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学前儿童美术创作的指导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第四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含义与发展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第四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含义与发展引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指在学前教育阶段,通过针对儿童的艺术活动和教学,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美感体验。
美术教育既包括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绘画、手工、造型等活动,也包括儿童观赏艺术、欣赏美的事物。
这是一门针对学前儿童进行的综合性教育学科,对于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和综合智能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内涵与目标1.内涵(1)培养审美能力:通过艺术活动和欣赏,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欣赏和享受美的艺术作品,提高注意力和感知能力。
(2)创造力的培养:通过艺术创作,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美感体验:通过艺术欣赏和体验,使儿童能够感受美,并在体验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2.目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创造力和美感体验,具体包括:培养儿童欣赏和表现艺术的能力;培养儿童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儿童情感和态度的发展;培养儿童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通过这些目标的实现,可以为儿童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环境。
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1.初期阶段初期阶段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起步阶段,主要以儿童的艺术游戏为主,通过涂鸦、模仿和堆塑等方式,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兴趣。
这个阶段的美术教育主要注重发展儿童的感知和动手能力。
2.发展阶段在发展阶段,学前儿童美术教育逐渐加强对儿童创造力的培养,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活动,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在教育中注重音乐、舞蹈与美术的综合性结合,培养儿童的综合智力。
3.现代阶段现代阶段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现阶段,美术教育不仅注重艺术创作,还注重对艺术品的欣赏和理解。
教育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的介绍和分析,培养儿童的审美品味和理解能力,提高儿童的文化素养。
三、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活动指导1.课程设计2.教学方法3.评价与鉴定结语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含义与发展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它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紧密相关,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学前儿童美术创作的教学实践
学前儿童美术创作的教学实践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对于孩子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美术创作,孩子可以展示个性和创造力,并培养审美意识和想象力。
因此,教学实践在学前儿童美术创作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学前儿童美术创作的教学实践,并介绍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培养良好的创造环境学前儿童美术创作需要一个良好的创造环境。
教师应该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教室环境,为孩子们提供充足的美术材料和工具。
这些材料可以包括彩色纸张、颜料、画笔、水彩笔等等。
此外,教室中应该有充足的光线和空间,以便于孩子们自由地进行美术创作。
二、激发兴趣与想象力在学前儿童美术创作的教学实践中,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想象力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游戏和活动来引发孩子们的兴趣,例如观察和描述画作、模仿绘画、进行涂鸦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一些启发性的话题,例如动物、自然景观等,来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三、提供多样化的创作材料和技术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美术创作能力的发展,教师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创作材料和技术。
孩子们可以通过使用不同颜色的纸张、水彩笔、粘土等进行实践与探索。
同时,教师还应该教授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例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运用等,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创意。
四、倡导自由创作与个性发展学前儿童美术创作的教学实践应该倡导自由创作和个性发展。
教师应该鼓励孩子们尝试新的艺术展示方式,如立体画、拼贴画等,并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性和个性需求。
通过提供自由的创作环境,孩子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造力。
五、注重交流与展示在学前儿童美术创作的教学实践中,交流与展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个人展示和集体展览等活动,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创作过程。
通过交流与展示,孩子们可以互相学习、分享和鼓励,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结语学前儿童美术创作的教学实践是培养孩子们艺术兴趣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提供良好的创造环境、激发兴趣与想象力、提供多样化的创作材料和技术、倡导自由创作与个性发展以及注重交流与展示,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发展美术创作能力,并促进他们全面的身心发展。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指导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指导美术教育对于学前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它能够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育中,通过引导儿童参与多样化的美术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才能。
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美术发展,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和工具。
这包括颜料、纸张、画笔、彩色铅笔等。
通过尝试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儿童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我们可以组织绘画、贴纸、剪纸等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儿童用各种材料和工具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
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前儿童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观察是美术创作的基础,只有通过观察,儿童才能够将所见所闻转化为艺术作品。
我们可以组织一些观察绘画活动,比如让儿童观察周围的自然风景,然后用画笔将其表现出来。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乐高、积木等玩具,鼓励儿童通过搭建和拼装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力。
另外,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学前儿童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美术教育中,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合作活动,儿童可以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想法,同时也可以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一项艺术作品。
我们可以组织一些合作创作的活动,比如让儿童一起合作完成一幅大型画作或是手工制作。
在活动中,我们可以引导儿童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学前儿童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儿童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的能力,它能够培养儿童的艺术情趣和艺术修养。
我们可以让儿童观看一些经典的艺术作品,通过欣赏和讨论,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理解。
此外,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艺术展览或是参观美术馆的活动,让儿童亲身感受艺术的魅力和美感。
总之,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一个多样化的过程。
通过提供丰富的材料和工具、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注重合作和培养审美能力等方面的指导,我们可以帮助学前儿童全面发展他们的艺术潜能和创造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设计及指导
四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设计及指导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儿童美术教育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美术欣赏活动是儿童美术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既可以培养孩子对艺术的独立思考和审美能力,又能启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学前教育中,如何设计和指导儿童美术欣赏活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首先,设计儿童美术欣赏活动需要从孩子的兴趣出发。
学前儿童对于美术作品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相对较低,因此,在设计活动时,应该注重挖掘和细化孩子们的兴趣点。
可以通过展示丰富多样的美术作品,如油画、水彩画、立体作品等,引导孩子们主动参与,选择他们喜欢的作品进行欣赏和讨论。
同时,可以根据孩子们的身体特点和发展程度,设计一些互动性强的活动,例如让他们模仿画家的动作和表情,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
其次,指导儿童美术欣赏活动需要注重引导而不是灌输。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发展儿童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因此,在指导活动时,老师要充分尊重孩子们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注重启发他们的思考能力。
可以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孩子们对于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同时,要鼓励孩子们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力。
在互动环节中,可以组织小组活动或角色扮演,让孩子们互相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一项创作任务,从而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此外,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的指导还需要关注与艺术作品的融合。
学前儿童的认知和语言能力还不够成熟,他们对于艺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往往是通过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
因此,在指导活动时,可以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引导孩子们将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转化为视觉作品。
例如,可以要求孩子们选择一幅作品进行绘画,或者根据他们的感受制作立体作品,将他们的创作与艺术作品相结合。
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孩子们对于作品的理解,同时也可以促进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的培养。
总而言之,四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的设计和指导需要充分考虑孩子们的兴趣、启发他们的思考能力,并与艺术作品的融合相结合。
儿童美术创作指导
儿童美术创作指导在学前教育中,美术教育是培养幼儿艺术兴趣与创造力的重要一环。
通过艺术创作,幼儿能够表达自我的情感、体验美的感受以及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本教案将围绕儿童美术创作指导展开,旨在帮助教师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开展丰富多样的美术教育活动。
第一部分:了解幼儿美术创作特点幼儿阶段的美术创作有其独特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对于教师正确引导幼儿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1. 幼儿的感知特点:幼儿通过感觉器官对事物产生直观感知,具有直观形象思维能力。
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应针对幼儿的感知特点,创设丰富多样的创作环境。
2. 幼儿的表现欲望:幼儿具有天真、直接的表现欲望,他们喜欢通过绘画、雕塑等方式表达自我。
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幼儿发挥他们的表现欲望,提供良好的创作条件。
3. 幼儿的想象力:幼儿天生具备丰富的想象力,能够创造出世界上各种奇妙的形象和情节。
通过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教师可以帮助他们开阔思维,培养创造力。
第二部分:设计有效的美术教学活动设计有效的美术教学活动对于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美术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活动。
1. 创意绘画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事物,提供一些简单的创作主题,如“我的家”、“春天的花”等,鼓励幼儿进行自由创作。
2. 色彩表达活动:通过色彩的运用,幼儿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教师可以提供不同颜色的涂料、色彩卡片等材料,鼓励幼儿进行色彩的观察和实践,创作出丰富多样的作品。
3. 素材拼贴活动:将不同的材料进行组合拼贴,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废纸、丝带等材料,鼓励幼儿进行自由拼贴,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4. 造型塑造活动:通过使用不同的造型材料,如黏土、软木、纸张等,幼儿可以进行自由的造型创作。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造型工具和参考图案,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并进行创作。
第三部分:评价与展示幼儿作品评价与展示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价与展示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动力和自我价值的认知。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模块一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的设计
表10-1 幼儿园美术教育年龄阶段目标
模块一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的设计
模块一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的设计
模块一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的设计
四、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总目标、分类目标 和年龄阶段目标的具体化,是教师 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实现的 目标。一般来说,美术教育活动目 标既是对本次活动结果的预设,也 是对幼儿提出的具体要求。
模块一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的设计
(3) 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行为标准。例如,画出一 群正在做游戏的小朋友,剪出一个窗花。这一活动目标的 表述比较明确,能具体地引导教师的教学活动,也便于根 据此活动目标进行检测。
一般来说,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可采用行为目标 的表述方式。教师在撰写行为目标时,应注意组成要素的 完整性和具体性。例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用泥捏 出香蕉的基本形状”。
模块一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的设计
这一总目标体现了学前 儿童美术教育的审美性质, 注重幼儿的审美感 知 、 审 美 情感和审美创造等基本能 力 ,并指出了达到以上目标 的途径。
模块一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的设计
二、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分类目标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标主要包括认知、技 能、情感、创造四个方面。按照美术学科本身的 性质,学前儿童的美术活动可以分为绘画、手工、 美术欣赏三种类型。下面的分类目标是把这两种 分类结合起来,分析了绘画、手工、美术欣赏活 动中认知、技能、情感、创造四个方面的目标。
模块一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的设计
3. 活动目标的表述要具有统一性
教育活动包含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两个方面的互动。那么, 在表述活动目标时,既可以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确定活动,表述 教师期望通过教育活动帮助幼儿获得的学习结果;也可以从幼 儿的角度出发,指出幼儿在学习后哪些是应该知道的和能够做 到的。例如,中班手工活动“制作火车”的活动目标表述为: 学习用香皂盒和瓶盖制作火车的方法;锻炼手部肌肉动作;观 察火车的基本结构;培养幼儿细心、耐心的良好习惯。在这一 活动目标中,前三条是从幼儿的学的角度提出的目标,第四条 是从教师的教的角度提出的目标,存在着表述角度不统一的问题。
完整版《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完整版《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围绕“色彩的认识与应用”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基本的色彩理论,学会运用色彩进行绘画创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概念,如三原色、间色等。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能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色彩的搭配与运用。
教学重点:掌握色彩的基本概念,学会运用色彩表达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彩色画纸、水彩颜料、画笔、调色板、教学PPT等。
学生准备:画纸、水彩颜料、画笔、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色彩丰富的画作,引发学生对色彩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如三原色、间色等,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形成。
3. 实践操作:分发画纸、水彩颜料等材料,让学生尝试调色,感受色彩的变化。
4. 例题讲解:以一幅简单的画作为例,讲解色彩的搭配与运用,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情感。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色彩的搭配练习,创作一幅表达自己情感的画作。
6.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引导学生互相学习、交流。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基本概念:三原色、间色、复色等。
2. 色彩搭配方法:对比色、邻近色等。
3. 色彩的情感表达:快乐、悲伤、温暖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创作一幅表达自己情感的画作。
2. 答案要求:色彩搭配合理,能表达出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色彩知识的情况,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色彩,尝试用所学知识分析、创作,提高审美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色彩的基本概念,学会运用色彩表达情感,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前儿童绘画活动的指导策略
一、学前儿童绘画活动的指导要点
(四)提供丰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提供相应的绘画工具。小年龄儿童以油画棒、粗的记号笔等工具为宜, 可以直接用手指、棉签、吸管等通过压、印、吹的方法来作画。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小肌肉运动日 趋发育成熟,可使用彩色水笔、毛笔、马克笔等工具。此外,小年龄儿童以单一的工具为主,逐渐地交 替使用两种工具(如记号笔、油画棒),直至多种工具的交替使用。
(1)创设自由的环境 (2)合理引导和鼓励 (3)设置绘画区角
二、学前儿童绘画活动中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办法
(四)不能读懂儿童的画,影响儿 童创造力的发展
典型案例
诊断分析
解决办法
在一次大班绘画活动“马路上的车” 中,某个小朋友画了很多车,这些车无 规则地行驶在马路上,车之间和马路边 站着歪歪斜斜的人,有人双手捂耳朵, 有人飞在半空中,天空一片乌黑。教师 看到他的画,说:“哎呀,谁见过黑色 的太阳?人和汽车怎么能画到树上呢?”
(1)积累素材和经验 (2)多组织意愿画活动 (3)鼓励儿与解决办法
(二)注重技能技巧,忽视儿童的 情感体验
典型案例
诊断分析
解决办法
在一次装饰画活动中,教师展示了 几种典型的装饰图案,要求儿童装饰小 手帕。为了让儿童画出更美的图案,教 师用了20分钟详细地示范、讲述。但孩 子们自己画时已经失去了兴趣,那么多 的“知识点”也记不清了。
二、学前儿童绘画活动中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办法
(一)注重临摹范图,忽视儿童的 个性表现
典型案例
诊断分析
解决办法
在中班绘画活动“美丽的花”中, 教师首先介绍了花的结构,然后拿出几 张图片,让儿童自由选择几种花作画。 儿童作画时,教师不时地提醒儿童“看 画上花瓣长在什么地方?”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指导原则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指导原则
1、培养艺术审美能力:通过识记形象、色彩、线条、空间构成等细节,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使其与生活中的环境美有机结合。
2、引导对艺术的理解:使孩子们从小就能意识到艺术的重要,从艺
术的价值角度认识美术,理解美术的文化内涵,使艺术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并使孩子自觉参与其中。
3、培养创意思维:在美术教育过程中,要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给予孩子自主表达空间,帮助孩子找到创造力的突破口,从而实现形式和
内容的重塑。
4、注重实践性:主张实践性教育理念,以实际行动为主线,引导孩
子们更加充分地体验美术作品,丰富艺术审美感受,同时也可使美术课实
现轻松有趣的教学效果。
5、引导艺术创作:针对孩子的兴趣爱好及自身的审美能力,引导他
们发展美术素养,指导他们正确地认识美术,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使孩子
们能够从中汲取真正的乐趣;
6、注重个性化:在美术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孩子们的个性发展,引导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个性特点,并使用这些特点调动他们参与创作的动力,以满足他们自我表达的需求,同时也可以使他们在用色、排版中发挥
出不同的风格。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第四、五章
四、儿童对美术材料的驾驭能力
以多种美术材料促进表达、表现的趋势 已成为主流,在这里特别提醒大家的是,儿 童美术活动中多种材料与技法的使用应基于 儿童对他们的熟悉与掌握,否则必然会干扰 儿童的美术创作。
五、重复练习的重要性
制造重复与练习的机会,让儿童在不断的重复 与练习中将可操作的材料变为可熟练运用的媒介, 将学到的表达技巧不断完善与发展。这既是儿童所 喜爱的,也是美术能力成长的必要方式。
案例 有一天,妈妈看到小伟在十分认真地画一张图画,过去一看,画面 上有一个圆圆的太阳,奇怪的是太阳的两只眼睛,一只睁得圆圆的 是金黄色的,另一只眯成一条缝是五彩的。妈妈很奇怪,于是问小 伟:“太阳的眼睛为什么画成这样?”小伟的得意地说:“妈妈, 您 一定没好好看过太阳吧!”妈妈心想,太阳天天挂在天上,我怎么 会没看过呢!小伟接着说:“妈妈,我今天仔细地看过太阳,太阳 可好玩了,睁大眼睛看它时,它是金黄色的,可是眯起眼睛看它 时,它就是五颜六色的啦!就像画上画的一样。” 妈妈恍然大悟, 自己还真是没有这样看过太阳。
通过讨论教师们提出若干种方式,其中有: “为幼儿准备一个星形的硬卡,让幼儿拓 描。”“描画幼儿的小手轮廓,再改编成走路的小 海星。”“先画一点,在从一点放射出五条线,每 两线间点一点,再做点和线头的连线,很容易就连 成五星了。”……教师们不仅自己积极的思考,同 时也记录下其他教师的方法。王老师采用了“先画 一点 ,再放射出五条线……”的方法,幼儿很快的 就画出了美丽的海星。
涂圆练习
第五章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实践
一、主题绘画活动的新策略
1、主题的来源 2、建构经验 3、产生故事 4、提供支持 5、指导策略 6、作品的走向
二、适于幼儿特点的美术活动 ----剪贴与线描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原则与方法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
16
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原则
(四)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要求教师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中,引导学前儿童积极参与美术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 发展和培养学前儿童的美术能力和兴趣。 根据实践性原则,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进行美术活动,将手、眼、脑的训 练协调一致,让他们在看一看、想一想、动一动、说一说、画一画、做一做中参与美术活动,帮助学前儿 童保持注意力和兴趣,使他们的身心在活动中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一般方法
(一)讲解演示法 讲解演示法是教师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 结合实物、模型或图片对物象进行具体而形象 的讲解,示范绘画、制作的过程,使学前儿童 尽快掌握物象的有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学前儿 童认知水平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一般方法
(一)讲解演示法 1.讲解方式 讲解方式有结合实物讲解和结合范例讲解两种。实物讲解多用于具体的 教学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实物并让幼儿触摸实物的方式使幼儿直观地感 受和了解实物的形状、结构、大小、颜色及其他基本特征。范例是教学中需 要的直观教具,是学前儿童学习描绘、制作各种物象的参照物。 第一,运用的范例要恰到好处,即教学中是否需要运用范例、用什么样 的范例、什么时候用等,这些都需要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和教学内容确定。 第二,运用范例是为了帮助学前儿童更直观地认识与把握物象的基本特 征,教师不能单纯地为了运用范例而运用范例。 第三,范例与演示要合理配合,使学前儿童对物象的基本特征、绘制方 法和步骤等形成更பைடு நூலகம்深刻的印象。
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一般方法
(一)讲解演示法 2.演示方法 演示的方法主要包括分解法、归纳 法和添加法三种。 ➢ 分解法是将所要表现的形象分解成几 个基本部分,分别显示其基本特征和 画法,使学前儿童能从局部到整体逐 步掌握物象的方法。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任务与指导原则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任务与指导原则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目标是通过美术教育,让孩子从小学会欣赏、感受和创作艺术作品,培养其审美情趣、想象力、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提高其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有以下任务和指导原则。
1.培养审美意识: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审美意识。
通过观赏和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引导孩子感受艺术的美,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和欣赏能力。
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让孩子了解不同的审美标准和风格,培养其对不同艺术形式的欣赏能力。
2.培养创造能力: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通过让孩子参与绘画、手工制作等创作活动,鼓励他们进行自由创作和表达。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其实际操作的能力。
3.培养艺术表达能力: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艺术表达能力。
通过让孩子参与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培养他们的绘画和手工技能。
引导孩子学习运用不同的艺术语言和媒介,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注重培养孩子对色彩、形状、线条等艺术元素的感知和运用能力,提高其艺术表达的水平。
4.注重个性发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要注重每个孩子个性的发展。
要鼓励孩子展示自己的独特性,培养他们与众不同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特长,鼓励他们在美术领域发展自己的特色。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他们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学习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5.融入幼儿活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要融入到幼儿的日常活动中。
可以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与幼儿园的其他活动相结合,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艺术体验。
例如,在幼儿园的主题活动中,可以引导孩子进行相关的绘画或手工制作,通过艺术活动来增强主题活动的趣味性和教育效果。
总之,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幼儿美术创作的指导
幼儿园幼儿美术创作的指导一、引言幼儿期是儿童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对其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作为一名优秀的学前教育教师,我们应该重视幼儿美术创作的指导。
本文将从素材准备、活动组织和评价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为幼儿园幼儿美术创作的指导提供一些建议。
二、素材准备幼儿美术创作的素材准备是培养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供丰富多样的素材:1. 自然物品: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各种形状、颜色的自然物品,如树叶、石头、小花等,让幼儿观察并收集回来作为美术创作的素材。
2. 艺术品欣赏: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参观美术馆或展览,让他们接触到各种绘画作品,了解不同风格和表现形式的艺术品。
3. 生活实物: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幼儿生活相关的实物,如水果、蔬菜、玩具等,让幼儿触摸、感受,并通过绘画表现出来。
4. 视听资料: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音乐、观看动画片等方式,让幼儿获得美的感受和启发,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三、活动组织在幼儿园开展美术创作活动时,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合理的活动组织。
1. 游戏性设计:幼儿喜欢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活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性强的创作活动,如给幼儿出题目让他们绘画,然后大家一起猜是什么。
2. 自由创作:给幼儿提供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造力进行绘画。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如画一幅梦想中的画、画一幅我们的幼儿园等。
3. 合作创作:让幼儿在小组中进行合作创作,通过互相交流和合作,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意识。
教师可以设置一个主题,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幅大型的绘画作品。
四、评价评价是指导幼儿美术创作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价可以促进幼儿的进步和成长。
1. 肯定与激励:无论幼儿的绘画作品是否符合教师心中的标准,都应该肯定幼儿的努力和付出,并给予适当的激励和鼓励。
2. 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帮助:对于幼儿的绘画作品,教师可以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帮助,帮助幼儿改进不足之处,提高创作水平。
幼儿园幼儿美术创作的指导
幼儿园幼儿美术创作的指导美术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幼儿园中,美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通过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下面将从观察力的培养、想象力的激发和创造力的发展三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
一、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观察力是幼儿进行美术创作的基础。
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中,借助老师的引导和自己的实践,通过观察各种事物,认识事物的形态和特点,从而培养出自己独特的观察力。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1. 引导幼儿观察自然景物。
在户外活动中,带领幼儿观察树木、花草、动物等自然景物,让他们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感受。
然后鼓励幼儿用画笔描绘出自己眼中的自然风景,或者用纸板、玩具模型制作自然风景。
2. 引导幼儿观察人物形象。
在幼儿园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人物形象,例如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等。
可以利用幼儿园的照片、绘本、海报等教具,帮助幼儿观察绘本中的人物形象,然后鼓励他们进行模仿画,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3. 引导幼儿观察各种物体。
在幼儿园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各种物体的形态和特点。
可以利用多种教具,例如积木、玩具、图案等,让幼儿触摸、拼凑、摆弄,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通过以上的指导,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让他们能够敏锐地观察事物,并将观察到的事物形象转化为自己的美术作品。
二、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幼儿进行美术创作的重要能力。
幼儿园的环境和教具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刺激,让他们的想象力得到有效的激发。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1. 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在日常的绘画教学中,可以设定一些情境和故事,例如“画一个海底世界”、“画一场梦境”等,让幼儿根据情境进行自由想象和创作。
同时,也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不拘泥于形式和规则。
2. 利用图样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在美术教学中,可以提供一些包含一些简单的图样,通过这些图样的启发,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指导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指导一、引言美术教育在学前儿童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本文将从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和活动方法三个方面,为大家提供一些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指导。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儿童的艺术兴趣:通过丰富多样的美术活动,激发儿童对艺术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观察和模仿真实的事物,培养儿童的观察力,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等方式,培养儿童的表达能力。
3. 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启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自由发挥,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4. 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通过学习和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提高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三、活动内容1. 色彩世界:通过观察和欣赏不同颜色的事物,引导儿童了解各种颜色的特点和象征意义,通过绘画和色彩搭配等活动,让儿童感受色彩的魅力。
2. 自然观察:带领儿童到自然环境中观察植物、动物等,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儿童将自然中的美景和生物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
3. 艺术大师:介绍一些著名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通过观赏和模仿这些作品,培养儿童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4. 造型创作:通过使用各种材料和工具,引导儿童进行造型创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 美术游戏:设计一些寓教于乐的美术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儿童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四、活动方法1. 观察与模仿:引导儿童观察真实的事物,然后通过模仿的方式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自由发挥:给予儿童一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自由发挥创造力,创作出自己独特的艺术作品。
3. 合作创作:组织儿童进行小组合作创作,通过互相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游戏引导:设计一些寓教于乐的美术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幼儿的美术创作指导
幼儿的美术创作指导美术创作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美术创作,幼儿可以培养审美意识、创造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幼儿的美术创作指导。
一、关注幼儿的兴趣和感受在美术创作指导中,首先要关注幼儿的兴趣和感受。
幼儿的兴趣是创作的动力,通过关注他们的兴趣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同时,要细心观察幼儿的表情和情绪变化,了解他们的感受,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进行美术创作。
二、提供多样化的材料和工具为了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我们需要提供多样化的美术材料和工具。
幼儿可以通过纸张、颜料、画笔、彩色笔等各种工具和材料来进行创作。
在选择材料和工具时,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发展水平来进行合理的选择,以确保他们能够自主地进行创作。
三、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创作环境对于幼儿的美术创作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为幼儿提供一个安静、整洁、充满创造力的环境,让他们专注于创作。
同时,要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来进行美术创作,不要限制他们的创作时间,让他们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注重过程与成果的平衡在美术创作指导中,我们要注重过程与成果的平衡。
幼儿在创作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不仅仅关注最终的成果。
在创作过程中,鼓励幼儿尝试各种创作方式和表达方法,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五、提供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在美术创作指导中,我们应该提供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不论幼儿的作品好坏,都应该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就感和自信心。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绘画技巧和艺术知识的指导来提高他们的美术水平,激发他们继续进行创作的动力。
六、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美术创作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可以拓展幼儿的创作领域。
比如,可以通过绘画和语言的结合进行绘本创作,通过绘画和数学的结合进行几何图形的创作等。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跨学科能力,还可以丰富他们的创作思路和表达方式。
通过以上几点的指导,我们可以帮助幼儿进行有效的美术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幼儿美术创作的具体指导
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创作的三条思路:
一、从主体内容出发引导创作 二、从形式规律出发引导创作 三、从材料特性出发引导创作
一、从主体内容出发引导创作——核心
主题内容包含两方面: 1、描写的物象、事件、情节,及在作品中呈现
出来的情感和情绪; 2、物象和情节的象征意义(包含时代精神、民
中,各因素的发展程度存在差异,发展是不同 步的。 (二)低项决定 幼儿创作的水平由程度低的因素决定水平。 (三)两级现象
三、教育的对策: (一)全面入手 (二)具体指导 1、寻找发展上的低项 2、警惕发展上的平衡 (三)把握尺度 1、视孩子对事物的感知熟悉程度 2、视孩子对再现式样的掌握程度 3、视幼儿的愿望水平
(三)持续的过程是最佳效果的保证
1、每次欣赏完作品后,留有一定的时间去消化回味, 不应立即创作;
4、营造宽松的气氛——心理的环境
教师要对幼儿抱有肯定的态度,幼儿会意识到 教师对其的想法和做法感兴趣,从而会放心地 去做,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此宽松的氛围下, 观察到幼儿的真实表现。
二、从形式规律出发引导创作
从形式规律出发引导幼儿创作,不是将某些美术形式孤 零零地呈现给幼儿,而是从欣赏作品开始,从作品中感 受、理解美的形式规律及其韵味;以此为前提,在幼儿 对一定的形式规律有所感悟的基础上,导向相关的生活 和经验;之后进行创作。
(二)开展系列活动——形式
1、获得最初的体验
பைடு நூலகம்
幼儿经验的来源:一般稳定生活——普遍经验
偶发事件——个别经验
鉴于幼儿生活环境的局限,经验不足,教师设法使幼儿 获得足够经验。大自然,社会是最好的课堂。
参加劳动、文体活动、外出参加游
览·······
2、收集资料,扩充知识
美术作品(照片、图片、录像)、文学作品、科 学知识
都是他们曾经见过的,是视觉经验累积所有的。 没有一定的视觉经验,进行美术创作是不可能的。
2、知觉力的强弱影响作品形象的深入和精确程度
一个对事物的形、色很留心,观察力又强的幼儿画出的 形象总是完整入微的;
一个空间感很轻的幼儿将长于造型、构图;
一个对色彩敏感的幼儿会将一幅画画的色彩斑斓,具有 装饰形。
量与作用,形成个人的行为方式。 (例:幼儿画人物的变化) 2、艺术创作中动作活动
(例:涂鸦期到形象期的转变——乱涂乱画→ 了解线条的特性→重复动作,产生某些图形,有 目的地表现某些事物)
二、幼儿美术创作的规律: (感知、愿望、动作活动、再现能力之间的关
系) (一)动态平衡 影响幼儿创作的几种心理因素处于动态平衡之
1、具备背景知识经验 幼儿发展的理论知识、美术知识与技能、幼儿美术发展
规律的理论知识和感性经验、对于幼儿的了解 2、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 内心活动;思考幼儿遇到的问题,提供指导
3、学会等待
人的创造性活动需要足够的时间来思索、尝试, 在幼儿进行美术创作的时候,教师应给予幼儿 充分的探索时间,不要一发现问题就迫不及待 地告诉幼儿该怎样,不该怎样。
3、美术形象来自审美知觉
审美知觉,是对于事物的整体和情感性的把握, 不带有功利的目的。
产生审美知觉的条件——主体对于感知的事物 具有一定的新鲜感和距离感。
一个十分陌生的事物往往引起我们的警觉,难 以形成审美态度,也难以引起表现的愿望;
一个常视久见的事物,在视觉中的新鲜感和距 离感会下降,同时因为太过经常性、反复性, 容易让人采取实用态度,忽视它的审美特性。
欣赏作品→感受美的形式规律→导向生活经验→
创作
(一)好的作品是前提
1、作品要求形象特征突出,富有情节和动感;
2、作品中蕴含的形式规律须是幼儿于生活中能够见 到并体验到的。
(二)生活的折射必不可少
幼儿如果停留在欣赏作品的形式规律上直接进行创 作,画出的作品空洞,缺乏真情实感;引导幼儿用所学 的艺术语言表现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法,就能够创造出 独特、生动、多姿多彩的作品。
采取个别自由活动,让幼儿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探 索,使经验与知识融会贯通。 3、引入各种表现媒介与形式
尝试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媒介和方法进行美术表现
学习根据所要表现的题材内容来选择适宜的工具和 材料。 4、导向创造性表现
借助于其他艺术形式,如文学。进一步发展为综合 艺术活动,如戏剧表演。
(三)在活动过程中给予指导
(二)情绪、情感
1、创作的愿望由情感而生,创作的内容由情感而定。 2、情感的强度影响创作愿望的产生。 3、情绪、情感使作品内容充实。 4、情绪、情感能推动幼儿对高级、完美表现形式的追
求。
(三)再现能力
幼儿对所见到的、所观察过的事物,并不是想 要表现就可以表现出来的,这受到再现能力的 制约。
族精神,)以及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观念。 (一)精选主题和题材内容 (二)开展系列活动 (三)在活动的过程中给予指导
(一)精选主题和题材内容——出发点
幼儿的思维是以叙事,也就是故事的方式展开的。 精选主题和题材内容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贴近幼儿的生活 2、生动有趣 3、有创造的余地 4、适合以美术的方式表现
再现:心理的再现——记忆表象的重新浮现
艺术的再现——将内心所知所想外化,
以物质手段表现出来。
1、视觉经验、情绪情感通过再现转化为美术形 象。
2、再现能力的差异影响着幼儿的美术表现的形 式。
(四)动作活动
1、一般动作活动 作用:(1)幼儿通过一般动作活动了解客体。 (2)同时,了解自己,体会自己的力
第四章 学前儿童美术创作的指导
第一节 学前儿童美术创作的一般规律与教育政策
一、影响幼儿美术创作的心理因素: (一)感知 (二)情绪、情感 (三)再现能力 (四)动作活动
(一)感知
1、美术形象来源于视觉经验 幼儿通过观看获得对于事物的种种视觉经验,这是
他们进行美术创作的来源。 无论是具象的还是高度抽象的,幼儿画面中的物体