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客户本人签字引发的风险事件
防范持非本人证件开户的案例
防范持非本人证件开户的案例
一、案列经过
一客户持二代身份证到柜面开立个人结算账户,经柜员仔细辨别为真实身份证后受理。
受理中银行柜员仔细核对开户信息,发现系统中照片与客户本人虽很相似,但客户神态紧张,便询问其具体联系方式,客户紧张地说没有手机号码和其他联系方式,柜员遂请来当班大堂值班经理和行长一同辨认。
再三追问下客户承认帮同事开户,当即拿起身份证逃离网点,将开户资料留于柜面。
经最终确认,这是一起冒名开户事件。
二、案例分析
近几年来,不法分子盗用他人身份信息开户实施诈骗的案件层出不穷,境内外不法集团用于洗钱等案件也屡见不鲜,且犯罪技术越来越高超,诈骗手段、技巧也越来越缜密,对客户资金安全造成较大威胁,对银行防范风险提出更高要求,银行工作人员应时刻保持高度责任心和风险意识,严格身份证审核,联网核查手续。
三、案例启示
(一)对于网点发现假冒开户、伪造身份证件开户等情况要及时通报,协防共管,并要求网点人员对客户做好风险提示,加强营业区间和自助服务区的巡查,发现可疑情况要及时上前询问。
(二)银行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办理业务,高度的责任心和警惕性确保银行和客户的资金安全。
(三)要加强广大市民自我防范意识,告知市民保管好各类身份证件。
银行支行学习典型风险案例常见重点风险提示
银行支行学习典型风险案例常见重点风险提示XX支行学习典型风险案例常见重点风险提示各网点、各部门:根据总行下发的典型风险案例汇编,归纳整理部分重点常见案例风险提示18个,请各网点在逐个案例(40个)学习的基础上,再次重新学习讨论下列案例,认真落实支行相关要求,使全行员工准确掌握典型案例揭示的关键风险环节,从中汲取教训,以起到警示教育作用,引导员工不断提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风险敏锐性和风险防范技能,切实防范经营风险,进一步提高全员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为此支行提出如下要求:一、加强组织推动,明确活动目的意义。
ⅩⅩ年6月9日接到分行转发的典型案例汇编后,合规经理及时将转发各网点,组织全行员工学习,行长对贯彻学习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将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活动作为今年案件风险防控的重要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典型案例震憾人心、发人深思的震摄效能,确保做到教育活动全员覆盖,受教员工警钟长鸣。
二、多种方式确保学习活动扎实有效。
在全行开展风险典型案例学习,采取集中组织与个别学习相结合方式,充分利用案件形势分析会、晨会以及专题讨论等多种形式,支行将3期中的四十种典型案例归纳为:工作疏忽大意风险、外部监管风险、违规操作风险、违反禁止性规定等四类主要风险,要求各网点组织员工学习,加强风险控制工作,必须坚持规范操作和严格监督,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使每一位员工知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不断增强自我保护、自我约束意识。
紧密结合基层员工思想偏好和行为特征,分层施教、因人施教,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增强警示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和渗透力,使教育入耳、入脑、入心,不断增强广大员工的风险防控能力。
三、结合案例,有的放矢开展教育。
在全员教育的基础上,侧重于新柜员、高风险柜员及高风险网点的帮扶,有针对性地加大对重要风险部位的检查和治理力度,加强新柜员岗位职责及规范操作的教育,使柜员在通晓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前提下,认真履行自身岗位职责,克服办理业务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同时要求每一位柜员认真对待手中的每笔待办业务,确保所办业务真实、合规,以岗位职责为业务操作保驾护航。
银行各种安全风险案例分析汇编
客户办理业务签名不符触发风险事件的案例一、案例情况近日,一客户持卡到某网点办理业务,要求先从卡内支取40万元,然后再以现金的方式把这40万元汇到外地。
当时该客户已经分别填好了取款单和汇款单并签了名,当班柜员就按照客户的要求分别为客户办理了取款和现金汇款业务。
而第二天,这两笔业务触发了分行的风险监控系统。
经调阅影像后确认,客户在取款凭证和汇款凭证上签名笔迹不同,不像是一人所签。
一个签名要正楷一点,而另一个签名要潦草一点。
于是支行营业室马上联系客户,客户十分肯定地说都是他一人所签,只是当时一个写得正规一点、另一个写得潦草一点而已。
二、案例分析柜员未认真审核客户签名。
在办理业务时,柜员应认真审核客户签名,确保是客户本人所签,如不是客户本人办理,则需签代理人的姓名加上代字。
本案例中,客户预先填好了单,柜员就直接办理了业务而未审核客户签名。
如当时柜员认真审核了两笔业务的签名就会发现笔迹不同,可以要求客户重新签名,从而避免触发风险事件。
三、案例启示(一)临柜人员要认真审核客户填单以及签名,一旦发现不符就要求客户重填或补签。
而大额取款、汇款属于高风险业务,必须牢记风险必控的原则,在办理业务时认真审核,将风险防患于未然。
(二)切实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履职能力。
现场管理人员对柜员在业务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凭证要认真复核,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力争将风险消灭在荫芽状态,有效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
因柜员虚存引出规避反交易的案例一、案例介绍20XX年11月25日,某支行柜员为客户“胡某”办理个金业务,客户胡某要求从存折上取7万元加1万元现金,汇8万元到客户王某卡内。
柜员交易码使用错误,误存入7万元,为规避反交易,随后双倍支取14.01万元,再办理汇款8万元。
汇款凭证非客户本人签名,是其儿子代签,现网点已将客户本人签名的汇款凭证追加扫描。
其双倍支取14.01万元的取款业务触发了“柜员虚存”风险模型,该业务最后被评定为类风险事件。
同一客户办理业务签字笔迹不同引发的案例
同一客户办理业务签字笔迹不同引发的案例同一客户办理业务签字笔迹不同引发的案例
一、案例经过
网点柜员办理一笔个人汇款业务,监测人员调阅相关凭证影像发现,当日该客户共办理两笔业务,分别取款及汇款,但两笔业务凭证签字笔体不同。
经核实,取款业务为客户本人办理并签字,汇款业务是客户本人办理,但客户向柜员递交的是一份已经填写好的汇款单办理业务,无法判断是否为客户本人签字。
该业务最终被确认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客户签字是对于业务办理结果与客户要求是否一致的确认,是客户对于业务办理结果的认可,具有法律效力。
(一)该业务中,客户持已填好的业务凭证办理业务,这一行为并没有引起柜员的重视,在业务办理后,柜员并没有要求客户对于业务办理结果进行确认,业务处理过程一旦出现纰漏,将会引发客户与银行间的经济纠纷。
(二)柜员应增强其风险意识,对于可能产生风险隐患的行为,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弥补,真实反映出业务办理过程及结果,以保证银行资金不受损失。
三、案例启示
(一)柜员应严格按照流程办理业务,增强责任心,在保证所办理业务合规性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其法律效力,以便在客户与银行间发生纠纷时,最大限度的保护自身利益及银行资金的安全。
(二)强化柜员的风险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因操作过程中的疏忽给自身及银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规避操作风险,防止风险事件的发生。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柜员违规办卡引发的风险事件
柜员违规办卡引发的风险事件
一、案例介绍
某日,客户在支行柜员处咨询:需代他人办理一张银行卡,并在卡内存入款项后,再将此款转入本人银行卡内,但客户无他人身份证原件,持复印件是否能办理?柜员即答复可以办理。
客户未出示本人身份证件,持他人身份证复印件即为他人代办了1张银行卡,经办柜员提示客户在《个人客户业务申请书》等业务凭证上签他人姓名;随后经办柜员将客户携带的现金存入他人卡内,客户在此业务凭证上签本人姓名,但柜员未录入代理人信息;最后客户要求将他人卡内款项转入自己卡内,客户在此业务凭证上签他人姓名。
由此,柜员在办理客户开卡业务时违规操作,并违规办理后续业务,引发了一笔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一)代理办卡未录入代理人信息,未核实代理人身份,未填写代理开户核实单,申请书上所留信息均为代办人信息,且未留办卡人本人电话,经办柜员明知客户为代理人,却未按流程办理业务,不但不审核代理人证件,更未进行代理人信息的录入。
客观上形成冒名办卡的事实,为今后的业务埋下了风险隐患。
(二)客户签名是明确银行与客户之间契约关系的重要依据。
办理转款业务要求代理人签本人姓名,与事实不符,因客户签名非本人,客户本人一旦追究,极易引发后续法律、资金风险。
三、案例启示
(一)这笔风险事件深刻反映出该柜员风险意识淡漠,没有意识到随意由他人冒名办卡,易引发客户和银行之间的纠纷。
以上错误如果不能够及时纠正,将留有一定的风险隐患,因代理客户虚假签名银行将负有不可推卸,后续的法律风险不容忽视。
(二)经办人员客户身份审核工作流于形式,冒名办卡成功后若引发后续案件,客户本人极易追溯我行的开户责任,被客户投诉、追究法律责任的风险,以及由此引发的声誉风险也不断加大。
修改客户信息引发的风险事件
修改客户信息引发的风险事件一、案例简介网点柜员办理修改个人客户信息,调整客户身份证件号码,本应客户本人办理的业务却由代理人代为办理。
该业务因触发“修改客户信息,非本人办理”风险监督模型,确认该笔交易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个金特殊业务处理操作规定:“个人客户信息调整,客户需持符合实名要求的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办理客户信息的变更业务。
客户主动申请变更身份信息时,除提供本人身份证件外,还须提供身份信息变更的相关证明文件和客户名下全部存款介质,方可变更。
该业务不得代办,网点柜员审核客户本人身份证件真实有效后方可办理。
客户信息系统的调整必须经有权人授权处理,双人操作、双人复核。
”该笔交易经办柜员违反了上述规定,修改变更客户信息,非本人办理,又未见客户名下的存款介质,导致风险事件的产生,存在着引发纠纷从而影响银行声誉的潜在风险隐患。
而现场管理作为运行风险专业控制的第一道防火线,承担着对重要事项、特殊业务进行审核、审批职责,对网点业务操作真实性、合规性进行事中控制的第一责任人,其履职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网点运行风险的管控能力。
该笔交易现场管理人员审核不到位,发现修改客户信息非客户本人来办理,明知不符合制度规定却未能坚持原则,未能及时纠正差错,而是以听从领导意愿为借口,最终导致风险事件产生。
三、案例启示一是经办柜员、现场管理人员及远程授权人员要加强学习客户身份证件要素维护的相关基本规定和操作流程,操作柜员更要树立业务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坚持有章必循、依法合规,只有养成柜员按制度,顺流程操作的良好习惯,才能确保业务运行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类似本案例中的客户信息修改业务,更应做到以制度为准绳,杜绝主观因素介入,杜绝操作随意性,避免因对业务办理的依据和流程不熟悉不了解而引发风险事件。
二是现场管理人员要增强履职意识, 充分发挥现场审核把关职责,在柜员办理特殊重要交易时要加强审核督导,坚持制度,坚持原则,督促柜员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办理业务,及时纠正柜员违规操作及操作流程执行不到位情况,提高业务审核的准确率,减少风险事件,真正发挥把关堵口作用,坚持制度恪守底线,强化履职意识和事中控制能力。
关于客户签名不符引发的风险事件
客户签名不符引发的风险事件
一、案例经过
网点柜员为客户办理补输实名后,又做交易调整账户通兑标志,做完交易客户签名确认后,在调整帐户标志时,客户临时有事,由他人代签。
柜员在知道非客户本人签名的情况下,未按流程办理业务,需客户本人签名的业务由他人代签,形成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一)柜员未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办理业务,明知客户签名非本人,仍然违规办理。
反映出柜员的合规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工作随意强。
(二)网点管理人员履职不到位,把关不严,控制风险的综合能力相对较差。
其风险意识不强,在柜员违章操作时不能正确引导柜员按操作流程进行处理。
三、案例启示
(一)加强临柜人员的学习和培训,使柜员充分了解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种操作流程,从而减少违规操作的随意性。
(二)加强临柜人员的风险意识教育,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教育员工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按业务流程和制度处理每一笔业务,避免以习惯代替制度带来潜在的风险隐患。
(三)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履职能力,做好事中控制,对业务操作出现的错误,应及时给予纠正。
同一客户签名笔迹明显不一致的风险事件
同一客户签名笔迹明显不一致的风险事件一、案例情况网点发生了同一客户签名笔迹明显不一致风险事件。
大多为客户办理个人结算账户开户时,在柜员未办理完开户业务,业务凭证未打印信息之前,客户已在个人结算账户开户申请书与开户凭证上签名确认。
柜员办理汇款业务时,先打印汇款业务凭证,客户后签名确认。
风险事件特征如下:客户当日在同一网点不同柜员办理个人结算账户开户与大额支取业务时,开户申请书与开户凭证由他人或网点员工填写与签名。
大额取款业务,业务凭证由客户本人签名,形成业务凭证客户签名不符的风险事件。
客户当日在同网点同柜员办理定期大额支取与汇款业务时,汇款凭证由他人填写与签名。
定期大额支取业务,业务凭证由客户本人签名,形成业务凭证客户签名不符的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一)柜员未严格按《业务操作规程》规定的开户与汇款业务签名流程进行签名业务的处理,只重视业务由本人办理,但客户签名顺序流程颠倒。
(二)柜员未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忽视客户签名环节。
未将客户签名纳入视线范围内,并认真审核凭证签名。
认为业务凭证客户签名是个“小问题”,只要有人签名不漏就行,导致客户签名处由他人代签。
(三)员工风险意识淡薄,规章制度意识不强。
代客户填写个人结算账户申请书与开户凭证并签名,发生违规行为。
三、案例启示(一)强化业务凭证客户签名环节的培训与学习,规范一线员工的操作行为。
在办理个人结算账户开户时,凭证打印业务信息后才能将个人业务凭证交客户核对并签名确认。
在办理个人汇款业务时,柜员先审核《个人业务凭证(填单)》填写内容完整无涂改且客户已签名确认后进行汇款业务的办理。
(二)加强案防传导,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网点柜员应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保持高度敏锐性和责任感,正确对待客户签名风险,摒弃客户签名是“小问题”的错误认识,树立“大隐患”的风险理念。
(三)结合员工行为教育活动,通过典型案例的宣讲,把客户签名的风险传导至每位员工,使员工树立正确的风险理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养成遵章守纪、规范操作的自觉性,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支取现金非亲笔签名引发的风险事件
支取现金非亲笔签名引发的风险事件
一、案例经过
客户持本人银行卡及身份证到网点办理大额现金支取业务,柜员完成操作后打印凭证交客户签名确认。
经过后期翻看录像看到,待客户亲手接过凭证后,该柜员便侧身背对客户整理其它资料,此时,与客户一同来办理业务的女子突然接过客户的笔和凭证并在上面签署客户姓名。
当柜员转回身接回凭证后,检查签单上确是客户姓名后便完成后续交易。
经过风控中心调阅该客户以往办理业务的凭证对比发现,此次客户的签名与以往明显不同,该笔交易最终被确认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一)导致该笔风险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柜员风险意识薄弱及没有严格按操作流程办理。
柜员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在交易未完成就分散注意力做其它事情,对其中潜在的风险估计不足,简单判断客户拿到凭证就一定会亲笔签名。
(二)现场审核制度流于形式。
现场审核人员在事前审核客户证件及提交的业务申请真实有效后便离开,没有在整个交易过程中起到审核监督的作用,未能有效防范风险事件的发生。
三、案例启示
客户在办理业务时,通常认为在凭证上签谁的姓名、由谁来签都是一样的,这仅仅是一种程序而已。
而作为柜员,要认真分析和发现潜在的风险点,采取相应措施防范风险的发生。
另一方面,现场审核人员应认真履行职责,要在整个业务办理过程中要认真审核监督而不应随意离开,要真正起到事中发现防范风险的作用。
未按规定办理业务引发的风险事件
未按规定办理业务引发的风险事件一、案例经过业务运营风险监控系统“个人客户单笔异常支付”监督模型展现一笔准风险事件,客户“严**”在网点代理办理“王**”一笔个人大额转账汇款业务。
通过调阅相关交易明细及凭证影像发现,柜员在办理该笔业务时未填写付款人身份证件,凭证上也无代理人签名确认,监测人员及时下发查询要求网点核实并整改,网点已通知代理人严**在查询书上补填写付款人身份证件并签名确认,该笔业务最终被确认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一)柜员在操作时未审核凭证要素,操作完成后对客户是否签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造成客户无签名的事实,本案中,凭证上既无代理人的签名,也无填写付款人身份证信息,一旦客户在日后对该笔汇款的签名提出异议,质疑该笔业务的真实性,将给银行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二)此案例暴露出经办柜员对日常规范性操作执行不到位,不能严格执行对凭证的审核义务,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客户大额汇款非本人办理,又无代理人签名确认,易产生经济及声誉风险隐患。
(三)银行业务凭证的客户签名是客户和银行之间形成合同关系后对交易行为的事实确认,也是为了避免纠纷发生时法院判决合同无效的风险,柜员应加强对代理客户签名环节的审核,避免因客户无签名而形成操作风险、法律风险。
三、案例启示(一)由于柜面员工所从事的是银行中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业务,所以柜员应加强《业务操作指南》的学习,在办理每笔业务时做到按制度、按流程,确保操作有序,如实反映每一笔业务的真实性、完整性及准确性。
(二)加强柜员合规意识和风险意识。
通过经常性开展案例警示教育、内控案防分析等,让经办柜员充分认识到违规操作的危害性,从日常操作的每一个环节和业务流程的每一个细节做起,从而有效地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三)网点管理人员应做好柜员的培训工作,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和业务学习,熟悉操作流程,同时风险监控中心应继续保持严格谨慎的监督作风,把握好各类风险事件的关口,帮助一线柜员认识到自己工作上的疏漏,督促他们改正,从而有效地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电子银行风险管理分析
二、电子银行重要风险点和控制措施
个人客户注册环节
风险点二:身份认证工具未交给客户本人
控制措施: U盾双人发放 提示客户身份认证工具发放 客户本人签收 身份认证工具纳入要素管理系统 客户回访
二、电子银行重要风险点和控制措施
个人客户注册环节
风险点三:非客户本人签字
案例:2010年12月,客户李某在其灵通卡中累计存款40余万元,2011 年3月,李某发现卡内余额仅剩100多元,经查40多万元已通过 网银转走。李某以其未开通网银而存款丢失为由,将所在分行 诉讼到法院。从我行系统记录查看,李某的灵通卡于2010年12 月注册网上银行并申领U盾。由于监控录像已过期删除,调取 注册是的申请资料发现,申请书上的客户签字笔迹并非客户本 人。据了解李某从事间借贷,可能由资金链断裂将责任转嫁给 银行。由于银行未能拿出李某本人签字确认的申请书,导致该 分行处于不利地位。
双因素,双通道 U盾密码+数字签
高
名显示签名内容
按键确认
双因素,双通道
U盾密码+数字签
高
名
双因素,单通道 开机密码+动态口 较低 令交易要素绑定
单因素,单通道 动态口令
较低
防交易篡 改 高
中等
较高
较低
防计算机 综合比较 远程控制
高
最高
较高
较高
高
中等
较低
较低
二、电子银行重要风险点和控制措施
电子银行支付限额体系
风险点一:单位本身不具备法律资格
控制措施: 审查单位证明文件 核对企业名称和公章名称 留存单位证明文件复印件
二、电子银行重要风险点和控制措施
企业客户注册环节
风险点二:非单位真实办理意愿
关于凭证签名错误引发的风险事件
关于凭证签名错误引发的风险事件一、案例经过网点柜员为客户办理银行卡代理存款业务。
存款人和代理人是夫妻,代理人办理应签代理人姓名,结果错签存款人姓名,柜员要求划掉存款人姓名改签代理人姓名,因此造成业务凭证涂改。
确认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原始业务凭证是银行与客户间发生业务关系的法律凭据,如果发生经济纠纷,业务凭证将是最有效的法律证据。
客户签名不真实就会造成业务事实不明确,法律责任不清楚,极易引发客户与银行间的经济纠纷,损害银行的声誉和信誉,将使银行遗留潜在的法律风险隐患。
当前业务凭证“漏客户签章或签章不正确”引发的风险事件时有发生,部分柜员对柜面业务规范性操作依然不到位,对客户签名的真实性、合规性审核不认真,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没有意识到非客户本人签名可能带来的风险事件甚至法律案件。
三、案例启示(一)提高操作人员风险防范意识。
基层网点应该加强规章制度的落实运用,通过执行规章制度、规范操作规定,促使柜员熟知岗位行为规范和禁止事项,强化合规意识,严守行为底线、自觉远离违规,有效防范和及时消除差错事故风险事件。
柜员办理业务应对客户签名的真实性、合规性负责,只有不放过任何可能发生风险事件的环节,才能确保业务的准确性、完整性,避免差错事故和风险事件的发生。
(二)基层网点应该提高制度执行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树立高度责任意识,做到认真仔细操作定型,提高业务处理的准确性。
必须按照规定程序处理业务差错,切忌弄虚作假掩盖差错。
提高柜员操作风险防范意识,充分认识客户签名是办理业务的重要环节,客户签字必须要在柜员视线范围内进行,银行工作人员应该进行必要提醒,防止出现他人代签或签错的现象发生,避免因工作疏忽而引发风险事件甚至法律案件。
(三)加强现场管理人员履职管理。
现场管理人员应该切实发挥现场审核把关堵口的作用,对柜面业务的风险环节严加监管,对柜员受理业务的过程全程监督,及时发现和有效纠正差错事故,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
现场管理人员应该注重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的培训落实,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违规操作引起风险事件的案例
违规操作引起风险事件的案例
一、案例经过
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系统监测到某网点监督模型为“个人不活跃账户异常支付”的一笔准风险事件。
监测人员通过调阅网点授权影像发现:该笔支取凭证并未打印流水,而客户却在签字栏签名,即下发查询进一步核实并描述该笔业务处理过程,并与客户核实该笔业务处理的正确性。
网点回复:经调阅录像责任柜员请客户在取款确认处签字、写电话号码,网点在收到查询后通过电话与客户核实,确认为客户本人取款、本人签字,业务处理无风险;后再次查询,重新核实,网点答复:经调阅柜员录像:柜员在未打印支取业务前要求客户签字。
上述业务最终被确认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一)根据《业务操作指南》个人取款业务,操作员应按客户要求办理付款手续,并在打印流水后请客户核实确认是否正确。
网点柜员未按操作流程处理业务,逆向操作,先让客户签字,后打印流水,使客户确认没有核对意义。
(二)根据《授权交易指引》要求,远程授权人员审核交易画面与个人付款凭证时发现空白签名凭证时应及时按授权流程予以拒绝,而由于授权人员风险控制不到位,最后导致风险事件的形成。
三、案例启示
(一)柜员应认真学习《业务操作指南》,对指南规定的有业务操作流程应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不断提高自己的风险防范意识,认真按照指南中的业务处理流程执行操作。
(二)远程授权人员应认真履职,贯彻执行授权流程,对网点传来的凭证影像应认真审核,严控风险点,不要让审核工作流于形式,把控授权风险。
(三)网点主管应加强对柜员按流程操作的监管,严禁不按流程操作业务,采取确实可行的管理措施,把控管理风险。
同时严格执行查询回复规定,不能因为考核而掩盖风险事件。
银行各种安全风险案例汇编
冒名顶替办理实时重置密码及大额取款的案例一、案例经过近期,客户林XX到某网点办理个人帐户实时重置密码业务,紧接着办理个人卡内帐户取款交易,金额30多万元。
次日监控中心核对后发现两笔凭证客户签名与前日交易凭证客户签名笔迹明显不同,于是要求网点核查。
经核实,客户林XX 办理的两笔业务均是代其弟弟办理的,当时柜员在核查身份证过程中发现客户外貌与身份证相片有些差异并提出疑问,但该客户坚持说身份证照片就是他本人,由于柜员风险防范意识较差,未谨慎从事即给予继续办理,导致客户冒名办理实时重置密码和大额取款业务成功。
网点已及时联系其弟弟并证实两笔业务是由其哥哥代理,客户本人已到网点补签名确认两笔交易的真实有效。
二、案例分析(一)代理个人帐户实时重置密码及大额取款业务风险较大,是一项高风险业务,稍有纰漏就会对客户造成损失,并给银行带来声誉上和经济上的巨大风险,所以要求必须本人亲自办理。
但在此次事件中,由于客户与其弟相貌较相似,年龄相近,单纯通过联网核查返回的照片信息难以准确判断客户是否与身份证件持有人一致,这也是导致冒名办理业务成功的原因之一。
(二)柜员办理业务过程中只是停留于简单核对客户与身份证件核查系统所返回的照片是否相似,风险防范意识不足,没有进一步核对客户真份证件地址、出生年月等信息,导致风险事件的发生。
(三)实时重置密码等特殊业务都必须由存款人本人办理,大额取款业务也要求核查存款人和代理人身份证件,都属身份核实风险较高的业务,案例中的柜员在发现疑问时应注意观察客户言行,与客户多沟通,并可查找开户客户预留电话号码进行电话沟通核实查证等手段来核实客户的真实身份。
三、案例启示(一)重置密码、大额取款业务风险隐患较大,一旦柜员因证件核实有误款项被冒领等,银行就有可能要承担赔偿责任,造成经济损失给银行信誉带来损害,这就要求经办柜员要有过硬的业务本领,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保证在日常业务处理中有效识别真伪。
(二)本案例中由于代办人和客户本人是亲兄弟,长相十分相像,如果不仔细核对就容易造成失误。
代客操作的风险案例心得
代客操作的风险案例心得概述在现代社会中,代客操作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服务方式。
代客操作指的是某些专业服务机构或个人代表他人完成某项任务或操作。
然而,代客操作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从风险案例的角度,深入探讨代客操作背后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代客操作的风险案例分析案例一:委托理财1.客户A委托一家金融机构进行理财操作,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客户A完全依赖金融机构。
2.金融机构未尽到充分的风险披露义务,客户A对风险缺乏充分的认知。
3.市场非预期波动导致客户A的投资亏损。
案例二:购买代客操作服务1.客户B在网上购买了一项代客操作服务,交付了一笔费用。
2.代客操作服务提供商未按约定完成任务,拖延时间甚至失去联系。
3.客户B遭受经济损失,并丧失了原本可以自己完成任务的机会。
代客操作的风险管理措施风险评估1.对代客操作任务进行风险评估,包括评估操作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潜在的损失。
2.客户在选择代客操作服务时,应对提供者进行背景调查和信誉度评估,选择有经验和良好记录的服务商。
签订明确的合同1.在委托代客操作前,双方应签订明确的合同,约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2.合同中应明确代客操作的任务和目标,风险分担方式,费用支付方式等。
风险披露和知情同意1.代客操作服务商在接受委托前,应向客户充分披露任务可能面临的风险。
2.客户应对披露的风险进行充分的理解和确认,并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决定是否继续委托。
实时沟通和反馈机制1.代客操作过程中,双方应建立起实时的沟通渠道,方便及时了解任务进展和风险情况。
2.客户可以通过反馈机制及时指导代客操作服务商,确保任务按预期进行。
风险控制和监督1.在代客操作过程中,双方应建立起风险控制和监督机制,减少潜在风险的发生。
2.代客操作服务商应建立起风险管理体系,定期评估和监督自身的风险控制措施。
兜底保障措施1.当代客操作任务发生风险事件时,双方应事先约定兜底保障措施。
2.兜底保障措施可以包括违约责任、赔偿机制等,以降低客户可能面临的经济损失。
代客户办理业务引发的风险事件
代客户办理业务引发的风险事件第一篇:代客户办理业务引发的风险事件代客户办理业务引发的风险事件一、案例介绍网点柜员使用交易从自己帐户通过网上银行进行对外转帐,涉及客户共计10多笔,触发“员工通过网银频繁转帐”监督模型。
二、核查分析过程及整改情况经核实:该网点为某协议代发工资户办理代发工资,将现金存入其内部账户后,由于未开立基本账户,系统不支持现金存入发放代发工资,客户要求当天必须将代发工资发放到位,柜员就将其现金存入自己账户,通过个人网上银行转账为客户进行工资代发。
属于员工代客户办理代发工资业务,违反员工行为准则,被确认为风险事件。
三、核查结果(一)该单位由于没有开立基本帐户,系统不支持现金存入发放代发工资,因单位急于办理工资发放,要求工资款当日转入该单位员工账户,柜员感情代替制度,违反操作规程,将单位现金存入自己账户,通过个人网上银行转账为客户进行工资代发,严重违反《员工行为禁止规定》规定,存在制度执行风险。
(二)柜员将客户资金存入自己账户并为其代办业务,说明该柜员风险意识淡薄,风险防范能力差,极易形成资金纠纷。
若柜员将客户资金挪为他用,将给银行带来诉讼风险,甚至经济损失。
四、管理措施或建议(一)加强规章制度学习,严格按照银行“员工行为禁止规定”约束自己形为,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办理业务,养成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是杜绝差错最有效措施。
(二)加强员工思想教育,增强工作责任心,不断提高员工职业操守,强化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要充分认识违规操作带来的危害,从源头上消除各类风险隐患。
(三)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员工业务素质。
采取不同培训方式,程处理每一笔业务,保证各项业务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及服务优质性。
第二篇:代客户办理代发工资业务引发的风险事件代客户办理代发工资业务引发的风险事件一、案例介绍网点柜员使用交易从自己帐户通过网上银行进行对外转帐,涉及客户资金,触发“员工通过网银频繁转帐”监督模型。
二、核查分析过程及整改情况经核实:网点为某协议代发工资户办理代发工资,将现金存入其内部账户后,由于单位未开立基本户,系统不支持现金存入发放代发工资,客户要求当天必须将代发工资发放到位,柜员就将其现金存入自己账户,通过个人网上银行转账为客户进行工资代发。
违规补打业务凭证并代客户签名引发的风险事件
违规补打业务凭证并代客户签名引发的风险事件一、案例经过网点一柜员轧账时发现缺少一张个人业务凭证,随即经办柜员以“机器故障”为原因、填写“远程授权申请书”并经业务经理审核签章、远程授权同意后补打了业务凭证,并由经办柜员在补打凭证上代签客户名。
通过进一步核查发现,实际该笔业务的原始凭证当时交予客户,此后虽找回原始凭证,该笔业务仍被确认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一)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缺少原始业务凭证”本身已隐藏着较大风险,补打凭证仅仅只是作为一种事后补救措施,而客户签名不实则会造成业务事实不明、责任不清,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因此补打业务凭证手续的严密性、合规性是尤其重要的,该案例中的经办柜员发现缺少原始业务凭证后,未经查明原因,即随意的以“机器故障”为由申请补打业务凭证并冒充客户签名,没有充分认识到其中的风险,缺乏作为银行工作人员基本的风险防范意识。
(二)制度执行不到位。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制度是员工行为的准则和业务操作的规范,一切活动都要严格按照制度的规定执行。
银行业是高风险行业,任何业务都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来执行,补打凭证本就应该三思而行,但是不少员工缺乏遵守制度的观念和风险防范意识,往往有章不循、麻痹大意、草率行事,加大了操作风险。
(三)思想道德教育不到位。
部分网点,教育说起来重要,抓起来热闹,往往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深入下去,对员工的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该案例中的经办柜员代客户签名这种不负责任的草率行为使得原本缺少原始业务凭证的错误性质升级,急于掩盖自己的过失冒充客户签名的严重违规行为引发了道德风险。
(四)网点管理人员监管失职。
案例中网点业务经理没有详查事情的原委就审核同意补打凭证且没有及时制止柜员代客户签名实属监管不力,网点管理人员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案例中的业务经理没有起到良好的监管效果也是造成风险的原因。
三、案例启示(一)加强业务培训,严格操作流程。
进一步加强员工的业务培训力度,组织员工认真学习制度规定和操作流程,严格按操作流程办理业务,使柜员的业务操作程序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严防操作性风险。
[一则成功堵截冒名办卡的外部欺诈风险案例] 堵截冒名开户
[一则成功堵截冒名办卡的外部欺诈风险案例] 堵截冒名开户一则成功堵截冒名办卡的外部欺诈风险案例1、案例经过“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的?” “我要办一张银行卡”,一位戴着眼镜挺斯文的中年客户自然地应答道。
接到该客户的身份证和开卡申请表,我简单地看了一眼,从凭证袋拿出一张即将要办理的银行卡。
在开始操作之前,我再次习惯性地打量了一下,发现本人与身份证的照片还是有一些出入。
于是询问了一下客户是否为本人,并寻求运营副主任的帮助。
这时客户笑脸相迎,“我以前是不戴眼睛的,……”,而且重复多遍,坚持就是本人。
基于从样貌上确实不容易辨别,我们便询问客户的身份证件号码,客户表示背不下来。
我们再次询问客户的生日,客户开始神情迟疑,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
由此判断为非本人,拒绝为其办理。
2、案例分析“办理完”该业务后,我很后怕。
如果我没有再次辨认身份或是没有辨别出来,而是直接为其办理了开卡开户业务,后果将会很严重。
假设不发分子冒用他人身份证件成功开立了账户,利用该账户从事洗钱或诈骗活动。
届时,会加大公安机关的查处难度,严重影响社会公众的财产安全。
3、案例启示(一)如遇此类情况,我们应当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并通过内部渠道通知其他营业网点,以免此类客户前往其他网点再次尝试。
这样便能更好的防范“漏网之鱼”,做到上下联动,内外联动。
(二)办理业务的柜员,负责复核工作的运营副主任以及大堂经理应当协同合作,保持敏锐的观察力,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从源头上杜绝外部欺诈风险。
(三)年关将近,电信诈骗事件频频发生。
这便要求我们在保持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要做到时刻提高警惕,谨防外部欺诈风险事件的发生。
高开营业室赵媛媛/感谢您的阅读!。
网点超营业时间办理业务的案例
网点超营业时间办理业务的案例
一、案例展示
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系统展现某网点柜员晚上6点多钟办理一笔个人账户取款交易的风险事件,金额1万元。
经核实:当天上午客户取款1万元,柜员用错交易将取款误为存款,日终轧帐发现短款2万元,此时客户已去异地,由其丈夫来处理该笔业务,反交易后再用正确交易办理取款业务,由于没有客户本人及代理人身份证件授权中心无法授权,其丈夫将存折和密码留在网点后离开,后通过说明和沟通,柜员在客户不在场的情况下为客户办理了1万元的取款业务,反交易和取款凭证客户签名非本人,形成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一)柜员在工作时间粗心大意,将1万元取款误为存款,客户上午办理取款业务到下午进行反交易,期间银行垫资2万元时间长达9个多小时,一旦资金被转移,风险事件极有可能转变为损失事件。
(二)客户签名的业务凭证是客户与银行间发生交易行为和权责关系的法律依据,客户1万元存款的反交易和1万元取款业务凭证均非客户本人签名,如果客户对交易行为提出异议,银行将面临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三、案例启示
(一)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工作责任心。
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和剖析,分析风险事件的成因和危害性,提高前台柜员风险防范意识,认真办理每一笔业务,消除风险隐患。
(二)加强对柜员法律知识的宣传和培训。
提高柜员法制意识,让柜员充分认识到客户签名真实、合规对减少银行和客户之间的纠纷、防范法律风险的重要性。
将“远离违规行为,珍惜职业生涯”意识贯穿于实际工作中,贯穿于每笔业务、每个细节当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客户本人签字引发的风险事件
一、案例经过
客户到网点办理个人电子银行注册业务。
现场管理人员审核“个人客户业务申请书”时发现客户非本人签字,当即要求经办柜员说明事情真相。
该柜员答复:“客户本人在场,由女儿代替签字”。
现场管理人员指出客户非本人签字的潜在风险和严重后果,对柜员提出警示批评,要求柜员停止业务,由客户本人签字后重新办理。
二、案例分析
(一)柜员违反流程办理业务,处理业务片面追求速度,没有认真审核凭证是否是客户本人签字确认。
执行制度流于形式是造成客户签字错误确认的重要原因,如果发生法律纠纷银行将会处于被动地位,导致银行资金和社会声誉出现损失。
(二)柜员办理柜面业务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对个人电子银行注册业务凭证客户非本人签名存在麻痹思想,原始凭证客户非本人签字容易引发纠纷,导致银行处于被动地位。
本案例说明柜员对客户签名风险事件缺乏正确认识遗留风险隐患。
(三)原始凭证既是客户向银行提交业务的有效凭据,更是柜员处理柜面业务的有效记录,还是银行与客户签订的法律协议,客户非本人签名的业务凭证无法确定此笔业务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只有客户本人签字确认才能真正产生法律效用。
三、案例启示
(一)柜员临柜应该严格执行操作流程,柜面业务处理过程既要核对客户提供的业务凭证的有效性和相关证件的真实性,业务完成以后还要注意检查客户是否已经签字确认,养成合规操作和防范风险的良好习惯,树立工作责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网点应该提高柜员案件防范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通过案件实例讲评开展案防教育,逐步改变柜员抱着侥幸心理办理柜面业务的习惯行为,提高柜员充分认识案件防范的主动必和自觉性,充分认识执行规章制度和规范操作规程的重要性。
(三)网点现场管理人员应该认真履行管理职责,通过晨会时间加强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教育培训,通过剖析典型案例,时刻提醒柜员按照规章制度办理业务,同时加强柜员柜面业务操作的检查,及时有效予以纠错纠偏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