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呼语及其语用功能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称呼语及其语用功能分析
◎王瑞敏
(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称呼语及其语用功能问题,顺便提及它与称谓语的关系,以期对称呼语有进一步的认识。关键词称呼称呼语语用功能称谓语
一、称呼语
(一)称呼语的研究历史
在言语交际中,称呼语(又叫称呼,指面称,包括普通名词、专有名词、人称代词等指称方式。)起着指称功能及角色定位作用,界定双方的话语角色关系,为进一步的话语建构规定基本的权利义务关系。按照社会语言学的理论,称呼语的运用应在民族文化的框架内,根据亲疏关系、权势关系、一致关系等不同的人际关系,在特定语境中正确认知角色关系,遵循社会所期望的话语角色的言语行为规范。本文将以称呼语及其语用功能为重点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对称呼语有更明确的认识。
称呼问题的研究早在60年代就引起了社会语言学家的重视。美国语言学家布朗和福特就美国英语中的称呼形式进行了开创性研究;语言学家欧文・特里普以他们的研究为基础,在《称呼的社会语言学规则》一文中列举和分析了称呼选择中诸多可能的制约因素,并以流程图的方式描述了美国西部学术界以及19世纪俄语、依地语、波多黎各语中称呼系统的情况;之后又有学者就英、德、法、俄等西方语言中称呼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后来美国心理学家罗杰・布朗(1988)认为,称呼的用法与交谈者之间的身份差距及亲疏程度相呼应,即语用分析中的地位原则和亲疏原则。
我国对汉语称呼的研究由来已久,赵元任先生早在50年代就对现代汉语称谓系统进行了详尽地描述;陈原先生在《社会语言学》一书中论及了我国解放后出现的某些新的称呼形式以及产生的新的意义;进入80年代后,我国掀起了称呼系统研究的高潮,诸学者对称呼的类型及使用规则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和探讨,祝畹瑾参照欧文・特里普的方法设计了一张汉语称呼系统流程图,并在图中增添了汉语中特有的制约称呼选择的因素。
(二)称呼语与称谓语的区别
有人把称呼语叫做称谓语,但二者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称呼是动态的语言使用中的一种面称。《现代汉语词
典》也对称呼语作了解释:当面招呼用的表示彼此关系的名称,如同志、哥哥等。显然这种面称是专指能够在口头上当面称呼人的独立的称代性词语。
称谓是静态语言系统中的称代性词语,是在言语交际中可以用来称呼人的一些称代性成分。《现代汉语词典》对称谓这个术语作了这样的解释:“称谓语”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其他社会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等而得来的名称,如“父亲、母亲”等。
称谓语不仅仅是对交际对象的直接称谓和他称称谓,而是作为一种交际手段被赋予了许多语用功能。首先它作为一种社会指示语,体现了讲话者之间一种相对应的社会关系;还可用作语码转换的手段来标志人际关系的变化,以及作为礼貌策略来改变和谈话对象之间的社会距离。选择适当的称谓语可以帮助讲话者把自己所要表达的信息顺利地传递给交际对象。
称谓与称呼的关系有时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如称谓“父亲、母亲”在口语中就称呼为“爸爸、妈妈”,但在更多的情况下,称谓与称呼并不是相等的。同样的社会人际关系,要选择一个适当的称呼,会受到诸多语境因素的制约。
(三)称呼语存在的文化土壤
称呼语对民族文化的依赖性很强,文化中亲疏、上下、敬谦等关系往往蕴含在称呼语的运用中,积淀成词语的社会规约意义。日常交往中的称呼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家庭成员和亲属间的称呼,一是社会上人际间的称呼。称呼语是一个敏感的开放的语汇系统,时代的变迁和价值观念的更新都会引起称呼语语义及其功能的变化,大多带有丰富的感情及时代色彩,对认识具有导向作用。因而,就单个称呼语来说,形式与内容,即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相对单纯的或者说是静态的;但在语境中,在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其所指是不定的。在这个层面上,称呼有了变异运用的灵活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王希杰先生在《修辞学新论》中说过:“语言又在本质上区别于其他文化,这表现为它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它记录了人类文化,
它本身就是一个人类
的文化世界,语言和文化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文化影响制约着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语言也影响着文化的产生、发展和传播。
从社会语言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称呼语的命名和使用不仅具有参与社会组织和文化整合的功能,而且能够反映不同群体中人们对彼此地位、身份及相互关系的不同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积淀于社会规范和个体人格中的文化心理。
在汉族文化中,亲属角色关系在心理接近程度上胜过其其它角色关系,因此,在日常交际中,对于不是亲戚的对方,用亲戚称谓来确定双方关系,就显得更加亲近。与此相对应,关系最亲切的平等关系的双方,则用“兄弟”、“姊妹”相称,如“兄弟单位”、“姊妹城市”,这在各民族语言中都是一样的。亲属词是各语言中固有的、古老的、稳定的词语中的一部分,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别重视血缘关系的国家称呼语则较复杂,且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常常表现在称呼语上。
称呼的研究在国内外引起许多学者重视,但大都局限在社会语言学范畴内,是一种静态的描写。称呼的使用是多变的,并具有一定的集团性和地域性。
二、称呼语的语用功能
语用学研究的兴起开拓了人们的视野,给称呼研究注入新的活力。从语用学的角度对称呼进行具体的动态的探讨,有助于对话语含义的深层研究。
在言语交际中,称呼语的选用常常受心理因素的支配,呈现为主观性的言语选择。修辞主体出于不同交际动机、主观态度,故意偏离常规的称呼语,使其呈现出跳跃性、流动性、不稳定性;或出于传情达意的需要,有意违反言语社团的行为规范,使其呈现出与话语角色不相称的非规约性。这种超常规的语言现象,可以说是受社会、文化、心理、语言等因素共同制约的动态言语体系。如其中的变异运用,表现为称呼语的社会规约义从无标记变为标记性,通过强化称呼语的社会规约意义寄寓某种言外之意:个体角色的多重性及同一角色称呼的多样性使称呼语具备灵活变通的可能性。在人际交往中修辞主体有意变用称呼语,利用称呼语所承载的社会规约意义构成言语符号的深层语义,以制造审美距离,这样既降低话语刺激强度,迎合了对方的接受心理,又为其留下思索空间,达到含蓄委婉、意在言外的表达效果。
称呼语的变换通常具有变换的行事功能、人际关系指示功能和情感的指示功能三种:
(一)称呼语变换的行事功能
英国语言哲学家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语言不仅可以传递信息、指称事物,还能够“以言行事”,即表达说话人的某种意图,如请求、承诺、规劝、威胁、批评、赞许等多种言语行为。称呼语作为语言单位,同样具有这些功能。在特定的语境中,称呼语的变换能表达多种隐含意义。
(二)称呼语变换的人际关系指示功能
称呼是人们确定彼此关系的用语,称呼语的变换体现了相互关系的变化。正如欧文・里普所言:“对于具有特定地位的对象,如果有一个公认的称呼,则任何偏差都是一种信息。”这儿的“偏差”指的就是称呼语的变异形式,也就是本文所说的称呼的变换。人际交往关系是错综复杂的,与之相应的称呼也是多变的。在不同的语境中,即使是对同一个交际对象,所使用的称呼也是不同的。它反映了交际双方的角色身份、社会地位和亲疏程度的差异。
(三)称呼语变换的情感指示功能
称呼语是可以表达感情的,不同的称呼语显示出说话人不同的感情,因此,在日常交际中,称呼语已不再是简单的无生命的符号,而是社会文化主体的思想感情的载体,是充满色彩和激情的。它的变异运用,将无标记的社会规约意义转化为有标记的语境意义,通过对常规的偏离及对规约的背离,寄托某种言外之意,传达修辞主体的情感态度、言语动机。变异称呼语不仅仅为了界定角色关系,更是负载情感信息的符号,从中可以透视主体的内在心理动态。在表情达意上既含蓄委婉,又不乏力度,往往会取得良好的修辞效果。
称呼语是社会语言学的一大研究课题,它的选择运用既受制于言语规范,又受主体心理因素的支配,因而称呼语的变异运用往往会折射出主体心理的微妙变化,传达言外之意,取得独到的修辞效果。
三、结语
称呼语历来是人们建立和保持联系的不可缺少的手段,是跨入交际大门的一道“门槛”,它对交际能否顺利进行起着一定的决定作用,正确恰当的称呼不仅能够融洽人际关系,有时甚至还能对交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科学高速发展、讲求办事效率的今天,在言语交际中如何恰当地使用称呼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林彗.称呼的艺术.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4 (32).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
[3]梁佳.称呼的语用研究.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4]曲婧华.称呼的语用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2).
[5]刁世兰.称呼的转换及其语用功能.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6]梁成功.称呼语变换的语用功能.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6).
[7]吕海燕.称呼语变异运用的修辞效果.语文学刊.2003(1).
[8]王晓红.称呼语的社会文化标志功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1).
[9]李春华,李勇忠.称呼语的语用功能分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10]来鲁宁,郭萌.称呼语及其语用功能.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
.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