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讲 劳动经济学绪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劳动经济学绪论
课程目录
一、作为一门学科的劳动经济学
1、什么是劳动经济学
2、为什么劳动经济学要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
3、影响劳动力市场运行的三个因素
二、“新”、“旧”劳动经济学
1、新古典学派
2、制度学派
三、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选择理论分析法
2、实证分析法
3、规范分析法
四、劳动经济学的几个重要概念剖析
一、作为一门学科的劳动经济学
1,什么是劳动经济学
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劳动力是一种稀缺的社会生产性资源,研究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以及由此所决定的货币工资在个人和家庭之间的分配,就是劳动经济学研究的领域。因此,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枝,它着重考察劳动力市场的组织、运作及其结果、未来和现在的劳动力市场参与者的决策,以及与劳动力资源就业和收入分配有关的公共政策。
2,为什么劳动经济学要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
社会经济问题
国民收入中的绝大部分由劳动要素占有
劳动的唯一特性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对于砖的出售者而言,对于出售的砖是被用来建宫殿或是下水道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但是,对于劳动的出售者而言,谁从事既定的困难任务是大有关系的。”
某个近期的观察者声称:“劳动市场是一个丰富而繁杂的场所,当一个劳动者接受一项工作时,他希望赚到钱,但也关心工资增长率、福利、风险水平、退休条例、退休金、升迁和解雇的规定、资历权和冤情申诉。接着劳动者必须放弃一些时间,但也要求他提高其技能,训练其他劳动者,提供劳动和主意。在如何支配其时间问题上顺从于授权监督者。”
3,影响劳动力市场运作机制的三个因素
西方学者的大体一致看法是,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是在三种力量(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它们决定了劳动力市场运作的最终结果。这三种因素分别是:市场性因素、制度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
(1)市场性因素指,在劳动力市场上由供求对比状况所决定的劳动资源配置及其价格。虽然有许多非经济性的因素影响劳动力的价格和配置,但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以供求为核心的市场因素的交织作用是决定劳动力市场运行结果的最主要的因素。
(2)制度性因素指,工会、政府和大型企业等各类组织对工资和劳动力配置的影响。制度性因素对于劳动力市场运行结果的影响体现在两个不同的方面:第一,制度性因素可以将整个劳动力市场分割成许多联系松散而大小不同的次级市场。这使得市场供求因素在决定工资和就业量方面的作用有所缩小。由于不同的市场可能具有不同的交易规则和调控手段,使得劳动力在各个市场之间的流动受到阻碍,因而缩小了市场供求因素起作用的范围。这些制度性因素所形成的交易规则和调控手段,分别体现在企业的人事管理政策、劳工合同以及政府的有关立法等方面。第二,制度性因素可以独立的直接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在买卖双方为数众多的古典型劳动力市场上,作为市场组成部分的雇主和劳动者,很难单方面影响现行的工资水平。但是,当大型股份公司、强有力的工会组织以及政府诸多的调控法规出现后,劳动力市场上的情形便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制度性因素都能独立影响工资水平,从而限制了以供求为核心的市场性因素的影响作用。
(3)社会性因素指,社会群体以及社会规范在工资确定和劳动力配置过程中所发挥的影响作用。这些重要因素包括:家庭背景、所属阶层、文化、歧视和习俗。社会性因素影响劳动力市场运行结果的方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社会性因素影响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职业选择范围和流动方向,从而影响不同的劳动力市场的人员构成。第二,社会性因素影响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供求、工资率,从而影响收入的决定。这种影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对性。在有些条件下,社会性因素是独立于市场供求因素之外来决定工资水平,而在另一些条件下,它又通过市场性因素来影响劳动力的供给。
西方学者一般都认为市场性因素、制度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对于形成劳动力市场的结果都发挥了某种程度的作用。然而,对于哪一种因素起了主导性的作用,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引起特定的劳动力市场结果,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围绕这些分歧,在劳动经济学的思想史上形成了
两个不同的流派,这两个流派的思想发展构成了当前劳动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他们是新古典学派和制度学派。
二、“新”、“旧”劳动经济学
1,新古典学派
强调市场性供求的竞争作用是形成劳动市场运行结果的主要因素。
(1)思想渊源。(马歇尔,皮古,希克斯,道格拉斯,邓洛普,罗斯,刘易斯、舒尔茨和贝克尔)
来源于马歇尔的思想。马歇尔把劳动问题的研究最终纳入到了竞争的市场供求的框架中。继马歇尔之后,皮古、希克斯和保罗•道格拉斯在20世纪进一步把新古典的劳动经济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皮古的著作促进了劳动问题与经济原则的更加系统的结合,希克斯则创立了一系列关于劳动需求和供给的理论概念,道格拉斯则运用实际统计数据使这些理论概念得到验证。
20世纪40年代,劳动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发展就是关于工会在工资决定机制中的作用。邓洛普和罗斯都对工会所追求的工资政策进行了细致的经济学分析。邓洛普将工会视为经济理论中一个组织,利用理性决策者模型对之进行分析。罗斯认为不能将工会视为一个经济组织,工会是一个政治组织。
60年代,刘易斯对工会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劳动市场运行结果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其贡献在于重新指明了劳动经济学向分析和定量的角度发展的方向。他把经济理论和计量方法应用于人力资本的形成、市场/非市场活动的时间配置、劳动力配置以及劳动力的补偿问题的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舒尔茨和贝克尔在劳动经济学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们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的研究重点是生产过程中人的因素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贡献。他提出了人力资本投资的五种主要形式:健康设施和服务;企业的在职培训;正规教育;成人教育;劳动者的迁移。贝克尔的主要贡献是,他对人力资本投资进行了一般意义上的分析,同时他还在时间分配和家庭生产方面对消费者行为模式的发展。此外,他还对高等教育所带来的个人收益率和社会收益率进行了实证分析。人力资本理论为经济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见解。
(2)理论框架
为了强调市场性因素在决定工资水平和劳动力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新古典劳动经济学把经济运行中的其他非市场性因素的影响抽去,或视为事先给定的。这些非市场性因素包括:法律、企业制度、文化和社会层面的影响,产权和财富分配、偏好模式等。认为这些方面不属于劳动经济学的研究领域。
劳动经济学的新古典理论主要由两个相互联系的理论部分组成。理论之一就是关于人类行为的本质。关于人类的行为模式,新古典理论提出了几个简单但非常重要的基本假设,即所谓的理性行为者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