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主义与中国现代的政治和文化冲突

合集下载

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冲突

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冲突

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冲突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传统文化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冲突。

传统文化代表着一个民族或国家的传统价值观、道德规范、艺术形式和生活方式,而现代社会则注重科学、技术和个人权利。

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冲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道德观念与现代价值观的碰撞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常常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产生冲突。

传统文化强调家庭、社群和集体利益,并鼓励个人为了整个社会的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个人权利和自由更受重视,个体追求个人利益的观念更加盛行。

这种冲突使得传统道德观念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系。

二、传统文化与科技的冲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高效和便利,而传统文化则注重历史传承和人文关怀。

在现代社会中,电子邮件、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等新兴科技成为人们交流和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然而,这也导致人们越来越少关注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日渐边缘化。

三、传统艺术形式的衰退传统文化中的许多艺术形式,如传统戏曲、书法、绘画和音乐等,由于现代社会对娱乐方式的需求以及商业化的冲击,逐渐边缘化和衰退。

现代社会对快节奏、多样性和娱乐性的需求使得传统艺术形式显得过于繁琐和古板,艺术家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寻找平衡成为了一项艰巨的任务。

四、传统文化对社会进步的阻碍传统文化注重历史传承和守旧,有时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传统观念和习俗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例如,对男女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封建等级制度以及一些不合理的礼仪规范等。

这使得人们在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之间产生许多冲突和摩擦。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冲突。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调适过程。

而在这个调适过程中,我们应该保留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同时也要拥抱并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只有在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融合中,我们才能够实现个性与集体、历史与未来的平衡,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论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中的中国文化信仰的选择

论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中的中国文化信仰的选择

论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中的中国文化的选择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的武力入侵,西方文化涌入中国,同中国文化发生激烈冲突。

在具有先进性和野蛮性双重性格的西方文化面前,中国传统文化凸显出落后性和软弱性,无力迎接西方文化的挑战,爆发了空前的文化危机。

文化危机是最深层次的民族危机。

在中西文化冲突中进行文化选择,是救亡图存、富国强兵、振兴中华的迫切需要。

文化选择就是根据时代发展需要,选择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指明时代发展方向的某一种文化精神作为指导思想,发展新文化。

中国各派政治力量先后进行了三次文化选择,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引领中国新文化的前进方向,从而指明了振兴中华之路。

一、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文化选择近代中西冲突具有全面性,首先是表现在物质层面上。

鸦片战争后中国市场对外开放,外国商品潮水般涌入,冲击着中国传统小农经济,动摇了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经济基础。

近代中西冲突也表现在制度层面上。

先进的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严重冲击了中国落后陈腐的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带来空前的政治危机。

近代中西冲突最根本的是表现在文化层面上。

西方文化全面冲击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严重的文化危机。

面对封建主义的全面危机,地主阶级改革派首先是从文化上寻找出路,开始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文化选择。

先进的中国人对西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是从“开眼看世界”开始的。

林则徐在广州查禁鸦片时,组织编译了《四洲志》,打开了国人了解世界的窗口。

鸦片战争之后,一些介绍西方地理、历史、政情、风俗的文献相继问世。

有魏源的《海国图志》、姚莹的《康鞲纪行》、徐继畲的《瀛寰志略》、何秋涛的《朔方备乘》等。

在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同时,一个问题也随之产生了,那就是以何种态度去面对看到的新世界?对此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作出了明确回答:“以夷制夷,以夷款夷,师夷长技以制夷。

”他认为“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师夷长技”思想的提出,使国人认识到西方不仅在物质上有先进之处,甚至是“养兵练兵之法”的制度方面也是有其优势的。

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演讲稿

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演讲稿

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这个话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和现代价值观之间的碰撞和冲突也日益凸显。

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是我们文明的源泉,而现代价值观则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的。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文化和现代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首先,传统文化和现代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主要体现在对待权威、尊老爱幼、家庭观念等方面。

传统文化中强调尊重权威、孝敬长辈、重视家庭,而现代社会却更加强调个人主义、平等和自由。

这种差异导致了传统文化和现代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使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很多选择和抉择。

其次,传统文化和现代价值观的冲突也体现在对待环境、对待社会责任等方面。

传统文化中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社会责任,而现代社会却更注重个人利益和物质追求。

这种差异使得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忽视了对环境和社会的责任,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然而,传统文化和现代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并不意味着它们是对立的。

事实上,传统文化和现代价值观是可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

传统文化中的家庭观念、孝道精神等都是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的宝贵财富,而现代价值观中的平等、自由、创新等也是我们需要借鉴和吸收的精华。

因此,我们应该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积极拥抱现代价值观,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的有机融合。

最后,我想说的是,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来思考和解决。

我们应该在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在现代价值观中寻找方向,不断探索和创新,使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在我们心中和行动中实现和谐共生。

谢谢大家!。

事功学派名词解释

事功学派名词解释

事功学派名词解释
事功学派 (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是一部非常受欢迎的虚构历史小说,由人类学家 Zimmerman 创作。

该小说讲述了人类从石器时代到 21 世纪的故事,并将人类的历史与现代科学和理论相结合。

该小说获得了广泛的赞誉,被誉为是科幻小说的杰作之一。

事功学派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想派别,其创始人是荀子。

该学派认为,人类社会是由各种矛盾和冲突构成的,而且这些矛盾和冲突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事功学派强调通过实用主义和现实主义来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并主张通过不断地改进和进步来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事功学派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事功学派被认为是儒家学派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创始人荀子被认为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事功学派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强调实用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思想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事功学派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想派别,其强调实用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思想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崛起的必由之路

中国传统文化崛起的必由之路

中国传统文化崛起的必由之路一个大国的崛起过程必然伴随着一个民族文化的崛起。

一个民族在文化上的崛起,主要体现在文化规模的扩大、文化质量的提高、文化产品的多层次宽领域的输出,并为其他民族所接纳、所向往。

一个民族的文化复兴大业往往是在与不同文化的激烈冲突中崛起的。

不同文化的冲突为原本单一的民族文化带来了新生的种子,产生多元化的文化,导致原有文化规模的不断扩大,甚至催生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一个民族的强盛必然是一个敢于在文化上对外开放的民族。

汉唐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那时的中国仿佛是一个人正处在由童年时代向青年时代转变过程中。

虽然国内文化形成了独尊儒术的局面,但文化还没有完全形成定式,不同文化间具备了交流与融合的可能。

中国主流文化除了儒家思想之外,还有道家学说等。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宗教、哲学与政治的三位一体结构形态,宗教信仰功能相对较弱,广大人民的信仰问题没有一个正常的渠道能够解决。

公元前后,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

佛教的传入,与中国本土的儒家学说、道家等学说产生了激烈的冲突。

在第一次大规模的中外文化冲突中,中国人对来自异域的佛教文化充满了好奇心。

为寻求“西方”文化的真经,他们过沙漠,闯戈壁,越高山,翻雪岭,走出了一条万里“丝绸之路”。

人们纷纷著书立说,中国思想界自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之后,又一次处于相对繁荣状态。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本土的道家学说逐渐诞生了道教,儒家学说的宗教化也变得更加明显。

正所谓西域古道上,“丝绸西去,佛法东来”。

两种不同文化在中国的大地上实现了冲突与融合,最终实现了儒、释、道的三教合流,中国传统文化的超稳定结构由此形成。

一个民族文化的衰落与沉沦,往往与她在其他民族先进文化冲击面前的拒绝改变有着极大的关系。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43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的全面现代化和文化创新的促进

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的全面现代化和文化创新的促进

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的全面现代化和文化创新的促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跨时代的思想解放运动,发生于20世纪初期,成为现代中国的重要里程碑。

它不仅有助于中国的全面现代化,也推动了文化创新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的全面现代化和文化创新的促进。

首先,新文化运动是对封建文化的挑战,为现代中国释放了文化潜力,加速了全面现代化进程。

中国传统权威、迷信和保守的封建文化长期束缚着人们的思考和创造力。

新文化运动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潮,震撼了这种龟壳似的社会体制,打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桎梏,使人们开始接受新的科学知识和实用技术,积极投身于各种现代文化解放的思潮,大力发扬爱国主义的精神。

同时,新文化运动也引入了西方人文思想,对中国的全面现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放弃封建思想、接受现代理念,成为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的全面现代化的贡献。

其次,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文化的创新和多元化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社会,丰富了文化内涵。

新文化运动提倡的自由主义、民主主义和人权,以及自由思考、创新和民间文化的传承,都使得中国的文化创新更加活跃起来。

文艺作品、报刊杂志、学术研究等方面都出现了一批批具有自主创新、前卫思想的文化人。

同时,新文化运动也积极推动文化多元化发展,掀起了对于中国古典文化、民间文化的研究和传承。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得中国的文化成为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文化宝库。

此外,新文化运动也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提升了中国的文化水平和素质。

运动中推崇“实用主义”,强调科学、先进、理性、崇尚自由。

这些都对于现代中国的文化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着力于教育普及、开拓思路、拓宽视野,成为新文化运动对于文化教育的重要影响。

在新文化运动影响下,中国教育不再是少数贵族领袖所独享的特权,普及率大大提高,国民文化素质也得到充分提升。

然而,新文化运动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和困难。

由于反动势力的镇压和抵制,文化革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中断了文化发展的进程。

2024年当前实用主义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原因分析

2024年当前实用主义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原因分析

2024年当前实用主义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原因分析在当今社会,实用主义思潮以其注重实际效果和功利性的特点,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特别是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

这一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本文将从实用主义思潮概述、社会环境影响、教育导向影响、家庭教育影响、个人心理动机、社会舆论导向以及文化交融与冲突等方面对当前实用主义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一、实用主义思潮概述实用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强调实际效果和功利性,主张以实际效果作为衡量思想和行为价值的标准。

实用主义思潮在当今社会的广泛传播,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效率和利益的追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社会变革和价值观念多元化的趋势。

这种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他们对待学习和生活的态度上,即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功利性,追求短期内的效益和成果。

二、社会环境影响社会环境是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巨大,这使得大学生在面对学业和就业时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功利性。

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促使人们更加注重利益最大化,这种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行为。

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实用主义思潮逐渐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中,成为他们对待学习和生活的一种重要态度。

三、教育导向影响教育作为培养人的重要途径,其导向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不可忽视。

当前教育体系中,实用主义思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一些高校过于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大学生人文精神和价值观的培养,导致大学生在思想行为上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功利性。

此外,一些教育者和家长也倾向于实用主义的教育理念,注重孩子的成绩和未来发展,而忽视了对孩子品德和价值观的培养。

四、家庭教育影响家庭教育是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往往会对孩子产生深刻影响。

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过于注重实用性和功利性,强调孩子的成绩和未来发展,而忽视了对孩子品德和价值观的培养。

实用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综述

实用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综述

实用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综述实用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综述实用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潮,强调实际、实用和功利,追求实际效果和经济效益。

它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期,而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实用主义的影响更加深远。

首先,实用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近代化的背景密切相关。

在19世纪末,中国面临着列强侵略和社会变革的巨大压力,传统的封建制度和观念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这时,一些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关注西方的实用主义思想,认为它能够帮助中国走出困境。

他们积极传播实用主义的理念,如李鸿章、康有为等人都受到实用主义的影响,提倡实事求是、变法兴国。

其次,实用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得到了一些重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的支持。

例如,在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胡适等人倡导实用主义的思想,主张以科学和实践为基础,推动社会变革和文化进步。

他们通过发表文章、创办杂志、开办学校等方式,将实用主义的理念传播给更多的人,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社会风气。

此外,实用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得益于现代化进程的推动。

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实用主义被视为一种现代化的理念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例如,在经济领域,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实用主义政策和措施,如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等,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

在科技领域,中国也注重实用主义的应用,大力发展应用型科技和工程技术,取得了许多重大科技成果。

这些实践证明了实用主义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加强了实用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实用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一些人认为实用主义过于功利主义,忽视了人文关怀和价值观的重要性,容易导致社会的冷漠和功利化。

另一方面,实用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存在冲突,如实用主义追求效益和利益最大化,而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和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

因此,如何在实用主义和传统文化之间找到平衡,仍然是一个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转型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转型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转型“新文化”指的是20世纪初期在中国兴起的一种思想文化运动,旨在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和西化。

这一运动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不小的冲突,从而对中国文化传统进行了重大转型。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新文化运动始于20世纪初期,当时中国正处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革时期。

中国人希望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从传统文化向西方文化转型。

同时,一些新思想、新观念也开始兴起,如科学、民主、人权、自由等。

二、新文化运动的主张新文化运动发起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已经过时,需要摆脱束缚,向西方学习。

他们在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主张:1.文学要顺应时代潮流,走向现代化。

2.艺术要“为人民服务”,要体现人民的利益。

3.哲学要“实用主义”,不仅要思考问题,更要解决问题。

4.历史要解放思想,要站在现代的角度看待过去。

三、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力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变革的需要,而二则是新思潮的兴起。

1.社会变革的需要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的阶段,需要从封建向现代转型,需要学习西方文化,需要创造新的社会制度。

新文化运动正是在这个时期兴起的。

2.新思潮的兴起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在中国兴起,如科学、民主、人权、自由、人本主义等,推动了思想文化界的变革。

这些新思潮的兴起直接影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传统进行了一系列的转型,包括对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方面的转型。

1.文学的转型新文化运动提出了一系列的文学主张,如文学要走向现代化、文学要为人民服务、文学要表现时代和人民、文学要注重表现个性和情感等,这些主张直接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学的观念和表现方式。

梁启超、鲁迅等作家开创了现代文学,以“百年孤独”为代表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承继了这一传统。

2.艺术的转型新文化运动提出艺术要“为人民服务”的主张,强调艺术作品要体现人民的利益,表现人民的需求和愿望。

这一思想推动了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

胡适

胡适

政治倾向上的错误很明显:1面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胡适长期主张不抵抗主义“世界主义者”,反对“狭隘的国家主义”,应树立所谓“万国之上尤有人类在”的“世界的国家主义”。

又倾心与不抵抗主义,将西方的这种理论同我国先秦道家的“夫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想比附。

1915年1月,日本日本提出“二十一条”,在交涉过程中,胡适始终是“和平主义者”。

杨向奎先生回忆说:“他当然受到同学们的批判,但他并不会改,仍然坚持己见”。

九一八事变后,国联为此派来调查团,提出把东三省提交国际共管,国民党表示可以接受,而胡适也表示欢迎。

次年在《独立评论》第5期上发表《论对日外交》一文,再次反映了他一贯主张的“和平主义”和不抵抗。

“当国家处在存亡的关头,他仍然主张不抵抗,不用兵,好像是一位彻头彻尾的和平主义者。

但当1936年…双十二‟事变后,蒋介石在西安被扣,他却一反平日和平主义的理论,破口大骂,在给张学良的电文中骂他是罪人,并宣布拥护政府下的讨伐令。

这些举动说明什么,说明他是封建官僚的后裔,始终站在两翼中的右半边。

1937年抗日战争打起来,不是蒋介石要打,是日本不许他再谈…和‟,于是胡先生也说…和比战难‟!。

2他反对宣传马克思主义和革命的道路,主张渐进改良胡适与陈独秀等共同编辑《新青年》,他主张在《新青年》上不谈政治,只谈文化,这是针对李大钊提倡马克思主义而提出的,于是引起李大钊的反驳,而胡适则坚持己见,提出“多研究些问题,少说些主义”。

“问题与主义”之争,实质上蕴涵了是拥护马克思主义还是反对马克思主义、是赞成革命还是反对革命这样的本质问题。

在北洋军阀时期,胡适曾与蔡元培等人开会讨论,提出“好人政府”即宪政政府,要求南北议和,写了《我们的政治主张》作为公开宣言。

“这篇宣言,可能是中外古今政治宣言中最没有分量的一份,当时的封建军阀看也不看,理也不理,这种向恶势力斗争的方法,等于堂吉诃德向风车挑战了当时国民党元老张难先曾经写信给蔡元培和胡适之,批评他们的政治主张,张说,…公等此种主张是偏颇的,是狭隘的,是苟且的,是糊涂的,是违反真正民意的,是袒护有枪阶级的,是造成异日大战的,是污辱吾国最高学府的。

活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冲突

活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冲突

活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冲突活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冲突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演进的过程,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尽管现代科技不断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和高效,但与之同时,传统文化在这个过程中面临着挤压和冲突。

本文将探讨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如何保持并平衡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的关系。

一、文化衰退与保护在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下,许多传统文化习俗逐渐消失,年轻一代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关注减少。

这种趋势导致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文化遗产逐渐流失。

为了扭转这一趋势,各国政府和社会团体积极采取措施来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比如,通过设立文化活动中心、推广传统文化教育和弘扬民俗艺术等手段,使得传统文化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和传播。

二、文化认同与跨界融合现代社会的开放与变革可能导致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的冲突,但同时也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机遇。

人们可以借助现代媒体和传播技术更好地了解和接触到其他文化。

这种跨界融合促进了文化认同的建立,激发了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重新思考和热爱。

例如,全球化使得不同国家的传统节日、音乐、舞蹈等文化元素交汇融合,形成了新的文化形态。

这种现象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核心,又具有现代社会的特点。

三、传统价值观与现代观念的碰撞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与现代社会的观念之间经常发生冲突。

传统文化强调的家庭观念、尊重长辈和敬重祖先等传统道德观念在现代社会中受到了对个人自治、自由意志等观念的冲击。

现代社会的物质追求和个体主义思潮与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和忍耐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然而,对于这种冲突,社会应该通过平衡和整合的方式来解决。

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家庭关系和道德观念,对于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传统文化的创新和活力尽管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面临诸多挑战,但它并非落后和僵化的。

相反,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和创新力。

在面对冲突和变革的时候,传统文化需要拥抱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并寻求创新和活力的路径。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作文范文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作文范文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作文范文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一次群众性革命运动,它的发生标志着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巨大变革。

与之相伴随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这是一场对旧体制和旧文化的挑战,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向现代化迈进。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运动动因、思想影响以及社会变革等方面来探讨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和影响。

五四运动的背景是中国社会的动荡和不满情绪的日益增长。

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着列强的侵略和民族危机,国家独立和民族振兴成为人们共同的愿望。

同时,旧的封建体制使得中国社会发展滞后,知识分子和年轻人渴望改变现状,追求新的社会与文化观念。

这种背景下,五四运动成为了一种集体行动,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主意识。

五四运动的直接动因则是对巴黎和会的抗议。

当时,列强在和会上将德国在中国的利益割让给日本,引发了广大学生的义愤。

当时的学生代表们举行大规模的抗议示威活动,并提出了《五四宣言》。

这一宣言呼吁废除不平等条约、捍卫领土主权以及实现民主与科学。

五四运动的迅猛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响应,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

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它激发了爱国热情,让人们意识到国家独立和民族振兴的重要性。

其次,它挑战了旧有的封建思想和文化观念,呼吁进行大规模的文化革新。

这就引出了与五四运动相伴随的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五四运动的思想表现和推动力量之一。

它提倡以科学和民主为基础的新文化,呼吁打破旧观念和旧体制的束缚,推进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新文化运动以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为主要群体,他们以鲁迅、陈独秀等人为代表,积极参与运动,提出种种革新主张。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影响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观念。

在这场运动中,人们提出了民主、科学、自由、人权等新概念,并开始反思传统的封建思想和文化习俗。

鲁迅的文学著作和陈独秀的思想理论被广泛传播,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共鸣。

新文化运动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现代化进程。

要点整理:高等教育学

要点整理: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学习提纲一、了解掌握不同时期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

(1)古代高等教育:通过探索高深学问,最终达到修身、新民的目的。

高等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死而后已。

中西相同。

特点∶1. 形式个别大师的聚徒讲学,设王宫廷、寺庙、或私学中。

2、目的或内容目的为培养官吏和神学人士。

东方古代教育以人文教育和伦理教育为特色,辅以少量的自然科学教育.西方则以人文,自然和雄辩教育为主,辅以伦理教育、3. 对象上,中国有教无类西方是少数人的特权。

4. 管理上,东方由政府和寺庙管理,西方以私学为主。

(亚历山大图书馆具有国际意义。

)(2)近代高等教育:以探索高深学问、培养人完整的人格为目的。

它的典型是德国柏林大学。

特点:1.形式上具备了现代大学的雏形 2. 目的和内容上,以继承和探索真知为使命,培养学术性和专业型人才3. 对象上,属于精英教育4. 管理上,大学自治,学术自由。

(3)现当代高等教育:以探索高深学问、培养人的智力为目的。

它的典型是哈佛大学。

特点:1.形式上,大学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它专业学院、技术学院、师范学院等各层次各类型的院校,都属于第三级或中学后教育的范畴。

2.目的和内容上,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目的,强调教学和研究的实用性。

3. 对象上,高等教育逐渐实现大众化和普及化。

4. 管理上,在自治与外部控制中实现平衡.比较而言,古代和近代高等教育的重心是道德,旨在使人的身语意合乎宇宙人生之道。

现代高等教育的重心是知识,旨在使人成为经时济世之才。

二、了解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演变。

1.人才培养(中世纪-18世纪)①以培养古典专业人才为主的阶段(中世纪)②社会发展对新型专业人才的需求与高等学校培养人才职能的变化(18世纪中期)③高等教育大发展与高等学校培养专业人才职能的扩展(20世纪以后)2.科学研究,发展知识(1809年,洪堡创办柏林大学)①古典知识与高等学校发展知识职能的萌芽(中世纪)②现代科学的发展与高等学校发展知识职能的产生(18世界末)③当今科技发展与高等学校发展知识职能内涵的变化(20世纪以来)3.社会服务(1862年,林肯签署《莫里尔法案》)①封闭式的开放∶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萌芽(中世纪)②美国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与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产生(19世纪美国)③全面开放:当今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新发展(20世纪以来)三、了解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理解新时代本科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中国政治发展的危机与对策

中国政治发展的危机与对策

中国政治发展的危机与对策解读中国奇迹的四大密码如何解读中国发展奇迹,我认为中国政治文化有“四大优势”:“集中效率优势”、“政治组织优势”、“制度创新优势”、“文化包容优势”。

这“四大优势”是其他市场经济国家所没有的,也是中国发展奇迹的奥妙之所在。

一是邓小平讲到的“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下了决心就干”,讲的是经济社会资源的集中配置和没那么多牵扯和掣肘,集中出效率。

这可以叫“集中效率优势”。

二是我们国家可以把所有政治组织资源动员起来,服务于国家发展和建设最需要的领域和方面。

这种政治经济一体化的组织体制,政党政府企业齐心合力解决面临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几十年如一日地搞经济建设这件事情,这是任何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有的合力和统一力量。

这可以叫“政治组织优势”。

三是社会主义要超越资本主义,又没有先验模式,所以要靠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

执政党和政府要不断地把地方和基层探索的制度创新经验加以总结推广并实现法制化,不断地满足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对制度供给和制度变革提出的需求。

这为制度创新提供了无限广阔的作为空间。

这个优势可以称之为“制度创新优势”。

四是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所特有的优势,既具有超越个人私利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国家民族大义为重的理想主义,又有在日用伦常生产生活中寄托理想和追求的现实主义,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统一,也就是荀子所主张的“义利并举,王霸并用”符合中国人的理性定位。

这是中国可以借鉴并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使资本主义市场优势转化为社会主义市场优势的文化基础。

这一优势叫“文化包容优势”。

中国政治发展的四大问题但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

中国政治文化的四大优势本身也隐含着四种危险:“权力腐败”、“资本专制”、“威权复活”、“自律迷失”。

一是权力集中的体制也容易导致权力寻租和权势分利集团的出现。

一些掌握资源垄断权和市场准入权的部门、公职人员和国有垄断企业,利用公权力或大搞钱权交易,或变相瓜分国有资产,或为个人以及小集团利益提供发财和升官的机会和条件等等。

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

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

2023-10-27CATALOGUE目录•科举制度的废除及其影响•文化断裂的产生及其表现•文化断裂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结论与启示01科举制度的废除及其影响清朝末期,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清政府开始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清朝末期的改革废除的提议与实施社会反响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最终在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这一决定公布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03科举制度的废除0201科举制度废除的影响文化断层的出现科举制度的废除,导致了传统与现代文化的断层。

教育体系的转变科举制度的废除,加速了新式教育的推广和普及。

社会流动性的增加科举制度的废除,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新式教育,从而增加了社会流动性。

文化传承的困境科举制度的废除,使得一些传统文化技艺失去了传承的途径。

02文化断裂的产生及其表现文化断裂的产生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也是导致文化断裂的重要原因之一。

社会变革的影响社会变革和政治运动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使得文化断裂现象更加明显。

科举制度的废除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教育体系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科举制度的废除导致了现代教育体制的变革,这种变革使得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逐渐削弱。

教育体制的变革由于战争和政治运动的影响,许多历史文化遗产被破坏或消失,这也是文化断裂的一种表现。

历史文化遗产的消失随着社会变革和西方文化的传入,传统的价值观念逐渐被颠覆,这也是文化断裂的表现之一。

价值观念的变化由于社会变革和政治运动的影响,许多传统文化和技艺的传承受到了影响,这也是文化断裂的一种表现。

文化传承的中断文化断裂的表现03文化断裂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文化断裂的影响传统文化的失落科举制度的废除标志着传统文化的中断,许多传统文化习俗和知识逐渐被淡忘,导致文化传承的断裂。

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科举制度的废除引发了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人们开始追求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逐渐被忽视。

新文化运动的社会背景和思想内涵

新文化运动的社会背景和思想内涵

新文化运动的社会背景和思想内涵新文化运动是一场重大的文化变革,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富有震撼力的文化活动之一。

作为20世纪初期的一次社会变革,新文化运动是由无数诸如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鲁迅、毛泽东等杰出人物带领,对中国封建社会制度和风俗文化巨大的冲击。

一、社会背景新文化运动的产生是受历史背景所影响。

它发生于晚清末年的重要变革时期,当时的中国正面临着封建专制统治的危机,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呈现出多种矛盾,社会焦虑感不断加剧。

同时,这也是一段封建思想与现代观念激烈碰撞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面临着国外列强的侵略和殖民,繁荣的文化也变得破旧、落后。

这样一个国家,代表了东方传统文化的极致,也代表了西方现代文化的极端,如何平衡东西方文化和现代性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成为了当时思想界所激烈讨论的问题。

受到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矛盾影响,中国人在经济和思想上失去了信心,开始对传统价值观产生质疑和反抗。

一方面,这是中国青年对学术的探究,另一方面,是他们对封建传统文化的决不妥协。

因此,新文化运动被视为新思想、新文化和新生活方式的代表。

因此,新文化运动是为求新思想、新文化和新生活方式而发起的一场文化运动,通过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价值观念进行批判,为中国的现代化打下了思想和文化基础。

二、思想内涵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是“反对旧文化,拥护新文化”,它以新文化为基础,以人本主义、民主主义和科学主义为主要理论方向;同时,对儒家思想和封建文化进行了长期、卓有成效的批判和解构,以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文化变革。

其实, 尽管新文化运动涉及多种不同的思想领域,但其根本思想是中国现代化的必需品。

它提高了人的理性和文明水平,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文化的独立,强化了中国主权意识,提高了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初期的运动领袖主要是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他们不仅有学识,而且具备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他们主张在反对落后和反动的同时,效仿西方的文化,以现代化的思想建立自己的文明。

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冲突演讲稿

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冲突演讲稿

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冲突演讲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冲突这一话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日益凸显。

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民族的根,而现代文化则是我们与时俱进的标志,是我们社会的动力。

传统与现代,两者之间的冲突和融合,正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

传统文化强调的是家庭、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秩序,注重的是传统的礼仪和道德规范。

而现代文化则更加注重个人的自由和个性的展现,追求的是创新和变革。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比如,家长们希望孩子继承传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而孩子们却更愿意追求个性和自由。

这种矛盾和冲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困扰和挑战。

其次,让我们来思考一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融合。

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是我们民族的灵魂。

我们应该尊重和传承好传统文化,使之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播。

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地吸收和借鉴现代文化的优秀成果,使之成为我们传统文化的有益补充和丰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更好地实现我们的个人和国家的发展目标。

最后,让我们来共同努力,解决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冲突。

我们应该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同时也要保持对现代文化的包容和接纳。

我们要注重传统与现代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使之成为我们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实现我们的个人和国家的发展目标,更好地实现我们的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谢谢大家!。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多元化发展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加深,中国的文化正在逐渐发生多元化的变化。

新文化运动作为中国现代文化的重要事件,深刻地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新文化运动起源于20世纪初期的中国,当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体制下,传统文化已经与现代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冲突。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现代文化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中国五四时期的代表,也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开端,它使中国走向了一条与世界接轨的文化现代化之路。

新文化运动倡导以“实用主义”、“民主”、“科学”的精神为核心的文化思潮,强调人性自由、知识解放、价值多元和现代主义。

这些观念催生了许多文化革新和改革运动,如白话文文学、新诗、新戏、新艺术和散文等,这些文艺形式的出现不仅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也推进了中国文化的世界化。

白话文文学代表着新的文学语言的诞生,白话文的运用打破了文章的语言规范,向读者提供了直白、平实的语言表达,使文学作品更加贴近普通民众。

新诗运动则以标新立异的诗歌形式和新奇的措辞打破了传统的文学语言形式,不仅开创了一种新的文学方式,更是表达了新时代下青年诗人的追求和精神。

新戏是中国近代话剧和戏曲改革的重要突破。

新戏以独立主题、现代思想为基础,这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舞台的门。

新艺术倡导艺术自由、个性化和探索,反对传统艺术的陈旧和保守,在中国美术思潮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新文化运动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推崇“民主”和“科学”的理念,通过这种思想的引导,中国社会的知识分子逐渐形成了文化多元、开放的文化环境。

人们认为,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文化上,民主科学的精神都能够产生积极的变革,为中国的文化初步赋予了现代内涵。

新文化运动作为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催生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革新和改革。

它影响了广大的知识分子,让人们重新转向现实世界、关注社会问题,对于中国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从而导致了中国文化的开放和多元化,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化的新局面。

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演讲稿

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演讲稿

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将围绕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这一话题,与大家分享一些思考和观点。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我们面临着许多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之间的矛盾。

比如,传统文化强调孝道、忠诚、礼仪等,而现代社会更加注重个性、自由、平等等。

这些价值观之间的冲突,给我们的生活和思想带来了许多挑战。

然而,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并非一定是对立的。

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思考和处理,使二者相互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

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孝道、忠诚等,正是现代社会需要的道德底线和社会责任感。

而现代社会所倡导的个性、自由等,也能够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创造力。

因此,我们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传统文化和现代价值观,不断寻求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和共通之处。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并非一帆风顺。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认知和行为,以更加理性和成熟的态度去面对这些冲突。

我们需要在传统文化和现代价值观之间找到自己的定位,不盲目追求激进的现代化,也不固守保守的传统观念,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环境,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思考和探索。

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同时也要保持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谢谢大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第2期(总第151期) 学 习 与 探 索Study&Exploration No.2,2004 G eneral.No.151实用主义与中国现代的政治和文化冲突刘 放 桐(复旦大学哲学系,上海200433)摘 要:五四以来传入中国的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中,实用主义影响最大、受到的误解也最多。

初期它受到广泛欢迎,后来却越来越被简单否定。

实用主义有不同意义,其根本意义在于强调现实生活和实践在哲学中的主导作用,这在现代西方哲学中有一定代表性,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有相通之处。

实用主义在理论上有成有败,它在美国曾被普遍接受,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

这种双重影响在传入中国后也有表现,与中国现当代政治和思想文化上的冲突更有着密切联系。

关键词:实用主义;粗俗的实用主义;美国资本主义;现代中国中图分类号:B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62X(2004)02-0001-08 一、实用主义之传入中国及其遭遇在五四以来被介绍到中国的现当代西方哲学流派中,对中国思想文化以及社会政治生活产生过广泛和长久影响的首推以杜威为最大代表的实用主义;在中国受到误解最多、引起的非议和批评最多的,也首推实用主义。

现当代西方哲学传入中国大体上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五四时期曾出现高潮。

当时西方各国流行的哲学流派大都先后被介绍到中国。

从影响所及的范围和深度来说,以杜威所代表的实用主义哲学为最。

当时罗素对中国的访问讲学受到过学术界关注,德国生命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杜里舒代替柏格森被邀来华,也曾受到一些人的欢迎。

但他们影响的范围远不及同一时期杜威对中国的访问。

杜威来华之时正值五四运动发生之际。

参加五四和当时正处于高潮中的新文化运动的许多中国知识分子被杜威所竭力倡导的民主和科学精神、即当时所谓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所吸引,杜威也深为当时的中国民众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与他自己的学说所要实现的目标一致受到鼓舞。

双方的这种契合促使杜威这次原本是顺道由日本出发的短期访问竟延续了两年多时间,杜威讲学的地点遍及中国的东西南北,所到之处都引起了许多人(包括当时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陈独秀、毛泽东)对他的学说的热情。

五四和广义的新文化运动是由国内外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李大钊、陈独秀等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这场运动中无疑起了领导作用,民主和科学的口号也是陈独秀最早提出的。

由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当时尚处于初期,尚未成为可以单独主导全国的力量。

五四和新文化运动之发展为一次真正使中国走出“中世纪”、走向现代化的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革命运动,从学理层次上说是由于当时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与以胡适为代表的中国实用主义者及接受其他主张进步和改革的西方新思潮影响的人士结成了广泛的统一战线。

尽管他们之间在一些重要问题上有很大分歧,但在反对封建旧传统、促进民主与科学这个大目标上却有着重要的共同之处。

早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实用主义采取了相当求实的态度,既在原则问题上与之划清界限,又明确肯定其积极方面。

收稿日期:2003-10-08作者简介:刘放桐(1934-),男,湖南桃江人,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研究。

然而,随着20年代后期中国政局的剧变,五四时期形成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与接受实用主义等西方思潮影响的非马克思主义者之间的统一战线被破坏了。

双方之间的共同目标越来越变得狭窄,差异却越来越表现得突出,以致彼此越来越处于对立之中。

加上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受到30年代初苏联对杜威由尊重到敌视(由“民主和进步的哲学家”一下变成了“苏联人民凶恶的敌人”、“帝国主义反动资产阶级的辩护士”)的影响,于是对杜威及其所代表的实用主义越来越趋向于全盘否定。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于1949年取得胜利后,在50年代中期从上而下发动了一场全国性的批判实用主义的运动。

实用主义被简单地归结为帝国主义反动哲学,是彻头彻尾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是不择手段地追逐个人或集团私利的市侩哲学,在方法论上则是与辩证法根本对立的十足的诡辩论。

至于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杜威及其实用主义的某些肯定被简单地视为他们在理论上不成熟、不彻底。

这场批判对确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当时在中国的主导地位有重要成就,但由于简单化也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后果。

自此以后,在中国不断发动的政治运动中,实用主义几乎毫无例外地都被当作体现反动和被批判一方的思想理论基础。

例如,1957年批判“资产阶级右派”时,实用主义被认为是“右派”的理论基础;1959年反对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时,实用主义又被当作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思想基础;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中,以“四人帮”为代表的极左派也把实用主义当作“党内走资派”的理论基础;1976年“四人帮”覆灭,中国学术界和有关部门在批判“四人帮”的理论基础时,同样认为它就是资产阶级实用主义。

这样实用主义在中国就成了处于当权地位的意识形态必然要加以剿灭的对象,似乎一切坏人、坏事、坏思想都可以从实用主义找到思想理论根源,在哲学、政治、社会、道德等方面的一切最坏、最有贬义的称呼似乎都可加在实用主义头上。

对实用主义的这种简单否定态度必然影响到对其他现当代西方哲学的评价。

事实上,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所有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出现或流行的现当代西方哲学流派,从实证主义到当代分析哲学和科学哲学,从叔本华、尼采的非理性主义到当代现象学与存在主义,几乎毫无例外地同样被简单否定,或被当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反面材料。

由于实用主义在中国更为流行,受到的批判也更多、更严厉。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政局又发生了新的剧变,中国共产党人对延续几十年的左的路线进行了反思和批判,改革开放的政策开始实行。

这在哲学领域内也必然产生深刻影响。

人们开始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现当代哲学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大部分人越来越怀疑、甚至明确反对以往那种对西方现当代哲学的简单否定态度,认为它们同西方古典哲学一样具有积极因素,学习和研究西方现当代哲学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这促使人们对实用主义过去在中国所起的作用以及现在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反思。

尽管一些受传统偏见影响较深的人士对谈论重新评价实用主义仍有所忌讳,哲学界、史学界、教育界仍有不少专家发表文章,对过去关于实用主义所作的那些几乎已成定论的否定性评价表示异议,并从不同角度对各领域内的实用主义观点重新作了适当肯定。

但也应看到,最近这些年来中国哲学界对西方现当代哲学的研究最为关注的是现象学运动、各种类型的分析哲学和科学哲学以及后现代主义,对杜威等古典实用主义哲学家及其学说显得相对冷落。

尽管有一些中青年学者出版了一些有关实用主义的论著,其研究水平大都也比过去已有的好得多,但这些论著似乎没有引起很大注意。

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重要方面之一是以往对实用主义全盘否定的负面影响并未完全消除,人们在谈论实用主义时仍更多的是想到它的消极的、而且往往是被扭曲的意义(或者说粗俗的意义),因而都格外警惕。

这种警惕有其合理性,但如果因过分而成了我们对实用主义进行求实研究的障碍,那就会转向反面。

正因为实用主义在我国的影响在理论上和现实上都比其他哲学流派更为复杂,受到的评价前后相异,我们就更有必要从理论上和现实上对之加以反思,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规划未来的研究方向。

这种反思和研究也是多方面的。

如何正确认识实用主义的实际所是、特别是区分其多层意义,以及如何看待这种哲学在美国和中国的不同背景和不同作用,是两个较为重要的方面。

二、实用主义意义的多重性以及它的根本意义为了正确认识实用主义的实际所是,首先需要分清实用主义的各种不同意义。

以往对实用主义在理论认识上的偏向突出地表现在没有如实地区分它的各种不同意义、特别是没有区分它作为一个现代西方哲学流派的主要意义与它作为资产阶级极端个人主义的同义语的粗俗的实用主义的相通之处和不同之处,以致将粗俗的实用主义的意义当作实用主义的全部意义,这就造成了对实用主义本身的实际所是的认识存在较多片面性。

实用主义作为一个哲学流派,不仅其早期(古典实用主义)和后期(新实用主义)有很大区别,其创始人皮尔士及早期主要代表詹姆士、杜威等人之间也由于强调之点以及表达方式等的差异而有不同意义。

当皮尔士在19世纪70年代提出实用主义的基本思想时,他强调的是把实用主义当作一种行为方法,即确定人们为了求得生存应当怎样采取行动的方法,他不排除不同的人可以采用不同方法,但他所主张的是科学的方法,即通过探索和实验来确定思想和观念的意义,以便采取相应的行动。

他既没有赋予实用主义以作为哲学的形而上学或本体论的意义,更没有赋予它以追求个人功利的意义。

他甚至没有使用实用主义这个名称。

他虽然企图建构一种新的“科学的形而上学”,但他仍将其与实用主义区分开来。

詹姆士1898年在加州大学作《哲学概念和实际效果》的讲演时正式把实用主义当作一种哲学理论,并认为皮尔士是其创始人。

但与皮尔士不同,詹姆士偏重于从人的心理意识状态(包括非理性的情感意志和信仰)出发来建构实用主义,企图将其应用于个人日常生活,这容易使人感到他的实用主义具有主观主义、非理性主义、甚至信仰主义色彩;他强调实用主义作为真理论的意义,提出“有用就是真理”、“真“兑现价值”等商场话语来解释[1]。

尽管詹姆士这些话语都理就是有用”等主张,甚至还用“银行支票”、有前言后语,不宜简单从字面的意义来看待;但它们毕竟容易使人感到可以把他的理论视为一种不顾客观实在和客观规律性,只强调个人意志的主观唯心主义和意志主义,视为不顾他人和社会利益,只顾获得个人功利的狭隘的个人主义学说,而这与作为资产阶级极端个人主义世界观的同义语的粗俗的实用主义正好相通。

詹姆士的这些理论当时就已在西方哲学界引起一片非议。

尽管詹姆士曾不无根据地指出了这些非议出于人们对他的误解,但这些非议的影响依然存在。

为了与这种受到广泛非议的粗俗实用主义划清界限,皮尔士将自己的理论改称为“实效主义”(pragmaticism)。

杜威更注意排除詹姆士实用主义的偏重个人意识所导致的主观性和狭隘性,力图使实用主义具有较多客观和公共的特色,并改用“实验主义”(experimentalism)、“经验自然主义”、“工具主义”等名称来指称。

尽管他仍然把观念、理论看做只是行为的工具,或者说有用的假设,但他强调有用、有效是相对于公众而言。

他明确排斥追求个人私利意义上的功利主义。

他虽然倡导个人主义,但这不是指只求个人私利的主义,而是发挥个人能力以利于社会改造的主义。

他对实用主义所遭到的种种误解作了申辩,对罗素等人的批评做了回答。

总之,皮尔士和杜威都对有用就是真理之类说法加了许多限定,企图与容易被粗俗化、因而容易遭到非议的詹姆士的理论划清界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