立的条件; 2.运算律中字母的意义:既可以表示一个数,也可以表示一个单项式或者多项式; 3.运算律的正向运用、逆向运用、综合运用. 多项式除以多项式是整式除法的延拓与发展,方法与多位数除以多位数的演算方法相似,基本步骤是: 1.将被除式和除式按照某字母的降幂排列,如有缺项,要留空位; 2.确定商式,竖式演算式,同类项上下对齐; 3.演算到余式为零或余式的次数小于除式的次数为止. 例题与求解 【例1】(1)若n 为不等式200 3006n >的解,则n 的最小正整数的值为 . (“华罗庚杯”香港中学竞赛试题) (2)已知21x x +=,那么432 222005x x x x +--+= . (“华杯赛”试题) (3)把26 (1)x x -+展开后得121121211210a x a x a x a x a +++++L ,则 121086420a a a a a a a ++++++= . (“祖冲之杯”邀请赛试题) (4)若5 4 3 2 37629()()()()()x x x x x x a x b x c x d x e -+-++=-----则 ab ac ad ae bc bd be cd ce de +++++++++= . (创新杯训练试题) 解题思路:对于(1),从幂的乘方逆用入手;对于(2),目前无法求x 值,可考虑高次多项式用低次多项式表示;对于(3),它是一个恒等式,即在x 允许取值范围内取任何一个值代入计算,故可考虑赋值法;对于(4),可考虑比较系数法.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下册培优讲义机构辅导资料(共30讲)

九年级讲义目录

专题01 二次根式的化简与求值 阅读与思考 二次根式的化简与求值问题常涉及最简根式、同类根式,分母有理化等概念,常用到分解、分拆、换元等技巧. 有条件的二次根式的化简与求值问题是代数变形的重点,也是难点,这类问题包含了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等众多知识,又联系着分解变形、整体代换、一般化等重要的思想方法,解题的基本思路是: 1、直接代入 直接将已知条件代入待化简求值的式子. 2、变形代入 适当地变条件、适当地变结论,同时变条件与结论,再代入求值. 数学思想: 数学中充满了矛盾,如正与负,加与减,乘与除,数与形,有理数与无理数,常量与变量、有理式与无理式,相等与不等,正面与反面、有限与无限,分解与合并,特殊与一般,存在与不存在等,数学就是在矛盾中产生,又在矛盾中发展. =x , y , n 都是正整数) 例题与求解 【例1】 当x = 时,代数式32003 (420052001)x x --的值是( ) A 、0 B 、-1 C 、1 D 、2003 2- (绍兴市竞赛试题) 【例2】 化简 (1(b a b ab b -÷-- (黄冈市中考试题) (2 (五城市联赛试题)

(3 (北京市竞赛试题) (4 (陕西省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若一开始把分母有理化,则计算必定繁难,仔细观察每题中分子与分母的数字特点,通过分解、分析等方法寻找它们的联系,问题便迎刃而解. 思想精髓:因式分解是针对多项式而言的,在整式,分母中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因式分解的思想也广泛应用于解二次根式的问题中,恰当地作类似于因式分解的变形,可降低一些二次根式问题的难度. 【例3】比6大的最小整数是多少? (西安交大少年班入学试题) 解题思路:直接展开,计算较繁,可引入有理化因式辅助解题,即设x y == 想一想:设x=求 432 32 621823 7515 x x x x x x x --++ -++ 的值. (“祖冲之杯”邀请赛试题) 的根式为复合二次根式,常用配方,引入参数等方法来化简复合二次根式.

九年级数学中考备考经验交流发言材料--word范文资料

九年级数学中考备考经验交流发言材料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今天,坐在这里与各位老师交流中考备考复习经验,其实真的谈不上什么经验,在座的各位都是行家里手,不敢班门弄斧,我只想把过去一年里我们都做了些什么,向各位领导、老师汇报一下。借这个机会我想先说几个感谢: 首先,我要感谢学校领导对我们数学组的关怀和支持。领导的关怀、关注,成为我们不断努力的动力。 第二,我还要感谢我们这个团队——九年级数学备课组的所有老师:在备课组长李芳芳老师的直接领导下,李栋民老师、刘先华老师、张宁老师还有我,我们五人精诚团结、协作互助,备课、上课、出题、评卷毫不懈怠,每件事都要做好、做细、做精,保质保量。我们没有谁会因多做一些工作而邀功,也没有谁为少做一些工作而争嘴,大家都在默默无闻地工作着。我很荣幸成为这个团队中的一员,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团队,才有中考中出色的成绩。 下面,我代表九年级数学组,将我们在过去的一年中的点滴心得与大家分享。分学生、教师、教法三个方面来说。 学生篇 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要上场考试的人是学生自己,老师就是再有水平,一堂课准备得再充分,知识总结得再经典,学生不认真学也是白搭。因而,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显得尤为重要。 一、对潜力生,要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乐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年级从七年级开始,就很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他们不服输的精神,对提高数学成绩很有帮助。例如:有同学课堂上问题没有回答好,课后找老师继续回答完善,直到得到老师的首肯才高兴而去;某单元测试没考好,全班集体决议重考,不过关决不罢休。正是学生对数学的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保持了旺盛的斗志。 二、对差生,倡导唤醒鼓励,杜绝挖苦讽刺。 你的讽刺下可能有牛顿,你的冷眼中也可能有爱迪生;学生没有笨的,只有不爱学的;要承认学生之间有基础的好坏、接受能力的快慢。各位教师认识到这些,有利于摆正教学心态、少发脾气。教学的艺术不仅仅只在于传授知识,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学习,其实更能考验你的智慧。大家教学时,都知道把目光放在优等生和潜力生身上,但我要提醒大家的是,那些不能上高中但对数学不排斥的学生仍要关注,把机会与鼓励送给他们,他们积极的学习数学的状态能够帮助你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试想一下,这个班上的差生都在学,那些"精英"还敢马虎?若某次测试有些差生的成绩与某些"精英"相差无几,对那些"精英"的鞭策可想而知。这就是"羊群效应":当你驱赶后面的羊时,整个羊群都会快速前进。打个比喻:我们教学时,要口里含一块肉(优生),筷子上夹一块肉(潜力生),眼睛还要盯一块肉(差生)。吃相虽

初三中考数学怎么选择辅导班

在国内的各大城市,乃至乡镇,数学辅导班,数学补习班满天飞?家长一天可以接到n个辅导班的电话。天啊,怎么选择这些辅导班?家长和孩子都纠结不已,辅导班该不该上,如何上,选哪个?本次就分享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作业质量明显下降一段时间:趣味小班制辅导 注意这里一段时间,不是一两次作业。这种问题出现的原因要么是课程突然加难了,孩子没怎么理解;或者是孩子上课走神,比如与同学闹矛盾或喜欢某个同学,导致上课不专心。这种情况需要找有趣的小班辅导。既可以增加孩子对学科的趣味感,收回不该有的心思,也能补习落下的课程。 2、成绩明显下降两次考试以上:大班辅导 如果没有其它状况的发生,孩子听课也认真能听懂,作业质量也还可以。这种状况一般出现在考试难度加大的年级。教材难度小,考试难度大。就会导致这种。这种情况说明孩子基础可以,就是难题不会做。所以找辅导班补习一下难题即可。 3、当孩子抗拒数学时:找一对一 当孩子抗拒数学时,往往都是前两个问题已经出现一段时间。也有这种可能:孩子突然讨厌

数学老师。这种情况只有找一对一才效率最高。经济较差的可以找大学生一对一,经济好的可以找名师一对一。 4、孩子需要升重点中学时:找有经验老师或机构 不同重点高中出题思路差异大,要针对性补习。这个时候,必须找经验丰富的老师和机构 5、培优:找廉价或免费网课 课多吃吃保健品但不能多吃药,培优的原则也一样,可千万不能给孩子加重作业负担,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完全可以找到廉价或者免费的网络课程。 精锐教育个性化拥有推出1对3课程服务,并在课堂上引入“哈佛案例教学法”,在教育培训行业内创新性提出“学习力”理念,在国内教育培训行业率先提出“第三课堂”理念,通过个性化的教学与服务,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进行积极有益的补充,欢迎大家进行信息咨询。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专题圆

初三数学辅导班学习资料圆 学校姓名 1.圆有关的概念: (中心对称、轴对称图形) (1)圆: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其中,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 (2)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3)圆周角:顶点在圆上,两边分别与圆还有另一个交点的角叫做圆周角. (4)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大于半圆的弧称为优弧,小于半圆的弧称为劣弧. (5)弦: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 2.圆的有关的性质:(旋转不变性) (1)圆心角、弦和弧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同一类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分别相等;(知一得二) (2)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此处直径可减弱为过圆心的半径) (3)圆心角定理: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的度数; (4)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关系: 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5)圆内接四边形:顶点都在圆上的四边形,叫圆内接四边形.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 (6)圆周角定理: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反过来,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7)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8)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9)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这一点到两切点的线段相等,它与圆心的连线平分两切线的夹角,并平分两切点的连线段. (10)公共弦定理:两圆相交,连心线垂直平分公共弦. 3.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 (1)确定圆的条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2)三角形的外心: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确定一个圆,这个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外接圆的圆心就是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3)三角形的内心:和三角形的三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内切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4.点与圆的位置关系(3种):点在圆外,圆上,圆内, 设圆的半径为r,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则 点在圆外?d>r. 点在圆上?d=r. 点在圆内?d<r. 5.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3种):相交、相切、相离. 设圆的半径为r,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则 直线与圆相交?d<r, 直线与圆相切?d=r, 直线与圆相离?d>r 6.圆与圆的位置关系(5种). 设两圆的圆心距为d,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和r,则 ⑴两圆外离?d>R+r; ⑵两圆外切?d=R+r;

初三数学--几何辅导班资料

初三辅导班资料9 初中几何综合复习 学校姓名 一、典型例题 例1(2005重庆)如图,在△ABC中,点E在BC上,点D在AE上, 已知∠ABD=∠ACD,∠BDE=∠CDE.求证:BD=CD。 例2(2005南充)如图2-4-1,⊿ABC中,AB=AC,以AC为直径的⊙O与AB相交于点E,点F是BE的中点.(1)求证:DF是⊙O的切线.(2)若AE=14,BC=12,求BF的长. 例3.用剪刀将形状如图1所示的矩形纸片ABCD沿着直线CM剪成两部分,其中M为AD的中点.用这两部分纸片可以拼成一些新图形,例如图2中的Rt△BCE就是拼成的一个图形. (1)用这两部分纸片除了可以拼成图2中的Rt△BCE外,还可以拼成一些四边形.请你试一试,把拼好的四边形分别画在图3、图4的虚框内. (2)若利用这两部分纸片拼成的Rt△BC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设原矩形纸片中的边A B和BC的长分别为a厘米、b厘米,且a、b恰好是关于x的方程 1 )1 ( 2= + + - -m x m x的两个实数根,试求出原矩形纸片的面积. A B C D E E B A C B A M C D M 图3 图4 图1 图2

二、强化训练练习一:填空题 1 .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9和2,第三边长为奇数,则第三边长为 . 2.已知∠a=60°,∠AOB=3∠a,OC是∠AOB的平分线,则∠AOC = ___ . 3.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5cm和12cm,则斜边上的中线长为4?.等腰Rt△ABC, 斜边AB与斜边上的高的和是12厘米, 则斜边AB= 厘米. 5.已知:如图△ABC中AB=AC, 且EB=BD=DC=CF, ∠A=40°, 则∠EDF的度数为________. 6.点O是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若平行四边行ABCD的面积 为8cm,则△AOB的面积为 . 7.如果圆的半径R增加10%,则圆的面积增加_________ . 8.梯形上底长为2,中位线长为5,则梯形的下底长 为. 9?. △ABC三边长分别为3、4、5,与其相似的△A′B′C′的最大边长是10,则△A′B′C′的面积是. 10.在Rt△ABC中,AD是斜边BC上的高,如果BC=a,∠B=30°,那么AD等于.练习二:选择题 1.一个角的余角和它的补角互为补角,则这个角等于 [ ] A.30° B.45° C.60° D.75° 2.将一张矩形纸对折再对折(如图),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下,得到①、②两部分,将①展 开后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 ] A.矩形 B.三角形 C.梯形 D.菱形 3.下列图形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 A. B. C. D. 4.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的图形是 [ ] A.等腰三角形 B.等腰梯形 C.平行四边形D.线段?5.依次连结等腰梯形的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 A.矩形 B.正方形C.菱形D.梯形?6.如果两个圆的半径分别为4cm和5cm,圆心距为1cm,那么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内切 C.外切 D.外离?7.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120°,半径为3cm,那么扇形的面积为[ ]? ?8.A.B.C三点在⊙O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专题 数与式

初三数学辅导班资料1 《数与式》 考点1 有理数、实数的概念 【知识要点】 1、实数的分类:有理数,无理数。 2、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___________对应的,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________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点都表示一个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无理数。一般说来,凡开方开不尽的数是无理数,但要注意,用根号形式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无理数(如4),也不是所有的无理数都可以写成根号的形式(如π)。 【典型考题】 1、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51 .0,25.0,,8,32,138,4,15,5.73 π- 有理数集{ },无理数集{ } 正实数集{ } 2、在实数27 1,27,64,12,0,23, 43--中,共有_______个无理数 3、在4,45sin ,32,14.3,3?--中,无理数的个数是_______ 4、写出一个无理数________,使它与2的积是有理数 【复习指导】 解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对有理数和无理数意义的理解。无理数与有理数的根本区别在于能否用既约分数来表示。 考点2 数轴、倒数、相反数、绝对值 【知识要点】 1、若0≠a ,则它的相反数是______,它的倒数是______。0的相反数是________。 2、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____________;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____________; 0的绝对值是__________。???<≥=) 0____()0____(||x x x 3、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与______的距离。 【典型考题】 1、___________的倒数是2 11-;0.28的相反数是_________。 2、如图1,数轴上的点M 所表示的数的相反数为_________ M 3 图1

初三数学中考复习专题 几何综合复习

京华中学初三辅导班资料9 初中几何综合复习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典型例题 例1(2005重庆)如图,在△ABC 中,点E 在BC 上,点D 在AE 上,已知∠ABD =∠ACD ,∠BDE =∠CDE .求证:BD =CD . 例2(2005南充)如图2-4-1,⊿ABC 中,AB =AC ,以AC 为直径的⊙O 与AB 相交 于点E ,点F 是BE 的中点.(1)求证:DF 是⊙O 的切线.(2)若AE =14,BC =12, 求BF 的长. 例3.用剪刀将形状如图1所示的矩形纸片ABCD 沿着直线CM 剪成两部分,其中M 为AD 的中点.用这两部分纸片可以拼成一些新图形,例如图2中的Rt △BCE 就是拼成的一个图 形. (1)用这两部分纸片除了可以拼成图2中的Rt △BCE 外,还可以拼成一些四边形.请你 试一试,把拼好的四边形分别画在图3、图4的虚框内. (2)若利用这两部分纸片拼成的Rt △BC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设原矩形纸片中的边AB 和BC 的长分别为a 厘米、b 厘米,且a 、b 恰好是关于x 的方程 01)1(2=++--m x m x 的两个实数根,试求出原矩形纸片的面积. A B C D E E B A C B A M C D M 图3 图4 图1 图2

二、强化训练 练习一:填空题 1.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9和2,第三边长为奇数,则第三边长为________. 2.已知∠a =60°,∠AOB =3∠a ,OC 是∠AOB 的平分线,则∠AOC = ______. 3.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5cm 和12cm ,则斜边上的中线长为__________ 4.等腰Rt △ABC , 斜边AB 与斜边上的高的和是12厘米, 则斜边AB =_____厘米. 5.已知:如图△ABC 中AB =AC , 且EB =BD =DC =CF , ∠A =40°, 则∠EDF 的度数 为________. 6.点O 是平行四边形ABCD 对角线的交点,若平行四边行ABCD 的面 积为8cm ,则△AOB 的面积为________. 7.如果圆的半径R 增加10% , 则圆的面积增加__________ . 8.梯形上底长为2,中位线长为5,则梯形的下底长为__________ . 9. △ABC 三边长分别为3、4、5,与其相似的△A ′B ′C ′的最大边长是10,则△A ′B ′C ′的面积 是__________. 10.在Rt △ABC 中,AD 是斜边BC 上的高,如果BC =a ,∠B =30°,那么AD 等于______ . 练习二:选择题 1.一个角的余角和它的补角互为补角,则这个角等于 [ ] A .30° B .45° C .60° D .75° 2.将一张矩形纸对折再对折(如图),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下,得到①、②两部分,将① 展开后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 ] A .矩形 B .三角形 C .梯形 D .菱形 3.下列图形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 A . B . C . D . 4.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的图形是 [ ] A .等腰三角形 B .等腰梯形 C .平行四边形 D .线段 5.依次连结等腰梯形的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 ] A .矩形 B .正方形 C .菱形 D .梯形 6.如果两个圆的半径分别为4cm 和5cm ,圆心距为1cm ,那么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 ] A .相交 B .内切 C .外切 D .外离 7.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120°,半径为3cm ,那么扇形的面积为 [ ] 8.A .B . C

初中最好的辅导书.

初中最好的辅导书 语文就教材全解(王侯雄的那个)词很全的,知识点也很详细 数学就龙门,数学不要买典中点,题太杂.也不要买点拨,感觉有偏题 和难题太多.. 物理点拨最好了化学也点拨. 其实无论哪一种,只要坚持看完,都足以取得好成绩。 语文:经典学法频道(我们老师备课和给我们复习天天用)数学:点拨,倍速学习法(题题经典!)英语:剖析,典中点(讲解很细致,建议一字一句都要看!)政治:轻巧夺冠(考得很切合命题趋势)历史:中学生教材全解(很经典的一本辅导书)物理:中华题王,成功学习计划(75中等题+25难题)化学:成功学习计划,典中点(非常实用,能巩固基础,加强记忆)地理:海淀单元卷(难易适中,题目很地道)生物:中华题王(吃透它,95分以上真的不成问题!) 《点拨》好一些,或者是《教材全解》(薛金星)。知识都比较全面。初中什么参考书好?

语文就买倍速吧,我用了3年,觉得好比较实用的 数学就买黄东坡写的探究新思维,那本书比较难,题型也不错 想要基础一点的就买点拨 英语买尖子生,我用过,比较好 化学就买解题方法 物理有好多都不错啊剖析,点拨,考进实验班,这些我都用过 我不知道你的基础怎样。如果基础比较好,我劝你买一些奥赛的资料做 基础比较薄弱的话就买基础一点的,比如倍数,中学教材全解 复课老师会统一买的,你就不用担心了,多背是关键 语文的话买《教材全解》比较好因为这本书对教材分析得很好从各个层面进行分析让你轻松的理解老师上课讲的不明白的课文的含义和重点

数学和英语最好是有练习题的《典中点》(题有点深度)《三点一测》《黄冈题库》等 当然如果你要理解性的辅导书数学和英语的《教材全解》也不错很全面 我也是初三这些书你可以去书店看一看再决定 我用的参考书老师也都认为好,你可以试试看 参考书:数学完全解读 英语互动英语 语文经典学法频道 物理点拨 化学完全解读 历史尖子生学案

初三数学--几何辅导班资料(doc 8页)

初三辅导班资料9 初中几何综合复习 学校 姓名 一、典型例题 例1(2005重庆)如图,在△ABC 中,点E 在BC 上,点D 在AE 上,已知∠ABD =∠ACD,∠ BDE =∠CDE .求证:BD =CD 。 例2(2005南充)如图2-4-1,⊿ABC 中,AB =AC ,以AC 为直径的⊙O 与AB 相交于点E , 点F 是BE 的中点.(1)求证:DF 是⊙O 的切线.(2)若AE =14,BC =12,求BF 的长. 例3.用剪刀将形状如图1所示的矩形纸片ABCD 沿着直线CM 剪成两部分,其中M 为AD 的中 点.用这两部分纸片可以拼成一些新图形,例如图2中的Rt △BCE 就是拼成的一个图形. (1)用这两部分纸片除了可以拼成图2中的Rt △BCE 外,还可以拼成一些四边形.请你试 一试,把拼好的四边形分别画在图3、图4的虚框内.(2)若利用这两部分纸片拼成的Rt △BC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设原矩形纸片中的边AB 和 BC 的长分别为a 厘米、b 厘米,且a 、b 恰好是关于x 的方程0 1)1(2 =++--m x m x 的两个实数根,试求出原矩形纸片的面积.

二、强化训练 练习一:填空题 1.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9和2,第三边长为奇数,则第三边长为 . 2.已知∠a=60°,∠AOB=3∠a,OC是∠AOB的平分线,则∠AOC = ___ . 3.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5cm和12cm,则斜边上的中线长为 4.等腰Rt△ABC, 斜边AB与斜边上的高的和是12厘米, 则斜边AB= 厘米. 5.已知:如图△ABC中AB=AC, 且EB=BD=DC=CF, ∠A=40°, 则∠EDF的度数为________. 6.点O是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若平行四边行ABCD的面积为8cm,则△AOB的 面积为 . 7.如果圆的半径R增加10% , 则圆的面积增加_________ . 8.梯形上底长为2,中位线长为5,则梯形的下底长为 . 9. △ABC三边长分别为3、4、5,与其相似的△A′B′C′的最大边长是10,则△A′B′C′的面积是 . 10.在Rt△ABC中,AD是斜边BC上的高,如果BC=a,∠B=30°,那么AD等于 . 练习二:选择题 1.一个角的余角和它的补角互为补角,则这个角等于 [ ] A.30° B.45° C.60° D.75° 2.将一张矩形纸对折再对折(如图),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下,得到①、②两部分,将① 展开后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 ] A.矩形 B.三角形 C.梯形 D.菱形 3.下列图形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 A. B. C. D. 4.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的图形是 [ ] A.等腰三角形 B.等腰梯形 C.平行四边形 D.线段

初三数学中考复习专题1_数与式

京华中学初三数学辅导班资料1 《数与式》 考点1有理数、实数的概念 【知识要点】 1、 实数的分类:有理数,无理数. 2、 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 ___________ 寸应的,每一个实数都可以 用数轴上的 _________ 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点都表示一个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 做无理数.一般说来,凡开方开不 尽的数是无理数,但要注意,用根号形式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无 理数(如V4 ),也不是所有的无理数都可以写成根号的形式 (如)? 【典型考题】 1、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_______ 无理数 3、在、、3, 3.14, -,sin45八4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3 4、写出一个无理数 _________ ,使它与V2的积是有理数 【复习指导】 解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对有理数和无理数意义的理解?无理数与有 理数的根本区别在于能否用既约分数来表示. 考点2 数轴、倒数、相反数、绝对值 【知识要点】 1、若a 0,则它的相反数是 ________ ,它的倒数是 _______ . 0的 7.5, 15, 4, 13, 2 3, 3 8, 0.25, 0.15 有理数集{ 正实数,无理数集{ 2、在实数 4, 0, 、 2 1, 、64, 3 27 1 石 中,共有

6、①数轴上表示一2和一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 示1和一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 . ②数轴上表示x 和一1的两点A 和B 之间的距离是 | AB = 2,那么 x 【复习指导】 1、若a,b 互为相反数,则a b 0 ;反之也成立?若a,b 互为倒 数,则ab 1;反之也成立. 2、关于绝对值的化简 (1)绝对值的化简,应先判断绝对值符号内的数或式的值是正、 负或 0,然后再根据定义把绝对值符号去掉. 相反数是 _________ . 2、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 ;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 ;0的绝对值是 ■- |x| 3、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与 【典型考题】 _(x 0) _(x 0) 的距离. 1、 2、 1 ___________ ■勺倒数是 1-;的相反数是 _ 2 如图1,数轴上的点M 所表示的数的相反数为 M 3、 -10 12 图1 (1 m)2 |n 2| 0,则 m n 的值为 1 4、已知 |x| 4,| y| ,且 xy 2 5、实数a,b,c 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 c __ ? I _ -2 ' -1 确的有( a c ③ bc ac 个 2所示,下 b a -? ---- ? '1 ' 2 图2_ ④ab F 列式子中正 ac 数轴上表 ,如果

【精品】初三数学辅导班资料

初三数学辅导班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三数学辅导班资料1 《数与式》 考点1 有理数、实数的概念 【知识要点】 1、实数的分类:有理数,无理数。 2、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___________对应的,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________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点都表示一个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无理数。一般说来,凡开方开不尽的数是无理数,但要注意,用根号形式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无理数(如4),也不是所有的无理数都可以写成根号的形式(如π)。 【典型考题】 1、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51 .0,25.0,,8,32,138,4,15,5.73 π- 有理数集{ },无理数集{ } 正实数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数27 1,27,64,12,0,23,43--中,共有_______个无理数 3、在4,45sin ,3 2,14.3,3?--中,无理数的个数是_______ 4、写出一个无理数________,使它与2的积是有理数 【复习指导】 解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对有理数和无理数意义的理解。无理数与有理数的根本区别在于能否用既约分数来表示。 考点2 数轴、倒数、相反数、绝对值 【知识要点】 1、若0≠a ,则它的相反数是______,它的倒数是______。0的相反数是________。 2、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____________;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____________;0的绝对值是__________。 ???<≥=) 0____()0____(||x x x 3、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与______的距离。 【典型考题】 1、___________的倒数是2 11-;0.28的相反数是_________。 2、如图1,数轴上的点M 所表示的数的相反数为_________

初三中考数学复习资料大全

初三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恩阳中学初2017级一班涵 2017.3

目录 代数部分 第一章实数 1 第二章代数式 3 第三章方程和方程组 8 第四章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11 第五章不等式及不等式组 13 第六章函数及其图像 15 第七章初步统计 19 几何部分 第一章线段、角、相交线、平行线 22第二章三角形 25第三章四边形 30第四章相似形 34第五章解直角三角形 40 第六章圆 43

代数部分 第一章:实数 基础知识点: 一、实数的分类: ?????????????????????????????????????????????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实数 1、有理数:任何一个有理数总可以写成 q p 的形式,其中p 、q 是互质的整数,这是有理数的重要特征。 2、无理数:初中遇到的无理数有三种:开不尽的方根,如2、34;特定结构的不限环无限小数,如1.0001……;特定意义的数,如π、45sin °等。 3、判断一个实数的数性不能仅凭表面上的感觉,往往要经过整理化简后才下结论。 二、实数中的几个概念 1、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1)实数a 的相反数是 -a ; (2)a 和b 互为相反数?a+b=0 2、倒数: (1)实数a (a ≠0)的倒数是a 1;(2)a 和b 互为倒数?1=ab ;(3)注意0没有倒数 3、绝对值: (1)一个数a 的绝对值有以下三种情况: ?????-==0,0, 00, a a a a a a (2)实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从数轴上看,一个实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3)去掉绝对值符号(化简)必须要对绝对值符号里面的实数进行数性(正、负)确认,再去掉绝对值符号。 4、n 次方根 (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设a ≥0,称a ±叫a 的平方根,a 叫a 的算术平方根。

初三数学辅导讲义

初三数学辅导讲义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1.顶点为(-2,0),开口方向、形状与函数2 12 y x = 的图象相同的抛物线的函数是( ) A .()2122y x =- B .()2 122y x =+ C .()2122y x =-- D .()2 122 y x =-+ 2.已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a ,其内切圆的半径为r ,外接圆的半径为R ,则r :a :R 等于 ( ) A .1:23:2 B .1:3:2 C .1:2:3 D .1:3:23 3.已知P 是⊙O 内一点,⊙O 的半径为15,P 点到圆心O 的距离为9,则通过P 点且长度 是整数的弦的条数是() A .5 B .7C .10 D .12 4.如图所示的四个二次函数的图象所对应的函数分别是①y=ax 2; ②y=bx 2;③y=cx 2;④y=dx 2,则a ,b ,c ,d 的大小关系为 ( ) A .a>b>c>d B .a>b>d>c C .b>a>c>d D .b>a>d>c 5.关于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有下列命题:①当c =0时,函数的图象经过原点;②当c >0且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下时,方程ax 2+bx +c =0必有两个不等的实根;③函数图象最高点的纵坐标是4ac-b 24a ;④当b =0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其中正确的命题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已知函数y=x 2+bx -c 的图象经过点(1,2),则b -c 的值为_________. 7.抛物线y =2x 2-8x +2的顶点为C ,已知y =-kx +3的图象经过点C ,则这个一次函数图象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_______. 8.如图,已知直线3 34 y x =-交x 轴、y 轴于点A 、B ,⊙P 的圆心 从原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x 轴正方向移动,移动时间为t (s),半径为 2 t ,则t =s 时⊙P 与直线AB 相切. 9.如图,A 1、A 2、A 3是抛物线y= 14 x 2 的图象上的三点,若A 1、A 2、A 3三点的横坐标从左至右依次为1,2,3.△ A B x O y P

初三数学辅导班学习资料--圆

初三数学辅导班学习资料8 圆 学校 姓名 一、知识点 1、与圆有关的角——圆心角、圆周角 (1)图中的圆心角 ;圆周角 ; (2)如图,已知∠AOB=50度,则∠ACB= 度; (3) 在上图中,若A B是圆O的直径,则∠AOB= 度; 2、圆的对称性: (1)圆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任意一条 的直线; 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为 . (2)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如图,∵C D是圆O 的直径,CD⊥AB 于E ∴ = , = 3、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点在圆 ,点在圆 ,点在圆 ; 例1:已知圆的半径r 等于5厘米,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 , (1)当d =2厘米时,有d r ,点在圆 (2)当d =7厘米时,有d r,点在圆 (3)当d =5厘米时,有d r ,点在圆 4、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相 、相 、相 . 例2:已知圆的半径r 等于12厘米,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1)当d =10厘米时,有d r ,直线l 与圆 (2)当d =12厘米时,有d r ,直线l 与圆 (3)当d =15厘米时,有d r,直线l 与圆 5、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例3:已知⊙O 1的半径为6厘米,⊙O 2的半径为8厘米,圆心距为 d ,

则:R+r= , R-r= ; (1)当d=14厘米时,因为d R+r,则⊙O1和⊙O2位置关系是:(2)当d=2厘米时,因为d R-r,则⊙O1和⊙O2位置关系是:(3)当d=15厘米时,因为,则⊙O1和⊙O2位置关系是: (4)当d=7厘米时,因为,则⊙O1和⊙O2位置关系是:(5)当d=1厘米时,因为,则⊙O1和⊙O2位置关系是: 6、切线性质: 例4:(1)如图,PA是⊙O的切线,点A是切点,则∠PAO= 度 (2)如图,PA、PB是⊙O的切线,点A、B是切点, 则= ,∠=∠; 7、圆中的有关计算 (1)弧长的计算公式: 例5:若扇形的圆心角为60°,半径为3,则这个扇形的弧长是多少? 解:因为扇形的弧长=() 180 所以l=() 180 =(答案保留π) (2)扇形的面积: 例6:①若扇形的圆心角为60°,半径为3,则这个扇形的面积为多少? O B P A

初三数学1对1辅导方法

大家将初中数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看待后就会发现,在整体中初二数学的难点最多,初三数学的考点最多。也就是说初三数学对于初中生来说是较为重要的,本次就分享1对1辅导初三数学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整体讲解概念和公式 很多同学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对于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公式并重视,其实概念和公式会是大家在解决问题时的基础。如果不能做到将基础公式烂熟于心,及对感念清晰的理解又怎可能在题目中熟练应用。所以说在进行一对一辅导的时候,感念和公式可以说要更细心、更深入。也就是说对于概念和公式要做到观察特例并且了解它题目中出现时的常见考点,做到无论它是以什么样的面目在题目中出现,都能够快速判断并应用自如。 二、总结相似类型的题目 总结归类可以说是大家在学习中较为重要的也是较为常见的方法。大家要知道很多时候,考卷的题目类型是相对固定的,但是在固定低题目类型上却会有千变万化。但是只要掌握这个类型的题目,大家就会发现万变不离其宗。所以在进行一对一辅导的时候,可以将学生的薄弱点分为不同类型的题目。整理典型,做好分类,达到将题目越做越少的目的。

三、培养考试经验 很多学生会学但不会考,要知道考试本身就可以说是一门学问。每次考试,大家都可以寻找一种较为适合自己的心态调整方法,使得自己逐步适应考试的节奏。做到会做的题不丢分,不会的题尽量拿分。这也是在一对一辅导时候要注意的点。很多同学在做题的时候,由于速度慢导致考试的时候很多会做的题来不及做。其实考试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尽量低那份,也就是说效率是大家要锻炼的能力。而提高考试效率的方法,就是把平时的做作业当做考试对待。 以上就是对初三数学一对一辅导方法的相关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南京精锐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拥有较好的一对一辅导资源,欢迎大家咨询相关地信息。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培优辅导资料

九年级数学培优辅导资料 第1、2讲 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目标要求: 1.了解等式、方程、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 2.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3.会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前热身 1.方程2x-5=3的解是( ) A .x=4 B .x=-4 C .x=1 D .x=-1 2.某文具店一支铅笔的售价为1.2元,一支圆珠笔的售价为2元.该店在“6?1儿童节”举行文具优惠售卖活动,铅笔按原价打8折出售,圆珠笔按原价打9折出售,结果两种笔共卖出60支,卖得金额87元.若设铅笔卖出x 支,则依题意可列得的一元一次方程为( ) A.1.2×0.8x+2×0.9(60+x )=87 B.1.2×0.8x+2×0.9(60﹣x )=87 C.2×0.9x+1.2×0.8(60+x )=87 D.2×0.9x+1.2×0.8(60﹣x )=87 3.某单位组织34人分别到井冈山和瑞金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到井冈山的人数是瑞金的人数的2倍多1人,求到两地的人数各是多少?设到井冈山的人数为x 人,到瑞金的人数为y 人.下面所列的方程组正确的是( ) A .3412x y x y +=??+=? B .3421x y x y +=??=+? C .3421x y x y +=??=+? D .23421x y x y +=??=+? 4.方程组525 x y x y =+??-=?的解满足方程x +y -a=0,那么a 的值是( ) A .5 B .-5 C .3 D .-3 5.方程组的解是( ) A . B . C . D . 三、【基础知识重温】 1.等式及其性质 ⑴ 等式:用等号“=”来表示 关系的式子叫等式. ⑵ 性质:① 如果b a =,那么=±c a ; ② 如果b a =,那么=ac ;如果b a =()0≠c ,那么 =c a . 2. 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⑴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 叫做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值相等的 ,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解的 叫做解方程. 方程的解与解方程不同. ⑵ 一元一次方程:在整式方程中,只含有 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 ,系数不等于0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为 ()0≠a . 3.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①去 ;②去 ;③移 ;④合并 ;⑤系数化为1. x y 60 x 2y 30+=??-=? x 70y 10=??=-?x 90y 30=??=-? x 50y 10=??=?x 30 y 30=??=?

初三数学辅导班学习资料--圆(doc 10页)

初三数学辅导班学习资料--圆(doc 10页)

初三数学辅导班学习资料8 圆 学校 姓名 一、知识点 1、与圆有关的角——圆心角、圆周角 (1)图中的圆心角 ;圆周角 ; (2)如图,已知∠AOB=50度,则∠ACB= 度; (3)在上图中,若AB 是圆O 的直径,则∠AOB= 度; 2、圆的对称性: (1)圆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任意一条 的直线; 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为 . (2)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如图,∵CD 是圆O 的直径,CD ⊥AB 于E ∴ = , = 3、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点在圆 ,点在圆 ,点在圆 ; 例1:已知圆的半径r 等于5厘米,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 , (1)当d =2厘米时,有d r ,点在圆 (2)当d =7厘米时,有d r ,点在圆 (3)当d =5厘米时,有d r ,点在圆 4、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相 、相 、相 . 例2:已知圆的半径r 等于12厘米,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 (1)当d =10厘米时,有d r ,直线l 与圆 (2)当d =12厘米时,有d r ,直线l 与圆 (3)当d =15厘米时,有d r ,直线l 与圆 5、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例3:已知⊙O 1的半径为6厘米,⊙O 2的半径为8厘米,圆心距为 d , O A C B E O A B D

则:R+r= ,R-r= ; (1)当d=14厘米时,因为d R+r,则⊙O1和⊙O2位置关系是:(2)当d=2厘米时,因为d R-r,则⊙O1和⊙O2位置关系是:(3)当d=15厘米时,因为,则⊙O1和⊙O2位置关系是:(4)当d=7厘米时,因为,则⊙O1和⊙O2位置关系是:(5)当d=1厘米时,因为,则⊙O1和⊙O2位置关系是:6、切线性质: 例4:(1)如图,PA是⊙O的切线,点A是切点,则∠PAO= 度 (2)如图,PA、PB是⊙O的切线,点A、B是切点, 则= ,∠=∠; 7、圆中的有关计算 (1)弧长的计算公式: 例5:若扇形的圆心角为60°,半径为3,则这个扇形的弧长是多少? 解:因为扇形的弧长=() 180 所以l=() 180 = (答案保留π) (2)扇形的面积: 例6:①若扇形的圆心角为60°,半径为3,则这个扇形的面积为多少?O B P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