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累托精英理论
人口学理论

【马克斯-韦伯----“三位一体”分层理论】1•三重标准:①财富-经济②权利-政治③声望-社会;三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
2.财富、权力与声望在任何社会都是有价值的和稀缺的,因此,在各种社会中,人们总要追名逐利,争权,社会分层结构就是用等级将上述活动纳入制度化轨道之中。
【帕累托的精英理论】1•所谓精英,是指那些具有特殊才干,在某一方面或某一活动领域具有杰出能力的社会成员,在不同领域获得高分的人可以划归一个等级,即精英人物。
2.分类:可分为统治精英和非统治精英,那些直接的或间接的在政府中起重要作用的人构成“统治精英”。
3•流动性:精英原则上是不能世袭的,那些天赋很高的人,即使始终地位很低,但凭借个人的努力后仍热可以晋升到社会阶层的最上层,反之亦然。
4.精英决定论:社会总是处在少数人的统治之下,这些占社会统治地位的少数人即称为“精英”,他们在社会中起决定性作用并把权力集中在自己手里。
【可持续发展理论】1•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
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森林和土地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树,断子孙路”。
2•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马尔萨斯人口论】1•人物:①最早试图对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作出系统描述的经济学家。
②英国人:1978年出版了《人口原理》2.两个公理:①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
②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而且会几乎保持现状。
3•两个级数:①人口会以几何计数率增加。
②生活资料只会以算数级数增加。
4•三个命题:①人口必然地为生活资料所限制。
②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坚定不移地增长,除非受到某种非常有力而又显著的抑制的阻止。
精英理论ppt(帕累托)

精英:
①精华,寓意最宝贵的事物。
例如:唐朝的杜牧在《阿房 宫赋》中写过:齐楚之精英。 国家博物馆里有许多精英。 那么,这里的精英就是指宝
物。
②大家理解的最宝贵的人才。
精英一词最早出现在17世纪的法 国,意指“精选出来的少数”或 “优秀人物”。 帕累托对精英的定义是:把少数 统治者称为精英,把广大被统治 者称为群众。在帕累托看来,任 何社会中,都有占统治地位的少 数人和被统治的广大群众之分。 接着,帕累托对精英的定义做了 广义和狭义之分。
帕累托用精英理论来解释历史运动,统治精英总是处于缓慢而又不 断变革之中,就像河流一样,今天永远不可能是昨天的样子。新的 统治精英通过缓慢的变革,洪水跌落,河水又回到惯常的河床里。
精英?
哈利· 波特的魔法隐身斗篷,不再是神话! 它隐身的秘密被浙江大学国际电磁科学 院陈红胜博士等人发现了!最近陈红胜 等写了一篇文章叫“电磁波与隐身衣的 交互机理研究”,首次解释了隐身衣的 物理机制,这将在隐身衣的设计中起到 重要的指导作用。现在,这篇文章已经 刊登在物理学顶级学术刊物《物理评论 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了。 原理:人之所以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 是因为光射到这些东西上后,被它阻挡 并反射到人的眼睛。隐身技术的原理就 是改变电磁波(光是其中一种)在材料中的 折射率,即不再让这些东西反射光。飞 机、导弹、坦克或一些人们不愿意看到 的物体,都可以隐于无形。
精英的分布
帕累托认为精英的分布不是恒定不变的。精英也有来自下层 的代表,其中最有天赋的人会通过各种渠道,无论是利用暴 力还是非暴力的手段“升上来”,补充或者替换上层统治阶 层。而上层统治阶层的成员也会“降下来”,沦为普通百姓。 也就是说,精英不是恒定不变的,它可以出现上下浮动。并 不代表你可以永远是一个领域的精英。
西方社会学第七章帕累托的社会学思想

第七章 帕累托的普通社会学思想
第三节帕累托关于社会精英和社会系统的思想 一、精英和精英循环理论
1、精英: 就是那类在自己的活动领域中具有最高指数的人。
帕累托的兴趣实际上在行使政治和社会领导责任的那部 分精英身上。他把社会中生活的人群分为两个阶层: (1)低等阶层,或称下层,是普通群众; (2)高等阶层,即精英阶层,又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七章 帕累托的普通社会学思想
在帕氏看来,每一类精英都有其独特的社会 功能。他认为,最理想的统治阶级应该由狐狸和 狮子,即由富于理想、积极探索的革新者和果断、 勇敢的铁碗人物结合起来。在经济领域也是一样, 如果投机者和食利者同时存在,他们将能够通过 对对方的“过度”实行抑制而获得经济发展的均 衡。
在社会发展问题上,帕氏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既不 相人类社会主义发展前景,也不对资本主义报有希望。
第七章 帕累托的普通社会学思想 谢谢观看!
都是非逻辑行为(non-logical actions ) 。
第七章 帕累托的普通社会学思想
2、非逻辑行为(non-logical actions )
是帕社会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分为四类: ⑴是指在主观和实际上手段与目的都没有联系在一起的行为, 极少见。 ⑵是指行为与引起的结果之间没有逻辑上的联系,但行为者 却误以为他采用的手段能够引出他所希望的结果。 ⑶指行为的手段与其客观结果有逻辑的联系,但行为者在主 观上并不曾知或想象过这种联系。 ⑷指行为结果与所运用的手段之间有逻辑的联系,但结果并 不符合行为者的主观愿望。
②剩余物与人的本能相关,但不包括所有的本能,主要 是指能够导致推理的那些本能。
③尽管剩余物是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十分接近的概念, 但帕累托明确表示他的剩余物是供社会学家而不是心理学 家分析的概念。
人口学理论

【马克斯-韦伯----“三位一体”分层理论】1.三重标准:①财富-经济②权利-政治③声望-社会;三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
2.财富、权力与声望在任何社会都是有价值的和稀缺的,因此,在各种社会中,人们总要追名逐利,争权,社会分层结构就是用等级将上述活动纳入制度化轨道之中。
【帕累托的精英理论】1.所谓精英,是指那些具有特殊才干,在某一方面或某一活动领域具有杰出能力的社会成员,在不同领域获得高分的人可以划归一个等级,即精英人物。
2.分类:可分为统治精英和非统治精英,那些直接的或间接的在政府中起重要作用的人构成“统治精英”。
3.流动性:精英原则上是不能世袭的,那些天赋很高的人,即使始终地位很低,但凭借个人的努力后仍热可以晋升到社会阶层的最上层,反之亦然。
4.精英决定论:社会总是处在少数人的统治之下,这些占社会统治地位的少数人即称为“精英”,他们在社会中起决定性作用并把权力集中在自己手里。
【可持续发展理论】1.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
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森林和土地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树,断子孙路”。
2.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马尔萨斯人口论】1.人物:①最早试图对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作出系统描述的经济学家。
②英国人:1978年出版了《人口原理》。
2.两个公理:①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
②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而且会几乎保持现状。
3.两个级数:①人口会以几何计数率增加。
②生活资料只会以算数级数增加。
4.三个命题:①人口必然地为生活资料所限制。
②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坚定不移地增长,除非受到某种非常有力而又显著的抑制的阻止。
一帕累托的精英循环理11

一帕累托的精英循环理论:“精英”理论被用于说明社会不平等现象。
帕累托认为现代社会的不平等主要是由个人与生俱来的生理差异决定的,即基于自然差别。
社会成员归属于哪个社会层次决定于他们天生的能力和才干。
帕累托提出的“精英”是个中性概念,意指那些具有特殊才能,在某一方面或某活动领域具有杰出能力的成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精英是指那些在各种活动部门中得到最高指数的全部人员(全部社会精英),不分性别和类别,如君主、律师、大盗等等。
狭义的精英是指处于特殊地位的统治者,如部长、参议员、众议员、上诉法院院长、将军等等。
帕累托试图用精英及精英循环概念说明社会系统,特别是其中的政治系统——维持平衡和稳定的基本机制,他根据性质不同的两个标准:一个是先赋能力的自然差别;一个是掌权与否的社会差别;进行交叉分类。
这样,精英阶级一分为二:执政的精英阶级和不执政的精英阶级。
(示意图)得到理论图示如下。
说明:在这个图示中,A 类是执政精英,B 类是非执政精英,C 类是执政阶层中的庸才,D 类是芸芸众生,箭头方向则是精英循环方向。
精英阶级的循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精英被非精英所取代,即下层阶级产生的优秀分子会聚集起来,通过暴力或其他方式去取代上层阶级或其中的某些低劣分子。
另一种是一个精英被另一个精英所取代。
“历史是埋葬贵族的坟墓”。
在帕累托看来,人类的历史就是少数精英轮回更替的舞台。
对精英循环的理解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结合时事分析)1、基本条件:保持循环路线的畅通,以使执政阶层中总能保持一定数量的精英,使执政阶层的力量,才干的平均值高于非执政层;2、基本过程:非执政层中的精英人物上升为执政层中的精英人物,执政层中的庸才下降到非执政层;3、基本意义:通过精英循环可以更新上层成员,补充和提高执政阶层所必需的管理能力,使执政层的能力、才干平均值高于非执政层,从而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推动社会的发展。
使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不平等性从僵化向流动转变。
帕累托的精英理论评析

帕累托的精英理论评析精英理论是帕累托社会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他对精英的定义,政治精英统治的必然性和统治方式的深入研究,使其精英理论在西方社会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标签:帕累托;精英;政治精英统治v·帕累托与莫斯卡、米歇尔斯、拉斯维尔等人对精英主义的开创性探索,使精英理论成为社会科学的重要主题之一。
而帕累托首先在政治意义上使用了“精英”和“精英统治”的概念,他对精英的定义,政治精英统治的必然性以及统治方式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构成了其精英理论的主要内容,帕累托也因其开创性贡献成为精英理论的代表人物。
一、帕累托关于精英的定义帕累托认为,人类社会始终存在资源分配的不平等,在任何社会中,总存在着被统治的广大群众与占统治地位的一小部分人之间的分离和某种意义上的对立,后者就称为“精英”。
在此基础上,帕累托进一步将“精英”区分为广义的精英和狭义的精英。
广义的精英是指那些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里取得突出成绩的冒尖人物,他认为,“在每一项人类活动中,对每人的能力都能打一个类似考试时得的分数。
譬如,给最优秀的专业人员打10分;对门可罗雀者打1分;给笨蛋可打0分。
……。
为此,我们将在自己活动领域内拥有高分的人们形成一个阶级,并称之为‘精英阶级’(精英)”。
然而,帕累托实际上没有运用这个广义的精英概念。
广义的精英概念只是为了引出狭义的精英概念——统治精英或称为政治精英,即执行政治或社会领导职能的一小部分人。
帕累托认为,将广义精英概念中的精英阶级一分为二,“将直接或间接地在政府中居主导部分并构成执政的精英阶级的人们区分开来,他们将构成统治精英,其余者为不执政的精英部分”,即非统治精英。
由此,帕累托将民众分为两个阶层:一.低等阶层,即精英之外的阶层;二.高级阶层即精英阶层。
而精英阶层又可分为两个部分;(一)统治精英或政治精英;(二)非统治精英(如图)。
二、政治精英统治社会的必然性帕累托在对精英作了广义和狭义的区分之后,分析了狭义精英(统治精英或政治精英)对社会政治权力的垄断即政治精英统治的必然性。
精英理论帕累托

帕累托把统治者精英分为了两 种人。一种是“组合情感”的 人,他们聪明、狡诈,擅长吸 收下层精英,用阴谋诡计和圆 滑的手段进行统治。这类领袖 人物,帕累托形象的称之为 “狐狸”,象征着这些领袖狡 猾、阴险、欺诈。 另一种是“组合体持久性的情 感”的人,这类人惯用赤裸裸、 毫无顾忌的暴力进行统治。帕 累托把这些领袖者形象的称为 “狮子”,他们想着着顽强、 不妥协、勇敢。
同质的精英集团只会单纯地依靠一种策略进行社会控制,因而容易 遭受挫折或失去权力,而由软硬兼施的异质性精英组成的政权会更 长久。
精英循环理论
帕累托认为,一个政权存在的时间越长,组合体持久性的情感在 统治集团中就越趋于减少。也就是说一个统治集团的暴力手段会更少。 如果在一个政权中,一直是这些组合本能的统治者,那么肯定会引起 一定的革命。因为一方面这些人在这个过程中,会变得更加贪婪、腐 化、堕落,满足自己的贪欲,搜刮农民。另一方面,他们也会变得软 弱无力,不懂得运用暴力手段。这时候,一个政权就会引发灾难性的 后果,这些组合本能的统治者就不被取代,一些会使用暴力手段的精 英就会上台。也就是说,旧的精英杯消灭,新的精英上台。那么新的 精英上台产生的问题 ,接下来又会被另外一批精英取代。
原理:人之所以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 是因为光射到这些东西上后,被它阻挡 并反射到人的眼睛。隐身技术的原理就 是改变电磁波(光是其中一种)在材料中的 折射率,即不再让这些东西反射光。飞 机、导弹、坦克或一些人们不愿意看到 的物体,都可以隐于无形。
精英: ①精华,寓意最宝贵的事物。 例如:唐朝的杜牧在《阿房 宫赋》中写过:齐楚之精英。 国家博物馆里有许多精英。 那么,这里的精英就是指宝 物。 ②大家理解的最宝贵的人才。
精英?
哈利·波特的魔法隐身斗篷,不再是神话! 它隐身的秘密被浙江大学国际电磁科学 院陈红胜博士等人发现了!最近陈红胜 等写了一篇文章叫“电磁波与隐身衣的 交互机理研究”,首次解释了隐身衣的 物理机制,这将在隐身衣的设计中起到 重要的指导作用。现在,这篇文章已经 刊登在物理学顶级学术刊物《物理评论 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了。
第二章帕累托原理

第二章帕累托原理帕累托原理(Pareto principle)也被称为80/20法则,是一种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原则。
它最早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Vilfredo Pareto)在20世纪初提出,指出在许多情况下,大约80%的结果是由20%的原因导致的。
这个原理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个人生活、经济分配、工作效率等领域。
帕累托原理的核心思想是不平衡的分配规律。
在许多经济和社会系统中,资源和收益的分配往往是不平衡的,少数关键因素或个体产生了大部分的影响。
帕累托原理的基本假设就是这种不平衡分配现象普遍存在。
在经济学中,帕累托原理可以解释为一小部分企业或个体掌握了大部分的财富和市场份额。
例如,80%的财富可能由20%的人拥有。
这个原理揭示了财富的不平等现象,同时也意味着只需关注少数重要的因素或策略,就能获得最大的效益。
帕累托原理在个人生活中也有应用。
根据这个原理,80%的快乐来自于20%的生活因素。
例如,20%的朋友和家人能给予我们80%的情感支持;20%的爱好和兴趣占据了80%的娱乐时间。
了解这个原理的人可以更好地管理资源和时间,把更多的关注放在那20%的重要因素上,提高生活质量。
帕累托原理的应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为它过于简化了复杂的问题,忽略了其他因素的影响。
此外,帕累托原理也不能解释所有的现象,因为有些情况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总的来说,帕累托原理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原则,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分配资源、提高效率,以及改善生活质量。
尽管它存在一些局限性,但仍然是一个有价值的理论工具,值得我们理解和应用。
帕累托最优理论分析

帕累托最优理论分析帕累托最优理论,又称帕累托改进法则,是上世纪20年代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Vilfredo Pareto)提出的一种经济学原理。
该理论认为,在给定资源条件下,为了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应当追求一种分配方式,使得任何一方的福利提高都要有其他人福利降低。
帕累托最优理论是一种权衡分析方法,可以用来判断一个经济体或社会组织是否达到了资源的最佳分配。
在这个理论中,帕累托最优的情况是指分配方式无法再通过任何改变使得至少有一方的福利提高而不降低其他人的福利。
简单来说,帕累托最优可以理解为一种无法再进行改进的状态。
帕累托最优理论适用于各种资源分配问题。
例如,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分配通过价格机制实现。
在理想的情况下,市场价格的形成应当反映商品的供求关系,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然而,在现实中,市场经济并不完全是均衡的,存在一些偏离帕累托最优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市场垄断、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导致的。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干预市场或者制定相关政策来调整资源的分配,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的状态。
另外,帕累托最优理论也可以应用于社会公共政策中。
例如,在税收政策中,通过对高收入人群实施高税收,并将这部分税收用于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可以使得社会福利的分配更加平衡,实现帕累托最优的状态。
此外,社会福利援助、公平贸易等政策也可以通过改善资源分配的不平衡情况,促进社会的整体福利提升。
然而,帕累托最优理论并不是一种具体的实践方法,而是一种原则性的指导思想。
在具体实践中,往往会受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例如,在市场经济中,商业竞争、利益诉求等因素可能导致资源分配偏离帕累托最优的情况。
此外,政府干预市场的方式和程度也可能存在争议,因为不同的干预方法可能会对经济效率产生不同的影响。
帕累托最优理论虽然有其局限性,但是对于我们理解和分析资源分配问题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帕累托最优理论我们可以了解资源分配不平衡问题的存在和原因,为实现社会公平、经济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和参考。
帕累托的“精英循环理论”概述

帕累托的“精英循环理论”概述摘要:帕累托作为精英主义理论的奠基人,其思想对西方社会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试图对帕累托的精英循环理论进行阐述,并简要分析其贡献及不足。
关键词:帕累托;精英循环理论;精英主义中图分类号:d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6-00-02一、精英主义精英主义(elitism)的核心内容是认为社会总是处在少数人的统治之下,这些占社会统治地位的少数人即称为“精英”(elite),他们在社会中起决定性作用并把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
虽然精英主义的理论渊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如柏拉图的思想中就表现出了社会应由一群杰出人物统治的思想雏形;但是作为一种政治思想史上的理论流派,它的正式出现还是从意大利的政治理论家莫斯卡创作《统治阶级》一书开始的,但是莫斯卡并没有提出“精英”这个术语,提出精英概念并使之广泛传播的是意大利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帕累托。
二、精英循环理论威尔弗雷多·帕累托(vilfredo pareto,1848-1923)是意大利著名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他以精英循环理论和在经济分析中应用数学方法而著称于世。
帕累托的学术兴趣非常广泛,在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方面取得诸多成就,对西方思想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帕累托社会学方面的主要著作是大部头的《普通社会学》(1916年)一书,译为英文时定名为《精神与社会》,成为帕累托社会学思想的代表作。
帕累托最先提出了“精英循环理论”。
他指出“在历史上,除了偶尔的间断外,各民族始终是被精英统治着。
我是按照词源的意思使用精英( elite)这个词的。
精英是指最强有力、最生气勃勃和最精明能干的人,而无论好人还是坏人。
然而,根据一条重要的生理学定律,精英不可能持久不变。
因此,人类的历史乃是某些精英不断更替的历史:某些人上升了,另一些人则衰落了。
真相便是如此,虽然它常常可能表现为另一种形式。
一帕累托的精英循环理论

请注意:选择题的答案务必写在大题前的方框内,如1 2 3 4 5 6 7 8 9 10A B C D一帕累托的精英循环理论:“精英”理论被用于说明社会不平等现象。
帕累托认为现代社会的不平等主要是由个人与生俱来的生理差异决定的,即基于自然差别。
社会成员归属于哪个社会层次决定于他们天生的能力和才干。
帕累托提出的“精英”是个中性概念,意指那些具有特殊才能,在某一方面或某活动领域具有杰出能力的成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精英是指那些在各种活动部门中得到最高指数的全部人员(全部社会精英),不分性别和类别,如君主、律师、大盗等等。
狭义的精英是指处于特殊地位的统治者,如部长、参议员、众议员、上诉法院院长、将军等等。
帕累托试图用精英及精英循环概念说明社会系统,特别是其中的政治系统——维持平衡和稳定的基本机制,他根据性质不同的两个标准:一个是先赋能力的自然差别;一个是掌权与否的社会差别;进行交叉分类。
这样,精英阶级一分为二:执政的精英阶级和不执政的精英阶级。
(示意图)得到理论图示如下。
说明:在这个图示中,A 类是执政精英,B 类是非执政精英,C 类是执政阶层中的庸才,D 类是芸芸众生,箭头方向则是精英循环方向。
精英阶级的循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精英被非精英所取代,即下层阶级产生的优秀分子会聚集起来,通过暴力或其他方式去取代上层阶级或其中的某些低劣分子。
另一种是一个精英被另一个精英所取代。
“历史是埋葬贵族的坟墓”。
在帕累托看来,人类的历史就是少数精英轮回更替的舞台。
对精英循环的理解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结合时事分析)1、基本条件:保持循环路线的畅通,以使执政阶层中总能保持一定数量的精英,使执政阶层的力量,才干的平均值高于非执政层;2、基本过程:非执政层中的精英人物上升为执政层中的精英人物,执政层中的庸才下降到非执政层;3、基本意义:通过精英循环可以更新上层成员,补充和提高执政阶层所必需的管理能力,使执政层的能力、才干平均值高于非执政层,从而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推动社会的发展。
帕累托精英理论

帕累托精英理论帕累托精英循环理论简析——读《精英的兴衰》有感维尔弗雷多·帕累托(1848—1923)是意⼤利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他的“帕累托法则”被多数⼈接受,影响深远。
在社会学⽅⾯,他的思想虽然被排斥在主流社会学之外,但这并不影响他在社会学界的地位,意⼤利著名政治思想史家萨尔沃.马拉泰罗内在《欧洲政治思想史》中,把帕累托与莫斯卡⼀起考察,认为莫斯卡是法学家,帕累托是经济学家,他的精英理论主要从⽣产范畴考虑。
帕累托在社会学领域的主要贡献是他的以下三⼤理论:⾏为理论——主要涉及⼈的⾮逻辑⾏为,提出“剩遗物”和“派⽣物”等重要概念;精英循环理论——主要讨论社会分层和统治阶级循环问题;社会系统理论——主要研究社会动态平衡问题。
笔者在此着重探讨他的精英循环理论。
⼀、精英理论的概述帕累托把精英定义为在⽇常⽣活特定领域中有突出成绩的⼈,包括具备正⾯精神特质的⼈,如上进、勤勉、有智慧,也包括具备负⾯精神特质的⼈,只要你在某⼀特定领域做出了异于常⼈的成绩,这也是他从⼴义层⾯给“精英”下的定义。
当然,还有狭义层⾯的“精英”,即统治精英,他们只占国民总数的⼀⼩部分,这⼀笑部分⼈利⽤⾃⼰的智慧做出决策,推动社会的发展。
精英阶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可以流动的。
帕累托根据天赋能⼒的⾃然差别和掌权与否的社会差别得出⼀个理论图式:执政⾮执政在上⾯这个循环的图式中,A类是执政精英,B类是⾮执政精英,C类是执政精英中的庸才,D类是平凡之辈。
社会达到良性运⾏的必要条件就是保持循环路线的畅通,下层中的有知识有才能的⼈可以上升到执政阶层,⽽统治精英如果怠惰、愚蠢,就会下降到平凡之辈。
正如帕累托在《精英的兴衰》⼀书中说的“⼈类历史就是少数精英轮回更替的长篇史诗”,⽽⼀旦循环路线不畅,社会秩序就会出现动荡,国家政权就会出现危险。
⼆、《精英的兴衰》中关于精英理论的论述《精英的兴衰》写于20世纪初,这是⼀个平民化的时代,⽽帕累托的思想也更为保守,他敌视资产阶级的⼈道主义,预⾔资产阶级的没落和社会主义的胜利。
精英理论ppt(帕累托)

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启示
帕累托精英理论认为公共政策的制定 和实施是由少数精英所主导,他们通 过权力和影响力来影响公共政策的制 定和实施。这一理论启示我们应关注 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和机制,以及如 何通过政策制定来促进公共利益和社 会公平。
VS
帕累托精英理论强调公共政策制定中 的利益集团和利益博弈,这有助于我 们理解公共政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以及如何通过政策制定来平衡不同利 益集团的利益和诉求。同时,这一理 论也提醒我们应警惕精英对公共政策 的干预和扭曲,以确保公共政策的公 正性和有效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精英与社会公正
01
精英理论认为社会精英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但 不一定能够为社会带来公正和福利。
02
社会公正需要精英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参与社会公 益事业和推动社会改革来实现。
03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加强对精英的监管和引导,确 保其行为符合社会公正和公共利益。
05 帕累托精英理论的启示
对社会结构的认识
精英理论ppt(帕累托)
目录
CONTENTS
• 帕累托精英理论概述 • 帕累托精英理论的应用 • 帕累托精英理论的争议与批判 • 帕累托精英理论与现代社会 • 帕累托精英理论的启示
01 帕累托精英理论概述
帕累托精英理论定义
帕累托精英理论是一种社会学理论,它认为社会中的权力、财富和知识等资源是 由一小部分精英所掌握,这些精英通过他们的领导能力和影响力,对社会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帕累托精英理论主要观点
精英是社会中的少数人,他们 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和社会权力 ,通过自身的领导能力和影响 力,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
的作用。
精英的形成与社会的经济、政 治和文化环境密切相关,不同 的社会环境会孕育出不同的精
帕累托定理

帕累托定理
帕累托定理,又称帕累托法则,是经济学中的一种重要理论,也被广泛应用于管理学、社会学、医学等领域。
它的核心思想是在有限资源下,通过合理分配和优化利用资源,实现最大化的效益。
帕累托定理的提出者是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他在20世纪初期的研究中发现,20%的人占有了80%的财富。
这一现象被称为“帕累托分布”,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研究中。
帕累托定理的核心思想是“少数人拥有大部分资源”,因此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该优先考虑为这些人提供服务,以实现最大化的效益。
这一理论在管理学中也被称为“ABC分析”,即将资源分为三类:A类资源是最重要的,需要优先考虑;B类资源是次重要的,可以适当分配;C类资源是最不重要的,可以被削减或淘汰。
在社会学中,帕累托定理也被应用于贫富差距的研究中。
研究表明,在许多国家中,20%的富人拥有了80%的财富,而80%的穷人只拥有20%的财富。
这一现象使得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不公现象十分严重。
因此,通过合理分配和优化利用资源,可以减少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和稳定。
在医学领域中,帕累托定理也被应用于疾病的治疗中。
研究表明,有些疾病只影响少数人,但却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资金来治疗。
因此,通过优先考虑这些疾病的治疗,可以最大化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医疗效率和质量。
总之,帕累托定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理论,它在各个领域的研究
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合理分配和优化利用资源,可以最大化地实现效益,减少浪费和不公,提高效率和质量。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应用帕累托定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精英理论资料

一、精英主义的发展:精英主义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于20世纪50年代引起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并于20世纪70年代达其颠峰。
精英主义从产生到现在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19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是第一阶段,流行的是传统主义或经典的精英主义,其主要代表是意大利的维尔费雷多·帕累托及其同胞盖坦诺·莫斯卡和罗伯特·米歇尔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是第二阶段,传统精英主义发展成为当代精英主义,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米尔斯,熊彼特等人。
二、精英主义流派的基本观点:社会中的权利集中在做重大决定的少数人或小群体的手中。
虽然一个政治精英可能为另一个所取代,导致一个既定的精英层的组成者可能在不同的时代有所变化,但精英统治社会的规则保持不变。
精英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承认人类社会中权力与资源分配的不平等性。
在政治生活领域,指出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现象的普遍性。
对于精英理论基本特征的概括:马文·奥尔森(MarvinE.Olsen)和马杰尔(M.N.Marger)认为,精英取向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六条:()l在所有的社会(以及大型组织)当中,一直(并将继续)存在少数强有力的统治精英。
不管政府和经济的性质如何,总是寡头统治,或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
群众确实不能自己统治自己。
(2)尽管精英在人口中占极小的比例,但它们却控制着极大份额的资源,它们组织良好,相当内聚。
因此精英在社会中能够有效地使用权力。
(3)精英通常运用所有的手段来保护、维持其权力,并一有可能便增加权力。
只有在有利于自身利益时,他们才与他人分享权力L。
他们从来不主动让渡权力。
(4)为了统治社会,精英运用各种广泛的技术手段。
包括控制政府、支配经济、使用警察和军事力量、操纵教育体制和大众媒介、惩罚和消灭反对者、以及制造意识形态使自己的权力和统治合法化。
(5)精英允许甚至鼓励有限的社会变迁,但是其程度限制在对实现他们追求的目标有利,并不威胁他们的权力。
精英理论资料

一、精英主义的发展:精英主义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于20世纪50年代引起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并于20世纪70年代达其颠峰。
精英主义从产生到现在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19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是第一阶段,流行的是传统主义或经典的精英主义,其主要代表是意大利的维尔费雷多·帕累托及其同胞盖坦诺·莫斯卡和罗伯特·米歇尔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是第二阶段,传统精英主义发展成为当代精英主义,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米尔斯,熊彼特等人。
二、精英主义流派的基本观点:社会中的权利集中在做重大决定的少数人或小群体的手中。
虽然一个政治精英可能为另一个所取代,导致一个既定的精英层的组成者可能在不同的时代有所变化,但精英统治社会的规则保持不变。
精英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承认人类社会中权力与资源分配的不平等性。
在政治生活领域,指出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现象的普遍性。
对于精英理论基本特征的概括:马文·奥尔森(MarvinE.Olsen)和马杰尔(M.N.Marger)认为,精英取向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六条:()l在所有的社会(以及大型组织)当中,一直(并将继续)存在少数强有力的统治精英。
不管政府和经济的性质如何,总是寡头统治,或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
群众确实不能自己统治自己。
(2)尽管精英在人口中占极小的比例,但它们却控制着极大份额的资源,它们组织良好,相当内聚。
因此精英在社会中能够有效地使用权力。
(3)精英通常运用所有的手段来保护、维持其权力,并一有可能便增加权力。
只有在有利于自身利益时,他们才与他人分享权力L。
他们从来不主动让渡权力。
(4)为了统治社会,精英运用各种广泛的技术手段。
包括控制政府、支配经济、使用警察和军事力量、操纵教育体制和大众媒介、惩罚和消灭反对者、以及制造意识形态使自己的权力和统治合法化。
(5)精英允许甚至鼓励有限的社会变迁,但是其程度限制在对实现他们追求的目标有利,并不威胁他们的权力。
帕累托法定律

帕累托法定律提到帕累托定律,很多人也许并不清楚。
若是说二八法则,大概就会心一笑。
概念原创于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
在1897年的时候,他经过研究发现,英国的大部分财富掌握在少部分人手里。
也有一说是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里。
2/8法则(帕累托定律)可以延展到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
一个公司的大部分利润可能来自少部分客户,把这部分客户服务好了,公司就能生存的很好。
一件产品的大部分价值可能来自少部分功能,把这部分功能给做好了,客户就会非常满意。
一个团队的大部分价值来自于少部分核心团队成员,他们的工作做的出色,大的方向就不会错。
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
可惜以上这些,都只是表象,没有触及到帕累托定律的根本。
即便知道了又能怎样呢?常见问题莫过于错把结果当成原因。
帕累托从来不是结果,而是原因。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找出这些现象背后的那些共性原因。
就拿最近很火的在线音乐和短视频来说,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
比如网易云音乐,在首页经常出现一些歌曲,系统会提示XX%用户都在听。
这个行为势必会促成更多用户去点击试听,而试听的行为会让XX%这个数字增加,然后形成正反馈。
类似的逻辑,还可见于短视频领域,比如抖音的策略就是做头部爆款,也符合2/8法则,甚至更为极端:3%头部视频占据80%播放量,5%头部用户覆盖98%粉丝覆盖。
这不就是马太效应吗?富人为什么更富,还不是因为钱多了形成了正反馈,用钱挣钱更容易速度更快吗?因此,帕累托的本质,是反馈,是正反馈,是找到正反馈的那个关键发力点,也就是那决定80%结果的20%要素。
打蛇打七寸,做事做最关键的,其余大胆舍弃。
比如当年苹果公司在开发新产品,如MAC电脑,iphone,Ipad的时候,乔布斯的做法是,让一个精英团队秘密开发最核心的功能,让另外一个团队去做补充,延展和扫尾。
被世人视作“完美主义者”的乔布斯,其实并不是真正追求完美的人,他只是在追逐局部的完美。
面面对资源有限的场景,无论是人力,金钱,还是时间,乔布斯深知他是不可能在一开始就退出一个各方面都完美的iPhone手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帕累托精英循环理论简析
——读《精英的兴衰》有感维尔弗雷多·帕累托(1848—1923)是意大利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他的“帕累托法则”被多数人接受,影响深远。
在社会学方面,他的思想虽然被排斥在主流社会学之外,但这并不影响他在社会学界的地位,意大利著名政治思想史家萨尔沃.马拉泰罗内在《欧洲政治思想史》中,把帕累托与莫斯卡一起考察,认为莫斯卡是法学家,帕累托是经济学家,他的精英理论主要从生产范畴考虑。
帕累托在社会学领域的主要贡献是他的以下三大理论:行为理论——主要涉及人的非逻辑行为,提出“剩遗物”和“派生物”等重要概念;精英循环理论——主要讨论社会分层和统治阶级循环问题;社会系统理论——主要研究社会动态平衡问题。
笔者在此着重探讨他的精英循环理论。
一、精英理论的概述
帕累托把精英定义为在日常生活特定领域中有突出成绩的人,包括具备正面精神特质的人,如上进、勤勉、有智慧,也包括具备负面精神特质的人,只要你在某一特定领域做出了异于常人的成绩,这也是他从广义层面给“精英”下的定义。
当然,还有狭义层面的“精英”,即统治精英,他们只占国民总数的一小部分,这一笑部分人利用自己的智慧做出决策,推动社会的发展。
精英阶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流动的。
帕累托根据天赋能力的自然差别和掌权与否的社会差别得出一个理论图式:
执政
非执政
在上面这个循环的图式中,A类是执政精英,B类是非执政精英,C类是执政精英中的庸才,D类是平凡之辈。
社会达到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就是保持循环路线
的畅通,下层中的有知识有才能的人可以上升到执政阶层,而统治精英如果怠惰、愚蠢,就会下降到平凡之辈。
正如帕累托在《精英的兴衰》一书中说的“人类历史就是少数精英轮回更替的长篇史诗”,而一旦循环路线不畅,社会秩序就会出现动荡,国家政权就会出现危险。
二、《精英的兴衰》中关于精英理论的论述
《精英的兴衰》写于20世纪初,这是一个平民化的时代,而帕累托的思想也更为保守,他敌视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预言资产阶级的没落和社会主义的胜利。
《精英的兴衰》重点分析了精英的循环过程。
帕累托在第一章中就列举了法国大革命的例子,引出了精英的循环。
法国大革命在本国仅维持了一小段时间(不到一个世纪)就出现了衰败的迹象,从这一各管现象可以分析出三层事实:一,一种逐步增强的宗教情感,显示了我们正处于危机上升期;二、旧精英的衰败,表现为人道主义和利他主义;三,新精英的兴起,表现为民众夺取权力的斗争。
帕累托在论述精英循环的时候是结合了自身状况的,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精英(1898年,他继承了伯父的一大笔财产,在学术上也颇有建树,1923年被任命为意大利王国议员)。
政治统治会因时因地需要不同的方式和手段,而某一特定的统治集团不可能长久地同时具备各种优秀品质,所以一旦他们不具备某一品质时,精英循环就会发生。
下降期的精英会变得更加软弱,更加“仁慈”,但这种“仁慈”只是表面的,他们并不像放弃任何对非精英阶层的统治,但他们又缺乏统治的勇气,例如,在尼禄统治时期,法国的贵族们不是死于战场,而是死于断头台,他们为了自己可以出卖亲人和朋友。
帕累托认识到,“在下层阶级中优秀分子的聚集,或相反在上层阶级中低劣分子的聚集,是破坏社会平衡的重大动因。
”20世纪初,德国卑斯麦政府和意大利资产阶级政府加深了对平民的迫害,旧精英的无能和暴力引起了平民(尤其是工人阶级,也有一部分是旧贵族)的反抗,工业化的高度发达使得工人阶级拥有了高薪,这样,工人阶级就潜在地成为了新精英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人阶级还自发地组成了工会和联盟,这就加速了新精英的形成,正如保罗德鲁西耶所谈论的“他们身上能打动你的是某些优秀的品质……如果弱者不能与他们自己的怯懦相抗争他们的境遇就不会有所改善……最优秀的人属于工会,这些人为了一个目标自愿地团结在一起”,这就形象地道出了新精英的诞生过程。
三、对精英理论的反思
第一,帕累托作为早期精英理论的创始人,对现代精英理论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他开创了社会流动研究的先河,认为平凡人可以通过后天努力上升到执政精英阶层,而执政阶层的平庸之辈会因碌碌无为沦为平凡之辈,当然这里还涉及到一个财富代际传递的问题,如上面讲述到的“富二代”现象。
但是帕累托夸大了执政精英的智慧与作用,忽视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事实,这显然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相矛盾。
其次,他还认为历史就是机械地轮回,认为阶级在任何社会制度中都是永恒存在的,因而反对平等、自由,具有很强的反民主性。
而事实是历史每进入一个阶段都是前进一步的,社会是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的,而不只是机械地更替。
人们应该被鼓励去追求自身的幸福、自由,在这一点上,帕累托又是落后的。
第二,帕累托在关于“理性”上的观点,与韦伯有着根本的不同。
韦伯的“理性牢笼”,他一生为此苦恼,没有寻找出答案,而帕累托则认为精英创造理论,大众用这种理论(或理性)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事后解释,大众永远被这种理性所束缚。
如他在本书中论述的“人们情愿将自己的行为在逻辑上与某些原则联系在一起。
为了说明自己的行为是正当的,他们在事后发明某些原则”,同时这也映射了他对非逻辑行为逻辑化的揭穿。
最后,联系到现代社会,精英循环依旧持续着。
即使你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只要你正直、踏实、上进,你就可以获得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机会;即便你是“官二代”“富二代”,你开车撞人,也要受到法律的严惩,也很可能由精英阶层下降到非精英阶层。
精英循环既要能“上”,也要能“下”,中国社会基本上是“上”的多,“下”的少。
现代的公务员考试制度为人们向上流动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但怎样才能让精英阶层中的庸才让位于非执政精英的“精英”,因为这些庸才官员腐败严重,身在其位不谋其政,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怎样让他们“下来”?只凭国家偶尔查出几个贪官是远远不够的,我国必须继续深化改革,找出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帕累托.普通社会学纲要[M].田时纲译.三联书店,2001.
[2]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帕累托.精英的兴衰[M]北京出版社,2010
[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 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M] 华夏出版社,2005
修改建议:1、把书中的论述放在开头,和这上面的第一部分结合。
2、这上面的理论反思
3、联系实际,或其他理论分析。
4、最好达到5000字。
注意使用学术语言。
搜一些相关文章。
之前已经搜过一些资料,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