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开设环境教育课的必要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开设环境教育课的必要性

摘要: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激增,全球出现了一系列环境恶化问题,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我国环境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其主要表现是:环境教育观念薄弱,环境科学、环境保护知识匮乏,环境教育师资及资源缺乏,环境教育的途径狭窄。环境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全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环境教育的主要阵地。中学开设环境教育课程是实施环境教育的基本策略,

关健词:环境教育课可持续发展全民素质道德教育改革

引论:

当前人类面临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特别是环境问题,已危及人们的生存、繁衍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归根结底,在于人们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即人们在处理人口生产、物资生产和环境生产三者关系时,往往重视眼前的、局部的利益,忽视资源和环境的自然规律,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改善现在及将来环境问题,环境教育则务必跟上,而中学生则是培养环境道德,养成环境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我认为中学必须开设环境教育课,以课堂为环境教育的主阵地,改善学生的环境意识,丰富学生的环境知识,培养学生的环境道德,从而走上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论

一、现实国情呼唤中学环境教育课的开设。开设环境教育课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物质层面的需要。

1.环境教育是应对当前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

地球,我们人类懒以生存的家园,经过我们人类几千年的生活,她早已变得千疮百孔,面目全非。山不再绿,水不再清,天不再蓝,二氧化碳使气温不断升高,臭氧层再也挡不住紫外线,环境问题世界告急,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更是让人担忧。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水泛滥,2010年西南干旱,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另有黄河断流,沙尘暴日益加剧,华北春旱有增无减,西北地区荒漠化日趋严重,泥石流无处不在,这些现象的形成没有别的解释,唯一的答案是人们盲目开采,过渡索取,肆意排放等一系

列现象使我们的环境恶化所至。环境问题已成为困扰我们生活的重大问题,环境治理迫在眉睫,但环境教育更是长远之计,我们只有在加强环境治理的同时加强环境教育,使国民从脑子深处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掌握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手段,从小形成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这样才能走上可持继发展之路,而中学生正是行为习惯养成的最关键时期,因此中学开设环境教育课也是应对当前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

2. 环境教育是实现人地和谐的唯一途径,也是人类回归绿色生活的必然选择,。

“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情曾经使一代代的中国人引以为自豪和骄傲,然而今天,我们不得不承认:肆意开发破坏有限资源,维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已经导致部分地区资源枯竭,环境不断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与地关系矛盾日益突出。有人试图控制人口的增长来实现人地和谐,这也是有效的一招,但我们现在人口是控制了,为何环境问题还是日趋严重?这不外乎人们为了追求最大经济利益而认识不到或不承认环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采取了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一直以来都进行着先污染后治理或只污染不治理的经营模式,这是思想的高度不够,是认识的高度不够,是态度的极度不端,是教育的力度不够,因此,我认为实现人地和谐的唯一途径环只有教育,从中学便开设环境教育课,让每个国人都充分认识到环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认识到人地冲突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达到最终目的。

随着社会文明的推进,人类在一边污染环境的同时一边又十分关注自身的健康,这是非常矛盾的。环境污染导致了大气质量下降,也导致食品质量下降,使细菌滋生,病毒横行,现代人在十分发达的医疗条件下虽寿命延长了,但生活的质量大不如从前。所以,要想提高生活的质量就要回归绿色生活,要回归绿色生活就必须加强环境教育。

二、伦理道德呼唤中学开设环境教育课,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精神层面的需要。

我们需要树立一种新的道德伦理观即环境伦理观,这就要通过教育来培养人们对环境的道德责任感并以此指导人们,提高人们环境保护意识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中学是培养人的重要基地,21世纪的中学生是新世纪人类文明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基础教育的内容直接关系到受教育者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未来.面对世界、面对未来,当代中学生需要具备相应的环境伦理知识和环境道德素养.环境伦理教育是培养当代学生树立环境世界观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我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保证和有力措施.然而, 当代中学生在环境道德伦理方面表现得十分逊色,当前环境伦理教育却尚未达到社会的实际需要,

1.现代中学生环境危机意识十分淡漠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上去了,但民众的环境意识淡漠了,新生代们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享受的一代,成了消费的一代,他们大多受到父辈的最深影响是竞争和赚钱,很少有人去思考环境问题,更没有人为环境做点事实,终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即使做也只是极不情愿的象征性的扫扫擦擦,与实际问题相去甚远,因此我们只有开设环境教育课,使学生产生环境保护的危机感、紧迫感以及责任感。使学生居安思危,增强环境危机意识。

2.现代中学生环境法制意识教育有待增强

环境法制意识是环境意识的中心环节。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环境法制不断完善,颁布了《环境保护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保护法》《放射防治规定》等法律法规。但孩子们似乎与这些不曾相关,很少有人知晓,因此我们要从中学就开设环境教育课,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环保法制教育,使他们从小就养成尊重自然、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良好风尚。

3.现代中学生环境道德意识教育十分欠缺

环境道德意识就是人们在没有任何外界压力或诱惑力的影响下,所具有的自觉的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行为意识和行为习惯。良好的环境道德意识是环境意识的最高境界。在我国特别是农村,孩子们的环境道德意识无从谈起,环境道德意识教育十分欠缺,因此,我们除了让学生不要乱吐痰、乱扔瓜果皮、不要任意丢弃饭菜,节约用水外,还必须通过专门的环境教育课,对学生进行爱护资源、保护环境的环境道德教育。让他们将环保内化为一种自身的品格。

4.加强环境道德素质教育是解决当今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我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在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发言时指出:“环境保护不是技术问题,不是政治问题,而是道德问题”。环境问题是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生产行为带来并经过长期积累表现出来的问题。所以加强环境道德素质教育是解决世界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党的十六报告以来,我国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而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思想。而环境道德素质教育是公民德性、人格养成的教育,更是迈向生态文明的灵魂教育。其核心在于培养人的环境道德意识、环境道德情感和行为,培养环境善恶观、环境正义感、环境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