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语文必修二《赤壁赋》同步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壁赋

一、课内双基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扣舷.(xuán)舳.舻(zhú)举酒属.客(zhǔ)

B.渔樵.(jiāo) 潜蛟.(jiāo) 卒莫消长.(zhǎnɡ)

C.匏.樽(páo) 遗.世(yí) 山川相缪.(liáo)

D.肴.核(yáo) 溯.流光(sù) 倚歌而和.(hé)

【答案】C(A.舷:xián;B.樵:qiáo;D.和:hè。)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逝者如斯.(这) 清风徐.来(慢慢地)

水波不兴.(起)

B.一瞬.(一眨眼工夫) 冯虚御.风(驾)

溯.流光(逆流而上)

C.愀然

..(容色改变的样子) 正襟危.坐(端正)

何为其然.(这样)

D.卒.莫消长(到底) 洗盏更.酌(更换)

东方之既.白(既然)

【答案】D(更:重新;既:已经。)

3.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舞幽壑

..之潜蛟(深谷)

B.渺渺

..兮予怀(茫然的样子)

C.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盘绕)

【答案】B(悠远的样子。)

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答案】D(A.属:①劝人饮酒,②同“嘱”嘱托;B.东:①名词作状语,向东,②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东进发;C.困:①被围困,②贫困;D.唱歌。)

5.下列加点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白露

..横江,水光接天

B.望美人

..兮天一方

C.凌万顷之茫然

..

D.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

【答案】D(A.古:白茫茫的水气,今:二十四节气之一;B.古:所思慕的人,今:美女;C.古:旷远的样子,今:①形容完全不了解或不知所措的样子,②形容因失意而神情恍惚的样子;D.古今都指凌乱。)

6.下列句式相同的两项是( )

A.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B.客有吹洞箫者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固一世之雄也

【答案】AB(AB是倒装句,C.被动句,D.判断句。)

7.对下列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突出了景色的爽朗、澄净和优美。

B.“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徘徊”一词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描绘出柔美的月光对人的依恋和脉脉含情。

C.“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歌词表现了作者极度欢乐的心情。

D.“客有吹洞箫者……嫠妇。”运用比喻、夸张手法,突出了箫声的凄切、婉转,也烘托出人物内心的悲凉、幽怨之情。

【答案】C(歌词中虽有欢乐,但也流露出作者内心中挥之不去的一种失意和感伤情绪。)

8.苏子用月与水作比,阐明了什么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

B.阐明物各有主的道理。

C.阐明无欲即无私的道理。

D.阐明物质不变的道理。

【答案】A

二、语段精读

精段阅读,回答9~12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

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9.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苏子愀然,正襟危.坐危:端正

B.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盘绕

C.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酾:喝酒

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渚:江边

【答案】C(酾:斟。)

10.作者用曹操的典故的用意是( )

A.惋惜曹操如此英雄竟兵败赤壁

B.赞颂曹操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

C.慨叹人生无常,人生短暂

D.借曹操自比,对自己功业无成的悲愤

【答案】C

11.对这三段文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主客问答,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主和客都是作者的化身。

B.苏子认为,清风明月,可以随意拾取,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心灵净化的境界。

C.第1自然段把物和人对比着写,突出了人的渺小,为第2自然段的超脱埋下了伏笔,形成了反差。

D.这两段,写历史事件,写眼前之景,写主客问答,联想丰富,转换自然。

【答案】C(“第1自然段把物和人对比着写”不对。)

三、延伸提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