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离骚语文版第四册

合集下载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5《离骚(节选)》课文详解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5《离骚(节选)》课文详解

精选教育课件
2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已经因为我佩带蕙纕而被遭诽谤,还要加上采集芳草 作衣饰之罪名。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也是我内心所崇尚的,即使是死上多次我也不肯悔改。
“以”,因;“善”,崇尚;“虽”,即使
精选教育课件
3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我怨恨你(怀王)反复无常,始终不肯体察我的苦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你周围的侍女嫉妒我的美貌,才造谣诽谤说这是淫态。
怨:怨恨、责怪;浩荡:反复无常; 民心:人心,指屈原自己的苦心 诼:造谣;善淫:善于淫荡(比喻蛊惑)
精选教育课件
4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诚然俗人们本来就善于投机取巧,背弃规矩而不正当
地行事。
背绳墨以追曲兮,竟周容以为度。
精选教育课件
12
高、长,使动用法。 岌岌,高耸的样子。 陆离,形容光彩明艳 芳,芳香。泽,污浊。昭质,光明纯洁的本质。 惟…犹…,惟独(只有)…还… 亏:亏损
精选教育课件
13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加长我长长的佩带。
芳与泽其杂糅兮,惟昭质其犹未亏。 世上的清芳和污浊杂糅在一起啊,唯独我明洁的品质 还没有亏损。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佩戴上缤纷多彩的服饰啊,菲菲芳香更加显著。
精选教育课件
16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人生各有各的乐趣啊,我独爱美,并且习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即使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
挫败的吗? 好修,爱美,喜好修身洁行。
以为常, 认为是常规。
朕:我,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复路,回 原路。行迷,走迷了路。及,趁着。“及其未既济也, 请击之。”(《子鱼论战》)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5《离骚》的艺术成就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5《离骚》的艺术成就

《离骚》的艺术成就
屈原的作品,以纵恣的文笔,表达了强烈的激荡的情感。

明代诗人袁宏道指出:《离骚》“劲质而多怼,峭急而多露”,正是“楚风”的特点。

不仅如此,屈原赞美自我的人格,是率性任情、真实袒露;咏唱神灵的恋爱,是热情洋溢、淋漓尽致;颂扬烈士的牺牲,是激昂慷慨、悲凉豪壮……总之,较之《诗经》总体上比较克制、显得温和蕴藉的情感表达,屈原的创作在相当程度上显示了情感的解放,从而造成了全新的、富于生气和强大感染力的诗歌风格。

由于这种情感表达的需要,屈原不能满足于平实的写作手法,而大量借用楚地的神话材料,用奇丽的幻想,使诗歌的境界大为扩展,显示恢宏瑰丽的特征。

这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开辟出一
条新的道路。

后代个性和情感强烈的诗人如李白、李贺等,都从中受到极大的启发。

他的诗篇,也喜欢大量铺陈华美的、色泽艳丽的辞藻。

他还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赋予草木、鱼虫、鸟兽、云霓等种种自然界的事物以人的意志和生命,以寄托自身的思想感情,又增加了诗歌的美质。

大体上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中讲究文采、注重华美的流派,最终都可
以溯源于屈原。

在诗歌的形式上,屈原打破了《诗经》那种以整齐的四言句为主、简短朴素的体制,创造
出句式可长可短、篇幅宏大、内涵丰富复杂的“骚体诗”,这也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总之,由屈原开创的楚辞,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文学形成无穷的影响。

而由于时代的发展,以及南北文化的区别,楚辞较之《诗经》,已有显著的进步。

因之它对后来文学的影响,更在《诗经》之上。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5《离骚(节选)》精品课件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5《离骚(节选)》精品课件

(2)语言特色 以六字句为基本句式,加上虚字“兮”,参差
变化,舒展自如;双句押韵,节奏铿锵而活泼变化, 抒情淋漓酣畅,声情并茂;间以楚地方言,具有浓 厚的地方色彩。
(3)赋的运用 本篇的赋既用于叙事,也用于抒情,使人感到
真实而又易于接受。例如用于叙事的:“众女嫉余 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用于抒情的:“长 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怀。 第二节的段意:
表现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 表达他追求美德,至死不变的坚定意愿。
词句分析
1、为什么“朝谇而夕替呢”? 【分析】①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 ②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③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④固时俗之工巧兮,缅规矩而改错
2、找出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的诗句
(4)比兴手法 王逸把《离骚》的意象体系分为三类:社会性
的意象群,自然界的意象群,神话界的意象群。课 文中的意象体系多为第一、二类,即主要以“香草 美人”为喻(蕙, 茝 ,芰荷,芙蓉,蛾眉等), 表达自己高洁的胸怀、美好的心灵。
此外,屈原善于运用打比方来说理。
(5)“移情”技法的运用 也就是说在这里实现了“我”与“物”的同化,
《离骚》的知识延伸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 “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 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 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 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 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 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 他们以力量。

语文版 高中语文 必修4 第2单元 离骚(节选)

语文版 高中语文 必修4 第2单元 离骚(节选)

作为大诗人的屈原
《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 这些作品揭露了统治集团的腐朽和罪恶行 径,表现了自己进步的政治主张,表达了 自己热爱祖国的感情和坚贞不屈的精神。
“楚 辞”释义:
“楚辞”是指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 创作的诗赋。是屈原、宋玉等诗人创造出的一种诗歌 形式。《楚辞》是我国继《诗经》后的又一部诗歌总 集,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式,作品中采用 了大量的神话传说,想像丰富多彩,文字华丽,充满 浪漫主义的精神,这是一种独特的诗体,丰富了诗歌 的表现手法,后人称为“楚辞”,又称为“骚体”。
2自始至终作者有没有改变自 己的追求?从哪些句子可以看 出作者为了理想宁死不屈,甘 愿牺牲自我的高尚情操?
表现屈原高尚品质和爱国情怀诗句: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民生各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释义:
1、司马迁解释为“离忧”,认为屈原 之作《离骚》“盖自怨生”(发愤抒 情)。 班固进而释“离”为“罹”, 以“离骚”为“遭忧作辞”(遭遇忧患 苦难而作辞)。 2、王逸则说:“离,别也;骚,愁 也。”把“离骚”释为离别的忧愁。

•“兮”使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
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相同。
结语
君不圣相空贤苦求美政感天地
信见疑忠被谤高扬蛾眉观四荒
虽九死其犹未悔 追求美好理想矢志不渝,宁死不悔
作者有何怨?
君王不察----灵修浩荡 朝臣不正----众女谣诼 朝廷昏暗----时俗工巧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3专题 《离骚(节选)》参考课件2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3专题 《离骚(节选)》参考课件2

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 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 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 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 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 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 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 流离于沅 、湘二水之间。 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 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 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
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被贬离开国都
4、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译:乘坐良马奔驰吧,来吧,我要为你在前面 引路。
二、 【词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 名→动:取名 字余曰灵均 名→动:取字 纫秋兰以为佩 动→名:佩饰 朝搴阰之木兰兮 名→状语:在早晨 夕揽洲之宿莽 名→状语:在黄昏 不抚壮而弃秽兮 形→名:秽政
三、 【特殊句式】
作家作品 诵读指导 文本研习 艺术特色 问题探讨 布置作业
屈原生平:
(前340?~前 278?),名平, 字原。又名正则, 字灵均。战国中 期楚国丹阳(今湖 北秭归)人,楚武 王熊通之子屈瑕 的后代。中国历 史上第一位伟大 的诗人。
屈原出身贵族,明于 治乱,娴于辞令,故而 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 位为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 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 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 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 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 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二、在你的想像中,屈原有怎样的外 貌和风度?
• 血统高贵,器宇不凡(皇句) • 身披香草,具有美丽的华彩(扈句) • 勤勉修行,自强不息(汩句) • 赤胆忠心,胸怀炽烈(朝句) • 嫉恶如仇,鄙视小人(不句) • 为实现理想,不惧个人危难(乘句)
课后作业
1、背诵《离骚》中 的名句。 2、翻译全文。 3、整理通假字、 词类活用和特殊 句式。
难抒之情。
一、课文表达了屈原怎样的思想感情?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5《离骚(节选)》课文详解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5《离骚(节选)》课文详解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哪有方和圆能够互相通融?谁能够志趣不同而相安无事?
不群:不同流合污。“卓尔不群”(高高直立, 超出一般。形容道德学问成就超出平常人)。 方圆: 方,榫头,比喻方正、君子;圆:卯眼,比喻圆滑小人; “方枘圆凿”(比喻格格不入)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我委曲着情怀,抑制着意气,忍着别人的怪罪招致污 蔑。
—— (《涉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裁剪荷叶做上衣啊,积聚、缀缝荷花花瓣做下装。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不了解我也罢了啊,只要我本心确实是美好的。
不吾知:“不知吾”,否定句式代词作宾语前置。 已:停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学不可以 已”。苟,只要。信,确实。芳,美好。
高、长,使动用法。 岌岌,高耸的样子。 陆离,形容光彩明艳 芳,芳香。泽,污浊。昭质,光明纯洁的本质。 惟…犹…,惟独(只有)…还… 亏:亏损
即使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
挫败的吗? 好修,爱美,喜好修身洁行。
以为常, 认为是常规。
体解,肢解。
未变,不会改变。
惩,挫败
退出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加长我长长的佩带。
芳与泽其杂糅兮,惟昭质其犹未亏。 世上的清芳和污浊杂糅在一起啊,唯独我明洁的品质 还没有亏损。
反顾,回头看。
游目,放眼观看。
往观,去观察。
四荒,指辽阔大地。
缤纷,繁多。
繁饰,众多装饰品。
芳菲菲,服饰品之芳香浓烈。
弥章,更加明显。章,通“彰”。“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已经因为我佩带蕙纕而被遭诽谤,还要加上采集芳草 作衣饰之罪名。

语文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离骚(节选)

语文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离骚(节选)

这一条“美人香草”式的寓意伏线和诗人的政治 抒情叠合在一起,造成《离骚》全诗特有的写实 与虚拟二重世界相互交融、迷离惝恍的艺术效果, 给全诗增添了绰约的风姿和芳菲的情韵。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句话有 何含意? 【提示】 这一句表明屈原志向不改,坚贞不屈, 真可说是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屈原最不能容忍的 是那群无耻小人对他的恶毒诬蔑,一会说他穿着奇 装异服,一会又说他面容姣好,肯定是个善淫之辈。 这群人追名逐利,篡改法令,歪曲是非,混淆黑白, 竞相谄媚,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屈原下决心绝对 不和他们合流,他自比不合群的鸷鸟,孤傲、矫健, “自前世而固然”,他不想改变,也无
但你只将凝聚着的忧愤的血泪以及自己远大的理想抱负从自己的心灵流出让一个去国离乡之人苦难生活的点点滴滴颤动于笔尖化为一篇篇瑰美绮丽的文字流芳千古??此刻你的足音正姗姗向我走来走向千年之后的今夜走向寒露沾襟的今夜走向我阅读的今夜走向我审视自己灵魂的今夜
《离骚》(节选)
诗海探珠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
荒郊一望欲销魂, 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 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 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 不堪回首思秦原。
四、词类活用
①屈.心而抑.志兮使__动__用__法__,___使__…__…__屈__,__使__…__…__抑__。_ ②伏.清白以死.直兮 __为__动__用__法__,__为__…__…__而__伏__,__为__
_…__…__而__死__。_ ③高.余冠之岌岌兮 使__动__用__法__,__使__…__…__高__。_
九、整体预知
前政治理想:哀民生、遵规矩、施美政
七政治遭遇:灵修不察、众女嫉余、时俗工巧 离 节心 志:屈心抑志、九死未悔 骚 后 六退隐的闪念:回车复路、退修初服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课件离骚(节选)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课件离骚(节选)

首页
新知导学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每课一法
答疑解惑
读写延伸
首页
新知导学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每课一法
答疑解惑
读写延伸
如何运用移情手法 《离骚》中作者以“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 达自己的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也可 称为“移情法”。 为了突出某种强烈的感情,作者有意识地赋予客观事物一些与自 己的感情相一致、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特性,这样的修辞手法叫作 移情。
首页
新知导学
答疑解惑
读写延伸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每课一法
1.你是如何看待屈原的爱国情感的?有人说他这是一种“宗国”思 想,你同意吗?说明理由。
提示回答本题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宗国”思想,所谓“宗国”思想,就 是单一民族思想或指家族思想。明确了这一点,再结合屈原的身世 及思想分析作答即可。
参考答案观点一:同意。屈原的爱国思想其实是一种“爱君”思想。 一为保卫楚的独立,二为实现楚“王”天下的企图。“帝高阳之苗裔 兮”就带有明显的血统夸耀,是一种出于“家天下”感情和宗国观念 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不必人为地拔高理解他。
(3)与 春与秋其代序(介词,和)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动词,结交、亲附)
读写延伸
首页
新知导学
答疑解惑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不抚壮而弃秽兮(动词,循,握持) (4)抚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动词,做巡抚)
以手抚其背(动词,抚摩) 帝高阳之苗裔兮(助词,的) (5)之 又重之以修能(代词,我) 恐年岁之不吾与(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
首页
新知导学
答疑解惑
读写延伸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每课一法

高中语文离骚 课件 语文版必修4

高中语文离骚 课件 语文版必修4

端午节的原始形态 是庆丰收,后因屈 原投江这一天刚好 是端午节,所以这 个节日的意义就渐 渐让位于对屈原的 悼念,也称“诗人 节”。
ks5u精品课件
每年端午节,秭归 人民还在屈原沱上 赛龙舟。这一抚慰 屈原忠灵的古俗世 代相传并延至今日。
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 (11篇)、《九章》(9篇)、《招魂》 ,凡23 篇。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 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 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 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 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 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 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 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 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
ks5u精品课件
《离骚》是屈原最重
要的代表作。全诗三百 七十二句,二千四百余 字, 《离骚》的题旨, 司马迁解释为“离忧”, 意思尚不够明白;班固 进而释“离”为“罹”, 以“离骚”为“遭忧作 辞”;王逸则说:“离, 别也;骚,愁也。”把 “离骚”释为离别的忧 愁。二说均可通。 追求;
ks5u精品课件
ks5u精品课件 搜索关键词:屈原生平(中国文学史网)、诗歌传统( SG009网)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我低头长叹息,眼泪擦不干,我哀怜着人 民的生涯多么艰苦。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我只是爱好修洁而自制花环,在清早做成, 晚上便已被人折毁。
ks5u精品课件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ks5u精品课件

高中高二语文语文版必修四第二单元 诗言志《离骚》课件

高中高二语文语文版必修四第二单元 诗言志《离骚》课件

文学价值
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源头,对后世的文人创作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诗经》为代表的“风”和以楚辞为代 表的“骚”,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奠基石和古典诗歌的两 个最高标准。
屈原的作品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辉煌成就,为全人类提供了 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他也赢得了世界文化巨人的光荣称号, 1953年,屈原以诗人身份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法国文学家 拉伯雷、古巴作家和民族运动领袖何塞·马蒂一道,成为被世界 和平理事会号召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他的作品在公元前7 世纪传人日本,19世纪开始传人欧洲,现已有英、法、德、俄 等多种国家文字的译本。
第二是大量的浪漫主义手法。作者插上幻想的翅膀,尽情驰骋,这在诗 的第二、三两大段里有充分的表现。如上款帝阍一节,诗人幻想在太空中翱 翔,早晨从南方的苍梧山出发,傍晚便到了西北昆仑山上的悬圃。他在太阳 洗澡的咸池给马喂水,在太阳升起的扶桑树下总辔启行。月神、风神、雷师、 凤鸟、飘风、云霓一大群神物前呼后拥。神游西天一节,写他驾飞龙、鸣玉 鸾,从天津启程,取道昆仑,渡赤水,过流沙,经不周,到西海。想象丰富 奇特,境界恍惚迷离,场面宏伟壮丽。
其次,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据统计,全篇对句在百句以上;并已出现了错综对,如“固时俗 之工巧兮,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在一句 中,还往往以双声配双声,叠韵配叠韵, 前者如“郁邑而傺兮”,后 者如“聊逍遥以相羊”, 等等。这就形成了《离骚》的诗句在错落中 见整齐,在整齐中又富于变化的特点,读来节奏谐和,音调抑扬,具 有一种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
宋代著名史学家、词人宋祁说:“《离骚》为词赋之 祖,后人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圆不能过规。”这就 是说,《离骚》不仅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文学领域,而且是 中国诗赋方面永远不可企及的典范。

语文版必修4课件2-6《离骚》节选

语文版必修4课件2-6《离骚》节选
·
固时俗之工巧兮:本来
·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执
·
课前阅读识记 夯实基础知识
(5)信 (6)顾
苟余情其信芳:确实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言语真实 半·封京信半题诗:书信 低眉信手·续续弹:随手
·
忽反顾以游目兮:回过头看
大臣争·于私而顾其民:照料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拜访
·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难道,反而
·
·
·
⑦忳 ( tún ) ⑧鸷鸟( zhì) ⑨延伫( zhù )
·
·
·
⑩兰皋(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ɡāo
)
⑪椒丘(
·
jiāo
)
⑫芰荷(
·
jì )
⑬岌 ( jí ) ⑭杂糅( róu )
·
·
课前阅读识记 夯实基础知识
(2)辨形组词
涕(鼻涕) ① 剃(剃头) ②
悌(孝悌)
溘(溘死)
③ 磕(磕头) ④ 嗑(嗑瓜子)

和谗毁,终于被抛弃。这一条“美人香草”式的寓意伏 言 表 达
线和诗人的政治抒情叠合在一起,造成《离骚》全诗特 艺术
有的写实与虚拟二重世界相互交融、迷离惝恍的艺术效 果,给全诗增添了绰约的风姿和芳菲的情韵。
课堂读写探究 重点突破
(2)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岂余心之可惩?
课堂读写探究 重点突破
1.选文先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后面又接着说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 及行迷之未远”,前后是否矛盾?
【答案】①前一部分写的是诗人因正道直行,不与小 人同流合污,因而遭到小人诬陷、倾轧,君主是非不 分,疏远了他。虽然遭到来自方方面面的沉重打击, 但他心志弥坚,毫无变通、退缩的念头。“亦余心之 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 圣之所厚”等就是对这种心志的表白。

高中语文《离骚》课文原文及教案

高中语文《离骚》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离骚》是战国诗⼈屈原创作的⽂学作品。

作品中⼤量的⽐喻和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学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中语⽂《离骚》课⽂原⽂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申之以揽茝。

亦余⼼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

众⼥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

固时俗之⼯巧兮,偭规矩⽽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前世⽽固然。

何⽅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相安? 屈⼼⽽抑志兮,忍尤⽽攘诟。

伏清⽩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息。

进不⼊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之可惩。

⾼中语⽂《离骚》课⽂教案 教学⽬的: 1、理解本诗运⽤⼤量⽐喻、象征⼿法的作⽤。

2、把握屈原在追求与现实的⽭盾中执着⾃修美德的强烈愿望。

3、背诵这两节诗。

教学重点:⽐喻、象征⼿法所揭⽰的意蕴、作⽤。

教学难点:相对古奥的⽂字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把握及评价。

教时:三课时 教学⽅法:诵读、质疑和点拨 教学过程: 1、结合教材(明)陈洪绶所绘《屈⼦⾏吟图》,由学⽣介绍屈原主要⾝世、经历和思想。

明确:屈原,最伟⼤的爱国诗⼈之⼀,“信⽽见疑,忠⽽被谤”。

“离骚”:离愁;遭忧;楚地的古乐曲名。

2、结合注释,默读,梳理字词基础知识,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和特殊句式在本诗中的运⽤: 修姱鞿羁蹇蕙纕揽茝谣诼偭规矩忳郁⾢侘傺溘死鸷鸟攘垢兰皋芰荷岌岌 偭规矩⽽改错 忳郁⾢余侘傺兮 何⽅圆圜之能周兮 ······(通假) 怨灵修之浩荡兮 固世俗之⼯巧兮 竞周容以为度 ······(古今异义) 伏清⽩以死直兮 屈⼼⽽抑志兮 回朕车以复路兮 ······(词类活⽤) 不吾知其亦已兮 既替余以蕙纕兮,有神之翼揽茝 ⾼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特殊句式) 3、本诗有不少直抒胸臆、表⽩⼼志的句⼦,如“亦余⼼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之多艰”,请把他们找出来,再以它们为线索,看看屈原通过这些直接抒情的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离骚 课件-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4

离骚 课件-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4

但是在内政外交 上,屈原与楚国腐朽 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 的矛盾,被上官大夫 等人嫉妒。屈原后来 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 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 的放逐。
屈原被流放江南, 辗转流离于沅 、湘二 水之间。顷襄王二十 一年(前278),秦将白 起攻破郢都,屈原悲 愤难捱,遂自沉汨罗 江,以身殉了自己的 政治理想。
屈原心目中自己是个什么形象? 请用具体诗句加以阐释。
• 出身高贵,降生时刻不凡,名字美好 • 器宇不凡 • 勤勉修行,自强不息 • 忧国忧民,鄙视小人 • 是君王的领路人
高贵的出身
美好的品德
奇特的生日
杰出的才能
美好的名字
忠贞的理想
楚国兴亡
振兴楚国
义不容辞
时不我待
从介绍自己的高贵出身,到宣扬自己的 “内美”和“修能”,体现了诗人对人 格的追求、对自我价值的发现。
• 我长叹一声,掩面流泪,哀叹人民的生活充满了艰辛。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 我内心所珍爱追求的/只要合乎我心中美好的理想,纵然 死掉九回/多回我也不会懊丧后悔。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修养美好品质的/实现美政理想的/追寻真理的道路很漫长 ,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
的韵致。
改诗
对文中的诗句进行压缩, 留下你觉得足以说清作者意图的话。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诗经》是北方 文化系统的源头,《楚辞》是南方文化系统 的源头,《诗经》以四言诗为主,《楚辞》 则相对比较自由,读起来比较舒缓,所以这 两种形式体现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
在调节语速、表达语气、表达情感、体 现地方特色等方面有差异。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 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叶(公元前6 世纪)大约500年间的诗歌;《楚辞》是我国第 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总集。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5《离骚(节选)》课文简析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5《离骚(节选)》课文简析
悔——相道不察。 未悔——正道直行,追求完美人格
相辅相成——因为悔,所以迷途知返;迷途知返的目的是 正道直行。
与这种“殉身无悔”的态度相联系的,就是“上下求 索”的精神。“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 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求索什么?——能使 楚国强盛的明君贤臣、开明的政治和美好的品德。
《离骚(节选)》课文简析
讨论题 ①研究四个提到“死”的句子,看表达出诗人怎样的品质?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刚正不阿 疾恶如仇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死其犹未悔”“悔相道之不察”,看诗人 悔什么、不悔什么?
得不到,执着追求,虽九死其犹未悔
讨论题: (3) 研究《离骚》中的比兴手法及其作用。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以美女自比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服饰容颜象征美德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出 淤 泥 而 不 染 的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品格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决不与世俗同流合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污的决心
退出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世俗的背弃法度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相道”、回车复路,行迷未远。 政治上的进退出处
比喻象征手法的运用,使政治上的成败得失、品质上 的善恶优劣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含蓄蕴藉,诗意盎然。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对国王以夫君相称,称群小为众女,把君臣关系说成夫妻 关系、男女关系,这就是所谓“两性喻”。在封建时代, 君臣之间君为尊,夫妻之间夫做主,两者平行而相似。诗 人以妇人自比,将君王与大臣、大臣与大臣的明争暗斗和 权势起伏用夫妻间的离合悲欢、感情纠葛作比喻,使抽象 的变为具体,让人可感可知可了解,平添了许多人情味。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5《离骚》写作背景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5《离骚》写作背景

《离骚》写作背景
楚怀王三十九年(公元前300年)春,屈原被贬斥流放到汉北。

此间他作了《离骚》,它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全诗373句2490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像,表达了作者鼎革图治的政治抱负和同腐朽势力作斗争的坚强意志,
抒发了热爱祖国的炽烈感情,是我国浪漫主义长诗的鼻祖。

《离骚》二字的含义,历来解释纷纭。

如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说:“离骚者,犹离忧也。

”班固《离骚赞序》说:“离,犹遭也;骚,忧也。

明己遭忧作辞也。

”而游国恩主编的《离骚纂义》则认为《离骚》是楚国歌曲的名称,其意义则与“牢骚”二字相同。

故“离骚”含有牢骚不平之意。

因此,可以认为《离骚》是屈原遭谗被放逐后,仿楚曲《离骚》所作的诗,
抒发自己心中的忧愁幽思。

同时,解释“离骚”为遭忧之意,也有道理。

课文节选了原诗的开头部分。

作者写了自己的身世并表现了自己的志向与愿望。

表达了自己献身国家的愿望以及诗人对国事的危机感、对国家前途的焦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骚
A 课程跟踪训练
(分值:40分时量:45分钟)
一、基础训练(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chàchì)方枘.(nâi)溘.死(kâ) A.侘傺
..(
(jíjí) B.攘诟.(gîu)芰.荷(zhī)岌岌
..
C.鸷.鸟(zhì)方圜.(huán)兰皋.(gāo)
D.谣诼.(zhuï)罹.难(lí)杂糅.(rïu)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l)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2)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3)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4)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5)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l)背绳墨
..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2)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
..乎此时也。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
..其犹未悔。

(4)伏清白以死直
..兮,固前圣之所厚。

4.多用“兮”字是楚辞的形式特点之一。

“兮”字通常出现在三种位置上,各有不同的作用。

第一种是在一个完整的意思之后,有感叹的意味;第二种是在一句话末尾,表示语意未尽,需待下句补足;第三种是表示一个句子中间的延长,不可读断。

把下列句子归类,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鸾鸟凤凰,日以远兮。

B.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C.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

D.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E.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F.怀信佗傺,忽乎吾将行兮。

属于第一种的有:,属于第二种的有:属于第三种的有:
5.找出修辞手法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
A.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

B.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C.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D.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6.选出下列译文中有错的一项()
A.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译文:世俗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啊,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错误。

B.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译文:裁剪荷叶做上衣啊,缀缝荷花花瓣做下装。

C.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译文:佩戴上缤纷多彩的服饰啊,菲菲的芳香更加显著。

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译文:即使是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因受挫而改变的吗?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我国文学史上向来以“风”“骚”并称,就是指以《诗经》中的“国风”和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风格。

B.楚辞是战国时期由屈原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诗歌样式到了西汉,刘向将屈原的楚辞作品收集起来命名为楚辞。

C.屈原开创了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D.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是《离骚》。

二、阅读部分(30分)
1.仔细阅读课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比喻意义。

(1)蕙纕、揽茞:
(2)灵修:
(3)众女:
(4)蛾眉:
(5)绳墨:
(6)初服:
2.课文中诗人用哪些花草禽鸟来自喻?它们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品德和情操?
答:
3.阅读下列诗句,结合课文有关内容,完成规定的题目。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竢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节选自《离骚》)(l)选出与“畦.留夷与揭车兮”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句()
A.鹜鸟之不群.兮
B又树.蕙之百亩
C.固前圣之所厚.
D.亦余心之所善.兮
(2)选出对“愿竢时乎吾将刈”句中的“刈”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A.用刀割禾或割草。

B.清除,锄掉
C.本指用刀割草,在句中引申为“收获”
D.清除杂草。

(3)作者用“兰”、“蕙”、“留夷”、“揭车”、“杜衡”等香草作比喻,比喻的是()
A.自己辛辛苦苦培育的各种贤能之才
B.贤能的人才
C.崇高的德行和政治抱负。

D.自己的才貌双全
(4)选出对“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的翻译符合作者心意的一项()
A.草木枯萎凋零啊并不可悲,可悲的是土地、庄稼的荒芜。

B.群贤受到恶势力的摧残并不可悲,可悲的是他们中的许多人易志变节了。

C.群芳萎绝了倒不可怕,可怕的是培育他们的人变节易志了。

D.群芳凋零了,是多么令人伤心的事啊,土地荒秽了比这更为可悲。

(5)选出含有通假字的一句()
A.冀枝叶之峻茂兮
B.哀众芳之芜秽
C.愿竢时乎吾将刈
D.杂杜衡与芳芷
B 拓展探究训拣
(分值:60分时量:45分钟)
阅读理解(60分)
下面一段文字选自司马迁的《屈原贾生列传》,阅读后答题。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说人坏话、巴结奉承的人)之蔽明也,邪曲(邪恶、不正派的人)之害公(公正的好人)也,方正
..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遭受忧患。

离,通“罹”,遭受)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通“旨”)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

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方正:
(2)穷:
(3)信:
(4)约:
(5)微:
2.用原文回答问题。

(1)屈原写作《离骚》的原因是什么?
答:
(2) "离骚”的含义是什么?
答:
(3)屈原为什么要用“离骚”为其作品命名?
答:
3.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段文意。

答:
参考答案:
A卷
一、基础训练
1.D
2.(1)错,通“措”(2)邑,通“悒”(3)圜,通“圈”
(4)反,通“返”(5)章,通“彰”
3.(1)比喻准则,规则。

(2)困顿,困窘。

(3)多次死去。

(4)献身正道。

4.AF BE CD
5.C 6.A 7.B
二、阅读部分
1.(1)蕙纕、揽茞,比喻高尚的德行。

(2)灵修,喻指君心。

(3)众女,喻指许多小人。

(4)蛾眉,喻指高尚德行。

(5)绳墨,比喻准绳、准则。

(6)初服,比喻原先的志向。

2.诗人用香薰、芳芷、芰荷、芙蓉及鸷鸟自喻高尚的德行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情操。

3.(1)B (2)C (3)A (4)B (5)C
B卷
阅读理解
1.(1)端方正直的人(2)困窘、困厄(3)诚信(4)简要(5)含蓄幽深
2.(1)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2)离忧(遭受忧患)。

(3)正道立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3.他身处污泥浊水之中而能自加洗涤,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超脱于尘埃之外,不沾染世俗之污垢,他真是一个洁白干净,出污泥而不染的人。

我们论他的志趣,即使同日月争光也是可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