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分析第三章
食品分析_水分活度的测定
![食品分析_水分活度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567216b1284ac850ad0242c0.png)
②浓稠态样品
称样皿准备—称样皿恒重—称样—加入海砂—搅拌均 匀—干燥—称重—恒重—称重—结果计算
m1 m2 m3 水分% 100 m1 m4
③液态样品
低温浓缩后,高温干燥 水分(%)=100%-可溶性固形物
4.操作条件选择
操作条件选择主要包括:
称样数量
称量皿规格与预处理
干燥设备
§4.2 水分的测定
一、干燥法
(一)直接干燥法
1 原理 基于食品中的水分受热以后,产生的蒸汽压 高于空气在电热干燥箱中的分压,使食品中的 水分蒸发出来,同时,由于不断的加热和排走 水蒸汽,而达到完全干燥的目的,食品干燥的 速度取决于这个压差的大小。
2 适用范围 热稳定的各种食品。
三、水分在食品中的存在形式 食品中水分去除的难易程度与它在食品中的存在形式 有关,食品中水的存在形式: (1)自由水——这部分水保持水本身的物理特性, 能作为胶体的分散剂和盐的溶剂。 不可移动水 毛细管水 自由流动水 (2)结合水或束缚水 亲和水 ——这部分水结合紧密,存在于细胞壁或原 生质中,与蛋白质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结合水——这部分水属于化学结合水,例如一水合 乳糖;还有某些盐,如Na2SO4· 10H2O。
标准水分活性试剂的Aw值(25℃)
试剂名称 重铬酸钾 硝酸钾 氯化钡 Aw 0.986 0.924 0.901 试剂名称 溴化钠 硝酸镁 硝酸锂 Aw 0.577 0.528 0.476
三、卡尔· 费休法 1. 原理 此方法是在1853年Bunsen发现的基本反应的基础上建立起 来的,即在有水存在时碘与二氧化硫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H2O+SO2+I2→H2SO4+2HI 2H2O+SO2+I2+C5H5N+H2O→ 2C5H5N· HI+C5H5N· SO3 C5H5N· SO3+CH3 OH→C5H5N(H)SO3· CH3 反应显示1mol的水需要与1mo1碘、1mo1二氧化硫、3mo1吡 啶和1mo1甲醇反应。
《食品分析》学习概要1
![《食品分析》学习概要1](https://img.taocdn.com/s3/m/9e1b236a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18.png)
《食品分析》学习概要第一章绪论食品分析的任务和作用是什么? P3任务: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各种科学技术, 对食品工业生产中的物料(原料、辅助材料、半成品、成品副产品等)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和有关工艺参数进行检测1、作用: (1)控制和管理生产、保证和监督食品的质量;(2)为食品新资源和新产品的开发、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探索等提供可靠的依据;食品分析方法有哪些?他们的定义是什么?如何分类? P6-8方法: 感官检验法、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微生物分析法和酶分析法感官检验法: 是在心理学、生理学和统计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检验方法;化学分析法: 是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 使被测成分在溶液中与试剂作用, 由生成物的量或消耗试剂的量来确定组分和含量的方法;仪器分析法: 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 利用光电仪器来测定物质含量的方法称为仪器分析法;微生物分析法:是基于某些微生物的生长需要特定的物质, 方法条件温和, 克服了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中某些被测成分易分解的弱点, 方法的选择性也较高;第二章酶分析法: 是利用酶的反应进行物质定性、定量的方法;第三章食品分析的基本知识食品分析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P11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样品的预处理、成分分析、分析数据处理、分析报告和撰写;1、采样的步骤与原则是什么?P11-122、步骤:依次获得检样、原始样品和平均样品;由分析对象大批物料的各个部分采集的少量物料称为检样;许多份检样综合在一起称为原始样品;原始样品经过技术处理, 再抽取其中的一部分供分析检验的样品称为平均样品。
3、原则: 代表性、均匀性、一致性;样品预处理的方法有哪些?他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P17-25方法: (1)有机物破坏法(干法灰化、湿法消化);(2)溶剂提取法(浸提法、溶剂萃取法);(3)蒸馏法(常压蒸馏、减压蒸馏、水蒸汽蒸馏);(4)色层分离法(吸附色谱分离、分配色谱分离、离子交换色谱分离);(5)化学分离法(磺化法和皂化法、硫酸磺化法、沉淀分离法、掩蔽法);(6)浓缩法(常压浓缩法、减压浓缩法);特点:4、干法灰化: 加入很少试剂, 空白值低;富集被测成分, 降低检测下限;操作简单, 所需时间长;高温易造成某些易挥发元素损失;坩埚对被测组分有吸留作用, 测定结果和回收率低;5、湿法消化:有机物分解速度快, 时间短;减少金属挥发;产生大量有害气体;试剂用量大, 空白值偏高;1)分析方法的评价指标有哪些?他们的定义是什么?如何表示? P26-29食品分析方法的评价?2)评价指标: 精密度、准确度、灵敏度;3)精密度是指多次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
食品分析技术水分的测定
![食品分析技术水分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ad0f232676c66137ef061920.png)
2、结晶水(化学结合水) 是以配价键的形式存在,它们之间 结合的很牢固,难以用普通方法除这一 部分水。 结合水和食品的构成成分结合,稳 定食品的活性基,自由水促使腐蚀食品 的微生物繁殖和酶起作用,并加速非酶 褐变或脂肪氧化等化学劣变。
第二节 水分在食品中存在的形式
三、水分活度
1.平衡水分 食品中的水分无论是新鲜的或是干燥 的都随环境条件的变动而变化。不管是吸 湿或是干燥最终到两者平衡为止。通常, 我们把此时的水分称为平衡水分。
第二节 水分在食品中存在的形式
三、水分活度
3.水分活度的意义 (1)AW反映了食品与水的亲和能力程度, 它表示了食品中所含的水分作为微生物 化学反应和微生物生长的可用价值。 (2)所以按水分含量多少难以判断食品的 保存性,只有测定和控制水分活度才对 于食品保藏性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 水分的测定
第三节 水分测定方法
二、结合水 1、束缚水(机械结合水) 这种水是与食品中脂肪、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等形式结合状态。它是以氢 键的形式与有机物的活性基团结合在一 起,故称束缚水。
注意:束缚水不具有水的特性,所以要除掉这部 分水是困难的。
特点:①不易结冰(冰点为-40℃) ②不能作为溶质的溶剂
第二节 水分在食品中存在的形式
水分测定方法有许多种,我们在选择时要 根据食品的性质来选择。
① 常压干燥法;(此法用的广泛) ② 真空干燥法;(有的样品加热分解时用) 热干燥法 ③ 红外线干燥法; ④ 真空器干燥法; (干燥剂法) 蒸馏法 卡尔费休法 水分活度AW的测定
水 分 测 定 方 法
第三节 水分测定方法
一、常压干燥法
1、特点与原理 ⑴ 特点:此法应用最广泛,操作以及设 备都简单,而且有相当高的精确度。 ⑵ 原理:食品中水分一般指在大气压下, 100℃左右加热所失去的物质。
第3章食品感官鉴评的条件
![第3章食品感官鉴评的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d034f2f242336c1fb95e7c.png)
二、感官鉴评人员的选拔与培训
感官试验室内参加感官 鉴评试验的人员大多数 都要经筛选程序确定。
筛选程序包括挑选候选 人员(初选)和在候选 人员中通过特定试验手 段筛选两个方面。
15
优选评价员选拔培训流程图
初选 筛选 培训 考核 上岗操作
16
1、初选
嗜好型感官分析人员要求 不需具备鉴评经验和专门知识。 人员组成应综合考虑年龄、性别、 职业、居住地区、生活水平和对该 食品的购买频率。
21
筛选试验通常包括: ① 对候选人感官功能的检验:确定其感官 功能是否正常,如是否有视觉缺陷,是 否有嗅觉缺失或味觉缺失等。可采用相 应的敏感性检验。 ② 对候选人感官灵敏度的检验:配比试验、 三点试验、排序试验。 ③ 对候选人描述和表达感官反应能力的检 验:气味描述检验、质地描述检验。
22
例:质地描述检验
温度一般保持在20~24℃,相对湿度保持在 45%~55%。
45
(2)噪声
感官评定试验区尽可能无噪声,无干扰, 并且力求周围区域保持安静或者将噪声降 至最低。
试验期间应控制噪声。 推荐使用防噪声装置。
46
(3)气味
试验区应清除异味,可安装带有活性炭过滤器的换 气系统,需要时也可利用形成正压的方式减少外界 气味的侵入。
训练的目的
① 提高和稳定感官鉴评人员的感官灵敏度。 ② 降低感官鉴评人员之间及感官鉴评结果之
间的偏差。 ③ 降低外界因素对鉴评结果的影响。
24
训练过程中组织者应注意的问题
① 随时了解感官鉴评人员训练的效果,决定何 时停止训练,开始实际的感官鉴评工作。
② 参加训练的感官鉴评人员应比实际需要的人 数多,一般为1.5~2倍。
41
第三章 水分的测定
![第三章 水分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bc81f324b4daa58da0114aa8.png)
第三章水分和水分活度的测定本章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第一节水分的概述,复习食品化学中学到的水分存在形态和水分测定的意义。
第二节水分的测定,讲述三种测定方法,干燥法和K-F法需要掌握,蒸馏法了解第三节水分活度的测定,讲述三种方法,掌握康威氏皿扩散法。
第一节水分的概述水是生物体的溶剂、载体、反应介质、构象稳定剂。
一切生理生化反应、酶反应、微生物活动,都需要水的参与。
水分在食品分析中,几乎是所有产品的必检项,因为它是:1.重要的质量指标:影响感官(干瘪、结块等)、物性(持水性、弹性等)、保藏性(主要指水分活度的影响,对微生物、酶、化学反应有直接影响)。
2.重要的经济指标:成本(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成本相差很多,特别是高附加值产品),它还是其它成分的测定基础。
食品中固形物:指食品内水分排除后的全部残留物,包括蛋白质、脂肪、组纤维、灰分等。
它们的含量可以用干基含量/湿基含量来表示。
一、水分存在的形态:分结合水和自由水。
结合水:食品中与其它成分结合在一起水。
此部分的水在沸点和冰点不发生相变;压榨不与组织细胞分离;不具有溶剂特性。
如:1)与蛋白质的活性基团(-OH,=NH,-NH3,-COOH,-CONH2)和碳水化合物的活性基团(-OH)以氢键相结合而不能自由运动的水;2)与蛋白质、淀粉水合作用和膨润吸收作用水分、以及某些盐类结晶水等。
自由水:包括动植物食品组织中通过毛细管作用力所吸存的不可移动的凝胶态水;存在于细胞外各种毛细管和腔体中的水;吸附于食品表面的吸附水。
此部分水具有水的基本特性,有相变,有溶剂特性,可以热力去除。
二、水分活度水分活度是指食品中水分存在的状态,表征水分与食品结合程度(游离程度)。
(1)水分活度值越高,结合程度越低;水分活度值越低,结合程度越高;(2)水分活度数值:用Aw表示,水分活度值等于用百分率表示的相对湿度;(3)水分活度的测试意义:Aw值对食品保藏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为A W反映了食品与水的亲和能力程度,它表示了食品中所含水分作为化学反应和微生物生长的可用价值。
《食品分析》版教案(王永华 戚穗坚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食品分析》版教案(王永华 戚穗坚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https://img.taocdn.com/s3/m/4f9b1a30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11.png)
★《食品分析》最新版教案★(王永华戚穗坚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第一章:食品分析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食品分析的概念、任务和意义。
2. 掌握食品分析的方法和分类。
3. 了解食品分析的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1. 食品分析的概念和任务。
2. 食品分析的方法和分类。
3. 食品分析的发展趋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食品分析的概念、任务、方法和分类。
2. 教学难点:食品分析的方法和分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讨论题目。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食品分析的概念和任务。
2. 讲解:食品分析的方法和分类。
3. 案例分析:食品分析在实际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食品分析的发展趋势。
5. 总结:本章内容。
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一、教学目标1. 了解食品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2. 掌握食品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技巧。
3. 了解食品样品的保存和运输方法。
二、教学内容1. 食品样品的采集方法。
2. 食品样品的处理方法。
3. 食品样品的保存和运输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食品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2. 教学难点:食品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技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实践操作、小组讨论。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践操作材料、讨论题目。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食品样品的采集和处理的重要性。
2. 讲解:食品样品的采集方法。
3. 实践操作:食品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技巧。
4. 讲解:食品样品的保存和运输方法。
5. 小组讨论:食品样品采集和处理的注意事项。
6. 总结:本章内容。
第三章:食品理化分析一、教学目标1. 了解食品理化分析的方法和意义。
2. 掌握食品理化分析的基本操作。
3. 了解食品理化分析的应用领域。
二、教学内容1. 食品理化分析的方法。
2. 食品理化分析的基本操作。
3. 食品理化分析的应用领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食品理化分析的方法和基本操作。
第三章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分析讲解学习
![第三章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分析讲解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6a18d0968bd63186bdebbc34.png)
WHO在1969年第22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向各 成员国首次推荐了GMP。
2020年6月
三、 GMP在国际组织和中美两国的发展与应用情况
(一) CAC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颁布的国际标准及文件
共有13卷,包括237个食品产品标准,41个卫 生或技术规范,2374种农药残留限量、1005种 食品添加剂、有关农药兽药的规定等。
2020年6月
麦乳精(含乳固体饮料)卫生管 理办法
汽酒卫生管理办法 茶叶卫生管理办法 食用氢化油及其制品卫生管理办
法
肉与肉制品卫生管理办法 豆制品、酱腌菜卫生管理办法 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 调味品卫生管理办法 保健食品管理办法 新资源食品卫生管理办法 辐照食品卫生管理办法 街头食品卫生管理暂行办法 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 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
2020年6月
(三)GMP在中国的发展及应用 在我国实施GMP的意义: 1. 为食品生产过程提供一套必须遵循的组合标准; 2. 有助于食品生产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保证
食品质量; 3. 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监督检查依据; 4. 便于食品的国际贸易。
2020年6月
出口食品企业GMP: 1、1984年,原国家商检局首先制定了类似GMP的
2020年6月
食品生产卫生规范 1、自1988年卫生部开始制定食品企业卫生规范,以
国家标准的形式予以发布,类似于国外广泛应用 的GMP管理方法。 2、至今卫生部共发布20个国标GMP,其中含有1个通 用GMP和19个专用GMP,并作为强制性标准予以 发布。 3、《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1994)
各类食品卫生管理办法
第三章降血脂功能性食品分析
![第三章降血脂功能性食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b245b28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bc.png)
政策支持助力发展:政府对健康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降血脂功能性食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竞争格局日益激烈: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入降血脂功能性食品领域,竞争日趋激烈。
THANK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植物降血脂功能性食品的作用机制:抑制胆固醇吸收、促进胆固醇排泄、调节血脂代谢等。
动物降血脂功能性食品的成分与作用机制
成分: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等
作用机制:调节血脂水平、减少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循环等
代表性动物降血脂功能性食品:鱼油、海豹油等
注意事项:适量食用,遵循医生指导
微生物降血脂功能性食品的成分与作用机制
根据适用人群:婴幼儿、青少年、中老年
根据食用目的:日常膳食补充、特殊营养补充
功能性食品的市场现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消费者对功能性食品的需求持续增长
功能性食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功能性食品市场存在多个细分领域
功能性食品市场面临监管挑战
降血脂功能性食品的种类
PART TWO
植物降血脂功能性食品
改善消化系统功能,缓解便秘等问题
降血脂功能性食品的效果评价方法
实验对照法: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降血脂功能性食品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影响,并进行比较。
随机对照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实验组降血脂功能性食品,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或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之间的效果差异。
长期追踪研究:对长期食用降血脂功能性食品的人群进行追踪研究,观察其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评估降血脂功能性食品的长期效果。
食品分析第三章食品感官检验法
![食品分析第三章食品感官检验法](https://img.taocdn.com/s3/m/52957139102de2bd97058870.png)
食品安全与分析
第三章 食品的感官检验法:主要内容
1
概述
2
食品的感官因素
3
感官检验的种类
4
感官检验的基本要求
5
食品感官检验的常用方法
食品分析第三章食品感官检验法
食品安全与分析
作业P27,2题、4题
◆1.简述感官检验实验室应有哪些功能和要求? ◆2.常用的感官检验方法有哪几大类?各类方
食品分析第三章食品感官检验法
食品安全与分析
4、风味
➢香气:由口腔中的产品逸出的挥发性成分 引起的通过鼻腔获得的嗅觉感受。
➢味道:由口腔中溶解的物质引起的通过咀 嚼获得的感受。
➢化学感觉因素:通过刺激口腔和鼻腔粘膜 内的神经末段获得的感受(涩、辣、凉、 麻、金属味道等)。
食品分析第三章食品感官检验法
食品安全与分析 ◆食品风味化学
➢四种基本味:酸、甜、苦、咸 ➢非基本味:辣、鲜、涩、金属味、麻
食品分析第三章食品感官检验法
食品安全与分析
➢充气情况: 指充气饮料、酒类倾倒时的产气情况。
食品分析第三章食品感官检验法
食品安全与分析
2、气味/香气/香味 ➢食物的香气是通过口中的嗅觉系统感知到的。
3、均匀性和质地 ➢黏稠性(同质的牛顿流体):黏度是指液体在某 种力的作用下流动的速度,比如重力。 ➢均匀性(非牛顿流体或非同质的液体和固体): 指液体或半固体的混合状况。 ➢质地(顾体或半固体):是对压力的反应,通过 手、指、舌、唇上的肌肉的动感感应来测定,比 如硬度、黏着性、聚合性、弹性、黏性等。
食品分析第三章食品感官检验法
食品安全与分析
一、概述
什么叫食品感官检验? 食品的感官检验:是根据人的感觉器官对食 品的各种质量特征的“感觉”,如:味觉、嗅觉、 听觉、视觉等;用语言、文字、符号或数据进 行记录,再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从而得出结论,对食品的色、香、味、形、质 地、口感等各项指标做出评价的方法。
降血脂功能性食品分析
![降血脂功能性食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94b19de783e0912a3162a19.png)
10
11
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心脏,就引起冠心病; 发生在脑,就会出现脑中风;如果堵塞眼底血管 ,将导致视力下降、失明;如果发生在肾脏,就 会引起肾动脉硬化,肾功能衰竭;发生在下肢, 会出现肢体坏死、溃烂等。此外,高血脂可引发 高血压、诱发胆结石、胰腺炎,加重肝炎、导致 男性性功能障碍、老年痴呆等疾病。
第三章 降血脂功能性食品
1
新的调查显示,我国 18岁以上血脂异常人群已经 达到1.6亿。在35岁以上的人群中,有 2500万人同时 患有高血压和高脂血症。血脂异常对我国居民的危 险上升到原来的 3-5倍。
高血脂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元凶,而动脉硬化 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心绞痛、心肌梗塞、冠心病 ) 最主要的罪魁祸首。全世界每年有 1700万人死于心 脑血管疾病,远远高于癌症死亡人数,占死亡原因 的第一位。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高达总 死亡率的 50%。
16
仁源产品——紫泰欣通达 ω -3巴芬岛海豹油胶囊
批准文号:卫食健字 (1999) 第0413号
17
? 海豹和人类一样属于哺乳动物,海豹油中的 ω -3 系不饱和脂肪酸无论是成分比例还是化学结构, 和人类都非常接近,利于吸收利用。
? 海豹油中富含 EPA 、DHA 和DPA 等多种对人体有 益的不饱和脂肪酸,不需要酶的转化,可以直接 被人体吸收利用,且其含量和成分之全也是自然 界动物之最。
12
(三)营养防治原则
1 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理想体重 2 限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 3 提高植物性蛋白的摄入,少吃甜食 4 保证充足的膳食纤维摄入 5 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6 适当多吃保护性食品
第三章__食品的热处理和杀菌技术分析
![第三章__食品的热处理和杀菌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6d5d3ec4693daef5ef73d9b.png)
6D
7D 8D
10-2
10-3 10-4
食品保藏原理
从表可以看出,从5D以后,为负指数,也就是说有 1/10~1/10000活菌残存下来的可能。 细菌和芽孢按分数出现并不显示实际个数,这只是表明 理论上很难将活菌完全消灭掉。 实际上,这应该从概率的角度来考虑,如果100支试管 中各有1ml悬浮液,每ml悬浮液中仅含有1个芽孢,经过5D 处理后,残存菌数为10-1,即1/10活,也就是100支试管中可 能有90支不再有活菌存在,而10支尚有活菌的可能。
不同温度时炭疽菌芽孢的活菌残存数曲线
食品保藏原理
热处理温度对玉米汁中平酸菌死亡时间的影响
平酸菌 芽孢全 部死亡 所需时 间/min 1200 600 平酸菌 芽孢全 部死亡 所需时 间/min 70 19 平酸菌 芽孢全 部死亡 所需时 间/min 3 1
温度/ ℃
温度 /℃
温度/℃
100 105
二、热烫的目的 首要目标:钝化酶、稳定产品性质;其次 是减少M。
食品保藏原理
二、影响热烫效果的因素包括:
热烫时间 热烫温度、介质 及时冷却 Ph值
第三节 食品的罐藏
食品保藏原理
何为食品罐藏?特点? 两个要素:容器的密封性和商业无菌 发展历史: 1806-1810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批罐头食品 1810年发明了镀锡薄板罐 1849创办第一个罐头工厂 1847年发明高压杀菌锅 我国的罐头工业创建于1906年
1000
Ó ) Ö Ö ä (· ±¼ Ó È Ê ú ¼ ±¾ É
100
10
Z
1 95 100 105 110 115 120 125 ±¾ É ú Î Â ¶ È (¡ æ )
热力致死时间曲线
食品感官分析技术3食品感官分析的基本条件
![食品感官分析技术3食品感官分析的基本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52243b5901020207409caf.png)
第三章 食品感官分析的基本条件
第一节
食品感官评定的环境条件
• 一、官评定的实验室要求
• • • • (一)实验室外部要求 (二)实验室内部建设要求 (三)功能要求 (四)环境要求
第三章 食品感官分析的基本条件
第三章 食品感官分析的基本条件
• 二、食品感官评定室的组成和设置
• ①制备区与试验区相邻又不是评价员进入试验区的必经之路;
• ②通风良好,有合适的上下水装置,在样品制备时其风味不会 流入试验区;
• ③其建筑和装饰材料、试验器具、设备设施必须使用无味或者 阻味材料; • ④ 制备区常用设备有加热器、冰箱、恒温箱、烤箱、干燥箱、 微波炉和储藏柜等。
第三章 食品感官分析的基本条件
第三章 食品感官分析的基本条件
• • • • • 1、初选 (1)目的 (2)人数 (3)人员基本情况 ① 兴趣和动机; ② 评价员的可用性;③ 对评价对象的态 度; ④ 知识和才能; ⑤ 健康状况; ⑥ 表达能力; ⑦ 个 性特点; ⑧ 准时性; ⑨ 其他情况。 • (4)获得人员基本情况的途径 • ① 填写询问单; ② 面谈。
第三章 食品感官分析的基本条件
• (三)不能直接感官分析的样品制备
第三章 食品感官分析的基本条件
• 载体必须使样品的特性得以充分体现,具体要求如下: • (1)在口中能同样均匀分散样品; • (2)没有强的风味,不能影响样品性质,载体风味与样 品具有一定适合程度; • (3)载体必须简便,制备时间短,是常见物,尽可能是 熟食并且在室温下即食,刺激小可开胃; • (4)载体应该容易得到,这样可以保证试验结果的重现 性; • (5)载体的最主要特点在于具有适宜的物质特性,并使 它发挥应有的作用,样品与载体在唾液作用下同样溶解或 互溶,载体温度与样品品尝温度不能冲突。
《食品分析》课程各章思考题
![《食品分析》课程各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65aa00a0be1e650e53ea998d.png)
《食品分析》课程各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食品分析?食品分析所包括的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2.食品分析有哪些方法?每种方法的特点是什么?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1.简述食品分析的一般程序。
2.简述采样原则及方法。
试举例说明谷物样品、果蔬样品、罐头样品如何采样?3.名词解释:采样、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4.采样前应做哪些准备?如何才能做到正确采样?5.说明预处理的目的和常用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进行预处理时应遵循什么原则?6.指出干灰化法和湿灰化法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第三章感官检验及常用的物理检验方法1.常用的感官检验方法有哪几大类?各类方法的特点是什么?2.常用的物理检验法有哪些?以及它们的适用范围。
3.什么是相对密度?测定相对密度的方法有哪些?有何测定意义?第四章水分和水分活度的测定1.测定食品中水分的目的和意义。
2.食品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干燥过程主要除去的是哪一类水分?3.如何选择测定水分的方法?4.下列样品分别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干燥,为什么?a含果糖较高的蜂蜜、水果样品;b香料样品;c谷物样品。
5.卡尔.费休法适用于测定什么样品?滴定反应属于什么类型?6.用蒸馏法测定水分含量时,最常用的有机试剂有哪些,如何选择?如果馏出液浑浊,如何处理?7.说明常压干燥法、减压干燥法和蒸馏法测定水分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第五章碳水化合物的测定1.说明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原理。
用直接滴定定法测定还原糖为什么样液要进行预测定?怎样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2.直接滴定法测定食品中的还原糖是如何进行定量的。
为什么要用标准的葡萄糖溶液来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此法中加入亚铁氰化钾的作用是什么?3.高锰酸钾法测定还原糖与直接滴定法有什么异同点?4.如何把握澄清剂的用量及排除样液中多余的铅?5.如何正确配制和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及高锰酸钾标准溶液?6.测定还原糖时,加热时间对测定有何影响,如何控制?滴定过程中为何要在沸腾的溶液中进行,且不能随意摇动三角瓶?7.简述高锰酸钾法测定还原糖的原理并比较几种还原糖测定方法的异同点。
食品分析习题答案(天目2011)
![食品分析习题答案(天目2011)](https://img.taocdn.com/s3/m/5cf528a7856a561253d36f25.png)
1、食品分析的一般程序是什么?(1) 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2) 样品的预处理(3) 成分分析(4) 分析数据处理(5) 分析报告的撰写2、什么叫样品的预处理?样品预处理的方法有哪六种?对样品进行分离、掩蔽、浓缩等操作过程——一样品的预处理。
样品预处理的方法有6种:有机物破坏法、溶剂提取法、蒸馏法、色层分离法、化半分离法、浓缩法。
3、采样遵循的原则是什么?采样遵循的原则:(1) 均匀,有代表性,反映全部组成,质量.卫生状况。
(2) 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损坏或带入杂质。
4、有完整包装的物料200件,采样件数应该为多少件?采样件数√200/2 =10件5、什么是样品的制备?样品制备——一对样品进行粉碎或捣碎,混匀,缩分的过程6、采样分为三步,分别得到哪三种样品?采样分为三步,分别得到: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
7、食品分析的方法有哪些?食品分析的方法有:感官检测法;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微生物分析法;酶分析法;生物鉴定法。
第三章作业:1、什么是感觉?感觉的类型有哪些?感觉是客观事物(食品)的各种特性和属性通过刺激人的不同感觉器官引起兴奋,经神经传导反映到人脑的中枢神经,从而产生的反应。
感觉类型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等。
2、什么是感觉疲劳现象?感官在同一种刺激作用一段时间后,感官对刺激产生反应的灵敏度降低,感觉变弱的现象。
3、什么是感觉相乘现象?当两种或两种以上刺激同时作用于感官时,感觉水平超出每一种刺激单独作用时叠加的效果。
4、什么是感觉消杀现象?当两种或两种以上刺激同时作用于感官时,而降低了其中一种刺激的强度或使该刺激发生改变的现象。
5、什么是嗅技术?作适当用力的吸气(收缩鼻孔)或扇动鼻翼作急促的呼吸,并且把头部稍微低下对准被嗅物质使气味自下而上地通入鼻腔,使空气容易形成急驶的涡流,这样一个嗅过程就是嗅技术。
6、什么是“双盲法”感官检验?对样品密码编号.提供样品顺序随机化的感官检验一“双盲法”感官检验。
食品分析水分的测定
![食品分析水分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ebd8a1ec1eb91a37f0115c1f.png)
1.常压干燥法
▪ ③操作方法
▪
半固体或液体样品:蒸发皿内先加约10g
海砂及小玻棒一根,干燥至恒重。精确称取5
-10g样品,置于蒸发皿中在沸水浴上蒸干,
置101-105℃干燥箱中干燥冷却称重。重复此
操作至到恒重。Biblioteka ▪为什么要加入海砂?
1.常压干燥法
▪ ④计算 ▪ m0 称量瓶(蒸发皿、海砂、破棒)的质量 ▪ m1称量瓶(蒸发皿、海砂、破棒)和样品的质量 ▪ m2 干燥后的质量
与甲苯或二甲苯共沸蒸出,由于密度
不同,馏出液在接收管中分层,根据
馏出液中水的体积,计算水分含量。
3.蒸 馏 法
▪ ②仪器 ▪ 水份测定蒸馏器
冷凝管
接收瓶(刻度) 蒸馏瓶
3.蒸 馏 法
▪ ③操作方法
▪
称样放入蒸馏瓶,加入甲苯(或二
甲苯)浸没样品。连接装置进行蒸馏,
先慢后快。当水分全部蒸出后,读取
接收管水层的容积。
2.减压干燥法
▪ ①原理:
▪ 利用低压(40-53kPa), 水的沸点降 低的原理,使食品中的水分在较低温度 (60℃ ± 5℃ )下蒸发,根据样品干燥 后所失去的质量,计算水分含量。
2.减压干燥法
②仪器:真空干燥箱
真空干燥箱(带真空泵、干燥瓶、安全瓶) 为什么不将干燥箱直接与真空泵相连?
2.减压干燥法
思考题
▪ 1 测定水分有何意义 ▪ 2 说明常压干燥法和减压干燥法测定水份的
原理、方法和适用范围。 ▪ 3 说明蒸馏法测定水分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 4 试指出谷物、肉类、香料、果酱、淀粉、
糖果等试样水分测定各用什么方法。
ERH 是平衡相对湿度
表示食品中水分存在状态,反应水 分与食品的结合程度。
《食品分析》课程笔记
![《食品分析》课程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59a81fa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2.png)
《食品分析》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食品分析的目的和任务1. 食品分析的定义食品分析是一种跨学科的技术活动,它综合运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微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对食品的组成成分、营养价值、安全性、品质特性等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
食品分析是食品科学研究和食品质量控制的基础。
2. 食品分析的目的(1)保障食品安全:通过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霉菌毒素等)、微生物污染情况,确保食品不含有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的物质。
(2)评估食品营养价值:分析食品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为消费者提供营养信息。
(3)监控食品品质:通过对食品的色泽、口感、气味、质地等感官特性的分析,以及物理和化学指标的测定,监控食品的品质变化。
(4)支持食品科学研究:为食品加工、储藏、运输等过程中的变化机制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5)促进食品法规和标准的制定:为食品安全法规和食品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3. 食品分析的任务(1)建立和完善食品分析方法:不断研究和开发新的分析技术,提高现有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灵敏度。
(2)进行食品质量控制:在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进行质量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3)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对食品中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监测和分析,为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提供数据。
(4)进行食品真伪鉴别:通过分析手段鉴别食品的真伪,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二、食品分析的方法和发展方向1. 食品分析方法(1)化学分析法- 滴定法:通过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进行成分分析,如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等。
- 重量法:通过测量沉淀物的重量来确定样品中某成分的含量。
- 光度法: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或发射特性进行定量分析,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2)仪器分析法- 光谱法: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或发射光谱进行成分分析,如原子吸收光谱法、红外光谱法。
- 色谱法:根据物质在两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进行分离和分析,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凝胶强度、耐压性、可延伸性及剪切性等,
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食品的感官质量。
一、色度测定
(一)饮料用水色度的测定
纯洁的水是无色透明的。但一般的天然水中
存在有各种溶解物质或不溶于水的黏土类细小悬
浮物,使水呈现各种颜色。如含腐殖质或高铁较 多的水,常呈黄色;含低铁化合物较高的水呈淡 绿蓝色;硫化氢被氧化所析出的硫,能使水呈浅 蓝色。
测定水的色度有: 1. 铂钴比色法——测定水的色度的标准方法,
此法操作简便,色度稳定,标准比色系列保
存适宜,可长时间使用,但其中所用的氯铂
酸钾太贵,大量使用时不经济。
2. 铬钴比色法——以重铬酸钾代替氯铂酸钾, 便宜而且易保存,只是标准比色系列保存时 间较短。 两种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相同。
(二)啤酒色度的测定
转换成电信号输出
成电压信号 输出
放大器把电信号放大
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入
计算机
数据的分析处理。
第四章 重点:
1. 相对密度? 测定方法有哪些?测定意义?
2. 折光法测定原理,仪器,方法。
3. 旋光法测定原理,仪器,方法。 4. 旋光度、比旋光度、变旋光 作用。
1.000~2.000 为重表,用来测量比 水重的液体。
(2)附有温度计的糖锤度密 度计: 又称勃力克斯计 (Brixscale, 。Bx) 简写为
是专用于测定糖液浓度的,以 20℃重量百分浓度为刻度的。 如果不带温度计要进行校正。
(3).(4)波美密度计: 是以波美度来表示液体浓度大 小。单位:°B’e 以20℃为基准,蒸馏水为0 15%的食盐液为15 °B’e, 纯硫酸(d=1.8427时)为 66 °B’e。 波美度与相对密度可以换算
在用旋光法测定蜂蜜,商品葡萄糖等含有 还原糖的样品时,样品配成溶液后,宜放置过夜 再测定。
•若需立即测定,可将中性溶液(pH7)加热至沸, 或加几滴氨水后再稀释定容; •若溶液已经稀释定容,则可加入碳酸钠干粉至 石蕊试纸刚显碱性。
•在碱性溶液中,变旋光作用迅速,很快达到平 衡。但微碱性溶液不宜放置过久,温度也不可太 高,以免破坏果糖。
的压力传感器可准确测量受力的大小。转速控制
器5控制操作台的移动速度,正反开关6负责改变
操作台的上下移动方向。
食品的物理性能都与力的作用有关,故质构 仪提供压力、拉力和剪切力作用于样品,配上不 同的样品探头,来测试样品的物理性能。
根据不同的食品形态和测试要求,选择不同 的测样探头。如柱形探头(直径2~50ram)常用于
第三章 食品的物理检测法
§1 概 述 §2 物理检测的几种方法 §3 食品的物性测定
§1 概 述
• 根据食品的物理常数与食品的组成及含 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检测的方法称为物理
检验法。
• 物理检验法是食品分析及食品工业生产
中常用的检测方法。
§2 物理检测的几种方法
一、相对密度法 二、折光法 三、旋光法
5. 乳稠计
专门测定牛乳的相对密度的,刻度20℃/4℃、15 ℃/15℃,关于温度校正。 相对密度d=(乳稠计读数/1000)+1.000
6. 酒精比重计 示溶液中含酒精的体积百分含量。 注意:当样品中酒精含量低时,测量误差较 大; T≠20℃时要校正。
GB/T 5009.2—2003 《食品的相对密度的测定》 1. 密度瓶法 2. 相对密度天平(韦氏天平) 3. 密度计(比重计)
普通密度瓶 普通型
附温度计 密度瓶
一个封口的玻璃管,内有 空气,中间略粗,下部有 重锤,能浮在一定密度的 液体中。
(1)
(2) (3) (4)
(1)普通密度计(2)附有温度计的糖锤度密度计 (3)、(4)波美密度计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设计而成。
(1)普通密度计: 直接以20℃时的密度值为刻度的。 0.700~1.000 为轻表,用来测量比 水轻的液体;
值,单位为 “m2/s ”。
条件粘度——是在规定温度下,在指定的粘度计
中,一定量液体流出的时间(s)或将此时间与规
定温度下同体积水流出时间之比。
相对粘度——是在一定温度时液体的绝对粘度与 另一液体的绝对粘度之比,用以比较的液体通常 是水或适当的液体。
粘度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温度愈↑,粘度愈↓。
旋光度的大小与光源的波长、液层厚度、 光学活性物质的种类、浓度、溶剂及其温 度有关。
KCL
旋光系数
旋光度
溶液浓度
液层厚度
2.比旋光度——在一定温度和一定光源情况下,
当溶液浓度为 1 g/ml ,液层厚度为 1分米 时偏振 光所旋转的角度。记为:
[ ] = α/ L C
t
——查手册得到不同物质的比旋光度。 α—— 测定样液的旋光度。 L—— 旋光管长度(液层厚度)分米。 C—— 样液浓度(所求值)。 t——测定温度为20℃。 λ——光源波长通常为D钠线589.3nm。
• 一般淡色啤酒的色度在 5.0~14.0 EBC 范围内;
浓色啤酒的色度在 15.0~40.0 EBC 范围内。
• 测定浓色或黑色啤酒时,需要将啤酒稀释至合 适的色度范围(即2.0~27.0 EBC 范围内),然 后将实验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二、粘度测定
粘度——液体的粘稠程度,它是液体在外力作 用下发生流动时,分子间所产生的内摩擦力。
纯水在20℃时的绝对粘度为 10.3 pa· s。
测定液体粘度可以了解样品的稳定性,亦可揭示
干物质的量与其相应的浓度。粘度的数值有助于
解释生产、科研的结果。
粘度的测定方法按测试手段分为:
毛细管粘度计法、
旋转粘度计法、
滑球粘度计法等。
毛细管粘度计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精度
高。后两种需要贵重的特殊仪器,适用于研究部
14.温度计插座;
15.恒温器接头; 16 .保护罩;17主轴;18反 光镜 4-5
校 正 螺 丝
手提折光计
OK—观测筒 P—棱镜 D—盖板
三、旋光法
• 应用旋光仪测量旋光物质(光学活性物质) 的旋光度以确定其含量的分析方法叫旋光 法。 • 自然光与偏振光: 自然光—有无数个与光的前进方向互相垂 直的光波振动面。 偏振光—只有一个与光的前进方向互相垂 直的光波振动面。
表示。
• 测定相对密度的意义(p26):
1.正常的液态食品,其相对密度都在一定 的范围 内。 例如: 全脂牛奶为 1.028~1.032 植物油(压榨法)为 0.9090~0.9295 2.测定出液态食品的相对密度以后,通过查表 可求出其固形物的含量。
液态食品相对密度的测定方法:
1.密度瓶法 (普通密度瓶、带温度计密度瓶) 2.密度计法 (普通密度计、糖锤度密度计、 波美密度计、乳稠计、酒精密 度计、)
一、 相对密度法
* 密度 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单位 体 积的质量。[g/cm3 ] * 相对密度 d——某一温度下物质的质
量与同体积某一温度下水的质量之比。
* 密度与相对密度的关系。
t1温度下物质的密度 d t2 温度下同体积水的密度
记作
d
d
t1 t2
,无因次量
20 、 d 20
常用
20 4
光的反射定律
• 入射线、反射线和法线总是在同一平面 内,入射线和反射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 •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光的折射现象与折射定律
• 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时,除了一部 分光线反射回第一种介质外,另一部分进入第 二种介质中并改变它的传播方向,这种现象叫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定律: (1) 入射线、法线和折射线在同一平面内,入 射线和折射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 (2)无论入射角怎样改变,入射角的正弦与折 射角的正弦之比,恒等于光在两种介质中的传播 速度之比。
色度——被测水样与特别制备的一组有色标准溶 液的颜色比较值。
洁净的天然水的色度一般在15~25度之间,
自来水的色度多在5~10度。
水的色度有“真色”与“表色”之分。 “真色”——指用澄清或离心等法除去悬浮物后
的色度。
“表色”——指溶于水样中物质的颜色和悬浮物
颜色的总称。
在分析报告中必须注明测定的是水样的真色还是 表色。
光的折射示意图
L-L’法线 A——入射光 B——折射光 α1——入射角 α2——折射角
光的全反射
样品
1.α 2 随着α1增 大而增大。 2.当α1为90°、 α2为临界角。 3.当光线从临 界角射入,折 射线沿OM面 平行射出,为 全反射。
棱镜
绝对折射率: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与在介质中的速度V之比。 以n表示。 n = c / v
糖类的比旋光度
糖类 葡萄糖 果 糖 转化糖 蔗 糖 【α】 + 52.5 - 92.5 - 20.0 + 66.5 糖类 乳 糖 麦芽糖 糊 精 淀 粉 【α】 + 53.3 + 138.5 + 194.8 + 196.4
3.变旋光作用
具有光学活性的还原糖类(如葡萄糖,果糖, 乳糖,麦芽糖等),在溶解之后,其旋光度起初迅 速变化,然后惭渐变得较缓慢,最后达到恒定值, 这种现象称为变旋光作用。 这是由于有的糖存在两种异构体,即 α型和β 型,它们的比旋光度不同。这两种环型结构及中间 的开链结构在构成一个平衡体系过程中,即显示出 变旋光作用。
门。
三、质构测定
质构仪(Texture Analyzer)是使一些食品的
感官指标定量化的新型仪器。 (一)质构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质构仪包括主机、专用软件、备用探头及附件。 测量部分由操作台、转速控制器、横梁、底座、 直流电机和探头组成,结构如图4—16所示。
横梁1固定在立柱3上,可以上下移动,用以 调节操作台4与横梁的初始间距。固定在横梁上
• 偏振光的产生方法:
1.用尼克尔棱镜 (苏格兰人发明的用两个切成了特殊角度并用加 拿大香脂粘起来的冰晶石组成。) 2.用Polaroid滤光器 ( 美 nd发明 由嵌在透明塑料中的几种 晶体组成。) 3.聚乙烯醇人造偏振片 例 WXG—4型旋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